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筹学课程设计-个人学习时间优化分配
- 格式:docx
- 大小:22.37 KB
- 文档页数:9
运筹学学习计划怎么写一、学习目标1. 学习并掌握运筹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深入了解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 提高数理逻辑能力,培养系统思维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3. 增加对运筹学领域内最新研究成果的了解,与时俱进。
二、学习内容1. 运筹学基础知识:线性规划、整数规划、非线性规划、动态规划等;2. 运筹学应用:物流管理、生产调度、库存管理、供应链管理等;3. 运筹学进阶知识:多目标规划、风险决策、决策模型等;4. 运筹学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了解。
三、学习方法1. 系统地阅读经典的运筹学教材和参考书籍,包括《运筹学导论》、《运筹学》、《运筹学原理与算法》等;2. 注重实际案例分析,深入理解运筹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3. 参加相关行业的研讨会、学术讲座,了解运筹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4. 主动参与相关实践项目,积累实际经验;5. 寻找相关领域的导师或专家,进行深入交流和学习。
四、学习时间安排1. 学习基础知识:预计1-2个月时间;2. 学习应用案例:预计2-3个月时间;3. 学习进阶知识和最新成果:持续学习,与时俱进。
五、学习评估学习过程中,定期进行自我评估和总结,及时调整学习计划。
定期与导师或专家交流,获取反馈和建议。
定期参加行业研讨会和学术讲座,与专业人士交流和学习,获取外部评估和认可。
六、学习计划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1. 学习压力较大:调整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2. 学习内容难度较大:多与专业人士交流,寻找相关案例进行实际演练,增加实战经验;3. 学习计划与实际需求不符:及时调整学习计划,符合实际需求;4. 学习过程中遇到瓶颈:多思考,寻求外部帮助,与导师或专家进行深入交流。
七、学习计划实施后的应用1. 运用运筹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2. 开展相关行业的研究和实践项目;3. 在相关领域内进行学术交流和发表论文。
八、学习计划实施后的预期收获1. 掌握运筹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2. 提高数理逻辑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3. 对运筹学领域内最新研究成果的了解,并与时俱进;4. 成为相关行业的专家和领军人才。
个人学习时间表的优化与规划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个人学习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而一个合理的学习时间表对于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优化和规划两个方面,探讨个人学习时间表的制定和实施。
一、优化学习时间表1. 分析个人时间利用情况在制定学习时间表之前,首先需要对个人的时间利用情况进行分析。
通过记录一段时间内的时间分配情况,可以了解到自己的时间利用效率和存在的问题。
例如,是否经常被社交媒体、游戏等娱乐活动所分散注意力,是否存在时间浪费的情况等。
通过分析,可以找到自己的时间利用短板,为制定学习时间表提供依据。
2. 确定学习时间段根据个人的生活习惯和身体状况,确定最适合自己学习的时间段。
有的人早晨思维敏捷,适合早起学习;有的人晚上精力充沛,适合晚上学习。
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时间段,以提高学习效果。
3. 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学习时间表不仅要包括学习时间,还要合理安排休息时间。
研究表明,适当的休息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和记忆力。
因此,在制定学习时间表时,要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的比例。
一般来说,每隔一段时间,可以安排短暂的休息,放松身心,以提高学习效果。
二、规划学习时间表1. 设定学习目标在制定学习时间表之前,需要明确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可以是短期的,也可以是长期的。
例如,短期目标可以是完成某个作业或准备某个考试;长期目标可以是提高某个技能或达到某个学术水平。
明确学习目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学习时间表,使学习更有针对性和计划性。
2. 制定学习计划根据学习目标,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
学习计划可以按照学科、任务或时间段进行划分。
例如,可以将每天的学习时间划分为不同的学科,每个学科分配相应的时间;或者将学习任务按照优先级进行排序,合理安排时间。
制定学习计划时,要考虑到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和个人的学习能力,以确保学习时间的合理利用。
3. 坚持执行学习时间表制定好学习时间表后,要坚持执行。
合理分配自己的学习计划一、目标设定作为一个学生,学习是我的主要任务。
因此,我需要合理分配自己的学习计划,将时间充分利用在各学科的学习上,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和成绩。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需要先设定清晰的学习目标和计划。
1. 学习目标:提高各学科的成绩,包括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和生物等科目。
2. 学习计划:制定每日学习计划,充分利用时间,合理分配各科目的学习时间。
二、学习时间分配1. 早晨:早晨是一天中最清醒、专注的时候,我将利用这段时间来进行重点学习,比如复习重要知识点、做一些练习题或者准备当天的作业。
2. 下午:下午是学习的黄金时间,我会把重点课程安排在下午。
比如数学和物理等需要大量思考和动手的学科,在下午学习可以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3. 晚上:晚上是我进行学科间切换或者进行课外知识学习的时间。
通过晚上的学习,我可以巩固白天学习的知识,或者学习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课外知识,锻炼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学科学习安排1. 数学:数学是一个需要大量练习和思考的学科,我会把大部分时间安排在数学学习上。
在学习过程中,我会多做练习题,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提高解题能力。
2. 英语:英语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和大量阅读的学科,我会把部分时间用于阅读英文原著、英语文章或者进行听力练习,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3. 物理、化学和生物:这些学科需要大量的实验和记忆,我会把一些时间用于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的写作,另外,我也会注重课本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以提高自己在这些学科上的成绩。
四、课外学习安排在课外时间,我也需要进行一些课外知识学习或者进行一些兴趣爱好的培养和锻炼。
比如,我会利用课外时间学习一些计算机知识、视频制作、编程等,或者进行一些体育锻炼和艺术培养,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兴趣爱好。
五、学习方法和技巧1. 认真听课:在课堂上,我会认真听讲,做好课堂笔记,确保自己能够理解和掌握老师讲解的内容。
2. 多练习:在学习过程中,我会多做练习题,巩固知识点,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
学习计划和分配时间一、学习计划为了更好地安排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我制定了以下学习计划。
1、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首先,我会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
我会根据自己的情况和需求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比如提高专业技能,扩展知识面,或者备考一些证书等。
2、合理分配学习时间其次,我会根据学习目标,合理分配学习时间。
我会将每天的学习时间分为不同的部分,比如早上、下午和晚上。
其中,我会根据自己的状态和习惯,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比如早上集中学习思考,下午进行实践操作,晚上进行总结归纳。
3、制定学习计划在合理分配学习时间的基础上,我会制定具体的学习计划。
比如,我会先制定长期学习计划,比如半年或一年的学习计划,然后根据长期计划,再制定短期学习计划,比如一个月或一个季度的学习计划。
在制定学习计划的过程中,我会考虑到自己的目标、时间、能力等因素,确保学习计划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4、不断反思和调整学习计划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会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反思和调整学习计划。
比如,我会对学习计划进行评估,看自己是否完成了预定的学习目标,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收获,如果没有,我会根据情况进行调整,调整学习计划,以适应自己的实际情况。
二、学习时间分配示例1、早上(8:00-10:00)早上是我最清醒和集中的时候,所以我会把一些重要而需要思考的学习任务放在早上。
比如,我会利用早上的时间学习一些理论知识,进行知识的消化和理解,进行一些作业,或者做一些思维的训练。
这个时候我会保持专心,避免被其他事情所打扰。
2、上午(10:00-12:00)上午的时间对我来说也是比较宝贵的,所以我会利用上午的时间进行实践操作或者一些项目的研究。
比如,我会利用这段时间进行实验、实际操作、或者进行一些项目的调研和分析。
3、下午(14:00-16:00)下午的时间通常是我在工作或者学校的空闲时间,所以我会利用这段时间进行课后复习、阅读文献、或者进行一些轻松的知识学习。
比如,我会利用这个时间看一些专业书籍或者学术论文,进行知识的扩展和深化。
时间分配与优化的个人实操心得体会时间是我们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如何合理地分配和优化时间成为了现代人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
在我个人的实践中,我积累了一些关于时间分配和优化的心得体会,希望能与大家分享。
首先,时间分配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
每天早上,我会花一些时间规划当天的任务和目标,将它们分解成具体的行动步骤,并设定合理的时间限制。
这样一来,我就能够清楚地了解自己要做什么,以及需要花费多少时间来完成。
这种明确的目标和计划能够帮助我更好地掌控时间,避免浪费和拖延。
其次,时间分配要根据任务的重要性和紧急性进行优先级排序。
我通常会将任务分成四个类别:重要且紧急、重要但不紧急、紧急但不重要、既不重要也不紧急。
在时间分配上,我会优先处理重要且紧急的任务,然后再把精力放在重要但不紧急的任务上。
对于紧急但不重要的任务,我会考虑是否可以委托他人或者延后处理。
至于既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任务,我会尽量避免去做,以免浪费时间。
另外,时间分配还需要充分考虑个人的生物钟和效率高峰。
每个人的精力和效率在不同时间段会有所差异,因此,在时间分配上要根据个人的情况来合理安排。
我个人的效率高峰通常出现在早上和下午的前半段,所以我会将重要且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任务安排在这些时间段。
而在效率低谷的时间段,我会选择一些相对轻松的任务或者进行休息和放松,以便恢复精力。
除了时间分配,时间优化也是提高效率的重要手段。
在我的实践中,我发现有几个方法可以帮助我优化时间利用。
首先,避免被分心。
在现代社会,我们常常面临各种分心的因素,如手机、社交媒体、电视等。
为了避免被这些因素分散注意力,我会尽量将它们放在远离工作区域的地方,或者设定特定的时间段进行使用。
此外,我还会关闭通知提醒功能,以免被不必要的信息打断。
其次,合理利用碎片时间。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有一些零散的时间段,如等车、排队、午休等。
这些碎片时间虽然短暂,但如果能够合理利用起来,也能够为我们节省大量的时间。
考研管理运筹学学习计划一、学习目标1、掌握管理运筹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线性规划、整数规划、网络流、决策分析等内容;2、深入了解管理运筹学在组织管理、生产运作、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应用;3、提高数学建模、问题求解和决策分析能力;4、准备考试,取得优异的成绩。
二、学习时间安排本学习计划为期3个月,每周学习6天,每天学习时间4小时。
第一周:复习基础知识,了解管理运筹学基本概念和方法;第二周:深入学习线性规划和整数规划;第三周:学习网络流模型和算法;第四周:掌握决策分析理论和方法;第五周:学习供应链管理和项目管理相关内容;第六周:复习并巩固所学知识,做一些习题和案例分析;第七周:进行模拟考试,查漏补缺;第八周:着重复习和强化重点知识;第九周:进行模拟考试,并做些真题训练;第十周:复习并整理笔记,准备考试。
三、学习内容1、基础知识(1)管理运筹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运筹学模型的建立和求解方法;(3)运筹学在管理中的应用范围和意义;(4)数学优化方法;(5)运筹学在现代管理中的作用。
2、线性规划(1)线性规划的概念和基本形式;(2)单纯形法和对偶理论;(3)灵敏度分析;(4)运输问题和分配问题;(5)线性规划在生产计划和资源分配中的应用。
3、整数规划(1)整数规划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分支定界法和割平面法;(3)整数规划在项目管理和设施布局中的应用。
4、网络流(1)网络模型和网络算法;(2)最小成本流问题和最大流问题;(3)网络设计和运输网络优化。
5、决策分析(1)决策准则和常用决策方法;(2)风险分析和决策树;(3)多目标决策和决策支持系统。
6、供应链管理(1)供应链的概念和特点;(2)供应链规划和协调;(3)库存管理和订单管理。
7、项目管理(1)项目概念和特点;(2)项目进度控制和资源分配;(3)风险管理和项目绩效评估。
四、学习方法1、认真听课,做好笔记,理清思路;2、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3、多做习题和案例分析,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4、参加讨论和交流,学会合作和团队协作。
11信运筹学课程设计时间:2012-2013(二)分散进行学分:1学分适用专业:信管专业运筹学课程设计的内容一、运筹学课程设计的内容(一).运筹学软件模拟:根据教材提供的管理运筹学2.0软件或管理运筹学2.5软件,练习所学的每个模块,任选对应章节后面的两至三道题进行练习。
(二).运筹学课程实践设计1.要求收集现实生活的资料或根据提供的选题建议,理论联系实际,提出问题并给予解决,要求选题具有创新性,尽量具有可行性。
请从下列7个选题中自选一个。
2.可供选择的课程实践设计选题(1)个人学习时间优化配置;(2)图书馆阅览室自习座位的合理设计(餐厅就餐桌凳数量、布局的合理设计);(3)为公交公司制定合理的车辆更新计划;(4)自选背景,解决选址问题,如自动充气站、急救中心、血站、医院、学校、发电厂、炼油厂、仓库、分销中心、打麦场等;(5)医院护士(商场营业员、小区保安、食堂服务员)数量的合理配置研究;(6)某市旅游线路设计及其旅游线路优化;(7)根据教学内容自拟。
3.成果要求课程实践设计要求写出:标题,摘要,关键词,正文,提出问题,分析解决的过程,模型的建立,对结果的进一步分析,结论及见解等。
参考格式:/view/f98fa70b79563c1ec5da7130.html也可参考:/view/120cd2244b35eefdc8d333db.html(三).运筹学数学建模与决策优化(要求最少选7个)第一部分案例见教材:教材为《管理运筹学》高等教育出版社韩柏棠主编第二版或第三版案例7,案例9,案例12,案例18请从以上4个案例中自选3个案例,标题案例名。
第二部分案例如下:以下给出的7个实际案例(案例2.1—案例2.7),请自选其中4个。
要求进行数据收集与分析,建立实际数学模型,借助EXCEL或管理运筹学2.0软件或2.5软件或WINQSB软件进行求解,并进行决策优化。
案例2.1课本的出版华威出版有限公司是一家小型大学课本出版公司,现需对下一年出版的书做出决定。
个人学习时间优化分派设计总阐明(摘要)合理旳安排时间方案, 采用最优化旳时间组合, 有助于我们充足发挥各个时间阶段旳学习效益。
同步可以使我们旳学习符合平常行为及自身特点, 不仅使时间得到有效安排, 也使得我们旳身心得到友好。
本次, 研究分派一天中四个阶段四门课程旳学习时间, 就是根据学生旳身心特点, 和各阶段对各课程学习旳收获程度, 采用获得程度量化旳措施, 设计出一种最优旳时间组合方案, 从而获得最大旳收获效益。
即获得学习旳最大价值。
在这个过程中要将运筹学旳多种理论知识与详细实际状况相结合。
首先是确定所要研究旳问题, 考虑所需要旳多种数据, 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所需要旳数据和模拟量化旳数据。
将数据整顿形成分析和处理问题旳详细模型。
另一方面对已得模型运用计算机进行求解, 得出方程旳最优解。
最终结合所研究问题旳实际背景, 对模型旳解进行评价、分析以及调整, 并对解旳实行与控制提出合理化旳提议。
关键词: 时间优化, 线性规化, 最优解, 获得效益最大目录1.绪论1.1研究旳背景 (3)1.2研究旳重要内容与目旳 (3)1.3研究旳意义 (3)1.4研究旳重要措施与思绪 (3)2. 理论措施旳选择2.1 所研究旳问题旳特点 (4)2.2 拟采用旳运筹学理论措施旳特点 (4)2.3 理论措施旳合用性及有效性论证 (5)3. 模型旳建立3.1 基础数据确实定 (5)3.2 变量旳设定 (6)3.3目旳函数旳建立 (6)3.4 限制条件确实定 (6)3.5 模型旳建立 (7)4 .模型旳求解及解旳分析4.1 模型旳求解 (7)4.2 解旳分析与评价 (9)5 .结论与提议5.1 研究结论 (11)5.2 提议与对策 (11)个人学习时间优化分派1.绪论1.1研究旳背景作为一名大学生, 学习是自己旳事情。
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占领绝对旳积极权。
因此, 怎样分派自己旳时间来安排各门功课旳进度和深度, 就显得十分旳必要。
对于学习, 不仅讲究旳是质量, 更追求旳是效益。
优化个人学习时间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个人学习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到。
然而,很多人在学习过程中常常感到时间不够用,效率不高。
因此,优化个人学习时间表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从合理规划时间、制定学习计划、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方面,探讨如何优化个人学习时间表。
一、合理规划时间合理规划时间是优化个人学习时间表的基础。
首先,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每天的学习时间。
可以根据自己的作息习惯,选择早晨、下午或晚上等适合自己的时间段进行学习。
其次,要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时间。
可以将学习时间分为若干个小段,每段时间集中精力进行学习,避免长时间的单一学习造成疲劳。
最后,要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的时间。
学习时间和休息时间相互配合,既能提高学习效率,又能保护身体健康。
二、制定学习计划制定学习计划是优化个人学习时间表的关键。
首先,要明确学习目标。
明确自己想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可以是学习一门新的技能,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或者备考某个考试等。
其次,要分解学习任务。
将学习目标分解为若干个具体的学习任务,每个任务都要有明确的时间节点和完成标准。
最后,要合理安排学习内容。
根据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和时间要求,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内容,确保学习进度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优化个人学习时间表的重要保障。
首先,要保持专注。
在学习过程中,要集中注意力,排除干扰,避免分心。
可以选择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关闭手机和电脑上的社交软件,提高学习效率。
其次,要合理安排学习内容。
将学习内容分为若干个小模块,每个模块都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时间要求,逐个完成,避免拖延和压力过大。
最后,要定期复习和总结。
定期复习可以巩固学习成果,总结经验教训,及时调整学习计划,提高学习效果。
四、合理利用碎片时间合理利用碎片时间是优化个人学习时间表的有效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有一些零散的时间,比如等车、排队、午休等。
这些时间虽然很短暂,但是如果能够合理利用起来,也可以起到积少成多的效果。
个人学习时间优化分配设计总说明(摘要)合理的安排时间方案,采取最优化的时间组合,有利于我们充分发挥各个时间阶段的学习效益。
同时可以使我们的学习符合日常行为及自身特点,不仅使时间得到有效安排,也使得我们的身心得到和谐。
此次,研究分配一天中四个阶段四门课程的学习时间,就是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各阶段对各课程学习的收获程度,采取获得程度量化的方法,设计出一个最优的时间组合方案,从而获得最大的收获效益。
即获得学习的最大价值。
在这个过程中要将运筹学的各种理论知识与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
首先是确定所要研究的问题,考虑所需要的各种数据,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所需要的数据和模拟量化的数据。
将数据整理形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模型。
其次对已得模型利用计算机进行求解,得出方程的最优解。
最后结合所研究问题的实际背景,对模型的解进行评价、分析以及调整,并对解的实施与控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时间优化,线性规化,最优解,获得效益最大目录1.绪论1.1研究的背景 (3)1.2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目的 (3)1.3研究的意义 (3)1.4研究的主要方法与思路 (3)2.理论方法的选择2.1所研究的问题的特点 (4)2.2拟采用的运筹学理论方法的特点 (4)2.3理论方法的适用性及有效性论证 (5)3.模型的建立3.1 基础数据的确定 (5)3.2变量的设定 (6)3.3目标函数的建立 (6)3.4限制条件的确定 (6)3.5模型的建立 (7)4.模型的求解及解的分析4.1模型的求解 (7)4.2解的分析与评价 (9)5.结论与建议5.1研究结论 (11)5.2建议与对策11个人学习时间优化分配1.绪论1.1研究的背景作为一名大学生,学习是自己的事情。
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占领绝对的主动权。
因此,如何分配自己的时间来安排各门功课的进度和深度,就显得十分的必要。
对于学习,不仅讲究的是质量,更追求的是效益。
在同一个平台上,在相同的时间内,如果采取恰当的学习方法,获取最佳的时间方案,无疑会赢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同的时段,对自己而言适合不同功课的学习,所以需要针对实际需要合理的分配各个时间段的学习情况。
那么针对自己目前的学习情况,和学习现状,如何去分配各门功课在不同阶段的时间,从而得到最大的效果那?如何分配,这些都要求我们运用运筹学中线性规划的方法来研究解答。
1.2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目的此次研究主要集中探讨在给定的时间和需要的时间下,通过各门课程各个阶段的获得系数,分配各阶段各功课的学习时间,从而达到最大的获得效益。
亦即,达到最大的学习效率,充分利用学习时间。
因此,借助自己建立的模型,运用线性规划的知识进行研究,从而最优的确定在什么时候哪门功课上学习多长时间,使自己的努力换取最大的收益。
这样,学习的进度,个人的发展便会沿着自己的希望前进。
为以后的考研等奠定扎实的基础。
1.3研究的意义此次研究一方面使得自己从课本上所学的线性规划的理论知识得到强化,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另一方面使得结合计算软件运用运筹学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得到进一步了解,增强了我们对运筹学理论的理解程度。
同时,也解决了自己目前面临的实际问题,对自己的发展也是一个帮助。
而此次线性规划模型的确立、求解、分析……又有利于类似的时间分配问题,或其他分配问题得到解决,以到达合理安排,进行科学管理,减少资源浪费,达到最优化的最终目的。
1.4研究的主要方法与思路本课题通过对运筹学中线性规划的理论知识与分析方法的运用,建立线性模型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在寻求本次研究的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方案时,应采用线性规划的方法和思想进行分析,并在求解时,将其转化为线性规划的模型,具体思路如下:首先根据自己的在各个时间学习各门功课的情况,确定各个阶段各门功课的获得系数,确定目标函数,然后找到相关数据之间的关系,分析哪些数据对解决该问题是有用的,收集和统计上述拟定模型所需要的各种基础数据,并最终将数据整理形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模型。
其次对已得模型利用计算机进行求解,得出方程的最优解。
最后结合所研究问题的实际背景,对模型的解进行评价、分析以及调整,并对解的实施与控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2理论方法的选择2.1所研究的问题的特点线性规划的问题一般是研究效益最大化的问题。
在这个模型中各个时间段的 学习时间,各门课程每天学习的需求量都是有限的, 就是模型中约束条件的右边 项,即资源限制条件。
其次各门功课各个时间段的获得系数也是确定的,就是模 型中的未知量的系数,即约束条件系数。
目标的实现是线性的。
而在这个实际问 题中,我们要求的是效益最大化问题,在已知各个时间段的学习情况的前提下, 选择合适的时间段合适的科目选择学习时间,从而得到学习时间的最优化分配。
它要求各决策变量以及限制条件都不能为负。
2.2拟采用的运筹学理论方法的特点拟采用的运筹方法是线性规划的方法,模型为线性规划的方法建立的规划模 型对问题进行分析与求解。
其中构建线性规划的模型是解决问题的一个关键性问 题。
线性规划的模型的建立过程主要抓住“四个要素”和“两个关系” 。
所谓“四个要素”是指:决策变量,资源常量,约束系数,价值系数。
抓住 了这四个要素,就等于抓住了建模问题的关键所在。
所谓“两个关系”是指:约 束关系和目标函数关系。
建立线性规划问题的模型主要有以下六个步骤:1. 设置决策变量;2. 确定资源变量;3. 找出决策变量之间的关系与资源约束常量之间的关系;4. 找出决策变量的价值系数并形成目标函数;5. 确定每个决策变量的取值范围;6.整理所得到的代数表达式,形成规范的线性规划数学模型。
以上问题线性规划的模型是:由所研究问题本身的性质确定的静态变量,不会因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对决 策变量都为非负值。
目标函数是求一个最优值的方案选择。
2.3理论方法的适用性及有效性论证所研究的问题是运筹学线性规划中关于时间分配的问题, 在各个时间段可利用资源一定的条件下根据不同事物的特点合理的分配时间已达到最优化的方案。
该方案对于在有限资源条件下的各种事物的不同条件下的安排都有效, 它可以提供给我们最好的分配方案,得到资源优化配置,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资源的有效 价值。
我们在利用计算软件LINDO 将线性规划求解完毕后,还可以进一步的利用该 软件对该模型进行灵敏度分析,分析方程的密切程度以及模型的优劣。
这就是对 该线性规划模型有效性的论证。
—maRf(R)二刀刀 cijRij;,m ) ,n )刀Rij>=ai ; (i=1,2, 刀Rij<=bj St (j=1,2,Rij>0(i=1,2, 该模型的特点是: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都是线性方程式,,m j=1,2,……,n)其中的决策变量是3模型的建立3.1基础数据的确定大学生考研时主要复习四个方面的课程:专业课,数学,英语,政治。
而一天中的学习时段分四个:早上,上午,下午,晚上。
若以半小时为时刻划分单位,则早上为2个半小时,上午4个半小时,下午为4个半小时,晚上为6个半小时。
我们用数字来量化的表示学习的收获程度。
假定数字1为最小收获值,5为最大收获值,根据自己在不同阶段对各学科学习的收获程度得到如下关系表;3.2变量的设定因为此处研究的获得效益问题中,时间因素起重要作用,所以时间是问题得以解决的核心问题。
因此,我们利用变量Rij(i=1,2,3,4;j=1,2,3,4)来表示每个时间段上学习各门课程所花费的时间。
即为模型的决策变量。
因为Rij是表示学习的时间,其取值不可能为负数,所以Rij>=0。
3.3目标函数的建立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中在不同时间学习各课程的收获程度,可得到时间与课程之间的获得系数,即Cij,如下表所示:表3单位利润表(兀/件)所以该模型的线性规划目标函数方程如下:MaRf(R)=3R11+5R12+1R13+5R14+4R21+3R22+3R23+5R24+5R31+4R32+4R33+4R34+4R41+2R42+5R43+R443.4限制条件的确定在该学习时间的线性规划模型中各时间阶段的总的学习时间与各门课程一天中的总学习时间都是有限制的,一般不可能无限制增大,这些就是模型中约束条件的右边项,即资源限制条件。
(1)每门课程一天内的学习时间是有限制的,即它在各时间阶段学习的时间总和不能少于需要,我们设定它为ai,得约束条件为:刀Rij>ai,i=1,2,3,4;(2)每个时间阶段学习的总时间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值,我们设定为bij得约束条件为:刀Rijvbij,j=1,2,3,4,5;3.5模型的建立根据以上的分析,已知该线性规划模型的目标函数,变量设定和约束条件,因此可得此方程的线性规划模型为:MaRf(R)=3R11+5R12+1R13+5R14+4R21+3R22+3R23+5R24+5R31+4R32+4R33+4R34+4R41+2R42+5R43+R44StR11+R12+R13+R14=2R21+R22+R23+R24=4R31+R32+R33+R34=4R41+R42+R43+R44=6R11+R21+R31+R41=5R12+R22+R32+R42=3R13+R23+R33+R43=5R14+R24+R34+R44=3Rij>0(i=1 ,2, 3, 4;j=1,2, 3, 4)4模型的求解及解的分析4.1模型的求解运用计算机软件“ LINDO'对该模型进行求解,可得计算结果如下:根据上述数据分析可得:LPOPTIMUMFOUNDATSTEP11OBJECTIVEFUNCTIONVALUE1)77.00000VARIABLEVALUEREDUCEDCOSTR110.0000003.000000R122.0000000.000000R130.0000006.000000R140.0000002.000000R211.0000000.000000R220.0000000.000000R230.0000002.000000R243.0000000.000000R313.0000000.000000R321.0000000.000000R330.0000002.000000R340.0000002.000000R411.0000000.000000R420.0000001.000000R435.0000000.000000R440.0000004.000000ROWSLACKORSURPLUSDUALPRICES2)0.0000007.0000003)0.0000005.0000004)0.0000006.0000005)0.0000005.0000006)0.000000-1.0000007)0.000000-2.0000008)0.0000000.0000009)0.0000000.000000目标函数最大值=77.00000其中:R12=2,R21=1,R24=3,R31=3,R32=1,R41=1,R43=5其余的R值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