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易错题训练集(6)
- 格式:doc
- 大小:332.00 KB
- 文档页数:8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高频错题大合集(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教案大全、教学资料、作文大全、演讲致辞、祝福语、名言句子、感悟故事、心得体会、总结报告、工作计划、党团资料、条据书信、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each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speeches, blessings, famous quotes, sentences, insights, experiences, summary reports, work plans, party and group information, and rules Letters, contract agreement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tay tuned!高中生物一轮复习高频错题大合集高中生物一轮复习高频错题大合集在生物复习过程中,许多学生会出现概念不清、公式法则记忆不清、忽视前提或适用范围等情况。
2010届高三一轮复习易错题训练集(1——100题)1、某哺乳动物的一种成熟细胞不含有DNA 。
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在一定O 2浓度范围内,K +进入该细胞的速度与O 2浓度关系的是 A2、图表示根细胞液中三种物质随氧分压变化的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都是通过主动运输从土壤中吸收来的 B 浓度变化不会影响到细胞吸水C 糖的降低与N 、P 的增加没有关系D 细胞膜上运输K 比运输N 的载体多3、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ATP ,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
这两种物质分别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是A 、主动运输、主动运输B 、胞吞、主动运输C 、主动运输、胞吞D 、被动运输、主动运输 4、把一个已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投入清水中,细胞的吸水能力将A 、逐渐增强B 、逐渐降低C 、保持不变D 、先升高后降低 5、磷脂分子在常温下为液体状,这就决定了A 、对不同离子的透过性不同B 、不同生物膜功能上的差异C 、细胞质可以流动D 、动物细胞可进行变形运动 6、将红色荧光染料标记的小鼠细胞与绿色荧光染料标记的人细胞整合后,放到10℃的恒温箱中培育40min ,其结果和说明的问题是A 、两种荧光点均匀分布,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 、两种荧光点均匀分布,细胞膜的流动性不受环境影响C 、两种荧光点不均匀分布,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D 、两种荧光点不均匀分布,细胞膜流动性受温度影响7、用有氧呼吸酶抑制剂处理人的成熟红细胞,则对下列物质吸收没有影响的是(多选) A 、葡萄糖 B 、氨基酸 C 、K+D 、甘油氧分压8、.下图中能正确表示人体胰蛋白酶对底物的分解速度和温度关系的是C9、下图分别表示温度、pH与酶活性的关系,叙述不正确的是A.曲线A上的b点表示该酶的最适温度 B.人体内胃蛋白酶的活力与曲线B相似C.曲线B.C说明不同的酶有不同的最适PH值D.血浆中的凝血酶原的活力与曲线C类似10、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产生ATP的部位及所需ATP的来源主要是A、线粒体;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B、细胞质基质;葡萄糖,进行无氧呼吸C、线粒体;乳酸,进行无氧呼吸D、细胞质基质;乳酸,进行无氧呼吸11、细胞内要消耗ATP的生理过程有①丙酮酸在线粒体内氧化分解②蛋白质的合成③质壁分离及其复原④动作电位恢复到静息电位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12、下列过程能使ADP含量增加的是A、消化道内蛋白质的消化B、线粒体内[H]和氧的结合C、叶绿素a失去电子D、细胞分裂时纺锤丝的收缩69、下列有关酶特性实验设计中最科学、严谨的选项实验目的主要实验步骤A 酶催化具有高效性实验组:2mL3%H22+1mL过氧化氢酶保温5min对照组:2mL3%H22+1mL蒸馏水保温5minB 酶催化具有专一性实验组:2mL 3%可溶性淀粉+1mL新鲜唾液保温5min后碘液检验对照组:2mL 3%蔗糖+1mL新鲜唾液保温5min后碘液检验C 探究酶作用的适宜温度5mL 3%可溶性淀粉+2mL新鲜唾液+碘液→每隔5分钟将溶液温度升高10℃,观察溶液蓝色变化D pH影响酶的催化活性向三支试管中依次各加入:2mL 3%可溶性淀粉、1mL不同pH缓冲液和1mL新鲜唾液在适宜温度下保持5min 斐林试剂检验13、下列关于ATP的说法正确的是A、由于ATP是高能化合物,所以与生物体内能量的释放、转移和利用关系最密切B、ATP在植物体内与动物体内的来源相同C、植物叶肉细胞内线粒体数目少于动物肌细胞内线粒体的数目,证明植物细胞叶绿体也为叶肉细胞的很多生命活动提供能量D、几乎所有生物均以ATP为直接能源物质的事实,是这些生物有共同原始祖先的证据之一14、下列过程都不会使ADP含量增加的是A、K+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C3化合物还原成葡萄糖B、暗反应中CO2的固定,线粒体中的[H]与O2结合C、甘油和酒精进入细胞,氨基酸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D、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水的光解15、下列各项利用了细胞呼吸原理的是①真空包装水果可延长保存期②沼气发酵③利用葡萄、粮食和酵母菌酿酒④温室大棚适当增加二氧化碳、肥料提高光合速率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D、①③④16、在自然条件下,有关植物细胞呼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有氧呼吸过程中,中间产物丙酮酸必须进入线粒体B、高等植物只能进行有氧呼吸,不能进行无氧呼吸C、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无氧呼吸不产生二氧化碳D、有氧呼吸的强度晚上比白天强17、用颜色不同的容积相同的玻璃罩分别罩住大小、生长门状况相同的天竺葵,光照相同的时间后,罩内氧气最多的是A、绿色罩 B、红橙色罩 C、蓝紫色罩D、无色罩18、下图为不同温度下金鱼的代谢率(耗氧率)与氧分压的关系图。
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作用特点易错归因对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特点识记不清。
典型易错题例1(2022·湖北·恩施市第一中学模拟预测)自主神经指支配内脏、腺体和血管的传出神经,其活动不受意识支配。
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它们的作用既相互拮抗又协调统一。
交感神经的作用主要是保证人体在紧张、运动状态时的生理需要,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主要是维持安静、休息时的生理功能。
据此推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猎物在被狩猎者追捕时,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多B.肾上腺素的分泌受到神经-体液调节控制C.人在恐惧时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有利于机体对外界环境做出迅速反应D.睡前进行剧烈运动会影响睡眠,原因可能是运动时副交感神经兴奋,使得心率和血压上升【答案】D【解析】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调节人体内脏功能的神经装置,所以也叫内脏神经系统,因为其功能不受人类的意识支配,所以又叫自主神经系统,也可称为植物性神经系统。
紧张状态下,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量上升,提高机体的反应速度,A正确;肾上腺髓质释放肾上腺素受到相应神经递质的调节,肾上腺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特定受体来发挥作用,该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B正确;人在恐惧状态下,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量上升,提高机体的反应速度,C正确;睡前进行剧烈运动会影响睡眠,原因可能是运动时交感神经兴奋,使得心率和血压上升,D错误。
故选D。
解题技巧1.神经系统的组成2.内脏运动神经的作用特点(1)奔跑等身体运动是由躯体运动神经支配的,它明显受到意识的支配;而由惊恐所引起的心跳与呼吸的变化是由内脏运动神经控制的,是不随意的。
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称为自主神经系统。
(2)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部分器官的作用器官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眼球瞳孔开大肌收缩,瞳孔散大瞳孔括约肌收缩,瞳孔缩小甲状腺促进甲状腺激素分泌抑制甲状腺激素分泌心脏心跳加快,心肌收缩力加强心跳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支气管支气管平滑肌舒张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胃、肠胃、肠平滑肌舒张,抑制胃、肠运动胃、肠平滑肌收缩,促进胃肠运动膀胱逼尿肌舒张,内括约肌收缩逼尿肌收缩,内括约肌舒张同类题练习1.(2022·辽宁·建平县实验中学模拟预测)下列关于自主神经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A.自主神经系统中既有传入神经,也有传出神经B.自主神经系统属于脊神经,其活动不受脑中高级中枢的控制C.交感神经使内脏器官的活动加强,副交感神经使内脏器官的活动减弱D.当机体处于紧张、焦虑和兴奋等活动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2.(2022·湖北·武汉二中模拟预测)机体对同一生理过程可能存在相反的调节,犹如汽车的油门和刹车,以使机体对外界刺激作出更精确的反应,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河北省吴桥中学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易错试题人教版2013/1/311.某研究小组探究避光条件下生长素浓度对燕麦胚芽鞘生长的影响。
胚芽鞘去顶静置一段时间后,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去顶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弯曲角度(α)。
左下图为实验示意图。
右下图曲线中能正确表示实验结果的是()A.a B.b C.c D.d2.图一是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胚芽鞘弯曲的情况(弯曲角度用A表示);图二是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促进作用示意图,由此我们可以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在b点时A具有最大值B.当生长素浓度小于b点浓度时,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A逐渐减小C.只有生长素浓度髙于c点浓度时,生长素才会抑制胚芽鞘的生长D.由图二可知生长素对胚芽鞘的生长作用具有两重性3.已知玉米有色籽粒对无色籽粒是显性。
现将一有色籽粒的植株X进行测交,后代出现有色籽粒与无色籽粒的比是1:3,对这种杂交现象的推测不确切的是()A.测交后代的有色籽粒的基因型与植株X相同B.玉米的有、无色籽粒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玉米的有、无色籽粒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D.测交后代的无色籽粒的基因型至少有三种4.将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显性个体和纯合隐性个体间行种植,另将玉米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显性个体与纯合隐性个体间行种植。
问隐性纯合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F1是()A.豌豆和玉米都有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B.豌豆和玉米的显、隐性个体的比例都是3∶1分 解 者 光 A B C D 呼吸 呼 吸 C .豌豆都为隐性个体,玉米既有显性个体又有隐性个体D .玉米都为隐性个体,豌豆既有显性个体又有隐性个体5.基因型为AA 和aa 的个体杂交产生F 1,通过连续自交直到 F n ,则在此过程中( )A .基因型为AA 和aa 的亲本不含等位基因,杂交结果不符合分离定律B .共发生了n 次等位基因的分离C .杂交后代基因型比例保持不变D .A 和a 的基因频率保持不变6.如上图为人体内两种重要化合物A 与B 的化学组成关系,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 .a 的种类约有20种,b 的种类有8种B .连接两个a 的化学键是“-NH-COOH ”C .b 由含氮的碱基、脱氧核糖和磷酸组成D .A 的种类在神经细胞与表皮细胞中相同,B 则不同7草原类型草甸草原 典型草原 荒漠草原 植物总种数160 100 80 平均种数(种树/平米)20 18 10 平均产量(千克干重/公顷)2000 900 200 旱生植物的种数比例(%)25 78据表可以确认的是A .在植物丰富的区域采用样方法获得数据B .典型草原中各种群密度均大于荒漠草原C .流经草甸草原的总能量大于典型草原D .表中荒漠草原旱生植物的丰富度最高8.右图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图解。
必修1第一章走近细胞1、以下列细胞为例来描述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哪项的层次最多?A.蓝藻 B.变形虫C.蚯蚓肌肉细胞 D.含羞草叶肉细胞注释:该题学生对题干的理解普遍不清晰,导致选错。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1、关于生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叙述,正确的是A.体内参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水是自由水B.某些无机盐是组成ATP、RNA和纤维素的必需成分C.生物体内无机盐浓度的大小会影响细胞的吸水和失水D.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例与生物个体代谢的强弱有关注释:学生好多不明白B为什么错误,主要就是对无机盐的概念还不是很清晰。
2、分析一条多肽链E和一条多肽链F得到以下结果(单位:个)C H O N 氨基羧基元素或基团多肽链E 201 348 62 53 3 2 多肽链F 182 294 55 54 6 1 推测组成两条多肽链的氨基酸数最可能是选项 A B C D多肽链E 199 53 50 51多肽链F 181 54 48 49注释:学生分不清到底应该是以氧原子还是氮原子为基准来计算。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1、下列属于细胞质基质、叶绿体基质和线粒体基质的共性的是A.都含有DNA B.都含有蛋白质C.都含有RNA D.都能产生ATP注释:学生不知道细胞质基质中有RNA而无DNA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1、用水洗涤菜叶类蔬菜时,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
若进行加热,随着水温的升高,水的颜色逐渐变绿,其原因是A.加热使细胞壁失去选择透过性 B.加热使原生质层失去选择透过性C.加热使细胞膜和叶绿体膜失去选择透过性 D.加热使细胞膜和液泡膜失去选择透过性注释:学生错选B的很多2、下图中正确表示水稻呼吸强度与K+吸收量关系的是 C注释:学生错选D的很多3、某同学在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中,绘制的图如右图所示,针对图示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图所示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B.原生质层是指2与3之间的细胞质C.此时4内液体浓度大于细胞外界溶液的浓度D.若将该图所示细胞放于清水中,可能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注释:学生对此时细胞所处的状态,即细胞液浓度与外界容易浓度之间的关系理解片面,认为此时细胞处于失水或吸水,没有考虑两者都有可能。
易错点06 遗传的分子基础易错题【01】对中心法则的理解不到位易错题【02】对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区别不清易错题【03】对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理解不到位01对中心法则的理解不到位(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Ⅲ·1))关于真核生物的遗传信息及其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A.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RNA,也可以从RNA流向蛋白质B.细胞中以DNA的一条单链为模板转录出的RNA均可编码多肽C.细胞中DNA分子的碱基总数与所有基因的碱基数之和不相等D.染色体DNA分子中的一条单链可以转录出不同的RNA分子【错因】生物的遗传信息传递方向就是中心法则描述的内容,本题各个选项是对中心法则具体内容的描述,对中心法则识记或理解不到位的,则会在本题出现混淆。
【问诊】真核生物的正常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包括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
DNA分子上分布着多个基因,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A、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包括DNA转录成mRNA,mRNA进行翻译合成蛋白质,A正确;B、以DNA的一条单链为模板可以转录出mRNA、tRNA、rRNA等,mRNA可以编码多肽,而tRNA的功能是转运氨基酸,rRNA是构成核糖体的组成物质,都不编码成多肽,B错误;C、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而DNA分子上还含有不具遗传效应的片段,因此DNA 分子的碱基总数大于所有基因的碱基数之和,C正确;D、染色体DNA分子上含有多个基因,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一条单链可以转录出不同的RNA分子,D正确。
故选B。
【答案】B【叮嘱】中心法则:,图中实线表示的是绝大部分生物(包括所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和大部分病毒)都具有的遗传信息传递方式,包括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虚线表示的是RNA病毒的信息传递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逆转录病毒(如HIV),一种是RNA自我复制类型(如新冠病毒)。
1.如图为人体中基因对性状控制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可以得出A.①过程需要DNA单链作模板,葡萄糖作为能源物质为其直接供能B.过程①②者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且遵循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相同C.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基因重组的结果D.基因1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人体基因对性状控制过程示意图,其中①表示转录过程,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M1、M2是转录形成的mRNA,可作为翻译的模板;②是翻译过程,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合成;据此分析。
易错热点排查练(六)(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命题报告]1.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需对S型细菌中的物质进行分离、提纯和鉴定B.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实质是发生了基因重组C.S型细菌的DNA使部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D.该实验的思路是将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观察DNA的作用D[在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中需对S型细菌中的物质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A正确;该实验的生物变异属于基因重组,B正确;S型细菌中的某种物质即DNA能使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产生可遗传的变异,C正确;该实验的思路是将DNA和蛋白质分开,分别单独观察DNA和蛋白质的作用,D错误。
]2.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培养基内噬菌体与细菌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噬菌体增殖所需的原料、酶、能量均来自细菌B.在t0~t1时间内,噬菌体还未侵入到细菌体内C.在t1~t2时间内,噬菌体侵入细菌体内导致细菌大量死亡D.在t2~t3时间内,噬菌体因失去寄生场所而停止增殖B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为吸附→注入→合成→组装→释放,侵入细菌时噬菌体只有DNA进入细菌体内,合成子代噬菌体需要的原料、酶、能量都由细菌提供,A项正确;在t0~t1时间内,噬菌体和细菌的数量基本稳定,此时噬菌体可能还未侵入到细菌体内,也可能已经侵入到细菌体内,只是细菌还未裂解释放子代噬菌体,B项错误;t1~t2时间内,细菌大量死亡是由于噬菌体的侵入,C项正确;在t2~t3时间内,细菌裂解死亡,噬菌体因失去寄生场所而停止增殖,D项正确。
]3.对①~⑤这五种生物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如下表所示:A.①和②B.⑤和①C.④和②D.④和①D [肺炎双球菌属于原核生物,具有细胞壁,含有DNA和RNA;噬菌体属于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仅含有DNA一种核酸;两种生物均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故D项符合题意。
选择题共57分选择题:本题共38小题,每小题1.5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蓝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单个细胞的直径虽比细菌大,但肉眼是分辨不清的B.发菜、颤藻、念珠藻都属于蓝藻C.蓝藻的叶绿体含藻蓝素和叶绿素D.蓝藻是能自养的原核生物2、下列关于细菌和蓝藻的说法正确的是A.蓝藻是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异养生物,而细菌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B.蓝藻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而大多数细菌是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异养生物C.二者细胞中都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但都有拟核,拟核中有染色体D.二者都属于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相比,细胞中都没有核膜,没有核糖体3、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换用高倍镜观察脂肪细胞时,可使用较大光圈增加视野亮度B.观察黑藻细胞的细胞质流动,以叶绿体的运动作为参照C.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时,主要观察液泡颜色的变化D.观察甲基绿-吡罗红染色的细胞,细胞核和细胞质分别呈绿色和红色4、下面为洋葱根尖分生区有丝分裂观察实验的有关图示,甲图是一组目镜标有5×和16×字样、物镜标有10×和40×字样的镜头,乙图是某同学在甲图中选用的一组能放大160倍的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图象.欲将乙图视野中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进行640倍高倍镜观察,正确的镜头组合及装片的移动方向应是A.(1)×(4);左上方 B.(1)×(3);右下方C.(2)×(3);右下方 D.(2)×(3);左上方5、以下关于生物学现象中“最多”或“最少”的计算,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45H101O16N17S3的多肽(可考虑环状)中最多含有肽键17个B.光合作用合成离开卡尔文循环的6个C3分子,至少需要固定6个CO2C.n个碱基组成的双链DNA分子中,A的数量等于C,则该DNA分子最多有4n种D.控制一百肽合成的基因中(考虑终止密码),至少含有303个嘧啶6、当蛋白酶使蛋白质水解成多肽时,蛋白酶破坏了蛋白质的A.只有空间结构B.空间结构和所有的肽键C.所有肽键D.空间结构和部分的肽键7、人成熟的红细胞、蛔虫细胞、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合成ATP 的场所分别是①细胞质基质②叶绿体③线粒体④高尔基体.A.①,①③,①②③B.①③,①③,①③C.①,①,①③D.①,①③,①③④8、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C.溶酶体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构无分解作用9、细胞的部分结构、物质有“骨架或支架”之说,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真核细胞中有维持细胞形态的细胞骨架,细胞骨架与物质运输无关B.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支架,其他生物膜无此基本支架C.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D.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或氮原子构成的链为基本骨架10、如图表示渗透作用装置图,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图1、3装置溶液A、B、a、b浓度分别用M A、M B、M a、M b表示,图2、4分别表示一段时间后,图1、3液面上升的高度h1、h2。
54A. B. C. D. 该分子中含有参与构成该分子的氨基酸中至少有 该分子空间结构的形成与 该分子彻底水解将产生 154个氨基和154个羧基-S-S-等化学键无关153种氨基酸QHxOyNB 。
已知该多肽是由下列氨基酸中的几种作为原料3、经测定,某多肽分子式是 合成的。
苯丙氨酸(C9H1QN )天冬氨酸(CHON )丙氨酸(CsHQN )亮氨酸(C s HsQN )半胱氨酸(CsHQNS )下列有关该多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B. C. 该多肽水解后能产生 3种氨基酸 该多肽中H 原子数和Q 原子数分别是32和5该多肽叫三肽化合物该多肽在核糖体上形成,形成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D. 枚琢 依黑三叙 多利刚fl,冷雄今0尤澜;扬乐建匕 禅暗®瓠 创幺兴MJL高三生物必修一和必修二一轮复习错题反馈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n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n 卷第 36~~38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卷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 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机读卡一并交回。
第I 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 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其结构和功能高度统一。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有 ① 卵细胞体积较大有利于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为胚胎早期发育提供养料; ②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比相对较大,有利于提高气体交换效率; ③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有大量的线粒体,有助于物质运输的能量供应; ④ 哺乳动物成熟精子中细胞质较少,有利于精子运动. A. —项 B .二项 C .三项 D .四项2、 如图表示一个由153个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分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枚利;2"、多钊占国*冷雄今0尤澜;扬伍送直*禅暗®物,创瑟*妙4、胰岛素和性激素都是生物激素,它们的化学本质是A. 蛋白质和脂肪B •脂质和蛋白质C •蛋白质和固醇D •蛋白质和糖类5、人体内主要储能物质和主要能源物质分别是A. 糖原和葡萄糖B •脂肪和糖类C •蛋白质和脂肪D •蛋白质和糖类6、已知核糖体是由RNZ和蛋白质构成的,如图示中a、b为有机小分子物质,甲、乙、丙代表有机大分子物质•则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在生物体内,a有8种,b有20种B. b在细胞核中经脱水缩合反应形成丙C. 组成甲与乙的五碳糖不同D. 肌肉细胞和神经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不同与乙的不同有关7、高等动物细胞内的某结构,经检测其内含有核酸、蛋白质等物质,且在新陈代谢过程中该结构既能消耗水,又能产生水,既能消耗ATP又能产生ATP,则该结构A. 产生的ATP主要用来进行暗反应合成糖类等有机物B. 能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但是需要用甲基绿将其染成绿色C. 可能是线粒体,但进行有氧呼吸的生物细胞不一定含有该结构D. 可能是细胞质基质,在此处进行呼吸作用可以产生二氧化碳&取同一个白萝卜,切出若干个长度为5cm的萝卜条,平均分为四组,置于相同浓度的蔗糖溶液、甘油溶液、KNO液和清水中,测得萝卜条长度变化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5 min10 min15 mill20 min25 min30mm35 minr戢溶掖 4.3 4.0 3.8373535 3.7甘油溶i複 4.5 4.21043 4.5 4.9 5.0KNO3溶液 4.7 4.54342 4.4 4.7 5.0清水 5.253 5.5 5.5 5.5 5.5 5.5A. 蔗糖溶液中萝卜条长度不再变化时仍然有水分子进出细胞B. KN(3溶液中萝卜细胞液的吸水力先增大再降低C. 甘油溶液和KNG溶液中的萝卜细胞可能都发生了质壁分离及自动复原D. 甘油溶液和KNG溶液中的萝卜细胞膜上运输这两种物质的载体蛋白数量相同9、白细胞可以吞噬整个病菌,这一事实说明了A. 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B •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细胞膜具有全透性 D •细胞膜具有支持作用10、下图中甲曲线表示在最适温度下,某种酶促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
基础课程教学资料1.认为细胞中元素的含量都是C>O>N>H【点拨】细胞干重中元素的比例顺序是:C>O>N>H;细胞鲜重中元素的比例顺序是:O>C>H>N2.认为【点拨】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都是生物体必需的元素,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两者的划分标准是元素在细胞中的含量。
细胞中含量较多的元素称为大量元素,含3.【点拨】脂肪是脂质中的一类物质,脂质除包括脂肪外,还包括磷脂和固醇等。
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等。
脂肪仅由C、H、O组成,脂肪之外的脂质,如磷脂还含有N和P4.混淆遗传物质、核酸、DNA【点拨】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细胞中含有的核酸有DNA和RNA,其中DNA是遗传物质。
病毒只含有DNA或RNA分子中的一种,含有的核酸就是病毒的遗传物质。
因此可以说生物的遗传物质是核酸或DNA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说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或核酸就是DNA5.【点拨】各种细胞器膜、细胞膜、核膜等,共同构成了生物膜系统。
细胞膜、核膜、高尔基体膜、线粒体膜等膜结构均可称为生物膜,每一种膜结构均是生物膜系统的一部6.【点拨】蛋白质分为两种,一种是胞内蛋白,如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DNA复制、转录、翻译的酶,染色体的组成成分等;一种是分泌蛋白,包括蛋白质类激素、消化酶7.【点拨】单细胞的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疟原虫等)是真核生物;单细胞藻8.【点拨】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但没有细胞核的生物不一定是原核生物,如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一般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核酸构成。
既然没有细胞结构,也就不是真核细胞或原核细胞,所以病毒既不是真核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
9.认为有叶绿体才能进行光合作用,有线粒体才能进行有氧呼吸,无线粒体时进行无【点拨】有叶绿体的细胞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像蓝藻这类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及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的生物也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含有线粒体的细胞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有氧条件下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不含线粒体的真核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易错题训练集(6)121、右图表示某植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下列可能是该植物基因型的是()A.ABCd B.AaaaC.AaBbCcDd D.AaaBbb122、鸡的输卵管细胞能合成卵清蛋白、红细胞能合成β-珠蛋白、胰岛细胞能合成胰岛素,用编码上述蛋白质基因的单链片段分别做探针,对三种细胞中提取的总DNA的限制酶切片片段的单链进行杂交实验;用同样的三种基因的单链片段做探针,对上述三种细胞中提取的总RNA进行杂交实验。
上述实验结果如下表:“+”表示杂交过程中有杂合双链“—”表示杂交过程中有游离的单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胰岛细胞中只有胰岛素基因B.上述三种细胞的分化是由于细胞在发育过程中某些基因被丢失所致C.在输卵管细胞中无β-珠蛋白基因和胰岛素基因D.在红细胞成熟过程中有选择性地表达了β-珠蛋白基因123、科研人员测得一多肽链片段为“—甲硫氨酸—脯氨酸—苏氨酸—甘氨酸—缬氨酸—”,其密码子分别为:甲硫氨酸(AUG)、脯氨酸(CCU、CCC、CCA)、苏氨酸(ACU、ACC、ACA)、甘氨酸(GGU、GGA、GGG)、缬氨酸(GUU、GUC、GUA、GUG)。
控制该多肽链合成的相应DNA 片段为根据以上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DNA片段中含有肽键数为35条B.在基因工程中,限制酶作用于①处,DNA连接酶作用于②处C.该DNA片段转录的模板是β链D.若该DNA片段最右侧碱基对替换,不会引起性状的改变124、农业技术员在大田中发现一株矮状穗水稻,将这株水稻,将这株水稻所收获的种子再种下去,发育而成的植株之间总会有所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来自A、基因突变B、染色体变异C、基因重组D、环境条件改变125、下图表示某正常基因片段及指导合成的多肽顺序。
A~D位点发生的突变将导致肽链的延长停止的是[除图中密码子外,已知GAC(天冬氨酸)、GGU(甘氨酸)、GGG(甘氨酸)、AUG(甲硫氨酸)、UAG(终止)]A. A点丢失T/AB. B点T/A→C/GC. C点T/A→G/CD. D点G/C→A/T126、下图是甲、乙两种生物的体细胞内染色体情况示意图,则染色体数与图示相同的甲、乙两种生物体细胞的基因型可依次表示为A.甲:AaBb 乙:AAaBbbB.甲:AAaaBbbb 乙:AaaBBbC.甲:AaaaBBbb 乙:AaBBD.甲:AaaBbb 乙:AAaaBbbb127、右图是从一种二倍体生物体内获得的某个细胞的示意图,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染色体、纺锤体及赤道板B.图示细胞的分裂过程中可出现基因重组C.此时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D.这种生物体内所含的二糖是蔗糖,多糖是糖元128、由于种种原因,生物体内某条染色体上多了几个或少了几个基因,这种遗传物质的变化属于A、基因内部结构的改变B、染色体结构变异C、染色体数目变异D、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129、、右图为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组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的染色体是Ⅱ、Ⅲ、Ⅳ、X 、Y B .控制果蝇红眼和白眼的基因位于Y 染色体上C .要测定果蝇染色体的脱氧核苷酸序列,需要测定Ⅱ、Ⅲ、Ⅳ、X 四条染色体D .果蝇是二倍体130、用二倍体西瓜做父本,培育“三倍体无子西瓜”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第二年的植株中,染色体组数可存在2、3、4、5个染色体组 B 、第一年的植株中有同源染色体C 、第一年结的西瓜其种皮、胚和胚乳的染色体组数不同,均是当年杂交的结果D 、第二年的植株中用三倍体做母本,与二倍体的父本产生的精子结合后,得不育的三倍体西瓜131、现代进化理论认为,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下列哪种变异现象不属于此类突变的范畴A 、(豌豆种皮)黄色(自交)→黄色、绿色B 、红眼果蝇中出现了白眼C 、猫叫综合征D 、无子西瓜132、已知某物种的一条染色体上依次排列着A 、B 、C 、D 、E 五个基因,图9-3列出的若干种变化中,未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化的是D133、把普通小麦的花粉和一部分体细胞通过组织培养,分别培养成两种小麦植株,它们分别是( )A .单倍体、六倍体B .三倍体、六倍体C .单倍体、二倍体D .二倍体、单倍体134、已知一株玉米基因型为AaBb ,两对基因自由组合,经过花药离体培养,再经秋水仙素处理获得N 株玉米幼苗,其中基因型为AB 的个体为( ) A .N/4 B .N/6C .N/8D .0135、下图表示某基因型为AaBb 的二倍体生物某器官细胞核中DNA 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B C D E F A B CA B C E F A b c d eA B C DA.染色体数目的加倍发生在A时期和F时期B.L时期细胞中的基因组成可能为AABB、AAbb、aaBB、aabb C.D时期细胞中有二个染色体组D.在F时期细胞核中发生了DNA的解旋、DNA的转录和翻译等过程136、已知普通小麦是六倍体,含42条染色体。
有关普通小麦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它的单倍体植株的体细胞含21条染色体B.它的每个染色体组含7条染色体C.它的胚乳含3个染色体组D.离体培养它的花粉,产生的植株表现高度不育137、下图为马的生活史,有关此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有丝分裂发生在Ⅰ→Ⅱ、Ⅳ→Ⅰ②基因重组发生在Ⅲ→Ⅳ之间③基因突变可发生在Ⅰ→Ⅱ、Ⅱ→Ⅲ、Ⅳ→Ⅰ④Ⅳ为新个体发育的起点A.①②③ B.①④C.①③④D.②③④138、某株番茄是四倍体植物,体细胞染色体数为48,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涂抹未开花的花蕾柱头,诱发其单性结实,所得到的无籽番茄果实细胞的染色体数和授给二倍体番茄成熟花粉后结成的番茄果肉细胞的染色体数分别是A.48和36B .48和48C .96和36D .48和24139、右图是某植株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A ,a ,B 是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该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②若该植株是由花粉粒发育来的,则其亲本是四倍体 ③若该植株是由受精卵发育来的,则其配子是二倍体 ④该细胞发生过基因突变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D .③④140、从理论上分析,下列错误的一项是( ) A .二倍体×四倍体→三倍体 B .二倍体×二倍体→二倍体 C .三倍体×三倍体→三倍体 D .二倍体×六倍体→四倍体141、水稻的某三对性状,分别由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三对等位基因控制。
利用它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浓度适当的秋水仙素处理。
经此种方法培育出的水稻植株,其表现型最多可有( ) A .1种 B .4种 C .8种D .16种142、铁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血红蛋白是红细胞的主要成分。
当人或哺乳动物体内含铁量减少时,红细胞运输氧的功能减弱。
当含铁量过低时,人和动物则表现为贫血,同时会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如贫血的人面色苍白,容易疲劳,并有心跳气短、恶心、头痛、眩晕等症状。
这一事实说明铁的作用为A 、细胞中某些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B 、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C 、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D 、以上三项都是143、.在反应式“ADP+Pi+能量 ATP ”中,对植物细胞来说,当反应向生成ATP 的方向进行时,提供能量的过程是A .暗反应和呼吸作用B .光反应和呼吸作用酶.C .主动运输和光反应D .光反应和呼吸作用和磷酸肌酸的分解144、右图不能表达的生物学意义是 A 、光合速率与二氧化碳浓度的关系 B 、细胞质壁分离速率与时间的关系 C 、发生渗透失水的细胞质量与时间的关系 D 、氧气浓度与乳酸菌无氧呼吸强度的关系145、把一株植物的一个叶片包在黑纸中放置一天(饥饿处理),然后再把叶片中脉切断(如图),给予光照2h 。
经检验,叶片下半部分产生了淀粉,而叶片上半部分无淀粉生成。
原因是 A 、切断叶脉阻断了有机物的运输 B 、切断叶脉阻断了水分的运输 C 、切断叶脉阻断了CO 2的运输D 、切断叶脉影响了上部细胞的细胞呼吸146、生长在较弱光照条件下的植物,当提高CO 2浓度时,其光合作用强度并未随之增加,主要限制因素是 A 、光反应 B 、暗反应 C 、细胞呼吸 D 、温度147、图示为某有机物加入催化剂后,置于0℃到80℃环境中,有机物的分解总量与温度的关系图。
根据该图判断,如果把这些物质置于80℃到0℃的环境中处理,其有机物分解总量与温度的关系应为148、荣获200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3位科学家发现了调控细胞周期的关键因子。
其中美国的利兰·哈特韦尔发现了对各个细胞周期的最初阶段起调控作用的“START ”基因。
下图中“START ”基因起作用的时期为 A 、ab B 、fg C 、de D 、gh149、右图表示番茄随环境中氧浓度变化,从培养液中吸收Ca2+和Si2+的曲线。
影响A、B两点与B、C两点吸收量的主要因素分别是()A.离子浓度、载体数量B.离子浓度、呼吸作用强度C.载体数量、离子浓度D.载体数量、呼吸作用强度150、在实验条件下,测试某种恒温动物离体细胞的呼吸强度(E)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正确结果是下图中的151、用大豆新鲜绿叶进行如下图装置的实验,置于充足的光照下,分析C处的气体成分,其结果可能是A.O2量多于B处 B.O2量与B处相等C.无CO2和O2 D.CO2量多于B处152、高等植物细胞中与葡萄糖生成和彻底分解有关的细胞结构依次是A、叶绿体和线粒体B、叶绿体和细胞质C、叶绿体、内质网和线粒体D、叶绿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153、春天植物产生幼叶时要进行旺盛的细胞分裂,其细胞分裂的方式和DNA复制的情况是A、无丝分裂;DNA不复制B、减数分裂;DNA在细胞核中复制C、有丝分裂;DNA在细胞核中复制D、有丝分裂;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DNA都复制154、下图中能正确表示人体内胰蛋白酶对底物的分解速率和温度关系的是155、下列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1分子ATP彻底水解后得到3分子的磷酸基团、1分子核糖和1分子的腺嘌呤B、ATP能溶于水,制成的药剂只能注射,不能口服C、ATP中用于生命活动的能量储存在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中D、叶肉细胞内形成ATP的场所只有叶绿体和线粒体156、在正常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的某植物,当实验改变某种条件后,即可发现其叶肉细胞内五碳化合物含量突然上升,则改变的条件是A、停止光照B、停止光照并降低CO2浓度C、升高CO2浓度D、降低CO2浓度157、如图是验证水生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图,锥形瓶内装天然水和新鲜水草,瓶口用带有导管的橡皮塞塞紧,烧杯内为30℃左右的水,在光照充足的情况下,最初一段时间内,U型管内左侧液面的高度变化和锥形瓶中液体的pH变化分别是A、升高、升高B、升高、降低C、降低、升高D、降低、降低158、维生素D进入细胞不需载体,也不需消耗能量,主要原因是A、维生素D本身就是载体B、维生素D是小分子C、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159、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停止后的细胞液与其外界溶液浓度相比A、基本一致B、小于外界溶液浓度C、大于外界溶液浓度D、无法比较160、豌豆豆荚绿色对黄色显性,子叶黄色对绿色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