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走进中国古典舞》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8.22 KB
- 文档页数:3
人音版高中音乐与舞蹈教案中国古典舞教案目标:1.了解中国古典舞的起源和发展;2.掌握中国古典舞的基本舞蹈动作和舞姿;3.能够表达古典舞的情感和意境;4.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案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向学生介绍中国古典舞的背景和概念。
解释中国古典舞起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它强调舞者的柔美和舞姿的端庄。
古典舞是中国舞蹈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第二步:知识讲解(15分钟)1.向学生介绍中国古典舞的特点,如:舞者的身姿端庄、柔美、舞步轻盈、舞姿婉约等。
2.向学生展示一段中国古典舞的视频,让学生能够感受古典舞的艺术魅力。
第三步:学习基本舞蹈动作和舞姿(30分钟)1.向学生展示古典舞基本动作和舞姿的范例,如:手势、身体姿势、步伐等。
2.指导学生跟随音乐节奏进行古典舞基本动作和舞姿的练习。
3.请学生分组进行小练习,可以互相观摩和交流。
第四步:表演和欣赏(20分钟)请学生分组表演他们学习的中国古典舞。
观看其他组的表演时,学生可以欣赏古典舞的美丽和魅力,同时也可以从中学习和借鉴。
第五步:总结和反思(10分钟)与学生一起进行总结,总结中国古典舞的特点和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古典舞对他们的意义和价值。
鼓励学生表达他们对中国古典舞的感触和体会。
教学方法与资源:1.视频展示:展示中国古典舞的视频,让学生能够感受古典舞的魅力。
2.分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中国古典舞的练习和表演,通过互相观摩和交流提高舞蹈水平。
3.讨论和总结:与学生进行讨论和总结,引导他们思考古典舞对他们的影响和意义。
评估方式:1.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包括学习态度、动作的准确性和舞姿的优美度。
2.观看学生的表演,评估学生在表演中的舞蹈技巧和舞姿表达能力。
拓展练习:1.让学生选取一段古典舞音乐,自由发挥进行舞蹈创作。
2.向学生介绍其他国家的传统舞蹈,例如印度古典舞、日本舞等,增加学生对世界舞蹈文化的了解。
课时:2课时年级:高中一年级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舞蹈音乐的基本特点,感受中国古典音乐的韵味。
2. 学习中国古典舞蹈的基本动作,掌握舞蹈节奏与音乐节拍的协调。
3. 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中国古典舞蹈的基本动作与音乐节奏的协调。
难点:把握中国古典舞蹈的韵味,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播放一段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古典舞蹈音乐,引导学生欣赏。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对中国古典舞蹈音乐有什么了解?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
二、新课讲授1. 介绍中国古典舞蹈音乐的基本特点,如:旋律优美、节奏鲜明、富有韵味等。
2. 讲解中国古典舞蹈的基本动作,如:手位、步位、身法等。
3. 演示舞蹈动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舞蹈动作的韵味。
三、实践操作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段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古典舞蹈音乐。
2. 小组成员共同讨论,设计舞蹈动作,并尝试将动作与音乐节奏协调。
3. 每组展示自己的舞蹈作品,其他小组进行点评。
四、总结与拓展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中国古典舞蹈音乐与动作的协调性。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学习中国古典舞蹈,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如:回答问题、参与讨论、实践操作等。
2. 舞蹈动作与音乐节奏的协调性:评价学生将舞蹈动作与音乐节奏协调的能力。
3. 审美情趣:观察学生在欣赏、实践过程中的审美情趣。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学习,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走近舞蹈》教学设计教学年级:高中一年级教学内容:人音版《走近舞蹈》教材分析:本课教材的内容既有对生活舞蹈的认识又有到艺术舞蹈的体验升华,旨在引导学生充分感受、领悟舞蹈是一种以人体的动态形象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她通过节律化、造型化和表情化的人体运动来塑造艺术形象,表现舞蹈者所认识的生活及其由生活所激发的情感。
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认识、了解舞蹈的起源及舞蹈的种类。
2.能够与学生一起积极感受、比较、分析不同种类舞蹈所带来的不一样的美。
3.能够在舞蹈的欣赏体验中引导学生体会舞蹈艺术中的情感与内涵,感悟舞蹈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设计意图:通过了解舞蹈、欣赏舞蹈、体验舞蹈来感受舞蹈的魅力,激发学生们对生活的追求与热爱。
教学过程:一、了解舞蹈艺术1.分析甲骨文中的“舞”字,了解“舞”字的起源。
2.观看视频,了解什么是舞蹈艺术。
舞蹈是一门肢体艺术,她是以人体的动态形象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最古老的艺术之一,通过节律化、造型化和表情化的人体运动来塑造艺术形象,表现舞蹈家所认识的生活及其由生活所激发的情感。
二、舞蹈主要种类及特点1.舞蹈的主要种类包括芭蕾舞、古典舞、民族民间舞、现代舞和流行舞等。
2.芭蕾舞特点。
“芭蕾”起源于意大利,兴盛于法国。
“芭蕾”一词本是“法语”ballet 的英译,意为“跳”或“跳舞”。
芭蕾最初是欧洲的一种群—1 —众自娱或广场表演的舞蹈,在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严格的规范和解构形式、其主要特征是女演员要穿上特制的足尖鞋立起脚尖起舞。
有谁能做几个芭蕾动作或者几个手位都行。
2.中国古典舞特点。
①介绍中国古典舞特点。
中国的古典舞,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她融合了中国的武术、戏曲、太极中的元素,强调气息的顺畅,具有刚柔相济的美感,是地道的中国舞。
②欣赏古典舞的视频,感受古典舞形、神、劲、律的特色。
“形”指形态也就是舞姿;“神”指神韵内在的情感、情绪;“劲”指劲头所形成的动作内在节奏:刚柔、动静、收放、抑扬顿挫、点线结合等。
课时:2课时年级:高中教材:《高中音乐与舞蹈》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典舞的基本特点、风格和美学价值。
2. 掌握中国古典舞的基本手型、手位、步伐和身韵。
3. 培养学生对古典舞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现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习中国古典舞的基本手型、手位、步伐和身韵。
难点:把握中国古典舞的典雅风格,表现舞蹈的精神气质和格调风韵之美。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中国古典舞的起源、发展及艺术价值。
2. 播放中国古典舞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古典舞的魅力。
二、基本手型、手位教学1. 教师示范并讲解基本手型、手位。
2.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注意手型、手位的规范。
三、基本步伐教学1. 教师示范并讲解基本步伐。
2.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注意步伐的连贯性和节奏感。
四、身韵教学1. 教师示范并讲解身韵。
2.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注意身韵的韵味和表现力。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
第二课时:一、复习1. 学生复习上一节课所学的基本手型、手位、步伐和身韵。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二、组合练习1. 教师编排一个简单的组合动作,让学生跟随练习。
2. 学生分组练习,注意动作的规范和协调性。
三、课堂展示1. 学生分组进行展示,教师点评。
2. 学生互相点评,共同进步。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古典舞的基本特点、风格和美学价值有一定的了解。
2. 学生能够掌握中国古典舞的基本手型、手位、步伐和身韵。
3. 学生在课堂展示中能够表现出一定的舞蹈素养和表现力。
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
2. 观看中国古典舞视频,感受古典舞的魅力。
3. 尝试自己编排一个简单的古典舞动作,与同学分享。
《中国古典舞》教学设计一、教学主题:中国古典舞二、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典舞的历史和发展;2.掌握中国古典舞的基本动作和舞蹈技巧;3.能够表演简单的中国古典舞蹈作品。
三、教学内容:1.中国古典舞的起源和发展;2.中国古典舞的基本动作和舞蹈技巧;3.经典中国古典舞蹈作品的学习和表演。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中国古典舞的起源和发展1.通过图片资料和视频资料讲解中国古典舞的历史和发展;2.引导学生讨论中国古典舞的特点和韵味;3.带领学生学习中国古代舞蹈的基本特点和动作。
第二课:中国古典舞的基本动作和舞蹈技巧1.分组进行基本动作的示范和练习,包括手势、身体姿势和脚步动作;2.老师进行现场指导和纠正;3.学生自由发挥,创作属于自己的古典舞动作。
第三课:经典中国古典舞蹈作品的学习和表演1.选择一部经典的中国古典舞蹈作品进行学习和排练;2.演员进行角色的分配和排练;3.完成舞蹈作品的表演,进行反馈和总结。
五、教学手段和资源:1.图片资料和视频资料;2.老师的示范和指导;3.分组练习和自由发挥;4.舞蹈作品的排练和表演。
六、评价与反馈:1.学生的学习表现和舞蹈技巧;2.学生对中国古典舞的理解和表现;3.学生的反馈和意见。
七、教学建议: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意;2.老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纠正;3.让学生充分体验和感受中国古典舞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和热情。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古典舞,掌握相关技巧和动作,并能够通过表演展示自己的舞蹈才华。
同时,也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愿学生在中国古典舞的世界里畅快舞动,展现自己的舞台风采。
本课程采用欣赏—讲授—感悟—讲解—训练—互动—展示等几个环节,来激发学生对艺术舞蹈中古典舞的认识与理解。
培养学生对古典舞的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
提升学生对古典舞的艺术修养及动作美感。
通过作品的观摩,老师的讲解,学生的感悟,现场的训练及互动到学生自我的展示。
使学生了解了古典舞的形成、要素、作品的内在含义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再让学生学习古典舞亲身实践,包含互动及展示环节,使学生对古典舞艺术进行
了全面的理解与掌握。
教学环节:
一:了解舞蹈的种类,尤其是艺术舞蹈的种类。
对学生进行提问。
二:观摩优秀古典舞剧目,进行提问与讲解,让学生发挥思维想象,进行分析舞
种并描述看完该剧目后有何感受,觉得舞蹈表达了什么含义。
三:老师讲解该作品的音乐、服装、编导、演员及作品所呈现的内在含义与思想。
境界,让学生深入了解该舞蹈作品的意境,了解音乐与舞蹈的重要性,升华学
生
的艺术审美与鉴赏力。
四:对编导及演员进行简介,让学生多接触优秀的舞蹈家,向优秀的舞蹈家们学
习。
五:给同学们详细讲解中国古典舞的形成、发展及要素。
让同学们走进丰富多彩的古典舞的世界,了解到进行古典舞时需要哪些要素与之结合。
六:教一些简单的手位,让学生亲身实践,自己做古典舞的动作。
感受舞蹈的魅力所在。
进行小游戏互动环节,活跃课堂气氛,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并让学生在学习手位的基础上进行动作发展,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七:开设一个综合的手位组合,让学生亲身实践古典舞动作,结合古典舞四大要素和“精、气、神”,掌握古典舞的身韵要领。
训练学生的肢体协调性和舞蹈
感觉
八:让学生分小组进行研讨,调动学生的主观学习性,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将
组合的反面进行自我学习和互相研讨。
培养学生在学习中互帮互助,善于互相学
习的好习惯。
九:合音乐进行完整的组合展示。
除了融合动作要素外,还要注意音乐与表演的相结合,舞台的调度,相当于一个完整的组合汇报。
可以直观的掌握学生的综合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对于古典舞动作的掌握程度。
十:课后作业及反思。
有效的布置好课后作业,课后作业不在于多,在于精。
让学生课后对本堂课的内容进行复习与消化。
并对该堂课进行反思,发现不足之处有效的进行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