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机械性、 形而上学性、历 史观上的唯心主 义等局限性。
(三)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然科学有了进一步的
发展,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物理学领域的两大发现。
其一是放射性现象的发现。x射线,放射性现象
的发现,否定了原子是物质的始原,原子不可分,
元素不可变等传统思想。
镭
其二是电子的发现。这一发现表明原子不是最小的物质 单位,其中还有电子这一更小的微粒,而且电子可以随 着自身速度变化而变化。
谢谢!
Ⅲ.辨证唯物 主义和历史 唯物主义
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 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 的客观要求;反映了广大人 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科学 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课堂探究三
材料一:王守仁:“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 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 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材料二:朱熹说:理生万物,理主动静,未有此 气,已有此理,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 还在这里……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 物之理。
辨证的
唯物主义 形而上学的
辨证的
唯心主义 形而上学的
课堂小结:
唯 物 主 义
唯物主义和 唯心主义
唯
心
于从 属
主 义
根本观点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合理性
三种形态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 局限性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根本观点
主观唯心主义
两种形态
客观唯心主义
辩证法、形而上学
课后作业
《名师1号》课时练习四第1—12题。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⑴ 识记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含义;区分唯物主义的 三种基本形态, 区分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⑵ 理解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来说,辩证 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仅属于从属地位。 ⑶ 学会判定什么样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什么样的观 点是唯心主义的。 能力目标: 能识别不同的哲学派别。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反对和批判唯心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