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挂式全科诊断系统-眼底镜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2
眼底镜的使用方法眼底镜是一种检查眼底的常用工具,通过它可以观察到眼底部分的血管、视网膜和视神经等部分。
眼底镜具有高分辨率、高精度、不伤害眼部和方便操作等优点,可以帮助医生诊断眼疾病变并作出治疗方案。
下面将介绍眼底镜的使用方法。
一、准备工作1.检查室环境要清洁、明亮,同时避免光源直接照射到患者眼睛中。
2.调节患者光线:让患者眼睛适应黑暗,闭上眼睛3-5分钟,以达到瞳孔扩张的效果。
3.让患者坐在舒适的位置并将下巴靠在托架上,要注意留出足够的位置给医生握住眼底镜,并让患者舒服放松。
二、操作步骤1.使用裸眼镜或头带,调整放大倍数。
2.持续调整管道焦距,以确定视场的清晰度,保持顺畅的视野。
3.将镜片轻轻放置在患者眼睑上,以便检查眼底。
4.在检查过程中,要观察到患者眼睛的黄斑部位,因为这是视网膜最集中的地方,并且是检查眼底对象病变的最佳部位。
5.在检查过程中,患者可自由注视,在医生指南下逐渐移动眼底镜,检查视网膜各个部位。
6.在进行检查时,要注意灵活应对眼外肌运动带来的影响。
7.在检查过程中,患者需要时刻注意医生进行的引导,并保持舒适。
医生也应注意使用柔和的手段并避免眼睛疲劳。
8.检查结束后,需要给患者诊断并定制相应的治疗措施。
镜子需及时清理以备下次使用。
三、注意事项1.检查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并得到患者的允许。
2.检查时要遵守严格的操作规程,保证检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使用时要注意消毒和清洁。
镜头需要在使用前和使用后及时清洗,并进行消毒。
总之,眼底镜的操作可以帮助医生精准诊断眼科疾病,对于患者的健康是有很大帮助的。
因此,医生在进行眼底检查前要认真准备、注重技巧并注意细节问题,以确保检查的完成和患者的健康。
眼底检查设备的原理
眼底检查设备的原理眼底检查是一种常见的眼科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眼部健康情况。
眼底检查设备的原理是基于光学成像技术。
眼底检查设备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光源和成像系统。
光源发射出一束可见光或红外光,照射到眼睛的眼底部位。
成像系统通过接收反射回来的光信号,生成眼底图像。
在眼底检查中,光线经过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后到达眼底,然后被眼底的血管、神经和组织反射回来。
成像系统利用光学透镜和传感器,将反射回来的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通过处理和放大电信号,成像系统可以生成高清晰度的眼底图像。
眼底检查设备的原理还包括两种常用的成像技术:直接成像和间接成像。
直接成像是将光源直接照射到眼底,通过眼底镜观察眼底图像。
间接成像是通过眼底镜和凹透镜将眼底图像放大后观察。
眼底检查设备的原理使医生能够观察眼底的血管、神经和组织,以及检测眼部疾病和病变。
通过眼底检查,医生可以及早发现和诊断眼部疾病,如青光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
眼底检查也可以用于评估眼部手术的效果和治疗进展。
综上所述,眼底检查设备的原理是基于光学成像技术,通过光源和成像系统生成高清晰度的眼底图像。
这种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眼部健康情况,及早发现和诊断眼部疾病。
眼科诊室配备设备标准
眼科诊室需要配备一系列的设备来进行眼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以下是眼科诊室常见的设备标准:
1. 视力检查设备:包括眼镜度数测量仪、畸变检查仪、视力图表等。
2. 眼底检查设备:包括验光镜、眼底照相机、眼底显微镜等。
3. 角膜检查设备:包括角膜曲率测量仪、角膜地形图仪、角膜厚度仪等。
4. 眼压检查设备:包括非接触式眼压计、压电眼压计等。
5. 眼前段检查设备:包括裂隙灯显微镜、角膜内皮显微镜、眼前段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等。
6. 眼科手术设备:包括激光手术设备、手术显微镜、眼角膜刀等。
7. 眼科药物设备:包括眼药水滴剂、眼药膏、眼科药物注射器等。
8. 视觉辅助设备:包括验光架、眼镜架、眼镜片、隐形眼镜等。
除了上述设备,眼科诊室还应该配备诊疗室所需的基础设施,如诊断台、病历记录系统、就诊椅等。
此外,根据需要,还可以配备一些其他特殊设备,例如视野检查仪、神经阻滞仪等。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设备标准可能会因不同的医疗机构、治疗项目和预算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医疗机构应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设备采购和配置。
家庭医生工作室建设与服务规范(试行)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上海市行政辖区内家庭医生工作室(以下简称工作室)的相关定义、基本要求、服务内容及其运作与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上海市行政辖区内家庭医生工作室的设置、运行与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5980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卫生标准GB 15981 消毒与灭菌效果评价方法与标准DB31/T487 家庭病床服务规范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23号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本市全面推广家庭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沪卫基层〔2013〕7号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家庭医生Family Doctor是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执业,并与居民建立签约服务关系的注册全科医师(包括临床类别或中医类别),是执行全科医疗的卫生服务提供者。
3.2家庭医生工作室Family Doctor Studio是以主管家庭医生领衔的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居民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健康管理的服务载体之一。
3.3社区护士Community Nurse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注册护士。
3.4签约居民Contacted Resident本标准“签约居民”指与家庭医生建立契约服务关系的社区居民。
4 工作室基本要求4.1 工作室设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可为符合要求的主管家庭医生设置工作室,并按标准配备设施设备和人员。
设置工作室应以工作室主管家庭医生姓名作为识别名,采用规范的冠名格式。
标志要求详见附录A。
4.2 设施要求4.2.1 场所要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为工作室提供固定的服务场所,建筑面积应不少于10平方米,场所环境宜温馨舒适。
郊区全科教学门诊模式的建立与实践摘要为了提高社区全科医师临床诊疗能力及师资带教水平,西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依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于2015年5月成立了中山-西渡全科教学门诊,经过近1年的实践,已初见成效。
本文将从开设全科教学门诊的必要性、设置和规范、存在问题和今后发展方向进行分析和总结。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he community general practitioners and the teaching level of the teachers,Xidu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has established Zhongshan -Xidu General Teaching Out-Patient Clinic relying on Zhongsha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Fudan University in May 2015. After one year practice,the initial success has been achieved. This article will analyze and summarize the necessity,setting and standardization,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General Teaching Out-Patient Clinic.KEY WORDS general medicine;teaching model;out-patient clinic随着我国全科医师制度的普及、发展与提高,社会及民众对全科医师的需求日益迫切,能否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全科医师,关键取决于全科师资的综合素质。
眼科设备中的航空母舰!集多种眼底检查功能于一身,好牛啊!眼科检查是十分缜密的,针对眼部不同区域,所对应的检查项目也有区分。
去医院检查,一次次的缴费、排队等候检查真是让人觉得麻烦。
直到它的出现,小小的一台设备,完美结合了德国海德堡公司最尖端的HRA共焦激光眼底造影、眼底炫彩成像、以及新一代频域OCT 断层扫描三种技术。
也就是说,只需要一次眼底检查,就可以同时获得一张FA、ICGA、AF、IR、炫彩和精准对位频域OCT扫描图像,使得医生可以直接对照两种模式的图像更好的辨认解释病变,可谓是“革命性”的眼底诊断设备,俗称眼科设备中的航空母舰!它就是海德堡Spectralis炫彩HRA+OCT一体机,小小的“身躯”却有巨大的能量,且价格不菲。
这么好的眼科医疗设备已经落户北京希玛林顺潮眼科医院啦!为您带来“一站式”方便快捷的眼底检查,省去反复缴费,等待排队检查的烦恼。
特点一世界顶尖且独有的HRA共焦激光同步造影系统海德堡公司自1996年推出全球第一台共焦激光同步造影系统以来,全球专业的眼科医生以及图像诊断专家都在使用此设备,至今为止,仍然没有其它厂家能做到同步同屏实时进行视网膜造影联合脉络膜造影。
随着2003年HRA2二代系统的推出,系统再一次进行了升级。
HRA2作为唯一的共焦激光同步血管造影系统,其极低的曝光量、高对比度和高分辨率的造影图像、独有的FFA+ICGA同步造影,以每秒16帧图像的海量数据采集,全程记录造影过程,成为临床最有力的诊断手段,打破传统检查方式,非创伤性的检查(自发荧光和红外成像),又为眼底病医生提供了新的检查方式。
特点二波长炫彩激光层析成像技术——3D立体升级版眼底照相海德堡炫彩激光眼底成像技术(该技术被《眼科》杂志誉为2013年十大最具影响力研究成果奖)是一种全新的眼底影像模式,基于海德堡共焦激光成像技术原理,采用红外绿光蓝光三束不同波长的激光同时扫描眼底,分别针对不同深度、不同层次的眼底组织进行捕捉扫描,根据波长扫描激光反射信号的强弱不同渲染以不同的颜色,最终得到了高分辨率的、反映多层次病变特征的炫彩激光彩照。
第四节眼底镜、角膜曲率仪、显微裂隙灯,它们作用与使用方法1.眼底镜的介绍与使用方法2.显微裂隙灯介绍与使用方法3.角膜曲率仪介绍与使用方法本节主要是用眼底镜(ophthalmoscopy)与显微裂隙灯(slit lamp)来对眼睛各部分检查,在没有器质病变下,我们才进行系统的视觉检查。
如果是有器质病变,那么屈光矫正后也十分不稳定(除一些特殊,如“糖尿病眼底”、“轻度葡萄肿眼底”等),失去矫正的意义。
所以,我们在屈光视觉检查前,要排除有眼疾的存在。
用角膜曲率仪测试角膜的基弧来确定散光度。
一、眼底镜的介绍与使用方法眼底检查在眼疾检查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它的意义不仅限于对眼底病变的诊断,还在于对全身疾病有益的线索。
一般眼底镜分为直接与间接两种。
以下是以直接眼底镜为例。
介绍直接眼底镜:用眼底镜把光线通过瞳孔照射入患者眼内,由患者眼底所反射出来的光线,成像于检查者的眼内,直接观察到患者眼底而不需聚光镜的眼底镜。
主要结构有两个系统:1、照明系统:光源与聚光镜。
2、观察系统:在反射镜上方有一小孔,通过此孔可观察眼底,透镜盘有-1.00D~-25.00D和PL(平光)和+1.00D~+25.00D的透镜依次排列组成,轮流转入观察孔,以矫正患者或检查者屈光不正,也可用于对玻璃体检查。
用直接眼底镜观察是眼底像为正像,放大倍数一般为16倍。
直接眼底镜的使用方法:建议在暗室内进行。
患者到坐位,检查者可以站立或是坐位,检查右眼时,检查者用右手持眼底镜,从患者的右前方用右眼进行观察;左眼反之。
在这同时,用别一手固定患者头部,并用拇指轻轻上眼睑,以方便检查。
检查时应将眼底镜尽量靠近患者眼前,但应避免与患者面部发生接触。
(第三章第一节还有详解)二、显微裂隙灯介绍与使用方法显微裂隙灯是由灯与显微镜合并装置的一种眼前部分检查的主要仪器。
其主要建构有两个系统:1、光源系统:具有钉状灯的强光灯泡,发出的光线经聚光镜散发到投射镜,聚光镜前装有裂隙控制闸,可以午间变更裂隙的宽度。
壁挂式全科诊断系统壁挂式全科诊断系统是针对以社区卫生服务为代表的基础医疗机构设计的,全科医生日常使用的常规临床常用诊断工具合集。
可以认为是全科医生们的“工具箱”。
通常悬挂在医疗机构诊室的墙面上,方便医师取用及归位,集成式设计可以有效利用诊室空间,提高效率。
壁挂式全科诊断系统示意图通常全科诊断设备的配置如下(包括但不限于):1、血压测量工具临床上使用血压计或血压表等基础检查设备,通过柯式音法(目前临床检验的金标准)对于受检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进行读取和记录。
是临床上基础检查工作,针对社区全科开展以高血压及糖尿病为首的慢性病管理中,必不可少的诊断设备。
2、血氧饱和度与脉博测量工具采用指套式光电传感器作为测量设备。
测量时,只需将传感器套在人手指上,利用手指作为盛装血红蛋白的透明容器,使用波长660nm的红光和940nm的近红光作为射入光源,测定通过组织的光传导强度,来计算血红蛋白浓度及血氧饱和度,仪器即可显示人体血氧饱和度。
快速获取人体脉率及供氧状况。
3、眼部(底)检查工具有人把眼底称之为机体健康状况的“窗口”。
因此在我们的身体上,除此之外再没有一个器官或组织能够如此直接并且无创方式的观察到血管和神经组织。
系统为此专门配置了直接检眼镜,使得社区卫生机构开展以糖尿病慢性病管理中应用到这一无创的方法进行病程跟踪。
4、耳鼻检查工具光纤医用放大镜内置高亮卤素灯,可提供稳定、持续的照明。
前端置有光学图像放大器件,可将所检查部位图像进行放大处理,方便观察。
外部留有鼓气孔,可满足不同患者形体,配备一次性窥耳器,避免交叉污染,极大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碍。
针对社区中常见的小儿中耳炎检查中推广检耳镜检查,可有效降低该类疾病的误诊率。
5、体温测量工具目前常用的体温检测工具有水银式体温计,电子体温计及红外式电子耳温枪。
全科诊断系统常配置红外式电子耳温枪,主要因为耳朵的鼓膜与下丘脑由同一血管供应血,所以耳温能以最快的速度反映体温控制中枢的温度变化,准确显示身体的核心温度,比腋温、口温或直肠温更为准确。
壁挂式全科诊断系统
壁挂式全科诊断系统是针对以社区卫生服务为代表的基础医疗机构设计的,全科医生日常使用的常规临床常用诊断工具合集。
可以认为是全科医生们的“工具箱”。
通常悬挂在医疗机构诊室的墙面上,方便医师取用及归位,集成式设计可以有效利用诊室空间,提高效率。
壁挂式全科诊断系统示意图
通常全科诊断设备的配置如下(包括但不限于):
1、血压测量工具
临床上使用血压计或血压表等基础检查设备,通过柯式音法(目前临床检验的金标准)对于受检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进行读取和记录。
是临床上基础检查工作,针对社区全科开展以高血压及糖尿病为首的慢性病管理中,必不可少的诊断设备。
2、血氧饱和度与脉博测量工具
采用指套式光电传感器作为测量设备。
测量时,只需将传感器套在人手指上,利用手指作为盛装血红蛋白的透明容器,使用波长660nm的红光和940nm的近红光作为射入光源,测定通过组织的光传导强度,来计算血红蛋白浓度及血氧饱和度,仪器即可显示人体血氧饱和度。
快速获取人体脉率及供氧状况。
3、眼部(底)检查工具
有人把眼底称之为机体健康状况的“窗口”。
因此在我们的身体上,除此之外再没有一个器官或组织能够如此直接并且无创方式的观察到血管和神经组织。
系统为此专门配置了直接检眼镜,使得社区卫生机构开展以糖尿病慢性病管理中应用到这一无创的方法进行病程跟踪。
4、耳鼻检查工具
光纤医用放大镜内置高亮卤素灯,可提供稳定、持续的照明。
前端置有光学图像放大器件,可将所检查部位图像进行放大处理,方便观察。
外部留有鼓气孔,可满足不同患者形体,配备一次性窥耳器,避免交叉污染,极大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碍。
针对社区中常见的小儿中耳炎检查中推广检耳镜检查,可有效降低该类疾病的误诊率。
5、体温测量工具
目前常用的体温检测工具有水银式体温计,电子体温计及红外式电子耳温枪。
全科诊断系统常配置红外式电子耳温枪,主要因为耳朵的鼓膜与下丘脑由同一血管供应血,所以耳温能以最快的速度反映体温控制中枢的温度变化,准确显示身体的核心温度,比腋温、口温或直肠温更为准确。
而红外线测量方式由于不用与人体接触,测试速度快,更加适合老人、婴幼儿,以及危重和传染者。
具体配置参数参考:
检测项目及参数:包括血压、血氧饱和度、脉博、体温、眼底、耳膜及耳道等。
整体结构:一体化集成结构设计,电源、控制、显示均进行优化集成处理,整个产品紧凑和谐,同时布局合理。
血压测量:无水银避免对医务工作者及就诊患者潜在威胁。
大表盘设计方便读数,双刻度使读数准确。
采用柯式音法读数更精确。
血氧饱和度测量:光电法测量原理,使用指套式光电传感器进行测量,测量结果时时电子显示,平均单个患者测量时间≤5秒种。
脉博测量:末梢动脉测量,可作为心率参考依据。
提供数值和波形图2个结果参数,测量结果时时电子显示,平均单个患者测量时间为5秒钟。
体温测量:红外线耳温测量,配备一次性防污耳套,平均单个患者测量时间为3秒钟。
眼底检查:直接检眼镜检查,进口光学元器件,采取光学多层镀膜增透减反新工艺,可观察小瞳孔。
红外感光自动开关,超强弹力连接线,拉伸≥5M
耳膜及耳道检查:光导纤维照明,放大镜倍率2X,带鼓气孔。
红外感光自动开关,超强弹力连接线,拉伸≥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