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新区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 格式:docx
- 大小:35.09 KB
- 文档页数:1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1. (4分)根据拼音写汉字。
qián xiájǐn yàn________藏管________花团________簇不________其烦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2. (6分) (2016七下·丹江口期中) 根据课文填空。
①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________”。
《两小儿辩日》②重檐翼馆,________《黄鹤楼》阎伯理③________ ,凭轩涕泗流。
杜甫《登岳阳楼》④《于园》中写“以空奇”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
⑤《登岳阳楼》中既是实写,又是寓想像的写景句子是________ , ________。
三、中国名著 (共1题;共7分)3. (7分)名著阅读,根据提示和要求作答。
(1)《海底两万里》是________(国家)科幻小说家________最著名的小说之一。
作者被誉为“________”。
《海底两万里》是他的三部曲中的第二部,第一部是《________》,第三部是《________》。
(2)下面与尼摩船长有关的故事情节,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目睹珊瑚王国的葬礼②漫步海底平原③驶入阿拉伯隧道④南极探险A . ②①③④B . ②③①④C . ①④②③D . ③④②①四、语言表达 (共1题;共4分)4. (4分) (2018八下·扬州月考) 根据拼音写汉字。
烟花三月的扬州城,有的是娇艳的花,婆娑的树,爽sà________的风,飘yì________的云朵。
最爱她傍晚的时刻,春阳的光线空灵得如同饮醉了的月华:透着微xūn________,透着温柔,liǎn________起那份耀眼的光彩。
五、其他 (共1题;共2分)5.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据调查,我国超80%左右的成年人全谷物摄入不足,导致维生素膳食纤维等的缺失。
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质量检测卷(完卷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考生注意:1.试卷共24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不得分。
一、古诗文(24分)(一)默写(8分,每空2分)1.(1)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__________(《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
(《观沧海》)(3)小张、小李、小陈三位同学,学了《<论语>十二章》后,在“学习方法”上产生了分歧,小张认为知行合一很重要,也就是“__________________”,小李认为学思结合很重要,也就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小陈认为知识的新旧联系很重要,也就是“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列诗文,根据要求完成小题【甲】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乙】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暝,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节选自《狼》)2.【甲】文出自《__________________》(书名)一书;【乙】文的作者是清代__________________(人名)3.解释文中加点词。
(1)及其家穿.井穿__________________(2)一狼洞.其中洞__________________4.翻译【乙】文中画线句。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5.从【甲】文中的宋君行为来看,宋君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从【乙】文中以狼的狡诈衬托出屠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学业检测(完卷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考生注意:1.试卷共24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不得分。
一、古诗文(28分)(一)默写(10分,每空2分)1.(1)自古逢秋悲寂寥,________________《秋词(其一)》(2)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3)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天净沙·秋思》(4)《论语》中子夏认为“仁在其中矣”的“其”具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古诗文阅读(一)(10分)【甲】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乙】杞人忧天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2.【甲】文作者是____________(人名),【乙】的出处是《____________》(书名)。
3.选出下列加点词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静以.修身(以:依靠,凭借)未若柳絮因.风起(因:趁)B.废.寝食者(废:停止)相委.而去(委:牵拉)C.年与时.驰(时:迅速逝去)学而时.习之(时:按时)D.国人道.之(道:大路)险躁则不能治.性(治:修养)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下列字词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庇护帐篷琢磨拈轻怕重迫不急待B. 蜷伏分岐禁锢人声鼎沸怪诞不禁C. 酝酿废墟嗔怪截然不同骇人听闻D. 炫耀安祥粗犷刨根问底杞人忧天2.下列词语中感情色彩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虚怀如谷精益求精宽厚温柔B. 狼狈为奸呼朋引伴伎俩结果C. 不耻下问出类拔萃慷慨教唆D. 漠不关心见利忘义厌倦绵延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 曹操借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种吞吐宇宙,包罗万象的气势,表达了自己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B.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呈现了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这对于漂泊异乡的“断肠人”来说是一种安慰。
C.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一句对仗精整,意境开阔,也显示出诗人见到眼前之景,心潮澎湃,对人生旅途充满期待。
D. “我寄愁心与明月”一句,表明李白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是善解人意的人,寄托自己对友人的关心、思念和同情。
4.关于《西游记》一书,以下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西游记》的主要情节是围绕着“大闹天宫”和“西天取经”这两大故事展开的。
故事大多情节曲折,扣人心弦,不过也有一些降妖伏魔的故事,套路类同,情节简单。
B. 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的第一主人公。
他因不满玉皇大帝赐予他的“弼马温”官职而反下天界。
他兼具人性、神性和猴性三重特点,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
C. 清代作家吴承恩的《西游记》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多彩的神魔世界,各路神佛妖魔都写的栩栩如生,鲁迅先生称之为“神魔小说”。
D. “孙行者一调芭蕉扇”遭拒是因为孙悟空在观音菩萨的帮助下,收服了罗刹女之子红孩儿。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寓言常常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伊索寓言》讲述了许多古希腊的寓言故事,《女娲造人》也是充满了丰富想象的寓言故事。
上海市浦东新区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2分)1. (2分) (2019八上·珠海期中)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黄鹤一去不复返,________。
(崔颢《黄鹤楼》)(2)李白《渡荆门送别》中含蓄抒发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4)至于夏水襄陵,________。
(郦道元《三峡》)(5)请把刘祯的《赠从弟》默写完整。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二、名著阅读 (共1题;共8分)2. (8分) (2020·惠阳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①他像醉鬼一样东摇西晃,双腿打颤,走向车站。
他发着高烧上工已经很久了,不过他觉得今天烧得比往常厉害。
吞噬生命、削弱全队战斗力的伤寒也向(A)进攻了。
但他那健壮的身体在抵抗着,接连五天,他都打起精神从铺着干草的水泥地上爬起来,和大家一起去上工。
他身上穿着暖和的皮夹克,冻坏的双脚套着(B)送给他的毡靴,但这些都救不了他。
每走一步他都觉得有样东西在猛刺他的胸口,冻得上下牙直打架,两眼昏黑,周围的树木像旋转的木马一样打转。
②母亲把沉甸甸的包裹送到邮局。
焦急等待的日子开始了。
他一生中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痛苦而焦急地等过来信。
他从早班信盼到晚班信。
失败的预感一天比一天强烈。
他意识到,一旦小说遭到无条件的拒绝,那就是他的灭亡。
那时候他就没法再活下去了。
活下去也没有意义了。
此时此刻,郊区海滨公园的一幕又浮现在眼前,他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为了冲破这铁环,重返战斗行列,使你的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你尽了一切努力了吗?”每次回答都是:“是的,看来,是尽了一切努力了。
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学科试卷(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古诗文阅读(26分)(一)默写与运用(12分)1.君问归期未有期,。
(李商隐《夜雨寄北》)2.,山入潼关不解平。
(谭嗣同《潼关》)3.夜阑卧听风吹雨,。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4.__________________,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其一)》)5.“读书”主题班会中,班主任借用《诫子书》中“,”这两句话,告诫同学们读书治学最忌放纵怠慢和心态浮躁。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6-10题(14分)【甲】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杨天一①言:见二鼠出,其一为蛇所吞;其一瞪目如椒,意似甚恨怒,然遥望不敢前。
蛇果腹蜿蜒入穴,方将过半,鼠奔来,力嚼其尾,蛇怒,退身出。
鼠故便捷,欻然②遁去,蛇追不及而返。
及入穴,鼠又来,嚼如前状。
蛇入则来,蛇出则往,如是者久。
蛇出,吐死鼠于地上。
鼠来嗅之,啾啾如悼息,衔之而去。
友人张历友为作《义鼠行》。
【注释】①杨天一:人名。
②欻(xū)然:快速的样子。
6.【甲】【乙】均选自清代(填人名)所写的名著《》。
(2分)7.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4分)(1)方欲行,转视积薪后()(2)及入穴,鼠又来()8.对【乙】文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另一只瞪着眼睛如同花椒粒,意思非常怒恨,然后远远地盯着同伴的尸体不敢向前。
B.另一只将眼睛瞪得如同花椒,神情似乎非常怒恨,然而它只是远远地盯着不敢向前。
C.另一只瞪着眼睛如同花椒粒,神态非常怒恨,然后远远地盯着蛇的巢穴却不敢向前。
D.另一只将眼睛瞪得如同花椒,意思是非常恼怒仇恨,然而它仅在远处观望不敢向前。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一、句子默写(共1题;共4分)1.默写(1)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
(《秋词》(其一))(2)________,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3)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
(《江南逢李龟年》)(4)________,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3分)2.阅读下文,完成小题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次北固山下》的作者是________朝的王湾,诗中“客路”的意思是________。
(2)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客路行舟,与尾联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B.颔联采用了衬托的手法,描绘了洪水浩淼、轻风和顺的传神景象。
C.尾联诗人感叹家书无处送达,借大雁北飞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情。
D.诗人触景生情,借波澜壮阔的景色表达壮志未酬的情怀。
三、课内阅读(共1题;共8分)3.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狼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暝,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⑤狼亦黝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狼》选自《________》,作者是清朝的________(姓名)。
(2)解释划线字①顾野有麦场:________②场主积薪其中:________(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4)本文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____四、课外阅读(共1题;共16分)4.阅读下文,完成小题陶母责子陶侃为东晋之大将军,于国为栋梁,于民若父母。
上海市浦东新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扫描版,五四制)沪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上海市浦东新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扫描版,五四制)沪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上海市浦东新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扫描版,五四制)沪教版的全部内容。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可以编辑修改。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我希望各位朋友能借助这个阶梯不断进步。
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这一切逐渐改变了人们的学习和休闲的方式。
很多人已经不再如饥似渴地追逐一篇文档了,但只要你依然有着这样一份小小的坚持,你就会不断成长进步,当纷繁复杂的世界牵引着我们疲于向外追逐的时候,阅读一文或者做一道题却让我们静下心来,回归自我。
用学习来激活我们的想象力和思维,建立我们的信仰,从而保有我们纯粹的精神世界,抵御外部世界的袭扰。
Theabove is the whol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Gorky said: "the book is the ladderof human progress." I hope you can make progress with the help ofthis ladder. Material life is extremely rich, scienceand technologyare developing rapidly, all of which gradually change the way of people's study and leisure. Manypeople are nolonger eager to pursueadocument, but as long as you still have such a small persistence, you will continue to grow andprogress. When the complex world leads us to chase out, reading an article or doing a problem makes us calm down andreturnto ourselves. With learning, wecan activate our imagination and thinking, establish our belief, keep our pure spiritual worldand resist the attack of the external world.。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一、句子默写(共1题;共4分)1.默写(1)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
(《秋词》(其一))(2)________,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3)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
(《江南逢李龟年》)(4)________,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3分)2.阅读下文,完成小题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次北固山下》的作者是________朝的王湾,诗中“客路”的意思是________。
(2)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客路行舟,与尾联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B.颔联采用了衬托的手法,描绘了洪水浩淼、轻风和顺的传神景象。
C.尾联诗人感叹家书无处送达,借大雁北飞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情。
D.诗人触景生情,借波澜壮阔的景色表达壮志未酬的情怀。
三、课内阅读(共1题;共8分)3.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狼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暝,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⑤狼亦黝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狼》选自《________》,作者是清朝的________(姓名)。
(2)解释划线字①顾野有麦场:________②场主积薪其中:________(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4)本文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____四、课外阅读(共1题;共16分)4.阅读下文,完成小题陶母责子陶侃为东晋之大将军,于国为栋梁,于民若父母。
世人重之。
陶公时少,为鱼梁吏。
尝以坩①鲊②饷③母。
母封鲊付使,反书责侃曰:“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唯不益,乃增吾忧也!”[注释]①坩:盛物的陶器。
②蚱:腌制的鱼类食品,如腌鱼。
③饷:赠送。
(1)解释划线字①世人重之:________②反书责侃:________(2)翻译句子。
于国为栋梁,于民若父母。
(3)陶母为何拒收陶侃送给她的一罐腌鱼?(4)在你眼里,陶母是一个怎样的人?五、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29分)5.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漫话对联①对联大家都不陌生。
中华大地妙联佳对俯拾即是:“四面河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是镌刻在岳阳楼上的名联;“夜眠人静后,早起鸟啼先”是古代劝学的佳对;“虽然毫末技术,却是顶上功夫”是理发店的妙联可见,生活处处有对联。
②对联,也叫楹联,俗称对子,是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对联是汉语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一般由上联和下联构成。
若有横批应对对联内容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对联通常粘贴或悬挂在门上或壁间的廊柱上。
③根据内容和用途来划分,常见的对联有节日喜庆联、婚丧嫁娶联,名胜古迹联、自勉联、题赠联等。
毛泽东在长沙第一师范读书时改写的“贵有恒,何须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是很有名的_______联。
鲁迅先生写给瞿秋白的对联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则是充满革命情谊的______联。
④对联源于何时?可远溯先秦。
A那时人们在大门上挂两块画着门神或题着门神名字的桃木板,认为能压邪。
这种桃木板便叫桃符。
B相传五代后蜀君主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题词新年纳馀庆,嘉节号长春,谓之题桃符,即最早的春联,亦即最初的对联。
C宋代在门上张贴对联成为一种风俗。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是这一民俗的形象反映。
D到了元代,对联较之前朝显得冷落了些,流传下来的也很少。
E晚清还出现了一些对联知识专著,如《楹联丛语》等。
进入20世纪,对联日益呈现出勃发繁荣的景象。
⑤对联的内容丰富多彩,对联的历史源远流长。
那么如何撰写对联呢?⑥首先,要根据对象和场合,选择清新流畅的语言,表达有意义的内容。
例如:“无声润物三春雨,有志育才一代功”可以送给辛勤的园丁;“枝头喜鹊歌新曲,雪里梅花报早春”适合春节传达喜气;“皓月描写双燕影,寒霜映出并头梅”经常出现在结婚喜庆时。
⑦其次,撰写上下联还应注意以下几点:内容必须相连,表达一个共同的主题;两联字数须相同,相同位置词语的词性应相同或相近,但不能出现四海对五湖之类的词义雷同情况,更不宜有石对石这样的同字相对;句式结构形式要相同,彼此对称;字音声调平仄相对,使对联念起来有一种音乐美。
⑧对联还有一些特殊的写法,在此仅举两种。
一是丛古今诗词曲赋中取两句组成,如“夕阳无限好,高外不胜寒”,上联出自李商隐诗,下联出自苏轼词,这叫集句。
二是摘句,就是把诗中的对偶句直接拿来使用,像“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就是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的颈联。
⑨对联不仅是我国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而且是世界文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世界文化的融合和许多汉字学家的涌现,外国人也逐渐学会了用汉字来写对联。
据历史记载,光绪皇帝结婚时,英国女王送了一座自鸣钟,上面就刻有一副对联:“日月同明,报十二吉祥如意;天地合德,庆亿万富贵康宁”。
小小的对联还真的融合了大文化呢!它展现出汉民族语言得天独厚的优势。
让我们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这朵奇葩奉献给世界,使其在世界文学宝库中熠熠生辉!(1)本文主要说明了对联的定义、对联的种类、________、________意义与影响。
(2)对联的真正鼎盛是在明清两代,到了康乾盛世,对联艺术日臻完善,涌现出纪晓岚、袁枚等对联高手。
这一句话是从第④自然段中抽出来的,放在A、B、C、D、E哪处最合适?为什么?(3)第⑧段的划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是作用是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4)学以致用。
①细读第③段,区别下列对联的类型。
“贵有恒,何须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是很有名的________联。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则是充满革命友谊的________联。
②学校艺术节要出一期美文、名画赏析壁报,主题为一副对联,上联:品美文若饮甘露,请拟写恰当的下联:________。
6.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微笑的可乐①我七岁那年,故乡的夏天炎热异常。
没有一丝云朵,天空在灼热的阳光里呈现空洞的蓝色,空气中翻腾着热浪。
几乎所有的生物都是蔫蔫的,失去了往常的活力,除了那些整日泡在海水里的孩子们。
这年的夏天,我再也没有走近大海,没有在沙滩上和小伙伴们追逐嬉闹,没有像一尾活泼的小鱼尽情遨游在无边的海水中。
我知道,所有的欢乐都已随着春天的一场噩梦灰飞烟灭了。
在那场车祸中,我永远地失去了右脚。
尽管我还是个孩子,却已深知悲伤与差耻,我甚至拒绝在夏天穿短裤,害怕我丑陋的脚踝在众人的视线里暴露无遗。
②那段热得让人窒息的日子里,我每天所做的唯一件事就是早早地拄着拐杖离开家,慢慢走到田地尽头的堤坝边。
我的爷爷已经坐在那里抽烟,准备开始一天的辛劳。
我艰难地坐下来,什么也不说,只是静静地坐着,眺望远方睡眼惺忪的大海。
蔚蓝色的波浪缓缓起伏,在爷爷淡淡的烟草味里发出梦的呓语。
也许,只有这一刻的单纯和宁静,才能让我暂时忘却心里的哀愁与无助。
③那天,我正望着蔚蓝的大海发呆,素来沉默寡言的爷爷突然在我背后问:孩子,你口渴吗?我漫不经心地嗯了一声。
爷爷又接着说:那么,我请你喝冰镇可乐吧。
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对于我贫困的家庭而言,可乐是只有圣诞节才会偶尔兑现的奢侈梦想,何况车祸后为了给我动手术,家中已是负债累累。
我咽了咽唾沫,有些不相信地问:您是认真的吗?当然,爷爷微笑着说,但是有一个条件,你必须自己穿过马路去对面的便利店买。
他见我沉默了,随后又补充道:其实不用害怕的,我会站在路边提醒你来往的车辆。
冰镇可乐的诱惑实在太大了,我咬着牙点了点头。
④攥着爷爷给我的硬币,我拄着拐杖站到了路边。
要知道,自车祸以后,我就再也没有走上马路,噩梦犹在。
虽然天气炎热,但乡村公路上来往的车辆永远都不会停歇。
汽车从我身边飞驰而过,卷起一股股闷热潮湿的气流,阴影又开始弥漫,我怎么也不敢迈出这第一步。
这时,爷爷大声地吼起来:嗨,孩子,难道你打算一辈子的路就只走到这里吗?勇敢些!我心一横,屏住呼吸拄着拐杖走了过去,而当我踏上路另一边的沙地时,发现自己已是泪流满面了。
那一瞬间,我忘却了身后就是曾夺走我右脚的马路,也感受不到那曾如梦魇般恐怖的车流,我只知道,我已经翻越了一座山,一座在我七岁那年突然横亘在我生命旅程中的大山。
⑤那天冰镇可乐的清凉,即便在35年后的现在也清晰如昨天,35年后的我早已裝上了假肢,像正常人一样行动自如。
我有相敬如宾的妻子,有活泼可爱的儿子。
盛夏的假日里,我带上家人去童年时常去的海滨度假。
而每一次把可乐递给儿子时,我总会指着瓶子上那个飞扬的缎带标志说:你看,它在对你微笑呢。
一如爷爷当年对我说时的郑重。
⑥假如你对生活微笑,上帝便会把你所有的辛辣与苦楚酿成这世上最最甜美的可乐。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所叙事件。
(2)开头画线句子属于________描写,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3)第④段我已经翻越了一座山,一座在我七岁那年突然横亘在我生命旅程中的大山一句中的一座山指什么?(4)品析语句,回答问题。
我心一横,屏住呼吸拄着拐杖走了过去,当我踏上路的另一边的沙地时,发现自己已是泪流满面了。
这个句子好在哪里?(5)请说说题目“微笑的可乐”有什么含义?六、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6分)7.近期,一档旨在“用书信打开历史”的读信节目——《见字如面》,刷爆了朋友圈。
学校开展“书信与阅读”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材料)书信作为私人内心话语的载体,一笔一画、一字一符,无不灌注着写信人的真情。
每一封书信都是一个历史节点,封存着一个鲜活的时代场景。
看见这些文字,就如同看见写信者本人一样。
即使相距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虽然有距离,但这种对文化的解读,朗读书信的内容,也能让这些离我们遥远的文化碎片粘连起来,为当世人学习并传承。
(1)根据(材料),在下面横线上补写一个句子,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
书信里灌注着作者的真情,________,传承着遥远的文化。
(2)有媒体评价:“《见字如面》让人们重新认识到了‘阅读的力量’。
”根据你的阅读体验,谈谈阅读给予你的力量。
七、作文(共1题;共5分)8.试题:最美的笑容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②叙述有条理,内容要具体,表达要完整,有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