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201911)
- 格式:ppt
- 大小:395.00 KB
- 文档页数:15
(参考)2019年高考化学考点解读+命题热点突破专题13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考向解读】1.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2.能根据实验试题要求,做到:(1)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2)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3)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4)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3.各部分实验基础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
【命题热点突破一】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探究1.实验方案的设计(1)基本要求(2)基本步骤①认真审题,明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原理。
②根据实验原理选择仪器和药品,并设计出合理的实验装置和操作步骤。
③准确地记录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和数据,并运用分析、计算、图表、推理等方法处理有关实验现象和数据,得出正确的结论。
2.实验方案的评价(1)评价原则①实验原理科学合理;②操作和装置简单可行;③符合绿色化学理念;④药品和操作安全可靠。
(2)评价类型①评价实验原理;②评价实验方案;③评价药品和仪器;④评价实验现象和结论。
3.探究型实验的基本程序解答探究型实验题的基本程序可用以下流程图表示:(1)提出问题要提出问题,首先得发现问题,对题给信息进行对比、质疑,通过思考提出值得探究的问题。
此外,实验中出现的特殊现象也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重要契机。
(2)提出猜想所谓猜想就是根据已有知识对问题的解决提出的几种可能的情况。
有一些问题,结论有多种可能(这就是猜想),只能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3)设计验证方案提出猜想后,就要结合题给条件,设计出科学、合理、安全的实验方案,对可能的情况进行探究。
实验设计中,关键点是对试剂的选择和实验条件的调控。
(4)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根据设计的实验方案,根据实验现象进行推理分析或计算分析得出结论。
例1.(2016·,27,12分)以废旧铅酸电池中的含铅废料(Pb、PbO、PbO2、PbSO4及炭黑等)和H2SO4为原料,制备高纯PbO,实现铅的再生利用。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2019年高考考纲解读】1.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2.能根据实验试题要求,做到:(1)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2)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3)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4)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3.以上各部分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
【重点、难点剖析】一、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1.三种常见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流程(1)物质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①条件合适,操作方便;②原理正确,步骤简单;③原料丰富,价格低廉;④产物纯净,污染物少。
设计的基本流程为:根据目标产物→确定可能原理→设计可能实验方案→优化实验方案→选择原料→设计反应装置(方法、仪器等)→实施实验(步骤、操作要点、控制反应条件等)→分离提纯产品。
(2)性质探究性实验方案的设计:主要是从物质的结构特点或从所属类型的典型代表物去推测物质可能具有的一系列性质,而后据此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方案,去探索它所可能具有的性质。
设计的基本流程为:根据物质的组成、结构和类型→提出性质猜想→设计实验逐个验证→记录现象和数据→归纳分析→合理推断得出结论。
(3)性质验证实验方案的设计:主要是求证物质具备的性质,关键是设计出简捷的实验方案,要求操作简单,简便易行,现象明显,且安全可行。
设计的基本流程为:根据物质的性质→设计可能实验方案→优化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原理、方法、步骤、仪器、药品、操作要点等)→观察现象记录数据→综合分析得出结论。
2.实验仪器的选用和连接二、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化学实验方案的常见评价方向1.从可行性方面(1)实验原理是否正确、可行;(2)实验操作是否安全、合理;(3)实验步骤是否简单、方便;(4)实验效果是否明显等。
2.从“绿色化学”角度(1)反应原料是否易得、安全、无毒;(2)反应速率是否较快;(3)原料利用率以及合成物质的产率是否较高;(4)合成过程是否造成环境污染。
3.从“安全性”方面(1)净化、吸收气体及熄灭酒精灯时要防液体倒吸;(2)进行某些易燃易爆实验时要防爆炸(如H2还原CuO应先通H2,气体点燃先验纯等);(3)防氧化(如H2还原CuO后要“先灭灯再停氢”,白磷切割宜在水中等);(4)防吸水(如实验、取用、制取易吸水、潮解、水解的物质宜采取必要措施,以保证达到实验目的)。
2019高考化学二轮精品教学案:11.4化学实验方案设计、评价与改进【一】制备实验方案设计制备实验设计思路及一般方法列出可能的几种制备方法和途径,然后进行分析和比较,从中选取最正确的实验方法。
在制订具体的实验方案时,还应注意对实验条件进行严格、有效的控制。
其顺序是:特别提醒:制备实验方案遵循的原那么:〔1〕条件合适,操作方便;〔2〕原理正确,步骤简单;〔3〕原料丰富,价格低廉;产物纯净,染污物少。
(2)在图Ⅱ中,要观察到FE(OH)2的生成,B管中的试剂可以是实验操作的步骤是(反应试剂已加入)①②假设操作步骤①和②颠倒,能否看到FE(OH)2白色沉淀?试说明理由:(3)假设用图Ⅲ装置实验,阳极材料应选用,阴极用石墨,阳极反应,阴极反应是,该实验有一明显的不足,不利于长久清楚地看到FE(OH)2白色沉淀的生成,请指出并设法克服。
【感悟提高】解答此题要求对铁元素的化合的知识能灵活运用,正确掌握FE(OH)2制备条件,能将物理中大气压的知识运用到化学实验中,将基础实验与创新运用结合,将装置创新与原理创新结合。
【二】性质实验设计型〔1〕探索性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分析其结构特点或从所属类型的典型代表物去推测物质可能具有的一系列性质,而后据此设计合理实验方案,探索可能具有的性质。
提出假设假设L:红色粉末是FE2O3假设2:红色粉末是CU2O假设3:红色粉末是FE2O3和CU2O的混合物设计探究实验取少量粉末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在所得溶液中滴加KSCN试剂。
(1)假设假设1成立,那么实验现象是。
(2)假设假设2成立,那么实验现象是有。
(3)假设固体放入足量稀硫酸中,经充分反应后,固体全部溶解,滴加KSCN试剂时,溶液不变红色,那么证明假设(填数字)成立,写出可能发生的离子方程式。
(4)经实验分析,确定红色粉末为FE2O3和CU2O的混合物。
实验小组欲用加热法测定CU2O的质量分数。
取AG固体粉末在空气中充分加热,待质量不再变化时,称其质量为BG(B》A),那么混合物中CU2O的质量分数为。
(全国通用)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38讲实验方案范文的设计与评价学。
内部文件,版权追溯内部文件,版权追溯第38讲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1.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1)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思路根据实验目的和原理及所选用的药品和仪器,设计合理的装置,并且从几种方案中分析选择出最佳方案。
(2)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步骤2.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1)实验评价的主要形式从评价的主要针对点来看,实验综合题可分为装置评价型和原理评价型两类。
①实验装置的评价对比各方案装置,从装置的合理性、操作的简便可行性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选出最佳装置。
②实验原理的评价紧扣实验目的,对各方案的原理综合考虑,从原理是否科学、原料是否节约、误差是否较小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选出最佳方案。
(2)实验方案评价的解题思路一个实验方案的优劣主要从实验原理是否科学合理,操作与装置是否简单可行,以及绿色化学和安全性的角度去评价。
①从“科学性”和“可行性”方面对实验方案作出评价评价时可从以下4个方面分析:实验原理是否科学;实验操作是否合理;实验步骤是否简单、方便;实验效果是否明显。
②从“绿色化学”视角对实验方案作出评价反应原料是否易得、安全、无毒;反应速率是否合适;原料利用率以及生成物的产率是否较高;实验过程中是否造成环境污染。
③从“安全性”方面对实验方案作出评价化学实验从安全角度常考虑的因素主要有防倒吸、防爆炸、防吸水、防泄漏、防着火、防溅液、防破损等。
21.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ABC实验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将铜粉加入1.0mol·LFe2(SO4)3溶液中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将0.1mol·LMgSO4溶液滴入DNaOH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0.1mol·LCuSO4溶液答案D解析稀硝酸与过量的铁粉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NO气体、水,无铁离子生成,所以加入KSCN溶液后,不变红色,现象错误,A错误;Cu与硫酸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铜和硫酸亚铁,无黑色固体出现,现象错误,B错误;铝在空气中加热生成的氧化铝的熔点较高,所以内部熔化的铝不会滴落,C 错误;硫酸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再加入硫酸铜,则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所以氢氧化铜的溶度积比氢氧化镁的溶度积小,D正确。
第四节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1.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五项基本原则2.化学实验设计的基本内容3.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思路根据实验目的和原理及所选用的药品和仪器,设计合理的装置,并且从几种方案中分析选择出最佳方案。
4.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步骤(1)明确目的,弄清原理:(2)选择实验用品:(3)实施实验操作——注意严谨性、逻辑性、规范性、安全性。
(4)记录实验现象、数据——全面而准确。
(5)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5.实验设计示例设计实验证明氯酸钾中含有氯元素。
(1)实验原理(用化学或离子方程式表示):2KClO 3=====MnO 2△2KCl +3O 2↑,Ag ++Cl -===AgCl ↓。
(2)实验试剂:氯酸钾固体、MnO2、AgNO3溶液、稀硝酸。
(3)操作步骤:①将氯酸钾和MnO2混合共热。
②冷却至室温,加水充分溶解后,过滤。
③取少量滤液于一洁净试管中,加入几滴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氯酸钾中含有氯元素。
实验方案的评价1.化学实验评价的内容(1)评价实验原理——是否明确、合理(2)评价实验方案——是否安全、可行(3)评价药品、仪器——是否方便、易得(4)评价实验现象和结论——是否明显、清晰2.实验评价题的常见考查角度(1)从绿色化学的思想(操作简单、药品价廉、安全无污染、现象明显)评价不同实验方案的优劣。
(2)如果实验中提供试剂的价格,要注意成本的核算。
1.如何通过实验证明H2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答案】H2O2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证明H2O2具有还原性;H2O2能使KI溶液(含淀粉)变蓝,证明H2O2具有氧化性。
2.设计实验方案证明H2SO3的酸性强于H2CO3。
【答案】三种参考方案如下:方案一:配制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HSO3和NaHCO3溶液,用酸度计(或pH试纸)测两溶液的pH,前者的pH小于后者,证明H2SO3酸性强于H2CO3;方案二:将SO2气体依次通过NaHCO3(或Na2CO3)溶液、酸性KMnO4溶液、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品红溶液不褪色,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H2SO3酸性强于H2CO3;方案三:将CO2气体依次通过NaHSO3(或Na2SO3)溶液、品红溶液,品红溶液不褪色,证明H2SO3酸性强于H2CO3。
第4课时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B卷)易错现象1.忽视实验过程中的隐蔽性操作,对装置观察不仔细而造成答题失误。
2.对实验基本技能的掌握较差,对物质性质的认识不全面,对仪器的作用的认识存在局限性,对实验结果的定量处理能力不强。
4.缺乏对物质的性质、制备、检验和综合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的统筹安排,知识的迁移能力和整合能力较弱,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
纠错训练1.如下图的烧瓶中收集了一瓶乙烯,请你根据喷泉原理和乙烯化学性质,在图示基础上设计一个方案,使它产生喷泉,力求使水充满整个烧瓶。
(简述原理与操作)2.某同学通过下列装置进行实验,推断SO2与Na2O2反应的产物,已知SO2可由浓H2SO4与Na2SO3反应制取,Na2O2完全反应。
(1)怎样确定反应中是否有O2生成?;(2)装置B的作用是;装置D的作用是;(3)该同学为了确定另一产物是Na2SO3还是Na2SO4,设计实验如下:你认为该同学的实验是否合理,理由。
若你认为不合理,请你设计一个合理实验来确定产物(括号内填加入物质,方框内填现象);若你认为合理,可不回答此问。
检测提高1.某硝酸钠固体中混有少量硫酸铵和碳酸氢钠杂质,试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既除去杂质,又配成硝酸钠溶液。
供选用的试剂有:①稀HCl ②稀HNO3③稀H2SO4④NaOH溶液⑤Na2CO3溶液⑥BaCl2溶液⑦Ba(OH)2溶液⑧Ba(NO3)2溶液供选用的实验操作有:A.加热B.过滤C.分液D.蒸发E.蒸馏F.结晶要求:试剂不超过三种,空格按要求填人试剂或操作的序号,可不填满。
实验方案:先将固体溶于蒸馏水配成溶液,然后填下列空格:选择试剂选择操作2.实验室有CuO和Cu粉的混合物。
请你利用给出的实验仪器及试剂,设计两种测定该样品(已称实验方法实验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实验所用仪器(用编号表示)实验需直接测定的有关物理量(用文字说明)12实验可能用到的主要仪器:①托盘天平②启普发生器⑧硬质玻璃管④泥三角⑤烧杯⑥坩埚⑦酒精灯⑧玻棒⑨漏斗⑩干燥管实验可能用到的试剂:a.锌粒b.稀硫酸c.氯化钠溶液d,浓硫酸3.选择使用下列仪器、药品验证由铜和适量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中含有NO(N2和O2的用量可自由控制)已知:ⅠNO+NO2+2OH-=2NO2-+H2OⅡ气体液化温度NO2:21℃,NO:-152℃(1)现有甲、乙、丙3位同学分别设计了以下3个实验方案(用仪器的连接顺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