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五年级下册《(演唱)吹起羌笛跳锅庄》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01
- 格式:docx
- 大小:15.31 KB
- 文档页数:3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3课《吹起羌笛跳锅庄》教案一. 教材分析《吹起羌笛跳锅庄》是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三课的一首羌族民歌。
这首歌曲具有鲜明的羌族特色,歌词描绘了羌族人民在节日里吹起羌笛、跳起锅庄舞的欢乐场景。
歌曲旋律优美,节奏明快,富有感染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羌族的音乐文化和风俗习惯,培养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
在学习这首歌曲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乐理知识,如音高、节奏等,并且有一定的歌唱能力。
然而,对于羌族的音乐文化,他们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羌族文化背景的介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羌族的音乐文化和风俗习惯,培养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2.能够用正确的音高和节奏演唱《吹起羌笛跳锅庄》。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羌族音乐特色的理解。
2.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的音高和节奏的把握。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聆听、对比、分析,使学生感受羌族音乐的特色。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3.小组合作法:分组学习,共同探讨羌族音乐文化。
4.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的曲谱、歌词、图片等。
2.羌族音乐文化资料: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
3.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音乐。
4.乐器:羌笛、鼓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羌族的风俗习惯和音乐文化,引导学生了解羌族,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播放《吹起羌笛跳锅庄》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羌族音乐的特色。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注意音高和节奏的准确性。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练习,相互纠正、指正,提高演唱水平。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探讨羌族音乐的起源、发展以及与其他民族音乐的关系。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吹起羌笛跳锅庄》教案一. 教材分析《吹起羌笛跳锅庄》是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的一首羌族民歌,歌曲旋律优美,富有特色。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羌族的文化,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歌曲由三个乐段组成,第一乐段节奏舒展,旋律悠扬;第二乐段节奏紧凑,旋律欢快;第三乐段回归第一乐段的旋律,形成完整的结构。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民歌有一定的了解。
但羌族音乐特色鲜明,学生可能对其感到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感受羌族音乐的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羌族的音乐文化,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2.学会演唱《吹起羌笛跳锅庄》,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通过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难点:羌族音乐的特殊音调和节奏。
2.重点:学会演唱《吹起羌笛跳锅庄》,理解歌曲的结构和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播放羌族音乐,让学生感受羌族音乐的特色。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3.练习法:分组练习,互评互议,提高演唱水平。
4.情境教学法:创设羌族文化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羌族音乐。
六. 教学准备1.教学音频:羌族音乐和《吹起羌笛跳锅庄》的音频。
2.PPT:展示羌族文化和歌曲内容。
3.乐器:羌笛等民族乐器。
4.教学用具:乐谱、歌词卡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播放羌族音乐,让学生感受羌族音乐的特色。
教师简要介绍羌族音乐文化,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5分钟)展示《吹起羌笛跳锅庄》的音频和PPT,让学生对歌曲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教师讲解歌曲的结构和情感,为学生演唱做好铺垫。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重点教授羌族音乐的特殊音调和节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演唱技巧。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练习,互评互议,提高演唱水平。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5.拓展(5分钟)邀请羌族音乐艺人进行现场表演,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羌族音乐。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五年级下册第三课《(演唱)吹起羌笛跳锅庄》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吹起羌笛跳锅庄》这首歌,能感受到当今羌族人民幸福生活的情景。
2.通过听、看、唱、跳等不同的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体验乐曲的民族风情。
3.愿意参加学跳简易的锅庄舞蹈形体动作,在边唱歌边跳锅庄的活动中体验到音乐的乐趣。
学情分析:本课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体验、感悟、参与”为主线,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营造活泼、民主的课堂氛围,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让学生主动参与聆听、感受、演唱、表演,来体验和享受音乐、舞蹈所带来的快乐,从而体现培养学生“主动、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研究理念。
通过了解相关的文化,实现音乐与地理、历史的整合,以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演唱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并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用多种形式为歌曲伴奏。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用锅庄舞步参与歌曲的表演。
教学过程:第一学时教学活动:1.讲授《吹起羌笛跳锅庄》组织教学,师生问好,进行发声训练和简单律动。
欣赏XXX人民喜欢跳的锅庄舞,让学生模仿视频中摆手的动作,并感受XXX人民热情奔放的性格。
简单介绍锅庄舞,并引导学生研究三个锅庄舞的简单动作,用歌曲伴奏做背景音乐随乐跳锅庄。
2.知XXX文化播放XXX的地理位置、风景、旅游景点、稀有珍奇动物、羌族服饰、羌笛(让学生听辩其音色)等图片。
进行XXX知识抢答,巩固研究。
3.听羌族歌谣欣赏范唱,整体感受歌曲及情绪的表现。
进行填唱和师生互动的节奏练。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五年级下册第三课《(演唱)吹起羌笛跳锅庄》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吹起羌笛跳锅庄》这首歌,感受当今羌族人民幸福生活的情景。
2.通过不同形式的听、看、唱、跳,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体验乐曲的民族风情。
3.愿意参加简易的锅庄舞蹈形体动作,边唱歌边跳锅庄的活动中体验音乐的乐趣。
演唱:吹起羌笛跳锅庄-湘文艺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羌笛和锅庄音乐的特点,理解湖南民间音乐的基本形式和元素。
2.能够学唱《吹起羌笛跳锅庄》这一经典的湖南民歌,感受音乐的美妙。
3.能够通过演唱,锻炼学生的歌唱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二、教学内容1.了解羌笛和锅庄音乐的特点。
2.学唱《吹起羌笛跳锅庄》。
3.组织学生进行合唱演唱,加强合作与表现能力。
4.制作表演道具,增强学生表演的趣味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段视频或图片介绍湖南民间音乐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引发学生对湖南民间音乐的兴趣,引出本堂课要学习的《吹起羌笛跳锅庄》的歌曲。
2. 学唱《吹起羌笛跳锅庄》(1)教师首先给学生播放《吹起羌笛跳锅庄》的录音,引导学生聆听音乐,找到歌曲中的主旋律和和声。
(2)分发课本,让学生跟着录音一起学唱歌曲,并注意歌曲中的节奏感和情感表达。
(3)针对学生中存在歌唱困难的问题,教师可以适当加强对节奏和音调的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歌曲。
3. 合唱演唱学唱完歌曲后,让学生分组进行合唱排练,教师对各组进行指导和点评,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挥个人和团队合作的优势,完成合唱演唱。
4. 制作表演道具为了增强表演效果,教师可以邀请学生一起制作表演道具,比如羌笛、锅庄饰品等,让学生在亲手制作的道具上感受湘南音乐文化,增加学生对音乐文化的理解和欣赏。
5. 考查和总结教师可以通过小组演唱和个人表演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查,检查学生对湖南民间音乐的理解和歌唱能力的掌握程度,并且通过讨论和总结的方式加深学生对音乐元素和表现技巧的理解。
四、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合理分配课堂时间和任务。
在进行学唱和合唱排练、制作表演道具等环节,要注意引导学生注意安全,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最后,在总结和反思环节,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努力,并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改进。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吹起羌笛跳锅庄》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吹起羌笛跳锅庄》是湘艺版五年级下册的一首羌族民歌,歌曲旋律优美,节奏变化丰富,充分体现了羌族人民的热情和生活情趣。
歌曲由两个乐段组成,第一乐段节奏明快,旋律跳跃,富有舞蹈性;第二乐段节奏缓慢,旋律抒情,表达了羌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
本节课通过学习这首歌曲,使学生了解羌族的文化,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民歌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但羌族音乐文化对学生来说较为陌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了解羌族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准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足够的关注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羌族的文化,感受羌族民歌的独特魅力。
2.能够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吹起羌笛跳锅庄》。
3.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
4.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节奏变化丰富,学生需要掌握正确的节奏。
2.歌曲中的音准对学生的音准能力有一定要求。
3.了解羌族文化,感受羌族民歌的独特魅力。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羌族文化。
2.采用范唱法,让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歌曲。
3.采用分组练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练习歌曲。
4.采用评价激励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的乐谱和教学PPT。
2.学生准备音乐课本、练习本、文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听说过羌族吗?羌族人民的生活有哪些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让学生初步感受羌族民歌的独特魅力。
3.操练(10分钟)教师范唱歌曲,学生跟随学唱。
重点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3课《吹起羌笛跳锅庄-范唱》教案一. 教材分析《吹起羌笛跳锅庄-范唱》是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3课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羌族音乐为主题,富有特色,旋律优美。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羌族的音乐文化,增强对民族音乐的认同感。
歌曲难度适中,适合五年级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较高的兴趣,有一定的音乐基础。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羌族音乐文化了解不多,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引导。
学生在这个年龄段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和记忆力,适合通过听、唱、动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羌族的音乐文化,感受羌族音乐的独特魅力。
2.学会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范唱》,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特殊音阶和节奏。
2.羌族音乐文化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聆听、模仿,让学生感受羌族音乐的特色。
2.示范法:教师范唱,学生跟随学习。
3.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羌族音乐文化的了解。
4.创作法:鼓励学生创作类似的羌族风格的音乐作品。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图片、视频等。
2.音响设备:播放歌曲、音乐。
3.羌族乐器:展示羌族特有的音乐乐器。
4.教学用具:乐谱、歌谱。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羌族的风土人情,引导学生了解羌族音乐。
播放一段羌族音乐,让学生感受羌族音乐的独特魅力。
2.呈现(10分钟)教师范唱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范唱》,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
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特殊音阶和节奏。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特殊音阶和节奏。
分组进行练习,让学生互相交流、借鉴。
4.巩固(5分钟)学生自主练习歌曲,教师巡回指导。
邀请部分学生进行表演,让大家共同欣赏。
5.拓展(5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羌族音乐文化的了解。
教师总结,加深学生对羌族音乐文化的认识。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羌族音乐的特点和价值。
《吹起羌笛跳锅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感受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的活泼欢快的情绪,并通过歌曲深切体会羌族儿女在祖国大家庭里对幸福新生活的赞美之情。
2、引导学生在唱歌、伴奏、跳锅庄舞等活动中大胆投入,热情表现,激发其美的体验,愉悦的享受。
3、能清晰、正确的演唱歌曲,注意一字多音、附点音符及重音记号处的准确演唱。
在浓郁的音乐中简单了解羌族。
4、教学重点: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体会羌族人民赞美幸福新生活的喜悦之情,创设情境,运用多媒体手段引导学生在听,唱,跳等情感体验中努力去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
5、教学难点:民歌的表现手法,如重复节奏的运用等,曲中的八度大跳音程及2·1│2·5│的音高掌握一、教学过程●歌曲导入同学们你们到过少数民族吗,今天老师带你们让去美丽的羌族看一看吧!(播放风情图片)●感受羌族文化1、羌族简介羌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
那里是大熊猫和金丝猴的故乡2、导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美丽动听的羌族民歌《吹起羌笛跳锅庄》(出示课题)1)初次聆听:教师提出问题:这首歌曲的速度是什么样的?生:中速2)复听歌曲: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呢?(欢快活泼)同学们知道歌曲的节拍吗?师:这首歌曲的节拍(2/4强弱关系)3)老师范唱,同学们用2/4 节拍给老师伴奏请同学们跟原唱轻声哼唱歌曲(歌曲根据情绪和节奏的变化分为几部分,两部分)4)分部分学唱歌曲:老师弹琴学生跟唱第一部分(1 遍)再唱一遍找出重点地方(2 遍)生找出来难点教师讲解(四个十六分音符组成的一拍子)并范唱学生练习:完整再唱第一段的第一部分。
5)师生配合唱第二段的第一部分。
演唱歌曲第二段的第一部分。
小组合作练习第一部分。
学生完整演唱两段歌词的第一部分。
提醒学生注意歌曲的情绪演唱,老师适当做示范。
6)学生展示(找两组进行分段展示),其他同学打节奏再次提醒学生用高兴的情绪演唱两段歌曲第一部分7)第二部分学习:出示第二部分图片老师弹琴学生轻声跟唱,教师进行讲解和前边不一样的节奏(注意大附点)学生清唱第二部分找出音乐符号:重音记号老师提示学生唱出重音记号提醒学生用高兴的情绪唱第二部分教师翻唱重音记号的小节学生带着情绪和重音记号完整演唱第二部分让学生找出找出重点乐句老师进行讲解学生练习8)整体检测:找学生领唱和同学们配合完整演唱歌曲跟歌曲伴奏找出歌曲中有哪些场景?找学生回答问题引出羌笛和锅庄舞(出示图片和视频)二:拓展舞蹈:1)老师教个简单动作,学生练习(跳吧---同桌手拉手前后摆手)2)让我们也唱出他们热烈的场面好吗?学生加上动作跟伴奏演唱。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简谱)《 3.1 吹起羌笛跳锅庄》湘艺版一. 教材分析《3.1 吹起羌笛跳锅庄》是湘艺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科书的一首羌族民歌,歌曲节奏欢快,旋律优美,充分展现了羌族人民的风土人情。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羌族文化,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课程有较高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羌族文化了解不多,因此需要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的引导。
此外,学生对简谱的掌握程度不同,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羌族文化,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2.学会演唱《3.1 吹起羌笛跳锅庄》,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音乐表现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羌族民歌的特点和节奏感。
2.简谱的识谱能力。
3.歌曲中的音准和呼吸控制。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聆听、对比、分析,让学生感受羌族民歌的独特魅力。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3.练习法:分组练习,相互纠正,提高演唱技巧。
4.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羌族文化,增强对民族音乐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音频、视频、图片等。
2.乐器:羌笛、鼓等。
3.简谱教材。
4.分组标志。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羌族的风土人情,引导学生了解羌族文化。
播放《3.1 吹起羌笛跳锅庄》的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2.呈现(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结构,展示简谱,引导学生关注羌族民歌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分组练习演唱歌曲,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节奏等方面的错误。
4.巩固(5分钟)全班同学一起演唱歌曲,注意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性。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进行表演,展示学习成果。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讨论:你喜欢这首歌曲吗?为什么?你还能举例说明其他羌族民歌吗?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羌族民歌的特点和节奏感,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听、多唱民族音乐。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五年级下册《(演唱)吹起羌笛跳锅庄》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吹起羌笛跳锅庄》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感受歌曲欢快,愉悦的情绪。
体会羌族人民热爱家乡的情感。
能乐于了解少数民族音乐风格。
2、过程与方法:在聆听、合作表演等过程中能够自信、大方、有表情地演唱曲。
3、知识与技能:能够准确地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能唱出歌曲欢快热闹的情绪。
教学难点:能乐于表现歌曲。
教学方法:体验、合作、综合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情景导入
1.教师播放羌族风土人情的图片,学生体会。
2.(创设情境贯穿始终)
师:有一个好消息告诉大家,昨天老师收到一张羌族小朋友寄来的邀请函,羌族小朋友们邀请我们全班同学一起参加他们盛大的篝火晚会!他们还给我们设置了三个有趣的闯关任务,只要我们通过了,他们就用当地最好的美食款待我们,没有完成就不能参加了。
你们有没有信心完成!
三、新授
1、第一关“学跳锅庄舞”
①观看舞蹈视频,学生模仿。
②师生一起跟着音乐一起跳。
2、第二关“学唱羌族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
聆听歌曲:。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五年级下册《(演唱)吹起羌笛跳锅庄》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吹起羌笛跳锅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会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听、唱、跳的活动,加深学生对少数民族善良、朴实、豪放、能歌善舞的特点的认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音乐活动中能大胆投入、热情表现。
教学重点:
学会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
教学难点:
在音乐活动中能大胆投入、热情表现。
教学准备:
多媒体、电钢琴、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了解羌族
1.同学们,今天我们的音乐之旅到达了羌族。
2.教师设置情景,介绍羌族,欣赏锅庄舞(出示课件)。
(教师是懂音乐的游客,学生是羌族导游。
)展开对羌族图文并茂的介绍
二、学唱羌族民歌
1.模仿羌笛的吹奏姿势,聆听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好听的羌族民歌《吹起羌笛跳锅庄》。
请学生谈感受。
(歌曲欢快活泼)。
3.师弹琴视唱歌曲,出示歌谱。
(师生互动)
4.教师演唱歌曲,让学生聆听歌曲节奏。
5.师分句教唱歌曲第一段歌词。
6.生随琴哼唱第二段歌词。
(学生在学唱的过程中,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五年级下册《(演唱)吹起羌笛跳锅庄》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吹起羌笛跳锅庄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使学生们在热爱自己民族的同时加深对其他民族的认识并能充分感受民族音乐风格的特点。
2.学会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
3. 学会运用愉快的、有感情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在音乐活动中大胆投入、人人参与、热情表现。
教具准备
录音机、多媒体课件、图片及视频资料
教学重点: 演唱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并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教学难点:把握好歌曲节奏,并能较好的运用多种方式表现歌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生互相问候
2、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有几个小小的问题想问大家:
(1)、你们知道我们国家共有几个民族吗?(56个)
(2)、你知道你是什么族吗?
(3)、你能说说你自己的民族或你所了解的少数民族的相关情况吗?(先让学生自己思考回答后用多媒体展示一些云南地区少数民族的相关资料做拓展)
3、今天老师要为大家介绍一个民族——羌族,羌族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民族呢?让我们一起来走进羌寨。
二、了解羌族、揭示课题
1、羌族:主要聚居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这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