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介入治疗常规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3
中国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紧急治疗与介入治疗指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AS)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
及时的紧急治疗对于患者的生存和康复至关重要。
中国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紧急治疗与介入治疗指南旨在提供临床医生在处理ACAS时的指导。
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紧急治疗的基本原则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紧急治疗的基本原则是迅速缓解冠状动脉阻塞、降低心肌缺血病变和改善患者病情。
紧急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心脏手术。
2.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紧急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血栓溶解药物可以迅速溶解血栓,恢复冠状动脉血流。
抗血小板药物、抗心绞痛药物和抗凝药物也被广泛应用于ACAS的急性治疗中。
3. 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是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方法之一。
介入治疗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
PCI可以快速恢复冠状动脉血流,减少心肌损伤。
CABG适用于复杂的冠状动脉病变,如多支血管病变或左主干病变。
4. 紧急治疗的时间窗口和临床评估对于ACAS的紧急治疗,时间非常重要。
医生需要迅速诊断和评估患者的病情,以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提供适当的治疗。
在评估中,临床表现、心电图、心肌酶谱、冠状动脉造影等都是重要的指标。
5. 医疗设施和团队ACAS的治疗需要在专门的医疗设施和团队的支持下进行。
优质的医疗设施需要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和设施,并且有专业的医疗团队提供急救和治疗服务。
医疗团队应包括心内科医生、介入心脏病专家、急诊科医生和护理团队。
6. 术后护理和康复对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来说,术后护理和康复是至关重要的。
在术后护理中,医生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并采取适当的药物治疗措施。
康复阶段主要包括生活方式改变、药物治疗和心理支持。
总结:中国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紧急治疗与介入治疗指南提供了临床医生在处理ACAS时的指导。
这些指南强调了时间的重要性、药物治疗的有效性以及介入治疗的应用。
冠状动脉造影及血管内介入治疗术前常规一术前准备 1 血、尿、便常规、生化全项、感染筛查、凝血检查、BNP(医保病人不查)、超敏CRP、心肌酶;(1)要求血钾>3.7mmol/L,如<3.5mmol/L,补钾后复查,如>3.5mmol/L,补钾后可不复查。
(2)WBC明显升高,Hb<80g/L暂缓手术。
(3)ALT>80IU/L,暂缓手术。
2 心电图、超声心动; 3 术前谈话,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和自费项目协议书;4 落实手术经费:(公费或自费先交5万,医保先交3万)公费医疗:原则上自负50%,具体由单位决定;医疗保险:自付手术经费的50%5 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术日晨加至0.3 氯吡格雷:首次服用予负荷量300mg,以后75mg Qd,急诊PCI前负荷量加至600mg6 注意有无造影剂肾病的风险,必要时水化,停二甲双胍,停利尿剂;7 嘱患者练习平卧位排尿、排便。
二单纯冠脉造影术前医嘱明日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双侧腹股沟区备皮(拟穿刺桡动脉者加右上肢备皮)明晨禁食(如手术时间靠后可少进食)口服药照常(禁食者暂停降糖药一次)三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术前医嘱明日行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双侧腹股沟区备皮(拟穿刺桡动脉者加右上肢备皮)明晨禁食(如手术时间靠后可少进食)口服药照常(禁食者暂停降糖药一次)术前晚波立维300mg口服或术前日服150mg术日晨服150mg (如已连续服波利维75mg Qd>3天者,不用开此条)术日晨拜阿司匹林加服至0.3 (应用低分子肝素者)术日晨暂停低分子肝素一次(静息心率<60次/分者)术日晨暂停β受体阻滞剂一次冠脉介入治疗术后常规术后进CCU 1 即刻做12导联心电图,与术前对比,有症状及时复查,发现异常及时与导管室联系; 2 注意血压、心律、穿刺部位出血,腹部有无压痛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持续静脉滴注肝素10u/min,至拔管前(导管室大夫决定)3~5小时停用,中午(停肝素3~5小时)拔除动脉鞘管 3 术后3~5小时后(以导管室要求为准)测定APTT,由导管室医师决定拔管时间; 4 拔除动脉鞘管后,沙袋局部压迫6小时,右下肢制动12小时,24小时后下床活动;桡动脉穿刺或血管封堵、缝合者予相应处理;血管缝合者沙袋压迫6小时,6小时后可以活动; 5 拔管后观察0.5~1小时,如无出血开始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予肝素2000u小壶,继以10u/min静脉滴注,至拔管后24~72小时,根据APTT调整肝素用量(APTT延长为正常的1.5~2倍);6 如果血压>110~120/70mmHg,持续静点硝酸甘油10ug/min,至术后24小时;7 如血压偏低者,适当补液后,酌情使用硝酸甘油;8 嘱患者多饮水,原有肾功能衰竭患者适当输液、利尿;9 拔管后24小时换药,记换药医嘱; 10 术后第1天记病程; 11 术后第1日复查电解质、肾功能、血常规、BNP(医保病人不查)、超敏CRP;术前1日、术后即刻、术后第1、3、7日查心肌酶、超敏CRP、BNP(医保病人不查)、ECG,如期间正常,可不再复查; 12 特殊情况见导管室的术后医嘱。
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
简介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一种非手术的方法,可用于治疗冠状动脉疾病。
该治疗方法已经在中国得到广泛使用。
本文将介绍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指南。
治疗适应症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适用于以下情况: 1. 心绞痛:包括稳定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 2. 心肌梗死:可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和缺血后梗死的急性介入; 3. 冠状动脉狭窄:可用于单狭窄、双狭窄和三支或多支狭窄等; 4. 冠状动脉斑块形成:包括斑块性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等。
治疗步骤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操作步骤如下: 1. 皮肤消毒; 2. 静脉插管,静脉注射抗凝药物; 3. 插入导管; 4. 冠脉造影; 5. 治疗:包括扩张血管、放置支架等;
6. 导管拔出;
7. 停止抗凝治疗;
8. 观察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术后护理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需要进行适当的术后护理,包括: 1. 立即观察血压、心率等指标; 2. 静脉注射抗凝药物,减少血栓形成; 3. 慢性药物治疗,例如使用抗血小板药物等,以防止再次发生冠状动脉疾病; 4. 鼓励恢复活动和锻炼。
并发症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包括: 1. 出血:发生率为
0.5%~4%; 2. 血管痉挛:发生率为0.5%~2%; 3. 冠状动脉穿孔:发生率为
0.1%~0.3%; 4. 血栓形成:发生率为0.1%~0.3%。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一种非手术治疗,已经在中国得到广泛应用。
但是,术后还需要进行适当的护理和治疗,以防止再次发生冠状动脉疾病。
同时,也需要注意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必要时及时地采取措施处理。
ivus冠脉介入治疗标准
IVUS(血管内超声)是一种用于冠脉介入治疗的影像学技术,它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血管壁图像,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评估病变严重程度和指导介入治疗。
冠脉介入治疗是一种通过导管将薄导丝引入冠状动脉,然后通过膨胀支架(通常是金属支架)的方法来扩张狭窄或阻塞的冠状动脉,以恢复血流。
IVUS在冠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通常涉及以下一些方面:
1.病变评估:IVUS能够提供更详细的冠脉病变信息,包括动脉
壁的厚度、斑块的性质、病变的长度等。
这有助于医生更全面
地了解病变的特征,以制定更合适的治疗方案。
2.支架放置的指导:在介入治疗中,医生可能需要放置支架来扩
张狭窄的血管。
IVUS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定位支架的放置位置,并确保支架充分扩张,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3.结果评估:介入治疗完成后,IVUS还可以用于评估治疗的效
果,包括支架的展开情况和血流通畅度。
这有助于医生判断治
疗是否成功,是否需要进一步的调整或干预。
虽然IVUS在冠脉介入治疗中具有很多优势,但它并非始终是必需的。
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变的复杂程度来决定是否使用IVUS。
治疗标准可能会根据不同的临床指南和医疗实践而有所不同,因此最好咨询专业的心血管专家以获取最新的指南和建议。
经皮冠状动脉造影/介入治疗护理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术是通过影像学方法确定冠状动脉有无病变以及为冠心病的诊治和研究提供可靠依据的介入性诊断技术。
介入治疗(PCI)是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进行的一种微创性治疗,是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通过特制的导管、导丝等精密器械,对体内的病灶进行诊断和局部治疗。
不用切开人体组织,就可治疗许多过去无法治疗、必须外科手术治疗或内科药物治疗疗效欠佳的疾病。
一、收集资料进行护理评估,实施护理程序。
二、护理措施(一)术前护理1、向患者和家属进行冠脉造影、PCI术相关宣教,取得患者和家属的理解和配合,消除患者紧张情绪。
2、手术前至少4小时禁止饮食,不禁水/药。
3、术前行心电图、血常规、血型、凝血、肝肾功能,心肌血清生化标记物等。
4、术前护士为患者做碘过敏试验,行试验前要详细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
5、穿刺部位在股动脉,要进行会阴部备皮,穿刺部位在挠动脉要保持局部皮肤清洁。
6、对于肾功能异常者术前12小时进行水化。
7、术前给予地西泮10mg肌肉注射。
8、协助患者练习床上使用便器。
(二)术后护理1、术后返回病室后嘱患者患侧肢体保持伸直,避免弯曲。
同时注意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情况、皮肤颜色及温度的变化,如发现动脉搏动消失、皮肤苍白、发凉或肢体肿胀时,应及时通知医师,进行处理。
2、对于行桡动脉穿刺术者,应嘱其抬高患肢、减少活动,随时注意患肢皮温及有无肿胀情况。
常规6小时撤除压迫器。
3、通知医师查看患者,行床旁心电图检查,遵医嘱进行心电、血压、血氧监测,给予低流量氧气吸入2~3L/min,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4、术后补液1000~1500m1或嘱患者多喝水,以加速造影剂代谢。
5、观察局部伤口有无渗血、红肿、疼痛等情况。
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敷料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留置鞘管时,应注意鞘管周围有无渗血,常规术后4~6小时内监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APTT),APTT小于50~70秒时,通知导管室医师拔除鞘管。
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护理规范一、术前准备1、配合医师完善术前检查1)术前三大常规、肝功能、电解质及出凝血时间;2)X线胸片;3)心电图;4)心脏超声。
2、药物准备冠状动脉造影是相对安全的有创检查,但有时会因为病变严重,离子紊乱,或操作不当在术中和(或)术后发生严重的心律失常、严重的并发症,危及生命,因此在术前准备好各种抢救药品及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3、皮肤准备股动脉穿刺者应双侧腹股沟备皮,备皮时应注意勿损伤局部皮肤。
4、心理准备多数患者对冠状动脉造影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是特别了解,普遍存在思想顾虑,因此与患者交流,说明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必要性,操作过程与方法,帮患者树立信心,消除患者思想顾虑与恐惧。
5、术前训练由于术中需患者平稳呼吸或屏气或用力咳嗽,因此需患者术前训练咳嗽与屏气。
经股动脉穿刺者,需卧床24小时,因此患者需适应在床上排便。
6、术前过敏试验因造影剂内含有碘,术前需做碘过敏试验。
二、术后护理1、及时接诊,保持液路通常,观察患者尿量,经股动脉穿刺者嘱患者卧床24小时,穿刺侧肢体制动12小时。
2、术后严密护理,注意生命体征,患者回CCU病房后立即查心电图1次,以后根据病情1小时内15分钟测一次血压,如病情稳定可2至4小时测一次血压。
3、注意穿刺部位有无血肿及出血,个别患者因压迫不彻底或应用肝素或制动不够,而发生局部出血及血肿,因此1小时内每15分钟观察1次,如无异常每2至4小时观察1次。
如有出血或血肿及时通知医师。
4、如经股动脉穿刺者,注意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因穿刺部位需压迫止血,如足背动脉不能触及或比较微弱,应考虑压迫过度,应及时通知医师,避免发生肢体远端缺血坏死。
5、注意有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由于经股动脉穿刺者,需卧床24小时,穿刺侧需制动12小时,对于有些老年人,可因卧床静脉血流缓慢加上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影响静脉血液回流,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特别是穿刺侧肢体,多在术后24至48小时,患者可有肢体肿胀,经B超可证实,应及时发现并通知医师处理。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常规
(一)术前注意:
1、查肝肾功能电解质、三大常规、ECG、PT、BG+Rh、TP-PA、常规3项、
乙肝三对。
2、心脏彩超、心脏正侧位片。
3、签署手术同意书。
(二)术前医嘱:
1、定于(时间)送心导管室行CAG+PCI术。
2、术前备皮更衣
3、要若为单纯行冠脉造影,不能预防使用抗生素;若预计可能行PCI,则术
前抗生素皮试;若有过敏史,则使用克林霉素磷酸酯。
4、术前建立静脉通道,NS250ml术中维管。
5、长期医嘱没有输液时,静脉输液1组,动静脉置管护理2次。
(三)术后医嘱:
1、心电、血压监测6h,床边心电图。
2、经桡动脉CAG术后腕制动,其间应根据其血运情况适当放松绷带,术后
48小时如无活动性出血予穿刺处换敷料(注意穿刺处有无出血、手麻木感及皮肤颜色改变情况)。
经股动脉CAG术,术后应24小时换药。
3、术后4小时内测ACT(活化凝血时间测定)﹤200s,抗凝:低分子量肝
素钙1支,皮下注射,Q12h。
(四)出院医嘱:
1、氯吡格雷75mg,qd,药物洗脱支架12个月;肠溶阿司匹林100-150 mg,
qd终身;调脂等冠心病二级预防用药。
2、术后每3个月门诊查血脂、肝肾功能、心脏彩超,6个月查运动平板试验,6个月到1年左右建议回院复查CAG。
3、控制危险因素:戒烟、限酒、血糖、血压、血脂、体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