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13~2014)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10
一、命题作文1.梦的色彩2.我想飞得更高3.倾听历史的声音4.又见枝头吐新绿5.我的快乐之旅6.青春的脚步二、半命题作文7. 有时,我也想8. 因你而亮丽9. 让生活变得更美好10. 因为有,我更三、话题作文11. 对于鸟儿来说,翱翔于天际是梦想;对于鱼儿来说,畅游于海洋是梦想;对于花朵来说,为世界绽放芳香也是梦想。
天空让鸟儿有自由飞翔的快乐,海洋让鱼儿有自由跳跃的空间,而芳香让花儿看到了自己的价值。
对于我们而言,梦想是我们对未来蓝图的规划,是我们追逐、前行的勇气和执著,是我们对责任和义务的担当!追逐梦想是艰辛的,因为那是山重水复的曲折;追逐梦想是快乐的,因为那是柳暗花明的明朗。
有梦想的人是幸福的,因为活着的意义就在于不断地超越自我,就在于不断地奔波、奔跑!请以“追梦”为话题,题目自拟,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12. 富兰克林有两块墓碑,第一块墓碑立于他逝世时,碑文是:印刷工本杰明·富兰克林。
第二块墓碑是民众后来为他立的,碑文是:从苍天处取得闪电,从暴君处取得民权。
前者代表他至死不忘的,是他青少年时代从事的印刷工职业,后者则概括了他一生中两项辉煌的事业———发明避雷针与为独立战争作出杰出贡献。
请以“起点”为话题,题目自拟,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13. 在经济快速发展,城市高楼耸立,人们追逐物质生活的同时,大自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人类不停地向大自然索取,生态问题日益凸显。
空气质量下降,森林覆盖率降低,各种新污染增加。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转型发展大势所趋,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的愿景,引起了强烈而广泛的共鸣,抒写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必将造福人类。
请以“生态和谐”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14. 魅力是一种生活的历练与自我的修养的真实表现,是最原始的最纯正的吸引旁人的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13~2014季)初中组赛题(共20题)启事48磁场力。
“路”是一种供人行走的自然物。
古往今来,它被人们赋予了很多的意义:方向、过程、希望、未来……因为路可以指引人们前行的方向,所以“路”往往成为通往未来,走向未来的象征;因为路要供人前行,这个“前行”就是一个过程,所以“路”又成为人生经历、生命足迹的象征;因为路的前面充满变数,充满未知,有无数种可能,所以“路”又成为希望和未来、成功与失败的象征。
在成长的路途中,路可以是父母及老师的鼓励、自然之物给你的感悟,也可以是自己精神世界中的理想、诚信、宽容、善良、坚强、关爱、追求、希望、自信、淡泊名利和爱国等,凡此种种,皆可成为健康成长的方向、过程、希望和美好未来。
“我的未来”充满光明,但必须通过行走“我的路”才能领略其美好。
台湾歌手张雨生曾经用“我的未来不是梦”演绎了一个歌坛传奇。
不错,中学生的未来充满了无法想象的喜怒、爱憎和成败。
在通向未来的过程中,从来没有坦荡如砥的路,因此,“我的未来”确乎不像一场梦境那么美妙。
从古至今,在走向未来的或崎岖或平坦或狭窄或宽阔的人生之路上,命运和时代总会给人们带来各种各样的诱惑或错觉,这就需要我们冷静对待,理智选择,拨云见日。
我们这里所说的“我的路”,就是强调以实际行动彰显价值追求,让价值理念转化为价值风尚。
这样,我们才能享受到良好价值观带来的福祉,社会和个人的发展前程才会更加美好。
我的未来我的路——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14-2015)题目初中组题目(共16题)一、命题作文要求:根据命题作文,不少于600字。
1.我为自己点个赞2.值3.说“萌”4.风筝与线二、半命题作文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再按题作文,不少于600字。
5.我咋这么________呢(愣,乖、傻、帅……)6.运动带给我________7.与________一起走过的日子8.清点________三、话题作文、材料作文要求:结合话题、材料内容完成作文。
不少于800字。
9.自古以来,莲花的出尘芳姿和“出淤泥而不染”的情操感动着人们。
第八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12-2013)题目初中组一、命题作文1.快乐是一种能力2.宽容是首诗3.细节的魅力4.沟通的乐趣5.学会欣赏6.亲情永不下岗7.不背时间的“债”8.别样的习惯二、半命题作文9.一点一滴看(人生、文明、自己、做人……)10.邀请(尊严、雅量、感动、责任、梦想……)来做客11.留点(快乐、友谊、健康……)给自己三、话题作文12.一只蝎子掉进水中团团转,一个印度人决定帮它。
他伸出手指想把它捞到岸上来,可蝎子却蜇了他。
他再次伸出手试图把蝎子捞出水面,蝎子再次蜇了他。
旁边一个人对他说:“它老这么蜇你,你还救它干什么?”印度人说:“蜇人是蝎子的天性,而爱是我的天性。
我怎么能因为蝎子有蜇人的天性就放弃我爱的天性呢?”请以“天性”为话题作文,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3.一对父子,每天都要赶牛车下山卖柴。
父亲有经验,坐镇驾车;儿子眼神好,总是在转弯时提醒道:“爹,转弯啦!”有一次父亲因病没有下山,儿子一人驾车。
到了弯道,牛怎么也不肯转弯,儿子又推又拉,并用青草引诱它,牛仍然一动不动。
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子灵机一动,贴近牛的耳朵大声叫道:“爹,转弯啦!”牛应声而动。
牛习惯了条件反射,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习惯,他们有的因为自己的习惯而成功了,有些却因为自己的习惯而失败了。
结合这些感悟,以“习惯了”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4.有人问投资家——世界首富巴菲特,如果在物价每年翻1000倍的国家里,你会怎样去投资?巴回答:“如果你是最好的脑科手术大夫,或是镇里最棒的切肉师傅,或是最棒的职业足球运动员……不管是什么,只要你有才能,不管钱币贬值到什么程度,不管用什么做货币,你总能把握你应得的股份。
”“所以最好的投资在自己身上。
”以“最好的投资”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5.一位女士在资料卡片上读到了一句话:“练习不经意的仁慈与不自觉的美德。
第八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湖南赛区获奖名单作者:来源:《初中生·作文》2013年第08期第八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12-2013)现已圆满结束。
大赛由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全国妇联中国儿童中心、中国少年儿童报刊工作者协会中学报刊专委会主办。
湖南赛区由湖南教育报刊社承办,具体赛事由《初中生》编辑部、《高中生》杂志社负责。
本次大赛的总主题是“播种习惯,收获命运”。
湖南赛区共有9人获得全国一等奖,其中1人获“恒源祥文学之星”,2人获“恒源祥文学之星”提名奖。
湖南赛区共评出一等奖41名(初中组21名,高中组20名),二等奖60名(初、高中组各30名),三等奖102名(初中组52名,高中组50名)。
初中组获奖名单如下:>> 湖南赛区一等奖:炎陵县十都镇中学九年级135班李世清、古丈县古阳中学九年级174班陈艳红、益阳市九中003班符鸣凤、韶山市实验中学45班彭可意、冷水江市第二中学117班戴重谊、南县城西中学354班蒋佳霖、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1124班石星茹、茶陵县浣溪学校九年级潘素眉、湘潭市湘钢二中399班张子莹、桃源县第七中学九年级154班程非凡、桃源县第七中学七年级167班胡恒、益阳市国基实验学校八年级107班郭蓉艳、南县新颜中学八年级106班鲁嘉成、郴州市苏仙中学171班艾成、永兴县湘阴中学九年级245班刘巧婷、安仁县宜溪中学34班贺红梅、江永县第三中学八年级68班杨凯琳、古丈县民族中学八年级199班杜列邦、古丈县民族中学初210班石雪蝶、保靖县清水坪学校九年级1班舒桐、江苏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七年级14班单晓妍>> 湖南赛区二等奖:长沙市怡雅中学九年级2班梁思睿、浏阳市大围山中学79班罗孜、炎陵县沔渡镇学校许余亮、韶山市实验中学36班庞博、韶山市实验中学45班冯粤媛、汩罗市新市中学吴佳恒、武冈市展辉实验学校初中部100班刘琦琳、桃源县莲花学校中学部八年级1班陈雨禾、桃源县莲花中学九年级2班贾晓玉、桃源县莲花学校中学部八年级5班黎雨菲、益阳市益阳国基实验学校97班黄恺明、益阳市三中七年级2班文瑀、益阳市九中003班刘淑婷、南县城郊中心校土地湖中学86班严典国、郴州市苏仙中学182班张芷馨、郴州市苏仙中学八年级182班雷雨钦、蓝山县三蓝学校九年级3班彭姣姣、蓝山县辅仁学校15班颜倩、江永县第三中学八年级68班周旭辉、新化县桑梓镇中心学校198班杨佳丽、新晃县凉伞中学韩湘凤、古丈县民族中学初199班杨陈兰馨、花垣县麻栗场镇初级中学九年级170班石宏、保靖县清水坪学校九年级1班蓝清、茶陵县洣江中学200班谭睿琪、冷水江市同兴中心学校八年级101班李丹、郴州市湘南中学九年级15班王玉婷、衡东县实验中学八年级52班谢岳东、沅陵县金山学校八年级舒可欣、炎陵县洣泉学校九年级07班罗映双>> 湖南赛区三等奖:长沙市:黎韬、丁文珺、钱拂莹、周思敏、沈艳株洲市:戴京玲、余卉、池慧、杨映红、叶晓彤湘潭市:何倩、罗健男、朱运江衡阳市:张飞燕、谢岳东、肖衡煜、彭霜菊岳阳市:周雨欣、巢豪锐、李天乐、周琪邵阳市:陈静、李文艳常德市:杨小佳、陈明慧、雷堃、郭胜男益阳市:皮世贸、符秀琼、汤映珊、刘晨、龙天阳、李薇张家界市:宋洁、袁子衿郴州市:彭依帆、田孟清、曹丽芬、范洁、李鑫永州市:曾亚玲、彭婉晴、林凤玲娄底市:余欣瑶、唐依馨、孙丽霖、刘平波、曹琴怀化市:石晓忆湘西州:龙婷、田姣姣、李玉娇炎陵县十都镇中学九年级学生李世清喜获“恒源祥文学之星”提名奖。
第十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14~2015年度)江西赛区暨江西省第六届中学生作文大赛(初中组)获奖名单作者:来源:《初中生之友·中旬刊》2015年第07期2015年4月11日~13日,第十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14~2015)全国总决赛暨颁奖典礼,在上海市松江区上海之根雪浪湖畔举行。
本届大赛,经过严格的层层筛选,包括香港、澳门在内的全国23个赛区最终有178名选手晋级决赛。
在决赛中,根据选手的综合得分,评选出“文学之星”初、高中组各10名,“文学之星提名奖”初、高中组各10名,以及最佳综合素质奖、最高人气奖、最具表现力奖、最具感染力奖、最佳思辨奖5个单项奖。
江西赛区初中组大赛自2014年9月启动,12月初截稿。
在4个月不到的时间里,收到来自江西省各地的参赛作品数万篇。
经过严格的层层筛选,江西赛区初中组有7名同学获得了参加总决赛的资格。
经过现场书面作文、文学常识测试、口试及3分钟演讲等环节,来自于都县于阳初中的温建荣、温金丽、余惠敏,于都县第二中学的彭浩,万载县第三中学的张曦丹,新余市渝水区南安中学的胡宇琴,共6名同学获得初中组全国一等奖。
另评选出江西赛区一、二、三等奖若干名,名单公布如下。
获奖证书将于近期寄出,请各位获奖者注意查收。
部分获奖作品及参赛心得将会刊登在《初中生之友·中旬刊》《初中生之友·下旬刊》及江西赛区初中组作文大赛官网(http:///)上,敬请关注。
全国一等奖温建荣、温金丽、余惠敏(于都县于阳初中),彭浩(于都二中),张曦丹(万载三中),胡宇琴(渝水区南安中学)。
江西省一等奖胡晓敏(婺源县朱熹中学),江璐、张宁、李佳、周雨欣、邱卓颖、龚丽艳(上饶县第六中学),欧阳蓓(渝水区南安中学),喻玲贞、刘斌(万载县罗城初中),黄云、周馨妮、欧阳雨琪、江崇、欧阳含依、龙梦罗琦(万载三中),刘志刚(万载县高村初中),周莹凤(万载县株潭初中),赵廷煜(樟树三中),吴丽(樟树市经楼中学),沈水莲(上高县田心中学),张文杰、胡子瑜(宜春市第八中学),汤琰煜、刘琳、管峥、邱蓉、钟琪、黄志妍、黄扬金(于都二中),曾艳萍、胡丽华、赖晓红、温靖文(会昌实验学校),严群艳(于都县于阳初中),李次兰(萍乡三中),陈栗江、刘可欣、黄丽(上栗县上栗镇中学),刘星(溪县芦溪镇第二中学),文羚恺、蔡郁青、余诗悦、叶昱希(南昌市第二十八中学),余卓然(贵溪市实验中学)。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09—2010)高中组题目(共25题)(一)命题作文1.拥有的和不再拥有的2. 明天的遐想3.我心中的那片绿地4.总有一条道路可以抵达5.梦想没有有效期6.洗礼7.一步,一步,又一步8.坚持9.“异想”与“天开”10.谈良知11.底线•防线(二)半命题作文12.当来临的时候13.我想,我应该是_______14.走吧,(三)话题作文15.“机遇可能只敲一次门,而诱惑总是按着门铃不放。
”这就是社会,这就是生活。
看清这个现实,定会引发你的思考。
请以此为话题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
16.请以“一个值得商榷的话题”为题,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驳论文,副标题自定。
17.以“担当”为话题,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作文,题目自拟。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农村城市化的变革过程中,一些乡村变成了城市,而城市碰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有人说,城市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又是人类问题的场所,城市的两面性随着技术文明的发展暴露得越加充分和复杂。
你有这方面的经历、感受和思考吗?请以“城市化的利与弊”为话题,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
可以记叙见闻,漫谈体验,讲述故事,发表议论,展开想象,抒发情感,等等。
(四)材料作文19.温家宝总理2009年6月14日在湖南大学座谈会上说:“我希望同学们记住六个字:此时、此地、此身。
此时,就是现在应该做的事情,就立刻做起来,不要拖延到以后;此地,就是从你们所处的岗位做起,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不要等到别的地方;此身,就是自己应该而且能够做到的事情,就要勇于承担,不要推给别人。
”请以“读温总理寄语有感”为题,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
20.著名诗人舒婷在完成200行长诗《最后的挽歌》和三卷本文集后,表示到此止步,告别诗坛。
理由呢?舒婷是这么说的:自己没有更好的诗歌献给读者时,宁愿停止歌唱。
当没有更好的诗歌献给读者时,自己宁愿停止歌唱,这是一种多么难能可贵的人生与艺术态度……请根据以上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2014年全国中学生作文竞赛赛题高一年级组主题:成长【主题阐释】成长的岁月似时光的沙漏不停地行进,来不及告别叹息,昨日便已卷入时间的长流中旋转着成为回忆,然后一点点透明,最终消失。
在成长的岁月里,我们行走在荆棘的道路上,或许踉跄于戈壁浅滩中的荒凉,历经了沧桑;或许它只是春梦一场,只留下瞬间的美好,醒来后但见水过无痕。
也许会在你的记忆里,或成就一段遐想;或成为你勇气的考验;或深邃到你的骨血中,成为震撼心灵的深切碰撞。
在重叠的岁月中,成长的脚步睡眼蒙眬地踏遍了整个世界,渐渐地为我们的生活添色画彩。
珍惜这成长的历程,不要错过每一段值得我们回忆的瞬间……【赛题】1.请以“成长”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立意明确;(2)自选文体(除诗歌外);(3)不要套作,不得抄袭;(4)不少于800字。
2.古语有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
”而我却说是书给了我成长的智慧,面对困难的勇气。
书籍,饥之以当食、寒之以当裘、忧患以当安乐、孤寂以当金石琴瑟。
成长可以舍弃白昼,但却不能缺少书籍这盏明灯! 书外只有一个人生,如你也如我,书里却有无数个成长的轨迹;书外只有一个世界,如我们肉眼所见,而书里却有无数个天堂,只有心可以领悟。
它教给你知识,告诉你如何去爱,也告诉你如何成长,教会你如何感恩,它唯一没有给你的是人世间的罪恶种种,误入歧途的是非与狰狞。
它砸碎贝壳,和你一起寻找那被囚禁在黑暗中哑然无语的珍珠;它唱响歌曲,在你灵魂的岩洞里震颤腐朽的黑暗。
请以“书伴我成长”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立意明确;(2)自选文体(除诗歌外);(3)不要套作,不得抄袭;(4)不少于800字。
3.国富民强,国泰民安,大家连着小家。
中国在腾飞,在成长,经历了百年屈辱,百年奋战,渐渐地成熟了,作为中华民族的赤子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与祖国共成长。
请以“祖国发展我成长”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立意明确;(2)自选文体(除诗歌外);(3)不要套作,不得抄袭;(4)不少于800字。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13~2014)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13~2014)开始啦新一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已经拉开帷幕。
我们诚邀广大中学生朋友,拿起手中的笔,写下所思所想。
更祝愿各位同学成为本届作文大赛中一颗熠熠发光的新星。
一、大赛主题“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13~2014)”总主题:美丽中国青春梦想总主题设计背景与内涵解读:1、“美丽中国”,万众期待、人人向往,但绘就美丽画卷却非易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我们每个人都不应缺席。
梦想寄寓的是人们的期盼与诉求,由于人们所处的社会地位与肩负的责任不尽相同,对“中国梦”认知的切入点无疑会涵盖社会的各个方面,呈现五彩缤纷的理想画卷。
实现“中国梦”需要全体中华儿女团结奋斗,更需要中学生的激情和创造。
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当代中学生不可能置身事外,更不应该将此作为负担。
中学生不仅是“中国梦”的建设者,而且也会成为“中国梦”建设成果的收获者、享用者。
2.“中国梦”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就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将个人的理想和国家的理想结合在一起,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有梦想才会有希望;有希望才会有激情;有激情才会有事业;有事业才会有未来。
“中国梦”里,有“强国”也有“富民”。
“中国梦”里,有期盼也有实干。
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只有民族、国家全面科学发展,个人才能实现梦想。
同样,只有每个人都充满激情和梦想,“中国梦”才够美丽,才够坚实。
3.大赛的具体命题一定要注意把握总主题的内在联系:“美丽中国”是“中国梦”的一种具体愿景体现,“青春梦想”则既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实现“美丽中国”梦想的一支生力军。
二、参赛对象只要你热爱写作,全国初、高中在校生,包括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都可参加。
也可以学校为单位,集体参加。
三、参赛流程(一)、初赛阶段:2013年9月——2014年1月本次大赛初赛作文分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四种。
围绕大赛主题,下设初赛题目:初中组20题,高中组20题。
附件一:第九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湖南赛区“为先杯”作文比赛评审表附件二:第九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13-2014)初赛赛题(供选择)总主题:美丽中国,青春梦想一、总主题设计背景1.“可持续发展是每一个国家、每一个组织、每一个人的共同责任。
”2012年6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通过的成果文件《我们憧憬的未来》,表达了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期盼。
而在我们悠久而丰富的中华文明里,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我们的先人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天人合一”思想,把人类视作自然界中一个和谐的组成部分。
在新的历史阶段,我们鲜明地提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是对中华文明的极大弘扬。
2.“美丽中国”,万众期待、人人向往,但绘就美丽画卷却非易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我们每个人都不应缺席。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都关乎美丽中国,只有把低碳生活、节约能源资源内化为每位公民的自觉行动,生态文明建设才会真正落到实处。
要引导公众树立绿色消费观,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把生态文明从理念转变为全民自觉行为。
3.梦想寄寓的是人们的期盼与诉求,由于人们所处的社会地位与肩负的责任不尽相同,对“中国梦”认知的切入点无疑会涵盖社会的各个方面,呈现五彩缤纷的理想画卷。
个人的理想和幸福总是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息息相关,也正是由无数个有特性、具象化的国民理想,汇就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想。
这便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永恒道理。
因此,实现“中国梦”还需每个人立足本职、从我做起的扎实努力。
4.实现“中国梦”需要全体中华儿女团结奋斗,更需要中学生的激情和创造。
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当代中学生不可能置身事外,更不应该将此作为负担。
中学生不仅是“中国梦”的建设者,而且也会成为“中国梦”建设成果的收获者、享用者。
为了充分尊重当代青少年的主体意识、激发他们的责任意识,让广大青少年真正做起“中国梦”,投身“中国梦”。
第九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13~2014年度)江西赛区暨江西省第五届中学生作文大赛(初中组)获奖名单作者:来源:《初中生之友·中旬刊》2014年第08期2014年4月10~13日,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13~2014年度)总决赛颁奖典礼在邓小平故里四川省广安市会展中心举行。
本届大赛,以全国22个省、区、市为赛区进行初赛选拔,每个赛区的优胜者进入全国初评、复评阶段。
经过严格的层层筛选,最终142名选手晋级决赛。
在决赛中,根据选手的综合得分,评选出“文学之星”初、高中组各10名,“文学之星提名奖” 初、高中组各10名,以及最佳综合素质奖、最高人气奖、最具表现力奖、最具感染力奖、最佳思辨奖等5个单项奖,还评选出“网络人气”十佳选手。
江西赛区初中组大赛自2013年9月启动,12月底截稿。
在4个月的时间里,收到来自江西省各地的参赛作品数万篇。
经过严格的层层筛选,江西赛区初中组有5名同学获得了参加总决赛的资格。
其中,林子玮、温泽华、叶昱希、郭玲惠子4名同学获得初中组全国一等奖。
经过现场书面作文、文学常识测试、口试及3分钟演讲等环节,来自于都县第二中学的初中组选手林子玮同学荣获“文学之星提名奖”和“最佳思辨奖”。
另评选出江西赛区一、二、三等奖若干名,名单公布如下。
获奖证书将于近期寄出,请各位获奖者注意查收。
部分获奖作品及参赛心得将会刊登在《初中生之友·中旬刊》《初中生之友·下旬刊》及江西赛区初中组作文大赛官网(http:///)上,敬请关注。
林子玮、温泽华(于都县第二中学),叶昱希(南昌市第二十八中学),郭玲惠子(贵溪市实验中学)万雁冰(南昌市外国语学校),刘忻予、孙博凡、蔡郁青、余乃嘉、衷嘉颖、吴桑(南昌市第二十八中学),左诗晨、陈俊杰、李菁楠、张芷轩(南昌市第三中学),叶阳天(南昌市第二中学),陈龙龙(南昌市湖坊学校),邓林川(南昌市罗家一中),尹称霞、刘文娟、王瑛、管峥、汤琰煜、舒焕胜、肖美婷(于都县第二中学),王城(于都县实验二中),李慧、马可淳(会昌县实验学校),梁阅、张悦玥(大余县南安中学),叶志豪、孙佳蔚(贵溪市实验中学),贺沁璇(萍乡市芦溪镇第二中学),张娜(萍乡市上栗镇中学),马秀(萍乡市第二中学),叶乐童(樟树市第三中学),聂思婷(樟树市第二中学),黄宇鹏(樟树市经楼中学),钟敏(万载县第四中学),彭友、李颖茜、郭耀凡(万载县第三中学),黄一鸣(玉山县文苑学校),汤泉洄(余干县余干中学),姚晨曦、郑文蕾、谢雨佳、邱卓颖、陈思(上饶县第六中学),邓子微(遂川县草林中学),何玥(广昌县第一中学)黄玉、刘岳凡、余雅丽、张乐娱、刘心雨、龚丽艳、陈晴、叶钰卿、张如意、毛建江、郑修淇(上饶县第六中学),李文杰、黄琴(万载县第四中学),闻嘉诚、刘永红、谢怿(万载县第三中学),龙静丝秀、张桃金(万载县株潭中学),钟琼、黄云霞、曾维星(万载县双桥初中),孙媛花(万载县罗城初中),凌雯(万载县黄茅初中),张美霞(万载县仙源初中),廖欢(万载县高城初中),胡嘉惠、吴豪卓(南昌市第三中学),郭玮卿、周瑾、徐静怡、涂雪儿、朱智欣(南昌市第二十八中学),胡丽秀(南昌市滨江中学),雷宇鹃(南昌市豫章中学),裘天辰(南昌市南钢中学),万熙瑜、顾涵悦(南昌市新才学校),成华星(南昌市豫东学校),肖里斯、熊子轩、范菁婷(南昌市京东学校),喻圣豪(新建县第二中学),邹明慧、赖雯静、朱紫璇(南康市第三中学),蓝贤才、蒙泽千、曾日艺(南康市第六中学),吕韧、刘雨琪、胡群(新余市第一中学),李玲(新余市下村中学),杨敢、易艳红(上高县田心中学),邓佳茜、杨习娟(樟树市店下中学),聂思婷、王智(樟树市第二中学),洪霞、张程跃(玉山县文苑学校),涂洁(高安县伍桥初中),龚晗(高安市八景初中),潘慧馨(婺源县高砂中学),程璐薇(婺源县江湾中学),滕子琪(横峰县葛源中学),徐章伟(横峰县横峰中学),刘思琦(芦溪县芦溪镇第二中学),曾玉玲、邓玉莹(上栗县上栗镇中学),邱娟(莲花县坊楼中学),黄昕宇、彭佳妮(萍乡市第三中学),曾金华、蔡婷(赣县三溪中学),温佳卉(景德镇市景航学校),李楹(遂川县碧洲中学),吴燕(遂川县草林中学),刘玉(峡江县实验中学),钟怡婷(上犹县营前中学),张莉(宁都县第二中学),黄茵茵、刘腾远(大余县南安中学),兰江波、彭宗艳(赣县湖新中学),丁淑珍(赣县江口中学),谢嫦庆(赣县莲塘中心学校),朱钦超(赣县沙地中学),吴婧琪、罗慧、廖超(会昌县会昌实验学校),叶华莹(永修县第二中学),李琳(贵溪市实验中学),徐志成(贵溪市鸿塘中学),万海鹏(宜黄县第三中学),王葭芝、刘晓美、叶冰洁、李思源、谢明株(于都县第二中学)江璐、祝小青、吴雨欣、祝依玲、张宁、刘丽、周雨欣、余梦霞、应依晗(上饶县第六中学),胡邦安、吴丹彤(余干县余干中学),喻霖雨(万载县第四中学),袁尔高娃、郑芷诺(万载县第三中学),王佳敏、阳慧平(万载县株潭中学),李淑兰、钟朵(万载县双桥初中),李文婧、彭情(万载县罗城初中),周斯琪、李盈(万载县黄茅初中),伍淑芳、徐旭东(万载县仙源初中),宋娇、刘婷(万载县高城初中),曾芯怡、刘慧、罗京、王芳斌、程俐聪(南康市第三中学),刘心玥(吉安市第五中学),刘洪玥(景德镇景航学校),韩玲玲(赣县横溪中学),邱金燕、陈群芹(赣县沙地中学),蔡福春、刘志盛(赣县三溪中学),雷浏腾(南城县第二中学),周萌、李一(贵溪市第二中学),胡姝珍(贵溪市罗河二中),彭雨雨(永修县第三中学),江梦婷、饶婷(贵溪市实验中学),郭艳红、黄倩(遂川县草林中学),池欢、王绍山(会昌县会昌实验学校),吴玉萍(南康市第六中学),邓小薇(宁都县赖村中学),曾伟、余新金(赣县湖新中学),马清、梅林、吴英、徐婷珍、邱夏洁、刘玥、华海琳、舒文静、温倍、陆茹茵(于都县第二中学),李梅(赣县莲塘中心学校),张雪琦、王晓纯、蒋璇、刘淑琴(遂川县草林中学),肖小芳(宁都县赖村中学),袁镜邑(信丰县第三中学),钟瑶(龙南县第三中学),袁薇(于都县于都中学),叶婷婷(上犹县营前中学),华斌(于都县禾丰中学),邓玉洁、吕春(大余县南安中学),廖金凤(广昌县驿前中学),徐蔚、徐豪、刘琪琪(赣县吉埠中学),张曼天、涂莉青、罗席玲(南昌市京东学校),秦雨欣、万玉婷、万嘉力(南昌市豫东学校),陶福强、章逸凯(南昌市扬子洲学校),李汇之、刘洋、张雅渲、蔡琪蔚(南昌市新才学校),李柳依、傅扬佳(南昌市第二十八中学),李欣(进贤县五垦学校),余豪霸(南昌市江铃学校),吴虑、陈玉洁、吴崇灿(南昌市豫章中学),杜佳欣、刘炜祺(南昌市南钢学校),吴如琴、熊绘乾(南昌市江南学校),熊丽、黄志洋(南昌市湖坊学校),李佳、李浩洋(南昌市培英学校),李琴、程一鸣、熊绍辉(南昌市滨江学校),芦艺、刘罗娜、吴珂、万弘远、何嘉欣、章睿超(南昌市第三中学),王佳宇、荣宇箫(芦溪县芦溪镇二中),陈沂洁、甘雨晋(莲花县坊楼中学),周体英(芦溪县芦溪镇中学),黄健鹏(上栗县上栗镇中学),周意祺、彭嘉馨(芦溪县第二中学),刘兴(萍乡市华云学校),王俊峰(萍乡市萍乡实验学校),彭涛(新余市第一中学),丁研辰(新余市仙来学校),曾娇(萍乡市芦溪镇林家坊学校),徐钰莹(芦溪县新泉学校),胡健龙(分宜县第三中学),周琼(新余市新溪中学),罗未(高安市八景初中),朱朵朵(高安市独城初中),陈玉、甘丽莹(樟树市店下中学),邹海燕、戴嘉萌、汪晶敏、刘阳(婺源县江湾中学),杨欢(高安市相城中学),周英、吴易素纯(高安市伍桥初中),罗语逍(高安市第五中学),梁仪(樟树市黄土岗中学),柴少龙(玉山县官溪初中),杨虎隆(上饶市第六中学),何倩楠(横峰县横峰中学),石罗娜(上饶市实验中学),胡晨(万年县第二中学)叶宁、陈宇春、唐琦、孙海东、杨欢、刘冬萍、谌琴、张惠明、吴韵(南昌市第二十八中学),刘萍、曾珊、刘红、艾霞、程锐、韩冰、任佳、成瑛、艾霞、姚艳丽、徐春云(南昌市第三中学),鞠小青、万雪红、潘惮、吴光珍(南昌市滨江中学),吴丰、吴飞燕、徐玉珍、邓瑢银(南昌市豫章中学),吴凡、熊晓华、张进清(南昌市南钢中学),顾斌、廉爽、吴靓、崔赣英、黄青(南昌市新才学校),顾红(南昌市青山湖区教研室),黄雅婷、刘卫玲、潘健萍、姜蔚(南昌市豫东学校),范兰燕、何花荣、涂鹿飞、钟明发、戴立群、何一鸣(南昌市京东学校),万利群(南昌市江铃学校),黄晶晶、胡婧婧(南昌市江南学校),李红、刘慧文、徐海燕(南昌市湖坊学校),梅国珍、罗秋鸿(南昌市培英学校),万长华(南昌市罗家一中),刘芬(南昌市外国语学校),张中华、朱海英(南昌市扬子洲学校),习伟民(新建县第二中学),黄发龙(进贤县五垦学校),陈建香、刘晓萍、曹地发、段小凤、易冬梅、刘瑛、段荣香、周桂珍、汪家胜、刘艳生、钟晓敏、钟素梅、李起蔚、张小娟(于都县第二中学),周晓丽(于都县实验二中),刘建兰(于都县于都中学),万志标(于都县禾丰中学),刘慧、钟永昌、潘贵喜、魏本玲、刘慧、潘贵喜(会昌县会昌实验学校),曾宪龙、扶自成、肖名强、肖回生、邹淑红(大余县南安中学),刘德贵(上犹县营前中学),刘志强、平晓明、赖艾琴、郭丁玲(赣县三溪中学),王晓文、龚雪芳、李建梅(赣县吉埠中学),李季、张兆红、姚荣、徐承婷(赣县湖新中学),金燕(赣县江口中学),郑凯文、苏福莲(赣县莲塘中心学校),谢丽珍、张祥功、黄昭攸(赣县沙地中学),郭德晨(赣县横溪中学),张三保(峡江县实验中学),曾爱平(宁都县第二中学),符丽云(南城县第二中学),杜敏、明森华、廖玲燕、蔡军(南康市第六中学),赖三莲、彭明发(宁都县赖村中学),袁斌(信丰县第三中学),熊云梅(龙南县第三中学),罗君美、邓丽梅、刘京华、王茂强、吴小玲、叶扬、蒋世楷(南康市第三中学),梁庭洁(遂川县碧洲中学),王小华、曾清平、王晓程、郭建平、郭云、刘小红、王小华、谢大河(遂川县草林中学),游荷荣(景德镇市景航学校),张国詹(永修县第三中学),王玲俐(永修县第二中学),罗美珍(吉安市第五中学),陈日新、杨天武(贵溪市第二中学),吴丽明(贵溪市罗河二中),夏群燕、吴丽明、徐国有、黄飞勤、曾红玲、徐广松(贵溪市实验中学),李春秀(贵溪市鸿塘中学),邱志民(广昌县驿前中学),邱虹(广昌县第一中学),易胜生(萍乡市芦溪镇林家坊学校),童丽敏(芦溪县新泉学校),林焕琼、刘细香(芦溪县第二中学),谭桂玲、徐晓敏、罗恒辉、游晓奇(芦溪县芦溪镇第二中学),蒋友萍、杜津岚、荣启梅、黄新(上栗县上栗镇中学),李新强、陈冰华、李华(莲花县坊楼中学),刘冬萍、林慧(萍乡市第三中学),张燕(芦溪县芦溪镇中学),刘根群(萍乡市华云学校),肖利军(萍乡市实验学校),贺娟(萍乡市第二中学),陈晓媛(樟树市第三中学),聂冬兰、黄建军、朱秋娥(樟树市第二中学),徐育清(樟树市经楼中学),聂军根、肖青、熊梅、黎蓉、黄艳(樟树市店下中学),刘侍英(樟树市黄土岗中学),杨仁晶(玉山县官溪初中),乐以城(玉山县文苑学校),舒红宇(余干县余干中学),谢慧英、尹丽华、谭婷艳、徐丽艳、汪显进、李剑萍、刘忠发、陈爱英、周风华、郑圣建(上饶县第六中学),方振彪(婺源县高砂中学),曹进荣、何波涛、王永忠、叶晓芳、孙凤梅(婺源县江湾中学),杨根福(横峰县葛源中学),曹雪英、胡锡智(横峰县横峰中学),蒋静(上饶市第六中学),林肖慧(上饶市实验中学),孙秋香(万年二中),张晓涛(万载县第四中学),张毛妹、高健音、郭春根、彭丽姣、潘志文、辛红霞(万载县第三中学),易贝、郭腾辉、肖伟、郭腾辉(万载县株潭中学),高海西、徐小红、朱梅红、辛鹏、彭伟亮(万载县双桥初中),欧阳晃荣、李小康、杨郑旸(万载县罗城初中),龙小婷、龙敏、龙满兰(万载县黄茅初中),辛增荣、宋绍辉(万载县仙源初中),邓小红、沈智红、王永根(万载县高城初中),黄长贵(上高县田心中学),刘树根、金伟(高安市伍桥初中),龚中华、雷国强(高安市八景初中),王志良(宜黄县第三中学),谢喜萍(高安市独城初中),付小琴(高安市相城中学),肖香桃(高安市第五中学),周志新、张春燕、罗新楠、唐琼(新余市第一中学),胡振华(新余市下村中学),彭龙华(新余市仙来学校),傅海辉(新余市新溪中学),刘苏华(分宜县第三中学)万载县教研室,南昌市第二十八中学,南昌市第三中学,南昌市滨江学校,南昌市青山湖区教研室,于都县第二中学,上饶县第六中学,贵溪市实验中学,上饶市实验中学,玉山县文苑学校。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13-2014)获奖名单4月18日,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在南京落下帷幕。
来自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20名中学生脱颖而出,荣获大赛最高奖项“恒源祥文学之星”称号,其中山东赛区共有4名学生获此殊荣,这是山东在历届比赛中获得的最好成绩。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山东赛区的赛事一直由《中学生》报(《山东教育报·中学生版》)承办。
今年,经过山东赛区的选拔和全国复评,选送到全国参加总决赛的14位同学荣获一等奖。
他们分别是山东师大第二附属中学的张咏,莱芜市钢城区辛庄镇铁车中学的张智超,临沂实验中学的王思凝,山东师大附中的李德才、侯萌、林竹,济南外国语学校的伊淳羽、王静婉,青岛二中的赵晓文,青岛胶州实验中学的陈曦、刘欣、刘泉秀,日照一中的`宋颜君,聊城第一中学的杨思敏。
其中,李德才、赵晓文、刘欣、杨思敏4名同学在决赛中表现突出,荣获“恒源祥文学之星”称号,侯萌、王静婉荣获“恒源祥文学之星”提名奖,另外86名同学分获二、三等奖。
做为我国中学教育领域规模最小、规格最低、最具有权威的作文竞赛之一的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由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办公室、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公益文化中心和全国中学报刊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由全国80多家中学报刊主办,至今已顺利举行五届。
与往届相比,本届大赛命题更注重能力导向和素质导向,更注重对中学生进行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引导,也更注重现代气息和贴近中学生生活。
本次大赛以“绿色梦想,文明生活”为主题,从年4月拉开序幕,共吸引了全国万名中学生参与,覆盖了包括港澳台在内的23个省市区。
参加总决赛的学子包括大陆、香港、澳门、台湾等地的位选手(其中高中生82名,初中生68名)。
总决赛分成笔试、口试和演说三个环节,分别从听到、说道、念、写下等各个方面全方位地对球手们的综合素质展开实地考察。
4月16日上午展开的笔试包含20道文学常识题和一篇话题作文,其中初中组的题目为“天真”,高中组的题目为“角度”。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12~2013)
佚名
【期刊名称】《黑龙江教育:中学版》
【年(卷),期】2013()7
【摘要】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是由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公益文化中心、全国妇联中国儿童中心和中国少年儿童报刊工作者协会中学报刊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
并由全国82家中学报刊承办,恒源祥(集团)有限公司协办,包括中国人民大学、香港大学等在内的全国20多家知名大学提供后援支持的不收取中学生任何费用的全国性公益大赛,
【总页数】1页(P80-80)
【关键词】中国作家协会;作文大赛;中学生;恒源祥(集团)有限公司;专业委员会;报刊工作者;关心下一代工作;中国人民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34
【相关文献】
1.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12-2013) [J],
2.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12-2013)获奖名单 [J],
3.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12~2013)天津赛区获奖作品选登不可或缺的声音[J], 常好为;
4.第八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12—2013)安徽赛区获奖学生名单 [J], 无;
5.第八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12—2013年度)江西赛区!暨江西省第四届中学生作文大赛(初中组)获奖名单 [J], 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13~2014)开始啦
新一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已经拉开帷幕。
我们诚邀广大中学生朋友,拿起手中的笔,写下所思所想。
更祝愿各位同学成为本届作文大赛中一颗熠熠发光的新星。
一、大赛主题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13~2014)”总主题:美丽中国青春梦想
总主题设计背景与内涵解读:
1、“美丽中国”,万众期待、人人向往,但绘就美丽画卷却非易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我们每个人都不应缺席。
梦想寄寓的是人们的期盼与诉求,由于人们所处的社会地位与肩负的责任不尽相同,对“中国梦”认知的切入点无疑会涵盖社会的各个方面,呈现五彩缤纷的理想画卷。
实现“中国梦”需要全体中华儿女团结奋斗,更需要中学生的激情和创造。
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当代中学生不可能置身事外,更不应该将此作为负担。
中学生不仅是“中国梦”的建设者,而且也会成为“中国梦”建设成果的收获者、享用者。
2.“中国梦”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就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将个人的理想和国家的理想结合在一起,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有梦想才会有希望;有希望才会有激情;有激情才会有事业;有事业才会有未来。
“中国梦”里,有“强国”也有“富民”。
“中国梦”里,有期盼也有实干。
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只有民族、国家全面科学发展,个人才能实现梦想。
同样,只有每个人都充满激情和梦想,“中国梦”才够美丽,才够坚实。
3.大赛的具体命题一定要注意把握总主题的内在联系:“美丽中国”是“中国梦”的一种具体愿景体现,“青春梦想”则既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实现“美丽中国”梦想的一支生力军。
二、参赛对象
只要你热爱写作,全国初、高中在校生,包括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都可参加。
也可以学校为单位,集体参加。
三、参赛流程
(一)、初赛阶段:2013年9月——2014年1月
本次大赛初赛作文分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四种。
围绕大赛主题,下设初赛题目:初中组20题,高中组20题。
(二)、复赛阶段:2014年2月至3月
大赛评审委员会对各赛区报送的优秀初赛作品组织专家复评。
(三)、决赛、颁奖阶段:2014年4月中旬
进入决赛的选手们,于2014年4月中旬在四川,经过“听、说、读、写”测试,角逐全国一等奖和“恒源祥文学之星”(大赛最高奖项)。
四、奖项设立
(一)大赛设“恒源祥文学之星”(即全国特等奖);“恒源祥文学之星”提名奖;一、二、三等奖;优秀辅导奖若干名。
(二)中国中学生报以北京赛区的方式,组织读者参赛,将评选出100名优胜者(初、高中各50名),参加全国的复赛,争夺“恒源祥文学之星”及全国一等奖。
五、时间安排及要求
(一)参赛者务必在来稿上注明姓名、学校、班级及家庭住址、邮编、联系电话(手机)。
(二)尽量通过邮箱投稿,投稿邮箱:
(三)参赛者务必在文章左上角注明所选赛题号。
(四)即日起至2013年12月15日为参赛投稿时间。
详细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丙12号《中国中学生报》作文大赛(收)邮政编码:100022
咨询电话:蒋云曹璐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是不收取中学生任何费用的全国性公益大赛,由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儿童中心、中国少年儿童报刊工作者协会、中学报刊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并由全国82家中学报刊承办,恒源祥(集团)有限公司协办,包括中国人民大学、香港大学等在内的全国二十多家知名大学提供后援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