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复习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4
小学语文古诗综合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能正确地背诵和默写指定的古诗;理解古诗的大意,体会诗中的意境;能够分析古诗的韵律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古诗的鉴赏能力;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诗的美,培养学生热爱古诗词的情感;体会诗人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独特见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指定的古诗:根据教材和教学进度,选取需要复习的古诗。
2. 古诗大意: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把握诗的主题。
3. 韵律和修辞手法:分析古诗的韵律特点,识别常见的修辞手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背诵和默写指定的古诗;理解古诗的大意,体会诗中的意境。
2. 教学难点:分析古诗的韵律特点,识别常见的修辞手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古诗的大意、韵律和修辞手法。
2. 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3. 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4. 欣赏法:引导学生欣赏古诗的美,提高审美能力。
五、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古诗文等。
2. 课堂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新课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指定的古诗,讲解古诗的大意、韵律和修辞手法。
4. 课堂练习:学生进行背诵、默写练习,教师及时反馈,指导学生纠正错误。
5. 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古诗的韵律特点,识别常见的修辞手法。
7.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8. 教学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检查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背诵和鉴赏能力。
2. 评价方法:课堂提问、背诵默写、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等。
3. 评价内容:古诗的大意理解、韵律分析、修辞手法识别等。
统编版六年级古诗词复习完整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复习统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部分。
具体章节包括:《古诗十九首》中的《登鹳雀楼》、《静夜思》、《春晓》等经典篇目,以及教材中其他单元的古诗词作品。
内容涵盖诗词的作者背景、诗词意境、韵律节奏及文学常识。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古诗词,体会古诗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2. 掌握古诗词的基本知识和鉴赏方法,提高文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对古典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古诗词的意境理解和鉴赏。
教学重点:古诗词的背诵、理解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古风画卷,让学生猜测画面中的诗句,引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2. 课堂讲解:a. 简要介绍古诗词的发展历史。
b. 详细讲解本节课要复习的古诗词,分析作者背景、诗词意境、韵律节奏等。
c. 举例说明古诗词的鉴赏方法。
3. 随堂练习:让学生现场背诵古诗词,并进行相互评价。
4.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古诗词鉴赏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互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古诗词中的意象和情感,进行分享和交流。
六、板书设计1. 古诗词复习要点:a. 作者背景b. 诗词意境c. 韵律节奏d. 文学常识2. 精选古诗词:七、作业设计a. 《登鹳雀楼》b. 《静夜思》c. 《春晓》2. 答案示例:a. 《登鹳雀楼》:作者王之涣,描绘了黄河壮阔的景象,表达了诗人远大的抱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古诗词,参加诗词鉴赏活动,提高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理解并背诵古诗词,体会古诗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2. 教学难点与重点中提到的“古诗词的意境理解和鉴赏”。
3. 教学过程中的“课堂讲解”和“互动环节”。
4. 作业设计中的“分析和鉴赏题目”。
古诗词复习教案(5篇)第一篇:古诗词复习教案古诗词复习设计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积极的氛围中积累运用,掌握知识。
“以三维目标”为指导,突出“方法与能力”的目标。
引导学生在复习实践中发现规律,总结方法,提升能力,增加积累。
教学目标:1、复习古诗。
2、灵活积累、运用古诗,感受古诗的美和积累古诗的良好习惯。
3、培养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的古诗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读古诗文,并学会灵活运用古诗词。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中国的文化源渊流长,古诗是其中的一座大观园,那一首首古诗就是花园里奇丽的小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大观园。
1、先说说你熟悉的诗人有哪些?2、李白、杜甫、王安石、苏轼、王维、陆游、王昌龄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熟悉的诗人。
他们的诗篇有着极其鲜明的个人风格,可以说是自成一派。
于是,人们便送给他们各种各样的美称。
3、同学们知道这些称号分别是指哪个诗人吗?诗仙白居易《赠汪伦》诗圣王维《春夜喜雨》诗佛李白《忆江南》诗魔杜甫《游子吟》诗囚孟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4、知识补充。
诗仙——唐代诗人李白他的诗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色彩。
唐代诗人贺知章叹赏李白的诗,把他比作天上下凡的“仙人”。
后来人们就称李白为“诗仙”。
诗圣——唐代诗人杜甫他的诗气势雄浑、绚丽含蓄,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历代的许多诗人都把他的诗奉为学习的典范,尊称他为“诗圣”。
诗魔——唐代诗人白居易他写诗非常刻苦,过分的诵读和书写,竟到了口舌生疮、手指成胝的地步,所以人称“诗魔”。
诗囚——孟郊:孟郊把诗看作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好像成为诗的囚徒一般。
诗佛——王维:王维一生信仰佛教,而且在他的诗歌中也透露出浓浓的佛教意味。
二、回顾交流,熟记诗词1、其实 ,我国各个朝代都有许多著名的诗人、词人 ,都留下了许多著名的诗词,同学们都记住了哪些呢?请大家回忆一下,在小组里背背吧。
统编六年级古诗词复习学习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深入理解并背诵古诗词,提高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2. 通过对古诗词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
3.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古诗词的意境理解和背诵。
教学重点:古诗词的背景知识、作者生平、词牌名、韵律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文、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古诗词所描绘的景象,引导学生进入古诗词的世界。
2. 新课导入:讲解古诗词的背景知识、作者生平、词牌名、韵律等。
3. 例题讲解:挑选一首古诗词进行详细讲解,如《静夜思》。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现场背诵古诗词,检查学习效果。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古诗词的意境和寓意,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板书分为两部分:左边为古诗词原文,右边为诗词解析。
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标出重点和难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进行背诵和默写。
2. 答案:学生完成后,教师批改并给出正确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以便改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的古诗词,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同时,可以组织古诗词朗诵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补充说明:在选择古诗词时,应侧重于经典作品,它们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
《登鹳雀楼》、《静夜思》、《春晓》等诗词,因其语言精炼、意境深远,被广泛传诵。
内容的分布应兼顾不同的朝代和风格,如唐诗、宋词等,以丰富学生的文学视野。
二、教学目标的设定补充说明:教学目标应具体明确,可量化,以便于教学过程中的实施和课后效果的评估。
例如,“提高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可细化为“能够分析诗词的韵律美、意境美,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这样的目标更具有指导性和可检测性。
小学古诗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小学阶段学过的古诗,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背诵、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感受古诗的魅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内容1. 选取小学阶段学过的古诗,如《静夜思》、《春晓》、《登鹳雀楼》等。
2. 分析古诗的韵律、意境、情感等方面的特点。
3. 讨论古诗中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古诗的内容和特点。
2.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古诗中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答法、讨论法、朗读法、背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回顾已学过的古诗,引导学生进入复习状态。
2. 教学内容展示:选取几首具有代表性的古诗,进行详细讲解和分析。
3. 学生参与环节:分组讨论古诗的特点和文化内涵,进行朗读和背诵。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古诗的重要性和价值。
5.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古诗复习任务,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发言等情况,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和兴趣。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他们对古诗的掌握程度。
3. 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对他们的古诗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七、教学资源1. 古诗文本:选取小学阶段学过的古诗,准备相应的文本资料。
2. 多媒体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包括图片、音频、视频等,辅助教学。
3. 讨论话题:准备一些与古诗相关的话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周:回顾和复习小学阶段学过的古诗,分析古诗的特点。
2. 第3-4周:深入讲解几首具有代表性的古诗,讨论古诗的文化内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复习教案——古诗词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的古诗词单元,包含了《春夜喜雨》、《登鹳雀楼》、《钱塘湖春行》、《渔家傲·秋思》等经典古诗。
这些古诗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还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通过学习这些古诗,学生可以领略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文阅读基础,对古诗的韵律、意境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分析古诗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方面仍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此外,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难以深入挖掘古诗的内涵,需要教师进行深入的讲解和剖析。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理解古诗的基本意思。
2.能够分析古诗的韵律、意境、情感等方面的特点,领略古诗的艺术魅力。
3.能够深入理解古诗的思想内涵,体会诗人的情感,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
4.能够运用所学,结合生活实际,创作简单的古诗作品。
四. 教学重难点1.能够分析古诗的韵律、意境、情感等方面的特点,领略古诗的艺术魅力。
2.能够深入理解古诗的思想内涵,体会诗人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互动教学法”等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分析案例、师生互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欣赏古诗,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相关的课件,展示古诗的文本、图片、音频等多媒体资源。
2.教案:准备详细的教学教案,明确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古诗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古诗的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古诗的文本,让学生初步感知古诗的内容,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3.操练(15分钟)分析古诗的韵律、意境、情感等方面的特点,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深入理解和欣赏古诗。
一、教案主题:中考古诗词赏析复习专题教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古诗词的基本特点和鉴赏方法。
2. 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3.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三、教学内容:1. 古诗词的定义与分类。
2. 古诗词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
3. 古诗词的意象描绘和情感抒发。
4. 古诗词的格律和节奏韵律。
5. 古诗词的背景和文化内涵。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古诗词的基本特点和鉴赏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古诗词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解读。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感悟。
4. 实践法:让学生尝试创作古诗词,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五、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2. 古诗词鉴赏练习:布置相关古诗词鉴赏题目,评估学生的理解能力。
3. 创作展示:让学生创作一首古诗词,评估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对古诗词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步骤:1. 回顾古诗词的基本特点和鉴赏方法。
2. 分析经典古诗词作品的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
3. 引导学生欣赏古诗词的意象描绘和情感抒发。
4. 讲解古诗词的格律和节奏韵律。
5. 探讨古诗词的背景和文化内涵。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古诗词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
2. 古诗词的意象描绘和情感抒发。
3. 古诗词的格律和节奏韵律的理解与应用。
4. 古诗词的背景和文化内涵的深入理解。
八、教学资源:1. 古诗词文本:经典古诗词作品。
2. 多媒体教学:图片、音频、视频等辅助教学资源。
3. 参考书籍:古诗词鉴赏指南、文学史等。
4. 网络资源:相关古诗词网站、论坛等。
九、教学计划:1. 课时安排:共1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进度安排:按照教学内容顺序进行教学,每节课时完成一个教学内容。
十、教学总结:1. 学生对古诗词的基本特点和鉴赏方法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古诗词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对古诗词的意象描绘和情感抒发的欣赏能力。
古诗复习课教案古诗词复习教案黄云铺小学付妮莉教学目标:1.复习古诗,帮助学生积累古诗词。
2.有效率累积、运用古诗,体会古诗的美,培养自觉累积与运用古诗的良好习惯。
3.鼓励学生在活动中自学语文,培育学生的竟之争意识和合作精神,唤起学生对祖国灿烂的古诗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轻、难点:鼓励学生通过累积古诗词,并学会灵活运用。
教学形式:以竞赛的形式,把课堂充份教给学生。
一:课前导入:师:孩子们上午好,我是今天为大家讲课的付老师,首先呢,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段小视频,请观看。
看了视频,你们知道是什么视频吗?(诗词大会),是啊,这就是央视热播的《诗词大会》。
看了央视的诗词大会片段,你们是否你也想来一场诗词比拼呢?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圆了这个梦!本节课老师为大家准备工作了诗词小过关,共计四大第一关,咱们班共计六个组,今天我们这六个组就来一较高低!首先我们来热身一下,同学们准备好了吗?热身完结,比赛马上就要已经开始了,恳请同学们积极主动动脑,各抒己见,展示出自己最精彩的一面为自己的小分队赢取荣誉不好吗?比赛正式宣布已经开始:第一关,找规律答诗,规则:每组出示2句诗,各组通过找规律答类似的诗。
每答对一道题目得1分,答错一题扣1分。
第二第一关,诗句驱策。
规则:由老师出具诗句的前半句,小组以开火车的形式依次接对下半句。
(额外题:小组派遣代表出具诗的上时一句,选定劲敌派遣代表答下一句,每组2句,答错一题提1分后,答对一题甩1分后)。
第三关,学以致用。
(规则:根据题目要求答题,答对一题得1分,答错一题扣1分。
)第四关,古诗分类。
(规则:小组合作完成导学案并展示,完成最快最好的小组额外加2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数风流人物,还看看今朝”生日快乐你们,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答题到此结束,我们去看一看究竟哪个组赢得了本次比赛的冠军。
(算分分别奖励杰出小组及个人)我们都知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学好古诗,关键是多读,还在于积累和运用。
古代诗歌复习教案1、理解作品内容、领悟的思想感情以及作品的表现技巧。
2、揣摩、品尝诗词的语言,感受诗歌语言的凝练、形象。
【教学重点】诗词的内容、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语言的品尝。
【教学课时】一课时。
〔40分钟〕【教学过程】一、导入〔1分钟〕同学们,古典诗词是文学艺术中的一块奇葩,那里有长河落日圆的壮丽,也有禅房花木深幽美;有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闲见南山的闲适;更有曹孟德的日月之行,假设出其中,星汉绚烂,假设出其里。
的博大胸怀。
每一首诗都给我们不同的美的享受。
今日,让我们走进古诗词,复习15课《古代诗歌五首》,再次共同感受那份独特的美,提高同学们感悟赏析古代诗歌的技能。
这几篇诗歌,诗人们登山望海,驾舟扬帆,赏花观鸟,咏春悲秋,用凝练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图景。
怎样去复习呢?二、以《观沧海》《次北固山下》为例指导赏读古诗词第一关、读背诗歌、把握感情:〔5分钟〕古诗词是用来吟唱的,因此,我们在把握诗歌感情的前提下,要读出抑扬顿挫的语气语调来,读出情感,读出意味来,并熟读成诵。
读得好,背得熟:全班自由大声的朗读、背诵:⑴指定2名同学背《观沧海》《次北固山下》。
⑵组织评价。
〔感情基调、从节奏、轻重、语调等表达〕如强调:日月/之行,假设出/其中;星汉/绚烂,假设出/其里。
⑶齐背两首,检查〔出示投影〕①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③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
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⑷总结:学习语文,我们要背诵大量精致的古诗词,不断积累。
这两首,如同浩瀚的文化长廊中的一两块秦砖汉瓦,装饰了同学们的梦,使我们腹有诗书气自华。
第二关:诗译内容、感知意境:〔8分钟〕〔诗言志。
就是说,诗人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我们在吟咏之时,还要对整首诗歌进行对译,用充斥诗意的语言去再现诗歌的内容和情景,从而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
中考古诗词赏析复习专题教案第一章:古诗词赏析基本概念与术语1.1 诗词的定义与分类1.2 诗人与词人1.3 诗词的节奏与韵律1.4 诗词的表现手法与修辞技巧1.5 诗词的内容与主题第二章:古诗词的吟咏与背诵2.1 吟咏的意义与方法2.2 背诵的重要性与方法2.3 诗词的节奏与音韵美2.4 诗词的情感表达与感受第三章:古诗词的意象与意境3.1 意象的定义与作用3.2 常见意象的分类与特点3.3 意境的营造与欣赏3.4 诗词中的景物描写与情感表达第四章:古诗词的情感与思想4.1 诗词的情感类型与表达方式4.2 诗词的思想内涵与价值观念4.3 诗词的情感分析与解读4.4 诗词的思想启示与教育意义第五章:古诗词的鉴赏方法与技巧5.1 诗词的阅读与理解5.2 诗词的鉴赏方法与步骤5.3 诗词的赏析技巧与要点5.4 诗词的鉴赏实践与练习第六章:唐诗的赏析6.1 唐诗的特点与风格6.2 唐代著名诗人的作品赏析6.3 唐诗的主题与思想6.4 练习与分析:解读唐诗的意义与价值第七章:宋词的赏析7.1 宋词的特点与风格7.2 宋代著名词人的作品赏析7.3 宋词的情感与意境7.4 练习与分析:欣赏宋词的美感与情感第八章:元曲的赏析8.1 元曲的定义与分类8.2 元曲的特点与风格8.3 元曲的赏析方法与技巧8.4 练习与分析:解读元曲的主题与情感第九章:明清诗词的赏析9.1 明清诗词的特点与风格9.2 明清著名诗人的作品赏析9.3 明清诗词的主题与思想9.4 练习与分析:欣赏明清诗词的艺术特色与价值第十章:古诗词赏析的综合训练10.1 诗词的阅读与理解10.2 诗词的赏析与解读10.3 诗词的情感分析与思想解读10.4 练习与分析:综合运用赏析方法,深入解读古诗词的意境与内涵第十一章:古诗词中的自然描写赏析11.1 自然景物的意象与意境11.2 诗词中的自然描写与情感表达11.3 著名诗词自然描写的赏析案例11.4 练习与分析:解读自然描写中的美学价值第十二章:古诗词中的人物描写赏析12.1 人物形象的意象与性格描绘12.2 诗词中的人物描写与情感表达12.3 著名诗词人物描写的赏析案例12.4 练习与分析:欣赏人物描写中的细腻与深度第十三章:古诗词中的历史事件描写赏析13.1 历史背景与诗词创作的关系13.2 诗词中的历史事件描写与情感表达13.3 著名诗词历史事件描写的赏析案例13.4 练习与分析:理解历史事件描写中的时代意义第十四章:古诗词中的神话传说描写赏析14.1 神话传说在诗词中的运用14.2 诗词中的神话传说描写与情感表达14.3 著名诗词神话传说描写的赏析案例14.4 练习与分析:探索神话传说描写中的文化内涵第十五章:古诗词赏析的复习与测试15.1 复习古诗词赏析的重点与难点15.2 诗词赏析的测试方法与题目设计15.3 模拟测试与答题技巧15.4 练习与分析:通过测试检验古诗词赏析的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1. 古诗词的基本概念与术语:了解诗词的定义、分类、诗人与词人、节奏与韵律、表现手法与修辞技巧等基本知识。
古诗词复习设计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积极的氛围中积累运用,掌握知识。
“以三维目标”为指导,突出“方法与能力”的目标。
引导学生在复习实践中发现规律,总结方法,提升能力,增加积累。
教学目标:1、复习古诗。
2、灵活积累、运用古诗,感受古诗的美和积累古诗的良好习惯。
3、培养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的古诗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读古诗文,并学会灵活运用古诗词。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中国的文化源渊流长,古诗是其中的一座大观园,那一首首古诗就是花园里奇丽的小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大观园。
1、先说说你熟悉的诗人有哪些?2、李白、杜甫、王安石、苏轼、王维、陆游、王昌龄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熟悉的诗人。
他们的诗篇有着极其鲜明的个人风格,可以说是自成一派。
于是,人们便送给他们各种各样的美称。
3、同学们知道这些称号分别是指哪个诗人吗?诗仙白居易《赠汪伦》诗圣王维《春夜喜雨》诗佛李白《忆江南》诗魔杜甫《游子吟》诗囚孟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4、知识补充。
诗仙——唐代诗人李白他的诗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色彩。
唐代诗人贺知章叹赏李白的诗,把他比作天上下凡的“仙人”。
后来人们就称李白为“诗仙”。
诗圣——唐代诗人杜甫他的诗气势雄浑、绚丽含蓄,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历代的许多诗人都把他的诗奉为学习的典范,尊称他为“诗圣”。
诗魔——唐代诗人白居易他写诗非常刻苦,过分的诵读和书写,竟到了口舌生疮、手指成胝的地步,所以人称“诗魔”。
诗囚——孟郊:孟郊把诗看作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好像成为诗的囚徒一般。
诗佛——王维:王维一生信仰佛教,而且在他的诗歌中也透露出浓浓的佛教意味。
二、回顾交流,熟记诗词1、其实 ,我国各个朝代都有许多著名的诗人、词人 ,都留下了许多著名的诗词,同学们都记住了哪些呢?请大家回忆一下,在小组里背背吧。
2、小组交流、背诵。
(教师巡视、了解情况)3、你们能给这些诗词分分类吗?(指导学生给古诗词归类)4、全班交流。
各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给古诗词分成几类。
(有表达思乡之情的、有表现爱国热情的、有表现母爱的、有描写一年四季的……)5、我会背。
各小组成员轮流背诗词,比一比,哪个小组积累的多、背的熟。
第一轮背四季的诗词:第二轮背爱国诗词:第三轮背描写山水的诗词:第四轮背表现送别的诗词:第五轮背描写景物的诗词:第六轮抢答(师出题)……三、诗海拾贝:1、我国的古诗浩如烟海,又像是繁花似锦的无边的花园。
我们今天学习的古诗只是把大家领进了这座花园的大门,园里美景无限,整个小学阶段所学的古诗,也只不过是这“花园”的一角。
同学们,我们要想对古诗有更多的了解,还需要更多的时间,下更大的功夫。
2、人们常说“学以致用”,古诗也不例外,要是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起来就更好了。
3、请同学们完成以下练习。
三、巩固练习,运用诗词1.名句联句。
1、儿童相见不相识,()。
2、(),早有蜻蜓立上头。
3、(),二月春风似剪刀。
4、接天莲叶无穷碧,()。
5、(),欲饮琵琶马上催。
6、千山鸟飞绝,()。
7、(),天下谁人不识君?8、(),孤帆一片日边来。
9、(),只是近黄昏。
10、昼出耘田夜绩麻()。
11、(),明月何时照我还。
12、日出江花红胜火()。
13、停车坐爱枫林晚()。
14、人有悲欢离合,()。
2.古诗百花园:(填花名)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开。
2、()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3、待到重阳日,还来就()。
4、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别样红。
5、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村。
3.古诗七彩园:(填色彩)1、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杏出墙来。
2、山外()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3、等闲识得东风面,万()千()总是春。
4、春风又()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5、( )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 )丝绦。
4.根据所学古诗填空。
(1)人们常用《观书有感》中的“----------------------------,-----------------------------”来比喻人只有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使心智更加敏锐。
人们常用苏轼的“------------------------,-----------------------------”这两句古诗来说明“当局-----------,旁观--------”的道理。
(2)中秋佳节,皓月当空,而你却远在他乡,离别家乡数载,这时,你会用李白的名句“-----------------------------,----------------------------。
”(3)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师常用唐代诗人--------------的诗句“---------------------------,---------------------------。
”来教导我们。
(4)西湖美景闻名天下,下阵雨时的西湖更是别有一番景色。
北宋诗人苏轼就曾写下诗句“--------------------------------,--------------------------------。
”5.写出含有下面修辞手法的诗句。
(1)比喻:(2)拟人:(3)夸张:(4)对比:(5)设问:小结:我国的古诗浩如烟海,就像一座繁花似锦的大花园。
今天,我们只是看到了“花园”的一角,同学们想欣赏更多的美景,就要用更多的时间去读、去解、去悟。
希望大家课后能够用有限的时间创造无限的价值。
1 劝学类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劝学》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冬夜读书示字聿》2 惜时类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汉乐府《长歌行》3 送别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白居易《赋得故草原送别》4 四季类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春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杜甫《绝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雨》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接天莲叶无穷碧,映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柳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5 爱国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日知录·正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清。
文天祥《过零丁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绝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6 友情类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7 思乡类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8 节日类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王安石《元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蓃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9 心情类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陆游《示儿》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早发白帝城》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含有修辞手法的诗句1一、含比喻:1、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4、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5、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6、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二、夸张: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2、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
三、对偶: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4、窗寒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四、拟人: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随风潜如夜,润物细无声。
4、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五、设问: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4、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六、反问:1、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兰,能不忆江南?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