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信运营商视角的IPTV业务运营探析
- 格式:pdf
- 大小:180.92 KB
- 文档页数:3
探讨电信运营商如何应对OTT TV的IPTV发展【摘要】:本文阐述了现在OTT TV业务发展的情况,并且和电信的IPTV业务进行了详细地比较,通过态势分析法进行分析。
明确了电信运营商如何应对OTT TV的IPTV的发展,由此就提出了近期发展lPTV的策略,也就是利用OTT优势,进行技术及内容的融合,并且对中远期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共同行参考。
【关键词】:电信运营商;OTT TV;IPTV1 引言近年来,苹果的iPhone和iPad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开启了一个移动互联网的新时代,受到了全球数以万计果粉们的热捧;互联网巨头谷歌也紧跟其后,推出了开源的Andriod系统,更以125亿美元的大手笔并购了移动通信的鼻祖——摩托罗拉,为Andriod产业链的快速发展扫清了道路。
每位使用过苹果产品或Andriod产品的人肯定都有过用移动终端点播视频的体验,这就是OTT TV的一种具体应用!OTT TV是“Over The Top TV”的缩写,是指基于开放互联网的视频服务,终端可以是智能手机、PAD、机顶盒、电脑、电视机等等。
而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OTT TV就是互联网的电视,苹果推出的Apple TV以及谷歌推出的Google TV就是基于这样的模式。
而在国际上,OTT TV 指的是通过公共互联网面向电视传输的IP视频以及互联网应用融合的服务。
其接收终端是互联网电视一体机或者是机顶盒加上电视机。
在我们国家,OTT TV是指通过公共互联网面向电视机传输的由国有广播电视机构提供了视频内容的可控可管服务,接收终端一般为国产互联网电视一体机,例如三星和LG集团推出的Smart TV等等。
从现在发展的趋势以及国外的发展情况来看,这个将逐渐地对口TV及数字电视形成强有力的挑战。
2 电信IPTV的发展的态势分析法进行分析2.1 OTT TV的特点用户使用,有网络的地方即可使用,网络的形式和使用的业务关联性小。
技术应用,使用大量高新技术,视频编码技术、云技术、切片存储都有应用。
iptv运营方案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智能终端的普及,传统的有线电视正在逐渐被互联网电视(IPTV)所取代。
IPTV具有丰富的内容资源,多样的互动功能和个性化的服务,因此受到了用户的青睐。
作为IPTV运营商,如何更好地运营和推广IPTV服务,提供优质的内容和服务,成为了运营方案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市场分析、用户需求、运营模式、内容策略、技术支持等方面,提出一套完整的IPTV运营方案,以供参考。
二、市场分析1. IPTV发展现状当前,IPTV的用户数量逐渐增长,市场进入了爆发期。
据统计,IPTV用户数量在过去几年内增长迅猛,已经成为数字电视的主要形式之一。
随着5G、4K等技术的推广,IPTV的市场潜力将继续扩大。
2. 竞争格局当前的IPTV市场竞争格局主要包括传统有线电视运营商、互联网平台、OTT服务提供商等。
互联网平台具有丰富的内容资源和大量的用户群体,OTT服务提供商则具备灵活的发展模式和个性化的服务优势。
因此,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成为了IPTV运营商需要解决的问题。
3. 用户需求随着数字化生活的深入,用户对电视内容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
他们希望能够获得更加多样化、个性化、高质量的内容,并且希望能够有更加灵活的观看方式,满足自己的兴趣和需求。
三、用户需求分析1. 观看方式用户希望能够随时随地观看电视节目,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他们希望能够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视盒子等多种终端设备来观看节目。
2. 内容需求用户对内容的需求日益多样化,既有热门的电视剧、电影、综艺节目,也有专业的知识类、教育类、文化类节目等。
他们也希望能够获得个性化的推荐服务,更好地满足自己的兴趣和需求。
3. 互动体验用户希望能够在观看电视节目的同时进行互动,参与到节目中来。
比如通过弹幕评论、投票、竞猜等方式,增加观看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四、运营模式设计1. 内容采购为了提供优质的内容,IPTV运营商需要与各大影视公司、电视台、内容提供商进行合作,采购热门的电视剧、电影、综艺节目等,以及原创的内容资源。
浅谈:我国IPTV发展及运营模式分析IPTV是以用户为中心的业务,它带来了数字电视、视频点播、Internet上网、媒体下载等业务,通过敏捷和反馈的方式扩宽了“共性化电视”这个概念。
IPTV代表着数字化和信息化路线的进展方向,必将是信息媒体的进展趋势。
1.IPTV产业链IPTV产业链中的主体分为四个部分:内容服务供应者、网络服务供应者、IPTV业务服务供应者和IPTV终端用户(如图1所示)。
进行商业模式设计的时候,主要就是解决这四个主体分别由谁负责,各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的问题。
其中,内容服务商主要由广电行业制作、标准化和监管,广电总局下属的一切具有IPTV牌照的分局和公司都有权向运营服务商供应IPTV 基础内容,直接从内容制作出售中获益。
它们可以把节目内容分类分级,比如分为电影、电视剧、记录片、公益广告几类,每种类别分为一、二、三等级别,根据种类和级别按数量或者时长向运营商出售,也可以根据点播的状况进行提成,应当有多种模式,以适应各地区的不怜悯况。
网络服务商早期只能在相对发达、网络设施比较先进的地区开展,这些地区的直播节目临时仍旧使用广电的有线电视网络,点播和其他双向业务使用电信的Internet网络,运营服务商向广电支付肯定的网络租用费,这个费率可以参考目前的有线电视收费;局部地区可以考虑HFC的双向改造,部分地区待CATV网络老化之后,选择使用FTTH 网络;其他临时无法开展IPTV的地区,仍旧连续使用广播的有线电视网络收看传统电视节目,CATV老化后渐渐用电信的Internet接入网取代。
运营商向网络服务供应商支付网络租借费用,此费率可以参照目前的ADSL资费。
运营商方面,它能把数据业务剥离出来,主要负责IPTV业务的运作,包括IPTV系统的建设、维护,直接对用户供应服务,包括用户信息管理、收费等。
而广告、嬉戏等其他增值业务的制作可以外包出去,由内容服务商和其他的ICP、传媒机构负责。
电信运营商运营IPTV业务的几点思考作者:王崇鲁来源:《移动通信》2011年第19期1前言全球lPTV业务呈高速发展态势,MultmediaResearch Group预计未来5年IPTV用户年复合增长率将达25%,2014年达1.02亿户、服务收入达460亿美元。
据Point Topic最新数据,截至2010年底全球IPTV用户达4540万,较去年增长34.6%,lPTV在有线宽带用户数的渗透率达到817%。
2010年,三网融合政策取得突破:1月,国务院下发《推进三网融合的总体方案》(国发[2010]5号文),制定试点方案,确定了广电、电信业务双向进入的范围。
6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三网融合试点方案》(国办发[2010]35号),继续明确试点业务、范围、阶段和步骤,并就IPTV集成播控权作出明确规定。
6月30日,国办发布《关于印发第一批三网融合试点地区(城市)名单的通知》,首批12个试点城市。
据工信部统计,截至2010年10月,已有20多个省开展互联网协议电视(1PTV)商业应用,用户超过500万;根据流媒体网数据,截至2010年年底,1PTV市场用户规模约为800万。
2前向收费还是后向收费?电信围墙花园的坍塌使苹果公司、Facebook和谷歌等互联网公司越来越像电信公司,因为IPTV、手机电视具有很强的传媒属性,此二者的运营也使传统电信公司越来越像社会媒体公司。
在IPTV运营上,电信运营商未能摆脱电信增值业务的运营模式,思路仍然是拓展IPTV 增值业务收入,因而把越来越多的增值业务打包到IPTV业务中,忽略了其核心——视频,以及用户对电视机的最大需求还是看视频的规律。
国外,发达国家IPTV业务也是以视频内容为主,提供电视类业务以及VOD业务,收益也主要来自视频内容。
目前IPTV业务基本按照前向收费的思路在运营。
笔者认为,IPTV业务运营初期应以后向收费为主,慢慢培育消费者前向收费的习惯,待业务发展到一定规模、视频内容市场比较繁荣(后向收费足以支撑业务发展)时,再逐步向前向收费为主过渡。
中国电信运营商发展IPTV的策略研究
焦国华;王亚辉
【期刊名称】《无线电工程》
【年(卷),期】2007(037)007
【摘要】作为三网融合产物的IPTV业务目前发展势头正劲.从电信运营商的角度对IPTV业务做了详细介绍,分析了IPTV对电信运营商、广电和用户三方的现实意义,介绍了目前已投入运营的IPTV的业务种类,并从政府监管、标准、内容、重叠业务、资费及安全等方面深入分析了中国IPTV市场的发展现状和瓶颈.对中国电信运营商运营IPTV业务的市场发展策略进行了探讨.
【总页数】4页(P7-9,25)
【作者】焦国华;王亚辉
【作者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北有限公司,河北,石家庄050021;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北有限公司,河北,石家庄050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626
【相关文献】
1.运营商IPTV组播方案及策略研究 [J], 吴建波
2.电信运营商的移动支付业务发展策略研究——中国电信"翼支付"发展建议 [J], 肖强;张虹
3.中国电信运营商的融资策略研究 [J], 林谋杰
4.IPTV竞争态势下我国有线电视的发展策略研究——基于IPTV与有线电视
SWOT比较分析 [J], 李明
5.韩国IPTV发展困境有望打破电信运营商获准提供IPTV业务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清互动电视业务运营及实例剖析黄静、陈敬嘉(深圳市天华世纪传媒有限公司)前言在三网融合的国家基调下,政策壁垒正在倒塌,各种新兴媒体如狼似虎群般蜂拥而入,随着媒介渠道越来越多(网络视频、IPTV、CMMB、直播卫星等),视频内容质量越来越高(模拟到数字,标清到高清),网络带宽越来越大(电信已在部署光纤到户)……有线网络运营商面临的市场竞争将空前激烈与残酷。
有线网络运营商面临的到底是融合还是“被”融合?如果不想“被”融合,有线网络运营商应如何在当下突破政策与市场双重困局?本文引入“精确营销”理论,以深圳高清互动电视为实例,从“三个精确、六个合适、一个核心工具”深入解读“精确营销”理论,探讨如何构建以“节目价值分析系统、节目策划评估系统、业务运营分析系统、客户需求管理系统”为基础的运营体系,从目标客户、产品设计、业务收益三个方面制定产品策略、推广策略,实现业务规模、收益的良性发展。
一、深陷困局:“政策+市场”1 政策困局2010年7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6月30正式下发通知,公布第一批三网融合试点地区/城市名单,包括北京、上海、深圳等在内的12个城市均在其中。
近几年“三网融合”的系列政策表明:在未来4-5年,每个网络运营商都必须具有三网增值业务运营资质;若有线网络运营商不能提供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业务,将面临被并购的危险,最终演变成“被”融合。
2 市场困局2.1 网络视频业务迅猛发展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数据: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突破4.5亿大关,达到4.57亿;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4.3%。
截至2010年12月,国内网络视频用户规模2.84亿人,在网民中的渗透率约为62.1%。
与2009年12月底相比,网络视频用户人数年增长4354万人,年增长率18.1%。
繁荣、蓬勃的网络用户规模和网络视频市场将给有线网络运营商带来什么?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数据,美国有线电视用户数量2010年第三季度大幅下滑,共减少了74.1万用户,其中,被国内有线电视企业视为标杆的美国第一代有线电视运营商COMCAST流失用户就达到27.5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