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小学语文二上第五单元《小猫咪穿鞋子》课文解读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2
《小猫咪穿鞋子》课文原文阅读
小猫咪穿鞋子课文
小猫咪看见人们穿着鞋子走来走去,很羡慕。
他想:我怎么没有鞋子呢?小猫咪回到家,东找西找,好不容易找到四只鞋子,就好奇地穿在脚上,来到院子里。
小猫咪问公鸡:“这鞋子好看吗?”
“好看!好看!”公鸡说着连连点头。
“那你怎么不穿鞋子呀?”
“我穿上鞋子,就不能刨土找虫子吃了。
”
小猫咪问麻雀:“这鞋子好看吗?”
“好看!好看!”麻雀连忙说。
“那你怎么不穿鞋子呀?”
“我穿上鞋子,脚趾就抓不住树枝了,会从树上摔下来的。
”
小猫咪又问大白鹅:“这鞋子好看吗?”
“好看!好看!”大白鹅边说边伸脖子。
“那你怎么不穿鞋子呀?”
“我穿上鞋子,游泳不方便。
”
1/ 1。
《小猫咪穿鞋子》教学设计兴源镇小学孙百砖一、教材简析本单元以“全面看问题”为主题,《小猫咪穿鞋子》为精读课文。
这是一则童话故事,故事通过情趣盎然的情节、特点鲜明的角色,通过小动物生动活泼的语言对话,告诉学生遇事动脑,学会全面的看问题。
二、设计理念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课文以对话为主,故事角色亲近可爱,对话语言很具画面感和情境感,教学宜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主,教师要精当点拨为辅,让学生的学习围绕有滋有味的读来展开。
三、教学目标:1.通过童话故事增长见识(了解动物蹄、爪的不同作用),懂得看问题、做事情要从自身的特点出发,不能盲目学样。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9个生字。
四、教学重、难点:1.读懂猫妈妈所说的话,知道小猫咪再也不穿鞋子的原因。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是理解文中的对话。
|五、教具:课件,小动物图片。
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1、师:同学们,今天的语文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八字胡,往上翘,说起话来喵喵叫,光洗脸,不梳头,夜行不用灯光照,老鼠见了溜溜逃。
”他是谁呀?(课件:穿鞋子的小猫咪图)2、这只小猫咪与我们以前看到的小猫咪有什么不同啊?看了这只穿鞋子的小猫咪你有什么疑问吗?预设问题一、小猫咪怎么还能穿鞋子呢?预设问题二、小猫咪为什么要穿鞋子呢?它穿上鞋子后又发生了什么事?结果又怎样?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5课《小猫咪穿鞋子》。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自由的读课文。
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通句子,不好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课件)出示词语,学生读词语,注意正音。
3、轻声地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同学们看屏幕填空。
(课件出示)小猫咪因为()才穿上鞋子,后来听了(),知道了()所以又脱掉了鞋子。
|三、品读课文,自主感悟1、学习第一自然段师:小猫咪为什么要穿鞋子?(我认为小猫咪看人们都穿鞋子,他很羡慕,所以他想穿鞋子。
《小猫咪穿鞋子》教学设计城西闸小学周淑君教学目标:1.通过故事增长见识(了解动物蹄、爪的不同作用),懂得看问题、做事情要从自身的特点出发,不能盲目学样。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理解文中字词。
教学重、难点:1.读懂猫妈妈所说的话,知道小猫咪穿鞋子的原因。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是理解文中的对话。
3.认识、理解文中字词。
教学过程:一、出示图画,激趣导入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你们看它是谁?(出示课件1:小猫咪穿鞋图)。
能告诉我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小猫咪吗?(出示课件:“一只()的小猫咪”)今天这只顽皮的小猫咪闹出了一个大笑话,我们快一起去看看吧。
教师板书课题:小猫咪穿鞋子。
大家放下书,伸出手指跟着老师边写边读出来,学生齐读。
2.看到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3.有这么多问题呀!那你现在有什么感觉呢?你平时看到的猫也穿鞋子?4.那大家带上真奇怪、真有趣的感情再读一下课题吧!|(再读课题。
)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心中的疑问来读读这个童话故事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轻声读课文。
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解决。
要求读准字音,不加字,不丢字。
2.想读好这个小故事我们就得先来认识这些生词朋友,你们愿意吗?(出示课件3:羡慕得意连连好奇秘密麻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词语。
3.过渡:同学们,真厉害,这么快就个这些生词宝宝交上了朋友,那么它们回到课文中你还能认准它们吗?同桌互相读课文,要读通顺,读连贯,并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4.下面我请几名同学来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教师指名读)三、理解课文,品读感悟(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同学们听的可真认真啊!小猫咪很羡慕人们穿着鞋子走来走去。
(指着:羡慕)你羡慕过别人吗?2.这样的心情就是羡慕,你猜猜小猫咪看到别人穿着鞋子自言自语地说了什么羡慕的话呢?(我怎么没有鞋子呢?这鞋子太漂亮了,要是我也穿上漂亮的鞋子多好呀!)他羡慕的表情是怎么的呢?谁能给大家表演一下。
【导语】语⽂课⼀般被认为是语⾔和⽂化的综合科。
语⾔和⽂章、语⾔知识和⽂化知识的简约式统称等都离不开它。
以下是整理的⼩学⼆年级语⽂《⼩猫咪穿鞋⼦》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年级语⽂《⼩猫咪穿鞋⼦》原⽂ ⼩猫咪看见⼈们穿着鞋⼦⾛来⾛去,很羡慕。
他想:“我怎么没有鞋⼦呢?”⼩猫咪回到家,东找西找,好容易找到四只鞋⼦,就好奇地穿在脚上,⾛到院⼦⾥。
⼩猫咪问公鸡:“这鞋⼦好看吗?” “好看!好看!”公鸡说着连连点头。
“那你怎么不穿鞋⼦呢?” “我穿上鞋⼦,就不能刨⼟找⾍⼦吃了。
” ⼩猫咪问⿇雀:“这鞋⼦好看吗?” “好看!好看!”⿇雀连忙说。
“那你怎么不穿鞋⼦呢?” “我穿上鞋⼦,脚趾就抓不住树枝了,会从树上摔下来的。
” ⼩猫咪⼜问⼤⽩鹅:“这鞋⼦好看吗?” “好看!好看!”⼤⽩鹅边说边伸脖⼦。
“那你怎么不穿鞋⼦呢?” “我穿上鞋⼦,游泳不⽅便。
” ⼩猫咪⼜问⼤黄狗:“这鞋⼦好看吗?” “好看!好看!”⼤黄狗边说边摇尾巴。
“那你怎么不穿鞋⼦呢?” “我穿上鞋⼦就跑得慢了。
” ⼩猫咪⾼兴了,说:“我不⽤刨⼟,不⽤抓树枝,不会游泳,也不参加长跑,只有我可以穿鞋⼦。
喵!喵!喵!” 晚上,猫妈妈回来了,看见⼩猫咪脚上的鞋⼦,笑着说:“傻孩⼦,咱们的脚⼼好像医⽣的听诊器,能知道地⾯上有没有动静。
穿上鞋就感觉不出来了,怎么捉⽼⿏啊?” ⼩猫咪脱下鞋⼦试了试,真是这样。
从此,⼩猫咪再也不想穿鞋⼦了。
【篇⼆】⼩学⼆年级语⽂《⼩猫咪穿鞋⼦》教案 教学⽬标: 1、知识与技能:读懂课⽂内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能分⾓⾊朗读课⽂。
2、过程与⽅法:通过⼩组合作学习,培养合作学习能⼒。
借助多读,有感情地朗读,培养学⽣语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仔细观察⽣活,认识事物的能⼒。
教学重点: 了解课⽂内容,有感情朗读对话,知道公鸡、⿇雀、⼤⽩鹅、⼤黄狗这四种动物⽖⼦的作⽤各不相同。
课文解读
这是一篇知识性童话故事。
讲述的是一只好奇的小猫咪想模仿人类穿鞋走路,后来在妈妈的启发下,发现了脚掌上的秘密,从此再不穿鞋的故事。
课文共分5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讲小猫咪羡慕人们穿着鞋子走路,也找来鞋子穿上。
第2、3自然段讲小猫咪分别去找公鸡、麻雀和大白鹅,了解到他们不能穿鞋的原因。
第4自然段讲小猫咪在妈妈的启发教育下,知道了自己的脚掌上有秘密,穿上鞋就不能抓老鼠了。
最后一个自然段写小猫咪从此再也不穿鞋子了。
这篇课文随着情节的展开,分别介绍了公鸡、麻雀、大白鹅以及猫的脚的特点与作用,用浅显生动的语言形象具体地说明了文中各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以及它们的脚有什么不同。
例如,公鸡的脚爪适合刨土找虫子吃,麻雀在树上休息时要用脚趾抓住树枝,大白鹅下河游泳要用脚掌拨水,而猫的脚掌上有厚厚的肉垫,走路时没有一点声音,这样就能抓住狡猾的老鼠,等等。
我们在阅读这篇课文的过程中,既能读到一个有趣的故事,又可以了解到一些动物常识,知道大自然千姿百态,而且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有规律的,需要好好观察、探索;同时还能懂得一个道理:对于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要善于观察,积极动脑思考,不能一味模仿。
这篇童话故事的语言表达很有特色,一些词语如“东找西找”“左看看,右看看”等非常生动;再如表现小猫咪高兴的句子:“我不用刨土,不用抓树枝,也不用游泳,我可以穿鞋!喵!喵!喵!”借助
“妙”的谐音表达了小猫咪高兴的心情,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人物之间的对话形式也生动灵活有变化,使得故事情节紧凑连贯,一气呵成。
此外,在故事发展的过程中,小猫咪的心情在不断变化:先是羡慕,然后得意,听到伙伴夸奖后很高兴,又很庆幸,最后恍然大悟。
因此,这篇课文很适合朗读,读出不同人物的不同语气,读出小猫咪在不同阶段的不同心情。
在朗读时也可以把自己融入故事当中,加深体验。
本课的插图是一只穿上了鞋子的小猫咪,可爱有趣,可以用来观察想象,丰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