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填筑工艺试验大纲(预案初稿)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12
土石混填路基试验段施工方案一、试验段桩号:K49+970-K50+380二、试验段施工目的1、检验施工机械性能是否满足运输、摊铺及压实的要求和工作效率,以及施工组织和施工工艺的合理性和适用性。
2、试验段所确定的压实方法、压实机械型号及组合、工序、松铺系数、碾压遍数、压实厚度和沉降差均作为今后施工现场质量把握的依据。
3、确定合理的日工作量及作业段长度,修订施工进度打算。
4、通过准时跟踪检测原材料和铺筑层的质量,制订能把握施工全过程的质量保证措施。
三、试验依据1、交通部部颁《大路路基施工技术标准》(JTG F10-2023);2、大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23 年版〕;3、招标文件(技术标准);4、恩来高速大路《监理打算》;5、鄂西高速大路《标准化建设实施细则》;6、两阶段施工图设计;7、业主下发的相关文件。
四、试验段施工打算1、开工日期:2023 年9 月1 日-2023 年9 月30 日;2、打算工期:30 天9 月 1 日-9 月 3 日试验段路基清表及填前碾压,挖方段开头开挖;9 月4 日-9 月6 日进展土方填路基 93 区试验段填筑;9 月7 日-9 月9 日进展土方填路基 94 区试验段填筑;9 月10 日-9 月30 日进展路基石方填筑试验段施工作业。
五、实施程序:路基试验段分层填筑至 96 区顶面,在施工过程中,对于检测合格的填筑层,作为路基的一局部;检验不合格的填筑层,按标准要求处理直至合格。
通过试填、检测、总结出一套科学的把握数据,用来指导大范围路基填筑施工。
六、施工组织1、试验段概况K49+970-K50+380 段总填方量为 89197m3,挖方 16515.5m3,填方边坡 1:1.5 〔局部边坡为路堤挡土墙〕,挖方边坡 1:0.75〔傍山局部〕,最大填筑高度11.713m。
93 区路基填方 72745m3,94 区填方 8022m3,96 区填方 8430m3。
2、试验段填料① 大茅坡隧道洞口挖方石碴;② K50+895-K51+032 路堑段挖方材料,该段最大挖深达 14.525m,最高边坡为三级,属深路堑挖方路段。
路基填筑试验大纲资料一、试验目的本试验旨在掌握路基填筑的技术要求,保证路基填筑质量,确保路面结构的安全运营。
二、试验范围本试验适用于土石方路基填筑试验的设计、施工、监理、质量检测和验收等。
三、试验内容1. 原材料试验包括路基填筑所需的土石方材料的物理和化学试验。
主要项目如下:•土的分级试验•石方材料颗粒分布试验•压缩强度试验•水分含量试验•含沙量试验2. 原材料质量把控在填筑前,应对原材料进行质量把控,符合技术要求方可投入使用。
3. 原地平整试验确定填土材料的厚度、坡度及边坡。
合理掌握路堤体厚度可保证路基的稳定性,并对路堤的长度和宽度进行测量。
4. 原地任意形状填土试验填筑过程中,须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填土,调整填筑方式以达到技术要求。
需注意填筑事前应密实、混合均匀、水分符合要求,填土每层用压实器按设计层数捣实,保证路基填筑的质量。
5. 原盖面压实试验填筑完毕后,进行原盖面压实试验,采用振动式压路机按略重压实工艺进行压实,压实层数达到设计要求。
工作面在压实过程中应定时将压实面涂泥稀渐度和涂抹松沙,从而保证早期强度和不开裂。
6. 原碎石路基筑路试验碎石填土路基须先进行前期处理,如进行设备调整、水分控制、测量调整、填筑、压实和碾压等操作,形成标准路基并对其进行检验。
检验内容包括路基厚度和坡度。
四、试验设备•压实器•振动式压路机•涂抹松沙工具•设备调整工具•水分测量器•输送带等五、试验流程步骤一:原材料试验和质量把控在路基填筑前,对原材料进行物理和化学试验,确定是否符合技术要求,经过质量把控后,方可使用。
步骤二:原地平整试验在路堤的填土前,应确保原地平整。
根据路堤的长度和宽度进行测量,留有一定余量。
步骤三:原地任意形状填土试验在填土试验中,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填土,注意均匀混合,保证水分符合要求。
步骤四:原盖面压实试验填筑完毕后,进行原盖面压实试验。
采用振动式压路机和喷涂松土稀于壓實面,避免出现早期强度和不开裂等现象。
基于填石路基填筑试验段的施工方案一、前言填石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是道路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其施工方案的设计将直接影响道路的耐久性和使用效果。
本文将针对填石路基填筑试验段的施工工艺和注意事项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二、工程概况1. 工程地点试验段位于XX省XX市XX区域,总长度约XX公里。
2. 设计要求•基层路基填石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
•填石应均匀分布,密实度达标。
•施工过程中需注意保护环境,保障施工质量。
三、施工方案1. 施工准备工作在施工前,需做好以下准备工作:•制定施工计划和施工组织设计。
•确定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
•掌握试验段地质情况,设想工程条件。
2. 施工工艺流程1)清场工作:清除路基表面的杂物和积水。
2)填砂垫层:进行填砂垫层,保证填砂的平整和均匀。
3)填石:按设计要求进行填石,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填筑。
4)碾压:利用碾压机进行碾压,确保填石的密实度。
3. 施工注意事项•填石应根据设计标高和截面要求进行搭筑,保证填石的层厚度和坡度符合要求。
•施工过程中要及时修正偏差,保证路面平整。
•施工现场要做好防尘措施,保护环境。
•不得随意更改设计要求,确保施工质量和工期。
四、验收标准1. 外观质量•填石应均匀、平整,无裸露现象。
•路基表面应平整、无坑洼。
2. 技术质量•填石厚度、密实度符合设计要求。
•路基稳定性良好,无波浪等变形情况。
五、总结本文对填石路基填筑试验段的施工方案进行了详细探讨,其中包括施工工艺流程、注意事项和验收标准等内容。
希望这些内容对相关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顺利完成。
京沪高速铁路土建工程三标段路基填筑工艺性试验方案审查:审核:校核:编制:中国水电集团京沪高速铁路土建工程三标段项目经理部六工区(八局)二○○八年八月路堤填筑工艺性试验方案1、工程概况京沪高速铁路土建工程JHTJ-3标段第六工区(八局)的作业位置在DK531+971.43~DK551+794.1,全长19.82km,区间主要结构物包括站场1座、桥梁4座及区间路基3段。
路基填筑的主要部位有曲阜站场和辽河1号特大桥以南3段路基。
本工区路基主要位于山东省曲阜、邹城两市境内,除曲阜站场外,其余三段路基分别位于辽河1号特大桥与韦庄大桥、韦庄大桥与韦庄特大桥和韦庄特大桥与辽河2号特大桥之间。
里程段依次为:DK537+955.96~DK538+809.39、DK539+174.67~DK539+949.5和DK540+804.96~DK541+581.15。
管段内路基总长度(不含站场)2.404km,填筑量约20方。
2、编制依据(1)《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2-2005)(2)《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3)《铁路工程土工试验方法》(TBJ102-96)(4)《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铁建设函[2003]99号(5)本段设计文件及业主、设计、监理单位下发的相关文件;(6)相关设计、施工规范;(7)新建时速350km高速铁路的设计暂行规定;(8)三标项目部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9)《高速与客运专线铁路施工工艺手册》【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0)本企业所拥有的科技成果,工法成果、机械设备状况等。
3、试验目的及试验段的设置(1)试验目的①通过路堤填筑工艺性试验,确定压实机械、填料施工含水率的控制范围,松铺厚度30cm相应的碾压遍数,最佳的机械配套和施工组织,以指导大面积基床底层及基床以下路堤填筑施工;②根据路堤试验过程各项指标检测,为基床底层及基床以下路堤填筑提供一种快速有效的检测手段,以便在路基大面积施工中做好质量控制。
基床底层路基填筑工艺性试验方案(DK399+290~D K399+400)一、工程概况根据我项目部管段范围内地质、地表分布情况以及地基处理完成情况,将路基填筑试验段选定在D K399+290~DK399+400地段,全长110米,此地段基床底层及基床以下填筑B组填料,基床表层摊铺级配碎石。
二、工程数量本试验段计划在基床底层填筑B组填料,每层压实厚度控制在35cm内,共计有B组填料:4174m3。
填筑前进行小区段填筑示范,以便规范程序,为及时调整施工参数做好准备。
三、工期安排本试验段计划2010年11月21日开工,2010年11月30日完工,施工工期10天。
四、施工目的1、确定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的配合方法;2、确定填筑、摊铺、平整、压实各工序机械设备的选型配套问题;3、确定B组填料最佳含水量施工偏差范围;4、确定B组填料最大的松铺、压实厚度,松铺系数,每车方量,卸料间距;5、确定碾压组合、遍数、速度与压实度的关系;6、确定标高、边坡、横坡、平整度的测控方法;7、确定取料-运输-铺筑-平整-稳压-压实各工序间的配合衔接问题;8、确定现场测量人员-现场工程师-机械操作手-试验人员-普工的协作、联络、调配问题。
五、试验检测方法采用烘干法检测含水量,灌水法进行孔隙率检测;K30平板荷载仪检测K30,Evd动态变形模量仪检测Evd;采用水准仪进行松铺厚度及压实厚度的检测。
项目部设实验组并负责日常施工试验检测工作,实验组则直接由局指挥部中心实验室领导。
六、资源配置情况1、人员配备试验段施工计划配备生产负责人1人,技术负责人1人,作业队长1人,领工员2人(白、夜班各1人),技术员2人,试验员2人,机械、汽车司机18人,机械维修工2人,普工10人。
2、机械设备配置情况七、工艺性试验方案、施工方法及工艺措施1、工艺性试验方案及参数路基采用采用外运填料进行填筑。
路基施工前,应验收地基处理水泥土垫层,验收合格,进行路基填筑施工。
试验段路基填筑施工方案一、确定路基填筑试验段选取K4+438——-K4+520为路基填筑试验段,试验段长82米,路基填筑高度0—12。
63米,本段共填筑12000M3。
二、施工准备1、对场地原地面以下300mm内的基底进行处理,并对树根、草皮、表土等予以清除,堆放于弃土场.场地清理完成后,采用22T振动压路机对基底强夯,使其密实度达到85%。
2、做好临时排水系统,以免浸泡路基。
施工时,注意维护排水系统,保证水流畅通。
3、路堤填土,其基底符合规范要求时直接进行填筑,软土地基先进行地基处理,再进行填筑。
地面横坡陡于1:5时,将原老边坡开挖成宽1~2m的台阶状,台阶做成2~4%的内倾斜坡,再进行路基填筑。
4、路基填筑试验段的规划和施工迭取K4+375~K4+435段石方路堑挖方做填料,试验段施工前,由试验室先做好石料强度、石料的颗粒分析、有机物含量和最大干容重的测定。
三、路基试验段填筑施工过程试验段路基填筑采用“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施工工艺,推土机进行摊铺、初平,利用18T振动压路机碾压.⑴路基填筑施工顺序测量放线→基底处理→挖掘机装土(机械开采→挖掘机装料)→自卸汽车分运到填筑路段→推土机摊铺、初平→人工整修、粗平→检查摊铺厚度并调整、精平→振动压路机碾压.⑵路基填筑方法路基填筑采用水平分层、纵向分段、以机械作业方式进行施工。
碾压顺序:碾压遵循先低后高、先轻后重的原则,直线段由路基两侧向中心碾压,有超高的曲线段由弯道内侧向外碾压。
碾压时前后两次轮迹重叠30cm,并尽快碾压到规定的压实度。
四、施工技术措施1、路基试验段施工过程控制该路基试验段填料为石方,松铺厚度为 500mm。
石方填料,其石料强度不小于15Mpa,且石料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层厚的2/3,且一般不大于300mm。
填石路堤采用18T振动压路机分层压实.压实时用小石块或石屑填缝,直到压实顶面稳定、不再下沉(无轮迹)、石块紧密、表面平整、振压无明显标高差。
路基填筑工艺性试验段施工方案优质文档(优质文档,可直接使用,可编辑,欢迎下载)目录1、编制依据12、试验目的13、适用范围14、人员组织安排15、设备配置36、填料选择37、试验方案、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4、基床底层和基床以下路堤填筑试验方案4 7。
2、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57。
2。
1、施工准备57.2。
2、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78、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118.1、质量目标118。
2、质量管理体系118.3、质量控制标准128。
4、相关要求139、安全保证措施139.1、安全管理目标139.2、安全管理机构及责任制1310、文明施工及环境保证措施1410。
1、文明施工与水土保护、环境保护管理组织机构及目标14 10。
2、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制度1510。
3、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1510.4、水保控制措施1511、整理形成试验段成果资料16A、B组填料路基填筑工艺性试验段施工方案――(DK92+750~DK92+900段)1、编制依据⑴、湘桂铁路路基工点设计图(DK92+750~DK92+900段)⑵、湘桂铁路GTXG-2标(总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⑶、《铁路路基施工规范》⑷、《客货共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⑸、《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⑹、《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⑺、国家、铁道部颁布的其他相关规范及标准等2、试验目的根据《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要求,在路基正式填筑施工前进行工艺性试验。
通过工艺性试验确定合适的压实机械,不同填料的松铺厚度和碾压工艺、填料最佳含水量的控制范围、最佳的机械配套和施工组织,确定合理的工艺流程和施工方法,指导下步路基全面填筑施工。
3、适用范围适用于我部管段内A、B组填料路基填筑施工。
试验段选择在DK92+750~DK92+900段路基正线上进行,填筑长度为150m,基床底层和基床以下路堤计划分别进行5~7层工艺性填筑试验。
路基填筑工艺性生产试验方案目录1 编制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试验段试验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工程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试验区选择与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试验工程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 气候特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 地形地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6地质特征..................................... 错误!未定义书签。
3.7 水文地质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施工进度安排.................................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施工临建设施布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 改良土及A、B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 施工便道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 生产生活用房................................. 错误!未定义书签。
5.4 施工供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路基基床以下路堤试验段施工方案1、试验段试验目的、范围和内容1.1试验目的1.1.1确定已指定填筑该路段路基所用取土场土方的最大松铺系数;1.1.2确定满足压实系数要求的碾压机械及最佳碾压遍数;1.1.3验证现场检测人员、设备是否达到路基土石方施工的监控要求;1.1.4验证机械配置和施工组织是否合理,能否符合大面积的施工要求。
1.2试验段范围本试验段正线里程为段共计360米,为正线部分路基。
本段路基位于标段范围线下,地貌为黄河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基床以下路堤填筑C 类土,方量约为m3;地质土层从上到下依次为:粉质粘土(Ⅱ);粉质粘土(Ⅲ)。
本段路基为纯路基地段,是具有代表性的地段。
1.3试验内容基床以下路堤填筑施工工艺(含检测手段)。
2、编制依据(1)经批准的设计文件及施工图纸等。
(2)铁道部、济南铁路局下发的有关文件。
(3)国家和铁道部现行有关标准、规范及相关文件:《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铁路给水排水工程质量验收标准》(TB10422-2003)《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2004)《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1-2009、TB10302-2009)《客货共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2-2008)(4)建设单位组织的技术交底及现场实地勘察资料。
(5)我公司现有技术装备及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3、施工组织及安排3.1人员安排进行路基试验段施工前,项目经理部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组长、副经理、项目总工为副组长的质量管理小组,主要参与人员见下表。
质量管理小组成员表劳动力人员安排表3.2试验段施工机械设备试验段施工所需设备都已进场,主要机械设备见下表。
主要机械设备表3.3测量、检测仪器试验段所需的测量、试验检测仪器都已到位,主要测量、检测仪器见下表。
测量、检测仪器表3.4施工计划安排3.4.1总体工期目标根据建设指挥部的统一安排及施工组织总设计施工天数,要求于年4月15日开始铺架;路基土石方工程必须于年4月13日完成,并达到验收条件。
路基填筑工艺试验大纲(预案初稿)路基填筑工艺试验大纲一、试验目的通过土工试验和现场填筑工艺试验,确定不同填料、不同填筑部位碾压机械、松铺厚度、碾压遍数、碾压行进速度、碾压振幅,形成合理的施工工艺,找出核子密度仪法与灌砂法的相关关系。
二、试验内容1.填筑材料试验(1)细粒土①液、塑限试验②重型击实试验③天然含水量和天然密度试验(2)粗粒土①颗粒大小分析试验②重型击实试验③天然含水量、天然密度和颗粒密度试验(3)级配碎石(含级配砂砾石)①颗粒大小分析试验②洛杉矶磨耗率试验③颗粒密度试验④小于0.5mm细集料的液塑限试验⑤级配碎石粒径大于16mm带有破碎面颗粒含量⑥级配碎石硫酸钠溶液浸泡损失试验⑦级配砂砾石的细长扁平颗粒含量⑧混合料的配合比试验2.选择碾压机械及其组合方式3.选定填筑松铺厚度、碾压遍数、碾压行进速度及激振强弱等。
三、试验方法(一)路基填筑1.选择试验场地在每项填筑大面积施工之前,根据现场实际,在路基范围内选择2~3段宽度为路基宽度与超填宽度之和、长度各为200m~300m的试验场地。
2.基底处理复查勘测试验地段的地基,按原设计比照《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的第5.1节要求或根据复勘结果变更之后的设计方案进行基底处理。
3.细粒土填筑(1)试验准备①填料的选择及试验对填料进行物理力学性能试验,通过击实试验,确定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选择符合设计要求且具有代表性的细粒土作为试验填料。
②施工机械及检验设备的选择选择平地机配合推土机作为摊铺设备、16t以上的振动压路机作为碾压设备;选载荷仪为压实质量检测设备。
择灌砂筒、核子密度仪和K30(2)试验的实施①对选择的试验场地的下承层进行检查验收。
②填料的铺筑将试验选用的接近最佳含水量的细粒土填料在场地内铺设成厚度不同但长度均为40m的试验区段。
用推土机初平,平地机终平。
虚铺厚度分别为30、35、40cm。
采用“方格网法”并结合“挂线法”控制虚铺厚度。
在试验场地内另铺5个厚度相同长度均为40m的依次连接的填料试验区段。
对这五个试验区段以铺填的时间来控制其含水量,必要时采用人工处理方法,使五个试验区段具有自低到高五种不同的含水量,其中含水量高于最佳含水量的有两种,接近最佳含水量的一种,低于最佳含水量的两种。
为保证边坡压实质量,填筑时路基两侧各加宽50cm 以上。
③填料的压实和检测填料按照要求铺填完毕后,用选定的碾压机械进行碾压,机械走行速度控制在2km/h以内。
各试验区段的每一填筑层每碾压两遍进行一次压实系数、含水量和地基系数K30检测,并作好记录。
经检测,如果测得的压实系数不再提高、地基系数K30达到设计要求,则停止该层的碾压。
各试验区段填筑层的每一次检测,采用核子密度仪、灌砂法、K载荷仪各检测3个点。
30④第二层填料的铺填要求和第一层一样,要分出不同的含水量试验段,按照第一层的做法进行碾压和检测,并作好记录。
⑤试验资料的分析和整理。
试验结束后,对试验填筑工艺资料进行认真地分析整理,得出用于大面积填筑碾压施工的施工工艺和技术参数,求得核子密度仪法与灌砂法的相关关系。
并对所选的施工机械的适用性进行评价,提出试验报告。
4. 砂类土、砾类土和碎石类土填筑(1)试验准备①填料的选择及试验对填料进行颗粒大小分析、颗粒密度、天然含水量、天然密度和重型击实(作为选择碾压含水量试验范围的依据)等试验,选择符合设计要求且具有代表性的砂类土、砾类土和碎石类土各一种作为试验填料。
②施工机械及检验设备的选择选择平地机配合推土机作为摊铺设备、16t以上的振动压路机作为碾压设备;选择核子密度仪、灌砂筒、灌水袋和K载荷仪作为压实质量检测设备。
30(2)试验的实施①对选择的试验场地的下承层进行检查验收。
②填料的铺筑将试验选用的接近最佳含水量的每一种类填料分别在场地内铺设成厚度不同、长度均为40m的试验区段。
用推土机初平,平地机终平。
虚铺厚度为:砂类土分为30、35、40㎝三种;砾类土和碎石类土分为30、40、50㎝三种。
采用“方格网法”并结合“挂线法”控制虚铺厚度。
在试验场内另铺成5块厚度相同、长度均为40m的依次连接的填料试验段,以铺填的时间来控制这五段填料的天然含水量的数值,必要时采用人工处理方法,使五个试验段区具有自低到高五种不同的含水量,其中含水量高于最佳含水量的有两种,接近最佳含水量的一种,低于最佳含水量的两种。
为保证边坡压实质量,填筑时路基两侧各加宽50cm 以上。
③填料的压实和检测填料按照要求铺填完毕后,用选定的碾压机械进行碾压,机械走行速度控制在2.5~3.0km/h。
各试验区段的每填筑层每压碾两遍,进行一次孔隙率、含水量和地基系数K30检测,并作好记录;经检测后,如果孔隙率不再减小、地基系数K30达到设计要求,则停止该层的碾压。
砂类土各试验区段填筑层每一次检测采用核子密度仪、灌载荷仪各检测3个点;砾石类土和碎石类土各试验区段填筑层每一次检测采砂法和K30载荷试验各检测3个点。
用灌水法和K30④第二层填料的铺填其要求和第一层一样,要分出不同的含水量试验段,按照第一层的做法进行碾压和检测,并作好记录。
⑤试验资料的分析和整理试验结束后,分别对砂类土、砾石类土和碎石类土填筑工艺试验资料进行认真地分析整理,得出用于大面积填筑碾压施工的施工工艺和技术参数,求得核子密度仪法和灌水法用于砂类土填筑压实质量检测时,它们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
并对所选的施工机械的适用性进行评价,提出试验报告。
5.块石类土填筑1) 试验准备①填料的选择及试验进行颗粒分析、颗粒密度及岩石抗压强度试验,选择符合设计要求且有代表性的块石类土作为试验填料。
②施工机械及检测设备的选择选择推土机配合推土机为摊铺设备、16t以上的振动压路机为碾压设备;选择K30载荷仪作为压实质量检测设备。
(2)试验的实施①对选择的试验场地的下承层进行检查验收。
②填料的铺筑将开挖的块石在料场先进行破碎、过筛,选择合格的填料运到已准备好的试验场地,铺设成厚度不同长度均为40m的试验区段。
用推土机推平,局部不平的低洼部位采用人工配合找平。
虚铺厚度分别为55、65、75㎝三种。
采用“方格网法”并结合“挂线法”控制虚铺厚度。
为保证边坡压实质量,填筑时路基两侧各加宽50cm 以上。
为避免刷坡时影响坡边平整,路堤加宽部分及边线附近的块石填料的最大粒径不大于15cm。
③填料的压实和检测在填料按照要求铺填完毕后,用选定的碾压机械进行碾压,机械走行速度控制在2.5~3.0km/h。
各试验区段的每填筑层每压碾两遍,进行一次地基系数K30检测,并作好记录。
经检测后,如果地基系数K30达到设计要求,则停止该层的碾压。
各试验段填筑层每一次检测采用K载荷仪检测3点。
30④第二层填料的铺填其要求和第一层一样,按照第一层的做法进行碾压和检测,并作好记录。
⑤试验资料的分析和整理。
试验结束后,对填筑工艺试验资料进行认真地分析整理,得出用于大面积填筑碾压施工的施工工艺和技术参数,并对所选的施工机械的适用性进行评价,提出试验报告。
6.物理法改良闪长花岗岩—厂拌法(1)试验准备①改良土原材料试验对需改良的闪长花岗岩风化物和准备掺入的粗粒土进行筛分、颗粒密度和天然含水量和天然密度等项目的试验,并根据其各自的筛分结果进行试配,得出可达到最优级配的初步配合比,或验证按设计给出的配合比拌成混合料的级配情况。
采用按初步配合比配成的混合料作重型击实试验,以求得最佳含水量。
选择有代表性的闪长花岗岩风化物作为试验填料。
②施工机械及检测设备的选择选择稳定土拌和机作为厂拌设备,参照砾石和碎石类土填筑工艺试验的结果,确载荷仪和灌水筒所用的器具作为压实质量检测设备。
定摊铺及碾压机械设备;选择K30(2)试验的实施①对选择的试验场地的下承层进行检查验收。
②填料的粉碎、拌合和运输在正式拌合前,对填料进行粉碎,并调试所用的拌合设备,保证拌合均匀。
拌合时,按给定的配合比的拌合用水量(最佳含水量+2%)进行拌合。
拌合好的混合料尽快运到铺筑现场。
③填料的铺筑将拌合好的混合料运到已准备好的试验场地,铺设成厚度不同、长度均为40m的试验区段。
先用推土机推平,再用平地机精平,局部不平的低洼部位采用人工配合找平。
虚铺厚度分别为30、35、40㎝三种。
采用“方格网法”并结合“挂线法”控制虚铺厚度。
为保证边坡压实质量,填筑时路基两侧各加宽50cm 以上。
④填料的压实和检测填料按照要求铺填完毕后,用选定的碾压机械进行碾压,机械走行速度控制在2.5~3.0km/h。
各试验区段,每碾压两遍进行一次孔隙率、地基系数检测,并作好记录。
经检测后,如果孔隙率不再减小、地基系数K30达到设计要求,则停止该层的碾压。
各试验区段填筑层的每一次检测采用灌水法和K载荷试验各检测3个点。
30⑤第二层填料的铺填其要求和第一层一样,按照第一层的做法进行碾压和检测,并作好记录。
⑥试验资料的分析和整理。
试验结束后,对填筑工艺试验资料进行认真地分析整理得出用于大面积填筑碾压施工的施工工艺、技术参数。
并对选定的施工机械的适用性进行评价,提出试验报告。
7.物理法改良粉粘土—路拌法(1)试验准备①改良土原材料试验:对需要改良的粉粘土进行颗粒分析、液塑限、天然含水量和天然密度试验,对拟掺入的改良材料(中粗砂)进行筛分、颗粒密度、和天然含水量等项目试验。
根据其各自的筛分结果进行试配,得出可达到最优级配的初步配合比,或验证按设计给出的配合比拌成混合料的级配情况。
采用按初步配合比配成的混合料作重型击实试验,以求得最佳含水量。
选择有代表性的粉粘土作为改良土试验用填料。
②施工机械及检验设备的选择选用德国宝马公司生产的路拌机作为拌合机械,并参照砂类土工艺试验结果确定的整平、碾压机械设备,选择灌砂筒和K载荷仪作为检测设备。
30(2)试验的实施①对选择的试验场地的下承层进行检查验收。
②填料的铺筑将粉粘土运到已准备好的试验场地,铺设成厚度不同长度均为40m的试验区段,用推土机和平地机初步平整。
粉粘土虚铺厚度分别为25、30、35cm三种。
采用“方格网法”并结合“挂线法”控制虚铺厚度。
再将中粗砂按计算的用量和间距堆置在已经初平、初压的粉粘土表层上,用推土机把中粗砂摊铺均匀,再用平地机对中粗砂进行精确摊铺,采用路拌机把已摊铺好的填料拌合两遍,并用核子密度仪快速测定初拌后混合料的含水量。
初拌后混合料的含水量如低于最优含水量2%时,应用喷管式洒水车将水均匀地喷洒在干拌后的混合料上;将含水量合适的混合料,再用路拌机拌合两遍,检测混合料的均匀性。
为保证边坡压实质量,填筑时路基两侧各加宽50cm 以上。
③填料的压实和检测填料按照要求铺填完毕后,用选定的碾压机械进行碾压,机械走行速度控制在2km/h以内。
各试验区段,每碾压两遍进行一次压实系数、含水量和地基系数检测,并作好记录;如果测得的压密实系数不再提高、地基系数K30达到设计要求,则停止该载荷仪各检层的碾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