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验槽、钎探记录
- 格式:doc
- 大小:272.00 KB
- 文档页数:12
基底验槽的内容有哪些?钎探的目的方法是什么?基底验槽主要有基坑尺寸、土质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标高是否符合要求等。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基础、坑(槽)底基土质量钎探检查。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2.1.1 砂:一般中砂。
2.1.2 主要机具:φ22~25mm的钢筋制成,钎头呈60°尖锥形状,钎长1.8~2.0m;8~10磅大锤。
2.2 作业条件:2.2.1 基土已挖至基坑(槽)底设计标高,表面应平整,轴线及坑(槽)宽、长均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2.2.2 根据设计图纸绘制钎探孔位平面布置图。
如设计无特殊规定时,可按表l-6执行。
2.2.3 夜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并要合理地安排钎探顺序,防止错打或漏打。
2.2.4 钎杆上预先划好30cm横线。
3.1 工艺流程:放钎点线→就位打钎拔钎灌砂↓↓记录锤击数检查孔深3.2 按钎探孔位置平面布置图放线;孔位钉上小木桩或洒上白灰点。
3.3 就位打钎3.3.1 人工打钎:将钎尖对准孔位,一人扶正钢钎,一人站在操作凳子上,用大锤打钢钎的顶端;锤举高度一般为50~70crn,将钎垂直打入土层中。
3.3.2 机械打钎:将触探杆尖对准孔位,再把穿心锤会在钎杆上,扶正钎杆,拉起穿心锤,使其自由下落,锤距为50cm,把触探杆垂直打入土层中。
3.4 记录锤击数。
钎杆每打入土层30cm时,记录一吹锤击数。
钎探深度如设计无规定时,一般按表l-6执行。
3.5 拔钎:用麻绳或铅丝将钎杆绑好,留出活套,套内插入撬棍或铁管,利用杠杆原理,将钎拔出。
每拔出一段将绳套往下移一段,依此类推,直至完全拔出为止。
3.6 移位:将钎杆或触探器搬到下一孔位,以便继续打钎。
3.7 灌砂:打完的钎孔,经过质量检查人员和有关工长检查孔深与记录无误后,即可进行灌砂。
灌砂时,每填入30cm左右可用木棍或钢筋棒捣实一次。
灌砂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每孔打完或几孔打完后及时灌砂;另一种是每天打完后,统一灌砂一次。
表1.2.19 GB50300-2001工程名称基槽底设计标高m、施工单位设计要求地质土层粉土验槽日期年月日实际地质土层粉土内容:1、轴线尺寸情况: 轴线尺寸误差均在±4㎜以内。
2、地质土层符合情况: 符合地质勘察报告及设计要求。
3、脏土及有机物处理情况: 无脏土及有机杂物。
4、设计标高误差情况: 标高误差均在-50㎜~0之间。
验收结论:建设单位:(章)勘察单位: (章)设计单位: (章)监理单位: (章)施工单位: (章)项目负责人:年月日项目负责人:年月日项目负责人:年月日监理工程师:年月日项目经理:年月日表1.2.19 GB50300-2001工程名称漯河市金地兰乔圣菲2#楼基槽底设计标高m、施工单位河南盛兴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设计要求地质土层粉土验槽日期年月日实际地质土层粉土内容:A、轴线尺寸情况: 轴线尺寸误差均在±4㎜以内。
B、地质土层符合情况: 符合地质勘察报告及设计要求。
C、脏土及有机物处理情况: 无脏土及有机杂物。
D、设计标高误差情况: 标高误差均在-50㎜~0之间。
验收结论:建设单位:(章)勘察单位: (章)设计单位: (章)监理单位: (章)施工单位: (章)项目负责人:年月日项目负责人:年月日项目负责人:年月日监理工程师:年月日项目经理:年月日表1.2.19 GB50300-2001工程名称漯河市金地兰乔圣菲2#、3#、4#楼地下车库基槽底设计标高-4.550m施工单位河南盛兴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设计要求地质土层粉土验槽日期年月日实际地质土层粉土内容:E、轴线尺寸情况: 轴线尺寸误差均在±4㎜以内。
F、地质土层符合情况: 符合地质勘察报告及设计要求。
G、脏土及有机物处理情况: 无脏土及有机杂物。
H、设计标高误差情况: 标高误差均在-50㎜~0之间。
验收结论:建设单位:(章)勘察单位: (章)设计单位: (章)监理单位: (章)施工单位: (章)项目负责人:年月日项目负责人:年月日项目负责人:年月日监理工程师:年月日项目经理:年月日表1.2.19 GB50300-2001工程名称漯河市金地兰乔圣菲8#楼基槽底设计标高-3.900m、-3.300 m 施工单位河南盛兴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设计要求地质土层粉土验槽日期年月日实际地质土层粉土内容:I、轴线尺寸情况: 轴线尺寸误差均在±4㎜以内。
基础验收需要的资料基础的检验批验收记录、分项工程验收记录、分部验收记录、材料检测检验报告、各种方案、基础验收报告、监理的基础评定报告、基础验收通知书、验收签到表一、地基验槽记录二、预检工程记录三、工程定位测量及复测记录四、地基钎探记录五、基础混凝土浇灌申请书六、基础混凝土开盘鉴定七、基础混凝土工程施工记录八、基础隐蔽工程验收记录九、基础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十、土方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十一、回填土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十二、混凝土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十三、钢筋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十四、砌体基础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十五、模板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十六、现浇结构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施工单位提出申请→建设单位\监理预验(包括现场实体建筑物和资料整理)→合格后,通知质检站\设计院\勘察单位验收时间→正式举行验收→验收通过后,几方共同签字认可基础分部(桩基子分部)验收表,此验收表要甲方\监理\设计院\勘察单位\施工单位共同签字盖章认可的.另外别忘记准备验收签到表建筑施工资料主体验收都需要准备哪些资料施工方:主体分部工程验收记录、各分项验收记录、各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主体强度试块评定(包括混凝土以及砂浆)报告、实体强度(混凝土以及砌体)检验报告、钢筋保护层检验报报、混凝土板厚度检测合格、主体施工总结监理方:主体监理总结、主体工程质量评估报告主体结构验收施工单位需要提供哪些资料?1、主体分部验收前,墙面上的施工孔洞须按规定镶堵密实,并作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未经验收不得进行装饰装修工程的施工,对确需分阶段进行主体分部工程质量验收时,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在质监交底上向质监人员提出书面申请,并经质监站同意。
2、混凝土结构工程模板应拆除并对其表面清理干净,混凝土结构存在缺陷处应整改完成.3、楼层标高控制线应清楚弹出墨线,并做醒目标志。
4、工程技术资料存在的问题均已悉数整改完成。
5、施工合同和设计文件规定的主体分部工程施工的内容已完成,检验、检测报告应符合现行验收规范和标准的要求。
钎探记录表施工单位重庆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名称套锤重自由落距钎径钎探日期工长质量检查员建设方代表监理代表一、“问”(一)问验槽人员是否全部到场,参加验槽的人员一般为勘察、设计、施工、质量监督站、监理、和建筑物使用单位6方面的技术负责人员。
(二)问甲方拟建物位置是否与勘察时一致,如果不一致,有可能导致槽底土质与勘察报告不一致。
笔者在某中学教学楼验槽时发现,槽底西侧5米范围土质明显硬于其他部位,而勘探时触探曲线与其他位置并没有明显区别,后经问甲方,建筑物向西移动7米,该部位原为道路,多年碾压土质变硬。
(三)问施工单位,是否开挖至基底设计标高(一般开挖至基底设计标高以上10cm,预留保护层,垫层施工时再人工清除),有时勘察标高基准点与设计±0.00不一致,施工单位将二者混淆,导致开挖后槽底不是预定土层,认为是勘察分层不准确。
(四)问施工单位,是否进行了槽底普遍钎探工作(承压水头较高地区,未进行降水工作时一般不作钎探,避免槽底涌水),查看钎探点平面布置图,钎探记录,钎探工具,分为几班组进行钎探,是否按班组分片。
验槽之前,一般施工单位应进行槽底普遍钎探工作,钎探点间距1~2m,钎探深度1.5~2.1m,采用标准钎,其规格为探杆直径25mm,端部为60。
大头锥,锤重10kg,落距50cm,记录每下沉30cm(30cm为一步)的锤击数,操作时应让锤自由垂直下落。
应对钎探点进行编号标明位置,统计出每点的总击数,在平面图上标出总锤击数与平均数误差30%以上或单步击数偏差较大者。
有时钎探结果显示土质软硬不均,有可能是钎探时人为造成的,钎探时几个班组同时进行,人为操作有差异,钎探工具规格不同。
笔者在某办公楼验槽时,发现钎探记录击数相差较大,勾出大小击数范围后,北侧低,南侧高,采用标准钎复查,两部分击数差异不大,基本与北侧相同,后查明,钎探时,北侧为标准钎,南侧为直钎。
二、“看”(一)观察槽壁土层是否一致,槽壁为立面,易观察土层成层分布情况,层面如果倾斜,槽底土质可能分布不均,槽壁如有填土,槽底可能也有。
基础验收需要的资料基础的检验批验收记录、分项工程验收记录、分部验收记录、材料检测检验报告、各种方案、基础验收报告、监理的基础评定报告、基础验收通知书、验收签到表一、地基验槽记录二、预检工程记录三、工程定位测量及复测记录四、地基钎探记录五、基础混凝土浇灌申请书六、基础混凝土开盘鉴定七、基础混凝土工程施工记录八、基础隐蔽工程验收记录九、基础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十、土方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回填土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混凝土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钢筋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砌体基础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模板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现浇结构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施工单位提出申请→建设单位\监理预验<包括现场实体建造物和资料整理>→合格后,通知质检站\设计院\勘察单位验收时间→正式举行验收→验收通过后,几方共同签字认可基础分部<桩基子分部>验收表,此验收表要甲方\监理\设计院\勘察单位\施工单位共同签字盖章认可的.此外别忘记准备验收签到表建造施工资料主体验收都需要准备哪些资料施工方:主体分部工程验收记录、各分项验收记录、各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主体强度试块评定〔包括混凝土以及砂浆报告、实体强度 < 混凝土以及砌体检验报告、钢筋保护层检验报报、混凝土板厚度检测合格、主体施工总结监理方:主体监理总结、主体工程质量评估报告主体结构验收施工单位需要提供哪些资料?1、主体分部验收前,墙面上的施工孔洞须按规定镶堵密实,并作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未经验收不得进行装饰装修工程的施工,对确需分阶段进行主体分部工程质量验收时, 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在质监交底上向质监人员提出书面申请,并经质监站允许。
2、混凝土结构工程模板应拆除并对其表面清理干净,混凝土结构存在缺陷处应整改完成。
3、楼层标高控制线应清晰弹出墨线,并做醒目标志。
4、工程技术资料存在的问题均已悉数整改完成。
5、施工合同和设计文件规定的主体分部工程施工的内容已完成,检验、检测报告应符合现行验收规范和标准的要求。
地基验槽记录怎么填写以下是中国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关于地基验槽记录怎么填写的相关内容,以供参考。
地基验槽记录资料填写要求:1、验收时间为各方共同检查验收日期。
2、基槽(坑)位置、几何尺寸、槽底标高均按验收实测纪录填写。
3、土层走向、厚度、土质有变化的部位,用图示加以说明。
4、槽底土质类别、颜色及坚硬均匀情况。
5、地下水位及水浸情况等。
6、遇有古坟、钴井、洞穴、电缆、旧房基础、以及流沙等应在图中标明位置、标高、处理情况说明或写明变更文件编号。
7.检查验收意见:写明地基是否满足设计、规范等有关要求。
是否与地质勘查报告中土质情况向情况相符,验槽由建设单位组织地质勘查部门、设计院、建设、监理单位及施工有关人员参加,共同检验做出纪录并签字。
无验槽手续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地基验槽程序:(1)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上进行。
施工单位确认自检合格后提出验收申请;(2)由总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建设、监理、勘察、设计及施工单位的项目负责人、技术质量负责人,共同按设计要求和有关规定进行。
地基验槽方法:(一)地基验槽通常采用观察法。
对于基底以下的土层不可见部位,通常采用钎探法。
(二)轻型动力触探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在基底进行轻型动力触探:(1)持力层明显不均匀;(2)浅部有软弱下卧层;(3)有浅埋的坑穴、古墓、古井等,直接观察难以发现时;(4)勘察报告或设计文件规定应进行轻型动力触探时。
地基验槽地基处理:通过验槽及分析钎探资料,发现槽底局部异常后,应根据地基土的土质情况、工程性质和施工条件,采取适宜的处理方法,以减少或避免地基不均匀沉降。
(1)局部硬土的处理:挖掉硬土部分,以免造成不均匀沉降。
处理时要根据周边土的土质情况确定回填材料,如果全部开挖较困难时,在其上部做软垫层处理,使地基均匀沉降。
(2)局部软土的处理:在地基土中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如管道渗水)、地层的差异或含水量的变化,造成地基局部土质软硬差异较大。
基础挖土验槽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
工程名称:建设单位:图号:
隐蔽部位:施工单位:隐蔽日期:年月日
专业技术负责人:质量检查员:填表人:
注:本表适用于基础挖土验槽隐蔽工程。
说明
基础挖土验槽隐蔽工程验收内容:
1.基坑内地下水以及地表水情况及其处理情况。
2.基坑(槽)开挖尺寸(长、上下口宽、深)、有无加宽、加深、换土等情况。
3.基土遇有坑、井、人工土、障碍物等的数量、位置及清除情况。
4.地下遇有电缆、旧的管道、旧房基等位置、数量及处理情况。
5.遇有流砂等不良地基的处理。
3 地基处理记录
3-(1) 地基钎探平面布置图及钎探记录
【整理要点】
本项资料包括:钎探、轻便触探、洛阳铲普探的整理记录。
钎探、轻便触探、洛阳铲普探都是工程验槽的直观手段,目的在于探明地基土质情况以及地下空穴、古墓、古井、防空掩体及其他地下埋没物的位置、深度、性状,为工程验槽提供数据。
视工程具体情况选择其方法,一般将轻便触探或钎探与洛阳铲探相结合使用则效果更佳。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强制规定,基槽(坑)、人工挖孔桩均要用触探或其他方法进行基槽和桩端持力层检验,(详文见地基验槽记录一章)。
钎探点的平面布置与钎探记录是钎探过程的真实记录,是工程重要的存档资料。
其平面布置一般由设计部门或地质勘察部门出具方案,由专业的地质勘察单位实施钎探施工。
钎探平面布置图的主要内容有:工程名称、钎探布点位置、图签、图例、施工单位(盖章)、施工人员签字等。
【审阅重点】
1钎探点布置图制图过于简单,不规范;
2 钎探点布置不合理;
3钎探记录不详细、认真,字迹了草;
4施工单位及施工人员签章不全。
详细格式参考附录1、钎探平面布置图
附录2、钎探记录表
附录3。
钎探记录表(桩基部分)
附录2
钎探、N10触探记录表
报告日期2002年11月14日共8 页第 1
页
附录3。
基坑验槽及钎探
土方开挖完后,及时通知设计、勘探、业主、监理和施工部门共同进行验桩或验槽,校对地质资料,检查地基土与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设计图纸要求是否相符,有无破坏原状土结构或发生较大的扰动现象。
1)表面检查验槽
(1)检查槽底是否已挖至原(老)土,是否需继续下挖或进行处理。
(2)整个槽底上的颜色是否均匀一致,土的坚硬程度是否一样,有否局部过松软或坚硬的部位,有否局部含水量异常现象,走上去有没有颤动的感等。
2)钎探检查
基坑挖好后,用锤把钢钎打入槽底的基土内,根据每打入一定深度的锤击次数,来判断地基土质情况。
(1)钢钎的规格和重量
钢钎用直径25mm 的钢筋制成,钎尖呈60°尖锥状,长度1.8-2.0m。
大锤用重3.6-4.5kg 铁锤。
打锤时,举高离钎顶50-70cm,将钢钎垂直打入土中,并记录每打入土层30cm 的锤出数。
(2)钎孔布置和钎探深度。
钎孔布置成梅花形,间距1.5m,钎探深度为1.5m。
(3)全部钎探完后,逐层地分析研究钎探记录,逐点进行比较,将锤击数显著过多或过少的钎孔在钎探平面上做上记号,然后再在该部位进行重点检查,如有异常情况,要认真进行处理。
(4)通过共同验槽后,尽快用素土或干砂将探孔回填,方可进行垫层砼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