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形态-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571.00 KB
- 文档页数:7
2020年赤峰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考试答案生态文明建设一.单选题1.国际社会在1997年制定了一项非常重要的生态环境类公约,它是()。
(3.0分)A.《巴黎协定》B.《京都议定书》C.《联合国海洋法公约》D.《国际重要湿地公约》我的答案:B √答对2.()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时代。
(3.0分)A.游牧文明B.农业文明C.工业文明D.生态文明我的答案:D √答对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环境痕量污染物的是()。
(3.0分)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B.内分泌干扰物C.持久性毒害污染物D.常规污染物我的答案:D √答对4.21世纪初的前1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的国家是()。
(3.0分)A.美国B.印度C.俄罗斯D.中国我的答案:D √答对5.()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布局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3.0分)A.十七大B.十八届三中全会C.十九大D.十三届人大我的答案:B √答对6.()是指如果某一国生产的产品不能达到进口国在节能和减排方面设定的标准,就将被征收的特别关税。
(3.0分)A.碳税B.碳关税C.环境税D.资源税我的答案:B √答对7.()中国首次明确提出全球治理理念:“共商共建共享”与“公正合理”,并以“铁腕”承诺推进全球气候治理机制建设。
(3.0分)A.2014年8月B.2015年6月C.2015年10月D.2018年6月我的答案:C √答对8.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不包括()。
(3.0分)A.经济与文化可持续发展B.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C.资源与经济可持续发展D.资源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我的答案:A √答对9.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型社会。
(3.0分)A.节水排污B.节能减排C.环境友好D.人口协调我的答案:C √答对10.截至2017年8月29日,38次中央深改组会议中,审议并通过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相关文件多达()份,涉及到全部()类生态文明制度。
低碳经济-判断题题答案第一篇:低碳经济-判断题题答案欧盟走的不是清洁能源技术优先发展的低碳技术路线。
A.(是)B.(否)答案:A英国碳标签制度的有效期是三年A.(是)B.(否)答案:B发展循环经济是节约资源的有效形式和重要途径A.(是)B.(否)答案:A 休息时间和下班后关闭电脑显示器,可以将这些电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A.(是)B.(否)答案:A我国风电产业不存在产能过剩问题A.(是)B.(否)答案:B环境问题即民生问题A.(是)B.(否)答案:A为了做好低碳省试点工作,各试点省市基本上都成立了专门机构和设立了低碳专项发展资金。
A.(是)B.(否)答案:A低碳消费的本质要求是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A.(是)B.(否)答案:A德国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在世界市场所占的份额也相对较高。
A.(是)B.(否)答案:B低碳消费,是一种基于科学、文明、健康理念的生态化消费方式。
A.(是)B.(否)答案:A《寂静的春天》是人类生态意识觉醒的标志A.(是)B.(否)答案:A低碳建筑是国际建筑界的主流趋势A.(是)B.(否)答案:A可持续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A.(是)B.(否)答案:A2021年南昌市与德国合作编制了《低碳城市发展规划》A.(是)B.(否)答案:B低碳消费是以“低碳”为导向的一种共生型消费。
A.(是)B.(否)答案:A 我国对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没有补贴A.(是)B.(否)答案:B低碳城市建设包括开发低碳能源、清洁生产、循环利用和持续发展A.(是)B.(否)答案:A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A.(是)B.(否)答案:A 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重点在节能产业,环保产业和资源的循环利用三个方面A.(是)B.(否)答案:A温室气体导致气候变化是一个典型的外部性问题。
A.(是)B.(否)答案:B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实现交通低碳化的重要保证A.(是)B.(否)答案:A德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征收航空税的国家A.(是)B.(否)答案:A生态文明自然系统观认为,人虽然是大自然进化出来的具有较高价值的存在物,且是自然界系统中唯一具有内在价值的存在物,A.(是)B.(否)答案:B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新形态和新道路生态文明是指在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之间建立起动态平衡、和谐发展的一种文明形态和发展道路。
它是在传统的人类文明进步基础上的新形态和新道路。
传统的人类文明对于自然环境的理解和利用往往倾向于剥削和破坏,为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频繁地开垦土地、砍伐森林、开采矿产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退化等。
这种“人类中心主义”的文明观念忽略了自然界的复杂性和自身的脆弱性,给地球带来了严重的生态危机。
而生态文明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形态和新道路。
生态文明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和互利互惠。
生态文明鼓励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倡可持续发展,以确保人类社会的长期繁荣和自然环境的持续健康。
生态文明的发展需要以科技创新为支撑。
科技的进步和创新可以使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更加深入和准确,也可以支持人类更加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比如,发展清洁能源技术可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碳排放,减缓气候变化;发展环境监测技术可以及时发现环境问题,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修复和保护。
生态文明的发展还需要转变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人们应该树立起尊重自然和珍视生命的意识,从而改变消费主义倾向,追求简朴、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同时,政府、企业和个人应该积极参与环保活动,推动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的发展不仅有助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能够保护和维护自然环境的健康与稳定。
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种新形态和新道路,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和谐、繁荣的未来。
我们应该共同努力,推动生态文明的建设,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美好的地球家园。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新形态和新道路。
它是在传统的人类文明进步基础上的新形态和新道路。
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生态文明代表了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和生活方式,是走出传统工业文明困境的新路径。
1.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不仅要关注小范围的环境污染,还要关注大范围的全球环境问题;不仅要关注日常生活中“小我”和近期影响范围上的环境问题,而且要关注“大我”和远期影响范围上的问题,关注全球性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子孙后代和全人类的未来发展。
这属于生态文明意识中的()意识。
(分)A.发展B.全球C.公众参与D.环境道德我的答案:B√答对2.在下列行业中,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是()。
(分)A.能源业B.畜牧业C.种植业D.渔业我的答案:C√答对3.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不包括()。
(分)A.经济与文化可持续发展B.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C.资源与经济可持续发展D.资源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我的答案:A√答对4.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五次评估报告表明,未来人类还有约()二氧化碳的排放空间。
(分)亿吨亿吨亿吨亿吨我的答案:C√答对5.()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时代。
(分)A.游牧文明B.农业文明C.工业文明D.生态文明我的答案:D√答对6.首次提出“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国家文件是()。
(分)A.《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B.《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C.《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D.《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我的答案:A√答对7.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成就的评价是()。
(分)A.成效显著B.成就显著C.成效卓著D.成就卓著我的答案:A√答对8.()报告将生态文明写入中共党章并作出阐述,成为执政纲领。
(分)A.十五大B.十六大C.十七大D.十八大我的答案:D√答对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环境痕量污染物的是()。
(分)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B.内分泌干扰物C.持久性毒害污染物D.常规污染物我的答案:D√答对10.()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布局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分)A.十七大B.十八届三中全会C.十九大D.十三届人大我的答案:B√答对11.()是环境权的核心,是指日照权、眺望权、景观权、嫌烟权、亲水权、清洁空气权、公园利用权、历史性环境权、享有自然权等。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兵团干部在线学习平台篇一:新疆兵团干部在线学习平台答案(完整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坚定不移地推进体制改革 ABAAB AAABB CBDDC BAABB BBCAC BDABAAB ABCD ABC BCD ABD BCD AB ABCD ABD AC科学发展观和驾驭科学发展的能力 AAABA AABBA DCCCB ACCAA CBBCC BBBCBABC BCD ABCD AD ABCABC ABCD ABD BCD ABCD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发展方式转变ABABB AAABB DCDBB BACAB AACAC BDBBDABC BCD BD AB AB ABCD BCD BD ABCD ABCD扎实推进文化强国之路(上)AAABA AAABA BADBD BACAB AAABD ACCABABCDABCDABCD AB ABC BCD ABC ABD ABCD BCD 扎实推进文化强国之路(下)AABBA BAAAB ABBAD DABDA BDBAD AADDBABCD ABCD ABC BCD ABCD ABCD BCD ABC ABD ACD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上)AAABA ABAAB ADBAB BCBBD AABCA CAABAABC ABCD BC ABC ABCD ABC AB ABCD ABCD ABC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下)AAAAB BBABA ABAAC DACBB ACDDC BCABAABCD ABCD ABCD ABC ABCD ABC ABCD AB CD ABCD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形态 BAAAAABAAA CDCDD BABBD AABCA BADBCABCD ABCD ABD ABC ABCD ACD ABC ABC ABC ABC 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上) ABAAB AAABB BCDDB BCCDB BBCBC CBAABABCD ABCD BCD ABCD ACDABCD ABC ABCD ABCD ABCD 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下) ABABB AAABB CBCDC CABDC BBDCC CBBDCABCD BCD ABCD ABCD ABCDABCD CD ABCD ABCD ABCD 学习十八大党章,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党的建设发展1-5 AABAA 6-10 BAAAA 11-15 CCABC 16-20AACAC 21-25 ABCCB 26-30 AACAA31 ABCD 32 ABCD33ABCD34 ABCD 35 ABCD 36 ABCD 37 ABCD 38 BCD39 AC 40 ABCD201X年政府工作报告解析1-5 AAAAB 6-10BAABA11-15ACAAB16-20BACBB 21-25 DDCAB 26-30 CCABA31ABCD32 ABD 33ABCD 34 ABD35 ABCD 36 ABC37ACD38 ABCD39ABCD40 ABCD做好201X年民生工作的思路和重点(上)1-5AABAA6-10 BAAAA 11-15 DCABC 16-20DBCDC 21-25 CCDCA 26-30 ABCAB31ABCD32 ABC33 AC 34ABCD 35BCD 36ABCD 37ABCD38ABCD 39ABC40 ABCD做好201X年民生工作的思路和重点(下)1-5AABAB6-10AABAA11-15CABDB16-20 ACCDC21-25 CABDB 26-30CDCDD31 ABCD 32ABC 33ABCD 34ABCD 35ABC 36ABCD 37ACD38ABCD39ABCD40 ACD注:标注为错误答案。
1true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农业文明理念。
2(2) 错1true党的十八大同意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章并作出阐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完善,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1(1) 对1true党的十八大后,将更加注重绿色低碳发展,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1(1) 对1true根据党的十八大报告的要求,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1(1) 对1true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治理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2(2) 错1true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规模化。
2(2) 错1true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民众需求和与民生相关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2(2) 错1true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
1(1) 对1true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1(1) 对1true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一切文明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基础上的。
1(1) 对1true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1(1) 对1true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国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从这个角度上讲,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1(1) 对1true工业文明中的是追求物质利益狭隘的经济人,生态文明社会要求我们从经济人向生态人转变。
2(2) 错1true工业文明时期,生产产品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和垃圾做烧毁、掩埋等处理,至今没产生相应的环境问题。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形态作者:张晓霞来源:《进出口经理人》2016年第04期摘要:生态文明问题,已经成为了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十八大召开后,我们深刻的感受到报告的内容体现了全党的智慧,有深度,有新意,有气势,它是我们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新的思想,新的论断,围绕生态文明是人类发展的新形态,生态文明必将替代工业文明,来论述以下四点问题。
关键词:生态文明;人类文明;新形态一、人类进入重要的转型期(一)所谓转型期就是指从工业文明转入到生态文明。
总结人类的历史发展,我们可以把文明的形态归结为,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原始文明是依赖自然的,那个时候人很少,生产力水平低,对大自然的态度是崇拜的。
到了农业文明就开始改造自然了,人口增加了,到了工业文明以人类为中心了,就开始征服自然,驾驭自然,岁数大点的就有所体会,五六十年代的口号就是要让高山低头,要让河水让步,最后怎么样呢?大自然惩罚了我们,到了生态文明就很重要了,人与自然要和谐,要善待自然。
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
(二)依据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一切文明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基础之上的。
工业文明当中的人只是追求物质利益狭隘的经济人,而不是我们本质意义上的文明人,我们今天提出生态文明社会,要求我们人,要从经济人向生态人转变。
因为生态文明的基础是生态化的生产方式来决定的,生态文明的物质基础是生态产业。
(三)生态产业,所谓生态产业是以生态学基本原理为指导,以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能量装换,生物发展的规律为依据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根据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建立生态工业,运用清洁的工业,清洁的回收,把工业生产过程改变为循环过程.(四)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高效利用,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增长模式,二次资源的利用,以及节能,节料,节水,实现了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在利用的良性循环,发展循环经济,就能够缓解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的矛盾,使经济系统和自然系统,物质循环相互和谐,促进了资源运用利用,这就是发展循环经济。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新形态和新道路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形态和新道路,它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传统的人类文明主要关注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而忽视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息息相关性,随之而来的是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和生态系统破坏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类开始探索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即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它认为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与其他生物和生态系统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因此,人类的发展应该以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这种和谐共生不仅仅意味着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还包括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野生动植物、尊重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等。
生态文明追求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求而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需求的能力。
在传统的人类文明中,资源的过度开采和环境的过度破坏导致了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而生态文明通过合理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旨在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与生态环境的长期平衡。
生态文明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绿色生活方式是指通过节约、循环和再利用资源,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它强调了低碳、环保、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励人们减少浪费,拒绝使用一次性物品,推广可再生能源等。
这种生活方式不仅有助于减缓气候变化,保护地球环境,还能够提高生活质量,增强个体的环保意识。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形态和新道路,它突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生活方式等核心理念。
只有在生态文明的引领下,人类文明才能持续进步,实现全面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倡导生态文明理念,采取相应的措施和行动,共同构建美丽的地球家园。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形态和新道路,它不仅改变了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也引领着人类的发展进步。
在传统的人类文明模式下,追求经济利益常常放在第一位,忽视了生态环境的自然规律和平衡,导致了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和生态系统破坏等严重问题。
而生态文明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生活方式,它代表着人类对未来的关注与承诺。
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练习题判断题,下列选项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
(√ )2、我国对目前的环境形势作出的判断是:大部分地区有所改善,整体恶化的趋势得到根本扭转。
(× )3、人类中心主义是近代以来在科技发展、人道主义思想勃兴、启蒙思想振起的背景下形成的,将人视为自然界的主人,自然界被看成是可以任意征服改造的对象。
(√ )4、世界上大部分矿区已经进入濒临枯竭的晚期。
(√)5、保护生态环境不必依靠制度。
(×)6、低碳办公是指我们在公务活动中尽量减少能量的消耗,从而减少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
专家指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减少不必要的旅行。
(√ )7、生态公众,是指参与保护生态系统并能够获得生态权益的公众。
(√ )8、企业是人化的自然界。
(√ )9、远程办公不属于生态文明建设引领企业低碳生化。
(× ) 10、生态公众是不具有世界主义理念的公众。
(× ) 11、生态农业是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的其中一种。
(√ ) 12、中国的生态农业仅包括农、林、牧、副。
(× )13、中国的生态农业是与西方的那种完全回归自然、摒弃现代投入的生态农业主张完全相同的。
(× )14、生态农业的特征有综合性、高效性、多样性、持续性。
(√ ) 15、农家乐的开发模式不属于生态农业特色小镇的开发模式。
(× ) 16、生态工业的基本特征分为宏观特征与微观特征。
(√ ) 17、工业生态学是生态工业的理论基础。
(√ ) 18、通过对“十一五”“十二五”十年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数据变化的分析,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土地利用水平、水资源和能源综合利用水平等,均有显著的提升,变化率均在90%以上。
∙ 1.生态文明,是以()相关内容为特征或标志的、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新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
(单选题3分)得分:3分o A.资源o B.能源o C.环境o D.生态∙ 2.在人类文明发展史的演进中,征服自然和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生产和消费模式体现了()文明的特征。
(单选题3分)得分:3分o A.原始o B.农业o C.工业o D.生态∙ 3.生态文明是以()为核心价值,以人与自然关系相协调为基础的和谐的现代化社会状态。
(单选题3分)得分:3分o A.开发自然和保护环境o B.尊重自然和保护环境o C.开发自然和可持续发展o D.尊重自然和可持续发展∙ 4.人与自然关系的矛盾冲突使目前人类社会的文明难以为继,需要一场以协调()关系为核心内容的文明变革和转型。
(单选题3分)得分:3分o A.人与人o B.人与自然o C.人与文化o D.人与社会∙ 5.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单选题3分)得分:3分o A.发展o B.以人为本o C.全面协调可持续o D.统筹兼顾∙ 6.环境与政治关系的演进在不断深化和提升,其中我国第二代国家领导人取得的成就为()。
(单选题3分)得分:3分o A.掀开了环境保护的序幕o B.解决了环保的法制和基本政策问题o C.开始较全面和系统阐述环境与发展的关系o D.将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纳入到一个有机的和统一的科学体系∙7.国家领导人()同志做出了“保护环境的实质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科学论断。
(单选题3分)得分:3分o A.毛泽东o B.邓小平o C.江泽民o D.胡锦涛∙8.()决定了环境问题的特征。
(单选题3分)得分:3分o A.社会演变规律o B.时代更替规律o C.经济发展特征o D.人类发展特征∙9.2005年开始的()评选活动,对NGO、环保人士等民间机构或个人给予认可和表彰。
(单选题3分)得分:3分o A.绿色中国年度人物o B.感动中国年度人物o C.品牌中国年度人物o D.环保中国年度人物∙10.()把加强环境保护列为90年代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十大任务之一。
一、判断题(10 道)
1. 十八大报告中出现的新词“美丽中国”引发强烈关注。
正确
错误
2. 生态文明倡导循环经济。
正确
错误
3. 生态文明既是理念也是成果。
正确
错误
4. 依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文明形态变革的内在原因:纵观人类历史的发展,一切文明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生产基础上的。
正确
错误
5. 循环经济(cycliceconomy)即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
正确
错误
6.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正确
错误
7. 目前,中国的矿物基本达到了自给。
正确
错误
8. 生态文明同以往的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毫无关联。
正确
错误
9.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正确
错误
10. 生态文明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要义。
正确
错误
二、单选题(15 道)
1. “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的消费理念,推动形成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绿色生活方式。
这里的国情是指()。
A. 资源和环境依然严峻
B. 社会生产力还比较低
C. 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D. 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2. 十八大上重申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中不包括()。
A. 毛泽东思想
B. 邓小平理论
C. 三个代表
D. 科学发展观
3. 十八大报告在“四位一体”的基础上,提出将()纳入其中,变为五位一体。
A. 物质文明
B. 精神文明
C. 生态文明
D. 健康文明
4. 下列能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A. 天然气
B. 太阳能
C. 潮汐能
D. 风能
5. 十八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八大要求,其中摆在第一位的基本要求是()。
A. 公平正义
B. 改革开放
C. 解放生产力
D.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
A.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B. 社会主义现代化
C. 全国人民共同富裕
D. 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7. 关于工业文明时期解决环境问题的态度,说法正确的是()。
A. 环境保护
B. 听天由命
C. 可持续发展
D. 牧童经济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
A.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B.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C. 两个文明,两手抓
D. 基本理论,基本实践
9.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
A. 低碳经济
B. 生态经济
C. 计划经济
D. 市场经济
10. 关于能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
B. 能量石守恒的,因此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C. 电能是二次能源,便于输送和转化
D. 化石能源不可再生
11. 对农业文明时期的环境问题说法正确的是()。
A. 无环境问题
B. 环境问题没有得到重视
C. 全球灾难频发
D. 环境问题亟待解决
12. 有一位领导干部说我们的GDP一定是优质的、绿色的、幸福的GDP,其理念表明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关于实现绿色GDP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坚持科学发展观
B. 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
C. 重视经济发展质量
D. 重视经济发展速度
13. 据预测,我国2020年的旧手机的数量将比2007年增加()倍。
A. 4倍
B. 5倍
C. 6倍
D. 7倍
14. 对工业文明的态度说法正确的是()。
A. 全盘肯定
B. 扬弃
C. 全盘否定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5. ()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A. 十五大
B. 十六大
C. 十七大
D. 十八大
三、多选题(10 道)
1.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以()为原则,以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使用为特征,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
A. 减量化
B. 再利用
C. 资源化
D. 效率化
2. 下述关于工业文明同其他文明的区别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凭借科学技术发展
B. 人类个性无限张扬
C. 无视自然价值
D. 重视环境保护
3. 下述选项中属于八大公害事件的是()。
A. 马斯河谷事件
B. 二噁英事件
C. 多诺拉事件
D.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
4. 关于工业文明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 劳动对象无生命
B. 劳动力对象有生命
C. 以科学技术为手段
D. 生产空间化
5. 下述关于生态文明叙述正确的是()。
A. 生态文明同物质文明有联系也有区别
B. 生态文明同精神文明有联系也有区别
C. 生态文明所要求的人类要尊重和爱护自然,将人类的生活建设得更加美好
D. 生态文明就是精神文明的延伸
6. 循环经济的特征是()。
A. 低开采
B. 高利用
C. 低排放
D. 低消耗
7. 从社会形态来看,迄今为止人类经历了()。
A. 奴隶文明
B. 封建文明
C. 资本主义文明
D. 社会主义文明
8. 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措施包括()。
A.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B. 全面促进资源节约
C. 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D.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9. 下述选项中和素养中国资源人均占有量的现状的是()。
A. 少
B. 散
C. 贫
D. 杂
10. 从生产方式来看,迄今为止人类文明形态包括()。
A. 原始文明
B. 农业文明
C. 工业文明
D. 生态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