九年级(上)第一次周练物理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275.50 KB
- 文档页数:22
湖北省十堰市九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周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共8题;共24分)1. (3分)(2013·贺州) 如图所示,绝缘细丝吊着甲、乙两个轻质通草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甲球不带电,乙球带正电B . 甲球带正电,乙球带负电C . 甲球可能带正电,乙球可能不带电D . 两球都带电,且带的是同种电荷2. (3分)(2019·乐陵模拟) 验电器是实验室里常常用验电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用带正电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可以发现验电器原来闭合的两片金属箔张开一定的角度,如图所示。
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A . 金属球带正电,金箔片都带负电,它们因排斥而张开B . 金属球带正电,金箔片都带正电,它们因排斥而张开C . 金属球带负电,金箔片都带正电,它们因吸引而张开D . 金属球带负电,金箔片都带负电,它们因吸引而张开3. (3分)(2016·湘西)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把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试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下面这些物体中属于导体的是()A . 橡胶棒B . 玻璃片C . 塑料块D . 细铜丝4. (3分) (2019九下·万州月考) 关于电的认识,错误的是()A . 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B . 烧坏保险丝说明电路中肯定发生了短路C . 串联电路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D . 用电器能将电源提供的电能转换成我们所需要的能5. (3分) (2019九上·张店开学考) 下列关于电路的说法正确的是()A . 教室中的一组日光灯管由一个开关控制,同时亮同时灭,一定是串联B . 只要电路两端有电压,电路中就一定有电流C . 电源就是给用电器提供电压的装置D . 电流是电路中形成电压的原因6. (3分) (2018九上·成都期中) 在一个由电源、开关、导线和两个小灯泡组成的电路中,用电流表测量时发现,通过两灯泡电流相等,则两个小灯泡的连接()A . 一定是并联B . 一定是串联C . 可能是串联,也可能是并联D . 无法判定7. (3分) (2018九上·绥滨期中) 下列关于“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 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B . 金属导电靠的是自由电子C . 电路中有电流,说明电路中一定有电源,而且是通路D . 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8. (3分)有甲、乙两个不带电的验电器,现将一根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与验电器甲接触后,发现验电器甲上的金属箔张开,另取带绝缘柄的金属杆将两个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则()A . 自由电子由甲到乙B . 自由电子由乙到甲C . 电流方向由乙到甲D . 金属棒中没有电流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共8题;共20分)9. (2分) (2019九上·融安期中) 用干燥的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因________(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而带________电(选填“正”或“负”)10. (2分)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由于失去电子而带________电。
河南省三门峡市九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周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共8题;共24分)1. (3分) (2016九上·蓟州期中) 将一带负电小球靠近一轻质小球,发现两者互相吸引,由此可判断()A . 小球一定带正电B . 小球一定带负电C . 小球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D . 小球一定不带电2. (3分) (2018九上·成都期中) 如图所示,验电器甲带负电,箔片张开一定的角度,乙不带电,用一根带绝缘柄的铜棒连接两验电器,则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 . 电流方向为甲→乙,甲箔片张角减小,乙箔片张角增大B . 电流方向为乙→甲,甲箔片张角减小,乙箔片张角增大C . 电流方向为乙→甲,甲、乙张角不变D . 因为只有甲箔片上带负电,所以铜棒中无电流,甲、乙箔片张角都不变3. (3分)通常情况下,下列物体中属于导体的是()A . 橡胶棒B . 陶瓷管C . 铜线D . 玻璃杯4. (3分) (2018九上·石景山期末) 如图所示为某电扇中的自动保护装置,当电扇不慎发生倾斜或倾倒时,小铜球就会滚向一侧使电路断开,起到保护电扇的作用。
由此判断,这个保护装置在电扇电路中的作用相当于()A . 开关B . 导线C . 电源D . 用电器5. (3分) (2018九上·邵阳期末) 为了节约电能,人们设计出一种由声控开关和光控开关共同控制楼道路灯的电路,要求只有当这两个开关都闭合(即夜晚有人经过发声)时,灯才亮,符合这一要求的电路是()A .B .C .D .6. (3分) (2017八上·新吴期中)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连接中,开关闭合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灯泡L1和L2串联,电压表测的是L2的电压B . 灯泡L1和L2并联,电流表测的是L1支路的电流C . 若仅L1短路,则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D . 若仅L2断路,则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7. (3分)关于电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电路中只要有电源,就一定产生电流B . 金属导体中有自由电子的移动,一定能形成电流C . 电流的方向总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D . 在电源外部,电流沿着”正极---用电器----负极”方向移动8. (3分)(2018·铁西模拟) 如图所示,用一条中间较窄的锡箔纸把电池正、负极相连,稍候发现锡箔纸较窄处的纸先燃烧起来。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周学业能力检测试题范围:分子热运动内能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有且仅有一个正确选项)1. 下列现象中,可以说明分子间存在吸引力的是()A. 酒精和水充分混合后体积变小B. 液体很难被压缩C. 两个铅块相互押金后粘在一起D. 食堂的饭菜香气扑鼻2. 下列有关物体的内能,说法正确的是()A. 0℃的冰没有内能B.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C. 质量大的物体,内能一定大D. 物体温度降低,内能减小3. 关于固体、液体、气体的基本特征,一下说法正确的是()A. 固体、液体有一定的体积,但没有一定的形状B. 液体、气体有一定的形状,没有一定的体积C. 固体、液体有一定的体积D. 液体、气体有一定的形状4. 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同一物体内能减少,它的温度一定降低B. 内能越大的物体所含的热量一定越多C. 温度相同的两个物体接触时不发生热传递D. 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5. 下列用做功的方式使物体内能增大的是()A. 太阳照射B. 相互摩擦C. 浸入热水D. 炉火加热6. 下面哪一个现象的描述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A. 冬天,瑞雪飘飘B. 秋天,落叶飘飘C. 春天,柳絮飞扬D. 夏天,荷花飘香7. 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A.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B. 固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C. 把一块-10℃的冰放在0℃的房间里,冰会慢慢的熔化D. 水的沸点会低于或高于100℃8. 小明放学回家闻到烟味,对爸爸说:“你一吸烟,我和妈妈就会跟着被动吸烟。
”他这样说的依据是()A. 分子间有间隙B. 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C. 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D. 一切物体都是由分子组成的9. 下列有关“温度不变”时,“内能”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也不变B. 液体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不变,内能也不变C. 0℃的水凝固成0℃的冰时,温度不变,内能增加D. 0℃的冰熔化成0℃的水时,温度不变,内能增加10. 学校厨房的墙角边堆放了煤炭,隔了一段时间后,煤炭粉末就扩散到了墙里面,扩散现象的发生是由()A. 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力B. 分子永不停息做无规则运动C. 分子之间斥力大于引力D. 相互接触的煤炭粉末与墙壁存在着温度差11. 将肉片直接放入热油锅里爆炒,会将肉炒焦或者炒糊,失去鲜味。
初三物理第一次周考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1、.你所答的这张物理试卷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它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 .它所受到的合力为零C .因为它是静止的,所以没有受到力的作用D .因为它受到摩擦力,所以静止在桌面上 2. 下列事例中没有利用惯性的是: A .跳远时要助跑 B .小型汽车的司机和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带 C .苹果从树上落下 D .拍打衣服可以去掉衣服上的尘土 3. 小明要测量出一张邮票的质量,最佳的方法是用天平A .直接测量一张邮票的质量B .测出螺帽和一张邮票的总质量,再减去螺帽的质量C .测5张邮票的质量,再除以5D .测100张邮票的质量,再除以1004. 如图6所示,在装水的容器中伸入一手指(不碰到容器底和壁, 且水不溢出),会使容器底部所受水的 A .压力增大、压强增大 B .压力不变、压强增大 C .压力不变、压强减小 D .压力不变、压强不变5. 在只有量筒的情况下,要取出21g 汽油 (汽油的密度为0.7×103kg / m 3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用量筒量出7cm 3的汽油 B .用量筒量出21 cm 3的汽油C .用量筒量出30 cm 3的汽油D .单用量筒是做不到的,必须用天平6有几个粗细不同,但长度相同的铁制圆柱实心体,把它们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那么 [ ] A 、较细的铁柱对地面产生的压强大 B 、较粗的铁柱对地面产生的压强大 C 、它们对地面产生的压强一样大 D 、无法比较它们对地面产生的压强7. 、教室里悬挂着的电灯处于静止状态,假如它受到的所有外力全部消失,它将[ ] A 、加速下落 B 、匀速下落 C 、保持静止 D 、可以向各个方向运动 8. 在颐和园的昆明湖上,小红同学坐在航行的游艇内,若说她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 A 、湖岸 B 、游艇 C 、湖水 D 、岸边的树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9.2007年10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了“嫦娥一号”探月卫星,这是我国探月工程迈出的坚实一步,目前绕月飞行的“嫦娥一号”已通过电磁波向我们发回了很多月球表面的清晰照片。
河南省漯河市九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周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共8题;共24分)1. (3分) (2019九上·长春月考) 用带负电的轻棒去靠近一个轻质小球,二者互相吸引。
则小球的带电情况是()A . 一定不带电B . 一定带正电C . 可能带负电D . 可能不带电或带正电2. (3分) (2018九上·天津月考) 下列关于电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 . 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子在物体之间发生了转移B . 验电器的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C . 用与橡胶棒摩擦过的毛皮靠近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则毛皮与玻璃棒相互吸引D . 在有些地毯的编织过程中,往往夹杂一些不锈钢丝,这是为了使地毯更耐用3. (3分) (2018九上·房山期末)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方向跟电子实际移动方向相同B . 物理学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C . 导体的电阻由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电压决定D . 导线用铜制造是利用了铜具有较好的导热性4. (3分) (2018九上·河源期中) 你见过住宾馆的房卡吗?如题图所示,当客人进入房间后只有把房卡插入槽中,房间内的灯和插座才会有电。
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房卡的作用相当于电路中的()A . 开关B . 导线C . 电源D . 用电器5. (3分) (2017九上·酒泉期中) 如图所示的电路,当开关闭合,两灯之间属于串联的是()A .B .C .D .6. (3分) (2016九上·新化期中)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有两只灯泡L1、L2 ,现要使两只灯泡并联连接,下列做法能达到目的是()A . 闭合 S1、S3 ,断开S2B . 闭合S1、S2 ,断开 S3C . 闭合 S2、S3 ,断开S1D . 闭合S2 ,断开 S1、S37. (3分) (2017九上·广东期中) 如图甲所示,验电器带负电,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验电器、两金属球连接起来的瞬间(如图乙所示),金属棒中()A . 电流方向由到B . 电流方向由到C . 有电流但方向无法确定D . 始终无电充8. (3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B . 金属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C . 导体中有大量自由电荷D . 绝缘体中没有电荷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共8题;共20分)9. (2分) (2019九上·重庆月考) 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摩擦起电的过程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的________。
卜人入州八九几市潮王学校江都区宜陵2021届九年级物理上学期周周练〔1〕 1〔2021·〕图15-1所示的几种用电器工作时,以电能转化成内能为应用目的图15-12. 〔2021·〕如图15-2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 为定值电阻。
闭合开关S ,调节滑动变阻器R ´ A ,电压表示数改变了4 V 。
由此可判断在这一过程中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_________〔选填“变大〞或者“变小〞〕,定值电阻R 的电功率变化了________W 。
3. 〔2021·〕某同学家的电子式电能表上个月月初、月末的表盘如图15-3所示。
表盘上“1 600imp/(kW ·h)〞表示每用电1kW ·h 指示灯闪烁1 600次。
根据表盘上的信息答复以下问题:图15-3〔1〕该同学家上个月一共用电多少kW ·h 。
〔2〕该同学家同时使用的用电器总功率不得超过多少。
〔3〕假设只让一个标有“220 V484 W 〞的电热器工作3 min ,观察到电能表的指示灯闪烁了32次,那么该同学家的实际电压是多大?〔设电热器的电阻不变〕4. 〔2021·〕图15-4为小娟家洗手间的局部电路,白炽灯L 上标有“220 V40 W 〞字样,L 正常工作时电阻为___________。
该电路存在的平安隐患是_________。
小娟改进电路后,想到家人常忘记关灯,便把标有“220 V60 W 〞的白炽灯L 1与L 串联接入A 、B 之间,那么电路的总功率比原来________〔选填“大〞或者“小〞〕,L 1与L 两端的电压之比为_____〔不计灯丝电阻的变化〕。
图15-2图15-45. 〔2021·〕以下做法不符合平安用电要求的是〔〕B.使用冰箱时,电源插头插在三线插座上C.发生触电事故时,立即切断电源D.使用试电笔时,手指不能碰到笔尖6. 〔2021·〕将两只额定电压一样的小灯泡L 1、L 2串联在电路中,如图15-5所示。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计45分)1、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是:( )A、扫地时,在阳光下可以看到灰尘在空中飞舞B、地上的水很快就蒸发了C、长期堆放煤的墙角,墙壁内相当厚的一层染上黑色D、一块冰糖放入一杯水中,一会水变甜2、用打气筒给自行车轮胎打气,打气筒壁很快就会发热,这主要是因为()A活塞克服摩擦做功,是筒壁内能增加,温度升高B压缩空气使筒内空气机械能增加,温度升高C压缩空气做功,是空气期内能增加,温度升高D压缩空气,使筒壁热量增加,温度升高3、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B、0℃时物体没有内能C、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增加4、人们常用热水来取暖,或用冷水去冷却机器,这主要是因为()A、水是流动的,有利于取暖或冷却B、水的密度大C、水的比热容大D、水能够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5、物体甲和乙,他们的比热容之比是2:1,吸收的热量之比是3:1,升高的温度之比是4:1,那么这两个物体的质量之比是()A、1:6B、1:8C、3:8D、1:246、关于热值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燃料未燃烧时,热值等于零B、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热值越大C、燃料完全燃烧时,它的热值最大D、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燃烧情况无关7、四冲程汽油机每秒完成20次工作循环,那么()A、每分钟做功60次B、每分钟做功1800次C、汽油机转速1200转/minD、汽油机转速2400转/min8、物体间的热传递总是从()A、体积大的物体传向体积小的物体B、热量多的物体传向热量少的物体C、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D、质量大的物体传向质量小的物体9、在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进气门和排气门均关闭的是()A、吸气冲程和压缩冲程B、压缩冲程和做功冲程C、做功冲程和排气冲程D、排气冲程和吸气冲程10、甲、乙两种燃料的热值之比是4:9,要放出相同的热量,需要完全燃烧甲乙两种燃料质量的比值是( )A、9:4B、4:9C、4:5D、5:911.下列关于提高热机效率的讨论中,不正确的是()A.使燃料充分燃烧B.尽量减小热机各部件之间的摩擦C.尽量减少热量损失D.设法加强散热能力12、小明同学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发现铁丝发热,这主要是因为()A、手的温度传给了铁丝B、手的热量传给了铁丝C、手对铁丝做了功D、手的内能传给了铁丝1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对外做功,使燃气内能转化为机械能B.热机排除去的废气、产生的噪声会污染环境C、热机使用的燃料热值越大,热机的效率越高D、热机使用的燃料热值越大,热机的效率越高14、谁很难被压缩,其原因是()A、水分子之间没有空隙B、水分子之间有引力C、水分子之间有斥力D、水分子在不停地运动15、用两个酒精灯分别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加热,若在相等的时间里,它们吸收的热量相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乙两种物质的比热容一定相等B.甲乙两种物质的温度变化一定相等C.温度变化大的物质比热容大D.温度变化小的物质比热容大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5分。
卜人入州八九几市潮王学校城金海双语实验九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周测试卷班级一、选择题〔每一小题3分,一共30分〕1.以下关于热量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温度高的物体会有的热量多D.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得越多,吸收的热量越多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吸收了热量B、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内能一定增加C、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D、物体放出了热量,温度一定降低3.以下事例中,不是用做功的方法使物体的内能增加的是:〔〕A、用气筒给自行车打气时,气筒壁发热B、用钢锯条锯木头,过一会儿钢锯条发热C、寒冷的冬天,双手互相反复摩擦后,手掌发热D、冬天,在房间内用取暖器取暖,室内空气变暖4.以下说正确的选项是:〔〕5.关于物质比热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6.质量、初温度都一样的水和铁块吸收一样的热量后彼此接触时:〔〕A.热量从铁块传给水B.热量从水传给铁块C.温度从铁块传给水D.温度从水传给铁块7.有甲、乙两个物体,它们的质量之比是3:1,吸收的热量之比是2:1,升高的温度之比是5:3,那么甲、乙两物质的比热之比是〔〕A.10:1B.1:10 C.2:5D.5:28.关于物体内能的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一切物体都有内能B.一定质量的物体,温度越高,它具有的内能越大C.物体具有的内能越多,它具有的热量就越多D.物体对外做功时,物体的内能会减少9.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2千克10℃时的水含有的热量等于质量为1千克20℃时的水所含的热量C.同种物质的质量变化时,其比热不变D.比热大的物体,每升高1℃吸收的热量一定多10℃上升到30℃,那么这杯水的:〔〕A.比热增加B.内能增加C.质量增加D.分子无规那么运动减慢二、填空题〔每一小题2分,一共28分〕×102J/(kg·℃),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假设把一铜块切掉一半,那么它的比热将____________。
九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周考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 甲、乙、丙三个小球,已知甲带负电。
甲和乙相互吸引,丙与甲互相排斥,则()A . 乙一定带正电,丙带负电B . 乙可能不带电,丙带负电C . 乙可能带正电,丙带正电D . 乙一定不带电,丙带正电2. 关于验电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验电器可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B . 验电器可以粗略判断物体所带的电荷多少C . 验电器可以直接检验物体所带的是哪种电荷D . 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互相排斥3. 下列关于导体和绝缘体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B . 金属能导电的原因是因为金属里面有自由电子C . 绝缘体也能导电D . 绝缘体不能导电的原因是因为绝缘体内没有电子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中()A . 用导线把开关、电灯等用电器连接起来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B . 电源是电路中供电的装置C . 干电池、蓄电池、发电机、电动机都是电源D . 用手电筒时,电流方向是由电池的负极经灯泡流向正极5. 如图所示,开关闭合时,灯泡L1、L2组成并联电路的是()A .B .C .D .6. 为了生活方便,卧室里的同一个照明灯通常用2个开关控制。
一个安装在进门处,另一个在床头附近,操作任意一个开关均可以开灯、关灯。
下面四幅图是小明用电池作为电源设计的四个电路模型,能满足要求的是(其中A图中的Sl、S2及C图中的S1为单刀双掷开关)()A .B .C .D .7. 据报道,我国科学家成功观测到了电子的反物质——正电子,以下关于电子和正电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 . 正电子和电子互相排斥B . 正电子定向移动不能形成电流C . 正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的方向与正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D . 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的方向与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8. 用金属棒把带正电的验电器A与不带电的验电器B连起来,B验电器也带正电,这是因为()A . A中的正电荷转移到B中B . B中的质子转移到A中C . B中的电子转移到A中D . A中的电子转移到B中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9. 将与毛衣摩擦过的气球靠近头发,会看到如图所示令人惊奇的现象。
陕西省九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周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共8题;共24分)1. (3分)在晴朗冬日,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会越梳越蓬松,其主要原因是()A . 梳头发时,空气进入头发B . 梳子对头发有力的作用C . 头发和梳子摩擦后,头发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D . 梳头时,头发毛囊会收缩2. (3分)(2018·运城模拟) 验电器的金属箔因带正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一定角度,此时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与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验电器金属箔张开的角度()A . 一定增大B . 一定减小C . 一定闭合D . 无法判断3. (3分)(2017·临清模拟)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下面这些物体中属于导体的是()A . 细铜丝B . 玻璃片C . 塑料块D . 橡胶棒4. (3分) (2019九上·永吉期中) 如图所示,哪个电路图是正确的()A .B .C .D .5. (3分) (2015九下·高要期中)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两灯泡串联B . 电流表测的是总电流C . 电流表测的是L1的电流D . 电流表测的是L2的电流6. (3分) (2015九上·合肥期中) 如图电路中,甲、乙两处分别接入电流表或电压表.当S闭合后,为使两灯均能发光,则()A . 甲接电流表,乙接电压表B . 甲、乙均接电流表C . 甲、乙均接电压表D . 甲接电压表,乙接电流表7. (3分) (2018八下·建湖月考) 静电处处与人们的生活相伴,早晨梳头时越梳越蓬松,甚至“怒发冲冠”,晚上脱衣服时,会伴有蓝色的闪光和“啪啪”声,这些都是静电现象。
以下应对静电的措施中无效的是()A . 设法提高房间的湿度B . 尽量选用化学纤维纺织品C . 经常把手在墙上抹一下D . 油罐车的尾部挂一条铁链直达路面8. (3分)下列关于电流和电路的说法正确的是()A . 只有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B . 绝缘体之所以不容易导电是因为其内部几乎没有电荷C . 只要电路中有电源,就一定有持续电流D . 在通路中,导线的自由电子定向移动方向是从电源负极到电源正极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共8题;共20分)9. (2分)(2020·北流模拟) 善于观察学习的小明发现电风扇使用一段时间后,其塑料扇叶上很容易沾上灰尘,这是因为扇叶转动过程中带上了________;电流通过灯泡时,灯丝变热而发光,这是电流的________效应。
九年级物理第一次周练(45分钟完卷共100分)姓名学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6分)1.(18眉山)分子动理论是人们用来解释热现象的初步知识,以下几幅图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不包含...分子动理论内容的是()2.(17眉山)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说法正确的是()A.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B.物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C.物体的温度越高,具有的热量越多 D、物体的内能增加,则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3.(18·眉山)下表中有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小张同学根据提供的数据得出了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一杯水比一桶煤油的比热容小B.液体的比热容一定比固体的比热容大C.水吸收或放出热量的本领较强,常用作冷却剂D.比热容是物质自身的性质之一,只和物质的种类有关4.(18烟台)炎炎夏日,烈日下海滩的沙子热得烫脚,而海水很清凉,榜晚落日后,沙子凉了,海水却依然暖暖的,这主要是因为海水和沙子具有不同的()A.密度B.内能C.热量D.比热容5. (18•淄博)下列实例中与“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无关的是()A.让热水流过散热器供暖B .用循环水冷却汽车发动机C .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D .夏天在房间内洒水降温6.(18•枣庄)以下几条摘录是出自某同学在学习“内能”一章时的课堂笔记,其中不正确的是()A.扩散现象不能在固体之间发生B.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D.摩擦生热是通过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7.(2018•滨州)关于分子,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A.红墨水在水中散开说明分子间有斥力B.吸盘能牢牢吸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C.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糖在热水中溶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8.(2018•烟台)炎炎夏日,烈日下海滩的沙子热得烫脚,而海水很清凉,榜晚落日后,沙子凉了,海水却依然暖暖的,这主要是因为海水和沙子具有不同的()A.密度B.内能C.热量D.比热容9.(2018•南京)汽车紧急刹车时,轮胎温度急剧升高,内能增大,图中四个事例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与之相同的是()10.(18·深圳)端午节,妈妈蒸制粽子的过程中,涉及到的有关物理现象表述正确的是()A.蒸粽子时,冒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B.粽子香味扑面而来,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升高D.蒸粽子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11.(18·常州)液体很难被压缩,主要是因为()A.液体分子不停地运动B.液体分子间存在引力C.液体分子间存在斥力D.液体分子间没有空隙12.(眉山)下列有关热机效率、燃料热值、物体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热机所用燃料的热值越大,效率越高B.热机所用燃料的化学能转化成的内能越多,效率越高C.物体的内能越大,温度越高D.摩擦生热是利用做功的方式来增加物体的内能13.(长沙)甲、乙两个金属球的质量之比为2:3,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它们升高的温度之比是1:3,那么它们的之比C甲:C乙等于()A.9:2 B.2:9 C.2:1 D.1:214.(广元)某学生用两个相同的热源分别对质量为m1,比热容为c1的甲物质和质量为m2、比热容为c2的乙物质加热,并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分别画出甲、乙两物质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
安徽省芜湖市九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周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共8题;共24分)1. (3分) (2018九上·黑龙江期中) 如果通草球甲、乙相互排斥,甲、丙相互吸引。
已知甲带正电,那么乙、丙的带电情况是()A . 乙带负电、丙带正电B . 乙带正电、丙带正电C . 乙带负电、丙带负电或不带电D . 乙带正电、丙带负电或不带电2. (3分)(2012·茂名) 一个验电器的两个金属箔片因带电而张开,则这两个金属箔片一定()A . 带正电B . 带负电C . 带异种电荷D . 带同种电荷3. (3分)(2017·乐山) 下列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A . 不锈钢汤匙B . 运动鞋的橡胶底C . 玻璃杯D . 塑料直尺4. (3分) (2018九上·新乡月考) 下列关于电源与用电器说法正确的是()A . 电源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B . 电源是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C . 充电电池只能作电源,不能作用电器D . 用电器是产生电能的装置5. (3分) (2017九上·酒泉期中) 如图所示的电路,当开关闭合,两灯之间属于串联的是()A .B .C .D .6. (3分)(2017·潮阳模拟) 家用电熨斗为适应不同衣料的熨烫,设计了调整温度的多挡开关.使用时转动旋钮即可使熨斗加热到所需的温度.如图是电路图.旋转多挡开关可以改变1、2、3、4之间的连接情况.现将开关置于温度最高挡,这时,1、2、3、4之间的连接是图中的哪一幅?()A .B .C .D .7. (3分) (2017九上·北京期中)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大量电荷的移动形成电流B . 正电荷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C . 电路两端有电压,电路中可能没有电流D .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中没有电荷8. (3分)关于电流方向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 不同导体中电流方向的规定是不同的B . 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C . 电路中电流方向是从电源的负极经用电器后流向正极D . 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共8题;共20分)9. (2分) (2019九上·长春期末) 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
卜人入州八九几市潮王学校第三九年级物理周末练习班级一、选择题〔每一小题2分,一共3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1、如下列图的简单机械.在使用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2、根据工作需要选择适宜的工具是劳动者的根本技能.要剪断铁丝等较硬的物体,以下列图中的4种剪刀应选择A.B.C.D.3、校工用如下列图的剪刀修剪树枝时,常把树枝尽量往剪刀的轴处靠近,这样做是为了A.增大阻力臂,力B.减小阻力臂,力C.增大动力臂,方便D.减小动力臂,方便4、吴晓是一名钓鱼爱好者.如下列图,吴晓用力向上拉鱼竿,把鱼拉出水面.此时,钓鱼竿可以看成一个A.力杠杆,增大两只手之间的间隔能力一些B.力杠杆,减小两只手之间的间隔能力一些C.费力杠杆,减小两只手之间的间隔能力一些D.费力杠杆,增大两只手之间的间隔能力一些5、如下列图,开瓶盖的起子可以看作是一个杠杆,在图中能正确表示开瓶盖时,杠杆的支点、动力和阻力的是A.B.C.D.6、如下列图,可绕O点转动的轻质杠杆,在D点挂一个重为G的物体M,用一把弹簧测力计依次在A,B,C三点沿圆O相切的方向用力拉,都使杠杆在程度位置平衡,读出三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它们的大小关系是A.F1<F2<F3<GB.F1>F2>F3>GC.F1=F2=F3=GD.F1>F2=F3=G7、如下列图,用方向不变的力F,将杠杆从A位置匀速提升到B位置的过程中,F的大小变化情况有A.保持不变B.逐渐变小C.逐渐变大D.无法断定8、如下列图,有一质量不计的长木板,左端可绕O点转动,在它的右端放一重为G的物块,并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拉着,当物块向左匀速滑动时,木板始终在程度位置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拉力FA.变小B.变大C.不变D.先变大后变小9、如下列图,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假设在物体A和B下端同时挂一个一样质量的钩码,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A.杠杆不能平衡,左端下沉B.杠杆不能平衡,右端下沉C.杠杆仍能平衡D.无法判断10、如下列图,OAB为轻质杠杆,可绕支点O自由转动,在B端施加一个动力使杠杆在程度位置平衡,该杠杆A.一定是力杠杆B.一定是费力杠杆C.一定是等臂杠杆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11、如下列图,将一轻质薄木板从中点支起,左右两侧各有一支蜡烛,长短不同,此时薄木板恰好在程度位置静止。
卜人入州八九几市潮王学校创新初中分校二零二零—二零二壹第一学期第一次周练九年级物理试题 〔试卷总分:100分测试时间是:90分钟〕 一.选择题:〔每一小题2分,一共24分〕 1.在手电筒电路中,提供电能的是() A .电池 B .灯泡 C .导线 D .开关 2.一支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 A.比热容变小,热值变小B.比热容变小,热值不变 C.比热容不变,热值变小D.比热容不变,热值不变 3.学习了功率的知识后,小科和几位同学准备做“比一比谁的功率大〞 的活动。
以下是他们设计的三套方案,其中可行的是 ①控制爬楼的时间是一样,测量出各自的体重、爬上楼的高度,比较功率大小。
②控制爬楼的高度一样,测量出各自的体重、爬楼用的时间是,比较功率大小。
③测量出各自的体重、爬楼用的时间是和爬楼的高度,比较功率大小。
A .只有①B.只有①②C.只有②③D.①②③ 4.以下四个电路中,错误的电路图是() 5.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B .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C .内能少的物体也可能将能量传给内能多的物体D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6.如下列图,保持杠杆在程度位置平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班级:考试号: 装订线内请勿答题以下操作能使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的是〔〕A.减少钩码的个数B.将钩码悬挂点的位置向右移C.保持拉力方向不变,将弹簧测力计向右移D.保持弹簧测力计悬挂点的位置不变,使其向右倾斜7.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大,〔〕8.把上紧发条的玩具车放置在程度桌面上,玩具车由静止开场加速跑动,此过程中玩具车能量的变化情况是〔〕A.弹性势能减小,动能增大B.弹性势能减小,动能减小C.弹性势能增大,动能增大D.弹性势能增大,动能减小9.铅球从出手到将要落地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不计空气阻力)〔〕A.铅球由a→b时,动能逐渐增大B.铅球在b点的机械能大于a点的机械能C.铅球由b→c时,机械能逐渐减小D.铅球在c点时动能最大10.如下列图把凉牛奶放在质量一样的热水中加热,经过一段时间是,它们的温度随时间是变化的图像如下列图〔不考虑热损失〕,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11.小明用两个一样的滑轮组成如下列图的不同的滑轮组,分别将同一物体匀速进步到一样高度,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1、η2.假设不计绳重及摩擦,以下关系正确的选项是〔〕A.F1>F2,η1=η2 B.F1>F2,η1>η2 C.F1<F2,η1=η2 D.F1<F2,η1>η2F2 F112.一个物体在一个大小、方向都不变的程度拉力作用下,在汽车匀速直线上坡的过程中,各物理量随时间是变化关系不正确的选项是()二、填空题〔每空1分,一共17分〕13、如图甲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一样的钩码假设干个。
河南省鹤壁市育才中学九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周练试卷一、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26 分)1.( 4 分)冬季,小明的父亲将车启动行驶在路上,不一会儿汽车挡风玻璃的内侧出现了一层“白雾”,这是因为水蒸气遇冷_________而成的,为了赶快除去“白雾”,你以为应当开启空调的_________ (填“冷”或“热”)风.2.( 4 分)(2007?重庆)生活到处有物理,留意察看皆学识.罐装式石油液化气,是采纳_________ 的方式使石油气液化妆入钢罐的;在向钢罐里充气时,钢罐的温度是_________的(填“不变”、“升高”、“降低”).3.( 4 分)火柴能够点燃,也能够擦燃,前者是经过_________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后者是经过_________ 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4.( 4 分)(2011?杭锦旗)我市在科学规划和建设城市时,大批增添水面面积,是利用水的_________大的特征,且水在蒸发时_________ (选填“吸热”或“放热”),能够调理气温,创造“宜居重庆”的舒坦环境.5.( 2 分)热机是将内能转变为_________的机器.6.( 2 分)发射火箭用液态氢做燃料,这是利用了氢的_________较大的性质.7.( 2 分)(2011?芜湖县模拟)干泥土的比热容是0.84 ×10 3J/ (kg?℃),一筐干泥土,倒掉一半,筐内剩下干泥土的比热容是_________ .8.( 4 分)(2011?芜湖县模拟)用 0℃的冰或 0℃的水来冷却食品,成效较好的是_________,这是因为 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9.( 3 分)下边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给冰加热,冰的温度必定高升B.冰棒四周的“白气”,是升华形成的水蒸气C.夏季,从冰箱中拿出的鸡蛋会“冒汗”是液化现象D.把 5℃的水放入 0℃房间,水将会结冰10.( 3 分)(2005?泰安)以下案例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A.冬季,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 B .早春,清晨出现浓雾C.夏季,洒在室内陆上的水不见了 D .暮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11.( 3 分)(2012?巴中)以下各样自然现象形成的过程中,要汲取热量的是()A.春季,冰雪融化汇成的溪流 B.夏季,冰箱门口飘出的“白气”C.秋季,草丛之上晶莹的露水 D .冬季,天上纷繁飘落的雪花12.( 3 分)(2011?芜湖县模拟)“神州六飞船”是由我国自行研制的长征火箭发射升空的.当火箭在太空中高速飞翔时,它的头部与空气摩擦,温度可升至几千摄氏度,为了防备烧坏火箭内部搭载的仪器和设施,常在火箭的头部涂有一层特别的资料,这类资料在高温下消融并汽化,进而保护火箭头部,这主假如利用这类资料的什么特征()A.消融、汽化放热B.消融、汽化吸热C.消融吸热,汽化放热D.消融放热,汽化吸热13.( 3分)多油的菜汤不易冷却,这主假如因为()A.油层不停向汤供热 B .油层和汤中的水不易发生热互换C.油的导热能力比汤差D.油层覆盖在汤面,阻挡了水的蒸发14.( 3分)以下现象中,属于机械能转变为内能的是()A.锯木头时锯条的温度不停高升B.运载火箭点燃后凌空而起C.火药燃气把弹头从枪膛里射出去 D .放在火炉上的铁棒变热了15.( 3分)如图是海波的消融图象获取的信息正确的选项是()A.海波的沸点是48℃ B.海波的熔点是48℃C.海波在 CD段是气态D. 6min 时海波已所有消融16.( 3 分)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修资猜中平均混入小颗粒球状物,球内充入一种非晶体资料,当温度高升时,球内资料消融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资料凝结放热,使建筑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进而起到调理室温的作用.下边四个图象中表示球内资料的凝结图象的是()A.B.C.D.17.( 3 分)对于内能、温度、热传达和热量,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0℃物体的内能为零B.温度高的物体拥有的热量多C.热量老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达给温度低的物体D.热量老是从内能多的物体传达到内能少的物体18.( 3 分)(2014?泰安)以下图实验,试管口木塞冲出过程()A.试管口出现的白雾是水蒸气B.试管口出现白雾说明水蒸气内能增添C.能量转变状况与内燃机压缩冲程同样D.水蒸气对木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少三、实验研究题(19题 12分,20 题 12 分、共 24 分)19.( 12 分)小青同学在做“察看水的沸腾”的实验时,(1)以下温度计中应选择_________A.体温计B.水银温度计(量程为﹣ 10℃~ 110℃)C.家用寒暑表(量程为﹣ 20℃~ 60℃)D.酒精温度计(量程为﹣ 80℃~ 50℃)( 2)测得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实验数据以下表:时间 /min012345678910温度/ ℃90929496979898969898a.该实验的数据纪录中显然错误的选项是第_________min 的温度示数.b.剖析表中数据,可知水沸腾时的沸点是_________;水沸腾过程中持续对它加热,水的温度将会_________.(高升 /不变 /降落)20.( 12 分)(2010?南开区三模)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吸热本事的大小,小明做了以下图的实验: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同样的水和沙子,用两个同样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以下:质量温度高升10℃所温度高升20℃所温度高升30℃所/g需要的时同 /s需要的时间 /s需要的时间 /s沙子306489124水3096163220( 1)在此实验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_________;( 2)剖析下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同样的水和沙子,高升同样的温度时,水汲取的热量_________(大于 / 小于)沙子汲取的热量;( 3)假如加热同样的时间,质量同样的水和沙子,_________(填“沙子”或“水”)高升的温度更高;( 4)实验中有些同学发现:刚开始加热时,状况与(3)的结论不符,你以为可能的原由是:_________.四、综合应用题(20题 10分、21 题 10 分)21.( 10 分)计算2kg 的柴油完整焚烧开释的热量.(柴油的热值q=3.3 ×10 7 J/kg ).22.( 10 分)2 千克的水从 20℃加热到 70℃时,求:水需要汲取多少热量. [ 已知:水的比热是 4.2 ×10 3J/(kg?℃) ] .参照答案与试题分析一、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26 分)1.( 4 分)冬季,小明的父亲将车启动行驶在路上,不一会儿汽车挡风玻璃的内侧出现了一层“白雾”,这是因为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为了赶快除去“白雾”,你以为应当开启空调的热(填“冷”或“热”)风.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应用题.剖析:依据以下知识答题:(1)气体遇冷放热变为液体的过程是液化;(2)影响蒸发快慢的要素:液体的温度、液体表面积和液体上方空气流动速度.解答:解:车内空气中的水蒸气碰到温度较低的玻璃,放出热量液化形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上形成的;开启空调,对着车窗玻璃吹热风,可使小水珠吸热,温度高升,加快蒸发,“白雾”除去,车窗玻璃就变清楚了.故答案为:液化;热.评论:本题考察的知识点有液化的观点和影响蒸发快慢的要素,是一道基础题,娴熟掌握基础知识是正确解题的前提与基础.2.( 4 分)(2007?重庆)生活到处有物理,留意察看皆学识.罐装式石油液化气,是采纳压缩体积的方式使石油气液化妆入钢罐的;在向钢罐里充气时,钢罐的温度是高升的(填“不变”、“高升”、“降低”).考点:液化方法及其应用.剖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压缩体积和降低温度是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解答:解:罐装式石油液化气,是采纳压缩体积的方式使石油气液化妆入钢罐的;在向钢罐里充气时,对物体做功,钢罐的温度高升.故本题答案为:压缩体积,高升评论:本题主假如考察学生对气体液化的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3.( 4 分)火柴能够点燃,也能够擦燃,前者是经过热传达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后者是经过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考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传达改变物体内能.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剖析:改变物体的内能的方法有两个:一是做功,本质是内能和其余形式的能量的转变;二是热传达,本质是高温物体与低温物体之间的能量转移.解答:解:( 1)火柴能够点燃,是从火汲取热量,使火柴的内能增添、温度高升,达到着火点而焚烧,是经过热传达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其实是内能的转移过程;(2)火柴也能够擦燃,是经过战胜摩擦做功使火柴的内能增添、温度高升,达到着火点而焚烧,是利用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本质是内能的转变过程.故答案为:热传达;做功.评论:本题考察了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属于基础知识的考察,相对照较简单.4.( 4 分)(2011?杭锦旗)我市在科学规划和建设城市时,大批增添水面面积,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征,且水在蒸发时吸热(选填“吸热”或“放热”),能够调理气温,创造“宜居重庆”的舒坦环境.考点:水的比热容的特色及应用;蒸发及其现象.专题:应用题.剖析:水的比热容比较大,在同样质量、高升同样的温度时,水能够汲取更多的热量.蒸发是汽化的一种,汽化吸热,所以蒸发也吸热.解答:解:大批增添水面面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较大,在高升同样的温度时能够汲取更多的热量,在降低同样的温度时能够放出更多的热量,能够减小城市的温差.水蒸发吸热,能够使夏季凉快一些.故答案为:比热容;吸热.评论:本题考察了水比热容大的应用和水蒸发吸热的应用.5.( 2 分)热机是将内能转变为机械能的机器.考点:热机.专题:比热容、热机、热值.剖析:依据热机能量转变的特色来作答.解答:解:煤炭、汽油和柴油等燃料焚烧时,将储藏的化学能转变为蒸汽或燃气的内能,各样将蒸汽或燃气的内能转变为机械能的发动机称为热机,所以热机是将内能转变为机械能的机器.故答案为:机械能.评论:本题主要考察了热机能量变换的特色,是基础题目,比较简单.6.( 2 分)发射火箭用液态氢做燃料,这是利用了氢的热值较大的性质.考点:燃料的热值.专题:比热容、热机、热值.剖析:热值是指 1 千克的某种燃料完整焚烧后开释的能量,热值越大的燃料在完整焚烧同样质量的燃料时,开释出的热量越多,所以在选择火箭燃料时第一应当考虑燃料热值的大小.解答:解:发射火箭采纳液态氢作为火箭的燃料,原由是液态氢拥有较高的热值,完整焚烧同样质量的氢时,可以开释出更多的热量.故答案为:热值.评论:本题考察学生对热值定义的掌握状况,需要依据火箭的详细应用来剖析.7.( 2 分)(2011?芜湖县模拟)干泥土的比热容是0.84 ×10 3J/ (kg?℃),一筐干泥土,倒掉一半,筐内剩下干泥土的比热容是0.84 ×10 3J/ (kg?℃).考点:比热容的观点.专题:比热容、热机、热值.剖析:质量为1kg的某种物质,温度高升1℃,汲取的热量叫这类物质的比热.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征,只与物质的种类和存在的状态相关,而与物质的质量没关.解答:解: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征,只与物质的种类和存在的状态相关,而与物质的质量没关,一筐干泥土,倒掉一半,质量减小,而物质种类及状态没有变化,所以比热容不变,仍为0、84×10 3J/(k g?℃).故答案为: 0.84 ×10 3J/ (kg?℃).评论:密度、比热都是物质的基本特征,决定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与物质质量、体积大小没相关系.8.( 4 分)(2011?芜湖县模拟)用0℃的冰或0℃的水来冷却食品,成效较好的是0℃的冰,这是因为0℃的冰变为 0℃的水要汲取热量.考点:消融和凝结的研究实验;消融与消融吸热特色.专题:应用题;简答题.剖析:解决本题要知道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消融,在消融过程需要向四周汲取热量.解答:解: 0℃的冰变为 0℃的水时,需要向四周汲取热量,进而会降低四周的温度,更利于冷却食品,所以 0℃的冰成效会更好;故答案为: 0℃的冰, 0℃的冰变为0℃的水要汲取热量.评论:本题联合冰、水实例考察学生对消融吸热的理解与应用,要会联合物态变化特色剖析解答.二、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9.( 3 分)下边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给冰加热,冰的温度必定高升B.冰棒四周的“白气”,是升华形成的水蒸气C.夏季,从冰箱中拿出的鸡蛋会“冒汗”是液化现象D.把 5℃的水放入0℃房间,水将会结冰考点:消融与消融吸热特色;熔点和凝结点;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温度计、消融和凝结;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剖析:本题解决要明确物态变化的过程,由什么状态变化到什么状态,进而确立为什么物态变化.要熟习六种状态的吸热和放热状况.解答:解:A、给冰加热,冰是晶体发生了消融,温度保持不变.故 A 错误;B、冰棒四周的“白气”,是冰棒四周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液滴.故 B 错误;C、夏季,从冰箱中拿出的鸡蛋会“冒汗”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碰到冷的鸡蛋发生液化现象.故C正确;D、水要结冰需要温度达到0℃,而且不停放热.把5℃的水放入0℃房间,水要温度降到了0℃后再不可以继续放热所以水不会结冰.故D错误.应选: C.评论:剖析物态变化的重点是搞清现象发生前后的状态以及发生条件.10.( 3 分)(2005?泰安)以下案例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A.冬季,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B.早春,清晨出现浓雾C.夏季,洒在室内陆上的水不见了D.暮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考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蒸发及其现象;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升华现象.剖析:依据物态变化的知识逐个剖析: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是蒸发和沸腾;物体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物体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解答:解:A、冬季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是因为衣服上的冰直接升华成了水蒸气.不切合题意.B、因为水蒸气遇到外界的低温,液化为小水珠,而后水珠就黏附在空气中的尘埃上或悬浮在空气里,就成为大家所看到的“雾”,所以雾是水蒸气液化而成的.不切合题意.C、洒在室内陆上的水蒸发成了水蒸气,所以不见了.不切合题意.D、霜是固态的,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凝华现象.切合题意.应选 D.评论:掌握六种物态变化的状态变化是解决本题的重点.11.( 3 分)(2012?巴中)以下各样自然现象形成的过程中,要汲取热量的是()A.春季,冰雪消融汇成的溪流B.夏季,冰箱门口飘出的“白气”C.秋季,草丛之上晶莹的露水D.冬季,天上纷繁飘落的雪花考点:消融与消融吸热特色;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剖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吸热的物态变化有:消融、汽化和升华,以及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现象属于哪一种物态变化.解答:解:A、春季,冰雪消融汇成的溪流,是消融现象,吸热.故 A 切合题意.B、夏季,冰箱门口飘出的“白气”,是液化现象,放热.故 B 不切合题意.C、秋季,草丛之上晶莹的露水,是液化现象,放热.故 C 不切合题意.D、冬季,天上纷繁飘落的雪花,是凝华现象,放热.故D不切合题意.应选 A评论: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判断生活中一些现象属于哪一种物态变化,以及这些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状况的掌握.12.(3 分)(2011?芜湖县模拟)“神州六飞船”是由我国自行研制的长征火箭发射升空的.当火箭在太空中高速飞翔时,它的头部与空气摩擦,温度可升至几千摄氏度,为了防备烧坏火箭内部搭载的仪器和设施,常在火箭的头部涂有一层特别的资料,这类资料在高温下消融并汽化,进而保护火箭头部,这主假如利用这类资料的什么特征()A.消融、汽化放热B.消融、汽化吸热C.消融吸热,汽化放热D.消融放热,汽化吸热考点:消融与消融吸热特色;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色.专题:应用题;定性思想.剖析:解答本题需掌握:①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消融,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是蒸发和沸腾.②物态变化中,消融、汽化、升华是吸热的.凝结、液化、凝华是放热的.解答:解:火箭的头部涂有的特别资料在高温下消融,是由固态变为液态,需要汲取热量;而后汽化,是由液态变为了气态,也需要汲取热量.这类资料在消融和汽化过程中汲取大多数热量,进而使火箭头部不会因温度升的太高而被破坏.应选 B.评论:本题考察的是汽化和消融吸热在生活中的应用,是一道理论联系本质的题目.这在中考时常常会考到.13.( 3 分)多油的菜汤不易冷却,这主假如因为()A.油层不停向汤供热B.油层和汤中的水不易发生热互换C.油的导热能力比汤差D.油层覆盖在汤面,阻挡了水的蒸发考点:影响蒸发快慢的要素.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剖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飘荡在水面上,再联合影响蒸发快慢的要素可判断出其能够阻挡蒸发.解答:解:多油的菜汤不易冷却,主假如因为油的密度小,飘荡在汤的上边,相当于减小了汤的表面积,阻挡了水份的蒸发和向外散热.所以选项 D 正确, ABC错误.应选 D.评论: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要素”的掌握,并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说生活知识,学致使用,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14.( 3 分)以下现象中,属于机械能转变为内能的是()A.锯木头时锯条的温度不停高升B.运载火箭点燃后凌空而起C.火药燃气把弹头从枪膛里射出去D.放在火炉上的铁棒变热了考点:机械能和其余形式能的转变.专题:机械能及其转变.剖析:自然界的能量既不会消逝,也不会创生,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在转移和转变的过程中能的总量是保持不变的.联合实例可判断其能量的转变状况.解答:解:A、锯木头时锯条的温度不停高升,是耗费了机械能,获取了内能,故 A 切合题意;B、运载火箭点燃后凌空而起,是燃料焚烧得内能转变为机械能,不合题意;C、火药燃气把弹头从枪膛里射出去,是化学能转变为内能,再转变为机械能,不合题意;D、放在火炉上的铁棒变热了,是热传达现象,不存在能量的转变,不合题意.应选 A.评论:内能与机械能的转变主要表此刻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上,内能增大的是机械能转变为内能,内能减少的是内能转变为机械能,而内能的变化主要表此刻温度的变化或状态的变化.15.( 3 分)如图是海波的消融图象获取的信息正确的选项是()A.海波的沸点是48℃B.海波的熔点是48℃C.海波在 CD段是气态D. 6min 时海波已所有消融考点:消融和凝结的温度—时间图象.专题:温度计、消融和凝结.剖析:第一明确横、纵坐标所代表的物理量,而后依据晶体的消融特色来剖析判断.解答:解:(1)剖析图象可知:在 AB段,海波处于固态;在BC段,海波处于固态或液态或固液共存态;在CD段,海波处于液态;因为 BC段平行于时间轴,所以,该段所示的温度48℃即为海波的熔点,故 A 错误, B 正确;( 2)海波在 CD段是液态, 6min 时,海波刚到熔点,故 C、 D 错误;应选 B.评论:解答本题,需要熟记晶体的消融和吸热特色,要注意晶体消融需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①温度要达到熔点,②要持续吸热;由此看来:当晶体处于固、液共存态时,固然温度没有变化,可是仍在吸热.16.( 3 分)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修资猜中平均混入小颗粒球状物,球内充入一种非晶体资料,当温度高升时,球内资料消融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资料凝结放热,使建筑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进而起到调理室温的作用.下边四个图象中表示球内资料的凝结图象的是()A.B.C.D.考点:凝结与凝结放热特色.专题:温度计、消融和凝结.剖析:(1)晶体在消融和凝结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在图象中有一段时间温度曲线与时间轴平行.(2)要划分是消融过程仍是凝结过程,重点是看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状况.温度随时间有上涨趋向为消融图象;有降落趋向为凝结图象.解答:解:A、此图表示的是晶体的消融图象,而题目要求的是能描绘该物质凝结过程,故本选项不切合题意.B、此图表示的是非晶体的消融图象,而题目要求的是能描绘该物质凝结过程,故本选项不切合题意.C、此图表示的是晶体的凝结图象,而由题意可知,此物质是非晶体,故本选项不切合题意.D、此图表示的是非晶体的凝结图象,切合题意.应选 D.评论:本题主要考察了经过图象对晶体和非晶体的划分以及对消融过程和凝结过程的理解.本题的重点依据题意判断出此物质是非晶体,而后即可做出选择,本题有助于考察学生的逆向思想.17.( 3 分)对于内能、温度、热传达和热量,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0℃物体的内能为零B.温度高的物体拥有的热量多C.热量老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达给温度低的物体D.热量老是从内能多的物体传达到内能少的物体考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剖析:(1)全部物体都拥有内能;(2)依据描绘热量的物理术语进行判断;(3)发生热传达的条件是两物体间有温度差:高温物体放热,低温物体吸热.解答:解:A、全部物体都有内能,故 A 错误;B、描述热量的术语只好用”汲取“或”放出“,不可以用“拥有”,故 B 错误;CD、发生热传达的条件是:有温度差,所之内能可自动地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故 C 正确, D 错误.应选 C.评论:本题是一道热学综合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内能、热传达的条件及改变物体内能方法的理解,是中招的热门,热学的难点.18.( 3 分)(2014?泰安)以下图实验,试管口木塞冲出过程()A.试管口出现的白雾是水蒸气B.试管口出现白雾说明水蒸气内能增添C.能量转变状况与内燃机压缩冲程同样D.水蒸气对木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少考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剖析:木塞冲出过程也是水蒸气的内能转变为塞子机械能的过程,水蒸气的内能会减小,温度降低.解答:解:A、试管口出现的白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不切合题意;B、白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所以说明内能减小,不切合题意;C、此过程的能量转变是内能转变为机械能,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近似,不切合题意;D、当加热试管到必定程度时,水蒸气的内能足够大会将塞子冲出,将水蒸气的内能转变为塞子的机械能,水蒸气的内能会减小,温度降低,切合题意;应选 D.评论: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方法的认识和掌握,此实验也是内燃机做功冲程的模型.三、实验研究题(19题 12分,20 题 12 分、共 24 分)19.( 12 分)小青同学在做“察看水的沸腾”的实验时,( 1)以下温度计中应选择BA.体温计B.水银温度计(量程为﹣ 10℃~ 110℃)C.家用寒暑表(量程为﹣ 20℃~ 60℃)D.酒精温度计(量程为﹣ 80℃~ 50℃)( 2)测得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实验数据以下表:时间 /min012345678910温度/ ℃90929496979898969898a.该实验的数据纪录中显然错误的选项是第7min 的温度示数.b.剖析表中数据,可知水沸腾时的沸点是98℃;水沸腾过程中持续对它加热,水的温度将会不变.(高升/不变/降落)考点:研究水的沸腾实验.专题:实验题;研究型实验综合题.剖析:(1)要正确地选择温度计,需要认识各温度计的量程.体温计、家用寒暑表、酒精温度计的最大丈量值都不会达到100℃;(2)a、水达到沸点后持续加热,但温度不高升,由此我们能够判断犯错误的数据;b、依据水沸腾时候的特色:温度不变,持续吸热来解答本题.解答:解:( 1)体温计的量程在35℃~ 42℃,水银温度计的量程为﹣10℃~ 110℃,家用寒暑表的量程是﹣20℃~60℃,酒精温度计的量程为﹣80℃~ 50℃.而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所以应选择水银温度计;( 2) a、从表格中数据可知,从第 5 分钟水开始沸腾,在沸腾过程中温度应保持不变.而在第7 分钟水的温度偏低,所以第7 分钟的数据显然有错误;b、由表中的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98℃,水沸腾时,需要吸热,这时候持续对水加热,但水的温度不变.故答案为:( 1) B;( 2) a: 7; b:98℃;不变.评论:本题主要考察了对各样温度计的采纳、使用,本题是察看水的沸腾,要用温度计丈量水的温度,所以要会进行温度计的读数.同时考察了水沸腾的条件及特色,知道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但要不停吸热.20.( 12 分)(2010?南开区三模)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吸热本事的大小,小明做了以下图的实验: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同样的水和沙子,用两个同样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以下:质量温度高升 10℃所温度高升 20℃所温度高升 30℃所/g需要的时同 /s需要的时间 /s需要的时间 /s沙子306489124水3096163220( 1)在此实验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汲取热量的多少;( 2)剖析下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同样的水和沙子,高升同样的温度时,水汲取的热量大于(大于 / 小于)沙子汲取的热量;( 3)假如加热同样的时间,质量同样的水和沙子,沙子(填“沙子”或“水”)高升的温度更高;( 4)实验中有些同学发现:刚开始加热时,状况与(3)的结论不符,你以为可能的原由是:沙子受热不平均.考点:比热容的观点;热量的计算.专题:实验题;变换法.剖析:因为物质的比热容没法直接丈量,所以在比较不一样物质的吸热能力大小时往常采纳转变法,即经过比较加热时间的长短或物体温度的变化量大小来间接判断物质比热容的大小.解答:解:(1)汲取的热量没法直接察看,在加热条件同样时,加热时间越长,汲取的热量越多;( 2)剖析表中数据可知:同样质量的沙子和水,在温度每高升10℃的过程中,沙子所用的时间要小于水所用的时间;在加热条件同样时,用的时间多,说明汲取的热量多.( 3)由图表可知:高升同样的温度,水用的时间要多;换而言之,假如加热同样的时间,那么水高升的温j优选。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河南省鹤壁市育才中学九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周练试卷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1.(4分)冬天,小明的父亲将车启动行驶在路上,不一会儿汽车挡风玻璃的内侧出现了一层“白雾”,这是由于水蒸气遇冷_________ 而成的,为了尽快消除“白雾”,你认为应该开启空调的_________ (填“冷”或“热”)风.2.(4分)(2007•重庆)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罐装式石油液化气,是采取_________ 的方式使石油气液化装入钢罐的;在向钢罐里充气时,钢罐的温度是_________ 的(填“不变”、“升高”、“降低”).3.(4分)火柴可以点燃,也可以擦燃,前者是通过_________ 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后者是通过_________ 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4.(4分)(2011•杭锦旗)我市在科学规划和建设城市时,大量增加水面面积,是利用水的_________ 大的特性,且水在蒸发时_________ (选填“吸热”或“放热”),可以调节气温,营造“宜居重庆”的舒适环境.5.(2分)热机是将内能转化成_________ 的机器.6.(2分)发射火箭用液态氢做燃料,这是利用了氢的_________ 较大的性质.7.(2分)(2011•芜湖县模拟)干泥土的比热容是0.84×103J/(kg•℃),一筐干泥土,倒掉一半,筐内剩下干泥土的比热容是_________ .8.(4分)(2011•芜湖县模拟)用0℃的冰或0℃的水来冷却食物,效果较好的是_________ ,这是因为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9.(3分)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给冰加热,冰的温度一定升高B.冰棒周围的“白气”,是升华形成的水蒸气C.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鸡蛋会“冒汗”是液化现象D.把5℃的水放入0℃房间,水将会结冰10.(3分)(2005•泰安)下列事例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A.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 B.初春,早晨出现浓雾C.夏天,洒在室内地上的水不见了D.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11.(3分)(2012•巴中)下列各种自然现象形成的过程中,要吸收热量的是()A.春天,冰雪融化汇成的溪流 B.夏天,冰箱门口飘出的“白气”C.秋天,草丛之上晶莹的露珠 D.冬天,天上纷纷飘落的雪花12.(3分)(2011•芜湖县模拟)“神州六飞船”是由我国自行研制的长征火箭发射升空的.当火箭在太空中高速飞行时,它的头部与空气摩擦,温度可升至几千摄氏度,为了防止烧坏火箭内部搭载的仪器和设备,常在火箭的头部涂有一层特殊的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熔化并汽化,从而保护火箭头部,这主要是利用这种材料的什么特性()A.熔化、汽化放热B.熔化、汽化吸热C.熔化吸热,汽化放热D.熔化放热,汽化吸热13.(3分)多油的菜汤不易冷却,这主要是因为()A.油层不断向汤供热B.油层和汤中的水不易发生热交换C.油的导热能力比汤差D.油层覆盖在汤面,阻碍了水的蒸发14.(3分)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A.锯木头时锯条的温度不断升高B.运载火箭点燃后腾空而起C.火药燃气把弹头从枪膛里射出去D.放在火炉上的铁棒变热了15.(3分)如图是海波的熔化图象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C.海波在CD段是气态D.6min时海波已全部熔化16.(3分)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小颗粒球状物,球内充入一种非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从而起到调节室温的作用.下面四个图象中表示球内材料的凝固图象的是()A.B.C .D.17.(3分)关于内能、温度、热传递和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0℃物体的内能为零B.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热量多C.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D.热量总是从内能多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少的物体18.(3分)(2014•泰安)如图所示实验,试管口木塞冲出过程()A.试管口出现的白雾是水蒸气B.试管口出现白雾说明水蒸气内能增加C.能量转化情况与内燃机压缩冲程相同D.水蒸气对木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少三、实验探究题(19题12分,20题12分、共24分)19.(12分)小青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时,(1)下列温度计中应选择_________A.体温计B.水银温度计(量程为﹣10℃~110℃)C.家用寒暑表(量程为﹣20℃~60℃)D.酒精温度计(量程为﹣80℃~50℃)(2)测得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温度/℃90 92 94 96 97 98 98 96 98 98 …a.该实验的数据纪录中明显错误的是第_________ min的温度示数.b.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水沸腾时的沸点是_________ ;水沸腾过程中继续对它加热,水的温度将会_________ .(升高/不变/下降)20.(12分)(2010•南开区三模)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吸热本领的大小,小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质量/g温度升高10℃所需要的时同/s温度升高20℃所需要的时间/s温度升高30℃所需要的时间/s沙子30 64 89 124水30 96 163 220(1)在此实验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_________ ;(2)分析下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_________ (大于/小于)沙子吸收的热量;(3)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_________ (填“沙子”或“水”)升高的温度更高;(4)实验中有些同学发现:刚开始加热时,情况与(3)的结论不符,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 .四、综合应用题(20题10分、21题10分)21.(10分)计算2kg的柴油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柴油的热值q=3.3×107 J/kg).22.(10分)2千克的水从20℃加热到70℃时,求:水需要吸收多少热量.[已知:水的比热是4.2×103J/(kg•℃)].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1.(4分)冬天,小明的父亲将车启动行驶在路上,不一会儿汽车挡风玻璃的内侧出现了一层“白雾”,这是由于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为了尽快消除“白雾”,你认为应该开启空调的热(填“冷”或“热”)风.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应用题.分析:根据以下知识答题:(1)气体遇冷放热变为液体的过程是液化;(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表面积和液体上方空气流动速度.解答:解:车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放出热量液化形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上形成的;开启空调,对着车窗玻璃吹热风,可使小水珠吸热,温度升高,加速蒸发,“白雾”消除,车窗玻璃就变清晰了.故答案为:液化;热.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液化的概念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是一道基础题,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是正确解题的前提与基础.2.(4分)(2007•重庆)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罐装式石油液化气,是采取压缩体积的方式使石油气液化装入钢罐的;在向钢罐里充气时,钢罐的温度是升高的(填“不变”、“升高”、“降低”).考点:液化方法及其应用.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压缩体积和降低温度是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解答:解:罐装式石油液化气,是采取压缩体积的方式使石油气液化装入钢罐的;在向钢罐里充气时,对物体做功,钢罐的温度升高.故本题答案为:压缩体积,升高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气体液化的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3.(4分)火柴可以点燃,也可以擦燃,前者是通过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后者是通过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考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分析:改变物体的内能的方法有两个:一是做功,实质是内能和其它形式的能量的转化;二是热传递,实质是高温物体与低温物体之间的能量转移.解答:解:(1)火柴可以点燃,是从火吸收热量,使火柴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着火点而燃烧,是通过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实际上是内能的转移过程;(2)火柴也可以擦燃,是通过克服摩擦做功使火柴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着火点而燃烧,是利用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实际是内能的转化过程.故答案为:热传递;做功.点评:本题考查了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相对比较简单.4.(4分)(2011•杭锦旗)我市在科学规划和建设城市时,大量增加水面面积,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且水在蒸发时吸热(选填“吸热”或“放热”),可以调节气温,营造“宜居重庆”的舒适环境.考点: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蒸发及其现象.专题:应用题.分析:水的比热容比较大,在相同质量、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可以吸收更多的热量.蒸发是汽化的一种,汽化吸热,所以蒸发也吸热.解答:解:大量增加水面面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较大,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可以吸收更多的热量,在降低相同的温度时可以放出更多的热量,可以减小城市的温差.水蒸发吸热,可以使夏季凉爽一些.故答案为:比热容;吸热.点评:此题考查了水比热容大的应用和水蒸发吸热的应用.5.(2分)热机是将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的机器.考点:热机.专题:比热容、热机、热值.分析:根据热机能量转化的特点来作答.解答:解:煤炭、汽油和柴油等燃料燃烧时,将储存的化学能转化为蒸汽或燃气的内能,各种将蒸汽或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发动机称为热机,所以热机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故答案为:机械能.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热机能量转换的特点,是基础题目,比较容易.6.(2分)发射火箭用液态氢做燃料,这是利用了氢的热值较大的性质.考点:燃料的热值.专题:比热容、热机、热值.分析:热值是指1千克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后释放的能量,热值越大的燃料在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燃料时,释放出的热量越多,所以在选择火箭燃料时首先应该考虑燃料热值的大小.解答:解:发射火箭采用液态氢作为火箭的燃料,原因是液态氢具有较高的热值,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氢时,可以释放出更多的热量.故答案为:热值.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热值定义的掌握情况,需要根据火箭的具体应用来分析.7.(2分)(2011•芜湖县模拟)干泥土的比热容是0.84×103J/(kg•℃),一筐干泥土,倒掉一半,筐内剩下干泥土的比热容是0.84×103J/(kg•℃).考点:比热容的概念.专题:比热容、热机、热值.分析:质量为1kg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叫这种物质的比热.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与物质的种类和存在的状态有关,而与物质的质量无关.解答:解: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与物质的种类和存在的状态有关,而与物质的质量无关,一筐干泥土,倒掉一半,质量减小,而物质种类及状态没有变化,所以比热容不变,仍为0、84×103J/(kg•℃).故答案为:0.84×103J/(kg•℃).点评:密度、比热都是物质的基本特性,决定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与物质质量、体积大小没有关系.8.(4分)(2011•芜湖县模拟)用0℃的冰或0℃的水来冷却食物,效果较好的是0℃的冰,这是因为0℃的冰变成0℃的水要吸收热量.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专题:应用题;简答题.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熔化,在熔化过程需要向周围吸收热量.解答:解:0℃的冰变成0℃的水时,需要向周围吸收热量,从而会降低周围的温度,更利于冷却食物,所以0℃的冰效果会更好;故答案为:0℃的冰,0℃的冰变成0℃的水要吸收热量.点评:此题结合冰、水实例考查学生对熔化吸热的理解与应用,要会结合物态变化特点分析解答.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9.(3分)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给冰加热,冰的温度一定升高B.冰棒周围的“白气”,是升华形成的水蒸气C.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鸡蛋会“冒汗”是液化现象D.把5℃的水放入0℃房间,水将会结冰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熔点和凝固点;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此题解决要明确物态变化的过程,由什么状态变化到什么状态,从而确定为何物态变化.要熟悉六种状态的吸热和放热情况.解答:解:A、给冰加热,冰是晶体发生了熔化,温度保持不变.故A错误;B、冰棒周围的“白气”,是冰棒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液滴.故B错误;C、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鸡蛋会“冒汗”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鸡蛋发生液化现象.故C正确;D、水要结冰需要温度达到0℃,并且不断放热.把5℃的水放入0℃房间,水要温度降到了0℃后再不能继续放热所以水不会结冰.故D错误.故选:C.点评:分析物态变化的关键是搞清现象发生前后的状态以及发生条件.10.(3分)(2005•泰安)下列事例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A.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B.初春,早晨出现浓雾C.夏天,洒在室内地上的水不见了D.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考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蒸发及其现象;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升华现象.分析:根据物态变化的知识逐一分析: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是蒸发和沸腾;物体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物体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解答:解:A、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是因为衣服上的冰直接升华成了水蒸气.不符合题意.B、因为水蒸气受到外界的低温,液化为小水珠,然后水珠就黏附在空气中的灰尘上或悬浮在空气里,就成为大家所看到的“雾”,所以雾是水蒸气液化而成的.不符合题意.C、洒在室内地上的水蒸发成了水蒸气,所以不见了.不符合题意.D、霜是固态的,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凝华现象.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掌握六种物态变化的状态变化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1.(3分)(2012•巴中)下列各种自然现象形成的过程中,要吸收热量的是()A.春天,冰雪融化汇成的溪流B.夏天,冰箱门口飘出的“白气”C.秋天,草丛之上晶莹的露珠D.冬天,天上纷纷飘落的雪花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吸热的物态变化有:熔化、汽化和升华,以及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解答:解:A、春天,冰雪融化汇成的溪流,是熔化现象,吸热.故A符合题意.B、夏天,冰箱门口飘出的“白气”,是液化现象,放热.故B不符合题意.C、秋天,草丛之上晶莹的露珠,是液化现象,放热.故C不符合题意.D、冬天,天上纷纷飘落的雪花,是凝华现象,放热.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判断生活中一些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以及这些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的掌握.12.(3分)(2011•芜湖县模拟)“神州六飞船”是由我国自行研制的长征火箭发射升空的.当火箭在太空中高速飞行时,它的头部与空气摩擦,温度可升至几千摄氏度,为了防止烧坏火箭内部搭载的仪器和设备,常在火箭的头部涂有一层特殊的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熔化并汽化,从而保护火箭头部,这主要是利用这种材料的什么特性()A.熔化、汽化放热B.熔化、汽化吸热C.熔化吸热,汽化放热D.熔化放热,汽化吸热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专题:应用题;定性思想.分析:解答本题需掌握:①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是蒸发和沸腾.②物态变化中,熔化、汽化、升华是吸热的.凝固、液化、凝华是放热的.解答:解:火箭的头部涂有的特殊材料在高温下熔化,是由固态变成液态,需要吸收热量;然后汽化,是由液态变成了气态,也需要吸收热量.这种材料在熔化和汽化过程中吸收大部分热量,从而使火箭头部不会因温度升的太高而被损坏.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汽化和熔化吸热在生活中的应用,是一道理论联系实际的题目.这在中考时经常会考到.13.(3分)多油的菜汤不易冷却,这主要是因为()A.油层不断向汤供热B.油层和汤中的水不易发生热交换C.油的导热能力比汤差D.油层覆盖在汤面,阻碍了水的蒸发考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漂浮在水面上,再结合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可判断出其能够阻止蒸发.解答:解:多油的菜汤不易冷却,主要是因为油的密度小,漂浮在汤的上面,相当于减小了汤的表面积,阻碍了水份的蒸发和向外散热.所以选项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的掌握,并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生活常识,学以致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14.(3分)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A.锯木头时锯条的温度不断升高B.运载火箭点燃后腾空而起C.火药燃气把弹头从枪膛里射出去D.放在火炉上的铁棒变热了考机械能和其他形式能的转化.点:专题:机械能及其转化.分析:自然界的能量既不会消失,也不会创生,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在转移和转化的过程中能的总量是保持不变的.结合实例可判断其能量的转化情况.解答:解:A、锯木头时锯条的温度不断升高,是消耗了机械能,获得了内能,故A符合题意;B、运载火箭点燃后腾空而起,是燃料燃烧得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不合题意;C、火药燃气把弹头从枪膛里射出去,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再转化为机械能,不合题意;D、放在火炉上的铁棒变热了,是热传递现象,不存在能量的转化,不合题意.故选A.点评:内能与机械能的转化主要表现在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上,内能增大的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内能减少的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而内能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温度的变化或状态的变化.15.(3分)如图是海波的熔化图象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A.海波的沸点是48℃B.海波的熔点是48℃C.海波在CD段是气态D.6min时海波已全部熔化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首先明确横、纵坐标所代表的物理量,然后根据晶体的熔化特点来分析判断.解答:解:(1)分析图象可知:在AB段,海波处于固态;在BC段,海波处于固态或液态或固液共存态;在CD段,海波处于液态;由于BC段平行于时间轴,因此,该段所示的温度48℃即为海波的熔点,故A错误,B正确;(2)海波在CD段是液态,6min时,海波刚到熔点,故C、D错误;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需要熟记晶体的熔化和吸热特点,要注意晶体熔化需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①温度要达到熔点,②要继续吸热;由此看来:当晶体处于固、液共存态时,虽然温度没有变化,但是仍在吸热.16.(3分)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小颗粒球状物,球内充入一种非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从而起到调节室温的作用.下面四个图象中表示球内材料的凝固图象的是()A.B.C.D.考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1)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在图象中有一段时间温度曲线与时间轴平行.(2)要区分是熔化过程还是凝固过程,关键是看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温度随时间有上升趋势为熔化图象;有下降趋势为凝固图象.解答:解:A、此图表示的是晶体的熔化图象,而题目要求的是能描述该物质凝固过程,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此图表示的是非晶体的熔化图象,而题目要求的是能描述该物质凝固过程,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此图表示的是晶体的凝固图象,而由题意可知,此物质是非晶体,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此图表示的是非晶体的凝固图象,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通过图象对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分以及对熔化过程和凝固过程的理解.此题的关键根据题意判断出此物质是非晶体,然后即可做出选择,此题有助于考查学生的逆向思维.17.(3分)关于内能、温度、热传递和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0℃物体的内能为零B.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热量多C.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D.热量总是从内能多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少的物体考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分析:(1)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2)根据描述热量的物理术语进行判断;(3)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两物体间有温度差:高温物体放热,低温物体吸热.解答:解:A、一切物体都有内能,故A错误;B、描述热量的术语只能用”吸收“或”放出“,不能用“具有”,故B错误;CD、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所以内能可自动地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故C正确,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是一道热学综合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内能、热传递的条件及改变物体内能方法的理解,是中招的热点,热学的难点.18.(3分)(2014•泰安)如图所示实验,试管口木塞冲出过程()A.试管口出现的白雾是水蒸气B.试管口出现白雾说明水蒸气内能增加C.能量转化情况与内燃机压缩冲程相同D.水蒸气对木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少考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分析:木塞冲出过程也是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塞子机械能的过程,水蒸气的内能会减小,温度降低.解答:解:A、试管口出现的白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不符合题意;B、白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所以说明内能减小,不符合题意;C、此过程的能量转化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类似,不符合题意;D、当加热试管到一定程度时,水蒸气的内能足够大会将塞子冲出,将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水蒸气的内能会减小,温度降低,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方法的了解和掌握,此实验也是内燃机做功冲程的模型.三、实验探究题(19题12分,20题12分、共24分)19.(12分)小青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时,(1)下列温度计中应选择 BA.体温计B.水银温度计(量程为﹣10℃~110℃)C.家用寒暑表(量程为﹣20℃~60℃)D.酒精温度计(量程为﹣80℃~50℃)(2)测得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温度/℃90 92 94 96 97 98 98 96 98 98 …a.该实验的数据纪录中明显错误的是第7 min的温度示数.b.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水沸腾时的沸点是98℃;水沸腾过程中继续对它加热,水的温度将会不变.(升高/不变/下降)考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东海县2021届九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周测试题1.〔5分〕下列图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2.在如下图的四种情境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3.如下图,调节杠杆在程度位置上平衡后,在杠杆的a处挂上两个钩码,要使杠杆在程度位置重新平衡,那么在杠杆b处应挂的钩码数是〔杠杆每格等距,钩码规格一样〕〔〕 A.1个 B.2个 C. 3个 D.4个4.如下图,利用动滑轮提升货物,动滑轮的重为20 N,滑轮与轴间的摩擦及绳子重不计.第一次把重为100 N的货物匀速提升,这个过程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η1;第二次把重为200 N 的货物匀速提升,这个过程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η2.那么〔〕A.η1>η2 B.η1<η2C.η1=η2 D.无法确定η1和η2的关系5.测力计沿程度方向两次拉着同一物体在同一程度面上运动,两次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其对应的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和F2,功率分别为P1和P2,那么他们大小关系正确的选项是:〔〕A.F1>F2 P1>P2 B.F1=F2 P1>P2 C.F1=F2 P1<P2 D.F1<F2 P1<P26.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返航,实现了中国人几千年的“飞天梦〞,当飞船减速着陆时,航天英雄杨利伟的〔〕A.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少 B.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少C.动能减少,重力势能不变 D.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减少7.“跳远〞是一项常见的体育运动。
跳远运发动在比赛中都是先助跑一段间隔后才起跳,这样做的目的是〔〕A.增大了跑远运发动的惯性B.减小了跳远运发动的惯性8.两个物体之间发生热传递,当热传递停顿时 〔 〕9.〔9分〕假如使用杠杆是为了力,那么动力臂应当 阻力臂;假如为了少挪动间隔 ,那么动力臂应当 阻力臂。
〔选填“>〞或者“<〞〕无论使用哪种杠杆,都 既力又少挪动间隔 。
选填“能〞或者“不能〞〕10.〔6分〕有一把均匀的木尺,在上端转有一小孔,挂在钉子A 上,如下图,它可以在竖直 平面内以A 点为轴摆动。
2019-2020年九年级(上)第一次周练物理试卷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1.(4分)冬天,小明的父亲将车启动行驶在路上,不一会儿汽车挡风玻璃的内侧出现了一层“白雾”,这是由于水蒸气遇冷_________ 而成的,为了尽快消除“白雾”,你认为应该开启空调的_________ (填“冷”或“热”)风.2.(4分)(xx•重庆)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罐装式石油液化气,是采取_________ 的方式使石油气液化装入钢罐的;在向钢罐里充气时,钢罐的温度是_________ 的(填“不变”、“升高”、“降低”).3.(4分)火柴可以点燃,也可以擦燃,前者是通过_________ 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后者是通过_________ 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4.(4分)(2011•杭锦旗)我市在科学规划和建设城市时,大量增加水面面积,是利用水的_________ 大的特性,且水在蒸发时_________ (选填“吸热”或“放热”),可以调节气温,营造“宜居重庆”的舒适环境.5.(2分)热机是将内能转化成_________ 的机器.6.(2分)发射火箭用液态氢做燃料,这是利用了氢的_________ 较大的性质.7.(2分)(2011•芜湖县模拟)干泥土的比热容是0.84×103J/(kg•℃),一筐干泥土,倒掉一半,筐内剩下干泥土的比热容是_________ .8.(4分)(2011•芜湖县模拟)用0℃的冰或0℃的水来冷却食物,效果较好的是_________ ,这是因为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9.(3分)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给冰加热,冰的温度一定升高B.冰棒周围的“白气”,是升华形成的水蒸气C.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鸡蛋会“冒汗”是液化现象D.把5℃的水放入0℃房间,水将会结冰10.(3分)(xx•泰安)下列事例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A.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 B.初春,早晨出现浓雾C.夏天,洒在室内地上的水不见了 D.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11.(3分)(xx•巴中)下列各种自然现象形成的过程中,要吸收热量的是()A.春天,冰雪融化汇成的溪流 B.夏天,冰箱门口飘出的“白气”C.秋天,草丛之上晶莹的露珠 D.冬天,天上纷纷飘落的雪花12.(3分)(2011•芜湖县模拟)“神州六飞船”是由我国自行研制的长征火箭发射升空的.当火箭在太空中高速飞行时,它的头部与空气摩擦,温度可升至几千摄氏度,为了防止烧坏火箭内部搭载的仪器和设备,常在火箭的头部涂有一层特殊的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熔化并汽化,从而保护火箭头部,这主要是利用这种材料的什么特性()A.熔化、汽化放热B.熔化、汽化吸热C.熔化吸热,汽化放热D.熔化放热,汽化吸热13.(3分)多油的菜汤不易冷却,这主要是因为()A.油层不断向汤供热 B.油层和汤中的水不易发生热交换C.油的导热能力比汤差D.油层覆盖在汤面,阻碍了水的蒸发14.(3分)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A.锯木头时锯条的温度不断升高B.运载火箭点燃后腾空而起C.火药燃气把弹头从枪膛里射出去 D.放在火炉上的铁棒变热了15.(3分)如图是海波的熔化图象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A.海波的沸点是48℃B.海波的熔点是48℃C.海波在CD 段是气态D .6min时海波已全部熔化16.(3分)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小颗粒球状物,球内充入一种非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从而起到调节室温的作用.下面四个图象中表示球内材料的凝固图象的是()A.B. C.D.17.(3分)关于内能、温度、热传递和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0℃物体的内能为零B.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热量多C.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D.热量总是从内能多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少的物体18.(3分)(xx•泰安)如图所示实验,试管口木塞冲出过程()A.试管口出现的白雾是水蒸气B.试管口出现白雾说明水蒸气内能增加C.能量转化情况与内燃机压缩冲程相同D.水蒸气对木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少三、实验探究题(19题12分,20题12分、共24分)19.(12分)小青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时,(1)下列温度计中应选择_________A.体温计B.水银温度计(量程为﹣10℃~110℃)C.家用寒暑表(量程为﹣20℃~60℃)D.酒精温度计(量程为﹣80℃~50℃)(2)测得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温度/℃90 92 94 96 97 98 98 96 98 98 …a.该实验的数据纪录中明显错误的是第_________ min的温度示数.b.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水沸腾时的沸点是_________ ;水沸腾过程中继续对它加热,水的温度将会_________ .(升高/不变/下降)20.(12分)(xx•南开区三模)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吸热本领的大小,小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质量/g 温度升高10℃所需要的时同/s温度升高20℃所需要的时间/s温度升高30℃所需要的时间/s沙子30 64 89 124水30 96 163 220(1)在此实验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_________ ;(2)分析下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_________ (大于/小于)沙子吸收的热量;(3)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_________ (填“沙子”或“水”)升高的温度更高;(4)实验中有些同学发现:刚开始加热时,情况与(3)的结论不符,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 .四、综合应用题(20题10分、21题10分)21.(10分)计算2kg的柴油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柴油的热值q=3.3×107J/kg).22.(10分)2千克的水从20℃加热到70℃时,求:水需要吸收多少热量.[已知:水的比热是4.2×103J/(kg•℃)].xx学年河南省鹤壁市育才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周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1.(4分)冬天,小明的父亲将车启动行驶在路上,不一会儿汽车挡风玻璃的内侧出现了一层“白雾”,这是由于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为了尽快消除“白雾”,你认为应该开启空调的热(填“冷”或“热”)风.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应用题.分析:根据以下知识答题:(1)气体遇冷放热变为液体的过程是液化;(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表面积和液体上方空气流动速度.解答:解:车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放出热量液化形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上形成的;开启空调,对着车窗玻璃吹热风,可使小水珠吸热,温度升高,加速蒸发,“白雾”消除,车窗玻璃就变清晰了.故答案为:液化;热.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液化的概念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是一道基础题,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是正确解题的前提与基础.2.(4分)(xx•重庆)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罐装式石油液化气,是采取压缩体积的方式使石油气液化装入钢罐的;在向钢罐里充气时,钢罐的温度是升高的(填“不变”、“升高”、“降低”).考液化方法及其应用.点: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压缩体积和降低温度是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解答:解:罐装式石油液化气,是采取压缩体积的方式使石油气液化装入钢罐的;在向钢罐里充气时,对物体做功,钢罐的温度升高.故本题答案为:压缩体积,升高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气体液化的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3.(4分)火柴可以点燃,也可以擦燃,前者是通过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后者是通过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考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分析:改变物体的内能的方法有两个:一是做功,实质是内能和其它形式的能量的转化;二是热传递,实质是高温物体与低温物体之间的能量转移.解答:解:(1)火柴可以点燃,是从火吸收热量,使火柴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着火点而燃烧,是通过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实际上是内能的转移过程;(2)火柴也可以擦燃,是通过克服摩擦做功使火柴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着火点而燃烧,是利用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实际是内能的转化过程.故答案为:热传递;做功.点评:本题考查了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相对比较简单.4.(4分)(2011•杭锦旗)我市在科学规划和建设城市时,大量增加水面面积,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且水在蒸发时吸热(选填“吸热”或“放热”),可以调节气温,营造“宜居重庆”的舒适环境.考点: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蒸发及其现象.专题:应用题.分析:水的比热容比较大,在相同质量、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可以吸收更多的热量.蒸发是汽化的一种,汽化吸热,所以蒸发也吸热.解答:解:大量增加水面面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较大,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可以吸收更多的热量,在降低相同的温度时可以放出更多的热量,可以减小城市的温差.水蒸发吸热,可以使夏季凉爽一些.故答案为:比热容;吸热.点评:此题考查了水比热容大的应用和水蒸发吸热的应用.5.(2分)热机是将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的机器.考点:热机.专题:比热容、热机、热值.分析:根据热机能量转化的特点来作答.解答:解:煤炭、汽油和柴油等燃料燃烧时,将储存的化学能转化为蒸汽或燃气的内能,各种将蒸汽或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发动机称为热机,所以热机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故答案为:机械能.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热机能量转换的特点,是基础题目,比较容易.6.(2分)发射火箭用液态氢做燃料,这是利用了氢的热值较大的性质.考点:燃料的热值.专题:比热容、热机、热值.分析:热值是指1千克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后释放的能量,热值越大的燃料在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燃料时,释放出的热量越多,所以在选择火箭燃料时首先应该考虑燃料热值的大小.解答:解:发射火箭采用液态氢作为火箭的燃料,原因是液态氢具有较高的热值,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氢时,可以释放出更多的热量.故答案为:热值.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热值定义的掌握情况,需要根据火箭的具体应用来分析.7.(2分)(2011•芜湖县模拟)干泥土的比热容是0.84×103J/(kg•℃),一筐干泥土,倒掉一半,筐内剩下干泥土的比热容是0.84×103J/(kg•℃).考点:比热容的概念.专题:比热容、热机、热值.分析:质量为1kg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叫这种物质的比热.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与物质的种类和存在的状态有关,而与物质的质量无关.解答:解: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与物质的种类和存在的状态有关,而与物质的质量无关,一筐干泥土,倒掉一半,质量减小,而物质种类及状态没有变化,所以比热容不变,仍为0、84×103J/(kg•℃).故答案为:0.84×103J/(kg•℃).点密度、比热都是物质的基本特性,决定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与物质质量、体积大评:小没有关系.8.(4分)(2011•芜湖县模拟)用0℃的冰或0℃的水来冷却食物,效果较好的是0℃的冰,这是因为0℃的冰变成0℃的水要吸收热量.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专题:应用题;简答题.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熔化,在熔化过程需要向周围吸收热量.解答:解:0℃的冰变成0℃的水时,需要向周围吸收热量,从而会降低周围的温度,更利于冷却食物,所以0℃的冰效果会更好;故答案为:0℃的冰,0℃的冰变成0℃的水要吸收热量.点评:此题结合冰、水实例考查学生对熔化吸热的理解与应用,要会结合物态变化特点分析解答.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9.(3分)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给冰加热,冰的温度一定升高B.冰棒周围的“白气”,是升华形成的水蒸气C.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鸡蛋会“冒汗”是液化现象D.把5℃的水放入0℃房间,水将会结冰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熔点和凝固点;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此题解决要明确物态变化的过程,由什么状态变化到什么状态,从而确定为何物态析:变化.要熟悉六种状态的吸热和放热情况.解答:解:A、给冰加热,冰是晶体发生了熔化,温度保持不变.故A错误;B、冰棒周围的“白气”,是冰棒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液滴.故B错误;C、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鸡蛋会“冒汗”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鸡蛋发生液化现象.故C正确;D、水要结冰需要温度达到0℃,并且不断放热.把5℃的水放入0℃房间,水要温度降到了0℃后再不能继续放热所以水不会结冰.故D错误.故选:C.点评:分析物态变化的关键是搞清现象发生前后的状态以及发生条件.10.(3分)(xx•泰安)下列事例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A.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B.初春,早晨出现浓雾C.夏天,洒在室内地上的水不见了D.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考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蒸发及其现象;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升华现象.分析:根据物态变化的知识逐一分析: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是蒸发和沸腾;物体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物体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解答:解:A、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是因为衣服上的冰直接升华成了水蒸气.不符合题意.B、因为水蒸气受到外界的低温,液化为小水珠,然后水珠就黏附在空气中的灰尘上或悬浮在空气里,就成为大家所看到的“雾”,所以雾是水蒸气液化而成的.不符合题意.C、洒在室内地上的水蒸发成了水蒸气,所以不见了.不符合题意.D、霜是固态的,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凝华现象.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掌握六种物态变化的状态变化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1.(3分)(xx•巴中)下列各种自然现象形成的过程中,要吸收热量的是()A.春天,冰雪融化汇成的溪流B.夏天,冰箱门口飘出的“白气”C.秋天,草丛之上晶莹的露珠D.冬天,天上纷纷飘落的雪花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吸热的物态变化有:熔化、汽化和升华,以及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解答:解:A、春天,冰雪融化汇成的溪流,是熔化现象,吸热.故A符合题意.B、夏天,冰箱门口飘出的“白气”,是液化现象,放热.故B不符合题意.C、秋天,草丛之上晶莹的露珠,是液化现象,放热.故C不符合题意.D、冬天,天上纷纷飘落的雪花,是凝华现象,放热.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判断生活中一些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以及这些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的掌握.12.(3分)(2011•芜湖县模拟)“神州六飞船”是由我国自行研制的长征火箭发射升空的.当火箭在太空中高速飞行时,它的头部与空气摩擦,温度可升至几千摄氏度,为了防止烧坏火箭内部搭载的仪器和设备,常在火箭的头部涂有一层特殊的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熔化并汽化,从而保护火箭头部,这主要是利用这种材料的什么特性()A.熔化、汽化放热B.熔化、汽化吸热C.熔化吸热,汽化放热D.熔化放热,汽化吸热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专应用题;定性思想.题:分析:解答本题需掌握:①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是蒸发和沸腾.②物态变化中,熔化、汽化、升华是吸热的.凝固、液化、凝华是放热的.解答:解:火箭的头部涂有的特殊材料在高温下熔化,是由固态变成液态,需要吸收热量;然后汽化,是由液态变成了气态,也需要吸收热量.这种材料在熔化和汽化过程中吸收大部分热量,从而使火箭头部不会因温度升的太高而被损坏.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汽化和熔化吸热在生活中的应用,是一道理论联系实际的题目.这在中考时经常会考到.13.(3分)多油的菜汤不易冷却,这主要是因为()A.油层不断向汤供热B.油层和汤中的水不易发生热交换C.油的导热能力比汤差D.油层覆盖在汤面,阻碍了水的蒸发考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漂浮在水面上,再结合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可判断出其能够阻止蒸发.解答:解:多油的菜汤不易冷却,主要是因为油的密度小,漂浮在汤的上面,相当于减小了汤的表面积,阻碍了水份的蒸发和向外散热.所以选项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的掌握,并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生活常识,学以致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14.(3分)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A.锯木头时锯条的温度不断升高B.运载火箭点燃后腾空而起C.火药燃气把弹头从枪膛里射出去D.放在火炉上的铁棒变热了考点:机械能和其他形式能的转化.专题:机械能及其转化.分析:自然界的能量既不会消失,也不会创生,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在转移和转化的过程中能的总量是保持不变的.结合实例可判断其能量的转化情况.解答:解:A、锯木头时锯条的温度不断升高,是消耗了机械能,获得了内能,故A符合题意;B、运载火箭点燃后腾空而起,是燃料燃烧得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不合题意;C、火药燃气把弹头从枪膛里射出去,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再转化为机械能,不合题意;D、放在火炉上的铁棒变热了,是热传递现象,不存在能量的转化,不合题意.故选A.点评:内能与机械能的转化主要表现在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上,内能增大的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内能减少的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而内能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温度的变化或状态的变化.15.(3分)如图是海波的熔化图象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A.海波的沸点是48℃B.海波的熔点是48℃C.海波在CD段是气态D.6min时海波已全部熔化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首先明确横、纵坐标所代表的物理量,然后根据晶体的熔化特点来分析判断.解答:解:(1)分析图象可知:在AB段,海波处于固态;在BC段,海波处于固态或液态或固液共存态;在CD段,海波处于液态;由于BC段平行于时间轴,因此,该段所示的温度48℃即为海波的熔点,故A错误,B正确;(2)海波在CD段是液态,6min时,海波刚到熔点,故C、D错误;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需要熟记晶体的熔化和吸热特点,要注意晶体熔化需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①温度要达到熔点,②要继续吸热;由此看来:当晶体处于固、液共存态时,虽然温度没有变化,但是仍在吸热.16.(3分)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小颗粒球状物,球内充入一种非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从而起到调节室温的作用.下面四个图象中表示球内材料的凝固图象的是()A.B.C.D.考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1)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在图象中有一段时间温度曲线与时间轴平行.(2)要区分是熔化过程还是凝固过程,关键是看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温度随时间有上升趋势为熔化图象;有下降趋势为凝固图象.解答:解:A、此图表示的是晶体的熔化图象,而题目要求的是能描述该物质凝固过程,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此图表示的是非晶体的熔化图象,而题目要求的是能描述该物质凝固过程,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此图表示的是晶体的凝固图象,而由题意可知,此物质是非晶体,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此图表示的是非晶体的凝固图象,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通过图象对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分以及对熔化过程和凝固过程的理解.此题的关键根据题意判断出此物质是非晶体,然后即可做出选择,此题有助于考查学生的逆向思维.17.(3分)关于内能、温度、热传递和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0℃物体的内能为零B.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热量多C.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D.热量总是从内能多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少的物体考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分(1)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析:(2)根据描述热量的物理术语进行判断;(3)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两物体间有温度差:高温物体放热,低温物体吸热.解答:解:A、一切物体都有内能,故A错误;B、描述热量的术语只能用”吸收“或”放出“,不能用“具有”,故B错误;CD、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所以内能可自动地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故C正确,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是一道热学综合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内能、热传递的条件及改变物体内能方法的理解,是中招的热点,热学的难点.18.(3分)(xx•泰安)如图所示实验,试管口木塞冲出过程()A.试管口出现的白雾是水蒸气B.试管口出现白雾说明水蒸气内能增加C.能量转化情况与内燃机压缩冲程相同D.水蒸气对木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少考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分析:木塞冲出过程也是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塞子机械能的过程,水蒸气的内能会减小,温度降低.解答:解:A、试管口出现的白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不符合题意;B、白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所以说明内能减小,不符合题意;C、此过程的能量转化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类似,不符合题意;D、当加热试管到一定程度时,水蒸气的内能足够大会将塞子冲出,将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水蒸气的内能会减小,温度降低,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方法的了解和掌握,此实验也是内燃机做功冲程的模型.三、实验探究题(19题12分,20题12分、共24分)19.(12分)小青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时,(1)下列温度计中应选择 BA.体温计B.水银温度计(量程为﹣10℃~110℃)C.家用寒暑表(量程为﹣20℃~60℃)D.酒精温度计(量程为﹣80℃~50℃)(2)测得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温度/℃90 92 94 96 97 98 98 96 98 98 …a.该实验的数据纪录中明显错误的是第7 min的温度示数.b.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水沸腾时的沸点是98℃;水沸腾过程中继续对它加热,水的温度将会不变.(升高/不变/下降)考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专题:实验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要正确地选择温度计,需要了解各温度计的量程.体温计、家用寒暑表、酒精温度计的最大测量值都不会达到100℃;(2)a、水达到沸点后继续加热,但温度不升高,由此我们可以判断出错误的数据;b、根据水沸腾时候的特点:温度不变,继续吸热来解答此题.解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