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畜牧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11
畜牧业发展调研报告范文(精选3篇)畜牧业发展调研报告范文(精选3篇)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报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避免篇幅过长。
你所见过的报告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x为大家整理的畜牧业发展调研报告范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分享。
畜牧业发展调研报告1我国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主旨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牧户经营为主体,以龙头企业为主导,以合作服务组织和专业市场为中介,把分散的农牧户与国内外市场连接起来,坚持分类指导,系列开发,确立和开发主导产品,发挥比较优势,建立教、研、推相结合的科技增长机制,提高畜牧业整体素质,进而实现畜牧业的现代化。
1、用产业理念发展畜牧业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趋势用产业理念发展农业,建设现代农业,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思路和重要选择。
畜牧业是农业产业化的领头产业、同时又是现代农业的有机组成部分。
因此,用产业理念发展畜牧业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趋势和重要过程,当前应着力推进畜牧业产业化。
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畜牧业都是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显然,没有畜牧业,农业就构不成完整的农业。
但现代农业有别于传统农业,其不同之处在于农业中畜牧业的比重发生了明显变化,在现代农业的中间消费(投入物)中畜禽生产成为主要成分。
例如畜牧业通过畜禽产品的中间消费,把植物产品加工转化为动物产品,显著提高了产品的商品率和市场份额,从而使其在农业中所占比重也相应大幅度提高。
目前,发达国家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都在70%~80%,没有高比重的畜牧业就谈不上有现代化的农业。
20世纪90年代至今,全国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其中在确定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时,广大农区普遍选择了畜牧业。
十余年的运行实践证明,畜牧业作为承农启工的中轴产业,通过对饲草饲料的旺盛需求,拉动了粮棉油菜等主要农产品的生产,并将大量农副产品转化为肉蛋奶,既充分利用了资源,加快了农业的良性循环,又实现了生物转化增值。
同时,带动了饲料、兽药、皮革、食品、储运和冷藏等众多相关产业的发展,延长了产业链条,提高了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一、引言畜牧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国民经济稳定发展和农村经济增长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人口增长、消费结构变化以及环境和资源约束的加剧,畜牧业面临着许多挑战。
为了实现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进行深入调研,明确问题,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二、畜牧业发展现状分析1. 生产规模壮大:近年来,我国畜牧业规模不断扩大,养殖户家庭经济状况有所改善。
大规模养殖场的增加使得畜牧业产能得到增强。
2. 品种结构优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养殖品种逐渐从传统的本土品种向高产、高效、高品质的优良品种转变。
同时,畜牧业也逐渐向品种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3. 网络营销模式兴起: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畜牧业逐渐向网络销售模式转变。
消费者可以通过线上购买畜产品,提高了畜产品的市场覆盖率,同时也为农牧民提供了更多的销售渠道。
4. 环境污染问题突出:随着畜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水土流失、畜禽粪便处理、养殖废弃物处理等都成为制约畜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
5. 劳动力短缺:随着乡村人口的减少和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增加,畜牧业面临人力资源短缺的问题。
缺乏专业养殖技术人员也成为制约畜牧业发展的瓶颈。
三、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1. 提高养殖技术水平:加强畜牧业人才培养,提高养殖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
推广先进的养殖模式和技术,提高养殖效益和产品质量。
2. 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制定和实施科学的粪便和废弃物处理方案,减少环境污染。
促进循环农业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 支持科技创新和研发:加大对畜牧业科研机构的支持力度,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等的合作,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畜牧业科技创新。
4. 增强畜牧业综合竞争力:加强品牌和营销建设,提高畜产品附加值。
优化畜牧业产业链和供应链,提高农户经济效益。
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1. 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增加对畜牧业的政策支持。
2020年畜牧调查报告4篇导读:本文是关于2020年畜牧调查报告4篇,希望能帮助到您!随着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和以草定畜工作的深入开展,去年,在天帮忙、人努力的情况下,城川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303元,创历史最高水平,而且涌现出了不少收入超10万元的农户,特别是辣椒、生猪、牛羊和家禽等农畜产品价格的回升,使农牧业收入大幅度增加,拉动了农牧民收入的较快增长。
而且,更为乐观的是生态植被明显得到改善,进一步坚定了农牧民发展生态畜牧业的决心与信心。
但同时我们也更加明显的看到,牧户与农户的收入差距在逐年拉大,农区增收的产业链条在不断延伸,而牧区仍滞留在传统的经营模式中,如何引导和帮助牧户发家致富,并形成稳固的生产经营模式,实现畜牧业发展上台阶,成了我们当前急需研究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为此,我们深入克珠尔、哈拉色日、阿日勒、巴音什里、巴音什边、珠拉图、糜地粱等嘎查,通过与一部分典型户交流的方式,对全镇畜牧业生产情况开展了一次专题调查。
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现状(一)农区畜牧业现状:根据水土和地理优势,城川南部地区19个嘎查村(原城川和二道川地区)基础设施完善,农田水利发达,种植经验丰富,交通便利,属农业主产区。
共有人口3742户12925人,其中,蒙古族1741人。
水浇地11万亩,人均水浇地为8.6亩。
虽然这一区域特色种植业已成了农牧民创收的主要来源,又是全年禁牧区,但是,特色养殖业也相对发达,城川镇东部区以大场则村为中心的生猪模式化养殖、圈养山羊和秋冬季快速育肥出栏架子羊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城川镇西南部区以三元杂交羊为主的舍饲养殖快速育肥出栏也初具规模,综合收益都很高。
例如:糜地粱二社纳伊拉,3口人,70多亩(其中种植辣椒2.5亩)水浇地收入4.7万元,草场70多亩(承包邻居40亩),养9只三元杂交母羊,一年两茬或两年三茬,一胎3-5只,年产羔46只,45天断奶,2个月左右出栏,平均每只售200多元,年收入1万多元,剔除肥料、电费等开支1.5万元,加上各种政策补贴1600元,去年人均纯收入1.4万元。
关于发展畜禽产业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发展畜禽产业一、引言畜禽产业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不仅可以提供人们的日常生活所需,还能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为了了解我国畜禽产业的现状并探讨发展方向,我们进行了一系列调研并撰写此报告。
二、畜禽产业的现状1. 产业规模:我国畜禽产业规模庞大,畜禽养殖户众多。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养殖户数超过数百万,畜禽存栏数量位居世界前列。
2. 品种结构:我国畜禽品种多样,包括猪、牛、羊、鸡、鸭、鹅等。
其中,猪肉、鸡肉、鸭肉是主要的畜禽肉类消费品种。
3. 技术水平:畜禽养殖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养殖户采用科学化养殖管理和生产流程。
新技术的引进和应用对提高畜禽生产效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畜禽产业存在的问题1. 环境污染:随着畜禽养殖规模的扩大,养殖废弃物的处理成为一个严重问题。
目前,部分养殖场处理废物不科学,导致环境污染。
2. 养殖健康问题:部分养殖场饲养条件差,畜禽的健康问题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养殖场在健康管理方面亟待加强。
3. 产品质量安全:近年来,饲料添加剂和兽药残留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对产品质量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 食品安全:疾病爆发或病虫害对养殖场致命打击,也对人们的食品安全构成威胁。
控制疫病传播和预防病害的发生,对畜禽产业发展至关重要。
四、畜禽产业的发展方向1. 科学化管理:加强对养殖场的规范化管理,提高员工的技能培训,建立科学的养殖环境,并推广应用先进的养殖技术。
2. 绿色养殖:推广和应用环境友好型养殖模式,限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减少养殖废弃物排放和环境污染。
3. 食品安全控制:加强畜禽产品质量监管,建立健全的兽药使用管理制度,确保食品安全。
4. 产业链延伸:加强与饲料、兽药、种苗等相关产业的合作,形成完整的畜禽产业链,提高养殖业的综合效益。
五、政府支持政策1. 监管加强:加大对养殖场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非法养殖行为,提高养殖场的合规性。
畜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畜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和目的随着人们对健康和养生的关注增加,畜牧业作为养殖业中的重要一环,受到了更多的关注。
为了全面了解和分析当前畜牧业的发展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并撰写了该报告,旨在提供有关畜牧业发展的详细信息。
二、调研方法我们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了畜牧业的最新动态和相关数据,包括经济指标、政策法规、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等方面。
此外,我们还对相关企业和从业者进行了访谈,以了解他们的经验和观点。
三、调研结果1. 经济指标:畜牧业在我国的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年产值达到了数万亿元。
其中,养猪和养鸡业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
2. 政策法规: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和法规,包括补贴政策、土地使用政策和环保政策等。
这些政策的实施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3. 市场需求:随着人们对高品质和安全食品的需求增加,畜牧业面临着巨大的市场机遇。
同时,对有机养殖和生态养殖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4. 技术进步:畜牧业在技术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包括养殖环境改善、饲料配方优化、疫病防控等方面。
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养殖效益,还改善了动物福利。
5. 挑战和问题:畜牧业面临着环境污染、饲料安全、疫病防控等问题。
同时,高温和洪涝等极端天气对畜牧业的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四、调研结论畜牧业作为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广阔。
然而,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仍需解决一系列问题,包括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和养殖技术等方面。
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畜牧业的支持力度,制定更加完善的政策和法规,同时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确保畜牧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五、建议1. 加强农业科技研发,推动畜牧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2. 鼓励农民转型升级,采用先进的养殖管理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
3. 加强对畜禽产品的质量监管,提升食品安全水平。
4. 引导畜牧业向生态养殖和有机养殖转型,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畜牧业发展调研报告盔一步摸清畜牧业发展情况,加快畜牧业发展步伐,更好地发挥畜牧业在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重要作用,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畜牧业发展调研报告,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畜牧业发展调研报告范文(一)一、发展现状狂年以来,我市畜牧产业化工作在市委、政府的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依托资源优势,以加快畜牧业增长方式转变、推进现代畜牧业建设为中心,培育现代畜牧业经营主体,大力提升动物疫病综合防控水平,努力构建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预计1-6月,全市出栏肉猪17.7万头、肉羊2.93万只、家禽169.2万只、肉牛2878头,完成了目标任务的52.8%、51.4%、52.1%、52.5%;肉类总产量16715吨、禽蛋产量2400吨、牛奶产量196吨,完成了目标任务的52.3%、54.5%、59.4%。
达到了时间任务双过半,为实现全年工作目标和农民增收夯实了基础。
(一)养殖业主不断涌现。
据统计,全市1-6月新发展适度畜禽规模养殖230户,其中生猪112户、家禽110户、肉牛3户、肉羊5户。
新建玉林、沱湾、宏云等生猪规模养殖场10个、改扩建生猪标准化养殖场9个,新建顺均、华隆等养牛场3个。
(二)专业合作社不断增多。
目前在工商新注册xx市华阳养猪专业合作社和xx市阳和土鸡专业合作社。
xx市阳和土鸡专业合作社以xx 山种鸡场为核心发展会员60余户,带动周边300余户农户,养殖土鸡4000余只。
(三)基地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我市实际,结合国家标准化养殖示范项目的实施,积极探索养殖小区建设和发展模式,编制了我市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规划,围绕广溪路沿线建立规模养殖带(小区),采取了公司+农户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统一规划用地,统一设计标准,统一畜禽品种,统一疫病防治,统一规划生产,制定严格的小区管理制度,规范养殖方式,建立标准化养殖小区,严格按照《无公害畜禽养殖标准》组织生产,推行标准化生产,据统计,到目前,建立标准化养殖小区10个,其中生猪养殖小区4个,家禽养殖小区3个,肉羊养殖小区1个,肉牛养殖小区2个。
畜牧产业调研报告范文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当前畜牧产业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挑战,为进一步推动畜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访谈、问卷调查和文献研究等方式收集相关数据。
三、调研内容1. 畜牧产业的发展现状根据调研数据显示,畜牧产业在我国农业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为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起到了积极作用。
当前,养殖规模化、集约化的特点越来越明显,养殖场规模不断扩大,养殖设施和技术也得到了提升。
畜牧品种多样化,包括牛、羊、猪、禽类等,为满足市场需求提供了基础。
2. 畜牧产业面临的挑战然而,畜牧产业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环境问题,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排放物和废弃物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和压力。
其次是养殖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包括草地质量的下降、兽药残留等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同时,市场竞争激烈,畜牧产品供给过剩,价格波动大,给养殖户带来了较大的经济风险。
3. 推动畜牧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并推动畜牧产业可持续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提高畜牧业的环境友好性。
加大污染治理力度,推动养殖场无害化处理污水和废弃物。
- 提高畜牧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
加强草地管理,提高草原恢复和改良效果。
加强对养殖中使用的兽药的监管,确保兽药残留在合理范围内。
- 加强畜牧业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加大对畜牧业科研项目的支持力度,培育一批具备创新能力的科研和技术人才。
- 建立健全市场监管机制,提高畜牧产品的市场准入门槛,规范市场秩序,保护合法养殖户的权益。
- 积极发展畜牧业与农业、旅游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实现畜牧业增值和乡村振兴的有机结合。
四、总结畜牧产业作为我国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满足民生需求、增加农民收入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畜牧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挑战,如环境污染、产品质量安全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并推动畜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环境保护治理、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
畜牧产业发展调研报告例文一、调研目的畜牧产业作为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增加农民收入以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我国畜牧产业的发展现状,发现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推动畜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实地访谈和相关数据的收集与分析等方法。
通过对畜牧企业、农户以及相关专业人士的访谈和调查,全面了解我国畜牧产业的发展情况。
三、调研结果1.畜牧产业发展现状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畜牧产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
畜牧业总产值不断增长,农民收入明显提高。
养殖规模和养殖技术逐步提高,畜牧企业的竞争力也在不断增强。
2.畜牧养殖的问题与挑战然而,调研发现畜牧养殖仍面临一系列问题与挑战。
首先,部分地区存在环境污染问题,长期的养殖废弃物未得到很好的处理;其次,畜牧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而管理水平与技术水平差异较大;再次,一些畜牧产品的质量与安全问题引发了消费者的担忧。
此外,养殖成本的上升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也给畜牧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四、发展畜牧产业的对策与建议1.加强监管与执法力度针对畜牧业环境污染问题,政府应加强监管与执法力度,加强对养殖废弃物的处理与利用,推动循环经济模式的应用。
2.提供技术支持与培训政府应加大对畜牧企业的技术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引进先进养殖技术,提高养殖规模与效益,同时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提高其养殖技术水平。
3.加强质量与安全监管政府部门应建立健全畜牧产品质量与安全监管体系,加大对畜牧企业的抽检力度,惩罚那些生产和销售不合格产品的企业,确保畜牧产品的质量与安全。
4.促进畜牧业结构调整鼓励畜牧企业加大投入力度,进行规模化养殖,并逐步整合养殖业,提高整体竞争力。
同时,政府应推动农村畜牧业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并发展畜牧业的多元化经营模式。
5.加强市场调研与需求预测政府与畜牧企业应加强市场调研与需求预测,及时调整畜牧品种、养殖规模以及产品结构,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畜牧业发展调研报告(3篇)1. 调研报告:畜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在这份调研报告中,我们将对畜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就其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进行讨论。
目前,畜牧业仍然是全球农业领域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
虽然农业的关注点逐渐转向粮食和植物生产,但畜牧业仍然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食品和其他产品,如肉类、奶制品和皮革。
此外,畜牧业还为许多农村地区提供了稳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然而,畜牧业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环境影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大规模畜牧业导致了土地退化、水污染和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
其次,养殖动物的健康和福利也备受关注。
过度使用抗生素和生长激素以及狭小的饲养环境造成了动物疾病和福利问题。
此外,畜牧业还受到粮食价格、市场需求和养殖技术的影响。
然而,尽管面临这些挑战,畜牧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
首先,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需求为畜牧业提供了发展新产品和市场的机会。
例如,无肉食品和有机肉类市场正在迅速增长。
其次,科技进步为畜牧业提供了改进生产效率和减少环境影响的机会。
例如,基因编辑和精确农业技术可以改良畜禽品种和管理动物健康。
对于畜牧业的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建议:首先,需要加强科研和技术创新,提高养殖动物的健康和福利水平,并减少环境影响。
其次,政府和业界应该加强监督和规范,确保畜牧业的合理发展,并管理食品安全和动物福利问题。
最后,农民和畜牧业从业者应该积极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并采用可持续的养殖和管理实践。
综上所述,畜牧业在全球农业中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虽然面临一些挑战,但通过科技创新和改进管理实践,畜牧业仍然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2. 调研报告:中国畜牧业发展的趋势和前景展望随着中国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中国畜牧业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这份调研报告中,我们将分析中国畜牧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展望。
首先,中国畜牧业的发展将受到消费者需求的影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肉类、乳制品和其他畜牧产品的需求将继续增长。
此外,随着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对食品质量和安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将促使畜牧业实施更严格的质量控制和动物福利标准。
畜牧产业发展调研报告一、引言畜牧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和农村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本报告旨在对畜牧产业的发展进行调研,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以促进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实地走访、面对面访谈、问卷调查等。
调研对象主要包括畜牧业生产企业、农户和相关政府部门。
三、调研结果1.畜牧业生产企业的发展状况通过对畜牧业生产企业的调研,发现近年来畜牧业生产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产品质量得到了保证。
然而,一些中小型企业仍面临着资金短缺、技术落后等问题。
2.农户养殖情况调研发现,农户养殖规模普遍较小,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部分农户存在养殖环境不合理、饲料管理不科学等问题。
同时,农户对市场需求的了解程度较低,导致养殖效益不高。
3.政府支持政策政府在畜牧业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通过出台一系列的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发展,提高农户养殖水平。
然而,政策的落实和执行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一些政策措施并未完全落地,导致实际效果不佳。
四、问题分析1.技术水平不高畜牧业生产企业中,一些中小型企业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影响了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农户养殖中,技术水平也参差不齐,导致养殖效益不高。
2.资金短缺问题一些中小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导致无法进行规模化生产和技术改进。
农户养殖中,资金投入不足也限制了养殖规模的扩大和技术的提升。
3.市场需求了解不足部分农户对市场需求了解不足,导致养殖的产品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影响了养殖效益。
五、建议和措施1.加强技术培训针对中小型企业和农户,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
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和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2.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政府应加大对畜牧业的资金支持力度,通过贷款、补贴等方式,帮助中小型企业解决资金短缺问题,促进其规模化生产和技术改进。
同时,鼓励农户通过农村合作社等方式筹集资金,提供贷款和补贴,帮助农户扩大养殖规模和改善养殖条件。
畜牧业发展调查报告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畜牧业也逐渐发展壮大。
畜牧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对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畜牧业的现状据统计,截至2020年,我国畜牧业规模已经超过6亿头以上,牲畜数量居于世界前列。
而且在近十年间,我国家畜存栏规模实现了快速发展,养殖业的年产值已经达到数万亿元的规模,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畜牧业的问题虽然畜牧业的发展规模达到了巨大,但同时也暴露了不少问题。
首先是资源问题。
由于我国动物饲料生产的范围不断缩小,导致了畜牧业产业链上的“断档”,个别畜牧业区域也出现了部分地区畜禽养殖越来越困难的问题。
其次是环境问题。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城市与乡村区域的分野消除,大量的污染物和垃圾对畜牧业产生重大影响,直接影响畜产品的安全和质量。
再者就是疫病问题。
畜牧业中由于疫病的出现,往往导致整个养殖细胞的倒闭,威胁到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三、如何发展畜牧业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畜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
科技的进步带来了新的生产方式和技术改造,如节油减排技术、疫苗等高新技术提升了牲畜产品的质量及牲畜产品的丰产和优质发展。
同时,政府部门也可以加强对畜牧业的支持,保证畜禽产品的质量与安全。
另外,畜牧业可以采用多样化的养殖方式,如养殖围栏、散养、草拐等,适应行业的发展,提高产能。
市场营销也非常重要,畜牧业可以通过淘宝、天猫等电子商务平台,实现线上销售,构建畜牧业产业与消费者的互动。
总体而言,在政府支持、科技创新、环保等方面的全面配合下,畜牧业有望实现进一步的升级与发展。
我们应该从源头上抓牢顶层设计,让畜牧业发展走向绿色、高效、可持续的方向,让畜牧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最新2020年度畜牧业发展调研报告范文" 畜牧业发展调研报告1我国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主旨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牧户经营为主体,以龙头企业为主导,以合作服务组织和专业市场为中介,把分散的农牧户与国内外市场连接起来,坚持分类指导,系列开发,确立和开发主导产品,发挥比较优势,建立教、研、推相结合的科技增长机制,提高畜牧业整体素质,进而实现畜牧业的现代化。
1、用产业理念发展畜牧业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趋势用产业理念发展农业,建设现代农业,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思路和重要选择。
畜牧业是农业产业化的领头产业、同时又是现代农业的有机组成部分。
因此,用产业理念发展畜牧业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趋势和重要过程,当前应着力推进畜牧业产业化。
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畜牧业都是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显然,没有畜牧业,农业就构不成完整的农业。
但现代农业有别于传统农业,其不同之处在于农业中畜牧业的比重发生了明显变化,在现代农业的中间消费(投入物)中畜禽生产成为主要成分。
例如畜牧业通过畜禽产品的中间消费,把植物产品加工转化为动物产品,显著提高了产品的商品率和市场份额,从而使其在农业中所占比重也相应大幅度提高。
目前,发达国家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都在70%~80%,没有高比重的畜牧业就谈不上有现代化的农业。
20世纪90年代至今,全国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其中在确定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时,广大农区普遍选择了畜牧业。
十余年的运行实践证明,畜牧业作为承农启工的中轴产业,通过对饲草饲料的旺盛需求,拉动了粮棉油菜等主要农产品的生产,并将大量农副产品转化为肉蛋奶,既充分利用了资源,加快了农业的良性循环,又实现了生物转化增值。
同时,带动了饲料、兽药、皮革、食品、储运和冷藏等众多相关产业的发展,延长了产业链条,提高了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现代化进程。
尽管如此,如果仅仅是当畜牧业发展了,并且达到了一定发展水平,便认为现代农业已经近在咫尺,未免结论过早。
畜牧产业发展调研报告畜牧产业发展调研报告3篇我们眼下的社会,越来越多的事务都会使用到报告,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报告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畜牧产业发展调研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畜牧产业发展调研报告1一、优越的各种条件1、毕节地区是一个以山地为主、丘陵、河谷错杂分布的高原山区。
大部分地方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立体农业气候明显,全年平均气温10.5—15.1℃,日照1120-1805小时,无霜期209-289天,降雨量854.1-1444毫米,有利于牧草生长及畜禽生息繁衍。
毕节是一个欠发达、欠开发的西部山区,工业发展滞后,污染小,为生产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提供了优越条件。
同时,我区还拥有丰富的饲草饲料资源和多样的畜种资源,以及宽松的政策环境。
二、各种对养殖产业的制约因素(一)养殖水平不高毕节地区属典型的喀斯特山区,农户居住分散,农民文化素质低,长期以来形成小而全、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没有根本改变,分散饲养较为普遍,饲养方式落后,良种良法普及率低;深坑圈比例大。
畜禽出栏率:个体生产能力低。
工业饲料入户使用率不高,规模养殖比例小,集约化程度低。
(二)结构不合理一是猪肉比重较大;二是基础母畜数量少;三是家禽比重小。
(三)资金投入不足一是受地方财力所限,畜牧产业项目地方配套资金落实不到位;二是各种信贷资金门槛过高,手续顼琐,额度有限,不能满足畜牧产业建设的发展和需要;三是区位优势不明显,招商引资难度大;四是农民自筹能力弱,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规模养殖的快速发展。
(四)产业化发展缓慢一是规模养殖少,科技水平低,生产能力弱;二是畜产品加工发展滞后,龙头企业少,创品牌、带农户、闯市场能力弱;三是甩组织化程度低,市场体系不健全,产业链短;四是缺少品牌,市场竞争能力弱。
(五)基础设施薄弱突出表现在良种繁育体系设施设备简陋、陈旧、动物防疫体系装备不齐,设施不完善,饲草饲料体系基础设施不配套,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设备短缺,市场信息服务网络建设滞后。
畜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畜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近年来,我国畜牧业发展迅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为了全面了解畜牧业的发展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以下是我们的报告:
一、畜牧业的总体发展情况
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畜牧业的总产值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畜牧业已成为农业生产的支柱产业之一。
特别是肉类和奶制品的产量居全球前列,成为国际市场的主要出口产品。
二、畜牧业存在的问题
尽管畜牧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其中包括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兽医卫生不达标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畜牧业的发展趋势
在未来,畜牧业将朝着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加大对环境友好型畜牧业的扶持力度。
同时,通过科技创新,提高畜牧业的智能化、数字化生产水平,推动畜牧业的转型升级。
四、畜牧业发展的建议
为了解决畜牧业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加强环保意识,推行绿色畜牧业生产模式;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提高畜牧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加强畜牧业人才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技能。
综上所述,《畜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全面分析了畜牧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我们相信,通过各方共同努力,我国畜牧业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畜牧业发展调研报告畜牧业是中国农业领域最重要的产业之一,不仅涉及到国民经济的发展,也是人们生活的重要来源。
在实地走访调研后,我们发现,我国畜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一、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畜牧业发展需要良好的基础设施,而目前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在一些农村地区,仍然存在着没有水、没有电、没有道路等基本的设施,这让畜牧业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
特别是在水资源方面,很多地区的畜牧业生产受到水资源的限制,影响了畜牧业的高质量发展。
二、生产过程中存在着环境污染问题随着畜牧业发展的不断壮大,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凸显。
在繁育、饲养和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机废弃物和废水、废气等,对于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目前,畜牧业污染治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缺乏标准和规范的制定,难以把握治理的标准和目标。
三、畜产品质量不高和其他行业一样,畜牧业也存在着质量问题。
许多消费者反映,市场上的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不少产品存在着添加剂过多、兽药残留等问题。
公众对于畜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提高畜产品质量是必须要着力处理的问题。
四、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畜牧、养殖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生产过程,需要进行合理的管理和操作。
然而,由于人力成本和技术投入等原因,一些中小农户在养殖过程中管理水平有限,常常出现问题。
因此,畜牧业需要加强技术、管理和政策支持等方面的投入,提高畜牧业管理水平及质量。
五、畜产品销售难度大畜牧业生产完成后,最终的目的是销售到市场,但目前畜产品的销售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供应过剩和需求不足的矛盾,使得一些农户面临卖不出的困境。
此外,一些养殖户缺乏市场分析和市场营销指导,导致销售困难。
总之,我国畜牧业发展还存在着一系列难点和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解决。
在技术、管理、政策等方面提高畜牧业生产质量和水平,建立相应的标准和规范,才能使得畜牧业在未来得到更为稳定、高效、优质的发展。
畜牧业发展调研报告(共4篇)第1篇:畜牧业发展调研报告畜牧业发展调研报告范文(一)一、发展现状今年以来,我市畜牧产业化工作在市委、政府的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依托资源优势,以加快畜牧业增长方式转变、推进现代畜牧业建设为中心,培育现代畜牧业经营主体,大力提升动物疫病综合防控水平,努力构建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预计1-6月,全市出栏肉猪万头、肉羊万只、家禽万只、肉牛2878头,完成了目标任务的%、%、%、%;肉类总产量吨、禽蛋产量2400吨、牛奶产量196吨,完成了目标任务的%、%、%。
达到了时间任务双过半,为实现全年工作目标和农民增收夯实了基础。
(一)养殖业主不断涌现。
据统计,全市1-6月新发展适度畜禽规模养殖230户,其中生猪112户、家禽110户、肉牛3户、肉羊5户。
新建玉林、沱湾、宏云等生猪规模养殖场10个、改扩建生猪标准化养殖场9个,新建顺均、华隆等养牛场3个。
(二)专业合作社不断增多。
目前在工商新注册**市华阳养猪专业合作社和**市阳和土鸡专业合作社。
**市阳和土鸡专业合作社以**山种鸡场为核心发展会员60余户,带动周边300余户农户,养殖土鸡4000余只。
(三)基地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我市实际,结合国家标准化养殖示范项目的实施,积极探索养殖小区建设和发展模式,编制了我市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规划,围绕广溪路沿线建立规模养殖带(小区),采取了“公司+农户”“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统一规划用地,统一设计标准,统一畜禽品种,统一疫病防治,统一规划生产,制定严格的小区管理制度,规范养殖方式,建立标准化养殖小区,严格按照《无公害畜禽养殖标准》组织生产,推行标准化生产,据统计,到目前,建立标准化养殖小区10个,其中生猪养殖小区4个,家禽养殖小区3个,肉羊养殖小区1个,肉牛养殖小区2个。
(四)以草食牲畜为主的特色养殖迅速发展。
目前,我市已发展肉牛、肉羊、野鸡、原鸡、肉兔、鹌鹑、肉鸽等特色养殖大户20余户,出栏肉牛100头、山羊XX只、野鸡3万只、肉兔10万只,仅特色养殖实现产值500万元以上。
畜牧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肉类和乳制品需求的不断增加,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本调研报告将对当前畜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
一、畜牧业发展规模逐渐扩大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人们对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各地区纷纷投资兴建大型畜牧场和养殖地,以满足市场需求。
同时,政府也加大了对畜牧业的扶持力度,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
畜牧业规模逐渐扩大,养殖头数和产量呈现出较快增长的趋势。
二、畜牧业科技水平提升三、畜禽养殖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尽管畜牧业发展带来了经济效益的增加,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的问题。
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粪便,排放到环境中,造成了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此外,由于养殖场规模扩大和密度增加,畜禽养殖的氨气、硫化氢等气体的排放也对周围环境和居民的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应加强环境监管和处理,推动环保技术的应用。
四、畜牧业产业化程度不高相较于农作物种植业的产业化程度,畜牧业的产业化程度相对较低。
虽然大型畜牧场的建设有所增加,但小型农户仍占畜牧业的主体位置。
农户规模小、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相对较低,限制了畜牧业的发展。
此外,监管不到位、市场竞争不充分等问题也制约了畜牧业的规模化经营。
为促进畜牧业产业化进程,相关政策和支持措施应当进一步完善,引导农民走上规模化畜牧道路。
五、畜牧业与环保冲突问题需要解决畜牧业发展与环保问题之间存在不可忽视的冲突。
畜牧业排放的废弃物和气体污染、水资源的过度利用等问题,与环境保护的要求相矛盾。
因此,建立起畜牧业与环保协调发展的机制至关重要。
应加强技术创新,提升养殖设施的环保性能,推广水循环利用系统、粪便处理系统等先进设备。
加大对环保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提高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六、畜牧业转型发展的机遇和挑战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及农村人口的减少,畜牧业将面临一系列的机遇和挑战。
畜牧产业发展调研报告畜牧产业发展调研报告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不同种类的报告具有不同的用途。
其实写报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畜牧产业发展调研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畜牧产业发展调研报告1畜牧业是我县的主要产业之一,在县域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既可促进种植业的发展,又是承上启下的中轴产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和保证。
就县域经济目前发展状况来看,把畜牧业作为主导产业来发展,具有扎实的基础,持续的增长率和强大的带动力,是我县农村经济发展潜力最大,最具希望的产业。
为了加快畜牧产业发展,夯实农村经济发展基础,根据省、市两级政府的安排部署,我们组织有关人员深入乡、村对全县畜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认真调查研究,现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畜牧业发展现状我县气候独特,多山地与丘陵,草地和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农民有养殖的传统习惯,大规模发展畜牧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进入21世纪以来,在省、市两级党委和政府出台的大力支持下,在各级专业人员的服务下,我县畜牧产业得到长足发展,为徘徊在温饱线上的广大农民开创了一条致富奔小康的大道。
到20XX年底,全县大畜发展到5.9万头,猪发展到6.8万头,羊发展到100.3万只,鸡发展到37万只,肉类总产达到1.2万吨,蛋产量达到0.3万吨。
建成规模养殖场57个,发展养殖大户1300户,完成圈舍改造15万平方米。
从总体发展状况来看我县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畜牧大县,但面对千载难逢的市场机遇,问题依然不少,步履依然沉重。
二、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我县畜牧业虽然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但仍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发展层次,从整个产业链上讲,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产业化发展水平低,目前仍以千家万户分散饲养为主,规模化、产业化的生产格局尚未建立,影响了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
2.良种化程度低,良种畜比重小,缺乏专门的优良品种,优种畜品种数量和质量与需求存在较大矛盾,品种利用混乱,私交乱配,缺乏长远育种繁育规划,主要表现在生产生长速度慢,饲草料消耗多,生产力不高,养殖效益低下。
3.饲养管理技术落后,绝大多数农户仍然采用传统粗放的饲养方法,饲料搭配不合理,有啥喂啥,粗饲料质量低,传统厩舍条件差,不卫生,缺乏科学饲养管理,畜禽疫病防治意識淡薄,造成畜禽生长慢、生产力低、死亡率高。
4.饲草饲料种植和饲料加工业还是个薄弱环节,尤其是饲草料加工业还是个零,不适应扩大再生产的需要。
三、主要表现畜禽品种质量差、产品产量低、饲草料消耗大,养殖业科技含量不高,效益低下,形不成核心竞争力,规模上去了,畜产品的品质却仍在原地打转;饲养成本加大了,养殖效益却不高,“畜多不小康”的局面困扰着广大养殖户。
畜产品加工滞后,仅限于屠宰,没有品牌效应,未形成产业链;秸秆饲料化利用低,存在焚烧现象。
四、具体危害畜禽饲养周期长,草料浪费多,草食畜对牧坡草地破坏加大;焚烧,容易引发秸秆对环境造成污染火灾;存在畜禽疫病发生隐患,影响人畜安全。
五、问题原因专用型品种比例不高,畜禽生长缓慢,生产周期长,新品种的引进和改良步伐较慢;养殖农户科技意识不强,饲养管理粗放;畜牧兽医人员不足,村级防疫员年龄偏大,防疫工作量大;秸秆饲草加工粗糙,造成资源浪费。
六、提高养羊业效益采取的措施(1)引入优良品种,加快扩繁和品种改良步伐良种是养羊业发展的源头和主导产业,在养羊业发展中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优良品种是现代牧业的标志,没有新品种的引进、繁育和推广,就没有现代牧业的形成和发展。
良种是科技的集中体现,只有采用优良品种,才能按饲养标准来实现科学饲养,只有采用优良品种,才能成规模生产符合标准的产品;只有采用优良品种才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因此应加大资金投入强化良种工程建设,积极引进优良品种,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加快品种改良和扩繁速度,逐步建立和完善配套齐全,层次分明的良种繁育结构,地方品种保护系统和良种技术推广体系,提高良种的培育和生产水平,提高养殖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
(2)抓好养殖小区建设,促进饲养方式变革当前,我县养羊业正处于一个转型期,农村散养户比重过大,养殖数量迅速发展,使得疫病的防控,饲养技术的提高,环境的保护,村容村貌脏、乱、差等问题渐显突出。
为提高畜禽的安全性,改变人居环境,减少人畜共患病的传播,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一是要促进一家一户分散性、庭院型、经验型的养殖方式向小区化、标准化、规范化的生产方式转变;二是要把小区建设成良种推广的`试验场、标准化生产的比武场、产业化经营的小特区;充分发挥人、财、物、技术、信息、资金的聚集效应,使畜牧养殖的组织化程度有质的变化;三是要着力推进养殖小区的发展,按照一个村委会至少要建一个养殖小区的任务明确到乡镇,因地制宜,逐步推进。
在小区建设上要做到“五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模式、统一技术、统一服务。
(3)强化饲养管理,保证健康生产根据羊只各个生长发育阶段的营养要求,制订科学的饲养配方,按羊的体格大小与性别差异分群饲喂,保证羊只健康成长,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羊群中应加大繁育母羊比例,急时淘汰老、弱、病、残及无生产能力的羊只,优化群体结构。
建立完善兽医卫生防疫制度,严把消毒、检疫、卫生关,对各种疫病进行有的放矢的免疫接种,防止有害微生物和疫病的发生和传入。
(4)推广当年羔羊育肥出栏技术,加快羊群周转羔羊肉质地细嫩,营养丰富,易消化吸收是羊肉中的上等品,生产羔羊肉饲养周期短,成本低,效益高,在羊的生长发育阶段,羔羊是生长最快的阶段,是出生后生长强度最大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饲料转化率高,饲养成本低,随着羊的年龄增加,每生产1个单位的重量,饲草消耗量也增加,使饲养成本费用加大。
实行羔羊育肥,可提高羊的出栏率,加快羊群周转,增加羊群的生产总量和降低饲养成本,减少对牧坡草地的压力和饲草料的浪费。
(5)广辟饲料资源,为发展奠定基础我县人少地多,应充分利用闲置耕地实施人工种草,推广粮、经、草“三元”种植结构,增加饲草饲料产量。
大力开发利用秸秆资源,过腹还田,实行农牧结合,推广应用青(黄)贮、氨化技术,搞好试验示范。
同时还应积极开展配合饲料生产研制工作,把发展建立在饲料资源有效开发利用的基础上。
畜牧产业发展调研报告2为全面了解我县农区畜牧业发展现状,准确把握、深入分析当前畜牧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推动全县农区畜牧业快速健康发展,实现“农畜联动、草畜结合,打造全省农区畜牧强县”目标,根据县政协会年度工作计划和县委安排,近期我会组织相关委员对我县农区畜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现状及问题近年来,我县大力实施农畜联动、草畜结合工程,积极调整畜群结构,以“扩羊、增牛、稳猪、发展蛋禽和獭兔”为工作思路,扶持规模养殖,推动区域化生产,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
一是养殖规模不断扩大。
与“十一五”末相比,草食畜饲养量增长19.6%;生猪饲养量增长9.04%;肉、蛋、奶产量分别增长11.1%、8.1%、5.3%。
畜牧业产值,畜牧业收入在农业总产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比重同步上升。
二是基地建设初见成效。
湟水河谷奶牛养殖基地、肉牛羊育肥养殖示范基地、良种仔猪繁育和商品猪生产基地、獭兔基地、土鸡和乌鸡散养基地建设具有了一定的规模。
特别是积极拓宽工作思路,投资922.5万元扶持了132户家庭牧场,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为丰富“高原、生态、循环、高效”的民和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作出了努力。
全县现已建成规模养殖小区(场)159家,其中:养猪场41家,奶牛养殖小区(场)5家,肉羊养殖场67家,肉牛养殖场26家,特种养殖场20XX其中,64家通过了省级标准化养殖小区(场)资格认定,6家通过了国家级标准化养殖小区(场)资格认定。
全县适度规模养殖户达到7415户,现有280多家养殖专业合作社,畜产品及活畜经纪人350余名。
三是饲草产业迅速发展。
随着全膜双垄玉米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紫花苜蓿、高丹草、燕麦、箭舌豌豆等优良饲草作物的推广,使我县饲草量得到大幅度提升,20XX年,全县饲草总量达20XX 吨以上,能满足250万个羊单位的饲草。
全县现有饲草加工设备1250台(套),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青贮池386座25.8万立方米,小规模的青贮池990座14.2万立方米。
鲁青、绿宝、恒兴、丰龙等饲草加工、配送企业的建成投产和饲草经纪人的作用下,使饲草加工利用率得到迅速提高,既推动了规模化养殖快速发展,又增加了农民收入。
通过大力推广饲草料青贮窖青贮、袋装青贮、裹包青贮及草粉加工技术,提高了农作物秸秆利用率。
目前,我县饲草加工企业,不但对本县养殖场(小区)加工、青贮饲料,还向外县配送。
饲草加工业正在持续快速发展。
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当前全县畜牧业发展还存在很多制约因素。
除了规模养殖用地难、融资难、治污难等全省农区畜牧业发展面临的共性难题外,自身工作和发展方面也遇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一)产业化水平低。
能形成一定规模和带动效应的龙头企业数量仍然偏少。
部分企业还习惯于政府扶持,银行贷款,不善于通过市场手段吸纳资金、聚集人力。
企业与农户利益联接不紧密,不能有效形成“企业+基地+农户”的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特别是加工、销售环节比较薄弱,产业链条还没有完全形成,造成市场竞争乏力,产销衔接不畅,直接影响了畜产品的附加值和综合效益,制约了畜牧业的快速长远发展。
(二)草料体系建设依然滞后。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原材料生产不规范。
加工优质饲料需要的是接近成熟的整株玉米,但部分农户为了追求眼前利益,盲目密植、盲目追肥,单纯追求秸秆产量,降低了原材料的品质;加之近年来,引进的有些玉米品种虽然秸秆丰富,但生长期长、成熟期晚,不符合加工优质饲料的要求。
二是饲草加工企业无序竞争。
有些企业随意提级提价、压级压价,扰乱了原材料收购市场,使农户不能准确把握市场行情,贻误了最佳上市时机,造成产品滞销,严重影响了饲草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是饲草加工企业生产能力低。
以“绿宝”为例,由于受流动资金等因素制约,20XX年收购加工玉米秸秆2万吨左右,按此推算,全县饲料加工企业加工消化率较低,加之规模养殖户和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加工利用有限,农户种植的大量玉米秸秆还不能及时收购,势必影响种植户的积极性。
(三)畜牧科技服务亟待增强。
一是疫病防治体系建设滞后。
由于投入不足,检测、诊断、无害化处理等设备购置和更新滞后。
二是村级防疫员因报酬过低流动性大,无法及时开展测报、诊断、检疫、防疫等工作。
三是畜牧专业技术人员缺少。
20XX年全县草食畜和生猪饲养量为132.07万头只,而全县的专业技术人员只有131名,人均要负责1万多头只牲畜的技术服务,加之现有技术人员年龄老化,知识陈旧,难以保证各项畜牧科技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