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第三单元 小数乘法 第5课时 蚕丝
- 格式:doc
- 大小:1.18 MB
- 文档页数:6
四年级下册数数学一课一练-3.5蚕丝一、单选题1.天天超市一种苹果的价格是每千克7.98元,妈妈买了2.7千克,应付()元。
A. 21.546B. 21.55C. 21.62.下面的算式中,得数最大的是()。
A. 4.2×0.58B. 4.2×1.14C. 42×0.999D. 4.2×13.两个因数相乘,积有三位小数,已知一个因数是3.9,另一个因数可能是()。
A. 3.61B. 3.602C. 3.64.算式20.17×20.18的结果是()。
A. 4070.306B. 407.0304C. 407.0306D. 40.70304二、判断题5..0.24×1.8的积小于1.8()6.一个数乘0.1,就是把这个数扩大到原数的10倍。
()7.0.7×0.7的积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是0.5。
()8.一个数乘0.65,积一定小于这个数。
()三、填空题9.在横线上填>、<、=28×10________28÷0.1 5.2÷0.9 ________5.210.直接写出结果.(1)3.5+7.6=________(2)16÷1.6=________(3)99×0.25=________(4)1.23÷3=________11.一种毛线每千克43.5元、买0.8千克应付________元,买4.3千克应付________元四、解答题12.一辆火车平均速度70.5千米/时。
1.8小时行驶的路程是多少千米?13.用下面的卡片组成一道一位小数乘一位小数的乘法算式,怎样组合这个算式的积最大?五、应用题14.两个修路队合修一条公路,甲队修了128.5米,乙队修的是甲队的1.4倍,甲乙两队一共修路多少米?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B【解析】【解答】7.98×2.7=21.546(元)≈21.55(元)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用苹果每千克的单价×数量=总价,据此列式计算,结合生活实际可知,物品的价格通常用两位小数表示,据此将计算的结果保留两位小数,据此解答.2.【答案】C【解析】【解答】解:A项:0.58<1,它们的积小于4.2;B项:1.14>1,它们的积大于4.2;C项:0.999<1,它们的积小于42;D项:4.2×1=4.2故答案为:C。
知识点三小数乘法【知识要点】文具店(小数乘法的意义)通过具体情境教学使学生了解小数与整数相乘就是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1、小数乘法的意义小数乘法的意义比整数乘法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扩展.小数乘法的意义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即求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二是求一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是多少.2、小数的计算法则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示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小数计算乘法,用的是转化的思想方法.先把小数转化为整数算出积,再确定小数点的位置,还原成小数乘法的积.如6.2×0.3看作62×3相乘的积是186,因数中一共有两位小数,就从186的右边起数出两位,点上小数点还原成小数乘法的积1.86.因此,小数乘法的关键是处理好小数点.在点小数点时注意,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如0.04×0.2=0.008,在8的前面补两个0,点上小数点后,整数部分也写一个0.小数点搬家(掌握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明白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百分之一……以此类推。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100倍……以此类推。
街心广场(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法的小数位数的关系:小数乘法中各个因数中小数的位数和就是这道题中积的小数的位数。
包装(小数乘法2)小数乘小数计算方法,即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进行计算。
根据乘数扩大的倍数,将积缩小相同倍数,进一步体会到两个乘数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爬行最慢的哺乳动物(小数乘法3)进一步理解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即两个因数里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当其中的一个因数是整十数时,积中如果有一位小数,就在末尾画掉一个零……手拉手(小数的混合运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第三单元小数乘法小数乘整数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小数加、减、乘的混合运算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关系1. 小数乘整数的意义2. 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1.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2. 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3.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的应用积的小数位数等于乘数的小数位数和1. 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2. 积和乘数的大小关系1. 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2. 小数混合运算的简算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方法1:根据乘法的意义,把小数乘法转化成小数加法计算(比较麻烦)方法2:转化成整数乘法计算方法3:根据小数的意义借助直观图形计算根据小数的意义,将小数转化成整数乘计数单位的形式进行计算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得到的数就是它的1/10,1/100,1/1000....1)求一个数的10倍、100倍、1000倍...是多少,就是用它分别乘10、100、1000...也就是把它的小数点分别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得到的数就是它的10倍、100倍、1000倍...2)求一个数1/10,1/100,1/1000....是多少,就是用它分别除以10、100、1000...也就是把它的小数点分别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1. 在小数乘法中,乘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2. 在乘法中,一个乘数扩大到原来的m(m≠0)倍,另一个乘数扩大到原来的n(n≠0)倍,积就扩大到原来的m✖ n倍。
3. 在乘法中,一个乘数缩小到原来的1/m(m≠0),另一个乘数缩小到原来的1/n(n≠0),积就缩小到原来的1/m✖ 1/n1)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算出积2)再看乘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有几位,就从积的末位起向左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3)积的位数不够时,先在乘得的整数积的前面添“0”补位,再点上小数点4)积的末尾有“0”的,要先点上小数点,再去掉小数末尾的“0”1)当一个乘数大于1时,积大于另一个乘数(0除外)2)当一个乘数等于1时,积等于另一个乘数3)当一个乘数小于1时,积小于另一个乘数(0除外)小数点,本领大,走一走,数变化;向左走,数缩小;向右走,数扩大;位数不够怎么办?用“0”补足多简单。
第5课时蚕丝教材第42~43页的内容。
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掌握小数乘法的竖式笔算的方法,知道在确定了积的小数位数(或积的最小的计数单位)的条件下,小数乘法可以转化为整数乘法,整数乘法的算法多样化都可以迁移到小数乘法。
2.通过发现乘数大于1、等于1和小于1时,积与另一个乘数的大小关系,增进小数乘法中积与乘数之间数量关系的感悟,发展数感。
重点: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和积与乘数的大小关系。
难点:小数乘法中乘数末尾有“0”的计算。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师:前面两节课我们学习了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数乘法的有关知识。
(板书课题:蚕丝)1.课件出示教材第42页情境图,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1)引导学生找出数学信息。
(师可适当介绍春蚕和秋蚕的相关知识:因为春季的桑叶比秋季的桑叶更嫩绿、更有营养,所以春蚕吐的丝比秋蚕吐的丝要长.)(2)师:根据以上信息,你能提出什么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学生思考后回答,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问题1:一条春蚕吐的丝长约多少千米?引导学生从已知信息中选择有用的信息,列式1。
2×1.25.鼓励学生运用多种算法进行独立计算,再小组交流,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
(3)师:刚才老师看到很多同学用竖式计算的,我们来看看大家算得对不对。
指名学生板演,并讨论交流以下问题:①列竖式时,为什么把1。
25写在上面?小数点需要对齐吗?引导学生明确:小数相乘要把小数看成整数,所以一般把位数多的放在竖式的上行,位数少的放在竖式的下行,把末位对齐,小数点不需要对齐。
②积为什么有三位小数?引导学生明确:算式1.2×1.25中,两个乘数一共有三位小数,所以积是三位小数。
(4)师:在同学们计算的时候,老师发现有这样的算法,大家看看对不对?课件出示算式:1。
2×1.25=1×1+0.2×0.25=1.05(千米)学生讨论思考这种计算方法是否正确,并汇报。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章节复习知识点、达标训练附解析第三单元《小数乘法》知识点一:小数乘法的意义1. 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 一个数乘小数:求一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是多少知识点二: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1.计算小数乘法,先按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算出积,再看乘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积的位数不够时,先在乘得的积的左边添0补位,再点上小数点。
2.为了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计算小数乘法前,可以先估算一下积的范围。
3.用竖式计算小数乘整十(整百)数时,一定要先把整十(整百)数末尾的0落下来,再点上积的小数点,最后去掉积的小数部分末尾的0。
知识点三: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1)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得到的数是它的10倍;向右移动两位,得到的数是它的100倍……(2)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得到的数是它的;向左移动两位,得到的数是它的…(3)计算一个数乘或除以10,100,1000……只要将它们的小数点向右或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知识点四:小数点移动规律在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等于两个乘数的小数位数之和。
知识点五:积与乘数的大小关系1.一个非零数乘比1小的数变小;乘比1大的数变大。
2.两个非零数与同一个非零数相乘,较大的数乘积大。
3.不能直接比较大小的小数乘法算式,要先计算出得数再比较大小。
知识点六:小数加、减、乘混合运算1.算式中既有乘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2.算式中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3. 整数的运算律在小数范围内仍然适用。
运用运算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在计算过程中,能简算的要简算。
一、选择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1. 24×6=144,当一个因数乘100,另一个因数不变,积是()。
A. 144B. 1440C. 144002. 0.32扩大到原来的10倍与()缩小到原来的结果相同。
第3单元教材分析小数乘法(Word教案)2023-2024学年四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备课(北师大版)一、教材分析本单元选自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学内容为小数乘法。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乘法、小数的初步认识以及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因此,学生已经具备了进行小数乘法学习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计算法则,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能够根据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复习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例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总结,明确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3. 巩固练习: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5.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等。
2. 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和单元测试,评价学生对小数乘整数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建议1. 注重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加强直观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
3. 注重练习的设计,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4.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5. 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提高他们的学习信心。
本教案旨在为四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备课提供参考,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小数乘法》一课一练及单元测试题《小数乘法》-买文具 同步练习题1.口算4×0.7= 0.2×6 0.3×2=0.1×10 0.4×4= 9×0.5=0.6×100 6×0.9 0.7×72.填一填。
(1)0.2×6可以看作( )个0.2连续相加的和。
(2)0.8+0.8+0.8+0.8+0.8=( )×( )=( )3.涂一涂,填一填0.25×4= 0.1×18=4.判断。
(1)4.2×2=4.2+2 ( )(2)6个0.05相加是多少可以用6×0.05计算。
( )5.将下列各题按得数大小排列。
0.8×5 0.4×6 0.3×9 0.1×10( )>( )>( )>()6.解决问题。
(1)买2杯咖啡需要多少元?(2)买4盒牛奶需要多少元?(3)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解答。
7.淘气买了6本练习本,每本0.8元,笑笑买了3本练习本,每本0.6元,谁买的练习本用钱多?《小数乘法》-小数点搬家同步练习题一、计算下面各题。
4×10 = 25×10 = 24÷10 =4×100 = 250×10 = 24÷100 =0.4×100 = 2.5×10 = 2.4÷10 =二、算一算,比一比。
0.3×10 = 0.42×10 = 2.8÷10 =0.3×100 = 0.42×100 = 2.8÷100 =0.3×1000 = 0.42×1000 = 2.8÷1000 =三、填空。
(1)1008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是();要把23.6变成0.236小数点应该向()移动( )位(2)把7.05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又向左移动两位,得到数是原数的( ),得到( )四、判断。
班级学科数学主备人使用人课题蚕丝课型新授教学时数 1 教学内容课本42页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能学会用竖式计算小数乘法。
过程方法能根据主题图的有关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体会小数乘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末尾有“0”的数的乘法计算。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课件
学具准备无
教学过程(总第44 课时)二次备课
一、复习旧知
1、计算下面一位小数乘一位小数。
4.8×0.3 9.6×0.8
2.6×2.1 1.3×2.2
2、请你很快说出下面算式的积是几位小数?
第一组:2.5×0.3= 2.5×0.33=
2.5×0.333= 2.51×0.333=
第二组:7.2×1.4= 0.72×1.4=
7.2×0.14= 0.72×0.14=
3、南美赤道地带的三趾蛞蝓是世界上爬行最慢的哺乳动物,它在地面上每分大约爬行2.2米,在树上的爬行速度是地面的2.15倍。
(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组内交流订正。
)
二、情景导入、呈现目标
教师谈话引入新课。
并出示学习目标。
(产生质疑,引入新课)
三、探究新知
问题:(1):一条春蚕土吐丝的长约多少千米??
1、列出算式:1.2×1.25=
2、小组展示成果。
3、交流计算方法。
如何列竖式,每一个乘法的数位怎样对齐?结合上一课的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小数的关系进行研究。
4、规范小数乘法竖式写法。
得出结论:第一个乘数有两位小数,第二个乘数有一位小数,两个乘数一共有三位小数,积就有三位小数。
把积小数末尾的0划去,因为小数末尾去掉0,小数的大变,这样就可以把小数化简。
问题(2):织一条丝巾大约要用300条秋蚕吐的丝,一条丝巾的质量大约多少克?
问题(3):想一想,计算小数乘法时要注意什么?
四、点拨升华
第一个乘数有两位小数,第二个乘数有一位小数,两个乘数一共有三位小数,积就有三位小数。
把积小数末尾的0划去,因为小数末尾去掉0,小数的大变,这样就可以把小数化简。
五、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或者还有什么疑问?
六、当堂训练
1、第43页的第1、2题学生独立思考完成。
2、完成第43页的第3题并交流。
先独立做,最后组内交流。
七、作业布置:课本第43页“练一练”的第4、5题
板书设计:
蚕丝
教学反思:
班级学科数学主备人使用人课题蚕丝课型新授教学时数 1 教学内容课本43页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能学会用竖式计算小数乘法。
过程方法体会小数乘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价值
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末尾有“0”的数的乘法计算。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课件
学具准备无
教学过程(总第45 课时)二次备课一、算一算,填一填,你发现了什么?能在举个例子说明你的发现吗?
(1)先小组交流
(2)结论:一个数乘大于1的数,积就比该数大。
一个数乘等于1的数,积就等于该数。
一个数乘小于1的数,积就比该数小。
二、指导练习
1、买一个4.6千克的西瓜要花多少元?说说谁算得对。
2、不计算,你能判断下列计算是否正确吗?与同伴交流。
3、请你给下列得数点上小数点,使计算正确。
4、先想一想积比第一个乘数大还是小,再计算。
5、乌龟的爬行速度大约是0.05米/秒,兔子的速度是乌龟的280倍,兔子的奔跑速度是多少?
6、世界上最高的鸟是鸵鸟,最高的哺乳动物是长颈鹿。
一只鸵鸟身高是2.75米,一只长颈鹿的身高是鸵鸟的2.2倍。
这只长颈鹿的身高是多少米?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布置作业:课堂练习册33—34页
板书设计:
蚕丝
结论:一个数乘大于1的数,积就比该数大。
一个数乘等于1的数,积就等于该数。
一个数乘小于1的数,积就比该数小。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