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系统机房项目冷却水系统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16.17 KB
- 文档页数: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ystem roomGB 50174—2008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09年6月1日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2008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编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61号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174-2008,自2009年6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6.3.2、、、、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93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oo八年十一月十二日前言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2005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建标函~号)的要求,由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会同有关单位对原国家标准《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93进行修订的基础上编制完成的。
本规范共分13章和1个附录,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机房分级与性能要求、机房位置及设备布置、环境要求、建筑与结构、空气调节、电气、电磁屏蔽、机房布线、机房监控与安全防范、给水排水、消防。
本规范修订的主要内容有:1.根据各行业对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要求和规模差别较大的现状,本规范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分为A、B、C三级,以满足不同的设计要求。
2.比原规范增加了术语、机房分级与性能要求、电磁屏蔽、机房布线、机房监控与安全防范等章节。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日常管理,由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甲级写字楼一般均设置有24小时冷却水系统供客户户内计算机机房空调使用,其工作原理为:客户计算机机房内空调机组产生的热量由二次冷却水经过板式换热器将热量传递给一次水即软化水或乙二醇溶液,由一次水将热量送至屋顶冷却塔进行淋水冷却。
目前客户的计算机机房空调为全年365天24小时连续不间断运行,所以甲级写字楼的24小时冷却水系统一方面要满足客户机房的供冷需求,另一方面由于该系统运行时间长,使得公共耗能占比较大,所以该系统的优化控制策略的制订和实施,对写字楼宇公共能耗的降低意义重大。
本文以某在管甲级写字楼的24小时冷却水系统节能改造实例,介绍一种新颖实用的节能方案与同行分享。
一、系统设计参数及能耗现状成都中海国际中心写字楼楼层机房面积按楼层建筑面积的10%设计预留,IT机房空调负荷设计值为400W/ m2,冷却塔容量按空调负荷1.3倍设计,使用系数为20%,冷却塔供回水温度分别为31℃、36℃。
该写字楼计算机机房负荷设计情况详见表1所示。
改造前24小时冷却水系统设备能耗情况见表2所示。
一种新颖实用的24小时冷却水系统节能技术改造方案文/Article>李振喜 黄博巨 乐晓海 何国兵 陈竹文 卞守国 吴迪表1 成都中海国际中心IT机房设计参数表序号项目标准层面积(m2)楼层数设计面积(m2)实际使用面积(m2)IT机房设计负荷(KW)IT机房实际使用负荷(KW)1AB座21424810281.6102.828975.65 2CD座1920.25610753.121075.3139.533.575 3E座2092.6245022.2450.2244.537.825 4FG座3519.624816894.183378.8418.715.895 5J座2052.03244924.872378.7218.715.895 6合计47876.01444210.4178.84表2 改造前系统能耗表序号项目数量使用功率(kW)年运行时间(h)运行系数年耗电量(kW·h)电费单价(元/kW·h)年度能耗费用(元)1AB座108987600.856626940.89589797.662CD座939.587600.852941170.89261764.133E座544.587600.853313470.89294898.834FG座718.787600.85139240.20.89123923.785J座718.787600.85139240.20.89123923.786合计15666381394308.18HOUSING AND REAL ESTATE·住宅与房地产111理论·研究THEORY·RESEARCH二、该系统运行现状的评估(一)IT机房负荷不易达到设计的满负荷运行写字楼IT机房设计一般按照标准层楼层建筑面积10%计算或者因业态需求按照业主要求进行设计,根据机房面积来选择设备负荷容量,在前期开发设计时一般按照满负荷进行设备设计。
GB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1 总则1.0.1 为规范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确保电子信息系统设备安全、稳定、可靠地运行,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中、节能环保,制订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建筑物中的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
1.0.3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设计应遵循近期建设规模与远期发展规划协调一致的原则。
1.0.4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2 术语2.0.1 电子信息系统electronic information system由计算机、通信设备、处理设备、控制设备及其相关的配套设施构成,按照一定的应用目的和规则,对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传输、检索等处理的人机系统。
2.0.2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electronic information system room主要为电子信息设备提供运行环境的场所,可以是一幢建筑物或者建筑物的一部分,包括主机房、辅助区、支持区和行政管理区等。
2.0.3 主机房computer room主要用于电子信息处理、存储、交换和传输设备的安装和运行的建筑空间。
包括服务器机房、网络机房、存储机房等功能区域。
2.0.4 辅助区auxiliary room用于电子信息设备和软件的安装、调试、维护、运行监控和管理的场所,包括进线间、测试机房、监控中心、备件库、打印室、维修室等区域。
2.0.5 支持区support area支持并保障完成信息处理过程和必要的技术作业的场所,包括变配电室、柴油发电机房、UPS 室、电池室、空调机房、动力站房、消防设施用房、消防和安防控制室等。
2.0.6 行政管理区administrative area用于日常行政管理及客户对托管设备进行管理的场所,包括工作人员办公室、门厅、值班室、盥洗室、更衣间和用户工作室等。
2.0.7 场地设施infrastructure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内,为电子信息系统提供运行保障的设施。
IDC机房暖通专业相关计算汇总IDC机房设置有大量电子设备,在工作过程中都会产生热量,在数据中心机房计算机处理信息的仪器中交流电源的能量几乎全转化成热量了。
从设备的电源消耗可推算出IDC机房热量的产生量,为了避免设备温度升高至无法接受的程度,必须使这些热量扩散掉,否则热量的积累将会导致故障,选择适合的通风或冷却系统,首先需要知道设备的产热量和散热空间,才可进行制冷系统设备的设计。
本文以某数据中心为例进行示例讲解。
一数据中心设计单模块174个6kW 机柜,总共6个模块机房。
单模块设置10台冷冻水型精密空调,八用二备,单台精密空调显冷量为140kW,循环风量为36000m³/h,送风温差为12℃。
制冷系统设置为4台750冷吨(2637kW)离心式冷水机组,三用一备。
1、冷水机组制冷量的确定冷水机组制冷量可按照IT负荷*1.2(包含建筑负荷)来计算。
IT负荷为6264kW,则单台冷机制冷量为6264*1.2/3/3.517=712冷吨,最终选择为750冷吨。
2、末端精密空调显冷量的确定精密空调制冷量可按照IT负荷*1.05(包含机房的建筑负荷等)来计算。
单模块机房IT负荷为1044kW,取单台精密空调显冷量140kW,则精密空调数量为1044*1.05/140=7.83,向上取整得出空调数量为8,空调数量/4=2向上取整得出备用空调数量为2,空调+备用=规划空调数量10台。
3、末端精密空调循环风量的确定可按照以下公式来计算根据上述公式可得精密空调循环风量为3600*140/1.18/1.01/12=35240m³/h。
最终选择36000m³/h。
4、蓄冷罐容量的选型选型原则:根据机房IT负荷Q计算冷冻水流量需求,蓄冷罐放冷时间15分钟来确定。
V=[Q*1.2/(ΔT*1.163)] *15/60例:IT负荷6264KW,供/回水温度,12/18℃,蓄冷供冷时间15分钟。
计算结果为V=[6264*1.2/(6*1.163)] *15/60=270m³。
数据中心冷冻机房空调水系统施工技术摘要:本文结合项目实际情况,介绍了数据中心冷冻机房空调水系统,并对其中涉及到的关键性环节——水系统施工技术进行了具体探讨,明确了机房空调水系统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为数据中心系统的稳定高效运行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数据中心;机房空调;水系统;施工引言伴随城市建设的发展,公共建筑对于空调冷负荷的需求不断增大,尤其是对于数据中心这种特殊的建筑,其应用特性决定其需要常年制冷,制冷机组需确保在冬夏季均能够提供较为稳定的冷源。
制冷系统应用较多的为蒸汽压缩式螺杆、离心式水冷系统,除了制冷机组本身,机房空调的水系统设计及安装效果也会影响到数据中心冷却系统运行效果。
空调水系统的施工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环节,但由于建筑工程施工的复杂程度高,各专业施工作业交叉性强,空调水系统的施工往往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空调水系统施工完成后出现各种问题,直接影响到机房空调的稳定高效运行。
一、项目概况本项目位于上海市某银行产业园,项目地块总用地面积22742.6㎡,总建筑面积43927.63㎡,其中地上建筑面积34696.98㎡,地下建筑面积9230.64㎡。
建筑单体包括:A楼综合配套楼、B楼综合配套楼、D楼数据中心、G楼地下室、U楼地下室。
二、数据中心冷冻机房空调水系统施工方案编制本项目中,由于数据中心机房空调系统全面,容量庞大,空调系统具有以下鲜明特征:①系统规模大,系统设两路冷源,互为备用。
两路冷源分别配置700RT冷水机组3台。
②可靠性要求高,机房空调系统需确保不间断运行,制冷系统彼此独立,互为备用。
每个制冷单元的故障都不会影响其它单元的正常运行,机组的制冷输出保持稳定,可满足机房空调对于制冷稳定性的要求[1]。
对于施工安装及后期调试均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在施工方案的编制方面予以重视,由总承包单位牵头,组织各分包商和各功能性设备厂商施工方案和调试方案,尤其注意调试前各系统安装质量的细节检查,诸如冷冻水是否完全冲洗干净、UPS电源间的防水密闭、供电相位,阀门启闭状态,供配电母线异常温升和噪音检查等问题[2]。
第47 卷第 5 期2021 年给水排水WATER WASTEWATER ENGINEERING Vol. 47 No. 5 2021某超高层办公楼24小时租户冷却水系统设计分析汤慧王晔(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100044)摘要:以某超高层办公楼24小时租户冷却水系统为案例,对24小时租户系统冷负荷计算、系统配置与分区、冷却塔与板式换热器的设计、循环水管路的设计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24小时租户冷却水系统;冷负荷;闭式冷却塔中图分类号:TU8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471(2021)05—0102—051X)I:10. 13789/j. cnki. wwel964. 2021. 05. 018引用本文:汤慧,王晔.某超高层办公楼24小时租户冷却水系统设计分析[J].给水排水,2021,47(5) : 102-106. TANG H. WVNG Y. Design and analysis of 24-hour cooling water system for tenantsin a super high-rise office building[J], Water Wastewater Engineering,2021,47(5) : 102-106.Design and analysis of 24-hour cooling water system for tenants in asuper high-rise office buildingTA N G Hui,WANG Ye{China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Research Insistute Co. , Ltd. , Beijing 100044 , China)Abstract:Taking the 24 hour cooling water system for tenants of a super-high rise office building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calculation of cooling load, system configuration and partition, design of cooling tower and plate heat exchanger, and design of circulating water pipeline.Keywords:Tenant cooling water system for 24-hour;Cooling load;Closed cooling tower〇引言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更多的办公租户,而 不仅仅局限于金融投资、互联网等行业客户,需要设 置自己的小型数据机房以管理客户资料或满足自身 正常运转需求。
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了使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确保电子计算机系统稳定可靠运行及保障机房工作人员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陆地上新建、改建和扩建的主机房建筑面积大于或等于140平方m的电子计算机机房的设计。
本规范不适用于工业控制用计算机机房和微型计算机机房。
第1.0.3条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机房位置及设备布置第一节电子计算机机房位置选择第2.1.1条电子计算机机房在多层建筑或高层建筑物内宜设于第二、三层。
第2.1.2条电子计算机机房位置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水源充足、电子比较稳定可靠,交通通讯方便,自然环境清洁;二、远离产生粉尘、油烟、有害气体以及生产或贮存具有腐蚀性、易燃、易爆物品的工厂、仓库、堆场等;三、远离强振源和强噪声源;四、避开强电磁场干扰。
第2.1.3条当无法避开强电磁场干扰或为保障计算机系统信息安全,可采取有效的电磁屏第五章空气调节第一节一般规定第5.1.1 主机房和基本工作间,均应设置空气调节系统。
第5.1.2条当主机房和其它房间的空调参数不同时,宜分别设置空调系统。
第二节热湿负荷计算第5.2.1条计算机和其它设备的散热量应按产品的技术数据进行计算。
第5.2.2条电子计算机机房空调的热湿负荷应包括下列内容:一、计算机和其它设备的散热;二、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三、太阳辐射热;四、人体散热、散湿;五、照明装置散热;六、新风负荷。
第三节气流组织第5.3.1条主机房和基本工作间空调系统的气流组织,应根据设备对空调的要求、设备本身的冷却方式、设备布置密度、设备发热量以及房间温湿度、室内风速、防尘、消声等要求,并结合建筑条件综合考虑。
第5.3.2条气流组织形式应按计算机系统的要求确定,当未提出明确要求时,可按表表:5.3.2 气流组织、风口及送风温差气流组织下送上回上送上回(或侧回)侧送侧回送风口1.带可调多叶阀的格栅风口2.条形风口(带有条形风口的活动地板)3.孔板(散流器)2.带扩散板风口3.孔板4.百叶风口5.格栅风口1.百叶风口2.格栅风口(回风口)2.百叶风口3.网板风口4.其它风口送风温差4-6℃送风温度应高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4-6℃6-8℃5.3.2选用。
交通与汽车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 汽车电控系统实习及课程设计课程代码: 106010319题目: 冷却水温度电控系统设计及仿真年级/专业/班: 2012级车辆工程汽电一班学生姓名: 陈宇学生学号: 312012*********开始时间: 年月日完成时间: 年月日课程设计成绩: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西华大学课程设计目录1 引言 (3)1.1设计背景 (3)1.2任务与分析 (3)1.3设计内容及性能指标 (4)③水温控制精度±7℃ (4)2方案设计 (4)2.1系统方案设计论证 (4)2.1.1系统的控制方案设计 (4)2.1.2 最终设计方案 (4)2.2最终设计方案总体设计框图 (6)3系统硬件设计 (6)3.1硬件设计方案论证 (6)3.1.1单片机选型 (6)3.1.2温度传感器选型 (8)3.1.3显示方案确定 (8)3.1.4温度控制方案确定 (8)3.2硬件设计 (8)3.2.1单片机接口电路 (8)3.2.2温度信号的获取 (9)3.2.3显示电路的设计 (10)3.2.4报警电路的设计 (11)3.2.5温控电路的设计 (11)4软件程序的设计 (12)4.1程序流程 (12)4.1.1主程序流程图: (12)4.1.2显示子程序的流程图: (14)4.1.3温控子程序的流程图: (15)图4.3 温控子程序流程图 (15)5系统调试过程 (15)5.1keil调试 (15)5.2原理图和印制板图绘制和检查 (16)5.2.1 在Protel99se绘制原理图并进行相应的ERC检查 (16)5.3 Proteus仿真调试 (17)附录一程序源代码 (20)附录二电路原理图及PCB图 (29)附录三 Proteus仿真截图 (31) (31)摘要本课题以AT89C51单片机系统为核心,对发动机冷却液的温度进行实时检测,并控制其温度在工作范围内。
本设计包括温度采集模块,单片机核心控制模块,显示模块,冷却水控制模块四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