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体系要素对照表
- 格式:xls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3
三合一管理体系标准条款对照表介绍三合一管理体系是指将质量管理、环境管理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集成为一个系统来管理企业的运营和实践。
它的目标是提高企业的质量、效率和信誉度,同时减少对环境和员工健康的影响。
三合一管理体系标准是以ISO 9001、ISO 14001和OHSAS 18001为基础的标准,涵盖了三个管理体系的要求和规定。
在实施三合一管理体系时,需要结合这三个标准条款,制定公司的管理计划和策略。
本文将提供一个三合一管理体系标准条款对照表,方便企业对其三合一管理体系进行诊断和评估。
ISO 9001对照表表格中列出了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及相关的条款。
企业可以根据这些标准制定质量管理计划和策略。
标准要求相关条款管理体系 4.1、4.2、4.3、4.4管理责任 5.1、5.2、5.3、5.4、5.5、5.6质量政策 5.3规划 6.1、6.2管理资源7.1、7.2、7.3生产、实施、实现8.1、8.2、8.3测量、分析、改进9.1、9.2、9.3ISO 14001对照表表格中列出了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及相关的条款。
企业可以根据这些标准制定环境管理计划和策略。
标准要求相关条款管理体系 4.1、4.2、4.3、4.4管理责任 5.1、5.2、5.3、5.4、5.5、5.6环境政策 5.3规划 6.1、6.2管理资源7.1、7.2、7.3实施和运作8.1、8.2、8.3、8.4检查和纠正措施9.1、9.2、9.3OHSAS 18001对照表表格中列出了OHSAS 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及相关的条款。
企业可以根据这些标准制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计划和策略。
标准要求相关条款管理体系 4.1、4.2、4.3、4.4管理责任 5.1、5.2、5.3、5.4、5.5、5.6健康安全政策 5.3规划 6.1、6.2实施和运作7.1、7.2、7.3、7.4查检和纠正措施8.1、8.2、8.3三合一管理体系对照表表格中列出了三合一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及相关的条款。
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第一部分 各体系条款—前言、引言ISO 9001:2015IATF 16949:2016BIQS QSB+前言前言--汽车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历史目标有关认证的说明引言引言0.1 总则0.2 质量管理原则0.3 过程方法0.3.1 总则0.3.2 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循环0.3.3 基于风险的思维0.4 与其他管理体系标准的关系第二部分 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SO 9001:2015IATF 16949:2016BIQS QSB+ 1 范围1.1 范围--汽车行业对ISO 9001:2015的补充2 规范性引用文件2.1 规范性引用标准和参考性引用标准3 术语和定义3.1 汽车行业的术语和定义(增加29个,共41个)4 组织的环境4.1 理解组织及其环境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4.2.1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补充4.3 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4.3.1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补充4.3.2顾客特殊要求4.4 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4.4.1 略4.4.1.1 产品和过程的符合性4.4.1.2 产品安全BIQS-3:过程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BIQS-19:过程控制计划4.4.2 略5 领导作用5.1 领导作用和承诺BIQS-8:快速反应问题解决流程QSB+1:快速反应5.1.1 总则5.1.1.1 公司责任5.1.1.2 过程有效性和效率BIQS-2:过程分层审核QSB+6:过程分层审核BIQS-10:质量关注检查5.1.1.3 过程所有者5.1.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BIQS-8:快速反应问题解决流程QSB+1:快速反应5.2 方针5.2.1 建立质量方针5.2.2 沟通质量方针5.3 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5.3.1 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补充5.3.2 产品要求和纠正措施的职责和权限6 策划6.1 应对风险的机遇和措施6.1.1 略6.1.2 略6.1.2.1风险分析6.1.2.2预防措施6.1.2.3应急计划BIQS-5:应急替代管理QSB+10:变更管理之应急计划6.2 质量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6.2.1 略6.2.2 略6.2.2.1 质量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补充6.3 变更的策划第二部分 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7 支持7.1 资源7.1.1 总则7.1.2 人员7.1.3 基础设施7.1.3.1 工厂、设施和设备策划BIQS-19:过程控制计划7.1.4 过程运行环境7.1.4.1 过程操作的环境-补充BIQS-25:异物要求QSB+4:标准化作业之5SPMQSB+8:异物控制7.1.5 监视和测量资源QSB+4:标准化作业生产用检具管理7.1.5.1 总则7.1.5.1.1 测量系统分析BIQS-7:量检具校准+测量系统分析7.1.5.2 测量的可追溯性7.1.5.2.1 校准/验证记录BIQS-7:量检具校准+测量系统分析7.1.5.3 实验室要求7.1.5.3.1内部实验室7.1.5.3.2外部实验室7.1.6 组织的知识7.2 能力BIQS-24:培训QSB+5:培训7.2.1 能力-补充7.2.2 能力-在职培训BIQS-24:培训QSB+5:培训7.2.3 内部审核员能力7.2.4 第二方审核员能力7.3 意识7.3.1 意识-补充BIQS-24:培训QSB+5:培训7.3.2 员工激励和授权7.4 沟通BIQS-8:快速反应问题解决流程QSB+1:快速反应BIQS-16:报警及逐级上报BIQS-23:后馈与前馈BIQS-15:按灯系统实施BIQS-18:目视化标准-沟通与理解7.5 形成文件的信息7.5.1 总则7.5.1.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7.5.2 创建和更新7.5.3 文件化信息的控制7.5.3.1 略7.5.3.2 略7.5.3.2.1 记录保留7.5.3.2.2 工程规范BIQS-3:过程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BIQS-19:过程控制计划8 运行8.1 运行策划和控制8.1.1 运行策划和控制-补充8.1.2 保密8.2 产品和服务的要求8.2.1 顾客沟通BIQS-27:先进先出+材料处理QSB+12:制造与材料流管理流程8.2.1.1顾客沟通-补充BIQS-5:应急替代管理QSB+10:变更管理之应急计划8.2.2 与产品和服务有关要求的确定8.2.2.1 产品和服务要求的确定-补充8.2.3 与产品和服务有关要求的评审8.2.3.1 略8.2.3.1.1 产品和服务要求的评审-补充8.2.3.1.2 顾客指定的特殊特性8.2.3.1.3 组织制造可行性8.2.3.2 略8.2.4 与产品和服务有关要求的更改8.3 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8.3.1 总则8.3.1.1 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开发-补充8.3.2 设计和开发策划8.3.2.1 设计和开发策划-补充BIQS-3:过程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8.3.2.2 产品设计技能BIQS-19:过程控制计划8.3.2.3 带有嵌入式软件产品的开发8.3.3 设计和开发输入8.3.3.1 产品设计输入8.3.3.2 制造过程设计输入8.3.3.3 特殊特性BIQS-3:过程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BIQS-19:过程控制计划8.3.4 设计和开发控制8.3.4.1 监视8.3.4.2 设计和开发确认8.3.4.2 原型样件方案BIQS-19:过程控制计划8.3.4.4 产品批准过程8.3.5 设计和开发输出8.3.5.1 设计和开发输出 -补充BIQS-28:批准包装发运QSB+13:外部物流8.3.5.2 制造过程设计输出BIQS-21:过程能力评审8.3.6 设计和开发更改8.3.6.1 设计和开发更改-补充BIQS-12:过程变更控制QSB+10:变更管理8.4 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QSB+13:外部物流8.4.1 总则8.4.1.1 总则-补充8.4.1.2 供应商选择过程BIQS-29:供应链管理QSB+9:供应链管理8.4.1.3 顾客指定的货源BIQS-29:供应链管理QSB+9:供应链管理8.4.2 控制类型和程度8.4.2.1 控制类型和程序-补充8.4.2.2 法律和法规要求8.4.2.3 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开发BIQS-29:供应链管理QSB+9:供应链管理8.4.2.3.1 汽车产品-汽车产品相关要求或带有嵌入式软件的汽车产品8.4.2.4 供应商监视BIQS-29:供应链管理QSB+9:供应链管理8.4.2.4.1 第二方审核BIQS-29:供应链管理QSB+9:供应链管理8.4.2.5 供应商开发BIQS-29:供应链管理QSB+9:供应链管理8.4.3 外部供方的信息8.4.3.1 外部供方的信息-补充BIQS-29:供应链管理QSB+9:供应链管理8.5 生产和服务提供8.5.1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QSB+13:外部物流8.5.1.1 控制计划BIQS-19:过程控制计划;8.5.1.2 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和目视标准BIQS-11:标准化作业JES+TIS;QSB+4:标准化作业之SOS/JES BIQS-17:目视化控制8.5.1.3 作业准备验证BIQS-11:标准化作业JES+TIS;QSB+4:标准化作业之SOS/JES 8.5.1.4 停机后的验证8.5.1.5 全面生产维护BIQS-26:维护QSB+11:维护8.5.1.6 生产工装及制造、试验、检验工装和设备的管理BIQS-26:维护QSB+11:维护之顾客工装管理、备件管理8.5.1.7 生产排程BIQS-27:先进先出+材料处理 流程QSB+12:制造与材料流管理8.5.2 标识和可追溯性BIQS-1:不合格材料/材料标识QSB+2:不合格品控制8.5.2.1 标识和可追溯性-补充BIQS-1:不合格材料/材料标识QSB+2:不合格品控制8.5.3 顾客和外部供方的财产8.5.4 防护8.5.4.1 防护-补充8.5.5 交付后的活动8.5.5.1 服务信息的反馈8.5.5.2 与顾客的服务协议8.5.6 更改控制BIQS-12:过程变更控制QSB+10:变更管理8.5.6.1 更改控制-补充BIQS-5:应急替代管理QSB+10:变更管理之应急计划8.5.6.1.1 过程控制的临时变更8.6 产品和服务的放行BIQS-13:验证岗位(最终检测/CARE/GP12)QSB+3:验证工位8.6.1 产品和服务放行-补充8.6.2 全尺寸检验和功能性试验8.6.3 外观项目8.6.4 外部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符合性验证和接受8.6.5 法律法规的符合性8.6.6 接收准则8.7 不合格输出的控制BIQS-1:不合格材料/材料标识QSB+2:不合格品控制8.7.1 略8.7.1.1 顾客的让步授权BIQS-1:不合格材料/材料标识QSB+2:不合格品控制8.7.1.2 不合格品控制-顾客规定的过程BIQS-1:不合格材料/材料标识QSB+2:不合格品控制8.7.1.3 可疑产品的控制BIQS-1:不合格材料/材料标识QSB+2:不合格品控制8.7.1.4 返工产品的控制BIQS-22:返工与返修确认QSB+2:不合格品控制8.7.1.5 返修产品的控制BIQS-22:返工与返修确认QSB+2:不合格品控制8.7.1.6 顾客通知BIQS-23:后馈与前馈QSB+2:不合格品控制8.7.1.7 不合格品的处置BIQS-22:返工与返修确认QSB+2:不合格品控制9 绩效评价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9.1.1 总则BIQS-2:过程分层审核QSB+6:过程分层审核;BIQS-13:验证岗位(最终检测QSB+3:验证岗位/CARE/GP12)9.1.1.1 制造过程的监视和测量BIQS-3:过程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BIQS-21:过程能力评审9.1.1.2 统计工具的确定BIQS-3:过程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9.1.1.3 统计概念的应用BIQS-7:量检具校准+测量系统分析BIQS-21:过程能力评审9.1.2 顾客满意9.1.2.1 顾客满意-补充9.1.3 分析和评价9.1.3.1 优先级9.2 内部审核9.2.1 略9.2.2 略9.2.2.1 内部审核方案9.2.2.2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9.2.2.3 制造过程审核BIQS-2:过程分层审核QSB+6:过程分层审核9.2.2.3 制造过程审核BIQS-10:质量关注检查QSB+6:过程分层审核9.2.2.4 产品审核BIQS-13:验证岗位(最终检测/CARE/GP12)QSB+3:验证工位9.3 管理评审9.3.1 总则9.3.1.1 管理评审-补充9.3.2 管理评审输入9.3.2.1 管理评审输入-补充9.3.3 管理评审输出9.3.3.1 管理评审输出-补充10 改进10.1 总则BIQS-8:快速反应问题解决流程QSB+1:快速反应BIQS-4:PFMEA-风险降低与年度评审QSB+7:风险降低10.2 不合格和纠正措施10.2.1 略10.2.2 略10.2.3 问题解决BIQS-9:团队问题解决流程QSB+1:快速反应之有效问题解决10.2.4 防错BIQS-6:防错装置验证QSB+3:防错装置验证10.2.5 保修管理体系10.2.6 顾客投诉及使用现场失效测试分析0.3 持续改进BIQS-8:快速反应问题解决流程QSB+1:快速反应BIQS-4:PFMEA-风险降低与年度评审QSB+7:风险降低10.3.1 持续改进-补充。
21
22
23
24
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与标准要素对照表
标
准
过程名称
过程所有者(涉及的
部门/区域)
相关文件
4.1
4.2
5.1
5.2
5.3
5.4
5.5
5.6
6.1
6.2
6.3
6.4
7.1
7.2
7.3
7.4
7.5
7.6
8.1
8.2
8.3
8.4
8.5
S4:基础设施/环境管理
生产部
工厂、设施和设备策划控制程序设备控制程序工装控制程序
√√
√
S5:监视和测量设备
质检部
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
测量系统分析控制程序
实验室管理程序
√
S6:产品/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质检部 过程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S7:产品防护/顾客财产
采购部生产部顾客财产控制程序
产品防护控制程序
√
S8:不合格品控
制
质检部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
S9:标识和可追溯性
质检部生产部物资部生产车间
标识符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中石油HSE管理体系要素对照表中国石油公司HSE管理体系要素GB/T 24001-2004要素GB/T 19001-2008要素GB/T 28001-2011要素1 范围 1 范围 1 范围、总则、应用 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引用标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 3 定义 3 术语和定义 3 术语和定义4 总要求 4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4 质量管理体系 4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素5 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4.1 总要求 4.1总要求 4.1 总要求5.1 领导和承诺5.2 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针 4.2 环境方针 5.1管理承诺5.3 质量方针8.5.1持续改进4.2 职业健康安全方针5.3 策划 4.3 策划 5.4 策划 4.3 策划5.3.1 对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4.3.1 环境因素 5.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7.2.1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确定7.2.2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4.3.1 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5.3.2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4.3.2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7.2.1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确定4.3.2 法规和其他要求5.3.3 目标和指标 4.3.3 目标、指标和方案 5.4.1质量目标5.4.2质量管理体系策划8.5.1持续改进4.3.3 目标和方案5.3.4 管理方案5.4 组织结构、资源和文件 4.4 实施与运行7 产品实现 4.4 实施与运行5.4.1 组织结构和职责 4.4.1 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 5.5.1职责和权限 4.4.1资源、作用、职责、责任和权限5.4.2 管理者代表 5.5.2管理者代表5.4.3 资源6.1资源的提供6.3基础设施5.4.4 能力、培训和意识4.4.2 能力、培训和意识6.2.1(人力资源)总则 4.4.2能力、培训和意识6.2.2能力、培训和意识5.4.5 协商和沟通 4.4.3 信息交流 5.5.3内部沟通 4.4.3沟通、参与和协商中国石油公司HSE管理体系要素GB/T 24001-2004要素GB/T 19001-2008要素GB/T 28001-2011要素7.2.3顾客沟通5.4.6 文件4.4.4 文件 4.2.1(文件要求)总则 4.4.4 文件4.2.2质量手册5.4.7 文件控制 4.4.5 文件控制 4.2.3 文件控制 4.4.5 文件和资料控制5.5 实施与运行 4.4 实施与运行 4.4 实施与运行5.5.1 设施完整性 4.4.6 运行控制7.1产品实现的策划 4.4.6 运行控制5.5.2 承包方和(或)供应方7.2与顾客有关的过程5.5.3 顾客和产品7.2.1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确定5.5.4 社区和公共关系7.2.2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5.5.5 作业许可7.3.1设计和开发策划5.5.6 运行控制7.3.2设计和开发输入5.5.7 变更管理7.3.4设计和开发评审7.3.5设计和开发验证7.3.6设计和开发确认7.3.7设计和开发更改的控制7.4.1采购控制7.4.2采购信息7.4.3采购产品的验证7.5 生产和服务提供7.5.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7.5.2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7.5.5产品防护5.5.8 应急准备和响应 4.4.7 应急准备和响应8.3不合格品控制 4.4.7 应急准备和响应5.6 检查和纠正措施 4.5 检查8测量、分析和改进 4.5 检查和纠正措施5.6.1 绩效测量和监视 4.5.1 监测和测量7.6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 4.5.1 绩效测量和监视8.1(测量、分析和改进)总则8.2.3过程的监视和测量8.2.4产品的监视和测量8.4数据分析中国石油公司HSE管理体系要素GB/T 24001-2004要素GB/T 19001-2008要素GB/T 28001-2011要素5.6.2 合规性评价 4.5.2 合规性评价8.2.3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4.5.2 合规性评价8.2.4产品的监视和测量5.6.3 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4.5.3 不符合、纠正措施与预防措施8.3不合格品控制 4.5.3 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8.4数据分析8.5.2 纠正措施5.6.4 事故、事件报告、调查和处理8.5.3 预防措施5.6.5 记录控制 4.5.4 记录控制 4.2.4 记录控制 4.5.3 记录控制5.6.6 内部审核 4.5.5 内部审核8.2.2内部审核 4.5.4 内部审核5.7 管理评审 4.6 管理评审 5.1管理承诺 4.6 管理评审5.6 管理评审5.6.1总则5.6.2评审输入5.6.3评审输出8.5.1持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