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资产—长期投资(东财小企业会计实务)
- 格式:ppt
- 大小:307.00 KB
- 文档页数:28
小企业会计准则之非流动资产1长期投资非流动资产是指企业长期拥有、使用、获得收益的资产。
包括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券投资、长期应收款、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等。
其中,长期投资是企业用于获取与其业务活动无关的其他企业或个人的股权或债务工具的资金,包括股权投资和债券投资。
1.股权投资股权投资是指企业购买其他企业的股权以获取长期投资收益的行为。
小企业一般会以购买其他企业的股份的方式进行投资。
购买的股权可能是上市公司或非上市公司的股票,也可能是其他企业的合伙权益、有限责任公司股权等。
企业在购买股权时,一般会根据市场情况和财务状况进行评估,选择有潜力和回报的股权进行投资。
在会计核算上,股权投资既可以采用成本法进行核算,也可以采用权益法进行核算。
成本法是指将购买股权所支付的成本作为投资的初始计量金额,按照成本存储,在余额资金中记录,每年按照一定比例计提成本摊销,直到投资被出售或投资没有经济利润时,需计提减值准备。
权益法是指根据企业实际控制的程度,将购买的股权按照一定比例分摊至每年的利润和资本中,通过年末的净资产核算余额计算投资的公允价值变动。
若投资企业非长期投资收益亏损,则需计提减值准备。
2.债券投资债券投资是指企业购买其他企业发行的债券以获取长期投资收益的行为。
小企业投资于债券一般为取得债券利息。
在会计核算上,债券投资一般采用摊余成本法进行核算。
所购买的债券按其支付的购买成本或其他计量金额记帐,在余额文件中记录,每年按照一定比例摊收债券利息,并计提利息收入。
根据债券是否产生的净现值,结算收益。
在资产负债表中,长期投资在非流动资产的项目中列示,按照实际支付的成本列示,同时根据市场价格和估计收益情况计提减值准备。
需要注意的是,非流动资产的长期投资项目较为复杂,会计处理和核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调整和处理。
此外,小企业应当关注长期投资的风险和收益,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和投资回报率分析,及时调整投资策略,以保证企业的资金安全和长期收益的最大化。
小企业会计准则之非流动资产1长期投资非流动资产是指企业长期使用、持有或处置的资源,预期在经营周期内使用或转换为现金的资产。
小企业会计准则对非流动资产的分类、计量、报告和披露提供了明确的规定。
其中之一的非流动资产1为长期投资。
长期投资是指企业所持有的股权或债权投资,预期长期持有并获得经济利益的资产。
根据小企业会计准则,长期投资应根据持有目的的不同而进行划分。
第一种情况是企业以获取投资收益为目的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
该类投资通常为其他企业的普通股权、优先股权、有限合伙权等。
持有目的为获得投资收益,因此应按公允价值计量并作为非流动资产持有。
第二种情况是企业以拥有与投资方关联企业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协议或合同为目的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
该类投资通常为其他企业的普通股权,但企业持有目的为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因此应按成本计量并作为非流动资产持有。
第三种情况是企业以持续关联其他企业经济利益为目的持有的长期债权投资,例如长期应收款项。
这类投资通常为与企业有关联关系的其他企业所发行的债权。
企业持有目的为获得与其他企业经济利益的关联,因此应按成本计量并作为非流动资产持有。
除了划分不同类型的长期投资外,小企业会计准则还要求对长期投资进行定期检查,并根据投资的状态进行价值调整。
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当投资公允价值发生重大变动时,应进行价值调整;而对于按成本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和债权投资,应进行减值测试,如果资产发生重大减值,应进行减值准备的计提。
在报告和披露方面,小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提供关于长期投资的相关信息,包括投资名称、类型、初始投资成本、期末公允价值、减值准备情况等。
同时,还需披露与长期投资相关的投资回报情况、关联方交易、损益调整等信息。
综上所述,小企业会计准则对于非流动资产1长期投资的分类、计量、报告和披露提供了明确的规定,帮助企业准确记录和评估长期投资的价值,增加了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和可比性。
中级会计实务: 长期投资的核算【2017至2018最新会计实务】长期投资是事业单位依法取得的, 持有时间超过1年(不含1年)的股权和债权性质的投资。
事业单位长期投资增加和减少时, 应相应调整非流动资产基金, 长期投资账面余额应与对应的非流动资产基金账面余额相等。
(一)长期投资的取得1.以货币资金取得的长期投资借:长期投资(购买价款以及税金、手续费等相关税费)贷:银行存款借:事业基金贷:非流动资产基金--长期投资2.以固定资产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借:长期投资(评估价值加上相关税费)贷:非流动资产基金--长期投资借:其他支出(发生的相关税费)贷:银行存款等借: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投出固定资产对应的非流动资产基金)累计折旧(投出固定资产已计提折旧)贷:固定资产(投出固定资产的账面余额)3.已入账无形资产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借:长期投资(评估价值加上相关税费)贷:非流动资产基金--长期投资借:其他支出(发生的相关税费)贷:银行存款等借:非流动资产基金--无形资产(投出无形资产对应的非流动资产基金)累计摊销(投出无形资产已计提摊销)贷:无形资产(投出无形资产的账面余额)4.以未入账无形资产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借:长期投资(评估价值加上相关税费)贷:非流动资产基金--长期投资借:其他支出(发生的相关税费)贷:银行存款等(二)长期投资持有期间的收益借:银行存款等贷:其他收入--投资收益(三)长期投资的处置1.对外转让或到期收回长期债券投资借:银行存款贷:长期投资其他收入--投资收益(差额, 也可能在借方)借:非流动资产基金--长期投资贷:事业基金2.事业单位转让或核销长期股权投资(1)转入待处理资产时借:待处置财产损溢贷:长期投资(2)实际转让或报经批准予以核销时借:非流动资产基金--长期投资贷:待处置财产损溢转让长期股权投资过程中取得的净收入, 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后语点评:会计学作为一门操作性较强的学科、每一笔会计业务处理和会计方法的选择都离不开基本理论的指导。
2024年初级会计职称《初级会计实务》第二章资产
2024年初级会计职称《初级会计实务》第二章资产
第二章资产
一、资产的概念
资产是指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财产、债权和权利。
资产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资产必须是实在的:即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必须具有客观实在性,不能虚构或泡沫。
2、资产必须是以货币计量的:因为企业的经济资源需要通过货币计量,才能反映其真实价值。
3、资产必须是经济资源:即资产必须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能够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
二、资产的分类
根据资产的性质和用途,资产可分为以下几类:
1、流动资产:指企业在一年内可以变现的资产,包括现金、存货、短期投资等。
2、长期资产:指企业长期占用的资产,包括长期投资、长期股权、
固定资产等。
3、无形资产:指企业所拥有的无形资源,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
4、其他资产:指不属于上述三类的其他资产,如生物资产等。
三、资产的核算
资产的核算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初始确认:当企业取得一项资产时,需要对其进行初始确认,确定其真实价值和来源。
2、计量:企业对资产进行计量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计量方法,如历史成本法、重置成本法等。
3、记录:企业应按照会计制度的要求,将资产的取得、使用和处置等情况记录在账簿中。
4、报表披露:企业应在财务报表中披露资产的规模、构成和价值等信息,以便投资者和债权人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
总之,资产是企业的重要资源,对其进行准确的核算和管理,有助于企业掌握自身的财务状况,规避风险,提高经济效益。
小企业会计准则讲解第二章资产之长期债券投资(6条)第二节长期投资(共11条)【准则原文】第十六条小企业的非流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
小企业的非流动资产包括:长期债券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等。
【解读】本条是关于非流动资产定义和构成的规定。
一、非流动资产的定义小企业资产按其流动性不同,可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是预计在 1年内(含1年)或超过1年的一个正常营业周期内变现、出售或耗用的资产。
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就是非流动资产。
关于正常营业周期、变现、出售、耗用的定义,详见前述第七条,此处不再赘述。
(二分法定义)二、非流动资产的构成(6项)小企业的非流动资产包括:长期债券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等。
本条所涉及的会计科目:小企业应当根据本条的规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设置“1501长期债券投资”、“1511长期股权投“1605“1604在建工程”、资”、“1602累计折旧”、“1601固定资产”、工程物资”、“1606固定资产清理”、“1621生产性生物资产”、“1622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1701无形资产”、“1702累计摊销”、“1801长期待摊费用”等12个会计科目。
【准则原文】第十七条长期债券投资,是指小企业准备长期(在1年以上,下同)持有的债券投资。
【解读】本条是关于长期债券投资定义的规定。
根据本准则规定,投资首先按照投资对象的可变现性和投资目的分类,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
易变现、并且意图短期持有的投资,归为短期投资;不易变现、且意图长期持有的投资,归为长期投资。
其次,在短期投资中再按照投资性质分类,分为股票投资、债券投资等;在长期投资中也按照投资性质作进一步的分类,分为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券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通过投资取得被投资单位的股份;长期债券投资通过投资拥有被投资单位债权。
将投资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其目的是通过这种划分将投资进行归类并分别核算;将长期投资划分为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债券投资,其目的是为了与会计核算方法相联系,长期股权投资涉及权益性投资问题,要求采用成本法核算;长期债券投资与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核算不同,长期债券投资在会计核算时涉及债券利息的计提和溢折价的摊销等。
第1篇一、引言长期投资是指企业为了获取未来的经济利益,将资金投入于非流动资产中,持有期限超过一年(含一年)的投资。
长期投资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的资本结构、盈利能力和风险控制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根据我国会计制度的规定,对长期投资的定义、分类、核算方法、会计处理以及税务处理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长期投资的定义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长期投资是指企业为了获取未来的经济利益,持有期限超过一年(含一年)的投资。
长期投资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 长期股权投资:指企业对其他企业的权益性投资,如对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等的投资。
2. 长期债权投资:指企业对其他企业的债权性投资,如对债券、贷款等的投资。
3. 长期其他投资:指除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以外的其他长期投资,如对其他企业的实物资产、无形资产等的投资。
三、长期投资的分类根据投资性质和目的,长期投资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按投资性质分类:(1)权益性投资:指投资者对企业享有所有权,如对子公司的投资。
(2)债权性投资:指投资者对企业享有债权,如对债券的投资。
(3)其他投资:指除权益性投资和债权性投资以外的其他投资,如对其他企业的实物资产、无形资产等的投资。
2. 按投资目的分类:(1)控股投资:指投资者为了控制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管理而进行的投资。
(2)参股投资:指投资者为了获取投资收益而进行的投资。
(3)合作投资:指投资者与其他投资者共同出资,按照约定分享投资收益和承担风险的投资。
四、长期投资的核算方法1. 权益法核算:权益法是指长期股权投资在被投资企业实现的净损益中,按投资比例确认投资收益或损失。
权益法适用于以下情况:(1)投资者对被投资企业具有重大影响;(2)投资者与被投资企业之间存在共同控制关系。
2. 成本法核算:成本法是指长期股权投资以投资成本计量,不随被投资企业净损益的变动而调整。
成本法适用于以下情况:(1)投资者对被投资企业不具有重大影响;(2)投资者与被投资企业之间不存在共同控制关系。
第1篇第一章引言长期投资是企业为了获取未来经济利益而进行的投资,其投资期限通常超过一年。
长期投资包括股权投资、债权投资和其他长期投资。
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长期投资核算是企业会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详细阐述长期投资核算的相关内容,包括长期投资的确认、计量、报告和信息披露等。
第二章长期投资的确认一、长期投资的定义长期投资是指企业为获取未来经济利益而进行的投资,其投资期限通常超过一年。
长期投资包括股权投资、债权投资和其他长期投资。
二、长期投资的确认条件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进行长期投资时,应当满足以下条件:1. 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或控制权;2. 投资企业预期能够从被投资单位获取经济利益;3. 投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
三、长期投资的确认方法1. 购买长期投资时,按照购买成本确认投资成本;2. 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或控制权时,采用权益法核算;3. 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重大影响或控制权时,采用成本法核算。
第三章长期投资的计量一、长期投资的初始计量长期投资的初始计量按照购买成本进行。
购买成本包括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
二、长期投资的后续计量1. 成本法:长期投资在持有期间,按照其初始成本计量,不进行摊销或折旧。
当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重大影响或控制权时,采用成本法核算。
2. 权益法:长期投资在持有期间,按照其初始成本计量,并根据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的影响程度,对投资收益进行确认和计量。
当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或控制权时,采用权益法核算。
三、长期投资的减值1. 长期投资减值的概念:长期投资减值是指长期投资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时,应当计提减值准备。
2. 长期投资减值的确认条件:企业应当对长期投资进行减值测试,如果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应当计提减值准备。
3. 长期投资减值的计量: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的计量按照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确定。
7小企业会计准则讲解第二章资产之长期债券投资长期债券投资是指企业投资于其他企业或政府机构发行的债券,并且拥有这些债券长期持有的行为。
在7小企业会计准则中,长期债券投资作为一种资产,需要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准确的会计处理和披露。
本文将对7小企业会计准则中第二章资产之长期债券投资进行详细讲解。
首先,对于长期债券投资的确认,7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在购买长期债券投资时,应以实际支付的金额确认为长期债券投资的初始成本。
此后,企业应根据购买债券的面值金额和票面利率,计算并确认债券的利息收入,并按照债券到期日的长短期分类进行会计处理。
若债券持有期限超过1年,应将其分类为长期债券投资;若债券持有期限在1年以内,应将其分类为短期投资。
其次,对于长期债券投资的计量,7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长期债券投资应按照成本法进行计量,即初始确认时的成本。
在债券的持有期间,企业应按照债券的到期日及对应的票面利率计算并确认债券的利息收入,并在财务报表中明确披露该项目。
7小企业会计准则还规定了对于长期债券投资可能发生的减值进行评估的程序。
如果企业持有的长期债券投资价值显著低于其账面价值,且该种情况可能是长期性的,那么企业应对该长期债券投资进行减值测试。
减值测试的方法可以是以期为单位计算债券预期的现金流量,并根据现值法对债券进行计量,确定是否需要计提减值损失。
对于长期债券投资的处置,7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在出售或处置长期债券投资时,企业应将该投资的初始成本和任何相关的费用减去已经确认的利息收入、减值损失及处理相关费用后得到的金额与处置交易的收入或处置金额进行比较,如果存在差异,应计入当期损益。
最后,对于长期债券投资的披露,7小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在财务报表中对长期债券投资进行明确披露。
包括按照长短期项目分类,对长期债券投资的情况进行详细的文字说明及金额披露,同时也需要披露相关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总结起来,根据7小企业会计准则中第二章资产之长期债券投资的规定,企业在购买、确认、计量、减值、处置和披露长期债券投资时需要注意相应的会计处理和披露要求。
企业会计实务:长期投资长期投资是指企业为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或为了有助于本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等将企业的资产投资于其他单位。
包括股权投资、债权投资和其他长期投资。
企业进行长期投资核算,应设置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账户,长期股权投资用来核算股票投资和放弃非现金资产而取得的投资:长期债权投资账户核算企业取得的长期债券投资和其他长期债权投资。
企业的股票投资和债券投资,应按实际支付的价款入账。
以实物和无形资产等向其他单位投资时,应按资产重估确认的价值入账,重估确认的价值若与账面净值不符,其差额计入资本公积金。
企业为对外投资在持有期间取得的收入或发生的损失,应设置投资收益账户进行核算。
该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贷方登记长、短期投资取得的投资收入;借方登记发生的投资损失;期末将投资收益(或损失)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结转后该账户无余额。
(一)股权投资的核算这里我们主要讲股票投资,股票投资有成本法和权益法之分,主要视投资方对被投资企业是否拥有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一般认为投资企业拥有被投资企业有表决权的资本的20%以下时,则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此时长期投资账户的金额不因被投资单位净资产的增加或者减少而变动。
反之若投资企业拥有被投资企业有表决权的资本的20%及以上时,则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按照被投资企业增加或者减少的净资产中所拥有或者分担的数额,作为企业的投资收益或者投资损失,同时增加或者减少企业的长期投资,并且在企业从被投资单位实际分得股利或者利润时,相应减少企业的长期投资。
企业认购股票的投资成本,按照取得长期股票投资时发生的全部价款计价,如果实际支付的款项中含有已宣告发放但尚未支付股利的,按照实际支付的款项扣除应收股利后的差额计价。
①购入股票,按成本价计入长期投资股票投资,已宣告未收到的股利计入应收股利②收到已宣告的股利③收到股利(二)债权投资的核算债权投资包括债券投资和其他债权投资,这里我们主要讲债券投资,企业可以用闲置的资金购买债券,企业购入的债券,一类是国家为解决财政资金不足而发行的国库券、重点建设债券、特种国债等;另一类是企业为筹集资金,经中国人民银行审查批准向社会发行的企业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