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硫铵循环法工艺_-顾春
- 格式:ppt
- 大小:237.50 KB
- 文档页数:16
摘要:针对饱和器法生产硫铵的工艺进行改进,主要是对生产中出现的阻力高、器后氨高、排水量大和酸耗难以控制的特点进行分析,并成功解决。
硫铵工艺的成功改进,不论对经济生产指标还是对建立环保节能型企业的目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饱和器法硫铵工艺改造1概述企业中一般均采用喷淋式饱和器,饱和器阻波动较大,“飞料”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影响正常生产,同时因为阻力波动时需要临时打开饱和器旁通阀门,造成粗苯循环洗油乳化变质,影响粗苯的正常生产。
由于水平衡难以控制,捕雾效果不好,造成饱和器后管道设备严重腐蚀,成为安全隐患。
2针对以上特点,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逐一列举分析2.1满流管堵塞。
母液正常回流才能保障母液系统循环,通过母液在环形室内进行喷洒,才能达到吸收氨气的效果。
然而正常生产中,满硫管经常被晶体堵塞,特别在冬季尤为突出,另外器内焦油沉积堵塞管道也是造成满流管堵塞的主要原因。
2.2系统内水不平衡。
水系统平衡是保障硫铵生产稳定的基础,水系统不平衡不能保证加酸制度有效执行,储槽液位时高时低,大加酸也不能很好量化,同时造成酸耗高、产品颗粒小。
并且,水系统不平衡,直接影响捕雾器操作,导致酸雾、氨气到后续岗位,影响生产。
2.3硫铵出料时发生飞料。
由于加酸制度执行不到位,造成硫铵颗粒较小,当风机风量调节不当时就会造成飞料事故,造成损失。
2.4排水量较大。
硫铵各泵需要用冷却水进行冷却,冷却水经冷却后直接排往下水道。
浪费了水资源的同时又造成了废水的增加,增加了排水系统的负担。
2.5阻力异常升高。
饱和器系统阻力经常异常升高,高时能达到6000pa 左右,造成煤气系统严重波动,影响其他单位生产的同时有可能造成焦炉冒烟,污染周围环境。
经分析发现,饱和器内挂料较多,是造成煤气流通不畅的主要原因。
3工艺改造针对以上几种情况,制定了改造措施,具体如下:3.1由于饱和器满流管内母液流动速度慢,饱和的母液在流动过程中容易析出到满硫管上造成堵塞。
硫铵⼯段⼯艺详述第三章⼯艺详述⼀、硫酸铵⽣产的原理1.硫酸铵⽣成的化学原理氨与硫酸发⽣的中和反应为2NH 3+H 2S04→(NH 4)2S04 ΔH = -275kJ/mol上述反应是不可逆放热反应,当⽤硫酸吸收煤⽓中的氨时,实际的热效应较⼩。
通过实验得知,如氨和游离酸度为7.8%的硫酸饱和母液相互作⽤时,其反应热效应为温度/℃ 47.4 66.3 76.1硫酸铵热效应/(kJ/mo1) 240.9 245.9 249.2⽤适量的硫酸和氨进⾏反应时,⽣成的是中式盐(NH4)2S04,当硫酸过量时,则⽣成酸式盐NH4HS04,其反应为NH 3 + H2S04→酸过量(NH 4)HS04 ΔH = -165kJ/mol 随溶液被氨饱和的程度,酸式盐⼜可转变为中式盐NH 4HS04 + NH 3 → (NH 4)2S04溶液中酸式盐和中式盐的⽐例取决于母液中游离硫酸的含量,这种含量以质量分数表⽰,称之为酸度。
当酸度为1%~2%时,主要⽣成中式盐。
酸度升⾼时,酸式盐的含量也随之提⾼。
饱和器中同时存在两种盐时,由于酸式盐较中式盐易溶于⽔或稀硫酸中,故在酸度不⼤的情况下,从饱和溶液中析出的只有硫酸铵结晶。
由硫酸铵和硫酸氢铵在不同含量的硫酸溶液(60℃)内的溶解度⽐较可知,在酸度⼩于19%时,析出的固体结晶为硫酸铵;当酸度⼤于19%⽽⼩于34%时,则析出的是硫酸铵和硫酸氢铵两种盐的混合物;当酸度⼤于34%时,得到的固体结晶全为硫酸氢铵。
饱和器中被硫酸铵和硫酸氢铵所饱和的硫酸溶液称为母液。
正常⽣产情况下母液的⼤致规格为:密度/(kg/L) 1.275~1.30 w[(NH4)2S04]/% 40~60游离硫酸含量/% 4~6 w(NH4HS04)/% 10~15NH3的含量/(g/L) 150~180母液的密度是随母液的酸度增加⽽增⼤的。
⼆、硫酸铵⽣产⼯艺流程1.⿎泡式饱和器法硫酸铵⽣产⼯艺流程⿎泡式饱和器法硫酸铵⽣产⼯艺流程如图1所⽰。
硫铵工艺技术硫铵工艺技术是指将硫酸铵与其他化学物质进行反应,制备出硫铵的过程。
硫铵作为一种重要的化肥和助燃剂,广泛应用于农业、工业和草坪管理等领域。
以下是关于硫铵工艺技术的简要介绍。
首先,在硫铵的制备过程中,硫酸铵是不可或缺的原料。
硫酸铵是由硫酸和氨气反应生成的,反应方程式为:2NH3 + H2SO4 -> (NH4)2SO4这个反应需要在适宜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常见的条件是在室温下通过将氨气通入硫酸中来实现。
硫酸铵在水中具有良好的溶解度,因此在制备过程中,可以直接在水中溶解硫酸铵。
这种方法常用于小规模实验室制备或者家庭草坪管理中。
其次,大规模工业生产硫铵的方法是采用铵碱法。
这种方法是将硫酸和铵盐反应生成硫铵。
其中,铵盐可以是氯化铵、硝酸铵等。
相对于硫酸铵溶液,硫酸和铵盐更容易储存和运输。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规模的化工厂生产。
此外,对硫铵进行后处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硫铵通常含有一定的气味和杂质,因此需要通过脱水、物理分离或者吸附等方法,将硫铵纯化并提高其质量。
对于农用硫铵而言,还要进行颗粒大小的调整,以满足不同作物的需求。
在硫铵工艺技术中,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是对环境的影响。
硫铵的制备过程会产生一定数量的废气和废水,其中含有硫化物、氨气等有害物质。
因此,在生产中需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另外,硫铵的生产也涉及到能源消耗的问题,因此需要注意能源的节约和利用效率。
总结起来,硫铵工艺技术包括硫酸铵的制备、铵碱法大规模生产、后处理和环境保护等方面。
硫铵作为一种重要的化肥和助燃剂,在农业和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不断改进和提高硫铵工艺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硫铵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氨法脱硫系统工艺优化分析与应用氨法脱硫技术是一种常用于燃煤电厂和工业锅炉中的脱硫技术。
通过将氨水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进行反应,将其转化为硫酸铵,从而达到减少空气污染物排放的目的。
在实际应用中,氨法脱硫系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如脱硫效率不高、氨逃逸严重、脱硫废水处理难等,因此需要对其工艺进行优化分析和改进。
一、工艺原理氨法脱硫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含有二氧化硫的烟气经过喷雾塔,与氨水进行接触反应,生成硫酸铵颗粒并形成脱硫废水。
其中主要的反应方程式为:SO2 + 2NH3 + H2O = (NH4)2SO3(NH4)2SO3 + H2SO4 = 2NH4HSO4在这个反应过程中,氨水起到了中和和还原作用,将二氧化硫转化为相对无害的硫酸铵颗粒,从而达到净化烟气的目的。
二、系统组成氨法脱硫系统主要由喷雾塔、吸收器、氧化器、堆肥池、除氨设备、再生器和脱硫废水处理设施等部分组成。
喷雾塔是氨法脱硫系统的核心部件,用于将烟气和氨水进行充分接触和反应;吸收器用于收集并处理含有硫酸铵颗粒的烟气;氧化器用于将硫酸铵颗粒转化为硫酸铵;堆肥池用于暂存和处理脱硫废水;除氨设备用于去除脱硫废水中的氨气;再生器用于再生氨法脱硫系统中使用的氨水;脱硫废水处理设施用于处理脱硫废水中的污染物。
三、存在问题虽然氨法脱硫技术已经在国内外的燃煤电厂和工业锅炉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难点:1. 脱硫效率不高。
由于烟气中的湿度和温度变化较大,以及烟气中存在着除硫剂的分布不均匀问题,导致氨法脱硫系统的脱硫效率不稳定,难以保证达标排放。
2. 氨逃逸严重。
在氨法脱硫过程中,由于氨水蒸气的挥发和气泡塔的氨泄漏等原因,导致氨气逃逸严重,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还会引起安全隐患。
3. 脱硫废水处理难。
由于氨法脱硫系统产生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硫酸铵和氨,难以直接排放,需要进行专门的处理和再利用。
四、优化分析针对氨法脱硫系统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分析和改进:1. 提高脱硫效率。
化工厂硫铵工艺简述
由脱硫工序送来的煤气,经煤气预热器预热至60--70℃后,进入喷淋式饱和器上段环形喷淋室,在此煤气被分为左右两股,沿饱和器内壁与内除酸器外壁的环形空间,由前室流向后室,并与逆煤气流向密集喷洒的循环母液充分接触。
被吸收除去氨的煤气在后室汇合成一股,并沿切线方向进入饱和器的内除酸器。
在器内经旋风分离除去夹带的酸雾,经饱和器顶部出口,煤气被引出饱和器送往终冷洗苯。
在饱和器下段结晶室上部的母液,用母液循环泵连续抽出送上段喷淋室循环喷洒,吸收煤气中的氨,并循环搅动母液以改善硫铵结晶过程。
饱和器在生产时,母液中不断有硫铵结晶生成,由上段喷淋室的降液管流至下段结晶室的底部,用结晶泵将其连同部分母液送至结晶槽,然后排放至离心机进行离心分离,滤出母液并用温水洗涤结晶,离心机分离母液与结晶槽满流出的母液一并自流回饱和器下段的母液中。
从饱和器满流口溢出的母液通过插入液封槽的满流管流入满流槽,再由满流槽流至母液贮槽,母液贮槽内贮存的
母液用小母液泵送至后室喷洒进一步吸收煤气中的氨,油库来的硫酸被送入硫酸贮槽将酸送入高位槽,再经流量计计量后自流入满流槽。
饱和器定期加酸及用温水冲洗,所形成的大量母液,由满流槽自流至母液贮槽。
由煤气带入母液中的焦油等杂质形成酸焦油,在饱和器上段喷洒室由满流管流入满流槽;饱和器下段结晶室上部的酸焦油,则经酸焦油排出口排出至满流槽,汇集于满流槽液面上的酸焦油,定时人工捞出。
从离心机卸出的硫铵,由螺旋给料机输送至振动流化床干燥机,先被热风干燥,再被冷风降温后进入硫铵贮斗,然后装袋、称量、缝袋、推运至成品库。
干燥机顶部排出的尾气,经旋风分离器分离并回收尾气中夹带的硫铵颗粒之后排至大气。
焦化厂硫铵饱和器系统的工艺优化发布时间:2022-10-24T05:47:25.668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2年20期作者:胡重阳[导读] 饱和器法硫铵生产工艺普遍存在系统阻力大、预热器清洗频繁、硫铵产品外观差等问题。
陕西黄陵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延安 727307摘要:通过对焦化厂硫铵工序的长期跟踪研究,明确了造成硫铵产率波动的主要因素,在焦化流程和配煤比、煤种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对硫铵产率与剩余氨水蒸氨尾气是否进入饱和器、煤气脱硫装置位置、配煤水分、煤气集合温度等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性分析,得出了以上各种因素对硫铵产率的影响程度的结论,以便科学安排硫铵的生产,并为同行业解决硫铵产量波动的问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煤气含氨;配煤水分;煤气集合温度;煤气脱硫;蒸氨饱和器法硫铵生产工艺普遍存在系统阻力大、预热器清洗频繁、硫铵产品外观差等问题。
以某焦化公司硫铵工段为例,该工段的饱和器采用列管式煤气预热器,由于煤气中夹带有粉尘和焦油等杂质,造成饱和器阻力增长快,需要定期拆下清洗,高压水清洗和抽插盲板需要2天时间。
如果运行中的饱和器突发故障,正在清洗的饱和器将不能作为备用。
此外,为有效捕集酸雾,原有设计中3台饱和器的出口总管上装有1个捕雾器。
长期运行后煤气中的杂质不断沉积在捕雾器上,造成出口总管阻力持续上升,最后需要停产清理捕雾器。
1 硫铵生产工艺简介由脱硫工序来的煤气,进入煤气预热器,在此煤气被间接蒸汽加热至55℃,目的是将饱和器中多余的水分蒸发,以保持饱和器内的水平衡。
预热后的煤气在饱和器上段分两股进入环行室,经循环母液喷洒后,其中的氨被母液中的硫酸吸收,煤气沿切线方向进入饱和器内置的旋风式除酸器,再进入饱和器后室,经过母液最后一次喷淋后送往出口总管的捕雾器,然后送至终冷洗苯工段,2影响硫铵产量(产率)因素的分析2.1 剩余氨水蒸氨尾气不进饱和器生产硫铵情况下,影响硫铵产量(产率)因素分析2.1.1 配煤水分对硫铵产量(产率)的影响炼焦生产过程中,配合煤中水分含量的多少,不仅对影响焦炉正常的加热温度和操作规程的执行造成影响,而且对剩余氨水的产生量起决定作用,配合煤中水分含量增加1%,剩余氨水对装煤量的产率也增加1%。
加强工艺调整提高硫铵制备装置运行质量作者:程朝阳来源:《科学与财富》2016年第30期摘要:动力车间硫铵制备装置负责回收动力车间和重催车间烟气脱硫后产生的稀硫铵溶液,该装置采用两效蒸发结晶技术,试运行期间从设计到设备都遇到很多问题,对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又重新进行了改造,从调整工艺和设备运行方面出发,确保硫铵成品连续出料,缓解总厂安全环保的压力。
关键词:动力车间;硫铵制各装置;硫铵成品;安全环保1现状调查1.1工艺说明主要采用两效减压蒸发结晶工艺,蒸发结晶系统由一级分离器、结晶器、稠厚器组成。
稀硫铵液经过预热后进入一级加热器继续加热,热源为低压饱和蒸汽。
加热后的硫铵进入一级分离器,循环蒸发提浓至40 wt%以上,蒸发分离出的一次乏汽作为二级加热器的热源。
提浓后的硫铵浆液进入结晶器,溶液中过饱和的溶质沉积在悬浮颗粒表面,使晶体长大。
晶体流化床对颗粒进行水力分级,大颗粒在下,而小颗粒在上,从流化床底部卸出粒度较为均匀的结晶产品。
当下部晶体流化区比重达到一定要求时,启动硫铵出料泵,建立至结晶器循环,并向稠厚器进料。
稠厚器出来的硫铵溶液再经过双级活塞推料离心机进行脱水后(分离母液自流至母液槽,由母液泵再送至结晶器循环泵出口),得到含水在3%左右的晶粒状硫酸铵。
干燥系统主要由螺旋输送机、流化床干燥器、旋风分离器、送引风机组成。
经离心机出料至螺旋输送机。
再进入到流化床干燥器,脱除水分后的硫铵由翻板阀卸出送到储斗。
干燥硫铵后的热气体与冷却硫铵后的冷空气在流化床干燥器上部汇合,从干燥器顶部引出。
顶部排出的夹带硫铵粉尘的气体,进入旋风分离器进行气固分离,分离下来的硫铵物料经双层阀卸出。
1.2现状调查(1)蒸发结晶系统运行方式不利于结晶器晶体成长控制。
原设计结晶器控制主要有真空度、蒸发量和液位三个变量,并依据比重计来判断成长情况及确定出料时机。
一分在蒸发过程中易达到临近饱和状态,加上其浆液温度在104℃,而结晶器内浆液温度一般在70℃左右,负压在一O.075Mpa,一分向结晶器供料方式为液上方式,进入负压的结晶器内,造成蒸发剧烈,不仅管道易堵,而且形成大量细小晶体进入饱和浆液,形成晶种过多晶体不能长大的环境。
氨水循环脱硫新技术氨循环法烟气脱硫技术一、烟气脱硫技术实施的必要性世界工业发达国家在日本签订了知名的“京都协议书”,明确规定了各个国家蒋明培、排放的数量和时间。
哥本哈根会议更是将这一问题推至实质化。
二、烟气脱硫技术实施的可行性烟气中o2的硅醚技术主要分后干法、湿法两大类。
当今我国烟气技术众说道纷纭,各有所长,代表性技术有:石灰石/石灰洗涤法、双碱法、韦尔曼.洛德法、氨法等。
氨法脱硫新技术因脱s效率较高(85-99%),生成物可回收利用而广泛被使用,据资料介绍,在全世界的烟气脱s装置中占到85%。
对于钙法脱硫来说,脱硫剂(石灰石)来源丰富且价格便宜,技术在国内外相当成熟,获取容易。
但是脱硫率低、设备易阻塞、投资多无盈利、占地面积大、产生二次污染等问题使得这项技术的推广前景不容乐观。
而氨法脱硫剂采用低浓度氨水,操作方式直观、投资较太少而被大多数电厂、合成氨厂应用领域。
我们所研发的氨循环法烟气新技术与传统氨法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
传统氨法烟气并不陌生,过去在国内的发电企业早已采用,主要用在一些氨源存有确保的发电厂锅炉烟气除硫上:例如四川内江、广西柳州、北京石景山、河北秦皇岛等发电厂。
而没广为推展主要是因为传统氨法烟气存有以下几点严重不足:1、氨源不足,电厂不产氨。
将氨固定成一种产品,如同花大量的钱去上门求人,瓶颈作业。
(下面细讲)2、操作方式技术难度小。
结晶工段的压力、温度很难掌控,经常出现堵管等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导致多次排液,减至负荷,环保行政处罚等经济损失。
3、生成产品市场狭隘。
传统氨法脱硫的产品是硫酸铵,此物是一种酸性氮肥,长期使用会使土壤酸化并结板,投入大量资金、人力、物力换来的却是滞销的产品。
而氨循环法烟气新技术正是为化解这一问题而研发的,它不但“不”耗氨,还副产硫酸,并使企业能够获得丰厚的经济效益。
氨循环法脱硫,它在技术原理上与合成氨的半水煤气、变换气脱硫化氢基本相同,形成的硫酸铵加热分解产生氨气和硫酸,氨气的回收循环利用也基本同于合成氨厂的中压氨洗,操作更简便,技术上轻车熟路,管理上得心应手。
硫铵工序的几项改造
李振华
【期刊名称】《煤化工》
【年(卷),期】2003(031)004
【摘要】提出了我公司硫铵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改造方案.通过改造,可优化设备运行方式,稳定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取得较显著的经济效益.
【总页数】2页(P36-37)
【作者】李振华
【作者单位】河南天宏焦化有限公司,平顶山,467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522.52
【相关文献】
1.硫铵工序的腐蚀与防腐 [J], 刘凤娥
2.吸收工序的几项改造措施 [J], 史大伟;宋明瑜;高坤
3.滤过工序的几项技术改造 [J], 孟琳;史大伟;李强强
4.莱钢焦化厂硫铵工序PO衬里防腐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J], 孙万领;王介浩;李金平;林金良
5.在清梳联工序降低成纱棉结的几项改造 [J], 刘建忠;陈洪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在发展硝酸磷肥工业中应重点开发硫酸铵循环法工艺的建
议
廖宗富
【期刊名称】《化肥设计》
【年(卷),期】1983(000)004
【摘要】一、前言我国化肥生产中氮磷比例严重失调,1981年生产的氮磷比例仅1:0.25,加上大量进口氮肥,其比例的失调就更加严重。
不仅如此,在化肥品种方面,低养分,低肥效的碳酸氢铵,钙镁磷肥和普通过磷酸钙等
【总页数】13页(P175-187)
【作者】廖宗富
【作者单位】化工部第八设计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
【相关文献】
1.规范矿山开发力促产业循环实现持续发展--我国石材行业"十五"发展特点、未来发展趋势和建议 [J], 谭金华
2.水溶液全循环法尿素工艺在我国45年的发展历程——并记Q-1100节能型水溶液全循环法尿素工艺 [J], 钱镜清
3.我国发展煤化工应重点关注的问题和建议 [J], 顾宗勤
4.我国发展煤化工应重点关注的问题和建议 [J], 顾宗勤
5.硫酸铵法硝酸磷肥生产高品质硫酸钙工艺研究 [J], 向伟;王勃;应建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40管理及其他M anagement and other影响硫铵收率因素及其改进措施王景荣(河钢集团宣钢公司,河北 宣化 075100)摘 要:针对硫铵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蒸氨脱酸系统、提料搅拌用的工业风压力、硫铵生产设备以及岗位操作等方面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解决影响硫铵收率的问题,切实提高硫铵收率。
关键词:硫铵;饱和器;蒸氨脱酸;离心机;搅拌风;提料管 中途分类号:TQ0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0)08-0240-2收稿日期:2020-04作者简介:王景荣,男,生于1971年,汉族,河北宣化人,本科,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炼焦焦化技术。
我厂1989年引进了间接饱和器法生产硫铵生产线,将全负压煤气洗涤工艺脱出的转入液相的NH 3,从蒸氨脱酸系统蒸出,送入饱和器,与饱和器中加入的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晶体,通过离心机、干燥机等设备,生产出硫酸铵产品。
生产过程中,因酸气量不足、设备故障等原因,造成收率低、质量差。
针对影响硫铵收率的因素,采取相应的对策,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 工艺简介我厂采用全负压煤气吸收洗涤工艺,将从煤气吸收洗涤下的富液经蒸氨脱酸塔后,蒸出含有MH 3、H 2S、HCN、CO 2等气体的酸气。
酸气经黄雪盐生产工段的吸收塔后,HCN 被吸收,含有MH 3、H 2S、CO 2的酸气进入硫铵生产工段的饱和器,在饱和器中,氨气与加入的硫酸在搅拌风的作用下进行反应,生成硫酸铵晶体,当硫铵晶体达到一定比例后,用工业风通过提料管将硫铵晶体提到稠化器,再经过离心机、传送带、干燥机等设备,生产出硫铵产品,含有H 2S、CO 2气体的酸气从饱和器经除酸器,送往硫酸生产系统,用于生产硫酸(如图1)。
图1 硫铵工艺2 影响硫铵收率因素在硫铵生产过程中,影响硫铵收率的主要因素有:蒸氨系统效率低,蒸出的酸气量小或酸气中夹带焦油雾;富液中剩余氨水量太大,富液含氨量低;黄血盐吸收塔阻力高,影响酸气正常输送;搅拌风压力低,酸气与母液中的硫酸反应不充分;加酸不均匀,补水温度太低;出料太尽,母液中晶粒含量太少;设备故障,如除酸器堵、提料管漏、离心机不推料、转鼓松动或干燥机不过料等。
硫铵生产工艺技术改进之我见南昌方大特钢焦化厂硫铵工序采用的是喷淋式饱和器,设计处理能力为50000m3/h,投产初期出现现场工艺管线腐蚀严重、器后含氨不达标、回收率低等问题。
由于器前器后煤气阀门关不严,致使造成处理管线泄漏点时,被迫停煤气鼓风机的情形。
通过对硫铵生产工艺的改造,完善工艺生产管线,改进工艺生产参数,提高离心机的作业率等措施,降低了器后含氨量,提高了硫铵的产量,解决了制约影响煤气安全生产运行的瓶颈。
1 工艺简介喷淋式饱和器法生产硫酸铵工艺,其主体设备为喷淋式饱和器。
煤气预热后,进入喷淋式饱和器的上段,分成两股沿饱和器水平方向入环形室做环形流动,每股煤气均匀经过数个含酸母液循环吸收喷洒,然后两股煤气汇成一股进入饱和器的后室,用来自小母液泵的母液进行二次喷洒吸收,以进一步吸收和除去煤气中的氨。
煤气再以切线方向进入饱和器内的旋风除酸器,除去煤气中夹带的酸雾液滴,再由旋风除酸器的中心出口管离开饱和器,为进一步降低煤气中酸雾酸滴的含量,在饱和器的出口增设有捕雾器再次捕集煤气中的微量酸雾,而后到终冷洗苯工段。
饱和器的上段与下段之间以降液管联通。
喷洒吸收氨后的母液从降液管流到结晶室的底部,在此晶核通过母液向上运动,不断地搅拌母液,使硫铵晶核不断长大,大小晶体之间颗粒分级。
然后由结晶泵将底部的硫酸铵晶液送至结晶槽。
同时为防止底部硫酸铵晶体过大引起积块现象,将部分大母液循环泵打出的液体进行反冲。
饱和器结晶室内含有小颗粒的母液上升至结晶室的上部,大母液循环泵从结晶室的上部将母液抽出,大部分送往饱和器上段两组喷淋箱内进行循环喷洒,使母液在上下段之间不断循环。
饱和器的上段设有满流槽,以保持液面并密封住煤气。
满流口溢出的母液流入满流槽内液封槽,再溢流到满流槽内,然后用小母液泵送至饱和器的后室进行喷洒。
冲洗和加酸时,母液经满流槽流至母液储槽,再用小母液泵送至饱和器内。
另外,母液储槽还起到饱和器检修时储存母液的作用。
硫铵生产工艺技术标准一、硫铵生产工艺流程经脱硫后的煤气经过预热器加热(温度较高时不需要加热)后进入饱和器,在饱和器内煤气经母液喷淋,吸收煤气中的氨气,煤气从饱和器顶流出,流入终冷洗苯工序。
硫铵母液经大小母液循环泵在饱和器内循环喷洒,油库送来的硫酸贮存在硫酸高臵槽内,不间断流入满流槽补充进入母液,补充母液中酸的消耗。
饱和器内硫铵晶体长大后被结晶泵送往结晶槽继续沉积长大然后送入离心机脱水。
分离的水流入满流槽,硫铵经过螺旋给料机送往振动流化床加热干燥后,进入料斗,称重包装销售。
二、产品及产品执行标准及其影响因素硫酸铵执行标准:GB535—1995合格品硫酸高置槽满 流 槽小母液循环泵冷 风料 斗仓 库振动流化床饱和器 预热器 大母液循环泵旋风分离器 结晶泵1#、2#离心机 热风机1#、2#结晶槽 螺旋给料机 水洗除尘器项目指标优等品一级品合格品外观白色结晶无可见机械杂质无可见机械杂质氮含量干基≥21.4 21.0 20.5水分H2O≤0.2 0.3 1.0游离酸H2SO4≤0.03 0.05 0.2铁Fe含量≤0.007 ——砷(As)含量≤0.00005 ——重金属(以Pb计)含量≤0.005 ——水不溶物含量≤0.01 ——注硫酸铵做农业用时可不检验铁、砷、重金属和水不溶物指标。
硫铵质量主要影响因素为:①母液酸度②加酸制度③洗水量④母液循环量⑤离心机下料量的大小⑥风温及风量⑦母液温度⑧操作时间⑨杂质的多少,喷洒的效果。
饱和器后煤气含氨量的影响因素有:①进饱和器的煤气含氨②母液酸度③母液喷洒量④煤气量⑤饱和器处理能力⑥母液喷洒不均。
三、原材料性质及其质量标准1、硫酸性质浓度≥93%相状态:无色透明液体比重(20℃):1.8305×103kg/m3 熔点:10.56℃沸点:270℃危险与毒性:强腐蚀性、强氧化性,遇可燃物、有机物可炭化,遇水大量放热、有毒。
工业硫酸执行标准 GB 534-2002,技术要求指标名称浓硫酸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硫酸H2SO4含量≥92.5或98.0 92.5或98.0 92.5或98.0灰分≤0.03 0 .03 0.10铁Fe含量≤0.010 0.010砷As含量≤0.001 0.005铅Pb含量≤0.01透明度mm ≥50 50色度mL ≤ 2. 0 22、离心机润滑用油技术标准46#汽轮机油密度:0.961×103kg/m3 粘度:41.4-50.6mm2/S闪点:≥180℃酸价:0.03mgKOH(碱)/g 粘度指数:90 水分: 0四、中加酸及配母液作业规范饱和器每运行24小时进行一次中加酸操作,中加酸酸度为8~10%,加完酸30分钟开始配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