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寒号鸟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48.00 KB
- 文档页数:4
寒号鸟名师优秀教学设计5篇【寒号鸟教学设计】部编新版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寒号鸟》说课稿13课寒号鸟教学设计四教学准备1.寒号鸟的挂图或投影片。
2.课文录音。
教学时间:2课时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读准多音字“号”。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训练按时间顺序连句成段。
3.学懂课文第1自然段。
(二)教学过程1.揭题。
(1)齐读课题“寒号鸟”,读准多音字“号”。
(2)你知道寒号乌是怎样一种动物吗,(对课外知识丰富的的同学及时鼓励。
教师出示挂图或投影片简介寒号鸟。
)2.布置自学。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我们学习后从中能明白什么道理,请同学们完成下列要求。
(1)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用“”点出你认为容易写锗的字,用“?”注出不理解的词或句。
(2)读通课文,用“”划出表示季节变化的句子。
(3)填空:这篇童话通过()和()作对比,写出了喜鹊是()的,寒号鸟是()的。
3.检查自学情况。
(1)听录音范读课文。
(听后自评并纠正)(2)指名读一读划出的词语。
(互相交流评点)(3)说说哪些字容易写错。
(教师点拨:“懒”字中间“束”羽写成“束”。
)(4)指名填空并齐读。
4.练习按时间顺序组句成段。
(1)指名读读用“”划出的表示时间的句子。
(2)将学生读出的句子按顺序出现。
(3)学生独立默读体会,哪些句子跟季节变化有关,哪些句子不能表示季节变化?(删去跟季节变化无关的句子)(4)这些跟季节有关的句子应该怎样排列?为什么?(5)练一练:《作业本》第5题。
5.理清文章脉络。
(1)默读全文。
(2)说一说:课文第()自然段到第()自然段是写“冬天快要到”的事;是写,“寒冬腊月”的事。
6.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读,读懂三句话分别告诉我们什么,哪句话的意思是最主要的。
(指导看插图)(2)体会寒号鸟的懒惰。
(学生理论,互评)(3)齐读第1自然段。
第2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讲读裸文,理解“漫山遍野”、“哀号”、“得过夜?rd、“哆嗦”等词语的意思。
13.寒号鸟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运用对比手法写的寓言故事。
叙述了喜鹊和寒号鸟对待做窝的不同态度和不同结果,说明了好逸恶劳、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
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喜鹊和寒号鸟是邻居。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写冬天快到了,喜鹊忙着做窝准备过冬,而寒号鸟却又是玩又是睡,不去做窝。
第三部分(第5—7自然段)写冬天到了,喜鹊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得过且过,还是不肯做窝。
第四部分(第8—9自然段)写寒冬腊月,喜鹊在温暖的窝里熟睡,寒号鸟却冻死了。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号”、“堵”等17个生字,会写6个左右结构的生字并掌握规律。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大意。
3.了解课文是按时间顺序划分结构的,能读好季节变化的三个句子。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是按时间顺序划分结构的,能读好季节变化的三个句子。
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1.孩子们,今天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寓言故事,想听吗?2.(师一边讲述课文第1段,一边贴图贴,画简笔画)山脚下有一堵石崖,崖上有一道缝,缝里住着一个小动物。
如果在冬天的夜晚从山脚经过,你会听到从缝里传来它哭叫的声音,人们因此给它取名为“寒号鸟”。
(板书课题)谁来叫叫它的名字?“号”拼读。
在这里读第二声,表示的意思是?(哭叫)它其实是个多音字,当它表示名称、标志等的时候,还可以读作?(四声)手指课题齐读。
3.你对寒号鸟有什么了解呢?那就来听听寒号鸟怎么介绍的。
(ppt示文中截图、放录音)“嗨,你们好,我叫寒号鸟,也叫寒号虫。
我的外形跟松鼠差不多,体长才一尺多呢(手势演示),我最喜欢吃一些松柏的树皮、山桃和杏的核仁等等。
至于我为什么在寒冷的夜晚号哭,可以去问问喜鹊哦。
”4.(师边讲述边贴图贴,画简笔画)喜鹊在哪儿呢?你看,石崖前面呢,有一条河,河边有一棵大杨树,杨树上住着一只喜鹊。
寒号鸟和喜鹊面对面住着,就成了一对邻居。
《13 寒号鸟》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及反思13 寒号鸟【课前解析】关注课题:《寒号鸟》这课可以借助名字“寒号鸟”,让学生猜想一下这是一种什么动物,从而让学生了解其实它并不是鸟,它的真名叫复齿鼯鼠,白天待在巢内,黄昏或夜间出来活动,生来比较怕冷,尤其在冬天的夜晚,常常发出类似于哭叫的声音,所以才有这样的一个名字。
关注课文:本文共九个自然段,按照时间顺序展开,结构清晰。
本文是一篇运用对比手法写的寓言故事。
文中寒号鸟和喜鹊的两次对话反映了各自的性格,读起来富有节奏,生动有趣。
关注插图:课文第一幅插图中喜鹊忙着衔树枝做窝,寒号鸟却躺在崖缝里休息。
第二幅图寒冬腊月,喜鹊在枝头呼唤寒号鸟,寒号鸟却已冻死在崖缝里。
关注生字:本课需要学习多音字“号、当”,可以通过组词或者辨别字义的方法加以区分。
会认字可以利用图片、联系生活体验理解字义等方法。
也可以调动已有识字经验、形近字比较、加一加或减一减的方法识字。
会写字八个左右结构、一个半包围结构、一个上下结构的字,可以根据字的结构进行归类学习,从整体上把握书写规律。
关注词语:重点理解“得过且过"的含义,可以联系寒号鸟对于做窝的态度理解成语的意思。
除此之外还要重点掌握“得”字短语的使用方法,“得"字前面是形容词,“得”字后面是补语。
【教学目标】1.认识“堵、缝、衔"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号、当”,会写“脚、道"等10个字,会写“山脚、当作”等12个词语。
(重点)2.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造成喜鹊和寒号鸟不同结局的原因。
(重点)3.能用带“得"字的短语。
4.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故事寓意的理解。
(难点)【课前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堵、缝、衔”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号、当”,会写“脚、道”等8个字,积累数量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寒号鸟和喜鹊的生活环境以及对待生活的态度。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3寒号鸟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3寒号鸟教学设计第【1】篇〗寒号鸟教案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引出课文(用时:3分钟(一)同学们,你们喜欢鸟吗?你都认识哪些鸟?今天,让我们再来认识一种鸟,它的名字叫“寒号鸟”。
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二).教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指导学生读好多音字“号、当”,并指导学生组词。
(三).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寒号鸟的资料。
(四).听老师介绍。
课外资料介绍的寒号鸟是一种哺乳动物,和故事里的寒号鸟完全不同。
在这里只是对课外知识丰富的小朋友的一种鼓励,不要纠缠。
过渡:教师引出课文:故事里的寒号鸟懒到什么程度了?我们学习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步感知,学习生字(用时:25分钟)(一).教师范读课文,引导学生一边倾听,一边思考:课文有几个自然段?里面有几个角色?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寒号鸟?(学生听读,思考并交流:课文一共有9个自然段,里面除了寒号鸟还有喜鹊。
寒号鸟是一只非常懒惰的鸟。
)对于寒号鸟,在这个环节里只需要学生有大概的印象就可以了,不需要讲出理由来。
(二).教师指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重点正音:“哀号”的“号”是二声,“当”本课读dàng。
“衔、劝、趁、阵、纷”是前鼻音,“缝、当、朗、将、狂”是后鼻音。
(三).教师引导学生展开小组合作,互相检查。
1、小组成员相互当老师,针对同伴圈出的字进行范读和领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2、互相评议朗读情况。
相互纠正错误读音,认读生字及多音字“号”和“当”。
3、交流识字的好方法。
(1).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观察字形,针对字形思考识记方法。
本课生字中有很多左右结构的字,大部分是左窄右宽,如“纷、阵”等;“朗”的左右大致一样宽。
提醒学生注意。
(四)检查自读情况,要求:读准确,读通顺。
1、出示课文生字词。
学生读词语:当作、喜鹊、面对面、邻居、崖缝、枯草、劝告、将来、哀号、得过且过、天气晴朗、寒冬腊月、大雪纷飞。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3寒号鸟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3寒号鸟教学设计第1篇】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堵、缝”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号、当”,会写“面、阵”等8个字,会写“山脚、当作”等12个词语。
2、能够联系上下文或者查工具书理解“晴朗、哆嗦、懒惰、得过且过、哀号”等词语的意思。
3、练习朗读课文,能够将课文读通顺,读流畅,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4、引导学生积累“冻得直打哆嗦、热得直冒汗”类似的词语。
教学重点:学习本课的15个生字。
读准“号、当”两个多音字,学会书写“面、阵”等8个生字以及“山脚、当作”等12个词语。
教学难点:练习朗读课文,能够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能够区分多音字“号、当”的不同读音及其意思。
教学准备:生字词语卡片、课件、寒号鸟及喜鹊的图片。
预习要求:能够借助拼音朗读生字和课文,能够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寒号鸟的图片,问:同学们,你们认识图片上的鸟吗?谁来介绍一下寒号鸟?教师补充寒号鸟的资料。
2、今天我们学习的《寒号鸟》讲的是一个故事。
板书课题:13、寒号鸟3、引导学生读准“寒号鸟”字音,强调“号”是个多音字,在这里读“hao”,第二声,表示哭叫的意思。
在文中的词语“哀号”中,也读“hao”,第二声。
不过在“号码、学号”等词语中,读“hao”,第四声。
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a、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不认识的字多拼读几遍。
b、练习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
学生按照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
2、检查生字的朗读情况(1)出示本课绿色通道里的17个生字,学生自由朗读。
(2)指生朗读,相机正音。
“得过且过”的“且”,读“qie”,第三声。
“复”读音“fu”,第四声。
“当”是多音字,在课文中“当作”一词中读“dang”,第一声,在“当心、当然、应当”等词语中也读“dang”,第一声,不过在“当铺、典当”等词语中读“dang”,第四声。
13寒号鸟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第五单元第十三课时《寒号鸟》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识“堵、缝"等15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号、当”,会写“面、阵"等8 个字。
2. 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不同角色的语气。
3.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事要勤劳,不能得过且过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识字、写字,分角色朗读课文。
理解寒号鸟和喜鹊的不同表现及结局。
2. 难点体会课文寓意,懂得勤劳才能创造美好生活。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寒号鸟和喜鹊的头饰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展示寒号鸟的图片,提问:“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看这是谁?”(学生观察图片)2. 讲解:“这只鸟的名字叫寒号鸟。
"板书课题“寒号鸟”,强调“号"字的读音(háo)。
3. 提问:“看到这个名字,你们想知道关于它的什么呢?”(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自由发言)(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用手指指着课文,认真倾听。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标出自然段序号。
3. 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出示生字词:“堵、缝、当、鹊、朗、衔、枯、劝、趁、将、且、腊、狂、吼、复、哀"。
指名读,正音。
重点指导“缝”的读音(féng 、fèng),通过组词“缝补、门缝"来区分。
强调多音字“当”“号"的不同读音及用法。
“当”在“当作"中读“dàng”,在“当时"中读“dāng”;“号"在“寒号鸟”中读“háo”,在“号码”中读“hào"。
开火车读生字词,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读。
齐读生字词,巩固读音。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1. 学习第1 -3 自然段指名读第1 自然段。
13 寒号鸟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寒号鸟》(统编本二上)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准确认读课文中“劝、且”等17个生字,会写“朗、却”等8个字。
2.通过体验活动,引导学生在语境中体会寒号鸟和喜鹊的不同态度,分角色朗读课文。
3.通过体验,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故事寓意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复习词语(课前在黑板上贴一堵石崖、一棵杨树,在石崖和杨树之间画一条小河。
)同学们,黑板上有一只可爱的小动物,谁知道它的名字?(指名读课题:寒号鸟。
关注“号”字的读音。
)1.教师复述课文第1~3自然段,相机出示词语:一堵石崖、一道缝、当作窝、喜鹊、天气晴朗、衔回来、枯草。
(生读词语,读后教师将词语卡贴在黑板相应的位置上。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喜鹊和寒号鸟分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生谈自己的感受)喜鹊这叫“未雨绸缪”,提前做准备,冬天到了才不会挨冻呀!这是一篇很有意思的童话故事,要想把它读好,关键是读好人物语言,这节课我们来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读好故事,随文识字识记并理解:劝1.看到自己的邻居寒号鸟只知道玩,喜鹊是怎样做的?(生答,师相机出示:劝。
)喜鹊在文中一共劝了寒号鸟几次?2.你知道“劝”是什么意思吗?你有没有劝过别人?(生结合自己的理解、体验,谈对“劝”字的理解。
)师总结:像这样一次又一次地尽心尽力用道理去说服人,就叫“劝”。
第一次“劝”:体会喜鹊的未雨绸缪、寒号鸟的懒惰。
1.读好喜鹊的语言。
(1)出示喜鹊的语言,指名读。
(2)师指导:隔着一条河,距离有点远,喜鹊怎样说,寒号鸟才能听见呢?(3)生结合自己的已有体验,用朝着很远的地方大声喊的方式读喜鹊劝告的话。
2.读好寒号鸟的语言。
(1)出示寒号鸟的语言,指名学生读。
(2)哎呀,你这只小寒号鸟是根本不听呀!同学们,要想读好人物的语言,还要关注什么?(生答:提示语。
)聚焦提示语“躺”,引导学生体验。
(3)生体验躺着说话的感觉,谈自己的感受。
(从“躺”感受到寒号鸟的懒惰)你看看你们呀,无精打采地躺在那儿,就这样再读一读寒号鸟说的话。
13寒号鸟(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1课《13寒号鸟》。
本节课将带领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理解重点句子,体会寒号鸟与其他鸟的不同,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故事。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1. 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汉字认读和书写能力,能够阅读简单的课文。
2. 学生已经了解过鸟类的相关知识,如鸟的生活习性、外形特征等。
3. 学生已经学习过讲述故事的方法,能够用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
4. 学生已经学过生字词的学习方法,能够通过查字典、组词、造句等方式理解生字词的含义。
本节课将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阅读、讨论、讲述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理解重点句子,体会寒号鸟与其他鸟的不同,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故事。
二、核心素养目标1.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阅读课文《13寒号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讲述故事,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用清晰、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
3. 增强学生的思维品质:通过讨论寒号鸟与其他鸟的不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让学生学会分析、比较、归纳、推理等思维方式。
4. 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了解寒号鸟的传说,增强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13寒号鸟》的内容,包括寒号鸟的特点、与其他鸟的区别以及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 学习生字词:学生需要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如“寒号鸟”、“啼叫”、“翎毛”等,理解它们的含义,并能够正确书写和运用。
- 理解重点句子:学生需要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如“寒号鸟一叫,天气就冷了”,并能够用自己的话解释其意义。
- 讲述故事:学生需要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寒号鸟的故事,包括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13寒号鸟(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具体为《13寒号鸟》一文。
该文主要讲述了寒号鸟的生存环境、生活习性以及其独特的叫声。
详细内容包括:寒号鸟的生活地点、气候特点、食物来源、筑巢方式以及其“寒号”的叫声。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认读、书写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寒号鸟的特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朗读、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寒号鸟的生活习性和“寒号”的叫声特点。
2. 教学重点:正确认读、书写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作业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寒号鸟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特征,引出课题。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认读生字词,了解寒号鸟的基本特点。
3. 课堂讲解:a. 讲解生字词,让学生齐读、个别读,加强记忆。
b. 逐段讲解课文,引导学生关注寒号鸟的生活习性和“寒号”的叫声特点。
c.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寒号鸟的叫声,让学生模仿并感受其独特之处。
4. 例题讲解:针对重点、难点内容,设计相关例题,进行讲解。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练习题,巩固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13寒号鸟》2. 生字词:寒、号、鸟、树、叶、叫、声、冬、春3. 重点内容:寒号鸟的生活习性、叫声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1) 寒号鸟生活在哪些地方?2) 寒号鸟的食物来源有哪些?3) 为什么寒号鸟会发出“寒号”的叫声?c. 课堂延伸:观察身边的鸟类,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叫声特点。
2. 答案:a. 略b.1) 寒号鸟生活在寒冷的地区,如高山、森林等。
2) 寒号鸟的食物来源有树叶、树皮、昆虫等。
3) 寒号鸟发出“寒号”的叫声,是为了适应寒冷的环境,相互提醒注意保暖。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3寒号鸟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3寒号鸟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要求]一、引导学生正确地评判故事中的角色,从寒号鸟可悲的下场,懂得只顾眼前,得过且过是不行的,应该像喜鹊那样看得远。
着眼未来,从现在做起。
二、学习按时间顺序给课文分段。
能创造性地复述课文,能续编、改编故事。
深入领会课文内客,发展儿童创造性。
三、继续培养儿童的自学能力,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及分角色朗读课文。
[课时按排]一课时。
导入。
激发学习兴趣。
自学课文。
交流、检查自学情况。
读讲课文。
创造性复述(续编、新编故事)补充课文。
[教学过程]一、导语,引起学习兴趣。
这一课,李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民间故事。
很早以前,很远的一座高山脚下,有一堵石崖。
如果在冬天的夜晚从山脚下经过,你会听到从石崖里传来的小鸟的哭叫的声音:哆罗罗,哆罗罗,所以人民就给这小鸟取了个名字,叫寒号鸟。
(板书课题)“号”是个多音字,在这里表示哭叫,读第二声háo,例如“号叫”、“号哭”,课文上的“哀号”都读第二声。
啊,这名字多么难听,但又怪可怜的。
寒号鸟为什么在严寒的夜晚号哭呢?我们可以去问问它的邻居喜鹊。
喜鹊就住在寒号鸟对面的大杨树上。
(作图)二、自学课文,初步了解课文。
这是个很有趣的民间故事。
现在请你们自己读课文。
看你们自己能看懂多少?有什么不懂的,一遍看不懂,可以再看一遍,然后同座的交流,谈谈你怎么自学的。
学生自学。
同座交流。
三、检查自学情况。
大家读了课文知道了什么?也可以说说我是怎么自学的,注意了什么问题,还可以说说读了以后的感想。
(从自学的内容、方法和顺序上加以引导。
)四、利用反馈,引导掌握下列内容。
①了解大意。
②弄清时间顺序。
③注意对比的特点。
五、读讲课文。
着重理解喜鹊看得远,为了将来,早作准备。
“几阵秋风……”哪一个字告诉我们冬天快要到了?(尽)“冬天说到就到……”从哪儿告诉我们天气冷了?(写了寒风)用了两个词,一个模拟声音的“呼呼地”,一个表示动作的“刮”,就不是秋风习习地吹着,“寒风腊月……”同样写风,怎么写,告诉我们天气更冷了,打了一个比喻“像狮子一样狂吼”。
13寒号鸟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寒号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识“堵、缝、鹊、朗、衔、劝"等生字,读准多音字“号、当”。
2.能够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对话;读出不同句子的语气。
3.理顺故事发展顺序,初步感知寒号鸟和喜鹊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态度的不同。
重难点:1.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识“堵、缝、鹊、朗、衔、劝"等生字,读准多音字“号、当”。
2.学习第1-4自然段,抓住重点词句感知寒号鸟与喜鹊完全不同的生活态度,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3.理清故事发展的时间顺序,初步了解寒号鸟被冻死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从寓言故事引出民间故事。
2.介绍寒号鸟相关知识,理解多音字“号"的意思并读准字音。
(师板贴寒号鸟图)3.引出喜鹊,学习生字:鹊。
(师板贴喜鹊图)4.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师:出示活动单一学习活动单一1.借助拼音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标自然段;2.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列填空:喜鹊和寒号鸟是邻居。
可最后,喜鹊住在温暖的窝里(怎么样了?),寒号鸟却冻死了(怎么样了?)。
指名交流:反馈自然段数及填空:(师随机板贴住在温暖的窝里、冻死了)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了解寒号鸟与喜鹊的住处。
1.指名交流喜鹊与寒号鸟的住处。
2.随机学习多音字“当”、量词“堵"、生字“缝”的读音及意思。
(三)寻找天气寒冷的句子,体会寒号鸟被冻死的原因之一。
1.通过寒号鸟被“冻死了”,寻找文中表现天气冷的句子。
2.学习3个天气冷的句子:(1)体会气温越来越低(2)理解“寒冬腊月”(3)感知故事发展的时间顺序。
3.发现寒号鸟被冻死与寒冷的天气有关。
学习课文三、四自然段,了解寒号鸟被冻死的其他原因(一)学习第三自然段,抓住关键词句,比较人物生活态度的不同。
1.师出示活动单二学习活动单二:1.读:轻声读课文第3自然段;2.划:用“——"画出喜鹊面对冬天快到时的表现,用“~~~~”划出寒号鸟的表现。
13 寒号鸟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寒号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堵、缝、衔"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号、当”,会写“脚、道"等10个字,会写“山脚、当作”等12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造成喜鹊和寒号鸟不同结局的原因。
3.能用带“得"字的短语。
4.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故事寓意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堵、缝、衔”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号、当”,会写“脚、道”等10个字,会写“山脚、当作"等12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造成喜鹊和寒号鸟不同结局的原因。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故事寓意的理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含生字词卡片、课文插图、动画视频等)教学过程一、认识主角,揭示课题师:同学们,有一种动物在山林里,每当冬天来临,会发出“哆啰啰,哆啰啰”的声音,是谁呢?生:寒号鸟。
师:(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和寒号鸟有关的民间故事。
一起读读课题。
生:《寒号鸟》。
二、整体感知,厘清文脉(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师:课文到底讲了一个有关寒号鸟的什么故事呢?请大家打开课本,自己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读后请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比读三组词语,初步了解人物性格特征。
师:小喜鹊和寒号鸟带来一组词语,谁来当小老师带大家读?(出示第一组词语,一生带读:东寻西找、衔来枯草、忙着做窝、准备过冬;整天出去玩、累了就睡觉、不听劝告、伸伸懒腰)师:知道这些词语分成两行的原因吗?生:上面是喜鹊做的事情,下面是寒号鸟做的事情。
师:真棒!你一下子就发现了。
你看,这天——(出示第三自然段:有一天,天气晴朗。
喜鹊一早飞出去,东寻西找,衔回来一些枯草,就忙着做窝,准备过冬。
)师:天气晴朗。
你们觉得什么样的天气才是晴朗的?生:晴朗的天气太阳要好。
师:是呀,所以“晴"有一个日字旁,表示和太阳有关。
仔细观察“朗”这个字,猜一猜它和什么有关?生:和月亮有关。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3寒号鸟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3寒号鸟教学设计第1篇】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号”,理解13个新词。
2、能按事情发展顺序,把几句话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4、懂得懒惰。
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美好的生活只有。
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得到。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理清事情发展顺序,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准确领会寓意。
教学准备1、寒号鸟的挂图或投影片。
2、课文录音。
教学时间:2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读准多音字“号”。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训练按时间顺序连句成段。
3、学懂课文第1自然段。
教学过程一、揭题。
(1)齐读课题“寒号鸟”,读准多音字“号”。
(2)你知道寒号乌是怎样一种动物吗,(对课外知识丰富的的同学及时鼓励。
教师出示挂图或投影片简介寒号鸟。
)二、布置自学。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我们学习后从中能明白什么道理,请同学们完成下列要求。
(1)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用“·”点出你认为容易写锗的字,用“?”注出不理解的词或句。
(2)读通课文,用“……”划出表示季节变化的句子。
(3)填空:这篇童话通过()和()作对比,写出了喜鹊是()的,寒号鸟是()的。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听录音范读课文。
(听后自评并纠正)(2)指名读一读划出的词语。
(互相交流评点)(3)说说哪些字容易写错。
(教师点拨:“懒”字中间“束”羽写成“束”。
)(4)指名填空并齐读。
四、练习按时间顺序组句成段。
(1)指名读读用“……”划出的表示时间的句子。
(2)将学生读出的句子按顺序出现。
(3)学生独立默读体会,哪些句子跟季节变化有关,哪些句子不能表示季节变化?(删去跟季节变化无关的句子)(4)这些跟季节有关的句子应该怎样排列?为什么?(5)练一练:《作业本》第5题。
五、理清文章脉络。
(1)默读全文。
(2)说一说:课文第()自然段到第()自然段是写“冬天快要到”的事;……是写,“寒冬腊月”的事。
寒号鸟获奖优秀教案8篇【寒号鸟教案】部编新版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寒号鸟》说课稿13课寒号鸟教学设计四教学准备1.寒号鸟的挂图或投影片。
2.课文录音。
教学时间:2课时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读准多音字“号”。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训练按时间顺序连句成段。
3.学懂课文第1自然段。
(二)教学过程1.揭题。
(1)齐读课题“寒号鸟”,读准多音字“号”。
(2)你知道寒号乌是怎样一种动物吗,(对课外知识丰富的的同学及时鼓励。
教师出示挂图或投影片简介寒号鸟。
)2.布置自学。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我们学习后从中能明白什么道理,请同学们完成下列要求。
(1)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用“”点出你认为容易写锗的字,用“?”注出不理解的词或句。
(2)读通课文,用“”划出表示季节变化的句子。
(3)填空:这篇童话通过()和()作对比,写出了喜鹊是()的,寒号鸟是()的。
3.检查自学情况。
(1)听录音范读课文。
(听后自评并纠正)(2)指名读一读划出的词语。
(互相交流评点)(3)说说哪些字容易写错。
(教师点拨:“懒”字中间“束”羽写成“束”。
)(4)指名填空并齐读。
4.练习按时间顺序组句成段。
(1)指名读读用“”划出的表示时间的句子。
(2)将学生读出的句子按顺序出现。
(3)学生独立默读体会,哪些句子跟季节变化有关,哪些句子不能表示季节变化?(删去跟季节变化无关的句子)(4)这些跟季节有关的句子应该怎样排列?为什么?(5)练一练:《作业本》第5题。
5.理清文章脉络。
(1)默读全文。
(2)说一说:课文第()自然段到第()自然段是写“冬天快要到”的事;是写,“寒冬腊月”的事。
6.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读,读懂三句话分别告诉我们什么,哪句话的意思是最主要的。
(指导看插图)(2)体会寒号鸟的懒惰。
(学生理论,互评)(3)齐读第1自然段。
第2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讲读裸文,理解“漫山遍野”、“哀号”、“得过夜?rd、“哆嗦”等词语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