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 国 电 影 史——西方电影中的技术主义传统
- 格式:ppt
- 大小:358.00 KB
- 文档页数:15
外国电影史:先锋派电影运动:电影史上第一批重要的理论家及理论著作诞生在1917~1928年的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
由于好莱坞电影文化的入侵和一战带来的西方传统观念和精神文明的危机,在欧洲开始了一场抵制外来文化入侵和探索自身文化的运动,这一运动本身并不以叙事功能和商业营利为目的,主要是对默片纯视觉形式的美学形态和表现功能进行各具风格的实验和探索。
主要的流派有法国印象主义、超现实主义,德国的表现主义。
印象主义是“第一个先锋派”,贯穿整个先锋拍电影运动的始终。
中心人物是德吕克,他创办的《电影杂志》,成为印象主义重要的文化阵地,他的理论著作《上镜头性》和电影创作《西班牙的节日》,从理论和创作两方面对电影美学进行探索。
印象主义作品在叙事上以简单的故事框架作为依托,以视觉结构的表现手段突出描写人物的心理状态,传达特定的情感和情绪,即表现出所谓的诗意状态,印象主义开创了电影艺术新的表现领域。
印象主义的作品主要有杜拉克的《西班牙的节日》、《微笑的布德夫》,爱浦斯坦的《忠诚的心》、马塞尔•莱皮埃的《黄金国》、阿贝尔•冈斯的《车轮》、《拿破仑传》。
达达主义:一战后的产物,诞生于法国,以无政府的巴枯宁的政治口号“破坏就是创造”作为自己的美学信条,他们追求所谓“机器和阳伞在手术台上突然相遇的美”,以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杰作作为讽刺的对象,向传统艺术观进行挑战。
代表作品杜桑的《带胡须的蒙娜丽莎》、雷内•克莱尔的《幕间休息》。
超现实主义电影由达达主义演化而来,在达达主义电影的无逻辑无理性的美学基础上,试图把梦境、心理变化、无意识或潜意识过程搬上银幕,创造出一种存在于艺术家内心的超越梦幻与现实的绝对现实的电影作品。
代表作品布努艾尔《一条安达鲁狗》等。
在这部影片中,传统的叙事结构和惯用模式荡然无存,它以描写一个精神困顿的流浪汉一连串的梦境,从而进入人类潜意识的状态的探索,并试图激起观众的内心冲动,这部影片实践了超现实主义所倡导的原则,运用即兴式的自动主义创作方法,使平凡的物体获得不平凡的性质,使明显不相关的实物、意念和文字相撞,使实物和具体背景完全割裂。
世界电影史分期:1)电影技术发明期(1832-1895)2)无声电影时期(1895-1927)3)电影全面成熟期(1927-1945)(最重要的标志:声音、色彩;电影制作技术发生巨大突破;好莱坞现代工业化整合,出现电影工业)4)电影继续发展期(1945-20世纪80年代末)?——电影发展最关键时期、5)电影新时期(20世纪90年代-现在)电影发明在光学、机械原理、人的生理机能等方面必备的三个条件:视觉暂留原理(视觉残存、视觉存留)连续摄影术活动放映术梅里爱的贡献:发现并开拓了摄影的基本特技建立世界最早的摄影棚戏剧电影梅里爱的电影美学概念:电影是一个可以按照创作者的意志来观察、解释,以至歪曲现实的新方法,具有突破时空束缚的无限的可能性梅里爱影片的特点:开创性与局限性并存把不可能的事变成可能;影片看成是一系列的的舞台场面;“乐队指挥的观点”;把荧幕当成舞台,以电影的手段和技巧作为他富于戏剧创作的记录工具卢米埃尔(大多是由一个固定视点的单镜头组成)与梅里爱:在电影的初创期开创了电影史上的两大传统:写实主义:卢米埃尔再现生活;表现现实生活完全是写实的、记录性的;作品自然模拟现实;再现主义;电影纪录片的先驱技术主义:梅里爱“银幕即舞台”;改变生活;幻想的、浪漫的;作品:技术、改变现实;表现主义(主观因素);电影故事片的先驱格里菲斯对电影的突出贡献:1)电影的叙事形式:强调以情节结构作为影片叙事的基础,以交替蒙太奇的剪辑技巧,使电影与叙事形式明显地区别开来2)电影的叙事时间:以具体的视觉画面与抽象的思维概念相结合,使电影情节的构筑进入到电影寓意的诠释范畴,视觉与抽象寓意融合,扩大了影片叙事的心理时间,给人以感染力与震撼力3)电影的叙事空间:摄影机真正从“一个单纯的记录工具”变成了“一个能动的造型工具”,增强了叙事空间的视觉效果和真实魅力;冲破了故事空间的束缚和冲破画框的束缚的空间观念4)电影的叙事语言:创造了整体视觉效果5)特写镜头和远景镜头的运用6)最重要的贡献:确立了以镜头作为电影时空结构的基本构成单位的原则。
中外电影史世界电影艺术发展史美国电影用故事(“法布拉” fabula,俄国形式主义术语 )与情节(“休热特””syuzhet,俄国形式主义术语 )的关系作为新的符号建构重新审视了电影叙事学,为电影叙事学提供了一种崭新的研究思路。
类型电影的具体片种概述1、西部片也被称作牛仔片,它与喜剧片相比较符号特征十分明显:那个可以看得到地平线的茫荒的原野,那个具有传奇色彩的牛仔形象和那个跃马驰骋持枪格斗的激烈场面等等。
西部片作为好莱坞电影特殊的类型片,其深层的符号和象征:是关于美国人开发西部的史诗般的神化,影片多取材于西部文学和民间传说,并将文学语言的想象幅度与电影画面的幻觉幅度结合起来。
西部片真正完形的标志,是1924年出现的西部经典式的影片——詹姆斯.克鲁兹的《篷车》和约翰.福特的《铁骑》由约翰·福特的《关山飞渡》又名《驿车》(1938年),是最具有代表意义的西部片之一,凯文.科斯特纳的《与狼共舞》2、歌舞片由大量歌舞组成的影片。
歌舞片是纪录歌剧演出或根据歌剧改编的影片。
多由歌唱演员担任主要角色。
主要依靠歌唱刻画人物、展开情节。
早期歌舞片多为轻松优美、娱乐性强的舞台艺术片。
歌舞片突出表演歌唱、舞蹈和音乐方面的艺术成就,故事情节大都比较简单。
20世纪20年代美国华纳影片公司摄制《四十二号街》后,西方歌舞片曾风靡一时。
1927年,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问世。
由于它是一部根据音乐剧改编的影片,故以歌舞为主。
3、强盗片强盗片或犯罪片是一种以现代都市为背景的类型片,它往往以一个或一伙强盗的发迹,犯罪历程及最后走向衰落和失败的历史构成中心情节,并通过这些强盗的故事为观众提供大量的动作场面和悬念。
默文勒鲁瓦(《魂断蓝桥》的导演)拍出《小恺撒》;威廉惠尔曼(《翼》的导演)拍出(《公敌》);霍华德霍克斯拍出《疤脸大盗》三部著名的强盗片接踵而至,从而开创了此片的经典时代。
自30年代开始确立的好莱坞最负盛名的类型片之一,它已开始演化为多种不同的类型:其一,是以《教父》系列为代表的描写集团犯罪的强盗片;其二,主要以各种犯罪行为为故事核心的纯粹的犯罪片;其三,强盗和警察形成力量均势的警匪片。
03511中外电影史主观题及答案一、简答题题目1:国防电影。
(难度等级:6)答案:指在“国防文学”号召下提出的在1936年提出的电影创作口号及摄制的电影,旨在发起“一个最大限度地动员文艺上的一切救亡力量的运动”,主张电影工作者在民族存亡的紧急关头以电影为武器,更好地为抗敌斗争服务。
受当时条件的限制,未能很好地解决理论和实践问题,但对电影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代表作费穆的《狼山喋血记》,沈西苓的《十字街头》,吴永刚的《壮志凌云》,袁牧之的《马路天使》等。
知识点:国防文学电影为武器推动作用题目2:政治电影。
(难度等级:7)答案:指60年代后半期到70年代中期西方各国兴起的以政治事件为题材的电影创作潮流,它着重表现当代真实的政治事件、政治运动,以及个人与这些事件、运动有直接关系的行为与命运。
起源于法国,后来发展到整个欧洲,以意大利最为重要。
代表作品有科斯塔-加夫拉斯的《Z》,戈达尔的《中国姑娘》等。
知识点:政治事件起源于法国题目3:后殖民主义。
(难度等级:7)答案:是在后现代主义思潮之后诞生的一种探讨帝国主义与殖民化状况,并以权力、历史、文化、宣传媒介对殖民地主题的作用、身份、民族、颠覆、压抑与反叛为主要课题的理论思潮。
代表人物詹姆逊。
知识点:殖民地理论思潮詹姆逊二、论述题题目4:简述长镜头理论。
(难度等级:9)答案:一种与传统的蒙太奇理论相对立的电影美学流派,是一种与唯美主义、技术主义相对立的写实主义理论,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代表人物是法国巴赞和德国的克拉考尔。
他们强调电影的照相本性和记录功能,贬低情节结构和蒙太奇之类形式的作用,认为只有在记录和揭示了实际现实的时候,电影才获得自己的生命。
巴赞列举了长镜头的三大优点,即保持时空的完整性和可信性、保留生活内涵的暧昧性和丰富性,饱赏多角度看动作的“眼福”;他抨击蒙太奇是一种人为创造的方法,以考分且、组合,割裂完整的时空,破坏电影的时空真实和感性真实。
xx电影运动欧洲作为电影艺术的诞生、成长、发展的策源地,激发了欧洲人对电影的狂热、痴迷和追求。
欧洲电影人与好莱坞把电影的商业属性作为第一要素不同,他们把影片的艺术性作为衡量质量优劣的第一标准。
多少年来好莱坞的商业娱乐片在欧洲的戛纳、威尼斯、柏林三大国际电影艺术节是没有立锥之地的。
过去有论者称:好莱坞是一架庞大的“制造腊肠的机器”,“这一机器无论是对杰出的题材或对最突出的个性,一概都无情地加以扼杀。
”而欧洲电影人与好莱坞不同,他们大力提倡电影艺术的探索与创新,主张电影人的个性释放与张扬。
所以从电影诞生以来,欧洲各个时期的电影运动是此起彼伏、异彩纷呈。
当然,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当属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法国“新浪潮”和新德国电影运动。
1.xx“新现实主义”大家都知道,1895年12月28日(后来被世界电影史学家们确定,这一天为电影正式诞生的日子),在法国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的地下室里,卢米埃尔兄弟用他们制造的“活动电影机”,公开放映了自己摄制的《工厂的大门》、《婴儿的午餐》、《拆墙》、《火车到站》、《水浇园丁》等12部短片。
这些短片每部虽然只有一分多钟,但那些如火车进站、工厂工人下班、给婴儿喂奶,以及街上车辆的来来往往的场景等,都是在现实生活中拍摄的真实场景。
当观众们看到一幕幕人物景象逼真地再现在他们眼前时,感到十分惊奇和震憾!特别是当进站的火车呼啸而来时,许多观众被吓得大喊大叫,惊恐万分!可以说,卢米埃尔兄弟当时完全没有意识到,当他们在实地拍摄这些场景时,就已经为电影艺术奠定了写实主义传统的基础。
在有声电影问世以后,虽然,以好莱坞为代表的技术主义电影传统,曾一度以压倒的优势居于世界电影发展的主导地位;但是在法国和美国写实主义电影仍在继续发展着。
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好莱坞技术主义电影日趋衰落之日,便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和以法国巴赞等人为代表的写实主义电影蓬勃发展之时。
西方电影中的现代主义(一)作者: 2002-07-15 16:58:19我在以前论述西方电影中的技术主义和写实主义两大传统时,都基本上未曾涉及六十年代以后的问题。
这是因为在时间距离上比较近的事情,一般来说不宜作为历史研究的对象。
流派还在发展变化,作品没有经过时间的筛选,轻易地作出如此这般的判断是危险的。
但我还是破例地动笔要写关于西方电影中的现代主义这一章,尽管其中大量涉及的正是六、七十年代的事情。
这几乎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我愿意在这个问题上冒轻率的危险,主要是鉴于国内电影界对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议论也较多,并且有时还由于对现代主义缺乏深入的了解,在创作实践上发生了不好的影响。
关于西方电影中的现代主义,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国外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正方兴未艾,还没有什么现成的结论。
我们今天来研究这个问题,只能通过大量的既存事实来自行归纳分析,理出头绪,提出一些极不成熟的初步看法。
我在以前曾简单地提到过西方电影中的现代主义同技术主义和写实主义两大传统的关系问题,并指出现代主义实际上是技术主义和写实主义的极端表现,它并不是某种完全独立于两大传统之外的全新的事物。
然而这种“极端表现”是借助于或者得力于西方其他文艺形式中的现代主义的,而并不象技术主立(蒙太奇)或写实主义(照相本体论)那样,比较独立于其他艺术。
因此,谈论西方电影中的现代主义时显然要把面铺得更开一些。
下面我想分三个问题来谈。
西方文艺中现代主义的兴起为什么要先来谈谈西方文艺中的现代主义呢?这是因为西方电影中的现代主义同西方其他文艺形式中的现代主义相比起来,出现得比较晚,它实际上是既有其他文艺形式中现代主义的特点,但又有其独特的地方。
所以耍想说清楚西方电影中现代主义的来龙去脉,就必须先对西方文艺中的现代主义作一点总的考察。
先要回答-个问题,什么叫现代主义?现代主义是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在欧美国家陆续出现的以现代派相标榜的各种文艺流派的一个统称。
现代派各家的名目繁多,不下十来种。
电影作为一门可以容纳悲喜剧与文学戏剧、绘画、摄影、音乐、舞蹈、文字、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的综合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特征深入到人类生活得方方面面,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电影业的发展建立在电影技术发展的基础之上,此过程中与摄影技术、声音记录技术等各个学科的最新发展成果息息相关。
电影技术奠基时代早在1829年,比利时著名物理学家约瑟夫普拉多发现:当一个物体在人的眼前消失后,该物体的形象还会在人的视网膜上滞留一段时间,这一发现,被称之为“视象暂留原理”。
普拉多根据此原理于1832年发明了“诡盘”。
“诡盘”能使被描画在锯齿形的硬纸盘上的画片因运动而活动起来,而且能使视觉上产生的活动画面分解为各种不同的形象。
“诡盘”的出现,标志着电影的发明进入到了科学实验阶段。
1834年,美国人霍尔纳的“活动视盘”试验成功;1853年,奥地利的冯乌却梯奥斯运用幻灯,放映了原始的动画片。
摄影技术的改进,是电影得以诞生的重要前提,也可以认为摄影技术的发展为电影的发明提供了必备条件。
感光材料的不断更新使用,摄影的时间也在不断缩短。
1840年拍摄一张照片仅需20分钟,1851年,湿性珂珞酊底版制成后,摄影速度就缩短到了1秒,1882年,法国生理学家马莱改进了连续摄影方法,试制成功了“摄影枪”,并在另一位发明家强森制造的“转动摄影器”的基础上,又创造了“活动底片连续摄影机” 1889年,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在发明了电影留影机后,又经过5年的实验后,发明了电影视镜。
1895年12月28日,电影先驱者法国的路易·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十四号大咖啡馆的印度沙龙内,正式公映了自己制作的几部活动照相——世界最早的影片。
这一天标志着电影发明阶段的结束和电影时代的正式到来。
卢米埃尔影片的特点:内容上取材于家庭、工厂生活和社会交往活动,是对生活的客观真实记录;形式上一分钟一部,一部影片就是一个镜头,即所谓的“单镜头”。
开纪录片、新闻片先河,形成写实主义的源流。
《中外电影史》第一章电影起源时期(1815-1895年)一、电影的发明1、电影是西方(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
2、灯影戏:是用光源照射在一种剪纸之类的物象上,投影在一定的空间上,产生活动的影像。
法国著名电影史学家乔治.萨杜尔在《世界电影史》中说,“电影的前驱”就是“皮影戏与幻灯”。
3、灯影戏起源于(汉代),盛行于(唐宋),(13世纪)以后,被带入波斯、阿拉伯和东南亚等国。
(清代乾隆)年间,盛行于中欧一带。
4、1872年,(英国人慕布里奇)曾经用24架照相机搞了一个拍摄(奔马)的试验,成为电影史上非常著名的例子。
5、(1894年),(爱迪生)发明了“电影视镜”。
6、电影视镜:象一只大柜子,上面装有放大镜,里面装有50英尺的凿孔胶片,首尾相椄,绕在一组小滑轮上,马达开动,胶片就渐渐移动,画面循环出现。
传入中国后,被称为“西洋镜”。
7、爱迪生对于世界电影的贡献表现在什么地方?(1)他使电影技术趋于完善化。
(2)他运用“电影视镜”拍摄了一些娱乐性的舞台化影片,开创了戏剧电影的先河。
二、电影的诞生1、路易.卢米埃尔和奥古斯特.卢米埃尔1894年底研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架比较完善的电影放映机,成为真正电影的发明者和创始人。
2、卢米埃尔兄弟运用“电影活动镜”拍摄了50多部短片,它们大致有几种题材?(1)反映工厂生活的题材。
如《工厂的大门》。
(2)表现家庭生活的影片。
如《婴儿的午餐》。
(3)拍摄社会生活和自然风光的影片。
如《火车到站》、《水浇园丁》。
3、卢米埃尔兄弟对世界电影的贡献是什么?(1)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的“电影活动镜”,是在世界电影史上最终完成了电影的发明。
(2)卢米埃尔兄弟的影片,现实主义地表现了人们的生活。
(3)训练和培养了电影史上第一批摄影师。
卢米埃尔兄弟被公认为“电影之父”。
(4)创造了移动摄影。
第二章电影艺术形成时期(1890-1907年)一、梅里爱和“戏剧电影”1、法国人乔治.梅里爱是(世界电影的先驱)。
德国电影德国一直是世界上极为重要的电影大国之一。
随着电影技术和电影业在各国的勃兴和发展,斯氏兄弟公司的机器和影片无力竞争,终被淘汰。
1896年,O.E.梅斯特也搞起电影机械和影片制造业。
他在自己的“人造光摄影室”里拍摄出一些影片,如《莎乐美》(1902)等。
1911年,他拍摄了影片《一个盲女的幸福爱情》,获得了巨大成功。
翌年,他又把丹麦女星尼尔森,A.和导演U.格阿德聘至德国,致使他的梅斯特尔电影公司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的德国电影业中首屈一指。
当时,梅斯特尔公司年产50部影片以上,内容主要是喜剧和情节剧。
从1910年开始,一些戏剧艺术家参加到电影业中来,包括著名的M.莱因哈特和他的弟子。
莱因哈特为“联合影业公司”拍了《威尼斯之夜》(1914)和《幸福岛》(1914)。
1913年,丹麦导演S.赖伊拍摄的叙述一个穷大学生向魔鬼出卖自己形像的《布拉格大学生》和由该片演员P.韦格纳与H.加雷恩联合导演的另一部内容怪诞、情节离奇的《泥人哥连》(1914)是战前最重要的作品。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电影统治了中欧,公司数量和制片数量激增。
德国政府意识到电影在宣传方面的重要性,先后在总参谋部和武装部属下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向国外推销德国影片。
1917年,更进一步,把梅斯特尔公司、联合影业公司和丹麦的诺尔基克公司合并为“宇宙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即乌发公司。
除摄制故事片外,德国在这一时期更拍摄了大量新闻片和宣传战争的纪录片。
1914年刘别谦,E.进入电影界,因拍摄喜剧影片而崭露头角,1918年拍出由P.尼格丽主演的《卡门》,从而名声大振。
德国战败,魏玛共和国成立后,乌发公司落入德意志银行手中,它把一些独立小公司吞并为乌发子公司,扩大了制片实力。
此时,一些军工厂开始转产胶片,使胶片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光学和机械技术的进步也大大提高了电影的技术性能和表现手段。
这一切都增强了德国电影与美国电影的竞争能力,使德国电影在20年代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不仅数量可观,而且流派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