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黄酮类练习题
- 格式:pdf
- 大小:147.50 KB
- 文档页数:7
黄酮类化合物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1.黄酮类化合物是泛指两个苯环通过A.中央二碳链相互连接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B.中央三碳链相互连接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C.中央四碳链相互连接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D.中央五碳链相互连接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E.中央六碳链相互连接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黄酮类化合物2.大多数黄酮类化合物的基本母核为A.2-苯基色满酮B.2-苯基色原酮C.3-苯基色原酮D.色原酮E.色满酮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黄酮类化合物3.黄酮类化合物的颜色一般为A.红色B.黄色C.类白色D.白色E.无色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黄酮类化合物4.下面化合物中哪一个在水中的溶解性最小A.黄烷苷元B.黄酮苷元C.黄酮单糖苷D.黄酮二糖苷E.黄酮三糖苷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黄酮类化合物5.下面化合物中哪一个酸性最强A.7,4,-二羟基黄酮B.5,7-二羟基黄酮C.7-羟基黄酮D.5-羟基黄酮E.7,3,-二羟基黄酮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黄酮类化合物6.鉴定黄酮类化合物最常见的颜色反应为A.盐酸-镁粉反应B.四氢硼钠反应C.硼酸显色反应D.碱性试剂显色反应E.三氯化铁反应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黄酮类化合物7.判断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3或5羟基存在与否的试剂为A.锆盐-枸橼酸B.1%.三氯化铝C.氯化锶/氨性甲醇溶液D.醋酸镁甲醇溶液E.1%.醋酸铅水溶液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黄酮类化合物8.提取黄酮苷元宜用溶剂为A.0.1%.盐酸B.沸水C.冷水D.氯仿E.甲醇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黄酮类化合物9.不同类型黄酮类化合物从聚酰胺柱上洗脱的先后顺序为A.二氢黄酮单糖苷>异黄酮>二氢黄酮>黄酮>黄酮醇B.异黄酮>二氢黄酮单糖苷>黄酮>二氢黄酮>黄酮醇C.二氢黄酮单糖苷>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异黄酮D.二氢黄酮单糖苷>二氢黄酮>黄酮>黄酮醇>异黄酮E.异黄酮>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二氢黄酮单糖苷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黄酮类化合物10.下面化合物从聚酰胺柱上洗脱时间最长的为A.7,2′,4′-三羟基黄酮B.7,4′-二羟基黄酮C.5,7-二羟基黄酮D.5,7,3′-三羟基黄酮E.4′-羟基黄酮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黄酮类化合物11.下面化合物在聚酰胺薄层色谱上Bf最小的化合物为A.5,7-二羟基黄酮B.7,2′,4′-三羟基黄酮C.4′-羟基-7-O-β-glc-黄酮苷D.4′-羟基黄酮E.3-鼠李糖-7-葡萄糖-4′-羟基黄酮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黄酮类化合物12.对二氢黄酮类化合物专属性较高的还原剂为A.醋酸镁甲醇溶液B.锆盐-枸橼酸反应C.硝酸铝溶液D.四氢硼钠试剂E.氨性氯化锶甲醇溶液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黄酮类化合物13.不能与黄酮类化合物发生络合反应的试剂为A.铝盐试剂B.铅盐试剂C.锆盐试剂D.镁盐试剂E.钠盐试剂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黄酮类化合物14.二氢黄酮类化合物与四氢硼钠反应后产生络合物颜色为A.黄~红色B.红~紫色C.紫~蓝色D.蓝~绿色E.绿~黑色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黄酮类化合物15.黄酮类化合物与铅盐反应产生沉淀为A.黄~红色B.红~紫色C.紫~蓝色D.蓝~绿色E.绿~黑色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黄酮类化合物16.氯化锶与黄酮类化合物的反应环境为A.弱酸性B.弱碱性C.中性D.强酸性E.强碱性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黄酮类化合物17.下面化合物在水中溶解度最大的是A.黄酮B.黄酮醇C.查耳酮D.二氢黄酮E.二氢黄酮苷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黄酮类化合物18.下面化合物的苷元在水中溶解度最大的是A.黄酮B.黄酮醇C.花色苷元(花青素)D.查耳酮E.二氢黄酮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黄酮类化合物19.7-羟基黄酮在下面哪种溶媒中溶解度最大A.水溶液B.碱性水溶液C.吡啶D.甲酰胺E.氯仿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黄酮类化合物20.γ-吡喃环上的1-O-氧原子,有未共用的电子对,表现A.微弱碱性B.酸性C.中等程度碱性D.强碱性E.极强碱性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黄酮类化合物21.下面化合物中无盐酸-镁粉反应的是A.黄酮B.黄酮醇C.二氢黄酮D.二氢黄酮醇E.查耳酮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黄酮类化合物22.大多数黄酮类化合物的盐酸镁粉反应多呈A.黄-红色B.蓝~紫色C.绿-黑色D.橙红-紫红色E.黄-绿色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黄酮类化合物23.下面哪个化合物能与1%.醋酸铅发生沉淀反应A.5-羟基黄酮B.7-羟基黄酮C.4′-羟基黄酮D.7,4′-二羟基黄酮E.2′,4′-二羟基黄酮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黄酮类化合物24.下面化合物能发生锆盐-枸橼酸反应的是A.3-羟基黄酮B.6-羟基黄酮C.6,7-二羟基黄酮D.7,4,-二羟基黄酮E.3′,4′-二羟基黄酮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黄酮类化合物25.花青素在什么条件下显红色A.pH=8B.pH=8.5C.pH=12D.pH=10E.PH=5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黄酮类化合物26.黄酮分子在引入什么助色团后使化合物颜色加深A.7(位)OHB.2′(位)OHC.3(位)OHD.5(位)OHE.3′(位)OH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黄酮类化合物27.一般无颜色的黄酮类化合物是A.黄酮苷元B.黄酮苷C.黄酮醇苷元D.黄酮醇苷E.二氢黄酮苷元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黄酮类化合物28.一般游离的黄酮苷元在下面溶剂中溶解度最小的是A.水B.乙醚C.乙酸乙酯D.乙醇E.甲醇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黄酮类化合物29.下面化合物中最先从聚酰胺柱上被洗脱的是A.查耳酮B.二氢黄酮C.黄酮苷元D.黄酮单糖苷E.黄酮醇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黄酮类化合物30.在用pH梯度萃取法分离酸性强弱不同的黄酮苷元时,能溶于5%.NaHCO3溶液的化合物是A.7,4′-二羟基黄酮B.7-羟基黄酮C.2′-羟基黄酮D.5-羟基黄酮E.4′-羟基黄酮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黄酮类化合物31.作为银杏黄酮质量标准的黄酮类化合物为A.槲皮素B.橙皮苷C.芦丁D.银杏内酯E.山奈酚及其苷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黄酮类化合物32.黄芩苷在结构分类上属于A.黄酮类化合物B.黄酮醇类化合物C.二氢黄酮类化合物D.异黄酮类化合物E.黄烷醇类化合物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黄酮类化合物33.天然黄酮类化合物一般分为几种A.5种B.6种C.7种D.8种E.9种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黄酮类化合物34.提取一般苷类成分不加酸,是为了避免A.成盐B.酯化C.盐析D.水解E.形成沉淀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黄酮类化合物35.提取黄酮类化合物常用的碱提取酸沉淀法是利用黄酮类化合物的A.强酸性B.弱酸性C.强碱性D.弱碱性E.中性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黄酮类化合物36.应用聚酰胺柱色谱分离黄酮类化合物的原理是A.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羟基的数目不同B.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羟基的位置不同C.溶剂与黄酮类化合物之间形成氢键缔合能力的大小D.黄酮类化合物与聚酰胺之间形成氢键能力的大小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黄酮类化合物37.在溶剂提取法中黄酮类化合物最常用的提取溶剂是A.氯仿B.甲醇和乙醇C.乙酸乙酯D.丙酮E.乙醚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黄酮类化合物38.提取黄酮苷元时不宜用A.氯仿B.甲醇C.乙醇D.5%.NaHCO3E.乙醚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习题】一、名词解释1.黄酮类化合物2.碳苷3.四氢硼钠反应4.盐酸-镁粉反应5.锆-枸橼酸反应6.RDA裂解7.Wessely-Moser重排8.pH梯度萃取法9.插烯酸二、填空题1.黄酮类化合物是指含有骨架的一类成分。
2.确定黄酮化合物结构具有5-OH的方法有、、。
3.黄酮类化合物因其结构的不同而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
其中和等系非平面性分子,水中溶解度较大;和等系平面性分子,在水中溶解度较小;虽也具有平面性结构,但因以离子形式存在,亲水性最强,水溶度最大。
4.对黄酮醇类化合物和二氢黄酮醇类化合物来说,可用显色反应进行区分。
6.花青素类化合物的颜色随pH不同而不同,一般呈在pH<7的条件下呈现色,在pH为8.5的条件下呈现色,在pH>8.5的条件下呈现色。
11.用葡聚糖凝胶Sephadex-LH20分离黄酮苷化合物时,分离主要原理是,当用此凝胶分离黄酮苷元时,则主要是依靠作用,这种作用强度大小取决于。
12.纸色谱法是分离和鉴定黄酮苷类化合物的一种常用的方法,常采用双向展开方式,第一向展开剂常采用性溶剂,分离原理为,第二向展开剂常选用溶液,主要分离原理为。
三、判断题1.黄酮类化合物都是平面结构。
2.多数黄酮苷元具有旋光性,而黄酮苷则无。
3.黄酮分子中引入7,4’-位羟基,促进电子位移和重排,使其颜色加深。
4.硅胶、聚酰胺和Sephadex G是分离黄酮类化合物常用的柱色谱填料。
5.用Sephadex-LH20分离黄酮苷时,主要靠分子筛作用。
6.聚酰胺对黄酮类化合物通常在水溶液中表现出最强的吸附能力。
7.黄酮碳苷在常规酸水条件下可以被水解。
8.硼氢化钠显色反应可以用来区分黄酮和二氢黄酮类化合物。
9.黄酮与二氢黄酮相比,黄酮在水溶液中的溶解性更大。
10.碱性氧化铝可以用来分离黄酮类化合物。
四、选择题(一)A型题(单项选择题)1.pH梯度法适用于分离下列哪种类化合物A.黄酮 B.强心苷 C.挥发油 D.香豆素2.下列化合物中其醇溶液与NaBH4反应生成紫~紫红色的是A.黄酮醇 B.黄酮 C.二氢黄酮类 D.异黄酮类3.在5%NaHC03水溶液中溶解度最大的化合物是A.3,5,7-三羟基黄酮 B.7,4’-二羟基黄酮C.3,6-二羟基花色素 D.2’-OH查耳酮4.下列黄酮类化合物中的不同位置的取代羟基,酸性最强的是A.6-OH B.3-OH C.5-OH D.7-OH5.某黄酮类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中,加人诊断试剂NaOAc(未熔融)后,带Ⅱ红移10nm,说明该化合物存在的基团为A.5-OH B.7-OH C.4’-OH D.7-OH和4’-OH6.黄酮类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中,加入诊断试剂A1C13后的谱图与.A1C13/HCl谱图完全一致,则示B环结构为A.存在间二酚羟基 B.只存在4’一OHC.不存在邻二酚羟基 D.存在邻二酚羟基7.应用Sephadex—LH20分离下列化合物,最先洗脱出来的化合物为A.黄酮二糖苷 B.黄酮单糖苷C.黄酮苷元 D.黄酮三糖苷8.下列苷类化合物,不能被常规酸催化水解的是A.黄酮碳苷 B.香豆素酚苷 C.蒽醌酚苷 D.人参皂苷10.用活性炭对黄酮类化合物进行纯化,在下列溶剂中吸附力最强的是A.8%的酚水 B.8%的醇水 C.醇 D.水11.黄酮结构中,三氯化铝与下列哪个基团形成的络合物最稳定A.黄酮5-OH B.二氢黄酮5-OHC.黄酮醇3-OH D.邻二酚羟基12.聚酰胺对黄酮类化合物发生最强吸附作用时,应在以下哪种之中A.85%乙醇 B.酸水 C.水 D.15%乙醇13.黄酮类化合物的紫外光谱,在甲醇溶液中加入NaOMe诊断试剂,峰带I 红移动40~60nm,强度不变或增强,说明A.无4’-OH B.无3-OHC.有4’-OH D.有4’-OH和3-OHl4.用聚酰胺色谱分离黄酮类化合物,它的原理是A.离子交换 B.分子筛 C.分配 D.氢键缔合15.与四氢硼钠反应呈阳性的为A.黄酮醇 B.二氢黄酮 C.橙酮 D.异黄酮l6.在紫外光谱法中,用来判断7-OH的诊断试剂是A.醋酸钠-硼酸 B.未熔融醋酸钠 C.甲醇钠 D.熔融醋酸钠(二)X型题(多项选择题)1.盐酸镁粉反应阳性为A.黄酮醇 B.查耳酮 C.橙酮D.异黄酮 E.二氢黄酮2.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分类主要依据A.三碳链的氧化程度 B.是否连接糖链 C.植物来源D.三碳链是否成环 E.B环的位置3.下列化合物中,具有旋光性的黄酮类化合物是A.黄烷醇 B.异黄酮 C.查耳酮 D.橙酮 E.二氢黄酮4.下列化合物中难溶解于水的是A.黄酮醇 B.二氢黄酮醇 C.查耳酮D.黄酮 E.二氢黄酮5.中药槐米中的主要成分为A.可用水进行重结晶B.能发生Molish反应C.可用碱溶解酸沉法提取D.槲皮素E.芦丁6.分离黄酮类化合物常用的方法有A.水蒸气蒸馏法 B.升华法 C.聚酰胺色谱法D.葡聚糖凝胶色谱 E.硅胶色谱法7.3,5,3’,4’-四羟基二氢黄酮可发生下列哪些反应A.Molish反应 B.NaBH4反应 C.SrCI2反应D.ZrOCl2一枸橼酸反应 E.HCl-Mg反应8.芦丁可发生下列哪些反应A.HCI-Mg反应 B.ZrOCl2-枸橼酸反应 C.Molish反应D.SrCl2反应 E.NaBH4反应9.能溶解于5%Na2C03溶液的黄酮可能具有A.5-OH B.3-OH C.7,4’-OHD.7-OH E.4’-OH10.在紫外光谱法中,用来判断黄酮、黄酮醇有无邻二酚羟基的诊断试剂是A.甲醇钠 B.醋酸钠/硼酸 C.醋酸钠D.A1C13/HCl E.SrCl2七、问答题1.黄酮类化合物根据中央三碳链的氧化程度、2-位是否有羟基、B环连接位置和三碳链是否构成环状,可将主要的天然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分类。
中药化学《黄酮类化合物》重点总结及习题本章复习要点:1.了解黄酮类化合物的含义、生源途径、分布及生理活性。
2.熟悉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和分类。
3.掌握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检识方法。
4.掌握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
5.熟悉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测定程序及波谱特征。
第一节概述【含义】经典含义是指以2-苯基色原酮衍生的一类化合物的总称;现代含义是泛指二个苯环(A 环和B环)通过三个碳原子相互连接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的总称,即具有C6-C3-C6结构的一类化合物的总称。
【生源途径】黄酮类在植物体内的生物合成途径是复合型的,分别经莽草酸和乙酸-丙二酸复合途径合成。
【分布及存在形式】黄酮类化合物多存在于高等植物中,并且多以苷的形式存在。
除常见的O-苷外,还发现有C-苷,如葛根素等。
【生理活性】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理活性表现为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保肝作用、抗炎作用、雌性激素样作用、抗菌及抗病毒作用、泻下作用以及解痉作用等。
第二节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依照三碳链的氧化程度、三碳链是否构成环、3-位羟基取代与否、B-环连接位置(2、3-位)进行分类:表6-1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黄酮二氢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醇异黄酮OOABC123456782'3'4'6'5'芹菜素(5,7,4′-三OH黄酮)木犀草素(5,7,3′,4′-四OH黄酮)黄芩素(5,6,7-三OH黄酮)23OO橙皮素(5,7,3 - 三OH,4′-OCH3二氢黄酮)甘草素(7,4′–二OH二氢黄酮)甘草苷(甘草素-7-O-glu苷)23OOOH山柰酚(5,7,4′-三OH黄酮醇)槲皮素(5,7,3′,4′-四OH黄酮醇)杨梅素(5,7,3′,4′,5′-五OH黄酮醇)23O大豆素(7,4′-二OH异黄酮)大豆苷(大豆素-7-O-glc苷)葛根素(7,4′-二OH,8- glc异黄酮苷)23OOOH二氢槲皮素(5,7,3′,4′-四OH二氢黄酮醇)二氢桑色素(5,7,2′,4′-四OH二氢黄酮醇)二氢查耳酮 黄烷-3-醇黄烷-3,4-二醇花色素橙酮 口山酮(双苯吡酮)第三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显色反应【性状】1. 形态黄酮类化合物多为结晶固体,少数(如黄酮苷类)为无定形粉末。
【习题】一、名词解释1.黄酮类化合物2.碳苷3.四氢硼钠反应4.盐酸-镁粉反应5.锆-枸橼酸反应6.RDA裂解7.Wessely-Moser重排8.pH梯度萃取法9.插烯酸二、填空题1.黄酮类化合物是指含有骨架的一类成分。
2.确定黄酮化合物结构具有5-OH的方法有、、。
3.黄酮类化合物因其结构的不同而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
其中和等系非平面性分子,水中溶解度较大;和等系平面性分子,在水中溶解度较小;虽也具有平面性结构,但因以离子形式存在,亲水性最强,水溶度最大。
4.对黄酮醇类化合物和二氢黄酮醇类化合物来说,可用显色反应进行区分。
5.下列化合物混合在一起,现用Sephadex-LH20柱色谱进行分离,请写明它们的流出顺序为: > > > > > 。
6.花青素类化合物的颜色随pH不同而不同,一般呈在pH<7的条件下呈现色,在pH 为8.5的条件下呈现色,在pH>8.5的条件下呈现色。
7.有下面一组化合物,请写明其酸性强弱的先后顺序为 > > > 。
1。
> > > 有下列四个化合物,8.请比较它们酸性的强弱,。
> > > . 9有下列四个化合物,请比较它们酸性的强弱,进行洗脱,这四个化合物CHCl.用硅胶柱色谱分离下列一组化合物,用-MeOH1O3> > > 。
保留时间的大小顺序为:,当用.用葡聚糖凝胶 11Sephadex-LH20分离黄酮苷化合物时,分离主要原理是。
作用,这种作用强度大小取决于此凝胶分离黄酮苷元时,则主要是依靠常采用双向展开.纸色谱法是分离和鉴定黄酮苷类化合物的一种常用的方法, 12溶性溶剂,分离原理为,第二向展开剂常选用方式,第一向展开剂常采用液,主要分离原理为。
DCBA13.有下列四种黄酮类化合物、、、3请比较其酸性和极性的大小:;酸性 > > >。
天然药物化学--黄酮类化合物练习题一、A11、可用5%NaHCO3水溶液萃取的是A、4’-羟基黄酮B、7’-羟基黄酮C、5,4’-二甲氧基黄酮D、7,4’-二羟基黄酮E、5-羟基黄酮2、在5%NaHCO3水溶液中溶解度最大的化合物是A、3,5,7-三羟基黄酮B、2,4'-二羟基查耳酮C、3,4'-二羟基黄酮D、7,4'-二羟基黄酮E、5-羟基异黄酮3、可用于区别3-羟基黄酮与5-羟基黄酮的显色反应有A、铝盐反应B、四氢硼钠(钾)反应C、碱性试剂显色反应D、三氯化铁反应E、锆盐反应4、黄酮类化合物显酸性是因为结构中含有A、苯甲酰系统B、酚羟基C、γ吡喃酮上的醚氧原子D、苯环(B环)E、桂皮酰系统5、与四氢硼钠试剂反应呈阳性的是A、二糖B、三糖C、二氢黄酮D、单糖E、多糖6、黄酮类化合物中酸性最强的酚羟基是A、6-0HB、5-OHC、8-OHD、7-OHE、3-OH7、与盐酸-镁粉显橙红色至紫红色反应的是B、黄酮醇、黄酮、二氢黄酮C、香豆素D、查耳酮E、儿茶素8、下列化合物加入二氯氧化锆可生成黄色络合物,但在反应液中加入枸橼酸后显著褪色的是A、3-羟基黄酮B、5-羟基黄酮C、7-羟基黄酮D、4'-羟基黄酮E、3'-羟基黄酮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3-OH黄酮苷水溶性大于7-OH黄酮苷B、3-OH黄酮苷水溶性大于5-OH黄酮苷C、7-0H黄酮苷水溶性大于4-OH黄酮苷D、7-OH黄酮苷水溶性大于3-0H黄酮苷E、3-OH黄酮苷水溶性大于4-OH黄酮苷10、与二氢黄酮反应后产生橙红色至紫红色荧光的是A、盐酸-镁粉反应B、四氢硼钠C、醋酸-镁粉反应D、四氢硼钾E、三氯化铁11、引入哪类基团可以使黄酮类化合物脂溶性增加A、-OHB、-OCH3C、金属离子D、-CH2OHE、-COOH12、黄酮类化合物具有碱性,可与浓硫酸成盐,是因为结构中存在A、γ-吡喃环上的1-氧原子B、γ-吡喃环上的羰基C、γ-吡喃环上3-羟基D、7位酚羟基E、苯环13、下列黄酮类化合物极性最大的是A、二氢黄酮B、查耳酮C、异黄酮D、花色素14、盐酸-镁粉反应通常呈阳性的是A、儿茶素B、黄酮C、异黄酮D、查耳酮E、二蒽酮15、下列黄酮类化合物酸性强弱顺序正确的是A、7-羟基黄酮>6-羟基黄酮>5-羟基黄酮B、7-羟基黄酮>5-羟基黄酮>6-羟基黄酮C、6-羟基黄酮>7-羟基黄酮>5-羟基黄酮D、6-羟基黄酮>5-羟基黄酮>7-羟基黄酮E、5-羟基黄酮>6-羟基黄酮>7-羟基黄酮16、中成药“双黄连注射液”的主要活性成分是A、黄芩苷B、山柰酚C、槲皮素D、紫草素E、大黄酸17、下列黄酮类化合物中,共轭链最短的是A、查耳酮B、二氢黄酮C、黄酮醇D、黄酮E、花青素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 pH梯度萃取法,一般规律如下:酸性强弱:7,4’-二羟基黄酮类>7-或4’-羟基黄酮类>一般酚羟基黄酮类>5-羟基黄酮类提取溶剂依次为:溶于5%NaHCO3溶液溶于5%Na2CO3溶液溶于0.2%NaOH溶液溶于4%NaOH溶液【该题针对“黄酮类提取与分离”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1082300,点击提问】2、【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这几个羟基黄酮类化合物中7,4-二羟基黄酮酸性最强,它可与弱碱NaHCO3反应成盐,从而易溶在5%NaHCO3水溶液中。
黄酮类化合物习题问答题1. 常见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可分为哪几类。
2. 试述黄酮类化合物的广义概念及分类依据。
写出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异黄酮、查耳酮、橙酮的基本结构。
3. 试述黄酮(醇)、查耳酮难溶于水的原因。
4. 试述二氢黄酮、异黄酮、花色素水溶性比黄酮大的原因。
5. 如何检识药材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
6. 为什么同一类型黄酮苷进行PC,以2%~6%醋酸溶液为展开剂,Rf值大小依次为三糖苷>双糖苷>单糖苷>苷元。
7. 为什么用碱溶酸沉法提取黄酮类化合物时应注意pH的调节。
8. 简述用碱溶酸沉法从槐米中提取芸香苷加石灰乳及硼砂的目的。
9. 试述用聚酰胺柱分离补骨脂甲素(为二氢黄酮类)和补骨脂乙素(为查耳酮类)的依据?10. 写出黄芩素、黄芩苷的结构式?11. 简述黄芩中提取黄芩苷的依据。
12. 简述从槐米中提取和精制芸香苷的原理。
13. 写出从槐米中提取芸香苷的工艺流程(碱溶酸沉法)。
14. 如何分离芦丁和槲皮素?说明分离原理。
15. 从槐米中提取芦丁,为何用石灰乳调pH至8~9。
16. 试比较下列化合物进行PC时的Rf至顺序A. 芹菜素(5,7,4-三OH黄酮)B. 槲皮素(5,7,3′4′-四OH黄酮醇)C. 木犀草素(5,7,3′4′-四OH黄酮)D. 剌槐素(5,7-二OH,4′-OCH3黄酮)E. 芦丁(槲皮素-3-O-芸香糖苷)F. 异槲皮苷(槲皮素-3-O-glu苷)(1)以BAW系统(4:1:5上层)展开(2)以3%HAC溶液展开判断题1. 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分布于植物界,大部分以游离形式存在,一部分以苷的形式存在。
2. 黄酮分子中引入7,4′位羟基,促使电子位移和重排,使颜色加深。
3. 以BAW系统进行PC检识黄酮苷与其苷元,展层后苷元的Rf值大于苷。
4. 用2%~6%醋酸/水溶液为展开剂,对黄酮苷与其苷元进行PC,展层后苷元的Rf值大于苷。
5. 黄酮类化合物,因其分子具有酚羟基故都可与醋酸铅试剂产生沉淀。
第七章黄酮类化合物(一)选择题A型题(单选题)1.黄酮类化合物的准确定义为()A.两个苯环通过三碳链相连的一类化合物 B.γ-吡喃酮C.2-苯基色原酮 D.2-苯基苯并α-吡喃酮 E.2-苯基苯并γ-吡喃酮2.色原酮环C2、C3间为单键,B环连接在C2位的黄酮类化合物是()A.黄酮醇 B.异黄酮 C.查耳酮 D.二氢黄酮 E.黄烷醇3.聚酰胺TLC,以甲醇-水(1︰1 )为展开剂,下列化合物Rf值最大的是()A.山奈素 B.山奈素-3-O-鼠李糖苷 C.山奈素-3-O-葡萄糖苷D.山奈素-3-O-芸香糖苷 E.槲皮素4.银杏叶中含有的特征成分类型为()A.黄酮醇 B.二氢黄酮 C.异黄酮 D.查耳酮 E.双黄酮5.黄酮类化合物大多呈色的最主要原因是()A.具酚羟基 B.具交叉共轭体系 C.具羰基D.具苯环 E.为离子型6.二氢黄酮醇类化合物的颜色多是()A.黄色 B.淡黄色 C.红色 D.紫色 E.无色7.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类苷元在水中溶解度稍大是因为()A.羟基多 B.有羧基 C.离子型D.C环为平面型 E.C环为非平面型8.硅胶吸附TLC,以苯-甲酸甲酯-甲酸(5︰4︰1)为展开剂,下列化合物Rf值最大的是()A.山奈素 B.槲皮素 C.山奈素-3-O-葡萄糖苷D.山奈素-3-O-芸香糖苷 E.山奈素-3-O-鼠李糖苷9.不能溶于氯仿的是()A.槲皮素 B.杨梅素 C.芦丁 D.木犀草素 E.芹菜素10.黄酮苷和黄酮苷元一般均能溶解的溶剂为()A.乙醚 B.氯仿 C.乙醇 D.水 E.酸水11.下列黄酮类酸性最强的是()A.7-OH黄酮 B.4′-OH黄酮 C.3′,4′-二OH黄酮D.7,4′-二OH黄酮 E.6,8-二OH黄酮12.柱色谱分离具3-OH或5-OH或邻二酚羟基的黄酮类化合物,不宜用的填充剂是()A.活性炭 B.硅胶 C.聚酰胺 D.氧化铝 E.纤维素13.鉴别黄酮类化合物最常用的显色反应是()A.四氢硼钠反应 B.三氯化铝反应 C.三氯化铁反应D.盐酸-镁粉反应 E.二氯氧锆反应14.聚酰胺色谱分离下列黄酮类化合物,以醇(由低到高浓度)洗脱,最后流出色谱柱的是()A.山奈素 B.槲皮素 C.芦丁 D.杨梅素 E.芹菜素15.聚酰胺色谱分离下列黄酮类化合物,以醇(由低到高浓度)洗脱,最先流出色谱柱的是()A.山奈素 B.槲皮素 C.芦丁 D.杨梅素 E.芹菜素16.二氯氧锆-枸橼酸反应中,先显黄色,加入枸橼酸后颜色显著减退的是()A.5-OH 黄酮 B.黄酮醇 C.7-OH黄酮D.4′-OH黄酮醇 E.7,4′-二OH黄酮17.四氢硼钠反应用于鉴别()A.黄酮、黄酮醇 B.异黄酮 C.查耳酮D.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 E.花色素18.黄酮苷类化合物不能采用的提取方法是()A.酸提碱沉 B.碱提酸沉 C.沸水提取D.乙醇提取 E.甲醇提取B型题(配伍选择,每个选项可能不止用一次)[19-23]A.芦丁 B.红花苷 C.儿茶素 D.银杏素 E.橙皮苷19.属于黄酮醇类化合物的是()20.属于二氢黄酮类化合物的是()21.属于查耳酮类化合物的是()22.属于双黄酮类化合物的是()23.属于黄烷-3-醇类化合物的是()[24-28]A.黄酮类化合物 B.异黄酮类化合物 C.查耳酮类化合物D.花色素类化合物 E.橙酮类化合物24.葛根素是()25.硫磺菊素是()26.矢车菊素是()27.大豆素是()28.芹菜素是()[29-33]A.无色 B.灰黄色 C.橙黄色 D.红色 E.蓝色29.黄酮苷的颜色通常为()30.二氢黄酮的颜色通常为()31.异黄酮的颜色通常为()32.查耳酮的颜色通常为()33.pH>8.5 花色素颜色通常为()[34-38]A.5%NaHCO3 B.5%Na2CO3 C.0.2%NaOH D.4%NaOH E.5%HCl 34.pH梯度萃取 5-OH黄酮应选用()35.pH梯度萃取 6-OH黄酮应选用()36.pH梯度萃取 7-OH黄酮应选用()37.pH梯度萃取 4′-OH黄酮应选用()38.pH梯度萃取 7,4′-二OH黄酮应选用()[39-43]葡聚糖凝胶分离下列黄酮类化合物,以甲醇-水混合溶剂梯度洗脱:A.3,5,7-三羟基黄酮B.3,5,7,4′-四羟基黄酮C.3,5,7,3′,5′-五羟基黄酮D.3,5-二羟基-7-O-芸香糖基黄酮苷E.3,5-二羟基-7-O-葡萄糖基黄酮苷39.首先被洗出的是()40.第二被洗出的是()41.第三被洗出的是()42.第四被洗出的是()43.最后被洗出的是()[44-48]A.芦丁 B.槲皮素 C.二者均是 D.二者均不是44.可溶于石油醚()45.可用沸水提取()46.与二氯氧锆反应显黄色,加枸橼酸后颜色不褪()47.可用碱溶酸沉法提取()48.Molisch反应生成棕色环()[49-53]A.3-OH及5-OH B.邻二酚羟基 C.二者均是 D.二者均不是49.可与AlCl3试剂反应的黄酮类化合物()50.可在HCl酸性条件下与AlCl3试剂反应的黄酮类化合物()51.AlCl3+HCl紫外光谱与甲醇谱相同,示黄酮(醇)类化合物无()52.AlCl3+HCl紫外光谱与AlCl3谱相同,示黄酮(醇)类化合物无()53.AlCl3+HCl紫外光谱与AlCl3谱不同,示黄酮(醇)类化合物有()(二)简答题1.写出黄酮(醇)、二氢黄酮(醇)、异黄酮、查耳酮、花色素的基本母核。
黄酮类化合物习题问答题1. 常见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可分为哪几类。
2. 试述黄酮类化合物的广义概念及分类依据。
写出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异黄酮、查耳酮、橙酮的基本结构。
3. 试述黄酮(醇)、查耳酮难溶于水的原因。
4. 试述二氢黄酮、异黄酮、花色素水溶性比黄酮大的原因。
5. 如何检识药材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
6. 为什么同一类型黄酮苷进行PC,以2%~6%醋酸溶液为展开剂,Rf值大小依次为三糖苷>双糖苷>单糖苷>苷元。
7. 为什么用碱溶酸沉法提取黄酮类化合物时应注意pH的调节。
8. 简述用碱溶酸沉法从槐米中提取芸香苷加石灰乳及硼砂的目的。
9. 试述用聚酰胺柱分离补骨脂甲素(为二氢黄酮类)和补骨脂乙素(为查耳酮类)的依据?10. 写出黄芩素、黄芩苷的结构式?11. 简述黄芩中提取黄芩苷的依据。
12. 简述从槐米中提取和精制芸香苷的原理。
13. 写出从槐米中提取芸香苷的工艺流程(碱溶酸沉法)。
14. 如何分离芦丁和槲皮素?说明分离原理。
15. 从槐米中提取芦丁,为何用石灰乳调pH至8~9。
16. 试比较下列化合物进行PC时的Rf至顺序A. 芹菜素(5,7,4-三OH黄酮)B. 槲皮素(5,7,3′4′-四OH黄酮醇)C. 木犀草素(5,7,3′4′-四OH黄酮)D. 剌槐素(5,7-二OH,4′-OCH3黄酮)E. 芦丁(槲皮素-3-O-芸香糖苷)F. 异槲皮苷(槲皮素-3-O-glu苷)(1)以BAW系统(4:1:5上层)展开(2)以3%HAC溶液展开判断题1. 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分布于植物界,大部分以游离形式存在,一部分以苷的形式存在。
2. 黄酮分子中引入7,4′位羟基,促使电子位移和重排,使颜色加深。
3. 以BAW系统进行PC检识黄酮苷与其苷元,展层后苷元的Rf值大于苷。
4. 用2%~6%醋酸/水溶液为展开剂,对黄酮苷与其苷元进行PC,展层后苷元的Rf值大于苷。
5. 黄酮类化合物,因其分子具有酚羟基故都可与醋酸铅试剂产生沉淀。
【习题】一、名词解释1.黄酮类化合物2.碳苷3.四氢硼钠反应4.盐酸-镁粉反应5.锆-枸橼酸反应6.RDA裂解7.Wessely-Moser重排8.pH梯度萃取法9.插烯酸二、填空题1.黄酮类化合物是指含有骨架的一类成分。
2.确定黄酮化合物结构具有5-OH的方法有、、。
3.黄酮类化合物因其结构的不同而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
其中和等系非平面性分子,水中溶解度较大;和等系平面性分子,在水中溶解度较小;虽也具有平面性结构,但因以离子形式存在,亲水性最强,水溶度最大。
4.对黄酮醇类化合物和二氢黄酮醇类化合物来说,可用显色反应进行区分。
5.下列化合物混合在一起,现用Sephadex-LH20柱色谱进行分离,请写明它们的流出顺序为: > > > > > 。
6.花青素类化合物的颜色随pH不同而不同,一般呈在pH<7的条件下呈现色,在pH 为8.5的条件下呈现色,在pH>8.5的条件下呈现色。
7.有下面一组化合物,请写明其酸性强弱的先后顺序为 > > > 。
8.有下列四个化合物,请比较它们酸性的强弱, > > > 。
9.有下列四个化合物,请比较它们酸性的强弱, > > > 。
1O.用硅胶柱色谱分离下列一组化合物,用CHCl3-MeOH进行洗脱,这四个化合物保留时间的大小顺序为: > > > 。
11.用葡聚糖凝胶Sephadex-LH20分离黄酮苷化合物时,分离主要原理是,当用此凝胶分离黄酮苷元时,则主要是依靠作用,这种作用强度大小取决于。
12.纸色谱法是分离和鉴定黄酮苷类化合物的一种常用的方法,常采用双向展开方式,第一向展开剂常采用性溶剂,分离原理为,第二向展开剂常选用溶液,主要分离原理为。
13.有下列四种黄酮类化合物A、B、C、D请比较其酸性和极性的大小:酸性 > > > ;极性 > > > 。
单选具有旋光性的游离黄酮类型是( )黄酮异黄酮黄酮醇查耳酮黄烷醇基本母核属于黄酮类型的化合物是( )芹菜素槲皮素橙皮苷水飞蓟素葛根素只需提取中药中的黄酮苷类,最常用的提取溶剂是( )沸水酸水乙醇乙酸乙酯氯仿某黄酮化合物UV光谱数据(入maxnm)如下:MeOH (253、267、349)、MeOH+NaOMe(266、329sh、401)、MeOH+NaOAc(269、326sh、384)、MeOH+NaOAc/H3BO3(259、301sh、370、430sh)、MeOH+A1C13 (274、300sh、328、426)、MeOH+A1C13/HC(266sh、275、355、385 ),该化合物是( )5, 7, 4’-三羟基黄酮5, 7, 3’, 4’一四羟基黄酮3, 7, 3’, 4’, 5’一五羟基黄酮3, 5, 7, 4’一四羟基黄酮3, 5, 7, 3’, 4’一五羟基黄酮黄酮类化合物显黄色时结构的特点是( )具有色原酮具有2-苯基色原酮具有色原酮和助色团具有2-苯基色原酮和助色团具有黄烷和助色团某黄酮类化合物1H-NMR谱中出现δ6.49的单峰(C环质子),该化合物是( )芹菜素山奈酚二氢芹菜素二氢山奈酚大豆素聚酰胺薄层鉴定:①(山奈酚),②(槲皮素),③(杨梅素),苯-丁酮-甲醇(6:2:2)展开,Rf值大小顺序是( )①>②>③①>③>②②>③>①②>①>③③>②>①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中的碱溶液沉淀法,适用于提取的化合物是( )具酚羟基的游离黄酮具酚羟基的黄酮苷类具酚羟基的游离黄酮和水溶性的酸性黄酮苷类具酚羟基的游离黄酮和水溶性小的酸性黄酮苷类甲醚化的游离黄酮和黄酮苷类聚酰胺薄层鉴定( ) I(槲皮素-3-O-葡萄糖苷)、II(槲皮素-3-O-芸香糖苷)、III(槲皮素-3-O-鼠李糖苷),用苯-丁酮-甲醇(6:2:2)展开,Rf 值大小次序是( )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能溶于5%碳酸氢钠的化合物是( )橙皮苷元大豆素刺槐素大豆苷木犀草素黄酮类化合物的基本碳架为( )C6-C1-C6C6-C2-C6C6-C3-C6C6-C4-C6C6-C5-C6某黄酮类化合物于CDCI3中测定氢核磁共振谱,在δ2.8ppm左右出现两组4重峰(每一组4重峰相当一个质子),在δ5.2ppm附近出现相当一个质子的4重峰,表示该化合物为( )黄酮黄酮醇双氢黄酮异黄酮查耳酮某黄酮化合物的醇溶液,加入二氯氧锆甲醇液呈鲜黄色,再加入枸橼酸甲醇液,黄色不褪表示化合物具有( )C5-OHC7-OHC3-OHC6-OHC8-OH黄酮类化合物UV光谱常出现两主要吸收峰,称为I带与II带,其中工带是由( )苯甲酰系统引起的桂皮酰系统引起的整个分子结构引起的邻二酚羟基引起的C环酮基引起的从某中草药中分离得到1种黄酮类成分,溶于四氯化碳,与五氯化锑试剂反应生成红色或紫红色沉淀,该化合物的结构类型是( ) 黄酮黄酮醇双氢黄酮异黄酮查耳酮硅胶柱层析法分离( )①(山奈酚),②(槲皮素),③(杨梅素),用氯仿-甲醇混合溶剂梯度洗脱,其顺序是( )①②③①③②②③①②①③③①②某黄酮类化合物13C一NMR谱中,C-2, δ152.2 (d)、C-3, δ122.6 (s)、C-4,δ178.5 (s),该化合物可能是( )山奈酚芹菜素二氢芹菜素二氢山奈酚大豆素下列类型化合物中,大多数具香味的是( )黄酮苷元蒽醌苷元香豆素苷元三萜皂苷元甾体皂苷元分离3, 5, 2’, 4’一五羟基黄酮和3, 5, 3’, 4’-五羟基黄酮,可选用的方法是( )水-乙醚液萃取法pH梯度法硼酸络合法碱溶液沉淀法Sephadex G层析法某黄酮类化合物紫外光谱有两个吸收带,带I在312nm,带II在276nm,带II强度比带I强得多,该化合物是( )木犀草素7, 4’-二羟基二氢黄酮槲皮素4’-羟基查耳酮芦丁能溶解黄芩苷的溶剂是( )水甲醇丙酮乙醚热乙酸聚酰胺薄层鉴定I(槲皮素-3-O-葡萄糖苷),II(槲皮素-3-O-芸香糖苷)和III(槲皮素-3-O-鼠李糖苷),用苯-丁酮-甲醇(6(:2:2)展开,Rf值大小次序是( )I>II>IIII>III>IIII>III>I II>I>IIIIII>I>II某黄酮化合物测定其紫外光谱,显示带I和带II两个峰,加入诊断试剂乙酸钠后,带I和带II均有相应的红移,该黄酮化合物分子中则有( )5-OH和7-OH5-OH和4’-OH7-OH和4’-OH7-OH和3’-OH6-OH和4’-OH黄酮与二氢黄酮NMR谱的主要区别在于( )环质子峰的差异B环质子峰的差异C环质子峰的差异A和B环质子峰的差异A、B、C环质子峰的差异黄酮类化合物的基本骨架是( )2-苯基色原酮3-苯基色原酮C6-C6-C6C6-C3-C62-苯基色原酮的氢化合物区别黄酮与二氢黄酮类化合物的检识反应可用( )盐酸镁粉反应钠汞齐反应四氢硼钠还原反应三氯化铝反应锆盐-枸橼酸反应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中的碱溶酸沉淀法,运用于提取的化合物是( )具酚OH的黄酮具酚OH的游离黄酮具酚OH的游离黄酮和亲水性的黄酮苷具酚OH的游离黄酮和弱亲水性的黄酮苷甲醚化的游离黄酮和黄酮苷黄酮类化合物应具有的基本结构是( )色原酮2-苯基色原酮结构C6-C3-C6结构α-吡喃酮结构β-吡喃酮结构可与氨性氯化锶试剂反应,生成绿色乃至黑色沉淀的是( )3', 7-二OH黄酮5, 7-二OH黄酮6, 8-二OH黄酮3', 4’-二OH黄酮3', 5’-二OH黄酮与NaBH试剂反应,显红-紫红色的化合物是( )黄酮黄酮醇异黄酮二氢黄酮噢哢下述论述黄酮化合物提取分离错误的是( )黄酮类化合物大多具有酚羟基可被聚酰胺吸附,而与不含酚羟基的成分分离黄酮混合物的醇提液加饱和中性醋酸铅水液,可使具有一COOH或邻二酚OH的黄酮沉淀析出,而与其他黄酮化合物分离具邻二OH的黄酮化合物可与硼酸络合,生成物可溶于水,而与不含邻二OH的分离具有3-羟基,4-羰基5-羟基,4-羰基PC,以BAW系统(4:1:5上层)展开,Rf值最大的是( )芹菜素(5, 7, 4,-三OH黄酮)槲皮素(3, 5, 7, 3’, 4’-五OH黄酮)刺槐素(5, 7-二OH, 4’-OCH3黄酮)芦丁(槲皮素-3-O-芸香糖苷)异槲皮苷(槲皮素-3-O-glu苷)PC,以3 % HAC展开,Rf值最大的是( )芹菜素槲皮素刺槐素芦丁(槲皮素-3-O-芸香糖苷)异槲皮苷(槲皮素-3-O-glu苷)硅胶G, TLC,以甲苯:氯仿:丙酮(40:25:25)展开,Rf值最小的是( ) 槲皮素(3, 5, 7, 3', 4'-五OH黄酮)异鼠李素,(3, 5, 7, 4’-四OH, 3' - OC珑黄酮)高良姜素(3, 5, 7-三OH黄酮)山奈酚(3, 5, 7, 4’-四OH黄酮)桑色素(3, 5, 7, 2', 4’-五OH黄酮)用Sephadex LH-20柱分离下列成分,用甲醇洗脱,第二被洗脱的是( )芹菜素(5, 7, 4’-三OH黄酮)木犀草素(5, 7, 3', 4’-四OH黄酮)槲皮素(3, 5, 7, 3', 4’-五OH黄酮)槲皮素-3-O芸香糖苷槲皮素-3-O-glu苷聚酰胺层析,以苯:丁酮:甲醇(3:1: 1)展开,Rf值(由大--小)排第二的是( )芹菜素(3, 7, 4’-三OH黄酮)高良姜素(3, 5, 7-三OH黄酮)山奈酚(3, 5, 7, 4’-四OH黄酮)槲皮素(3, 5, 7, 3', 4’-五OH黄酮)杨梅素(3, 5, 7, 3', 4', 5’-六OH黄酮)黄酮类化合物的颜色与下列哪项因素有关()具有色原酮具有色原酮和助色团具有2-苯基色原酮具有2-苯基色原酮和助色团结构中具有邻二酚羟基引入哪类基团可使黄酮类化合物脂溶性增加( ) -OCH3-CH2OH-OH邻二羟基单糖黄酮类化合物的颜色加深,与助色团取代位置与数目有关,尤其在( )位置上。
黄酮类化合物练习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D 2.D 3.A 4.B 5.C 6.D 7.D 8.A 9.B 10.B 11.E 12.D 13.B 14.E 15.E 16.D 17.B 18.C 19.A 20.B 21.B 22.E 23.C 24.B 25.C 26.A 27.B 28.A 29.A 30.C(二)多项选择题1.BDE 2.ABCDE 3.ABDE 4.ABD 5.AE6.ABD二、名词解释1.黄酮类化合物:指两个苯环(A环和B环)通过中间三碳链相互联结而成的(6C-3C-6C)一系列化合物。
2.碱提取酸沉淀法:利用某些具有一定酸性的亲脂性成分,在碱液中能够溶解,加酸后又沉淀析出的性质,进行此类成分的提取和分离。
三、填空题1.2-苯基色原酮;三碳链;6C-3C-6C。
2.2位引入苯基;灰黄色至黄色;黄色至橙黄色;交叉共轭体系。
3.交叉共轭体系;助色团;助色团;加深;7以下;8.5左右;>8.5。
4.甲醇;乙醇;醋酸乙酯;乙醚;亲水性(水溶性);亲水性;亲脂性;酚羟基。
5.7,4/-二羟基;7或4/ 羟基-;一般酚羟基;C5-OH;C4位羰基;ρ~π共轭效应;分子内氢键。
6.橙红色至紫红;异黄酮;查耳酮;四氢硼钠(钾);紫色至紫红色。
7.C3 、、C5-羟基;邻二酚羟基;配合物;沉淀。
8.C3;C5;鲜黄色;C5-OH黄酮;C3-OH黄酮。
9.花;叶;果实;苷;苷元。
10.溶剂提取;碱提取酸沉淀;叶绿素;油脂;色素;蛋白质;多糖。
11.活性炭吸附;pH梯度萃取;聚酰胺色谱。
12.酰胺基;游离酚羟基;氢键缔合;羟基数目和位置;水和醇;异黄酮;二氢黄酮;黄酮;黄酮醇。
13.芦丁;槲皮素;芸香糖;1:10000;1:200;1:300;1:30。
14.离子型,非平面。
四、鉴别题1.颜色不褪颜色减褪3. A4.分别取A、B、C样品乙醇液,,加入2%NaBH4的甲醇液和浓HCl,如产生红~紫红色物质为A。
第六章黄酮类化合物一、选择题(一)A型题(每题有5个备选答案,备选答案中只有1个最佳答案)1.黄酮类化合物的基本碳架是()A.C6-C6-C3 B.C6-C6-C6 C.C6-C3-C6 D.C6-C3 E.C3-C6-C3正确答案:C2.与2’-羟基查耳酮互为异构体的是()A.二氢黄酮B.花色素 C.黄酮醇D.黄酮E.异黄酮正确答案:A3.水溶性最大的黄酮类化合物是()A.黄酮 B.黄酮醇C.二氢黄酮D.查耳酮 E.异黄酮正确答案:C6.酸性最强的黄酮类化合物是()A.5-羟基黄酮 B.4’-羟基黄酮 C.3-羟基黄酮 D.3’-羟基黄酮E.4’-羟基二氢黄酮正确答案:B7.酸性最弱的黄酮类化合物是()A.5一羟基黄酮 B.7-羟基黄酮 C.4’-羟基黄酮 D.3’-羟基黄酮E.6一羟基黄酮正确答案:A10.黄酮类化合物色谱检识常用的显色剂是()A.盐酸-镁粉试剂B.FeCl3试剂C.Gibb’s试剂D.2%NaBH4甲醇溶液 E.l%AlCl3甲醇溶液正确答案:E11.在碱液中能很快产生红或紫红色的黄酮类化合物是()A.二氢黄酮B.查耳酮 C.黄酮醇D.黄酮 E.异黄酮正确答案:B13.将总黄酮溶于乙醚,用 5%NaHCO3萃取可得到()A.5,7-二羟基黄酮B.5-羟基黄酮C.3’,4’-二羟基黄酮D.5,8-二羟基黄酮 E.7,4’-二羟基黄酮正确答案:E15.当药材中含有较多粘液质、果胶时,如用碱液提取黄酮类化合物时宜选用()A.5%Na2CO3 B.l%NaOH C.5%NaOHD.饱和石灰水E.氨水正确答案:D17.下列化合物进行聚酰胺柱色谱分离,以浓度从低到高的乙醇洗脱,最先被洗脱的是()A.2’,4’-二羟基黄酮B.4’-OH黄酮醇C.3’,4’-二羟基黄酮D.4’-羟基异黄酮 E.4’-羟基二氢黄酮醇正确答案:A18.黄芩苷可溶于()A.水 B.乙醇C.甲醇 D.丙酮E.热乙酸正确答案:E19.下列化合物属于黄酮碳苷的是A、芦荟苷B、葛根素C、大豆苷D、芦荟大黄素苷E、橙皮苷正确答案:B20.与查耳酮互为异构体的是A、黄酮B、二氢黄酮C、异黄酮D、橙酮E、花色素正确答案:B21.一般情况下为无色化合物的是A、黄酮B、黄酮醇C、异黄酮D、二氢黄酮E、查耳酮正确答案:D22.下列黄酮苷元无旋光性的是A、二氢黄酮B、二氢异黄酮C、黄烷醇D、黄酮醇E、二氢黄酮醇正确答案:D反应呈阳性的黄酮是A、3-羟基黄酮B、5-羟基黄酮C、7-羟基黄酮D、4’-羟基黄酮E、6-羟基黄酮正确答案:B,3’-二羟基黄酮与7,4’-二羟基黄酮的分离可用A、氨性氯化锶沉淀法 B、碳酸氢钠萃取法 C、硼酸络合法 D、三氯化铝络合法 E、醋酸镁络合法正确答案:B25.水溶性最大的黄酮苷元是A、黄酮醇B、查耳酮C、花色素D、黄烷E、黄烷醇正确答案:C26.能溶于5%碳酸氢钠水溶液的化合物是A、木犀草素B、水飞蓟素C、黄芩素D、汉黄芩素E、橙皮苷元正确答案:A27.黄酮类化合物可与强无机酸形成盐是因为其分子中含有A、羟基B、羰基C、双键D、氧原子E、内脂环正确答案:D28.可用于区别3-羟基黄酮和5-羟基黄酮的显色反应是A、盐酸-镁粉反应B、醋酸镁反应C、二氯氧锆-枸橼酸反应D、氨性氯化锶反应E、四氢硼钠反应正确答案:C29.山奈酚和槲皮素的鉴别用A、SrCl2/NH3反应B、Mg-HCl反应C、AlCl3反应D、AlCl3/HCl反应E、Mg(Ac)2反应正确答案:A (邻二酚结构)30.欲分离3’,4’-二羟基黄酮和5,4’-二羟基黄酮,最好采用A、溶剂萃取法B、铅盐沉淀法C、pH梯度萃取法D、氨性氯化锶法E、硼酸络合法正确答案:E31.能用1%盐酸提取出的成分是A、黄酮B、黄酮醇C、查耳酮D、花色素E、异黄酮正确答案:D32.用化学方法鉴别葛根素与槲皮素时,可采用A、三氯化铁反应B、异羟肟酸铁反应C、盐酸-镁粉反应D、三氯化铝反应E、四氢硼钠反应正确答案:C33.利用黄酮化合物的UV光谱判断黄酮结构中是C3-OH,C4=O还是邻二酚羟基引起的带I位移,应选用的诊断试剂是A、MeOHB、MeONaC、NaOAcD、AlCl3E、AlCl3/HCl 正确答案:E反应可用于鉴别A、二氢黄酮B、查耳酮C、黄酮醇D、花色素E、异黄酮正确答案:A35.黄酮类化合物层析检识常用显色剂是A、盐酸镁粉试剂B、三氯化铁试剂C、异羟肟酸铁试剂D、氢氧化钠水溶液E、三氯化铝甲醇溶液正确答案:E36.下列黄酮苷元进行纸层析,若用2%一6%的醋酸水溶液展开,停留在原点的是A、二氢黄酮B、异黄酮C、黄烷醇D、二氢黄酮醇E、黄酮醇正确答案:E37.从总黄酮乙醇浸膏中萃取黄酮单糖苷,用A、石油醚B、醋酸乙酯C、氯仿D、乙醚E、苯正确答案:B38.聚酰胺在哪种溶剂中对黄酮类化合物的吸附最弱A、水B、丙酮C、乙醇D、氢氧化钠水溶液E、尿素水溶液正确答案:E39.当药材为花或果实时,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黄酮类化合物,常选用的碱液为A、5%碳酸氢钠液B、5%碳酸钠液C、饱和石灰水D、1%氢氧化钠液E、10%氢氧化钠液正确答案:C40.用活性炭纯化黄酮苷时,能够将黄酮苷从活性炭上洗脱下来的溶剂是A、沸水B、沸甲醇C、7%酚-水D、15%酚-水E、5%氢氧化钠水溶液正确答案:C41.黄芩苷可溶于A、水B、甲醇C、热乙酸D、乙醇E、丙酮正确答案:C42.从下列中药中分离黄酮类成分,可采用氧化铝吸附柱层析的是A、黄芩B、银杏叶C、葛根D、槐米E、陈皮43.含有双黄酮的中药是A、槐米B、陈皮C、山楂D、银杏叶E、满山红正确答案:D44.下列有关芦丁的论述,错误的是A、属于双糖苷B、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很大C、在碱性下不稳定D、不能用碱提酸沉法提取E、暴露在空气中易变色正确答案:D45.某黄酮类化合物HNMR谱中出现δ6.49的单峰,该化合物可能是A、芹菜索B、山奈酚C、二氢芹菜素D、二氢山奈酚E、大豆素正确答案:A46.黄酮类化合物UV光谱的带I是由下列哪个结构系统所引起A、苯甲酰基系统B、桂皮酰基系统C、色原酮结构D、邻二酚羟基结构E、C4=O,C5-OH结构47.下列黄酮类化合物甲醇溶液的UV光谱有2个明显的吸收带的是A、黄酮B、二氢黄酮醇C、二氢黄酮D、异黄酮E、高异黄酮正确答案:A48.某黄酮化合物UV光谱数据(λmax nm)如下MeOH 253、267、349MeONa 266、329sh、401NaOAc 269、326sh、384NaOAc/H3BO3 259、301sh、370、430shAlCl3 274、300sh、328、426AlCl3/HCl 266sh、275、355、38549.该化合物可能是A、5,7,4’一三羟基黄酮B、5,7,3’,4’一四羟基黄酮C、3,7,3’,4’,5’一五羟基黄酮D、3,5,7,4’--四羟基黄酮E、3,5,7,3’,4’一五羟基黄酮正确答案:B和Emerson反应的条件是A、酚羟基B、α-OHC、β-OHD、活泼氢E、酚羟基对位有活泼氢正确答案:E反应的条件是A、芳环B、内酯环C、蒽环D、酚羟基E、活泼氢正确答案:D反应的试剂是A、安替比林B、氨基安替比林C、2,6-二氯苯醌氯亚胺D、铁氰化钾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C53.既有黄酮,又有木脂素结构的成分是A、牛蒡子酚B、连翘酚C、五味子素D、水飞蓟素E、厚朴酚正确答案:D54.引入哪类基团可使黄酮类化合物脂溶性增加A、-OHB、-OCH3C、-CH2OHD、金属离子E、-COOH 正确答案:B55.下列黄酮中酸性最强的是A、7,4’-二羟基黄酮B、5,7-二羟基黄酮C、3,5-二羟基黄酮D、3,7-二羟基黄酮E、3-羟基黄酮正确答案:A56.下列除__外都属二氢黄酮类A、橙皮苷B、新橙皮苷C、杜鹃素D、大豆苷E、甘草素正确答案:D57.下列除__外都属异黄酮类A、大豆素B、葛根素C、大豆苷D、紫檀素E、杜鹃素正确答案:E58.母核结构中无C=O的黄酮类是A、黄酮B、查耳酮C、色原酮D、黄烷醇E、异黄酮正确答案:D59.不可与二氯氧锆起反应的化合物是A、槲皮素B、山奈酚C、杨梅素D、葛根素E、高良姜素正确答案:D60.下列哪个不是黄芩苷的反应A、盐酸镁粉反应B、四氢硼钠反应C、三氯化铁反应D、铅盐反应E、三氯化铝反应正确答案:B61.黄芩苷是A、黄酮B、黄酮醇C、二氢黄酮D、二氢黄酮醇E、查耳酮正确答案:A62.区别二氢黄酮类与其它黄酮类最好采用A、醋酸镁反应B、HC1-Mg反应C、FeC13反应D、AlC13反应E、AlC13-HC1反应正确答案:A 您选择的答案:#63.下列物质除--外均属于黄酮类化合物A、槲皮素B、大黄素C、葛根素D、大豆素E、黄芩素正确答案:B64.大豆素是A、黄酮B、黄酮醇C、异黄酮D、二氢黄酮E、二氢黄酮醇正确答案:C65.甲醇溶液中黄酮类化合物的UV光谱有几个吸收谱带A、1个B、2个C、3个D、4个E、5个正确答案:B66.以下哪种为生物碱型黄酮类化合物A、苦参素B、榕碱C、金丝桃苷D、杨梅素E、龙胆碱正确答案:B67.下列哪种化合物属于黄酮醇类成分A、大豆素B、葛根素C、黄芩素D、槲皮素E、杜鹃素正确答案:D68.只须提取中药中的黄酮苷类,最常用的提取溶剂是A、丁醇B、酸水C、乙醇D、乙酸乙酯E、氯仿正确答案:C69.黄酮类化合物显黄色时结构的特点是A、具有色原酮B、具有2-苯基色原酮C、具有2-苯基色原酮和助色团D、具有色原酮和助色团E、具有黄烷醇和助色团正确答案:C(二)B型题(备选答案在前,试题在后。
执业中药师《中药化学》历年真题精选考前强化训练: X型题1.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旳生理活性表目前A.对心血管系统旳作用B.抗炎作用C.雌性激素样作用D.抗病毒作用E.解痉作用ABCDE2.母核构造中无C=0旳黄酮类是A.黄酮B.二氢黄酮C.黄酮醇D.花色素E.黄烷醇DE3.构造母核既属于生物碱, 又属于黄酮旳化合物是A.水飞蓟素B.榕碱C.异榕碱D.葛根素E.烟碱BC4.二氢黄酮母核旳构造特点是A.C-4位无羰基B.C-2.C-3位氢化C.C-3位无羟基D.C-3位有羟基E.C-2位有苯环BCE5.天然来源旳黄酮醇双糖链苷, 糖多连接在黄酮醇母核旳A.3.7位B.3.4’位C.3.5位D.3’、4’位E.7、4’位ABE6.属于异黄酮苷旳化合物是A.葛根素B.槲皮素C.大豆素D.大豆苷E.橙皮苷AD7.无3-OH旳黄酮类成分有A.黄芩素B.橙皮苷C.槲皮素D.大豆素E.大黄素8.下列苷元, 具有旋光性旳是A.二氢黄酮B.二氢黄酮醇C.异黄酮D.二氢异黄酮E.查耳酮ABD9.下列化合物, 无旋光性旳是A.黄芩苷B.黄芩素C.橙皮苷D.葛根素E.槲皮素BE10.影响黄酮类化合物颜色旳原因有A.交叉共轭体系旳存在与否B.取代基旳种类C.取代基旳数目D.取代基旳位置E.与取代基无关ABCD11.在黄酮分子母核不一样位置上引人羟基会影响黄酮类化合物旳颜色深浅, 其中可使颜色明显加深旳位置是A.5位C.7位D.8位E.4’位CE12.二氢黄酮水溶性较大旳原因是A.C环呈半椅式B.分子间排列不紧密C.分子问引力减少D.颜色浅E.非平面型分子ABCE13.在黄酮母核上引入7或4’-OH, 可使黄酮类化合物A.颜色加深B.酸性增强C.水溶性增长D.荧光增强E.稳定性增强ABC15.盐酸一镁粉反应显橙红至紫红色旳是A.花色素B.黄酮醇C.黄酮D.二氢黄酮E.查耳酮16.黄酮类化合物构造中可与金属盐类试剂发生络台反应旳构造单元是A.3-羟基, 4-酮基B.5-羟基, 4-酮基C.7,4’-二羟基D.3,4’-二羟基E.邻二酚羟基ABE17.在无机酸存在条件下, 可与硼酸反应呈亮黄色旳是A.5-羟基黄酮B.7-羟基黄酮C.4’-羟基查耳酮D.2’-羟基查耳酮E.3-羟基黄酮AD18.Gibb’s反应呈阳性旳化合物是A.5-羟基黄酮B.5, 7-二羟基黄酮C.5, 7, 4’-三羟基黄酮D.5-羟基-8-甲氧基黄酮E.5, 6, 7-三羟基黄酮ABCE19.鉴别二氢黄酮旳专属反应是A.盐酸-镁粉反应B.四氢硼钠反应C.三氯化铝反应D.氨性氯化锶反应E.乙酸镁反应BE20.黄芩苷具有旳反应有A.Gibb’s反应8.Molish反应C.Mg-HCl反应D.NaBH4反应E.SrCl2/NH3反应ABCE21.加二氯氧化锆试剂呈黄色, 加枸橼酸黄色不变旳化合物是A.5-羟基黄酮B.3,5-二羟基黄酮C.5-羟基黄酮醇D.7-羟基黄酮醇E.3,5,7-三羟基黄酮BCDE22.氨性氯化锶反应阴性, Gibb’S反应阳性旳化合物是A.7,4’-二羟基黄酮B.5,7,4’, -三羟基黄酮C.5,7,3’,4’-四羟基黄酮D.3,5,4’-三羟基-8-甲氧基黄酮E.3,5,7,4’-四羟基黄酮BE23.可用于区别3-羟基黄酮与5-羟基黄酮旳显色反应有A.盐酸-镁粉反应B.Gibb's反应C.Emerson反应D.锆盐-枸橼酸反应E.乙酸镁反应BCD24.对四氢硼钠反应呈阳性旳化合物有A.橙皮苷B.大豆苷C.葛根素D.甘草苷E.芦丁AE25.可用于芹菜素与二氢芹菜素区别旳显色反应是A.乙酸镁反应B.三氯化铝反应C.铬盐-枸橼酸反应D.盐酸-镁粉反应E.四氢硼钠反应ABE26.可用于芹菜素与槲皮素区别旳显色反应有A.盐酸-镁粉反应B.四氢硼钠反应C.锆盐-枸橼酸反应D.氨性氯化锶反应E.乙酸镁反应CD27.在碱液中不稳定, 易被氧化旳黄酮类化合物也许具有A.7-羟基B.4’-羟基C.3.4’-二羟基D.邻二酚羟基E.邻三酚羟基CDE28.将样品点在纸片上, 喷以乙酸镁甲醇液, 置紫外灯下观测, 呈天蓝色荧光旳是A.黄酮B.二氢黄酮C.5-羟基黄酮D.5-羟基二氢黄酮E.二氢黄酮醇BDE29.提取黄酮类化合物, 若需先脱脂, 可选择A.乙醚B.苯C.石油醚D.二氯甲烷E.汽油CE30.含混合黄酮旳乙酸乙酯液, 用5%碳酸氢钠萃取, 可被碱水萃取出来旳是A.5,5,6,7一四羟基黄酮8.7,4’一二羟基黄酮C.3,5,3’,4’四羟基黄酮D.3,5,4’一三羟基黄酮E.3,5,7,4’四羟基黄酮BE31.分离黄酮类化合物旳措施有A.铅盐沉淀法B.聚酰胺吸附法C.pH梯度法D.硼酸络合法E.离子互换树脂法ABCD32.影响聚酰胺吸附力大小旳原因有A.酚羟基数目B.酚羟基位置C.分子芳香化程度D.化合物类型E.洗脱剂种类ABCDE33.可用于分离山奈酚和木犀草素旳措施有A.硼酸络合法B.溶剂萃取法C.铅盐沉淀法D.聚酰胺层析法E.Sephadex G柱层析法ACD34硅胶柱色谱分离黄酮类化合物时, 重要合用于A.异黄酮B.二氢黄酮C.二氢黄酮醇D.甲基化黄酮E.甲基化黄酮醇ABCDE35.运用葡聚糖凝胶柱层析法分离黄酮类化合物旳重要原理是A.物理吸附B.溶剂分派C.分子筛作用D.氢键吸附E.离子互换CD36.从中药中提取黄酮苷时, 可选用旳提取溶剂是A.甲醇-水(1: 1)B.甲醇C.沸水D.0.1%盐酸水E.碱水ABC37.黄芩苷具有旳性质是A.溶于碳酸氢钠水溶液B.易溶于水C.易被稀酸水解D.可溶于热乙酸E.易溶于甲醇AD38.黄芩苷和汉黄芩苷具有旳共同构造特点是A.均为葡萄糖醛酸苷B.均为单糖苷C.均有邻二酚羟基D.均无3-羟基E.B环均无取代基ABDE39.芦丁具有旳构造特点和理化性质有A.属于双糖苷B.氨性氯化锶反应生成沉淀C.在碱性条件下易氧化分解D.在水中旳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很大E.可溶于冰乙酸ABCDE40.可以采用碱提取酸沉淀法从中药中提取旳成分是A.槲皮素B.芦丁C.黄芩苷D.橙皮苷E.葛根素42.采用不一样层析措施检识芦丁和槲皮素, 芦丁Rf值不小于槲皮素旳是A.聚酰胺层析法, 展开剂为80%乙醇B.聚酰胺层析法, 展开剂为正丁醇-乙酸-水C.硅胶层析法, 展开剂为氯仿-甲醇D.纸层析法, 展开剂为正丁醇-乙酸-水E.纸层析法, 展开剂为l5%乙酸AE43.下列类型黄酮在甲醇溶液中旳UV光谱具有2个吸取带旳是A.黄酮B.黄酮醇C.二氢黄酮D.异黄酮E.查耳酮ABE44可用于协助判断黄酮母核上与否有邻二羟基旳诊断试剂是A.甲醇钠B.乙酸钠C.乙酸钠+硼酸D.三氯化铝E.三氯化铝/盐酸CDE45.在13C~NMR谱中, 根据下列哪些碳原子旳信号特性可推断黄酮类化合物骨架A.C-2B.C-3D.C-5E.C-6ABC46.薄层色谱检识黄酮类化合物时, 常用显色试剂有A.2%三氯化铝甲醇液8.2%三氯化铁-l%铁氰化钾(1: 1)水溶液C.5%碘化铋钾甲醇液D.10%茚三酮水溶液E.2%硝酸银水溶液AB。
《中药化学》黄酮类化合物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来源自学考试)1.黄酮类化合物的基本碳架是(B)。
A.C6-C3B.C6-C3-C6C.C6-C6-C3D.C6-C6-C62.黄酮苷元在水中溶解度最大的一类是(C)。
A.黄烷醇类B.查耳酮类C.花色素类D.二氢黄酮醇类3.检查黄酮类化合物最常用的显色反应是(B)。
A.碘化铋钾反应B.HCl-Mg粉反应C.Mg(Ac)2反应D.乙酐-浓硫酸反应4.除下列哪点外,其它三点一般作为黄酮类化合物结构分类的依据(D)。
A.三碳链的氧化程度B.B环的连接位置C.三碳链是否与B环构成环状结构D.是否具有2-苯基色原酮的结构5.黄酮(a).花色素(b).二氢黄酮(c)三类化合物(羟基取代相同时)的水溶性从大到小排序是( C )。
A.>b>cB.a>c>bC.b>c>aD.b>a>c6.下列化合物中酸性处于第二强的是(A)。
A.7-羟基黄酮B.7,4′-二羟基黄酮C.5-羟基黄酮D.3,5-二羟基黄酮7.下列化合物中与四氢硼钠生成红色反应的是(B)。
A. 5,7,4’-三羟基黄酮B. 5,7,4’-三羟基二氢黄酮C. 3,5,7,4’-四羟基花色素D. 4,2’,4’,6’-四羟基查耳酮8.可用于区别3,5,7,4’-四羟基黄酮和5,7,4’-三羟基黄酮的反应是(C)。
A.盐酸-镁粉反应B.KOH反应C.锆-枸橼酸反应D.乙酸镁反应9.聚酰胺色谱的原理是(B)。
A.分配B.氢键缔合C.分子筛D.离子交换二.单选题1.黄酮类化合物早期又称黄碱素,其碱性原子指( A)。
A.1位O原子B.4位酮羰基C.5位羟基D.B环苯基2.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类苷元在水中溶解稍大是因为( D )。
A.羟基多B.有羟基C.离子型D. C环为非平面型3.黄酮类化合物的颜色与下列哪项因素有关(D)。
A.结构中有酚羟基B.结构中有临二酚羟基C.分子中存在交叉共轭体系D.A+C项4.下列化合物中与四氢硼钠生成红色反应的是(B)。
第七章黄酮类化合物【习题】(一)选择题 [1-149]A型题 [1-45]1.黄酮类化合物的准确定义为A.两个苯环通过三碳链相连的一类化合物B.γ-吡喃酮C.2-苯基色原酮D.2-苯基苯并α-吡喃酮E.2-苯基苯并γ-吡喃酮2.色原酮环C2、C3间为单键,B环连接在C2位的黄酮类化合物是A.黄酮醇B.异黄酮C.查耳酮D.二氢黄酮E.黄烷醇3.含异黄酮的科是A.唇形科 B.菊科C.豆科D.伞形科E.芸香科4.银杏叶中含有的特征成分类型为A.黄酮醇B.二氢黄酮 C.异黄酮D.查耳酮E.双黄酮5.黄酮类化合物大多呈色的最主要原因是A.具酚羟基 B.具交叉共轭体系 C.具羰基 D.具苯环 E.为离子型6.二氢黄酮醇类化合物的颜色多是A.黄色 B.淡黄色 C.红色D.紫色 E.无色7.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类苷元在水中溶解度稍大是因为A.羟基多 B.有羧基 C.离子型 D.C环为平面型E.C环为非平面型8.在水中溶解度稍大的是A.槲皮素 B.甘草素 C.木犀草素 D.大豆素 E.芹菜素9.不能溶于氯仿的是A.槲皮素 B.杨梅素 C.芦丁D.木犀草素 E.芹菜素10.黄酮苷和黄酮苷元一般均能溶解的溶剂为A.乙醚B.氯仿C.乙醇D.水E.酸水11.下列黄酮类酸性最强的是A.7-OH黄酮 B.4′-OH黄酮 C.3′,4′-二OH黄酮 D.7,4′-二OH黄酮 E.6,8-二OH黄酮12.下列黄酮类化合物酸性最弱的是A.槲皮素 B.芹菜素 C.杨梅素D.木犀草素 E.黄芩素13.鉴别黄酮类化合物最常用的显色反应是A.四氢硼钠反应 B.三氯化铝反应 C.三氯化铁反应D.盐酸-镁粉反应 E.二氯氧锆反应14.与盐酸-镁粉试剂呈负反应的是A.甘草素 B.芹菜素 C.大豆素D.木犀草素 E.槲皮素15.不能与邻二酚羟基反应的试剂是A.三氯化铝 B.二氯氧锆 C.中性醋酸铅D.碱式醋酸铅 E.氨性氯化锶16.二氯氧锆-枸橼酸反应中,先显黄色,加入枸橼酸后颜色显著减退的是A.5-OH 黄酮 B.黄酮醇 C.7-OH黄酮D.4′-OH黄酮醇 E.7,4′-二OH黄酮17.四氢硼钠反应用于鉴别A.黄酮、黄酮醇 B.异黄酮 C.查耳酮D.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 E.花色素18.黄酮苷类化合物不能采用的提取方法是A.酸提碱沉 B.碱提酸沉 C.沸水提取D.乙醇提取 E.甲醇提取19.用碱溶酸沉法从花、果实类药材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碱液宜选用A.5%NaHCO3B.5%Na2CO3C.5%NaOHD.10%NaOH E.饱和石灰水20.具邻位酚羟基黄酮用碱水提取时,保护邻位酚羟基的方法是A .加四氢硼钠还原B .加醋酸铅沉淀C .加硼酸络合D .加乙醚萃取E .加氧化铝吸附21.从黄芩中提取黄芩苷多采用的提取方法是A .水浸泡酸沉淀B .水煎煮酸沉淀C .甲醇提取酸沉淀D .乙醇提取酸沉淀E .丙酮提取酸沉淀22.pH 梯度萃取法分离下列黄酮苷元,用5%NaHCO 3、5%Na 2CO 3、1%NaOH 依次萃取,先后萃取出化合物的顺序为A .②→①→③B .③→①→②C .①→③→②D .①→②→③E .③→②→①23.pH 梯度萃取法分离黄酮苷元类,加碱液萃取的顺序应是A .NaHCO 3→NaOH →Na 2COB .NaHCO 3→Na 2CO 3→NaOHC .NaOH →NaHCO 3→Na 2CO 3D .NaOH →Na 2CO 3→NaHCO 3E .Na 2CO 3→NaHCO 3→NaOH24.柱色谱分离具3-OH 或5-OH 或邻二酚羟基的黄酮类化合物,不宜用的填充剂是A .活性炭B .硅胶C .聚酰胺D .氧化铝E .纤维素25.硅胶柱色谱法分离下列黄酮类化合物,最先流出色谱柱的是A .山奈素B .槲皮素C .芦丁D .杨梅素E .芹菜素26.聚酰胺色谱分离下列黄酮类化合物,以醇(由低到高浓度)洗脱,最先流出色谱柱的是A .山奈素B .槲皮素C .芦丁D .杨梅素E .芹菜素③O O OH OHOH27.聚酰胺色谱分离下列黄酮类化合物,以醇(由低到高浓度)洗脱,最后流出色谱柱的是A .山奈素B .槲皮素C .芦丁D .杨梅素E .芹菜素28.硅胶吸附TLC ,以苯-甲酸甲酯-甲酸(5︰4︰1)为展开剂,下列化合物R f 值最大的是A .山奈素B .槲皮素C .山奈素-3-O-葡萄糖苷D .山奈素-3-O-芸香糖苷E .山奈素-3-O-鼠李糖苷29.聚酰胺薄层TLC ,以甲醇-水(1︰1 )为展开剂,下列化合物R f 值最大的是A .山奈素B .山奈素-3-O -鼠李糖苷C .山奈素-3-O -葡萄糖苷D .山奈素-3-O -芸香糖苷E .槲皮素30.下列化合物进行纸色谱,以BAW 系统的上层为展开剂,R f 值最大的是A .山奈素B .山奈素-3-O -鼠李糖C .山奈素-3-O-葡萄糖苷D .山奈素-3-O-芸香糖苷E .槲皮素31.下列化合物的纸色谱,以2%~5%醋酸水为展开剂,R f 值大小顺序为A .①>②>③B .③>②>①C .①>③>②D .③>①>②E .②>①>③32.测定某黄酮类化合物的紫外光谱,其带I 位于325 nm ,该化合物可能是A .槲皮素B .芹菜素C .山奈素D .杨梅素E .5,7-二羟基黄酮醇33.测定下列黄酮类化合物的紫外光谱,其带I 为肩峰的可能是A .甘草素B .槲皮素C .芹菜素D .木犀草素E .山奈素34.紫外光谱中,加入位移试剂主要是帮助推断黄酮类化合物结构中的A .甲氧基B .异戊稀基C .酚羟基D .羰基E .糖基③ 芸香糖 O OOH O OH35.紫外光谱中,主要用于诊断黄酮、黄酮醇类化合物7-OH的试剂是A.甲醇钠 B.醋酸钠 C.醋酸钠-硼酸D.AlCl3E.AlCl3+HCl36.紫外光谱中,可用于诊断黄酮、黄酮醇类化合物4′-OH的试剂是A.甲醇钠 B.醋酸铅 C.醋酸钠-硼酸D.AlCl3E.AlCl3+HCl37.测黄酮、黄酮醇类化合物的甲醇钠紫外光谱,吸收带红移,但峰强随时间延长而衰退,说明该化合物有A.3-OH B.5-OH C.4′-OHD.7-OH E.对碱敏感的基团38.测黄酮、黄酮醇类化合物的醋酸钠-硼酸紫外光谱,可帮助推断结构中是否有A.3-OH B.5-OH C.7-OHD.邻二酚羟基 E.4′-OH39.测某黄酮类化合物的紫外光谱,AlCl3+HCl谱与AlCl3谱比较,带I向紫移30~40nm,说明该化合物A.B环上有邻二酚羟基 B.有5-OH C.有3-OHD.A环上有邻二酚羟基 E.A、B环上均有邻二酚羟基40.1H-NMR中,推断黄酮类化合物类型主要是依据A.B环H-3′的特征B.C环质子的特征 C.A环H-5的特征D.A环H-7的特征 E.B环H-2′和H-6′的特征41.1H-NMR中,7,4′-二羟基二氢黄酮(醇)母核质子化学位移的大小顺序一般为A.A环质子>B环质子>H-2>H-3B.B环质子>A环质子> H-2>H-3C.B环质子>A环质子>H-3> H-2D.A环质子>B环质子>H-3>H-2E.H-2> B环质子>A环质子> H-342.异黄酮母核质子1H-NMR信号位于最低场的是A.H-2′和H-6′B.H-4′ C.H-2D.H-5 E.H-843.1H-NMR 中,5,7,4′-三羟基-8-甲氧基黄酮H-2′和H-6′的信号为A.δ7.81,二重峰 B.δ6.87,二重峰 C.δ6.68,单峰D.δ6.20,单峰 E.δ3.82,单峰44.EI-MS谱中,黄酮醇类苷元最强的碎片离子峰通常是A.M·+B.[M-1] + C.A1·+D.B1·+E.B2+45.EI-MS谱中,有中等强度的碎片离子峰A1·+(m/z152)及B1·+(m/z134),该化合物是A.芹菜素 B.木犀草素 C.山奈素D.槲皮素E.杨梅素B型题[46-100][46-50]A.芦丁 B.红花苷 C.儿茶素D.银杏素 E.橙皮苷46.属于黄酮醇类化合物的是47.属于二氢黄酮类化合物的是48.属于查耳酮类化合物的是49.属于双黄酮类化合物的是50.属于黄烷-3-醇类化合物的是[51-55]A.黄酮类化合物 B.异黄酮类化合物 C.查耳酮类化合物D.花色素类化合物 E.橙酮类化合物51.葛根素是52.硫磺菊素是53.矢车菊素是54.大豆素是55.芹菜素是[56-60]A.无色 B.灰黄色 C.橙黄色D.红色 E.蓝色56.黄酮苷的颜色通常为57.二氢黄酮的颜色通常为58.异黄酮的颜色通常为59.查耳酮的颜色通常为60.pH>8.5花色素颜色通常为[61-65]A.黄芩素 B.黄芩苷 C.槲皮素D.槲皮素-7-O-鼠李糖苷 E.飞燕草素61.最易溶于水的黄酮苷元是62.不溶于水,可溶于NaHCO3溶液的是63.不溶于NaHCO3,可溶于 Na2CO3溶液的黄酮苷元是64.难溶于水,易溶于NaHCO3溶液的黄酮苷是65.难溶于NaHCO3,可溶于 Na2CO3溶液的黄酮苷是[66-70]A.5-OH,4-羰基 B.邻二酚羟基 C.γ-吡喃酮环D.1-位氧原子 E.一般酚羟基66.盐酸-镁粉反应是利用黄酮类化合物有67.硼酸-枸橼酸反应是利用黄酮类有68.氨性氯化锶反应是利用黄酮类化合物有69.醋酸铅反应是利用黄酮类化合物有70.与强酸成盐是利用黄酮类化合物有[71-75]A.5%NaHCO3 B.5%Na2CO3 C.0.2%NaOHD.4%NaOH E.5%HCl71.pH梯度萃取5-OH黄酮应选用72.pH梯度萃取6-OH黄酮应选用73.pH梯度萃取7-OH黄酮应选用74.pH梯度萃取4′-OH黄酮应选用75.pH梯度萃取7,4′-二OH黄酮应选用[76-80]聚酰胺柱色谱分离下列黄酮类化合物,以水-乙醇混合溶剂梯度洗脱A.3,5,7-三羟基黄酮B.3,5,7,4′-四羟基黄酮C.3,5,7,3′,5′-五羟基黄酮D.3,5-二羟基-7-O-芸香糖基黄酮苷E.3,5-二羟基-7-O-葡萄糖基黄酮苷76.首先被洗出的是77.第二被洗出的是78.第三被洗出的是79.第四被洗出的是80.最后被洗出的是[81-85]测定有下列结构的黄酮、黄酮醇类化合物的紫外光谱A.3-OH B.5-OH C.7-OHD.4′-OH E.B环有邻二酚羟基81.甲醇钠谱与甲醇谱比较,带Ⅰ红移40~60nm,强度不降或增强,示有82.醋酸钠谱与甲醇谱比较,带Ⅱ红移5~20nm,示有83.醋酸钠-硼酸谱与甲醇谱比较,带Ⅰ红移12~30nm,示有84.AlCl3+H Cl谱与甲醇谱比较,带Ⅰ红移35~55nm,示有85.AlCl3+HCl谱与AlCl3谱比较,带Ⅰ紫移30~40nm,示有[86-90]A.向红位移 B.向紫位移 C.向低场方向位移D.向高场方向位移 E.没有变化86.B环上增加羟基等供电子基,将使紫外光谱带Ⅰ87.A环上增加羟基等供电子基,将使紫外光谱带Ⅱ88.A环上增加酚羟基,将使A环上氢质子共振信号89.母核上酚羟基甲基化或苷化后,将使相应的紫外吸收带90.7-OH成苷后,将使邻位H-6、H-8质子共振信号[91-95]下列黄酮类化合物C环质子的1H-NMR信号A.山奈素 B.芹菜素 C.大豆素D.二氢山奈素 E.二氢芹菜素91.质子信号出现在最低场(δ7.82,s)的是92.有三组双二重峰,J值分别为11H Z,5H Z,17H Z,该化合物是93.有一对二重峰,J值为11H Z,该化合物是94.可以见到δ6.49的单峰,该化合物是95.无C环质子峰的化合物是[96-100]黄芩素EI-MS信号归属A.m/z 270 B.m/z 269 C.m/z 242D.m/z 168 E.m/z 10296.分子离子峰是97.A1·+碎片离子峰是98.B1·+碎片离子峰是99.[M-CO]·+离子峰是100.[M-H]+离子峰是C型题 [101-135][101-105]A.银杏素 B.黄芩苷C.二者均是 D.二者均不是101.具有扩冠作用102.具有抗菌作用103.属黄酮醇类104.属双黄酮类105.与AlCl3反应显黄色并带荧光[106-110]A.山奈素 B.甘草素C.二者均是 D.二者均不是106.与盐酸-镁粉反应显橙红~紫红色107.与四氢硼钠反应显红~紫红色108.属平面型分子109.属非平面型分子110.与氨性氯化锶反应生成绿~棕色沉淀[111-115]A.芦丁 B.槲皮素C.二者均是 D.二者均不是111.可溶于石油醚112.可用沸水提取113.与二氯氧锆反应显黄色,加枸橼酸后颜色不褪114.可用碱溶酸沉法提取115.Molisch反应生成棕色环[116-120]A.PC,以BAW上层为展开剂 B.PC,以3%醋酸为展开剂C.二者均是 D.二者均不是116.黄酮苷R f值小,黄酮苷元R f值大117.黄酮苷R f值大,黄酮苷元R f值小118.均为苷元,平面型的R f值小,非平面型的R f值大119.同一类型苷元,酚羟基数目增多,R f值减小120.不适于黄酮苷元的展开[121-125]A.黄酮苷元 B.黄酮苷C.二者均是 D.二者均不是121.聚酰胺薄层色谱,展开剂甲醇-水(1︰1)适用122.聚酰胺薄层色谱,展开剂苯-丁酮-甲醇(60︰20︰20)适用123.聚酰胺薄层色谱,展开剂甲醇-水(1︰1),R f值较大的是124.聚酰胺薄层色谱,展开剂氯仿-甲醇(94︰6),R f值较大的是125.聚酰胺薄层色谱,R f值的大小取决于吸附平衡常数的相对大小[126-130]A.3-OH及5-OH B.邻二酚羟基C.二者均是 D.二者均不是126.可与AlCl3试剂反应的黄酮类化合物127.可在HCl酸性条件下与AlCl3试剂反应的黄酮类化合物128.AlCl3+HCl紫外光谱与甲醇谱相同,示黄酮(醇)类化合物无129.AlCl3+HCl紫外光谱与AlCl3谱相同,示黄酮(醇)类化合物无130.AlCl3+HCl紫外光谱与AlCl3谱不同,示黄酮(醇)类化合物有[131-135]A.EI-MS裂解方式Ⅰ B.EI-MS裂解方式ⅡC.二者均是D.二者均不是131.可用于推断黄酮类化合物母核上取代情况132.黄酮类化合物裂解产生分子离子133.黄酮类化合物裂解产生A1·+,B1·+碎片离子134.黄酮类化合物裂解产生B2+碎片离子135.黄酮醇苷元的主要裂解方式为X型题 [136-149]136.黄酮苷元按结构分类,主要是依据A.三碳链的氧化程度 B.是否连接糖链 C.B环连接位置D.来自何种植物 E.三碳链是否成环137.中药槐米中的主要有效成分A.是槲皮素B.在冷水和热水中溶解度相差悬殊C.能与四氢硼钠反应D.能与硼酸发生络合反应E.可用碱溶酸沉法提取138.中药黄芩中的主要有效成分A. 是黄芩苷B.有抗菌作用C.是黄酮醇类化合物D.能与醋酸铅生成红色沉淀E.易水解氧化使药材外观变绿139.中药葛根中的主要有效成分A. 有大豆苷B.是黄酮醇类化合物C.能发生锆-枸橼酸反应D.能发生盐酸-镁粉反应E.可用氧化铝柱色谱法分离140.可用于鉴别二氢黄酮类化合物的是A.盐酸-镁粉反应 B.四氢硼钠反应 C.锆-枸橼酸反应 D.醋酸铅反应 E.醋酸镁反应141.黄酮与金属盐类试剂络合的必要条件是A.具7-OH B.具邻二酚羟基 C.具3-OHD.具5-OH E.3-OH和5-OH缺一不可142.化学法中,可将5-OH黄酮与3-OH黄酮区别的试剂为A.醋酸铅B.硼酸-醋酸钠 C.硼酸-草酸D.二氯氧锆-枸橼酸E.氨性氯化锶143.从中药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可采用A.溶剂提取法 B.铅盐沉淀法 C.碱溶酸沉法D.水蒸气蒸馏法 E.聚酰胺色谱法144.pH梯度萃取法分离黄酮类化合物A. 将总黄酮溶解在亲脂性有机溶剂中B.以碱液为萃取剂C.适用于分离苷类和苷元类D.适用于分离酸性强弱不同的苷元类E.酸性弱的黄酮先被萃取出来145.紫外光谱法中,黄酮(醇)类的三氯化铝-盐酸谱分别与三氯化铝谱和甲醇谱比较,可诊断A.7-OH B.4′-OH C.邻二酚羟基D.5-OH E.3-OH146.紫外光谱中,可用于推断黄酮、黄酮醇结构中有无邻二酚羟基的位移试剂有 A.甲醇钠 B.氯化锶 C.醋酸钠-硼酸D.草酸-硼酸 E.AlCl3+HCl147.黄酮类化合物的紫外光谱中A.黄酮和黄酮醇有带Ⅰ和带Ⅱ两个强峰B.异黄酮带Ⅰ为主峰,带Ⅱ则较弱C.二氢黄酮带Ⅱ为主峰,带Ⅰ则较弱D.查耳酮带Ⅱ为主峰,带Ⅰ则较弱E.黄酮和黄酮醇谱形相似,但带Ⅰ位置不同148.下列各化合物能利用其甲醇光谱区别的是A.黄酮与黄酮醇B.黄酮与查耳酮C.黄酮醇-3-O-葡萄糖苷与黄酮醇-3-O-鼠李糖苷D.二氢黄酮与二氢黄酮醇E.芦丁与槲皮素149.在芦丁的1H-NMR谱中A.H-3为一个尖锐的单峰信号B.H-6和H-8都是二重峰C.H-6信号比H-8信号位于较低磁场区D.H-2′为二重峰E.H-5′和H-6′为双二重峰(二)名词解释 [1-2]1.黄酮类化合物2.交叉共轭体系(三)填空题 [1-7]1.一般黄酮类苷元难溶于、、,易溶于等有机溶剂,二氢黄酮、异黄酮等型分子,水中溶解度稍大。
第七章黄酮类化合物(一)选择题A型题(单选题)1.黄酮类化合物的准确定义为()A.两个苯环通过三碳链相连的一类化合物 B.γ-吡喃酮C.2-苯基色原酮 D.2-苯基苯并α-吡喃酮 E.2-苯基苯并γ-吡喃酮2.色原酮环C2、C3间为单键,B环连接在C2位的黄酮类化合物是()A.黄酮醇 B.异黄酮 C.查耳酮 D.二氢黄酮 E.黄烷醇3.聚酰胺TLC,以甲醇-水(1︰1 )为展开剂,下列化合物Rf值最大的是()A.山奈素 B.山奈素-3-O-鼠李糖苷 C.山奈素-3-O-葡萄糖苷D.山奈素-3-O-芸香糖苷 E.槲皮素4.银杏叶中含有的特征成分类型为()A.黄酮醇 B.二氢黄酮 C.异黄酮 D.查耳酮 E.双黄酮5.黄酮类化合物大多呈色的最主要原因是()A.具酚羟基 B.具交叉共轭体系 C.具羰基D.具苯环 E.为离子型6.二氢黄酮醇类化合物的颜色多是()A.黄色 B.淡黄色 C.红色 D.紫色 E.无色7.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类苷元在水中溶解度稍大是因为()A.羟基多 B.有羧基 C.离子型D.C环为平面型 E.C环为非平面型8.硅胶吸附TLC,以苯-甲酸甲酯-甲酸(5︰4︰1)为展开剂,下列化合物Rf值最大的是()A.山奈素 B.槲皮素 C.山奈素-3-O-葡萄糖苷D.山奈素-3-O-芸香糖苷 E.山奈素-3-O-鼠李糖苷9.不能溶于氯仿的是()A.槲皮素 B.杨梅素 C.芦丁 D.木犀草素 E.芹菜素10.黄酮苷和黄酮苷元一般均能溶解的溶剂为()A.乙醚 B.氯仿 C.乙醇 D.水 E.酸水11.下列黄酮类酸性最强的是()A.7-OH黄酮 B.4′-OH黄酮 C.3′,4′-二OH黄酮D.7,4′-二OH黄酮 E.6,8-二OH黄酮12.柱色谱分离具3-OH或5-OH或邻二酚羟基的黄酮类化合物,不宜用的填充剂是()A.活性炭 B.硅胶 C.聚酰胺 D.氧化铝 E.纤维素13.鉴别黄酮类化合物最常用的显色反应是()A.四氢硼钠反应 B.三氯化铝反应 C.三氯化铁反应D.盐酸-镁粉反应 E.二氯氧锆反应14.聚酰胺色谱分离下列黄酮类化合物,以醇(由低到高浓度)洗脱,最后流出色谱柱的是()A.山奈素 B.槲皮素 C.芦丁 D.杨梅素 E.芹菜素15.聚酰胺色谱分离下列黄酮类化合物,以醇(由低到高浓度)洗脱,最先流出色谱柱的是()A.山奈素 B.槲皮素 C.芦丁 D.杨梅素 E.芹菜素16.二氯氧锆-枸橼酸反应中,先显黄色,加入枸橼酸后颜色显著减退的是()A.5-OH 黄酮 B.黄酮醇 C.7-OH黄酮D.4′-OH黄酮醇 E.7,4′-二OH黄酮17.四氢硼钠反应用于鉴别()A.黄酮、黄酮醇 B.异黄酮 C.查耳酮D.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 E.花色素18.黄酮苷类化合物不能采用的提取方法是()A.酸提碱沉 B.碱提酸沉 C.沸水提取D.乙醇提取 E.甲醇提取B型题(配伍选择,每个选项可能不止用一次)[19-23]A.芦丁 B.红花苷 C.儿茶素 D.银杏素 E.橙皮苷19.属于黄酮醇类化合物的是()20.属于二氢黄酮类化合物的是()21.属于查耳酮类化合物的是()22.属于双黄酮类化合物的是()23.属于黄烷-3-醇类化合物的是()[24-28]A.黄酮类化合物 B.异黄酮类化合物 C.查耳酮类化合物D.花色素类化合物 E.橙酮类化合物24.葛根素是()25.硫磺菊素是()26.矢车菊素是()27.大豆素是()28.芹菜素是()[29-33]A.无色 B.灰黄色 C.橙黄色 D.红色 E.蓝色29.黄酮苷的颜色通常为()30.二氢黄酮的颜色通常为()31.异黄酮的颜色通常为()32.查耳酮的颜色通常为()33.pH>8.5 花色素颜色通常为()[34-38]A.5%NaHCO3 B.5%Na2CO3 C.0.2%NaOH D.4%NaOH E.5%HCl 34.pH梯度萃取 5-OH黄酮应选用()35.pH梯度萃取 6-OH黄酮应选用()36.pH梯度萃取 7-OH黄酮应选用()37.pH梯度萃取 4′-OH黄酮应选用()38.pH梯度萃取 7,4′-二OH黄酮应选用()[39-43]葡聚糖凝胶分离下列黄酮类化合物,以甲醇-水混合溶剂梯度洗脱:A.3,5,7-三羟基黄酮B.3,5,7,4′-四羟基黄酮C.3,5,7,3′,5′-五羟基黄酮D.3,5-二羟基-7-O-芸香糖基黄酮苷E.3,5-二羟基-7-O-葡萄糖基黄酮苷39.首先被洗出的是()40.第二被洗出的是()41.第三被洗出的是()42.第四被洗出的是()43.最后被洗出的是()[44-48]A.芦丁 B.槲皮素 C.二者均是 D.二者均不是44.可溶于石油醚()45.可用沸水提取()46.与二氯氧锆反应显黄色,加枸橼酸后颜色不褪()47.可用碱溶酸沉法提取()48.Molisch反应生成棕色环()[49-53]A.3-OH及5-OH B.邻二酚羟基 C.二者均是 D.二者均不是49.可与AlCl3试剂反应的黄酮类化合物()50.可在HCl酸性条件下与AlCl3试剂反应的黄酮类化合物()51.AlCl3+HCl紫外光谱与甲醇谱相同,示黄酮(醇)类化合物无()52.AlCl3+HCl紫外光谱与AlCl3谱相同,示黄酮(醇)类化合物无()53.AlCl3+HCl紫外光谱与AlCl3谱不同,示黄酮(醇)类化合物有()(二)简答题1.写出黄酮(醇)、二氢黄酮(醇)、异黄酮、查耳酮、花色素的基本母核。
2.用化学方法鉴别大豆素、木犀草素、槲皮素。
3.简述从中药黄芩中提取黄芩苷的依据。
4.简述用碱溶酸沉法从槐米中提取芦丁加石灰乳及硼砂的目的。
5.某花类药材中含3,5,7-三羟基黄酮,3,5,7,4´-四羟基黄酮及其苷,还有脂溶性色素、粘液质、糖类等杂质,设计提取分离有效成分的流程(并注明杂质所在部位)。
(三)结构解析某化合物为黄色结晶,分子量为316,分子式C16H12O7,盐酸-镁粉反应为红色,FeCl3反应为蓝色,Molish反应呈阴性,二氯氧锆反应呈黄色,加枸橼酸后黄色不消退。
光谱数据如下,推断其可能结构及具体解析过程,并对所列出的氢谱数据进行归属。
UV入Max(nm)Me OH 254,267sh,369NaOMe 271,325,433AlCl3264,300,364,428AlCl3/HCl 264,300,364,428NaOAc 276,324,393NaOAc/H3BO3255,370sh,300sh,3771H –NMR (DMSO-d6)9.45(1H,S,加D2O消失)9.77(1H,S,加D2O消失)10.80(1H,S,加D2O消失)12.45( 1H,S,加D2O消失)3.83( 3H,S)6.20(1H,d,J=2.0 Hz)6.48 (1H,d,J=2.0 Hz)6.93 (1H,d,J=8.20 Hz)7.68 (1H,dd,J=1.8,8.2 Hz)7.74(1H,d,J=1.8 Hz)参 考 答 案(一)选择题1. A2. D3. D4. E5. B6. E7. E8. A9.C 10.C11.D 12. D 13.D 14. D 15. C 16.A 17.D 18.A 19.A 20.E 21.B 22.D 23.C 24.B 25.E 26.D 27.B 28.A 29.B 30.A 31.A 32.C 33.E 34.D 35.C 36.B 37.B 38.A 39.D 40.E 41.A 42.B 43.C 44.D 45.A 46.B 47.C 48.A 49.C 50.A 51.A 52.B 53.B(二)简答题 1.答:2.答:3.答:黄芩苷上的糖基为葡萄糖醛酸,有羧基,在植物体内多以镁盐的形式存在,水溶性大,故可用水作提取溶剂。
为防止酶解,采用沸水提取。
由于黄芩苷酸性较强,因此提取液需用盐酸调pH1~2才能使其变成游离羧基状态,在酸水中难溶而沉淀析出。
4.答:加入石灰乳即可达到碱溶解提取芦丁目的,又能使槐米中含存的大量粘液质生成钙盐沉淀除去。
加入硼砂的目的是使其与芦丁邻二酚羟基络合,这样既保护邻二酚羟基不被氧化破坏,亦保护邻二酚羟基不与钙离子络合,使芦丁不受损失,同时还有调节碱性水溶液pH 值的作用 。
R=H 黄酮 R=OH 黄酮醇OOR R=H 二氢黄酮 R=OH 二氢黄酮醇OOR 异黄酮类O查耳酮类O 花色素类+O5.答:(三)结构解析OOHOOHHOOMeOH分子式C 16H 12O 7不饱和度n = 11HCl-Mg 粉反应,呈红色 黄酮(醇) /二氢黄酮(醇) FeCl3反应,呈蓝色 有酚羟基Molish 反应,阴性不是苷类,是游离黄酮类 二氯氧锆反应呈黄色,加枸橼酸后黄色不褪有3-羟基或3,5-二羟基UV 入Max (nm ) 解析过程Me OH 254,267sh ,369 带Ⅰ369nm ,黄酮醇-游离NaOMe 271,325,433 带Ⅰ红移(433-369=64nm )示有4’-OH ;AlCl 3 264,300,364,428 AlCl 3= AlCl 3/HCl ,无邻二酚羟基AlCl 3/HCl264,300,364,428带Ⅰ红移(428-369=58nm ),示3-OH 或3,5-二OHNaOAc 276,324,393 带Ⅱ红移(276-254=22nm ) ,示7-OHNaOAc/H3BO 3 255,370sh ,300sh ,377与MeOH 基本一致,无邻二酚羟基1H –NMR (DMSO-d 6) 9.45(1H ,S ,加D 2O 消失) 加D 2O 后消失的质子峰,有三个-OH 9.77(1H ,S ,加D 2O 消失) 10.80(1H ,S ,加D 2O 消失) 12.45( 1H ,S ,加D2O 消失)加D 2O 后消失的质子峰,5-OH3.83( 3H ,S ) -OCH 3 6.20(1H ,d ,J=2.0 Hz ) H-6 6.48 (1H ,d ,J=2.0 Hz )H-86.93 (1H,d,J=8.20 Hz)H-5’7.68 (1H,dd,J=1.8,8.2 Hz)H-6’(H-2’比H-6’处于低场,说明3’ -OCH)37.74(1H,d,J=1.8 Hz)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