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及预后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226.17 KB
- 文档页数:3
◇药物治疗学◇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 )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 )术后血清NT-proBNP 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其对患者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8月我院98例老年AMI 患者,均行PCI 治疗,检测PCI 前后血清NT-proBNP 水平,以PCI 术后≥125pg/mL 为升高,反之为正常。
单因素分析NT-proBNP 升高组与正常组一般资料,采用Lasso 回归模型筛选筛选变量,再以Logistic 回归分析老年AMI 患者PCI 术后血清NT-proBNP 水平的影响因素,对比分析NT-proBNP 不同患者预后恢复情况及不同预后患者NT-proBNP 水平,绘制ROC 曲线分析PCI 术后NT-proBNP 水平对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结果: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发病至PCI 时间、年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脑卒中、置入支架数目、无复流、支架直径为老年AMI 患者PCI 术后血清NT-proBNP 水平的影响因素。
术后随访6个月98例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 )发生率为21.43%(21/98),且NT-proBNP 升高组发生率为68.00%(17/25),显著高于正常组的5.48%(4/73)(P <0.05);发生MACE 组术后NT-proBNP 水平显著高于未发生组(P <0.05)。
ROC 曲线显示,AUC 为0.813(95%CI :0.721~0.884),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0.95%、79.22%,提示PCI 术后血清NT-proBNP 水平对患者短期预后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结论:老年AMI 患者PCI 术后血清NT-proBNP 水平对患者短期预后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综合考虑置入支架数目、是否合并脑卒中、有无复流及年龄等因素以加强对NT-proBNP 水平的监测有助于防控MACE 的发生,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中西&结合中国#间疗&CHINA'S NATUROPATHY,Jan.2021,Vol.29No.1丹参多酚酸盐联合生脉注射液对急性治疗的影响郭周威,李永慧(山西省运城市中心医院,山西运城044000)【摘要】: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采用生脉注射液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的临床疗效。
:选取6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进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随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
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生脉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丹参多酚酸盐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
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术后24h、7d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脉搏输出量(SV)、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情况。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97%(32/33),高于对照组的89.82%(2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0.05)。
术后7%两组患者0)00、左)、87、左7『0$2>与术后24h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C5.05);两组患者LVEDD、LVEF、SV、NT-proBW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 5.05)。
结1:生脉注射液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治疗效果更佳对【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术;生脉注射液;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中图分类号:259文献标识码:A DOI:10.19621/ki.11-3555/r.2021.0133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和多发的病证,常见西医疗法主要有药物治疗、溶栓治疗及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
冠状动脉介入术常规药物治疗,如依肝素钠、阿托钙片等如较多,影响患者的临床疗效。
研究表明,丹参多酚酸盐联合生脉注射液应状动脉介入术后治疗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1]。
本研究以急性心肌梗死患为观察对象,对丹参酸盐联合生脉注射液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和分析,现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