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细胞生物学课件(王金发)第11章 (PPTminimizer)
- 格式:pdf
- 大小:9.57 MB
- 文档页数:19
(生物科技行业)王金发老师的细胞生物学相关练习题和参考答案中山大学王金发老师的细胞生物学相关练习题和参考答案第一部分一、名词解释1、细胞生物学——2、细胞——3、细胞膜——4、简单扩散——5、易化扩散——6、主动运输——7、膜转运蛋白——8、膜泡运输——9、膜受体——10、配体——11、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12、胞吞作用——13、胞吐作用——二、单顶选择题1、原核细胞不具备的是A、细胞膜B、核糖体C、DNAD、核膜、核仁2、真核细胞的细胞膜主要成分中不包括A、蛋白质B、脂类C、糖类D、核酸3、影响细胞膜流动性的主要因素是A、温度B、离子强度C、pHD、脂肪酸不饱和程度4、膜脂分子分布的不对称性是指A、脂分子在膜上亲水头部与疏水尾部不对称B、在两层膜脂中脂分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同C、在两层膜脂中膜蛋白不同D、细胞膜外表面是亲水的,内表面是疏水的5、造成细胞膜流动性的主要原因是A、胞内压力B、膜蛋白的运动C、膜脂分子的运动D、蛋白质与脂类的有机组合6、膜脂分子不具备的运动方式是A、向各方向运动B、侧向扩散C、翻转运动D、弯曲运动7、糖分布在细胞膜的A、内表面B、外表面C、内、外表面确良D、内、外表面之间8、Na+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其转运方式是A、主动运输B、简单扩散C、易化扩散D、胞吞作用9、Na+—K+泵转运Na+和K+的方式属A、单运输B、协同运输C、共运输D、对向运输10、Na+—K+泵水解一分子ATP可转运A、3个Na+、2个K+B、3个K+、2个Na+C、2个Na+、2个K+D、3个Na+、3个K+11、载体蛋白顺浓度梯度转运Na+入胞的同时,将葡萄糖逆浓度梯度一起带入胞内,此转运方式为A、共运输B、对向运输C、协同运输D、单运输12、Na+—H+交换载体在使Na+入胞的同时将H+排出细胞,此转运方式为A、共运输B、对向运输C、协同运输D、单运输13、不受条件控制的跨膜通道为A、配体闸门通道B、离子闸门通道C、电压闸门通道D、持续开放通道14细胞无选择地吞入固体物质的过程为A、胞吞作用B、吞噬作用C、吞饮作用D、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15、细胞摄入LDL颗粒的过程是A、自由扩散B、吞噬作用C、主动运输D、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16、有被小窝的作用是A、使特定受体聚集B、吞入大分子物质C、防止大分子泄漏D、使细胞膜牢固17、膜受体具备的功能是A、识别、结合配体B、引起胞内一系列反应C、识别、结合配体并引起胞内一系列反应D、引起离子跨膜转运18、膜受体与配体结合的部位是A、活性部位B、结合部位C、调节部位D、催化部位19、细胞膜上某种膜受体的数量有限,只能与一定量的配体结合,此性质是A、特异性B、可饱和性C、高亲合性D、可逆性20、下列过程中,不属于跨膜转运的是A、胞吞作用B、简单扩散C、易化扩散D、主动运输21、在膜受体转导信号时,不能作为第二信使的物质是A、cAMPB、cGMPC、G蛋白D、IP3和DG22、催化受体完成信号转导是靠A、开启离子通道B、激活G蛋白,使之活化某种酶C、自身TPK活性D、cAMP23、在G蛋白中,α亚基的活性状态是A、与GTP结合,与βγ分离B、与GTP结合,与βγ聚合C、与GDP结合,与βγ分离D、与GTP结合,与βγ聚合24、偶联G蛋白的cAMP信号途径中刺激型和抑制型途径的共同点是A、G蛋白都作用于ACB、都有同样的G蛋白C、都有同样的受体D、都使cAMP含量上升25、AMP信号途径和IP3和DG途径的共同点是A、都活化ACB、都活化特异的磷酯酶CC、都要通过G蛋白活化特定的酶D、都只产生一种第二信使26、在催化受体完成信号转导时,充当第二信使的是A、TPKB、磷酸化的靶蛋白C、cAMPD、Ca2+27、细胞表面是指A、细胞外的糖被B、糖被及细胞膜C、细胞膜D、糖被、细胞膜及膜下溶胶层28、在“细胞融合”实验中,作为细胞融合诱导物的是A、甲醇B、乙醇C、冰醋酸D、聚乙二醇29、细胞融合是指A、两个或两个以上细胞合并成一个细胞的过程B、两个或两个以上细胞核合并成一个细胞核的过程C、两个或两个以上膜性小泡合并的过程D、细胞遗传物质重新组合的过程30、融合率=A、(融合的细胞数/总细胞数)×100%B、(融合的细胞核数/总细胞核数)×100%C、(融合的细胞数/总细胞核数)×100%D、(融合的细胞核数/总细胞数)×100%三、填空题1、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和。
王金发《细胞生物学》网络课件讲义全集课程学习:1.细胞概述>>目录1. 细胞概述1.1 细胞的发现及细胞学说的创立1.1.1 细胞的发现1.1.2 细胞学说(cell theory)的创立1.1.3 细胞学理论对细胞学发展的推动作用1.1.4 细胞生物学发展简史1.2 细胞的基本功能和特性1.2.1 细胞的基本功能1.2.2 细胞结构上的相似性1.2.3 细胞的形态1.2.4 细胞的大小及体积的恒定1.2.5 细胞及细胞器的计量单位1.3 细胞的分子基础1.3.1 水是细胞中最主要的物质1.3.2 无机盐1.3.3 小分子有机小分子1.3.4 生物分子的功能分类1.3.5 细胞结构体系的组装1.4 细胞的类型和结构体系1.4.1 原核细胞1.4.2 真核细胞的两种主要类型: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1.4.3 真核细胞的结构体系1.4.4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比较1.5 病毒--非细胞的生命体1.5.1 病毒是比细胞更小的生命体1.5.2 病毒的生活史1.6 细胞生命的进化1.6.1 细胞生命的起源与进化1.6.2 真核细胞的起源1.6.3 从单细胞向多细胞进化1.7 我国细胞生物学的发展战略1.7.1 细胞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发展方向1.7.2 我国细胞生物学发展战略学习指导课程学习:1.细胞概述>> 1.1.1 细胞的发现1. 细胞概述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cell)构成的。
除了病毒、类病毒等是非细胞的生命体以外,其它生命有机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都是细胞。
细菌、酵母等微生物是以单细胞的形式存在,而高等动、植物则是由多细胞构成的,如人大约有3 ×1013个细胞,这些细胞组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
研究细胞及其生物学功能的科学称为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
1.1 细胞的发现及细胞学说的创立第一个发现细胞的是英国学者胡克(Rorbert Hooke),相隔170多年后,德国植物学家施来登(Mathias Schleiden)和动物学家施旺(Theodor Schwann)创立了细胞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