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政办发[2017]-南通市政府
- 格式:doc
- 大小:148.50 KB
- 文档页数:12
南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通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实施细则的通知正文:----------------------------------------------------------------------------------------------------------------------------------------------------南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通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实施细则的通知通政办发〔2020〕12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苏通科技产业园区、通州湾示范区管委会,市有关部门和单位:《南通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实施细则》已经十五届市政府第50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南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0年2月19日南通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立健全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进行行政管理的制度规则,创新行政管理和服务方式,健全强有力的行政执行系统,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发〔2016〕51号)、《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苏政发〔2017〕133号)、《市政府关于印发〈南通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办法〉的通知》(通政发〔2018〕13号)的要求,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当前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所称政务信息资源,是指政务部门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文件、资料、图表和数据等各类信息资源,包括政务部门直接或通过第三方依法采集的、依法授权管理的和因履行职责需要依托政务信息系统形成的信息资源等。
本细则所称政务信息资源目录,是指按照一定格式和标准,对各政务部门的政务信息资源基本属性进行描述和组织管理的条目,是实现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的基础,是政务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的依据。
南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通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09.26•【字号】通政办发[2010]172号•【施行日期】2010.09.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正文南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通政办发〔2010〕172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南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予印发。
二○一○年九月二十六日南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根据《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通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苏委〔2010〕19号)和《中共南通市委、南通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通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通委〔2010〕19号),设立市政府办公室,为市政府工作部门,挂市政府研究室牌子。
一、职责调整(一)增加指导、协调、监督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和电子政务工作职责。
(二)加强应急、督查、调研工作,进一步发挥参谋助手和运转枢纽作用。
二、主要职责(一)负责市政府会议的准备工作,协助市政府领导组织实施会议决定事项。
负责市政府领导重要活动的安排。
(二)负责起草《政府工作报告》。
协助市政府领导组织起草或审核以市政府、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发布的公文,起草、审核市政府领导讲话稿和其他文稿。
(三)办理省委、省政府及各委办厅局、外地发送市政府的公文。
对市政府各部门和各县(市)区政府(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苏通科技产业园综合管理办公室)向市政府的请示提出拟办意见,报市政府领导审批。
(四)负责组织或参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与决策咨询,提出政策性建议和咨询意见。
完成市政府领导和上级研究部门布置的调研课题。
南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通市工业企业资源利用绩效综合评价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7.10.27•【字号】通政办发〔2017〕122号•【施行日期】2017.10.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企业管理正文南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通市工业企业资源利用绩效综合评价办法(试行)》的通知通政办发〔2017〕122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苏通科技产业园区管委会,通州湾示范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南通市工业企业资源利用绩效综合评价办法(试行)》已经2017年10月12日市第十五届人民政府第1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南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7年10月27日南通市工业企业资源利用绩效综合评价办法(试行)为科学评价我市工业企业资源利用水平,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特制订本评价办法。
一、评价原则1、客观公正。
统一评价指标体系,统一评价结果分类,统一评价系统平台,注重评价采集数据的原始性。
2、效益优先。
评价指标体系以亩均效益为核心,安全生产、环保为门槛,注重企业综合素质的提升。
3、分类指导。
各县(市)区主导产业设置、区域个性化数据分析、预测决策等由各地按各自产业特点自主确定。
二、评价主体市工业企业资源利用绩效综合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评价方法(一)评价范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地面积3亩以上(含)的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分为一般工业企业和重点排污企业进行评价)。
(二)评价指标对一般工业企业和重点排污企业设置不同的评价指标。
1.一般工业企业:亩均税收、亩均销售收入、单位电耗税收、单位能耗销售收入。
2.重点排污企业:亩均税收、亩均销售收入、单位电耗税收、单位能耗销售收入、单位主要污染物税收。
(三)计算方法1.权重设置(百分制)一般工业企业:亩均税收30%、亩均销售收入30%、单位电耗税收20%、单位能耗销售收入20%。
南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南通市专职督学和第六届兼职督学名单的
通知
正文:
---------------------------------------------------------------------------------------------------------------------------------------------------- 南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南通市专职督学和第六届兼职督学名单的通知
(通政办发〔2010〕171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
根据《南通市教育督导暂行规定》,市政府同意聘任以下同志为南通市专职督学和第六届兼职督学,现予公布:
一、专职督学(3名)
秦建荣、顾中华、朱明庚
二、兼职督学(39名)
单俊男、成锦平、施布民、陆梅芳、达培炎、张亚平、
王笑君、葛苏强、罗飞、沙建华、茅慧生、江彤、朱宁、
虞谷生、李友龙、余宙、冯斌、沈健、陈杰、秦卫东、
孙爵、陈宁童、吴和平、张梅琴、崔益顺、汪振林、章士友、葛乃田、刘崇国、陈建、诸培国、王新荣、陈志平、李国敏、施洪飞、王辉、蒋顺、褚勇华、曹钤
二○一○年九月二十五日
——结束——。
南通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南通市市区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办法》的决定正文:----------------------------------------------------------------------------------------------------------------------------------------------------南通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南通市市区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办法》的决定通政规〔2017〕4号崇川区、港闸区人民政府,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为切实做好被征地农民补偿安置和社会保障工作,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严格落实社会保障切实做好征地补偿安置工作的通知》(苏政办发〔2017〕34号),市政府决定对《南通市市区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办法》(通政规〔2014〕3号)作如下修改:一、在第十七条后增加一条:按规定享受企业退休职工基本养老金的被征地农民,不重复享受被征地农民生活补助费、养老补助金、供养直系亲属定期救济费、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抚恤金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等社会保障待遇。
二、原第二十二条第二款修改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在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批准后3个月内,将被征地农民的名单经街道办事处审核报区人民政府(管委会)确定,确定后10个工作日内,将不少于70%的农用地土地补偿费支付给16周岁以上被征地农民;青苗补偿费在费用到账后5个工作日内足额支付给其所有者。
三、删除第五章保障政策衔接原第二十五条至原三十二条的内容。
四、原第三十三条改为第二十六条,内容修改为:在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中,有关人民政府(管委会)、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上级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不依法履行职责,造成征地补偿费用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费用未能及时足额到位的;(二)出具征地补偿费用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费用落实的虚假凭证的;(三)对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费用落实情况提供虚假审核意见的;(四)侵占、截留、挪用征地补偿费用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费用的。
南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通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通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12.27•【字号】通政办发[2010]241号•【施行日期】2010.12.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正文南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通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通政办发〔2010〕241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南通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予印发。
二○一○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南通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根据《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通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苏委〔2010〕19号)和《中共南通市委、南通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通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通委〔2010〕19号),设立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为市政府工作部门,挂市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牌子。
一、职责调整(一)取消已由市政府公布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
(二)将信息化的职责划给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关管理职责分别划给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市农业委员会、市海洋渔业局;将组织实施农产品(不含粮食、棉花)进出口计划职责划给市商务局。
(三)将原市经济贸易委员会有关能源规划职责划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四)增加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职责。
(五)加强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等重大问题研究,指导推进和综合协调全市经济体制改革,深化投资体制改革。
(六)加强经济、资源、环境统筹协调,负责全社会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以及发展循环经济工作,统筹协调全市节约型社会建设工作。
(七)加强经济形势的监测和分析,研究宏观经济运行、总量平衡、经济安全和总体产业安全等重要问题,提出宏观调控政策建议。
南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通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7.08.04•【字号】通政办发〔2017〕113号•【施行日期】2017.10.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法总类综合规定正文南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通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通政办发〔2017〕113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苏通科技产业园区管委会,通州湾示范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南通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南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7年8月4日南通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全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运行,加强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和效益,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交易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公共资源阳光交易,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整合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5〕63号)、《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4部门令第39号)、《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整合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实施方案的通知》(苏政办发〔2015〕132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全市范围内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建设、运行、服务和监督管理。
第三条按照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要求,实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管理与监督职能相互分离的监管体制和运行机制。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应当立足公共服务职能定位,坚持电子化平台发展方向,遵循政府主导、管办分离、开放透明、资源共享、高效便民、守法诚信的运行服务原则。
第四条本细则所称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是指按照“市县一体”要求整合建立,实施统一的制度和标准、具备开放共享的公共资源交易电子服务系统和规范透明的运行机制,为市场主体、社会公众、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管理部门或有关行政监督部门等提供公共资源交易综合服务的体系。
南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本办负责同志工作分工的通知正文:----------------------------------------------------------------------------------------------------------------------------------------------------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本办负责同志工作分工的通知通政办发〔2015〕67号本办各处室:经研究,并报市政府领导同意,市政府办公室负责同志工作分工如下:王晓斌(主任):主持办公室全面工作,分管市政府督查、办公室机关党委、老干部工作,负责政务督查、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负责市政府驻外办事机构和市信息中心管理工作,负责市级机关目标责任制管理工作。
陆建东(副主任):分管综合七处、秘书处,负责秘书行政、文电运转、机要保密、法治建设等工作,联系发展改革、财政金融等方面的工作。
陈剑锋(副主任):分管综合一处、综合四处,联系农村经济、对外经济贸易、公安等方面的工作。
徐加明(副主任):分管综合八处(调研处)、信息处(政府信息公开办公室、电子政务办公室),负责综合文字、政策研究、政务信息报送、电子政务协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协助做好市信息中心管理工作。
周健(副主任):分管综合五处、综合六处,联系城乡建设、社会事业等方面的工作。
姜沁洋(副主任):分管综合二处、综合三处,联系沿江沿海开发、工业经济、服务业、科技、安全生产、海洋渔业等方面的工作。
姜荣芳(纪检组组长):负责纪检监察工作,负责办公室机关作风建设,协助做好市级机关目标责任制管理工作。
石秀峰(主任助理):分管行政处,负责行政后勤工作,协助市政府驻外办事机构管理工作。
朱红军(督查室主任):负责市政府督查室全面工作。
张剑桥(应急办主任):分管应急值守处(市政府总值班室)、应急协调处,负责市应急管理办公室工作。
王海兵(机关党委书记):负责办公室机关党委全面工作和工会工作,协助分管组织人事、老干部工作。
南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通市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办法》的通知正文:----------------------------------------------------------------------------------------------------------------------------------------------------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通市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办法》的通知通政办发〔2016〕4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苏通科技产业园区管委会,通州湾示范区管委会,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南通市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南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6年1月8日南通市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国务院关于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意见》和《江苏省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市级财政部门、市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市本级国资预算企业编制、执行、调整、监督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等事项。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市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是指代表市人民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南通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国资委)、南通市财政局(以下简称市财政局)。
本办法所称市本级国资预算企业是指市属国有企业及国有独资公司,市属国有资本控股企业,市属国有资本参股企业,包括由市政府分别授权市国资委、市财政局代表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各类企业。
第四条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统筹兼顾、适度集中。
统筹兼顾企业自身积累、自身发展和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及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需要,适度集中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合理确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规模。
南通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全市交通干线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法规类别】城市交通运输【发文字号】通政办发[2017]65号【发布部门】南通市政府【发布日期】2017.05.02【实施日期】2017.05.02【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南通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全市交通干线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通政办发〔2017〕65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苏通科技产业园区管委会,通州湾示范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全市交通干线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已经2017年4月15日市第十五届人民政府第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南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7年5月2日全市交通干线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党代会和市“两会”精神,全面改善全市交通干线沿线环境面貌、促进“强富美高”新南通建设,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省交通干线沿线环境综合整治五项行动方案的通知》(苏政办发〔2017〕31号)要求,根据市“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和全市交通干线沿线环境综合整治会议的部署,市政府决定于2017~2019年开展交通干线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现制定如下工作方案:一、工作目标通过对普通国省道、高速公路、航道、港口、铁路、机场周边洁化绿化美化,到2019年,交通干线沿线影响环境的“脏乱差”问题得到全面整治,违法设施(含广告)得到全面清理,综合环境得到全面提升。
(一)普通国省道。
用地范围内可绿化区域绿化率达到100%,建成用地外单侧宽度国道不少于20米、省道不少于15米的绿色通道。
路面、公路用地和建筑控制区做到“八无”,即无堆积物垃圾箱、无洗车点和修车铺、无摆摊设点和打谷晒场、无违法建筑物和地面构筑物、无违法搭接道口和占用挖掘公路、无违法跨越和穿越公路设施、无违法非公路标志及广告、路基路肩边坡无非法种植物。
县道、乡道、村道可参照本方案组织开展综合整治工作,具体由县(市、区)人民政府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