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平邑县地方二中—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 格式:docx
- 大小:22.68 KB
- 文档页数:12
山东平邑县地方二中—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部编版山东省平邑县地方二中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
1.下列画线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镌刻(juān)解剖(pō)瞥见(piē)佃农(dìng)
B.甲胄(zhòu)归省(xǐng)蓦然(mò)锃亮(zèng)
C.琐屑(xuè)秀颀(qí)弧形(hú)石砌(qiè)
D.池沼(zǎo)凫水(fú)窠巢(kē)幽悄(qiāo)
2.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散文把桂林山水描写得形象逼真,读完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B.他每天认真学习,面对这次考试他早已胸有成竹。
C.他在演讲中时时旁征博引,妙语连珠,简直令同学们目不暇接。
D.浮光掠影地游览,怎能深入了解各个地方的风俗民情?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作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据老王自己讲: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冒号表示提示下文)B.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双引号表示引用)
C.“文化大革命”开始,默存不知怎么的一条退走不得路了。(双引号表示特定称谓)D.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破折号表示转换话题)
4.没有语病的是()。
A.他很快地渐渐明白了对方的意思。B.我再也听不到他的声音和笑容了。
C.做人要做正直的人。D.通过这次复习,使我的知识更加系统化了。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狼》一文告诫人们对像狼一样的恶势力应丢掉幻想,勇于斗争,善于斗争,最后定能取得胜利。B.《植树的牧羊人》一文按照空间顺序,叙述了我和牧羊人见面的情形以及高原上的变化。 C.《天上的街市》的作者是郭沫若,原名郭开贞,作家、诗人,是中国新诗的重要奠基人之一。D.《动物笑谈》选自《所罗门王的指环》,作者是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康拉德.劳伦兹。
6.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王志对不小心撞了自己一下的同学说:“你没长眼睛呀?”
B.小刚拿起电话说:“您好!…我爸爸不在家,等我爸回来,让他给您回个电话,好吗?”
C.他举杯向客人敬酒说:“可惜今天该来的人没来!”
D.班长对被参观工厂的领导说:“我们的光临给您添了不少麻烦!”
二、句子默写(共1题;共5分)
7.默写。
(1)乱入池中看不见,________。
(2)亭亭净植,________。
(3)移舟水溅差差绿,________。
(4)居高声自远,________。
(5)________,芙蓉向脸两边开。
(6)无情有恨何人觉?________。
(7)________,卷舒开合任天真。
(8)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
(9)曲径通幽处,________。
(10)________,雨中留得盖鸳鸯。
三、诗歌鉴赏(共1题;共2分)
8.古诗文阅读。
菊花
[唐]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1)第一句“绕”字写出菊花________的景象,第二句“绕”字写出诗人赏菊时________的情态。
(2)陶渊明“独爱菊”,元稹“偏爱菊”,“菊花”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四、课外阅读(共1题;共19分)
9.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陈谏议教子
太尉①陈尧咨为翰林学士②日,有恶马,不可驭,蹄啮伤人多矣。一日,父谏议③入厩,不见是马,因诘④圉人⑤,乃曰:“内翰⑥卖之商人矣。”谏议遽⑦谓翰林曰:“汝为贵臣,左右尚不能制,旅人安能蓄此?是移祸于人也。”亟⑧命取马,而偿其直,诫终老养焉。
【注释】①太尉:一种高级官衔。②翰林学士:官职名称,皇帝顾问。③父谏议:担任濂议大夫官职的父亲。④诘:质问,责问。⑤罔人:养马的人,⑥内翰:此指陈尧咨。⑦遽:急忙。⑧巫:急迫地。
(1)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字词。
①蹄啮伤人多矣________②不见是马________
③而偿其直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亟命取马,而偿其直,诫终老养焉。
(3)请从上文父子两人中任选一人说说你的评价。
五、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41分)
10.阅读议论文《让雷锋精神在我们的时代发扬光大》,完成下列各题。
让雷锋精神在我们的时代发扬光大
瞿方业
学雷锋,树新风。这是多年来人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每年的三月,社会都会举办各种纪念活动,宣传雷锋精神。但是,年轻一代对于雷锋精神所蕴含的价值还是缺乏深刻的认识和体会。许多人的理解停留于“学雷锋做好事”这一层次。的确,雷锋生前做好事无数,无私奉献做好事也是其精神的内核之一,但这并非雷锋精神的全部。只有搞清楚雷锋精神的内涵,才能更好地追随这位先行者的脚步,与他的崇高精神无限地接近。
雷锋的精神内涵非常丰富,包括无私奉献精神、“钉子精神”、“螺丝钉精神”、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等等。无私奉献,就是愿意尽可能地服务他人,方便他人。常说的“学雷锋做好事”,正是其无私奉献精神的生动诠释;“钉子精神”,就是要像钉子一样刻苦学习和钻研业务,尽量挤出时间学习,补己之不足;“螺丝钉”精神就是愿意在平凡岗位上踏实工作,刻苦钻研,像一颗螺丝钉一样,干一行爱一行。
完善的市场经济,一方面要求人们通过市场为自身的聪明才智寻找出路,获取财富,实现自我,另一方面,还要通过道德情操,克服市场制度本身的天然性不足,让财富和才智运用到更加高尚的目的,这样的市场制度才更加完善,更加有益于人的生存,更利于社会的发展。在当下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雷锋精神仍然具有非常深刻的内涵,对于社会仍然具有很大的启发性意义,完全应当成为人们道德情操的组成部分。
雷锋精神并没有走远,他和时代所需要的精神有着很大的贴近性和接近性,雷锋式的人物在当下的时代仍然需要,而且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在我们的身边都并不少见。雷锋身上体现的无私奉献精神,在这些人身上都得到了生动的体现,只是需要更加努力地发扬光大。今天学习雷锋精神,就是结合时代的特点,让他身上的一些美好品质争相为大众所效仿。
无私奉献,就是要求每一个人在发展自己的同时,内心要有他人,要能够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这正是现代慈善的真义所在,那些援建希望小学的人,帮助贫困学生的人,那些看到他人受难就伸出援助之手的人,都是在为人民服务,都是在无私奉献,因此,雷锋精神在当下的时代,完全就是热心公益、乐于助人、扶贫济困、见义勇为、善待他人的代名词。
还有干一行爱一行的螺丝钉精神,勤奋好学的钉子精神,对每个人来讲也同样适用。干一行,爱一行,就不会做对不起他人的事,就不会做问题食品、三聚氰胺牛奶,就会用良知来做事,诚实守信,就会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来爱护行业的发展,让自己所从事的行业得到良性发展。干一行爱一行,就会恪尽职责,执法者公正执法,监督者勇于监督,守法者尊法守法,让社会上的邪恶之事没有容身之所。
这些事情,平凡而具体,就在你我的身边和手边,每一个人都能够做到,也应当做到,只要像雷锋那样敬业,那样有一种认真劲儿,具有对他人的爱心,许多事情都可以做到尽善尽美,社会就会在这种精神的照耀下,更加美好。让雷锋精神在这个时代发扬光大!
(选文略有改动)
(1)选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从论证思路上看,选文第②段有什么作用?
(3)认真阅读第③段,说说这段主要使用的论证方法及作用。
(4)请为第⑤段补写一则事实论据,使论证更加充分。
(5)雷锋精神的内涵除“无私奉献精神”“螺丝钉精神”“钉子精神”外,还有很多。下面摘自《雷锋日记》的话,也体现了雷锋精神,请谈谈你的理解。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11.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小题。
【A】(时间都去哪儿了)(歌词)
门前老树长新芽/院儿里枯木又开花/半生存了好多话/藏进了满头白发
记忆中的小脚丫/肉嘟嘟的小嘴巴/一生把爱交给她/只为那一声爸妈
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
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柴米油盐半辈子/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
【B】
人一生的时间表
(以平均年龄72岁计算)
项目 吃饭、睡觉 学习、工作 娱乐休闲 交通 做家务 共它
年限 29年 18年 12年 6年 6年 1年
占比 40.3% 25% 16.7% 8.3% 8.3% 1.4%
(根据新浪网材料整理)
【C】
①为什么年龄越大感觉时间过得越快?科学家从三个方面解释了这种现象?
②首先从人的生理变化上来解释。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的生物钟变慢了。科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他们从路边随机找一些年轻人和老人,让他们估测一分钟有多长。结果是:年轻人估测的时间比较快,通常还没有到一分钟,他们就认为已经到一分钟了:而年长的人,他们通常过了一分钟,才觉得这是一分钟的时长。对年长的人来讲,时间就这么“漏”掉了。在衰老的进程中,人体内的某种节律在变慢,而客观的时间没有变慢,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快了。
③第二个原因与新鲜感能刺激大脑记忆有关。每个人可能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当我们新去一个地方时,去的路总是显得很长,回来时似乎要短得多。原因是,去时走这段路对你来讲是崭新的经历,你所看到的景色都是新鲜的,你的大脑需要对这些新鲜事物进行处理记忆,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很慢,路似乎路很长。而回来是,这些景象不再是第一次体验,一切变得熟悉,大脑需要处理的事物也变少了,时间似乎过得就快了,路也似乎短了许多。
④人生也是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外界的事物已经少了一些新鲜感,更多的只是一种单调的重复刺激。丰富的经验是精神对于生活中的信息处理得极为快速,渐渐进入了“适应性”的状态。这不但削弱了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同时保留的记忆也信息不全,因而显得一天不经意间就过去了。
⑤第三个原因则可以用“相对论”来解释:一个五岁的孩童,他会感觉过去的一年很长很长,这是因为过去的一年占他生命总过程的20%;一个20岁的青年,过去的一年只占他生命的5%;而对于一个50岁的中年人,过去的一年仅仅是他生命过程的2%.人越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光阴在其整个人生当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小,同漫漫人生相比,就会觉得这些微不足道的时间过起来就会觉得很快。
(有删改)
(1)围绕“时间去哪儿了”,三则材料表达的主要内容各是什么?请逐一概括。
(2)指出材料C第⑤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3)比较材料A与材料C画线句主要表达方式及效果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