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十课《诚信做人到永远》教材解析 人教新课标版
- 格式:doc
- 大小:68.00 KB
- 文档页数:10
第十课诚信做人到永远一、诚信是金(一)言而有信一诺千金“诚信”诚信就是诚实守信。
“诚”就是诚实无欺、诚实做人、诚实做事、实事求是;“信”就是有信用、讲信誉、守信义、不虚假。
(1)人在理智状态下一旦许下诺言,就要忠实地履行承诺,如果不兑现自己的承诺,失信于人,就会产生信任危机。
(2)不讲诚信的人可以欺人一时,但不能欺人一世,一旦被识破,就很难在社会上立足,其结果是既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
(3)为人诚实,言而有信,能得到别人的信任,也是自身道德的升华。
深化升华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的最起码的准则,它对我们的成长和成功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真诚是打开人们心灵的神奇钥匙。
在人际交往中,只有真诚待人,才能与人建立和保持友好的关系;只有诚信,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
所以,让我们精心呵护我们纯洁的心灵,树立“言而有信,无信不立”的观念,养成诚实守信的好习惯。
知识拓展加强诚信教育诚信,是人际交往中重要的道德品质,在人的品德结构中居于核心地位。
在社会生活中,强调诚实守信是至关重要的。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在不完善的市场经济中,唯利是图、坑蒙拐骗等行为大量滋生,由此导致人与人之间各种失信行为,阻碍市场经济的发展。
因此,加强诚信教育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看,诚信不仅是一种道德,而且是孕育其他道德品质的基础。
“诚”意味着诚实做人、诚实做事、不欺骗;“信”表明有信用、讲信誉、守信义、不虚假。
诚信的品质融合在生活的各个层面,小到不说谎话,大到忠于自己的祖国,都是诚信的表现形式。
人的其他品质,如宽容他人、理解他人、平等待人、与人为善等,都离不开诚信的基础。
诚信是人的立身之本。
我们中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强调诚实守信不仅有利于形成诚信的道德品质,也有利于其他道德品质的成长发展;不仅能够改善全民族的道德素质,也为民族的振兴提供道德上的保证。
(二)对人守信对事负责【问题思考】→对于“责任重于泰山”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责任重于泰山”说的是一个人不逃避自己应负的责任,并勇于承担后果,它是守信品质的具体表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课诚信做人到永远第二框做诚信的人一、教材分析《做诚信的人》是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十课第二框的内容。
本框有两目,第一目是诚信守则,第二目是诚信的智慧。
诚信守则是诚实守信的前提,诚信的智慧是诚实守信的升华。
前面三个单元主要讲述与父母、老师、同学以及文化、网络交往等,第四单元重在探索交往的艺术与品德。
本课内容不仅是交往的品德与艺术问题,它还涉及如何做人的根本问题。
二、学情分析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
但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一些中学生身上存有不讲诚信的现象和行为,而且有蔓延之势。
因此全社会大力弘扬公民基本道德建设,加强诚信教育甚为重要。
三、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对他人、社会的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为人处世态度和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大力弘扬中华诚信美德。
2.能力目标:发展观察能力、比较能力、为人处世、明辨是非的能力,引导学生践约守信,诚实做人。
3.知识目标:了解诚信守则的要求,懂得诚信的核心是善良。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诚信的守则,是本课的重点。
2.难点:讲诚信要与具体的情境结合起来,是本课的难点。
五、教法和学法1.教法:问题教学法、情景教学法。
2.学法:情感体验法、分组讨论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六、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1、播放视频《狼来了》2、这个家喻户晓得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学生谈启示:不能说谎,要做一个诚信的人。
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去做一名诚实守信的人吧!4.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名言的诵读,激发学生自主思考,从而产生对做诚信人的渴望,从而引出课题。
(二)新课讲授环节一:探究诚实和信任的关系活动一:情景剧:姐妹买瓜学生表演情景剧;老师设问:1、为什么妹妹的瓜卖得很快而姐姐的瓜没人买?2、从这个故事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学生回答;老师总结:诚实才能获得信任。
诚信做人到永远自主广场我夯基我达标1.小军跟奶奶一起坐车去公园,发现奶奶趁拥挤、乘务员数不过人来的时候,只买了一张车票。
他问奶奶怎么只买一张票,奶奶说:“你还是学生,少买一张没关系。
”小军听了应该()A.B.C.D.思路解析:诚实的意义和价值并不只是别人对你形成的看法,并不在于别人说你是不是个诚实的人。
做人诚实要对得起自己,答案:B2.诚信的基本要求是(①对人守信②见义勇为③与人为善A.①②B.③④C.②③D.思路解析:这是一道由多项选择变形而来的单项选择题,对这类题的解答一般选择排除法。
这道题主要考查我们对诚信的基本要求的掌握情况,题目问法比较直接,内容也不复杂,所以用直接法就可以解答。
诚信的基本要求是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所以只有①④是正确的。
答案:D3.我们诚实做人的核心是()A.对事负责B.诚实C.严于律己D.思路解析:这道题考查我们对诚实做人的核心的了解。
诚实做人的核心是践信守约,所以D 项是正确的。
A项对事负责是诚信的基本要求而非核心,所以不对。
B项诚实只是践信守约中的一部分,也不对。
C答案:D4.下列属于诚信方面的名言警句的是()A.B.C.D.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们对诚信的理解,并把它与名言警句相联系。
A项是正确的,它是说人在理智状态下一旦许下诺言,就要忠实地履行承诺。
B项是错的,它是说社会生活需要共同的规则来约束,与诚信无关。
C项也是错的,它的意思是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宽容,这也与诚信无关。
D项是对的,它的意思是做人不讲信用,不知他怎么可以立身处事,强调答案:AD5.要做到诚信做人,就要(A.B.C.D.思路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我们对怎样诚信做人的认识,纠正一些有关的错误想法。
在诚信做人方面,没有大事、小事之分,都要认真面对。
生活就是由点点滴滴的小事构成的,小事上不讲诚信,很难在遇到大事时讲诚信。
所以说,要做到诚信做人,就要无论事大、事小都要讲诚信。
A项是错的,不拘小节,在大事上也很难坚持诚信。
第十课诚信做人到永远——诚信是金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把握诚信的含义,了解“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的内涵,懂得什么是“对人守信,对事负责”。
能力目标;回归生活,体会诚信的魅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把诚信作为立身之本,做到诚实做人,讲究信用,办事尽职,实事求是。
二、教学重点:“诚”与“信”的内涵。
三、教学难点:对人守信,对人负责。
四、课时安排:1课时导入:播放FLASH《诚信》问:为什么海尔集团把还可以卖钱的冰箱全部砸烂了?(生答略)海尔敢于把不符合要求的冰箱全部砸掉,他们认为不合格的产品就是不合格的员工,体现了这个企业对社会、对消费者负责的责任心,体现了海尔人的诚信。
如今“海尔”这两个字就值530亿元,成为中国最有价值的品牌之一。
今天,让我们共同来探讨第十课诚信做人到永远——诚信是金(出示课题)讲授新课:一、言而有信,一诺千金诚信的含义:“诚”、就诚实无欺、诚实做人、诚实做事,实事求是;“信”,即有信用、讲信誉、守信义,不虚假。
资料一:《温州皮鞋的遭遇》在20世纪80年代,温州皮鞋又叫“一日鞋”“晨昏鞋”,假冒伪劣的品质引起全国消费者的公愤,各地很多商场贴出“本店无温州鞋”的安民告示。
1987年8月8日在杭州武林广场,5000双温州劣质皮鞋被市民扔进熊熊大火。
这把火烧醒了温州人的诚信意识。
15年后,温州人用诚信重新拾起温州皮鞋的尊严,在“中国十大鞋王”中,温州皮鞋有三大品牌名列其中。
2002年温州人又将8月8日这个倍感耻辱的日子确定为“诚信日”。
问:温州人焚烧皮鞋,失去了什么?得到了什么?从温州人制作皮鞋的历史,你悟出了什么道理?(生答略)古往今来,有关诚信和不诚信的故事还有多少,从以上海尔集团以及温州皮鞋的故事中你了解到什么是诚信?从古至今,无数事实告诉我们,人不可无信,一旦失信于人,就会产生信任危机。
诚信对个人而言,是立足于社会的通行证和基础,也是一个人应有的基本道德品质;对企业面言,诚信是企业的立身之本,成功之道,是企业发展的根基。
第十课诚信做人到永远名师导学“诚信”?讲诚信有什么重要性?(1)诚信就是诚实守信。
“诚”就是诚实无欺、诚实做人、诚实做事、实事求是;“信”就是有信用、讲信誉、守信义。
(2)人在理智状态下一旦许下诺言,就要忠实地履行承诺,如果不兑现自己的承诺,失信于人,就会产生信任危机;不讲诚信的人可以欺人一时,但不能欺人一世,一旦被识破,就很难在社会上立足,其结果是既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为人诚实,言而有信,能得到别人的信任,也是自身道德的升华。
2.诚信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内容是什么?装门面(1)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的基本要求。
恪守信用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即表现为一种积极负责的态度。
“做老实人,办老实事”是人们崇尚的行为准则,实实在在做事是个人得以立足、事业得以成功的保证。
敷衍了事、弄虚作假,就做不好事,更做不成大事。
(2)诚信守则的内容:坚持诚实,就会赢得信任;坚持实事求是,是诚信做人的守则之一;在涉及利益冲突的问题时,我们应该站在多数人利益一边;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冲突时,我们应该站在长远利益一边;在情与法的冲突中,我们应该站在法律一边。
3.怎样正确理解诚信表现的复杂性?一个癌症晚期的病人,生命即将走到尽头。
这时候,医生却对他说,病情并不严重,只要自己有信心就一定能治愈。
诚实守信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而这位医生却对病人说了谎。
我能明白这位医生的良苦用心,可我不知道到底应如何看待诚信与说谎的矛盾。
你如何评价这位医生的做法?讲究诚信是做人的总体要求,诚信行为又是非常具体的、复杂的,只有与具体情境结合起来,才能在现实中作出诚信行为的正确选择。
在涉及隐私的问题时,不能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而要权衡利弊,妥善处理;在面对坏人、恶人时,也不存在诚信问题,对付坏人、恶人,有时需要“欺骗”;对待亲人、朋友,有时可能也会用到善意的谎言。
诚信的核心是“善”,不管采取什么样的办事方式,只要坚持与人为善、出于公心、永不自欺,就会成为诚信的人。
第十课诚信做人到永远一、诚信是金1.言而有信一诺千金(1)诚信的含义:我们为人处事、与人交往,要讲究诚信,即诚实守信。
“诚”,就是诚实无欺、诚实做人、诚实做事、实事求是;“信”,即有信用、讲信誉、守信义、不虚假。
(2)诚信是立身之本,不讲诚信可以欺人一时,但不能欺人一世。
被识破将难以在社会立足。
2.对人守信、对事负责(1)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的基本要求。
恪守信用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即表现为一种积极负责的态度。
实实在在做事是个人得以立足、事业得以成功的保证。
(2)慎重承诺,践约守信。
承诺是一件严肃的事情。
轻易承诺而不兑现,是一种不良品质。
践约守信是我们诚实做人的核心。
(3)做大事小事都要认真。
诚信做人体现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之中。
我们做大事的同时也要拘小节。
把做事与做人有机地统一起来。
二、做诚信的人3.诚信守则(1)诚实与信任的关系坚持诚实,就会赢得信任。
诚实与信任是一棵并蒂莲,诚实是获得信任的前提,对人诚实自然会获得人们的信任,对人不诚实就会产生信任危机。
信任的基础永远是诚实。
(2)诚信守则的具体要求坚持实事求是,是诚信做人的守则之一。
诚信的基础是尊重客观事实。
实事求是地表达事物的本来面目,是诚实守信的出发点。
①在涉及利益冲突的问题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多数人利益一边,不能以一己私利而损害大多数人的利益。
②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冲突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长远利益一边,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而损害长远的利益。
③在情与法的冲突中,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法律一边,诚信所维护的不是私情,而是国家法律。
4.诚信的智慧诚信的品德是高尚的,诚信的要求是确定的,但做到诚信的具体条件又是非常复杂的。
我们对诚信的理解应与具体的情境结合起来,在现实生活中做出诚信的正确选择。
(1)诚实与隐私的关系对人诚实与尊重他人隐私,是相互关联且常常发生冲突的两种道德准则。
对此,我们应该正确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
一方面,“以诚待人,以信交友”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我们应当恪守诚实的品德;另一方面,尊重隐私又是待人坦诚的前提,是维持良好关系、有效沟通的基础。
教材解析:八年级上册第十课诚信做人到永远【知识纵览高屋建瓴】【攻坚克难学海导航】1.诚实守信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是本课的重点。
诚实守信是人际交往中重要的道德品质,在人的品德结构中居于核心地位。
对诚信重要性的理解可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个人角度诚信不仅是个人的一种道德情操,也是孕育其他道德品质的基础;社会角度诚信是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基石。
而社会生活中惟利是图、坑蒙拐骗的违法行为滋生,导致了社会的诚信危机。
结合反面的事例,从失信的危害,进一步理解诚信的重要性。
2.诚信的守则,是本课的重点。
诚信守则实质上是诚信做人的一些要求。
诚信守则一:坚持实事求是;诚信守则二:在涉及利益冲突时,应站在多数人的利益一边;诚信守则三:在涉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冲突时,应站在长远利益一边;诚信守则四:在涉及情与法的冲突时,应站在法律一边。
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去思考,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3.讲诚信要与具体的情境结合起来,是本课的难点。
诚信是做人的总体要求,是非常具体的。
而社会生活是非常复杂的,一方面,诚信做人的根本不能丢,即遇到问题要坚持诚信的原则,不能因为人情、利益上的关系而放弃原则。
另一方面,对待不同的人与事,运用诚信的智慧也是诚信做人所不可缺少的。
坚持诚信的原则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诚信做人的有机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
可通过对具体实例的分析来理解:如“善意的谎言”、“涉及隐私问题”、“面对坏人、恶人要不要将隐私”,将诚信问题具体化,在具体分析过程中增强诚信的智慧。
【命题预测把握方向】本课内容涉及诚信品质的重要性,具有诚信的守则和智慧。
可选取学生生活中和社会生活中不讲诚信的现象和事例,分析其危害,培养学生诚信品质;也可结合诚实守信道德模范的典型事例:如替夫还债的武秀君等,分析诚信品质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做人要慎许诺,重承诺。
考察时多以漫画、格言、典例为载体,以简答、选择的形式考察。
【关注社会链接热点】1.2008年2月16日,《中国青年报》报道:刘志贤在1953年7月向万孝军借了5元钱,由于工作调动始终没有联系上万孝军。
1992年,刘志贤退休了。
他常常想,欠万孝军的钱,难道这辈子不还了?经过多方努力,老人终于找到了万孝军的住址,可万孝军已死。
2007年7月9日,刘志贤来到了万孝军的儿子万招财家,了却了53年的夙愿。
刘志贤说:“这一辈子不还钱,良心过不去。
人家对你好,你也要对人家好。
对得起别人,才能对得起自己。
”2.2008年4月通过的《上海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要点》披露,有关部门拟将欠税信息、机动车辆交通违法记录、故意交通肇事骗取保险金等不法行为等信息纳入征信系统。
同时,物价、劳动保障、医疗保险、房地产资源、环境保护等部门掌握的与民生关联度高的相关信息也将逐步纳入诚信系统。
3.2008年8月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看望何泽慧老人,向她致以亲切问候。
3年前,温家宝曾在中秋节来到这里登门看望何泽慧先生,临走时和老人约定每年来一次。
一诺千金,继去年再次探望后,今天温家宝又一次登门看望老人。
而出门的时候,总理忽然回转身来,用双手握住何先生的手笑着说:“我一年来看您一次。
希望您明年比今年更好。
”这一约定已经兑现三年,并且还要继续下去。
这不仅仅是对何泽慧老人的崇敬和尊重,也表现了一个大国总理“诚信至上”的高尚情操。
【回眸中考总结提升】1.(2008·泰州)“小信诚则大信立。
”这句古语启示我们()A.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B.诚实就应该无所顾忌地说出一切C.诚实不需要“善意的谎言” D.大事要讲诚信,小事可以撒点谎参考答案:A。
点拨:古语的本意是:做小事情讲信用,就能够建立起很大的信用。
其余的三个选项都是错误的,因此只能选A。
2.(2008·厦门)晓雨走到半路,发现买铅笔时售货员多找了钱给她,于是返回商店,把钱退还给售货员,结果上课迟到了。
晓雨主动还钱,说明她()①恪守诚实守信的基本道德规范②拒谎言,重承诺③以见利忘义为耻④表里如一,不说假话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参考答案:A。
点拨:材料式选择题要紧紧围绕材料作答,材料中没有涉及谎言、假话的问题,②④两个选项难以从材料中体现出来,故不能选。
3.(2008·广州)小松就读七年级时曾因患肝炎休学一年。
小旺知道后将小松的这一秘密告诉了大家,引起一些同学的议论,有些同学还因此而疏远小松;一些同学认为小旺“随意泄露别人隐私,做人不诚实”。
对这件事的正确看法应该是()A.讲诚实就没有隐私,要隐私就做不到诚实B.坚持诚信待人的同时,也要尊重别人的隐私C.坚持诚信会导致人际关系的紧张D.待人诚信就应该把所有私事都公之于众参考答案:B。
点拨:题目考查诚信与隐私的关系。
对人诚实与尊重他人隐私是经常发生冲突的,但二者并不排斥,我们要做到既要诚信,又要尊重他人隐私。
4.(2008·株洲)话说一个国王没有儿女,打算从民间选一个小孩做王子,办法是给候选者每人一颗牡丹花种,看谁种的花儿最漂亮、花儿最多。
到了评比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小孩都捧着鲜艳漂亮的牡丹花,只有一个小孩捧着空花盘伤心落泪,他没有种出花来。
但是,恰恰是他被选种了,因为所有的花种都被煮熟了,是不能开花的。
(1)说一说:国王看中了那伤心落泪小孩的什么道德品质?(2)想一想:你从这则故事中获得了哪些感悟?参考答案:(1)诚信。
(2)诚信是做人之本,人无信不立;诚信是个人获得社会认可的重要条件,是个人走向未来的通行证,能为个人发展创造良好条件;要注意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小事也要讲诚信。
点拨:本题以寓言故事为载体,解答时先要读懂材料,找出材料中的关键语:花种是煮熟的。
再有此联系课本知识──诚信。
解答完第一问后,第二问的“感悟”就可以围绕诚信展开了,说出看法和做法即可。
5.(2008·重庆)据重庆市某调查机构对本市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抽烟调查的结果显示,有约25%的学生认为,诚信对于自己的成长没有多大意义。
作为同龄人,你想对持这一观点的同学说点什么?参考答案:(1)只有在一颗诚实的心中才能生长出善良、正直、勇敢、谦逊;(2)只有诚实守信,才能获得他人的信任与尊重;(3)只有诚实守信,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打下牢靠的事业基础,取得坚实的人生业绩;(4)只有诚实守信,社会秩序才能有条不紊,文明进步才有可能。
点拨:辩驳类的简答题,入题点是对方的观点。
对方观点认为诚信没意义,因此我们在劝说时,强调诚信的重要性即可。
【学以致用达标测评】一、单项选择题一种能写出隐形字的笔在一些中小学里流行起来,用它写字在白纸上,肉眼看不见,但通过笔端的灯光照射,隐形字立即显形。
考试前在草稿纸上写下复杂的公式,考试时就能偷看了。
甚至可以写在桌面上,也能看得很清楚。
许多同学把它当作提高成绩的捷径。
据此回答1~2题。
1.使用隐形笔的行为()①是一种考试作弊行为②违反了考场纪律,是缺乏诚信的表现③不利于青少年良好品德的形成④最终受害的还是自己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2.假如你在考试中看到你的同学正在使用这种隐性笔,你()A.应该视而不见,反正事不关己B.不能告诉老师,否则会影响同学感情C.也应该用,否则就吃亏了D.要告诉老师,因为这是原则问题3.2008年4月3日,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组委会决定取消首届华赛金奖作品《广场鸽接种禽流感疫苗》获奖资格,因为其涉嫌造假。
但就在“广场鸽”宣布被取消金奖资格后2天,即4月5日,哈尔滨日报摄影记者张亮还在自己的博客中发表声明,试图为自己辩解。
一天之后,张亮终于承认了照片的造假事实,并公开道歉。
但此时,他也已经不再是哈尔滨日报社的一名摄影记者了。
对上述事例理解正确的是()①违背诚信的人总是要付出代价的②张亮的行为是在欺骗他人,欺骗社会③要诚信做人,尊重客观事实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诚信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4. 2008年7月17日,河北新闻网报道:晓虎的父亲查出患了癌症,可包括医院医护人员在内的所有人当着晓虎父亲的面都将肺癌说成肺结核,将治疗肺癌的药物说成治肺结核的药物,将化疗说成检查,将化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说成正常的药物反应……这些人的做法()A.是在撒谎,是不诚实的表现B.是善意的谎言,是与人为善的表现C.是在撒谎,应受到法律的制裁D.是在欺骗患者,应受到道德的谴责5.小敏与人交往时总爱打听别人的小秘密,并四下传播。
有人提醒她这样做会侵犯别人隐私。
她却说:“我说的都是事实,我不说,反而是我不诚实”。
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小敏这样做无可厚非B.要隐私就做不到诚实C.小敏不分场合将事实和盘托出,是不尊重别人隐私的表现D.讲诚实就没有隐私6.华盛顿说:“自己不能胜任的事情,切莫答应别人。
一旦答应了别人,就必须实践自己的诺言。
”这告诉我们()A.践约守信是诚实做人的核心B.只要答应了别人,哪怕违法也要去完成C.凡是不履行诺言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制裁D.千万不要许诺7.《郁离子》记载:济阳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他大声呼救,有个渔夫闻声而致。
商人喊:“我是济阳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给你100两金子”。
待被救上岸后,商人却翻脸不认账了。
他只给了渔夫10两金子。
渔夫责怪他。
富翁却说:“你一个打鱼的,一生都挣不了几个钱,突然得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渔夫只得怏怏而去。
可后来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
有人欲救,那个曾被他骗过的渔夫说:“他就是那个说话不算数的人!”于是商人被淹死了。
这个典故说明()A.渔夫是个心狠之人B.人要学会宽容C.一个人若不守信,便会失去别人对他的信任D.人在危急时刻许下的诺言是不算数的8.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下列格言中,能反映诚信要求的是()A.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B.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C.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D.蚁穴虽小,溃之千里9. 2008年3月31日,美国国会一个委员会公布了部分证据,指责制药巨头默克公司和先灵葆雅公司为了商业利益而隐瞒两种降胆固醇药物的“负面研究结果”。
受此消息影响,两家公司的股价当天分别下跌了14.7%和26%。
这一事例说明()A.人无信不立,企业无信则衰B.企业要增强保密意识C.企业只要讲诚信,就能成功D.诚信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10.对右边漫画说明()①诚信能给人带来钱财②诚信是人们崇尚的一种行为准则③诚信是为人处事的一种美德④诚信的品质能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④D.①②③二、非选择题11.全国道德模范武秀君,辽宁省本溪市本溪满族自治县南甸镇滴塔村村民,在丈夫因车祸去世后,武秀君在承受巨大的家庭痛苦的同时,顶着家庭和债务双重压力,走上了代夫还债之路。
她打电话告诉债权人自己的电话号码,将丈夫生前的欠款签字改成她自己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