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编辑)中药学表格_【强烈推荐,看了不后悔】
- 格式:doc
- 大小:476.50 KB
- 文档页数:25
第一章解表药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解表药,又谓发表药。
第一节发散风寒药药名性味功效临床应用麻黄辛、微苦,温。
肺膀胱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1、用于风寒表实证2.用于咳喘实证3.用于风水水肿桂枝辛、甘,温肺心膀胱发汗解肌,温经通脉通阳化气1、用于外感风寒表证2、用于寒凝血滞的痹证,脘腹冷痛,痛经,经闭等证3、用于胸痹,痰饮,水肿及心动悸,脉结代。
紫苏辛,温,肺脾发汗解表,行气宽中解鱼蟹毒1、用于外感风寒证2、用于脾胃气滞证3、用于食鱼蟹中毒生姜辛,微温,肺脾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1、用于外感风寒表证2、用于多种呕吐证3、用于风寒咳嗽香薷辛,微温,肺胃脾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1、用于阴暑证2、用于水肿荆芥辛,微温肺肝祛风解表,透疹止痒止血1、用于外感表证2、用于麻疹透发不畅,风疹搔痒3、用于疮疡初起兼有表证4、用于吐衄下血防风辛甘微温,膀胱肝脾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1、用于外感表证2、用于风寒湿痹证3、用于破伤风羌活辛苦温,膀胱肾发散风寒,胜湿止痛1、用于外感风寒表证2、用于风寒湿痹证藁本辛温,膀胱肝祛风散寒,胜湿止痛1、用于外感风寒,颠顶头痛2、用于风寒湿痹白芷辛,温,肺胃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燥湿止带1、用于风寒感冒,头痛,牙痛2、用于鼻塞,鼻渊3、用于疮疡肿毒4、用于寒湿带下细辛辛温;有小毒,肺肾心祛风解表,散寒止痛温肺化饮,通窍1、用于外感风寒及阳虚外感证2、用于头痛,痹痛,牙痛等痛证3、用于寒饮咳喘苍耳子辛苦温;有小毒,(肺)祛风解表,宣通鼻窍,除湿止痛1、用于风寒表证及鼻渊2、用于痹证*葱白辛温,肺胃发汗解表,散寒通阳 1.用于外感风寒表证,2.用于阴盛格阳证。
*胡荽辛温,肺胃解表透疹,健胃消食 1.用于麻疹透发不畅,2.用于胃寒食滞*柽柳辛平,肺胃心解表透疹,祛风除湿 1. 用于麻疹透发不畅,2.用于风寒湿痹辛夷辛温;肺胃发散风寒,宣通鼻窍1、用于风寒头痛鼻塞2、用于鼻渊头痛鹅不食草辛,温;肺肝祛风散寒,宣通鼻窍,化痰止咳1、用于风寒头痛及鼻渊鼻塞2、用于湿疮肿毒3、用于寒痰咳喘证第二节发散风热药薄荷辛,凉;肺肝发散风热,清利咽喉,透疹解毒,疏肝解郁1、用于外感风热及温病初起的发热、微恶风寒、头痛者2、用于风热上攻所致头痛目赤,咽喉肿痛3、用于麻疹初起透发不畅,或风疹搔痒4、用于肝气郁滞,证见胸闷、痛等牛蒡子辛,苦,寒;肺胃发散风热,宣肺透疹,利咽散结,解毒消肿1、用于外感风热,证见咳嗽、吐痰不利等2、用于麻疹初起,透发不畅及风热发疹等证3、用于风热或热毒上攻的咽喉肿痛4、用于热毒疮疡及痄腮蝉蜕甘,寒;肺肝发散风热,透疹止痒,祛风止痉,退翳明目1、用于外感风热,咽痛喑哑2、用于麻疹初起,疹发不透及风疹瘙痒3、用于惊痫夜啼,破伤风证4、用于风热目赤,目翳,多泪桑叶甘苦,寒;发散风热,润肺止咳,1、用于外感风热,温病初起,证见发热头痛、咽喉肿痛等2、肺肝平肝明目用于肺热或燥热伤肺,症见咳嗽痰少,鼻咽干燥等3、用于肝阳眩晕,目赤昏花菊花辛,甘,苦,微寒,肺肝发散风热,清肝明目,平抑肝阳,清热解毒1、用于外感风热及温病初起初起,发热头痛2、用于目疾3、用于肝阳上亢,头痛眩晕4、用于疔疮中毒蔓荆子辛苦微寒;膀胱肝胃发散风热,清利头目1、用于外感风热所致头晕、头痛及偏头痛等证2、用于目赤肿痛,目昏多泪柴胡苦辛,微寒,肝胆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清胆截疟1、用于少阳证,外感发热2、用于肝郁气滞,胸胁疼痛,月经不调3、用于气虚下陷,久泻脱肛,胃、子宫下垂4、用于疟疾升麻辛、微甘,微寒,肺脾胃大肠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1、用于发热头痛,麻疹透发不畅2、用于热毒所致多种病证3、用于中气下陷所致脱肛,子宫脱垂,崩漏不止葛根甘辛凉,脾胃解肌退热,透发麻疹生津止渴,升阳举陷1、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强2、用于麻疹透发不畅3、用于热病烦渴,内热消渴4、用于热泄热痢,脾虚久泻*淡豆豉甘辛凉,肺胃解表,除烦 1.用于外感表证,2.胸中烦闷,虚烦不眠。
第一章(完整)中药学表格【强烈推荐,看了不后悔】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编辑整理: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第十章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中药学表格【强烈推荐,看了不后悔】)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第十一章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中药学表格【强烈推荐,看了不后悔】的全部内容。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一节发散风寒药
1、用于风痰所致中风口眼斜,惊风癫痫,破伤风,偏头痛等
2、用于瘰疬痰核、痈疽肿毒及毒蛇咬伤
1、用于惊痫抽搐
2、用于风中经络,口眼斜
3、用于风热头痛、目赤、咽肿或风疹搔痒
4、用于痰核、瘰疬。
第一章解表藥凡以發散表邪、解除表證為主要作用的藥物,稱解表藥,又謂發表藥。
第一節發散風寒藥藥名性味功效臨床應用麻黃辛、微苦,溫。
肺膀胱發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腫1、用於風寒表實證2.用於咳喘實證3.用於風水水腫桂枝辛、甘,溫肺心膀胱發汗解肌,溫經通脈通陽化氣1、用於外感風寒表證2、用於寒凝血滯的痹證,脘腹冷痛,痛經,經閉等證3、用於胸痹,痰飲,水腫及心動悸,脈結代。
紫蘇辛,溫,肺脾發汗解表,行氣寬中解魚蟹毒1、用於外感風寒證2、用於脾胃氣滯證3、用於食魚蟹中毒生薑辛,微溫,肺脾發汗解表、溫中止嘔溫肺止咳1、用於外感風寒表證2、用於多種嘔吐證3、用於風寒咳嗽香薷辛,微溫,肺胃脾發汗解表,化濕和中利水消腫1、用於陰暑證2、用於水腫荊芥辛,微溫肺肝祛風解表,透疶止癢止血1、用於外感表證2、用於麻疶透發不暢,風疶搔癢3、用於瘡瘍初起兼有表證4、用於吐衄下血防風辛甘微溫,膀胱肝脾祛風解表,勝濕止痛止痙1、用於外感表證2、用於風寒濕痹證3、用於破傷風羌活辛苦溫,膀胱腎發散風寒,勝濕止痛1、用於外感風寒表證2、用於風寒濕痹證槁本辛溫,膀胱肝祛風散寒,勝濕止痛1、用於外感風寒,顛頂頭痛2、用於風寒濕痹白芷辛,溫,肺胃祛風散寒,通竅止痛消腫排膿,燥濕止帶1、用於風寒感冒,頭痛,牙痛2、用於鼻塞,鼻淵3、用於瘡瘍腫毒4、用於寒濕帶下細辛辛溫;有小毒,肺腎心祛風解表,散寒止痛溫肺化飲,通竅1、用於外感風寒及陽虛外感證2、用於頭痛,痹痛,牙痛等痛證3、用於寒飲咳喘蒼耳子辛苦溫;有小毒,(肺)祛風解表,宣通鼻竅,除濕止痛1、用於風寒表證及鼻淵2、用於痹證*蔥白辛溫,肺胃發汗解表,散寒通陽 1.用於外感風寒表證,2.用於陰盛格陽證。
*胡荽辛溫,肺胃解表透疶,健胃消食 1.用於麻疶透發不暢,2.用於胃寒食滯*檉柳辛平,肺胃心解表透疶,祛風除濕 1. 用於麻疶透發不暢,2.用於風寒濕痹辛夷辛溫;肺胃發散風寒,宣通鼻竅1、用於風寒頭痛鼻塞2、用於鼻淵頭痛鵝不食草辛,溫;肺肝祛風散寒,宣通鼻竅,化痰止咳1、用於風寒頭痛及鼻淵鼻塞2、用於濕瘡腫毒3、用於寒痰咳喘證第二节發散風熱藥薄荷辛,涼;肺肝發散風熱,清利咽喉,透疶解毒,疏肝解鬱1、用於外感風熱及溫病初起的發熱、微惡風寒、頭痛者2、用於風熱上攻所致頭痛目赤,咽喉腫痛3、用於麻疶初起透發不暢,或風疶搔癢4、用於肝氣鬱滯,證見胸悶、痛等牛蒡子辛,苦,寒;肺胃發散風熱,宣肺透疶,利咽散結,解毒消腫1、用於外感風熱,證見咳嗽、吐痰不利等2、用於麻疶初起,透發不暢及風熱發疶等證3、用於風熱或熱毒上攻的咽喉腫痛4、用於熱毒瘡瘍及痄腮蟬蛻甘,寒;肺肝發散風熱,透疶止癢,祛風止痙,退翳明目1、用於外感風熱,咽痛喑啞2、用於麻疶初起,疶發不透及風疶瘙癢3、用於驚癇夜啼,破傷風證4、用於風熱目赤,目翳,多淚桑葉甘苦,寒;肺肝發散風熱,潤肺止咳,平肝明目1、用於外感風熱,溫病初起,證見發熱頭痛、咽喉腫痛等2、用於肺熱或燥熱傷肺,症見咳嗽痰少,鼻咽乾燥等3、用於肝陽眩暈,目赤昏花菊花辛,甘,苦,微寒,肺肝發散風熱,清肝明目,平抑肝陽,清熱解毒1、用於外感風熱及溫病初起初起,發熱頭痛2、用於目疾3、用於肝陽上亢,頭痛眩暈4、用於疔瘡中毒蔓荊子辛苦微寒;膀胱肝胃發散風熱,清利頭目1、用於外感風熱所致頭暈、頭痛及偏頭痛等證2、用於目赤腫痛,目昏多淚柴胡苦辛,微寒,肝膽疏散退熱,疏肝解鬱,升舉陽氣,清膽截瘧1、用於少陽證,外感發熱2、用於肝鬱氣滯,胸脅疵痛,月經不調3、用於氣虛下陷,久瀉脫肛,胃、子宮下垂4、用於瘧疾升麻辛、微甘,微寒,肺脾胃大腸發表透疶,清熱解毒,升舉陽氣1、用於發熱頭痛,麻疶透發不暢2、用於熱毒所致多種病證3、用於中氣下陷所致脫肛,子宮脫垂,崩漏不止葛根甘辛涼,脾胃解肌退熱,透發麻疶生津止渴,升陽舉陷1、用於外感發熱,頭痛項強2、用於麻疶透發不暢3、用於熱病煩渴,內熱消渴4、用於熱泄熱痢,脾虛久瀉*淡豆豉甘辛涼,肺胃解表,除煩 1.用於外感表證,2.胸中煩悶,虛煩不眠。
如文档对你有用,请下载支持!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解表药,又谓发表药。
第一节发散风寒药药名性味与归经功效临床应用麻黄辛、微苦,温。
肺膀胱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1、用于风寒表实证2.用于咳喘实证3.用于风水水肿桂枝辛、甘,温肺心膀胱发汗解肌,温经通脉通阳化气1、用于外感风寒表证2、用于寒凝血滞的痹证,脘腹冷痛,痛经,经闭等证3、用于胸痹,痰饮,水肿及心动悸,脉结代。
紫苏辛,温,肺脾发汗解表,行气宽中解鱼蟹毒1、用于外感风寒证2、用于脾胃气滞证3、用于食鱼蟹中毒生姜辛,微温,肺脾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1、用于外感风寒表证2、用于多种呕吐证3、用于风寒咳嗽香薷辛,微温,肺胃脾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1、用于阴暑证2、用于水肿荆芥辛,微温肺肝祛风解表,透疹止痒止血1、用于外感表证2、用于麻疹透发不畅,风疹搔痒3、用于疮疡初起兼有表证4、用于吐衄下血防风辛甘微温,膀胱肝脾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1、用于外感表证2、用于风寒湿痹证3、用于破伤风羌活辛苦温,膀胱肾发散风寒,胜湿止痛1、用于外感风寒表证2、用于风寒湿痹证白芷辛,温,肺胃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燥湿止带1、用于风寒感冒,头痛,牙痛2、用于鼻塞,鼻渊3、用于疮疡肿毒4、用于寒湿带下细辛辛温;有小毒,肺肾心祛风解表,散寒止痛温肺化饮,通窍1、用于外感风寒及阳虚外感证2、用于头痛,痹痛,牙痛等痛证3、用于寒饮咳喘苍耳子辛苦温;有小毒,(肺)祛风解表,宣通鼻窍,除湿止痛1、用于风寒表证及鼻渊2、用于痹证第二节发散风热药薄荷辛,凉;肺肝发散风热,清利咽喉,透疹解毒,疏肝解郁1、用于外感风热及温病初起的发热、微恶风寒、头痛者2、用于风热上攻所致头痛目赤,咽喉肿痛3、用于麻疹初起透发不畅,或风疹搔痒4、用于肝气郁滞,证见胸闷、痛等牛蒡子辛,苦,寒;肺胃发散风热,宣肺透疹,利咽散结,解毒消肿1、用于外感风热,证见咳嗽、吐痰不利等2、用于麻疹初起,透发不畅及风热发疹等证3、用于风热或热毒上攻的咽喉肿痛4、用于热毒疮疡及痄腮桑叶甘苦,寒;肺肝发散风热,润肺止咳,平肝明目1、用于外感风热,温病初起,证见发热头痛、咽喉肿痛等2、用于肺热或燥热伤肺,症见咳嗽痰少,鼻咽干燥等3、用于肝阳眩晕,目赤昏花菊花辛,甘,苦,微寒,肺肝发散风热,清肝明目,平抑肝阳,清热解毒1、用于外感风热及温病初起初起,发热头痛2、用于目疾3、用于肝阳上亢,头痛眩晕4、用于疔疮中毒柴胡苦辛,微寒,肝胆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清胆截疟1、用于少阳证,外感发热2、用于肝郁气滞,胸胁疼痛,月经不调3、用于气虚下陷,久泻脱肛,胃、子宫下垂4、用于疟疾葛根甘辛凉,脾胃解肌退热,透发麻疹生津止渴,升阳举陷1、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强2、用于麻疹透发不畅3、用于热病烦渴,内热消渴4、用于热泄热痢,脾虚久泻凡以清解里热为主要作用,用治里热证的药物,称为清热药。
如文档对你有用,请下载支持!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解表药,又谓发表药。
第一节发散风寒药药名性味与归经功效临床应用麻黄辛、微苦,温。
肺膀胱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1、用于风寒表实证2.用于咳喘实证3.用于风水水肿桂枝辛、甘,温肺心膀胱发汗解肌,温经通脉通阳化气1、用于外感风寒表证2、用于寒凝血滞的痹证,脘腹冷痛,痛经,经闭等证3、用于胸痹,痰饮,水肿及心动悸,脉结代。
紫苏辛,温,肺脾发汗解表,行气宽中解鱼蟹毒1、用于外感风寒证2、用于脾胃气滞证3、用于食鱼蟹中毒生姜辛,微温,肺脾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1、用于外感风寒表证2、用于多种呕吐证3、用于风寒咳嗽香薷辛,微温,肺胃脾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1、用于阴暑证2、用于水肿荆芥辛,微温肺肝祛风解表,透疹止痒止血1、用于外感表证2、用于麻疹透发不畅,风疹搔痒3、用于疮疡初起兼有表证4、用于吐衄下血防风辛甘微温,膀胱肝脾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1、用于外感表证2、用于风寒湿痹证3、用于破伤风羌活辛苦温,膀胱肾发散风寒,胜湿止痛1、用于外感风寒表证2、用于风寒湿痹证白芷辛,温,肺胃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燥湿止带1、用于风寒感冒,头痛,牙痛2、用于鼻塞,鼻渊3、用于疮疡肿毒4、用于寒湿带下细辛辛温;有小毒,肺肾心祛风解表,散寒止痛温肺化饮,通窍1、用于外感风寒及阳虚外感证2、用于头痛,痹痛,牙痛等痛证3、用于寒饮咳喘苍耳子辛苦温;有小毒,(肺)祛风解表,宣通鼻窍,除湿止痛1、用于风寒表证及鼻渊2、用于痹证第二节发散风热药薄荷辛,凉;肺肝发散风热,清利咽喉,透疹解毒,疏肝解郁1、用于外感风热及温病初起的发热、微恶风寒、头痛者2、用于风热上攻所致头痛目赤,咽喉肿痛3、用于麻疹初起透发不畅,或风疹搔痒4、用于肝气郁滞,证见胸闷、痛等牛蒡子辛,苦,寒;肺胃发散风热,宣肺透疹,利咽散结,解毒消肿1、用于外感风热,证见咳嗽、吐痰不利等2、用于麻疹初起,透发不畅及风热发疹等证3、用于风热或热毒上攻的咽喉肿痛4、用于热毒疮疡及痄腮桑叶甘苦,寒;肺肝发散风热,润肺止咳,平肝明目1、用于外感风热,温病初起,证见发热头痛、咽喉肿痛等2、用于肺热或燥热伤肺,症见咳嗽痰少,鼻咽干燥等3、用于肝阳眩晕,目赤昏花菊花辛,甘,苦,微寒,肺肝发散风热,清肝明目,平抑肝阳,清热解毒1、用于外感风热及温病初起初起,发热头痛2、用于目疾3、用于肝阳上亢,头痛眩晕4、用于疔疮中毒柴胡苦辛,微寒,肝胆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清胆截疟1、用于少阳证,外感发热2、用于肝郁气滞,胸胁疼痛,月经不调3、用于气虚下陷,久泻脱肛,胃、子宫下垂4、用于疟疾葛根甘辛凉,脾胃解肌退热,透发麻疹生津止渴,升阳举陷1、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强2、用于麻疹透发不畅3、用于热病烦渴,内热消渴4、用于热泄热痢,脾虚久泻凡以清解里热为主要作用,用治里热证的药物,称为清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