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硕士民法学知识点大串讲(10)
- 格式:pdf
- 大小:92.25 KB
- 文档页数:3
民法第⼀部分四.民事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是指民事法律规范调整的社会关系。
这⾥⼀定要注意区分民事法律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
例:下列社会关系中,属于民事法律关系的是()A. 甲因诉讼与法院之间形成的关系B. ⼄因信教与教会之间形成的关系C. 丙因存款与银⾏之间形成的关系D. 丁因结婚与其妻之间形成的关系这些都是社会关系,但是这些社会关系中间哪些是民事法律关系呢?甲因诉讼与法院之间形成的关系是诉讼关系。
它不是民事法律关系,它是诉讼法律关系。
⼄因信教与教会之间形成的关系,它是⼀个宗教关系。
丙因存款与银⾏之间形成的关系,它是民事法律关系,是因存款与银⾏形成的存款也叫储蓄的法律关系。
丁因结婚与其妻之间形成的关系,这⾥⾯形成了⼀个夫妻关系也就是民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
五.形成权形成权是权利⼈以⾃⼰单⽅的意思表⽰使民事法律关系发⽣,变更,消灭的权利。
形成权是相对请求权⽽⾔的。
请求权就是请求他⼈为或不为的权利。
根据现⾏法律规定,形成权包括承认权,选择权,撤销权,解除权,抵消权以及取回权等等。
例:下列权利中,不属于形成权的是:A. 撤销权B. 解除权C. 债权请求权D. 追认权形成权本⾝就是相对请求权⽽⾔的,因此债权请求权肯定不属于形成权。
撤销权,解除权,追认权它都属于形成权。
形成权和请求权特别是债权请求权的意义在于:债权请求权它有诉讼时效的限制,形成权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也就是说,它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只受除斥期间的限制。
(北京尚博学校提供)六.抗辩权抗辩权是⼀种防御性权利,抗辩权也是针对形成权⽽⾔的,在权利的体系中间,既有请求权⼜有抗辩权,请求权是要求他⼈为或不为⼀定的⾏为的权利,因此请求权是⼀种进攻性的权利。
你赋予进攻⼈以⽭就要赋予被进攻⼈以盾,这就是权利的分配问题。
你要对请求他⼈的“他⼈”以权利。
这个权利就是抗辩权。
抗辩权就是拒绝进⾏给付的权利,它是⼀种请求权,你请求做什么,我拒绝做什么,你能不能拒绝,就看你有没有权利。
法硕联考民法必知的知识点整理在法硕联考中,民法是一门重要且内容丰富的学科。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以下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民法必知的知识点。
一、民事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是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
它由主体、客体和内容三个要素构成。
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民事行为能力则根据年龄和精神状况划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和无民事行为能力。
法人应当具备依法成立、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等条件。
客体主要有物、行为、智力成果、人身利益和权利。
物需要具备客观物质性、可支配性和有用性等特征。
内容即民事主体享有的民事权利和承担的民事义务。
二、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
其成立要件包括当事人、意思表示和标的。
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需要具备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等条件。
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包括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违背公序良俗的等。
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有重大误解、欺诈、胁迫、显失公平等情形。
三、代理代理是指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被代理人承担民事责任的制度。
代理分为委托代理和法定代理。
委托代理可以用书面形式或者口头形式,授权委托书应当载明代理人的姓名或者名称、代理事项、权限和期间,并由被代理人签名或者盖章。
无权代理包括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的行为。
无权代理未经被代理人追认,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
表见代理是指行为人虽无代理权,但由于本人的行为,造成了足以使善意相对人相信其有代理权的表象,而与善意相对人进行的、由本人承担法律后果的代理行为。
四、物权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法硕民法重要知识点梳理关于法硕民法重要知识点梳理第一章绪论民法的基本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实信用;禁止权力滥用;公序良俗原则)第二章民事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民事权利的分类;民事权利的保护;民事法律事实的概念和分类第三章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概念和法律特征;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开始;自然人事权利能力的终止;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概念和法律特征;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分类(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宣告失踪的概念、条件、程序、后果、撤销后果;宣告死亡的概念、条件、程序、后果、撤销后果;个人合伙的概念和法律特征;个人合伙的成立;个人合伙的责任承担第四章法人与非法人组织法人的概念和基本特征;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非法人组织的概念和特征;合伙企业的设立条件;合伙企业的事务执行;合伙企业的责任承担。
第五章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和特征;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民事行为;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第六章代理代理的概念和法律特征;代理的适用范围;代理的种类;代理权的行使规则;无权代理的概念;无权代理的效力;表见代理的概念;表见代理的构成条件;表见代理的法律后果。
第七章诉讼时效与期间诉讼时效的概念;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法律后果;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的区别;诉讼时效的种类;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断、中止和延长第八章物权的一般原理物权的特征(物权和债权的区别);物权法的基本原则;物权的变动;物权的保护方式第九章所有权原始取得(先占、拾得遗失物、善意取得);继受取得第十章共有共有的概念;共有的特征;按份共有的概念;按份共有人的权利和义务;共同共有的概念;共同共有人的权利和义务第十三章用益物权用益物权的概念和特征;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概念、特征、设立;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概念、特征、设立;宅基地使用权的概念、特征、设立;地役权的概念、特征、设立第十四章担保物权担保物权的概念、特征;抵押权的概念、特征;抵押权的设立;抵押权的效力;抵押权的实现;最高额抵押、动产浮动抵押;质权的概念、特征;动产质权;权利质权;留置权的概念、特征;留置权的成立要件;留置权的效力第十五章占有占有的类型第十六章债权概述债的概念;债的主体变更;债的消灭;不当得利;无因管理第十七章合同合同的概念和特征;要约;承诺;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缔约过失责任;合同的效力;合同履行的原则;双务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合同的保全;保证;定金的概念、特征;合同解除的概念、特征;合同解除的条件;违约责任的概念、特征;违约责任的构成要件及免责事由;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买卖合同;赠与合同;借款合同;租赁合同;融资租赁合同;承揽合同;保管合同;居间合同、行纪合同。
法律硕士民法学知识点大串讲(30)民法学第九部分债权一、债权的概念和特征应当明确债权是指特定当事人之间,请求为一定给付的民事法律关系。
例:关于债权和请求权的说法,错误的是()A.债券和请求权有一定的区别B.债权的请求权消灭,债权仍然可能存在C.债券和请求权一般不可分离D.债券和请求权其实就是一回事请求权不仅包括债权请求权,还包括物权请求权、人身权请求权等。
答案:D。
二、债权应当明确债权是财产权、请求权、相对权、有期限的权利。
债权具有相对性和平等性,这是大家分析债权关系的钥匙。
例:甲于1997年6月5日向乙借款一万元,于同年7月5日向丙借款一万元,现甲只有一万元的财产,应如何偿还乙丙之债权()A.该一万元应偿还乙,因为先借先还B.该一万元应偿还丙,因为后借先还C.该一万元应平均偿还乙丙,因为债权具有平等性D.该一万元应如何分配,需由乙丙抓阄决定掌握债权具有平等性,答案:C。
三、债的标的债的标的或债的的客体是给付行为。
区分债的标的和债的标的物,债的标的就是给付行为而不包括物。
给付行为的具体形态有交付财产、支付货款、提供劳务。
(提供)例:债的标的是()A.特定行为B.特定行为、物C.特定行为、物、智力成果D.特定行为、物、智力成果、其他利益答案:A。
四、债的分类我国在法律上将债分为:①意定之债和法定之债,意定之债就是合同之债;法定之债包括侵权行为之债、不当得利之债、无因管理之债、缔约过失之债。
②特定物之债和种类物之债,这是根据物的种类划分的,特定物之债和种类物之债区分的意义在于:如果特定物灭失就不存在继续履行的问题,如果是种类物灭失的,不免除债务人继续履行的义务。
③单一之债和多数人之债。
④按份之债和连带之债。
⑤简单之债与选择之债。
简单之债是指在债的关系中,。
法律硕士联考民法学复习须关注的知识点民法学是理论性、系统性、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其重点不可能体现在部分的章节上,所以考生在复习民法学课程时,重点应在于理解和准确把握民法的体系、民法的基本理论、民法的调整原则和民法的各项基本制度。
从课程的内容结构来看,民法学课程的内容大体包括民法总论部分、物权法部分、债法部分和人身权、知识产权、继承部分。
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我们认为各部分的复习重点主要为以下内容:一、总论部分民法学总论部分包括了民法的一些重要制度,学好这一部分内容,是深入学习民法学的基础。
这一部分的重点内容包括:1.民法的本质。
通过了解民法的起源可以有效地掌握民法的本质,洞悉民法的概念与特征,进而对我国民事立法有正确的认识。
所谓民法是指调整平等的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中发生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2.民法的调整对象和调整原则。
明确民法的调整对象是弄清民法作为一个重要部门法的基础,也是理解民法的体系结构、民法的调整原则和各项制度的前提。
民法有自己特定的调整对象,即平等的民事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
民法的调整原则是贯彻宪法宗旨、体现民法精神、规范民事活动、指导民事审判的基本准则。
把握好民法的调整原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各项民事制度。
考生在复习民法的调整原则时,应结合民法的其他内容,深入理解。
特别是诚实信用原则,该原则被认为是民法的"帝王原则",考生应准确把握其基本含义和该原则在民法基本制度中的体现。
3.民事法律关系和民事法律事实。
就民事法律关系而言,要求考生掌握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特征、民事法律关系的基本分类、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
特别是对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考生要有较清楚地认识。
就民事法律事实而言,要求考生重点掌握民事法律事实的概念和意义及其基本分类、各项分类的含义。
4.公民(自然人)和法人制度。
首先,应掌握公民的概念与本质;其次,公民和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是考生应当掌握的重点内容。
法律硕士联考民法学复习中必看知识点民法学的特点最主要体现为其理论性强、系统性强、知识点多,正如以上所指出的那样,民法学课程的重点并不只是体现在哪几个章节,可以说,《考试指南》和《考试大纲》中所列出的知识点都是考试重点,考生在复习时,要做到准确、全面、深入,只有这样,才能顺利通过考试。
所谓难点,是相对于考生能够比较直观地、容易理解的部分而言,是考生在复习时,不能很好地把握地、需要通过深入思考、综合分析才能比较透彻掌握的知识点。
当然,由于考生个人能力不同,相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难点,从我们的教学经验来看,下面的问题,可能是大多数考生在复习时所遇到的难点。
1.民法的调整原则。
考生在复习这部分内容时,可能会觉得其内容比较空泛,或者比较简单。
但这一问题,不仅是考生应当复习的重点,也是大多数考生可能难以掌握的问题。
在复习民法的调整原则时,考生不仅要理解各原则的含义,还要对民法中的其他制度,比如,合同法和侵权法,加以理解。
2.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可变更、可撤销民事行为,不同于无效民事行为,也不同于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它们之间的区别,考生应当能准确理解。
还应当注意的是,我国法律中所确认的可变更、可撤销民事行为,不仅包括《民法通则》中所确认的两类:因重大误解而为的民事行为和因显失公平而为的民事行为,还包括《合同法》第53条所确认的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
3.表见代理。
表见代理是无权代理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的无权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的民事行为在客观上使第三人相信其有代理权而实施的代理行为。
表见代理制度的核心在于使某些无权代理行为发生有权代理的后果。
考生在复习此内容时,要注意把握表见代理应具备的构成条件和表见代理的法律效力。
4.物权和债权的比较。
物权和债权是民法中两类基本的财产权,它们联系密切,物权是债权成立的基础,也是债权运动的结果,但它们又是完全不同的两类财产权。
法律硕士民法学知识点大串讲(1)民法第一部分一.民法的调整对象在第一章民法概述中间,第一个问题就是民法的调整对象问题,《民法通则》第二条有明确规定:我国民法调整的对象是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这里面所讲的平等的财产关系既包括财产归属关系也包括财产流转关系。
这里的平等的人身关系主要指人格关系和身份关系。
非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民法不予调整。
例:下列社会关系属于民法的调整对象有()A. 自然人甲与自然人乙之间订立的电脑买卖合同关系B. 中国公民丙与中国公民丁之间缔结的婚姻关系C. 甲税务机关与自然人乙之间订立的电脑买卖合同关系D. 甲税务机关与自然人乙之间税款征收关系这些都是社会关系,但是这些社会关系中间哪些是民法调整对象的呢?我们讲民法的调整对象只能是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所以,自然人乙和自然人甲之间电脑买卖合同关系,这当然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
中国公民丙与中国公民丁缔结的婚姻关系这也是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
甲税务机关与自然人乙之间订立的电脑买卖合同关系,这当然也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但是甲税务机关与自然人乙之间税款征收关系这就不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因此这个关系民法不予调整,它不是民法的调整对象。
ABC是正确选项。
二.民法的适用范围根据教材大纲,民法的适用范围包括对人的适用范围,在空间上的适用范围和在时间上的适用范围。
对人的适用范围,《民法通则》关于自然人的规定,适用我国领域内的外国人和无国籍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如果是我国自然人,法人在国外形成的民事法律关系,是不是适用中国法呢?一般应当说适用所在地法,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在空间上的适用范围,我国的民法适用我国的领土,领空,领海,包括驻外使馆以及在我国领域外航行的船舶,航空器。
例:下。
法硕考研民法学基础知识点法硕考研民法学基础知识点法硕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考研生们在民法学基础阶段,要掌握好它的知识点。
店铺为大家精心准备了法硕考研民法学资料,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法硕考研民法学物权的分类知识点在学理上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通常对物权做以下的分类:1、自物权与他物权自物权是权利人对于自己的财产所享有的权利。
因其与他人之物无关,故称为自物权。
所有权是最典型的自物权。
他物权是在他人所有的物上设定的物权。
他物权是对他人财产享有的权利,其内容是在占有、使用、收益或处分某一方面对他人之物的支配。
2、动产物权与不动产物权这是根据物权的客体是动产还是不动产所做的分类。
不动产所有权、地上权、永佃权、典权、不动产抵押权等是不动产物权,而动产所有权、动产质权、留置权则是动产物权。
这种分类的意义在于动产物权与不动产物权的取得方法、成立要件等各有不同,一般来说动产物权的公示方法为交付,而不动产物权的公示方法为登记。
3、主物权和从物权这是以物权是否具有独立性进行的分类。
主物权是指能够独立存在的物权,如所有权、地上权、永佃权。
从物权则是指必须依附于其他权利而存在的物权。
如抵押权、质权、留置权,是为担保的债权而设定的。
地役权在与需役地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的关系上,也是从物权。
这种分类的意义在于,在物权的取得、变更、丧失问题上,从物权应与其所依附的权利共命运。
4、所有权与限制物权这是以对于标的物的支配范围的不同对物权所做的区分。
所有权是全面支配标的物的物权,限制物权是于特定方面支配标的物的物权。
一些学者认为所有权也要受法律、相邻关系等的限制,故应避免使用限制物权这一概念。
日本学者松冈正义首创了定限物权一词,表示所有权以外的他物权内容是有一定限度的。
但这只是名称之争,关于所有权与限制物权分类的实质内容是一致的。
限制物权与所有权相比较,指的就是所有权以外的物权。
所有权是一种于全面关系上支配物的权利,是一种完全的权利。
而其他物权与所有权不同,是在他人之物上设定的权利:只是在一定方面支配物的权利,没有完全的支配权。
民法第五部分七.民事⾏为的成⽴应掌握民事⾏为的⼀般成⽴要件:当事⼈、意思表⽰、⾏为标的,法律规定有特殊要件的,从其规定。
民事⾏为的成⽴与民事⾏为的⽣效是不同的。
有些情况下,民事⾏为成⽴了,该民事⾏为⽣效。
但也有个别情况,民事⾏为成⽴但并不⽣效。
例:甲与⼄签订了⼀份租房合同,协议规定:如果甲在三个⽉内与丙结婚,将租⽤⼄的两居室。
这⼀民事⾏为的性质应如何认定()A. 是附条件的民事⾏为B. 是附期限的民事⾏为C. 已成⽴但未⽣效D. 已成⽴并已⽣效民事法律⾏为所附条件与所附期限的区别在于:条件的成就是不确定的;⽽期限是必定到来的。
本题中,甲在三个⽉内与丙结婚是不确定的事实,所以双⽅所做约定是条件,并且是延缓条件,在双⽅约定的条件成就时才发⽣法律效⼒。
答案AC。
⼋.民事⾏为的有效要件⼀个民事⾏为有效应当具备以下要件:(1)⾏为⼈具有相应的民事⾏为能⼒。
⽆民事⾏为能⼒⼈的⾏为效⼒分三种情况:接受报酬、赠与的,是有效的民事⾏为;进⾏细⼩的民事⾏为也应当是有效的,如:8岁⼩孩拿2元钱到商店买两⽀铅笔;其他民事⾏为是⽆效的。
对限制民事⾏为能⼒⼈:接受报酬赠与且⽆负担的,这是有效的;进⾏与其能⼒想适应的⾏为,这也是有效的(根据财产的数额、⾏为的复杂程度、⾏为的⽅式、年龄、精神状况等来进⾏综合认定);进⾏的与其能⼒不相适应的⾏为,如果是⼀个合同⾏为要适⽤合同法,是⼀个效⼒未定的⾏为,如果是⼀个⾮合同⾏为,⾏为⽆效。
甲17岁,⽴有遗嘱:死后将其三间房由好朋友⼄继承。
18岁以后撞车⾝亡。
这⾥⾯⽴遗嘱的⾏为,是⼀个与其年龄、精神状况不相适应并且是⼀个⾮合同⾏为,因此⾏为⽆效。
法⼈超范围经营,只有在违反法律规定的禁⽌性经营、限制性经营、特许性经营时才⽆效。
(2)意思表⽰真实,不存在欺诈、胁迫、乘⼈之危、重⼤误解。
(3)标的合法。
例:下列⾏为中属于有效⾏为的是()A.年满8周岁的未成年⼈接受奖励的⾏为B.年满15周岁的未成年⼈与他⼈签订的转让专利的⾏为C.某建筑公司超经营范围出租建筑设备的⾏为D.某粮油公司超范围经营烟草的⾏为。
法律硕士民法学知识点大串讲(9)第三部分七.法人的终止掌握法人终止的原因:依法被撤销、根据决议终止法人、破产。
法人存在终止的原因并不意味法人的消灭。
例:企业法人依法被撤销、解散、宣告破产或其他原因进行清算时,企业法人()A. 主体资格消灭,不能进行民事活动B. 主体资格不消灭,但不能进行民事活动C. 主体资格不消灭,仍然可以进行各种民事活动D. 主体资格不消灭,但不能进行清算以外的民事活动本题涉及到清算法人的法律地位问题,清算法人仍具有民事主体资格,仍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但是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受以清算为目的的限制,不能进行清算以外的民事活动。
答案D。
例:对于清算法人,下列行为有效的是()A. 与A企业签订的债权清偿协议B. 与B企业签订的债务偿还协议C. 与C企业签订的建筑房屋的协定D. 与D企业签订的买卖钢材的协定掌握只能进行以清算为目的的活动,就能正确选出:AB.法人在清算中间,可能要进行诉讼,也就是说要清理债权债务,在诉讼中间,清算组是诉讼当事人。
八.法人的登记应掌握法人登记要求,特别是法人登记的效力。
法人成立登记具有生效效力,法人的其他登记只具有对抗效力。
法人成立的生效效力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掌握,比如:甲乙丙三人成立一个有限责任公司,但该公司没有进行登记,各出资20万,以有限责任公司的名义与丁签订合同并发生债权债务纠纷,此时甲乙丙要负连带责任,因为此时公司没有登记没有取得法人资格,此时的行为是合伙行为,由甲乙丙负连带无限责任。
甲为某股份公司的董事长,股东会做出决议,撤销甲的职务,选举乙为公司的董事长,在进行变更登记之前,甲仍要求主持董事会会议,并以公司的名义与丙公司签订合同。
以下表述正确的是()A. 甲有权主持公司董事会会议B. 甲无权主持公司董事会会议C. 甲以公司名义与丙。
法律硕士民法学知识点大串讲(11)民法第五部分一.民事行为民事行为是指以意思表示为要素,发生民事效力的行为。
包括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民事行为、效力未定民事行为、可变更可撤销民事行为。
凡是表义行为都是民事行为,民事行为与事实行为相对应的,民事行为和事实行为统称民法上的行为,民法上的行为又是与事件相对应的,民法上的事件与行为又统称为民事法律事实。
例:下列行为中,属于民事行为的是()A. 甲有朋自远方来,甲不在,乙代为招待的行为B. 甲为一香客,甲赴寺庙进香的行为C. 甲殴打乙致伤的行为D. 甲赠与乙1000元的行为本题涉及民事行为的构成要件问题,民事行为应具备三要素:以意思表示为必要要素;依行为人的意思表示的内容而发生效力;依行为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为生效要件。
A不是民事行为,因为民事行为要发生民事效果,要产生民事法律权利义务关系,同时是一个表义行为,乙代为招待并不发生法律效果。
B也不是,不发生法律意义。
C是一个侵权的行为,它是一个事实行为而不是表义行为。
D是民事行为,以赠与为意思表示并发生法律权利义务关系,导致所有权的转移。
二.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行为的一种,是民事行为的下属概念,他们的区别在于:具有合法性的特征。
民事行为有些具有合法性特征,有些不具有合法性特征。
民事法律行为一定要具有合法性特征。
(提供)例:下列选项中,属于民事法律行为的是()A. 不当得利B. 无因管理C. 侵权行为D. 订立合同不当得利,在我国目前理论认为是事件,甲与乙的鱼塘相连,甲与乙坐在池塘边,甲看到自家鱼塘中的3条鱼跳进乙的池塘中,此时他们中间产生不当得利的问题。
无因管理是一个事实行为,不是表意行为因此也不是民事法律行为。
侵权行为是事实行为。
订立合同是典型的民事法律行为。
答案:D。
三.民事法律问题的分。
民法篇第一讲民法总论1、民法的调整对象与民事法律关系2、民事权利的分类(1)人身权与财产权(2)支配权、请求权、抗辩权与形成权(3)绝对权与相对权(4)主权利与从权利(5)既得权与期待权3、民事法律事实的分类(1)行为(2)事件4、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1)完全民事行为能力(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3)无民事行为能力5、宣告失踪与宣告死亡(1)宣告失踪与宣告死亡的条件(2)宣告死亡的法律后果6、社团法人与财团法人的区别7、民事法律行为(1)概念、特征(2)分类凯程法硕特录班与复试特录班火热报名中。
凯程优势,凯程师资力量强大,北大教授陈永生、陈璐琼、马峰、岳教授等大牌老师云集凯程,给你最好的师资力量。
最好的环境,凯程环境,正规大学环境,吃住学一体,欢迎对比考察,凯程官网有详细真实的图片,安全放心有保障;最好的效果,凯程学员经验谈视频在凯程官网有很多,欢迎查看,其他机构一个都没有。
扎扎实实的辅导,才能创造优异的成绩。
有意向法硕的同学,咨询凯程法硕老师,帮你选择合适的辅导班。
8、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1)概念、特征(2)效力(3)分类:附延缓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与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9、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1)概念、特征(2)效力(3)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与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最大区别10.无效民事法律行为(1)概念、特征(2)情形11.可变更、可撤销民事法律行为(1)概念、特征(2)情形12、代理(1)概念、特征(2)无权代理(3)表见代理13、诉讼时效与取得时效(1)诉讼时效(2)取得时效(3)区别14、诉讼时效的中止与诉讼时效的中断(1)诉讼时效中止的概念以及适用条件(2)诉讼时效中断的概念以及适用条件(3)诉讼时效中止与诉讼时效中断的区别第二讲物权1、物权2、物的分类(1)流通物、限制流通物与禁止流通物(2)主物与从物(3)原物与孳息3、物权法的基本原则(1)平等保护原则(2)物权法定原则(3)公示、公信原则4、用益物权与担保物权的区别(1)用益物权的概念、特征、种类(2)担保物权的概念、特征(3)用益物权与担保物权的区别(四项)5、动产物权与不动产物权的区别(1)取得方法不同(2)权利变动不同(3)权利行使不同(4)争议管辖法院不同6、登记要件主义与登记对抗主义7、物权效力与合同效力的区分/物权变动与原因行为之间的关系8、所有权9、善意取得/即时取得10、共有11、业主建筑物区分所有权12、相邻关系13、地役权14、抵押权(1)概念(2)特征(3)不可抵押的财产15、最高额抵押权16、质权17、留置权18、抵押权、质权与留置权的区别第三讲债权1、债权转让与债务转移2、法定抵销(1)概念(2)适用条件3、提存(1)概念(2)意义(3)原因(四项)(4)效力4、不当得利(1)概念(2)构成要件(3)处理(4)不适用不当得利的情形(五项)5、无因管理(1)概念(2)构成要件6、要约(1)概念(2)要件(3)要约与要约邀请的区别(4)要约的撤回与撤销(5)失效7、承诺(1)概念(2)要件8、格式条款(1)概念(2)法律限制9、缔约过失责任(1)概念(2)适用情形(3)构成要件10、合同的效力(1)无效合同(2)可撤销合同(3)效力待定合同11、同时履行抗辩权12、先履行抗辩权13、不安抗辩权14、同时履行抗辩权、先履行抗辩权与不安抗辩权的区别15、代位权16、撤销权17、保证18、定金19、违约责任20、预期违约/先期违约第四讲人身权1、一般人格权与具体人格权2、物质性人格权与精神性人格权教授陈永生、陈璐琼、马峰、岳教授等大牌老师云集凯程,给你最好的师资力量。
民法第四部分⼀.物的概念和特征民法上的物是指存在于⼈⾝之外能满⾜⼈们的实际需要,能为⼈所实际控制的有体物。
例:下列为民法上物的是()A. 天上的星星B. 镶在嘴⾥的⾦⽛C. 商标D. 池塘中的鱼天上的星星在物理上是物,在民法上因为它不能为⼈所控制、利⽤,因此它不是民法上的物。
⾦⽛本⾝是物,但是镶在嘴⾥的⾦⽛已与⼈体连为⼀体,就不是物的问题⽽是⼈的问题。
如果⼀个⼈将另⼀⼈镶在嘴⾥的⾦⽛⼀巴掌打掉,这是是⼀个⼈⾝权的问题,⽽不是财产权的问题了,与此相关的还有假肢、假眼等,。
商标是⽆形物,⽽民法上的物是以有体物为限,因此商标不是民法上的物。
答案D。
⼆.物的分类应掌握专属物和⾮专属物、特定物和种类物、可分物和不可分物的区别标准。
(北京尚博学校提供)专属物是指某些物只能专属于某些主体所有,⽐如:我国的⼟地只能专属于国家和集体。
⾮专属物指不具有专属性质。
特定物是指独⼀⽆⼆的物或特定化的物,⽐如:唐伯虎的画、被编号的奥迪汽车。
可分物和不可分物从事物能否被分割以及被分割后会不会损害物的价值,煤属于可分物,⼀头⽜就是不可分物。
例:依据我国现⾏法,下列物中归国家所有的是()A. 甲从垃圾堆⾥捡回⼀件棉⾐B. ⼄在⽥间劳作,捡回⼀只撞树⽽死亡的野兔C. 丙在耕作⼟地时,发现⼀坛所有⼈不明的银圆D. 丁在游泳时捡到⼀只⼿表,上缴公共机关公告招领,期满⽽⽆⼈认领。
本题涉及⽆主物是否归国家所有的问题,A涉及我国对废旧物品回收条例的问题,旧棉⾐是抛弃物,抛弃物是废旧物品的,按照先占原则。
并不是所有的野⽣动物都归国家所有,只有那些受国家法律特殊包护的,例如:⼤熊猫、东北虎等,显然野兔不在此列,适⽤先占原则取得所有权。
C是埋藏物,所有⼈明确的,归所有⼈;所有⼈已死亡的,归其继承⼈;所有⼈不明的,成为⽆主物归国家所有。
D是拾得物,应上缴国家机关公告招领,招领期是⼀个除斥期间,如果不在此期间领回,你就丧失所有权,该物成为⽆主物归国家所有。
民法第五部分四.民事法律⾏为的形式应掌握⼝头形式、书⾯形式、推定形式、沉默形式的法律适⽤和效⼒;特别是特殊书⾯形式的法律规定。
对⼝头形式应掌握:在诉讼之间对⼝头形式的采信要有两个以上⽆利害关系⼈的证明,如果没有你的诉讼请求就不会得到⽀持。
对书⾯形式的掌握:书⾯形式有:合同书、书⾯委托书、电传、传真、电报、络(电话记录不是书⾯形式,它是⼝头形式的书⾯证明);若既有⼝头形式⼜有书⾯形式并相抵触,以书⾯形式为准;数份书⾯形式,后⾯的效⼒⾼于前⾯的。
推定形式、沉默形式⼀般都归为默⽰形式,对于沉默形式,⼤家应当掌握,只有当事⼈之间有约定或法律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沉默这种形式才具有效⼒。
在继承开始后,受遗赠⼈如果没有表⽰接受遗赠的,视为放弃遗赠。
《合同法》:在试⽤买卖的情况下,试⽤期期满,试⽤者没有表⽰买或者不买,推定为购买。
甲⼄订合同,甲给⼄去封信:如果你没有异议,我10天后给你发货。
对⽅没有回复,10天后发货,⼄⽅拒收拒付。
此时要看沉默形式有没有效⼒,在这⾥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当事⼈也没有特别约定,因此沉默就不能作为民事法律⾏为的形式。
⼄有权拒收拒付。
特别书⾯形式:公证和登记。
收养必须公证,其他的公证采⽤⾃愿原则。
要求登记的形为:⾝份⾏为要登记如:结婚、协议离婚、收养。
不动产权利变动要登记,如房屋,不登记不发⽣所有权转移的效⼒。
特别动产也应当登记,如汽车、船舶、飞机。
知识产权的转移也要登记。
登记的效⼒:要分门别类的考虑,有的具有⽣效效⼒:如结婚、房屋所有权的转移、房屋的抵押;有的具有对抗效⼒:按照我国《海商法》和《民⽤航空法》的规定,这⾥的登记仅具有对抗效⼒,即不登记不能对抗善意第三⼈;如果没有进⾏登记,在原权利⼈之间权利转移不受影响。
例:甲⼄签订⼀房屋买卖合同,但未办理房屋过户登记。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房屋买卖合同⽆效B. 房屋买卖合同有效C. 房屋所有权已转移D. 房屋所有权未转移这是⼀个合同问题和所有权转移问题,以前我国法律规定房屋买卖合同要登记但是登记的效⼒如何并没有规定。
法律硕士民法学知识点大串讲(10)
民法第四部分一.物的概念和特征民法上的物是指存在于人身之外能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能为人所实际控制的有体物。
例:下列为民法上物的是()A. 天上的星星B. 镶在嘴里的金牙C. 商标D. 池塘中的鱼天上的星星在物理上是物,在民法上因为它不能为人所控制、利用,因此它不是民法上的物。
金牙本身是物,但是镶在嘴里的金牙已与人体连为一体,就不是物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
如果一个人将另一人镶在嘴里的金牙一巴掌打掉,这是是一个人身权的问题,而不是财产权的问题了,与此相关的还有假肢、假眼等,。
商标是无形物,而民法上的物是以有体物为限,因此商标不是民法上的物。
答案D。
二.物的分类应掌握专属物和非专属物、特定物和种类物、可分物和不可分物的区别标准。
专属物是指某些物只能专属于某些主体所有,比如:我国的土地只能专属于国家和集体。
非专属物指不具有专属性质。
特定物是指独一无二的物或特定化的物,比如:唐伯虎的画、被编号的奥迪汽车。
可分物和不可分物从事物能否被分割以及被分割后会不会损害物的价值,煤属于可分物,一头牛就是不可分物。
例:依据我国现行法,下列物中归国家所有的是()A. 甲从垃圾堆里捡回一件棉衣B. 乙在田间劳作,捡回一只撞树而死亡的野兔C. 丙在耕作土地时,发现一坛所有人不明的银圆D. 丁在游泳时捡到一只手表,上缴公共机关公告招领,期满而无人认领。
本题涉及无主物是否归国家所有的问题,A涉及我国对废旧物品回收条例的问题,旧棉衣是抛弃物,抛弃物是废旧物品的,按照先占原则。
并不是所有的野生动物都归国家所有,只有那些受国家法律特殊包护的,例如:大熊猫、东北虎等,显然野兔不在此列,适用先占原则取得所有权。
C是埋藏物,所有人明确的,归所有人;所有人已死亡的,归其继承人;所有人不明的,成为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