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碱、PVC生产工艺摘要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4
化工PVC各工段工艺流程引言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是一种重要的合成聚合物材料,在化工工业中被广泛应用。
PVC的生产过程被分为不同的工段,每个工段都有特定的工艺流程。
本篇文档将介绍PVC的主要工段以及各个工段的工艺流程。
概述化工PVC的生产过程主要包括氯乙烯的聚合、工艺稳定化处理、塑化剂加工、成型和加工等工艺环节。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工段的工艺流程。
1. 氯乙烯聚合工段氯乙烯聚合是PVC生产的第一步。
其工艺流程主要包括: 1. 氯乙烯的进料和储存:氯乙烯作为原材料,经过净化处理后进入反应器; 2. 反应器:将氯乙烯加入聚合反应器中,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聚合成PVC; 3. 聚合反应:控制反应温度和压力,使聚合反应进行至合适的程度; 4. 聚合结束:反应结束后,通过冷却和过滤等工艺对聚合物进行处理。
2. 工艺稳定化处理工段在PVC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其稳定性和使用寿命,需要对其进行工艺稳定化处理。
其工艺流程主要包括: 1. 加入稳定剂:将稳定剂添加到聚合物中,以提高PVC的热稳定性; 2. 加热混合:将PVC和稳定剂加热混合,使稳定剂均匀分布在聚合物中; 3. 冷却和固化:通过冷却和固化过程,使稳定剂充分固化在聚合物中。
3. 塑化剂加工工段为了改善PVC的可塑性和加工性能,需要添加塑化剂。
其工艺流程主要包括:1. 加入塑化剂:将塑化剂添加到PVC中,通过较高的温度和剪切力使其与聚合物充分混合; 2. 传热和混合:将PVC和塑化剂进行传热和混合反应,使塑化剂充分分散在聚合物中; 3. 冷却和固化:通过冷却和固化过程,使塑化剂充分固化在聚合物中。
4. 成型工段在PVC生产中,成型是将PVC加工成所需产品的重要环节。
其工艺流程主要包括:1. PVC制品设计和模具制作:根据产品需求,设计PVC制品的形状和尺寸;制作相应的模具; 2. PVC熔融和注塑:将PVC加热熔融,并将熔融PVC注入模具中; 3. 冷却和模具开启:冷却PVC制品使其固化;开启模具,取出成型的PVC制品; 4. 码垛和包装:将成型的PVC制品进行码垛,并进行相应的包装。
PVC生产工艺流程简介介绍了氯碱和树脂的关键生产步骤和设备。
PVC生产工艺一、氯碱系统生产工艺1、电解装置(1)一次盐水工序原盐由装载机送入化盐桶,盐自上而下入桶,来自电解的淡盐水、板框压滤机的滤液、氢处理含碱废水、再生系统废水以及固碱蒸发冷凝水等杂水,均进入化盐水贮槽。
为了避免盐水中硫酸根积累超标,淡盐水进化盐水贮槽之前先分流一部分约30%流量经膜过滤,除掉硫酸根澄清后的淡盐水再进入化盐水贮槽。
上述各部分水在贮槽中混合后,经泵输送至化盐水槽溶解原盐后得到饱和粗盐水。
粗盐水流入前反应槽之前于前折流槽内按工艺要求,加入精制剂32%氢氧化钠溶液,在前反应槽内粗盐水中的镁离子与精制剂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
用加压泵将前反应槽内的粗盐水送至气水混合器中与空气混合,进入加压溶气罐溶气,再进入预处理器,并在预处理器进口加1%FeCl3溶液。
经过预处理的盐水进入后反应槽,同时加入20%碳酸钠溶液,盐水中的钙离子与碳酸钠反应形成碳酸钙作为膜过滤器的助滤剂,充分反应后的盐水自流进入中间槽,并由过滤器给料泵送入过滤器过滤。
过滤后盐水加入5%亚硫酸钠溶液除去盐水中游离氯后进入一次精制盐水贮槽,用泵送至二次盐精制工序。
进入二次盐水工序的一次盐水中的固体悬浮物含量≤10wtppm。
预处理器及过滤器的滤渣则排入盐泥池。
盐泥池中的盐泥经盐泥泵打出,送至板框压滤机压滤。
盐泥经压滤洗涤除水并经压缩空气吹干为含液率约40%wt的滤饼,滤饼送园区固体废物填埋场,过滤盐水回用。
膜运行一定时间后,为了保持较高的过滤能力和较低的过滤压力,须用15%盐酸进行化学再生。
(2)二次盐水精制工序过滤之后的盐水进入过滤盐水储槽,用过滤盐水泵送至离子交换树脂塔,离子交换树脂塔共有3台,塔内装有螯合树脂,正常时2台串联运行,1台再生,运行中2台离子交换树脂塔的第1台负责操作除去盐水中所含微量多价阳离子,第2台仅起保护作用,通过离子交换,使盐水中含有的微量Ca2+、Mg2+等多价离子含量达到规定值:≤20wtppm。
烧碱及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的工艺改进张静;李海燕【摘要】首先分析了烧碱的工艺改进方法,从固碱、液氯包装以及盐水冷却三方面进行.其次重点探讨电石法生产聚氯乙烯过程中,生产工艺中需要改进的部分,并通过技术方法之间的相互整合,对生产工艺改进中需要注意的相关问题进行总结,帮助提升烧碱及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中的质量与安全性.%Firstly,the process improvement methods of caustic soda are analyzed,including solid alkali,liquid chlorine packaging and brine cooling.Secondly,it focuses on the improvement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in the production of polyvinyl chloride by calcium carbide process,and summarizes the related problems in the improvement of production process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technology and methods,so as to help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safety in the production of caustic soda and polyvinyl chloride by calcium carbide process.【期刊名称】《化工设计通讯》【年(卷),期】2019(045)009【总页数】2页(P110-110,138)【关键词】烧碱;电石法;聚氯乙烯【作者】张静;李海燕【作者单位】山东鲁泰化学有限公司,山东济宁 272350;山东鲁泰化学有限公司,山东济宁 2723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325.31 烧碱工艺的改进方法1.1 固碱烧碱在传统制作工艺中,采用燃烧煤炭的方法,面对生产任务量较大的情况,则需要加大煤炭燃烧量,这种燃烧的固碱方法能够满足少量的生产需求,显然不能满足当前的社会发展需求。
氯碱公司烧碱、PVC生产工艺摘要一、烧碱生产工艺包括一次盐水、二次盐水及电解、氯氢处理、氯化氢合成及盐酸、液氯及包装、蒸发及固碱等工段。
生产32%烧碱、50%烧碱、99%片碱、液氯、高纯盐酸、副产次氯酸钠、稀硫酸、为氯乙烯生产提供合格的氯化氢气体。
1.一次盐水工段本工段任务是经过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去除原盐中Ca、Mg等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有机物,为二次盐水及电解工序输送合格的一次盐水。
2.二次盐水及电解二次盐水及电解是烧碱工序的核心,任务是在电解槽中生产出32%烧碱产品,氢气、氯气送氯氢处理工段,淡盐水返回一次盐水工序化盐。
其中电解工序岗位环境被办公室人员所熟知,氯碱公司的电解槽(两期)现已成为集团标准参观路线的重要部分。
3.氯氢处理工段该工段包括氯气处理、氢气处理、事故氯气吸收。
目的是分别将电解工段生产的氯气和氢气进行冷却、干燥并压缩输送到下游工段,同时吸收处理事故状态下产生的氯气,副产次氯酸钠。
4.液氯及包装工段液氯工段的任务是将平衡生产的部分富余氯气进行压缩、液化并装瓶。
通常根据氯气压缩机压力的不同,将氯气液化方式分为高压法、中压法和低压法三种。
5.氯化氢合成及盐酸本工段任务是将氯氢处理工段来的氯气和氢气,在二合一石墨合成炉内进行燃烧,合成氯化氢气体,经冷却后送至氯乙烯工序。
从液氯来的液化尾氯气与氢气进入二合一石墨合成炉,生成氯化氢气体。
经石墨冷却器冷却,再经两级降膜吸收器和尾气塔,用纯水吸收,生成31%的高纯盐酸供电解工段使用或对外销售。
6.蒸发及固碱工段本工段任务是将电解工段生产的部分32%烧碱浓缩为50%烧碱和99%片碱。
采用世界先进的瑞士博特公司降膜工艺及设备,降膜法生产片碱的能耗低于国内传统的大锅法,而且生产环境好、连续稳定便于控制。
二、PVC生产工艺主要分为制备乙炔、合成氯乙烯、氯乙烯聚合三个主要工序。
1.乙炔发生主要分为电石破碎、乙炔发生、乙炔清净和渣浆处理三部分。
电石破碎:将合格的原料电石,通过粗破机和细破机进行破碎处理。
氯碱及PVC生产工艺培训知识1. 引言氯碱和聚氯乙烯(PVC)是重要的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塑料制品、纺织品、化肥和医药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氯碱及PVC的生产工艺培训知识,包括氯碱的生产过程、PVC的生产工艺及其应用。
2. 氯碱的生产过程氯碱的生产主要包括氯气和碱液的制备,其中碱液包括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
2.1 氯气制备氯气的制备主要有电解法和氯气法两种方法。
电解法使用电解槽将食盐水中的氯离子电解成氯气和氢气,其中氯气被收集,氢气则可回收利用。
2.2 碱液制备碱液的制备主要有氢氧化钠法和氧化钠法两种方法。
氢氧化钠法是将氯气通入悬浮氢氧化钠的溶液中,反应生成次氯酸钠,再经过酸化、加热和蒸发等过程转化成氢氧化钠。
氧化钠法是将氯气通入溶解了氢氧化钠和氧化钠的溶液中,反应生成次氯酸钠和氯化铵,再经过酸化、加热和蒸发等过程转化成氢氧化钠。
3. PVC的生产工艺PVC的生产主要包括聚合过程、合成过程和成型过程。
3.1 聚合过程聚合过程是将乙烯单体和氯乙烯单体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入引发剂和调节剂,通过热聚合反应形成聚合物链。
反应过程需要在高温和高压下进行。
3.2 合成过程合成过程是将聚合得到的聚合物粉末通过溶解、过滤和蒸发等步骤制备成PVC树脂。
溶解过程是将聚合物粉末加入合适的溶剂中,通过搅拌和加热使其溶解。
过滤过程是将溶液通过滤网过滤去除杂质。
蒸发过程是将过滤后的溶液进行蒸发,使其逐渐浓缩,形成PVC树脂。
3.3 成型过程成型过程是将PVC树脂通过挤出、注塑、吹塑等方法成型成可用于不同需求的产品。
挤出是将PVC树脂通过挤出机加热熔化,并通过模具挤出成型。
注塑是将PVC树脂加热熔化后注入模具中,通过冷却固化成型。
吹塑是将加热熔化的PVC树脂注入膜管,在气压的作用下使膜管变形成型。
4. PVC的应用PVC由于其良好的物理性能和加工性能,在建筑材料、塑料制品、纺织品、化肥和医药等领域应用广泛。
4.1 建筑材料PVC在建筑材料中常用于制作窗框、门窗、地板、壁板等产品,具有防水、隔音、耐候性等优点。
聚氯乙烯相关资料PVC简介: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 polymer)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塑料品种之一。
聚氯乙烯树脂为白色或浅黄色粉末。
根据不同的用途可以加入不同的添加剂,使聚氯乙烯塑件呈现不同的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
在聚氯乙烯树脂中加人适量的增塑剂,就可制成多种硬质、软质和透明制品。
纯聚氯乙烯的密度为1.4g/cm3,加入了增塑剂和填料等的聚氯乙烯塑件的密度一般在1.15 ~ 2.00g/cm3范围内。
硬聚氯乙烯不含或含有少量的增塑剂,有较好的抗拉、抗弯、抗压和抗冲击性能,可单独用作结构材料。
软聚氯乙烯含有较多的增塑剂,它的柔软性、断裂伸长率、耐寒性增加,但脆性、硬度、抗拉强度降低。
聚氯乙烯有较好的电气绝缘性能,可以用作低频绝缘材料。
其化学稳定性也较好。
但聚氯乙烯的热稳定性较差,长时间加热会导致分解,放出氯化氢气体,使聚氯乙烯变色。
其应用温度范围较窄,一般在-15~ 5°C 之间。
由于聚氯乙烯的化学稳定性高,所以可用于防腐管道、管件、输油管、离心泵、鼓风机等。
聚氯乙烯的硬板广泛用于化学工业上制作各种贮槽的衬里,建筑物的瓦楞板、门窗结构、墙壁装饰物等建筑用材。
由于电气绝缘性能优良而在电气、电子工业中,用于制造插座、插头、开关、电缆。
在日常生活中,用于制造凉鞋、雨衣、玩具、人造革等。
PVC生产现状:从1997年开始,世界聚氯乙烯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到2000年增至3000万吨。
目前,全球聚氯乙烯大公司正进入一个垄断生产能力和扩大经营范围的新时期。
生产技术上,全球聚氯乙烯生产技术不断得到改进和提高。
如,最近美国西湖公司开发了新的骤冷塔合成工艺,使骤冷的二氯乙烷裂解后产生的气态物流不再需要使用大功率的循环泵和大量管线,提高了骤冷塔的效率,解决了安全和环保问题。
欧洲乙烯公司宣布,这个公司为使乙烷氧氯化生产氯乙烯的工艺工业化,研制出了一种新型催化剂。
采用这种催化剂可使乙烷在低温下反应直接合成氯乙烯,其成本比乙烯生产氯乙烯方法节省50%以上。
摘要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简称PVC),是我国第一、世界第二大通用型合成树脂材料,与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和ABS统称为五大通用树脂,应用领域广泛。
PVC有优异的难燃性、耐磨性、抗化学腐蚀性、综合机械性、制品透明性、电绝缘性及比较容易加工等特点。
氯碱,即氯碱工业,也指使用饱和NaCl溶液制氯气氢气烧碱的方法。
工业上用电解饱和NaCl溶液的方法来制取NaOH、Cl2和H2,并以它们为原料生产一系列化工产品,称为氯碱工业,即工业上电解法生产烧碱也称氯碱工业。
氯碱工业是最基本的化学工业之一,它的产品除应用于化学工业本身外,还广泛应用于轻工业、纺织工业、冶金工业、石油化学工业以及公用事业。
电解法生产烧碱,根据电解槽结构、电极材料和隔膜材料的不同可分为水银法、隔膜法和离子交换膜法。
在生产二十万吨PVC产品中要采取相关的方法除去氯。
PVC脱氯工艺方面,应本着因地制宜、节能降耗的原则设计相应的工艺路线,以达到最佳的经济效果。
本设计从初步设计的角度对年产20万吨PVC化工厂进行了全面设计,设计结果达到了设计课题的基本要求,完成了PVC的生产工厂的初步设计,进行了可行性论证,完成了物料、热量、设备等的相关计算。
关键词: PVC;烧碱;电解法;脱氯。
AbstractPVC (Polyvinyl Chloride, referred to as PVC), China's first and the world's second largest general-purpose synthetic resin material, with polyethylene (PE), polypropylene (PP), polystyrene (PS) and ABS are collectively referred to as the top five general-purpose resins,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 areas. PVC has excellent flame retardancy, abrasion resistance, chemical resistance, the integrated mechanical products of transparency, electrical insulating properties and relatively easy processing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The chlor-alkali, chlor-alkali industry, but also refers to the use of saturated NaCl solution chlorine hydrogen caustic soda. Industrial electrolysis method of saturated NaCl solution preparation NaOH, Cl2and H2, and using them as raw materials to produce a range of chemical products, known as the chlor-alkali industry, industrial electrolytic production of caustic soda, also known as the chlor-alkali industry. The chlor-alkali industry is one of the basic chemical industry, its products applied to the chemical industry itself, but also widely used in light industry, textile industry, metallurgical industry, petrochemical industry and utilities. The electrolytic production of caustic soda, according to the electrolytic cell structure, the electrode material and the separator material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mercury method, the diaphragm and the ion exchange membrane method.To take a method to remove the chlorine in the production of 20 million tons of PVC products. The PVC dechlorination process should be based on local conditions, and the principle of energy saving design process route,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best economic result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preliminary design, the design of an annual output of 200,000 tons of PVC chemical plants, a comprehensive design, design results meet 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 the design issues,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eliminary design of the PVC production plant, carried out a feasibility study, completed materials correlation calculation, heat, equipment, etc..Keywords:PVC; Caustic; Soda; Electrolysis; Dechlorination目录摘要................................................................................................................................ I I 关键词............................................................................................................................ I I Abstract......................................................................................................................... I II Keywords....................................................................................................................... I II 第一章综述...............................................................................................................- 1 - 1.1 PVC......................................................................................................................- 1 - 1.1.1聚氯乙烯简介...................................................................................................- 1 - 1.1.2 工艺流程的确定...............................................................................................- 1 - 1.1.3主要用途及应用领域.......................................................................................- 2 -1.2.1 烧碱简介...........................................................................................................- 3 - 1.2.2 烧碱的性质.......................................................................................................- 3 - 1.2.3氯碱工业的发展状况.......................................................................................- 4 - 1.3 氯气......................................................................................................................- 6 - 1.3.1 氯气简介...........................................................................................................- 6 - 1.3.2氯气处理的任务和方法...................................................................................- 7 - 1.3.3工艺流程简介...................................................................................................- 8 - 第二章主要设备物料衡算.................................................................................... - 10 - 2.1计算依据........................................................................................................... - 11 - 2.2脱氯塔物料衡算............................................................................................... - 11 - 2.2脱氯塔出口气相的计算:.................................................................................. - 13 - 2.3 换热器物料衡算............................................................................................... - 15 - 第三章主要设备热量衡算.................................................................................... - 16 - 3.1脱氯塔热量衡算............................................................................................... - 16 - 3.2 换热器热量衡算............................................................................................... - 17 - 第四章主要生产设备的选型和工艺计算............................................................ - 19 - 4.1换热器的设备选型和工艺计算....................................................................... - 19 - 4.1.1 试算和初选换热器的型号............................................................................ - 19 -4.1.2 核算总传热系数............................................................................................ - 20 - 4.1.3 核算压强降.................................................................................................... - 23 - 参考文献................................................................................................................. - 25 - 结束语..................................................................................................................... - 26 - 致谢......................................................................................................................... - 27 -第一章 综述1.1 PVC1.1.1聚氯乙烯简介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 ,简称PVC),是我国第一、世界第二大通用型合成树脂材料,由于具有优异的难燃性、耐磨性、抗化学腐蚀性、综合机械性、制品透明性、电绝缘性及比较容易加工等特点,目前,PVC 已经成为应用领域最为广泛的塑料品种之一,在工业、建筑、农业、日常生活、包装、电力、公用事业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与聚乙烯(PE )、聚丙烯(PP )、聚苯乙烯(PS )和ABS 统称为五大通用树脂。
PVC聚氯乙烯的生产工艺及成本分析1.生产工艺PVC的生产主要有两种制备工艺,一是电石法,主要生产原料是电石、煤炭和原盐;二是乙烯法,主要原料是石油。
国际市场上PVC的生产主要以乙烯法为主,而国内受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限制,则主要以电石法为主,截至到2007年12月,电石法约占我国PVC总产能的70%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在电石法制备PVC中,原盐电解后氯化氢用于生产PVC,剩余的钠部分用于生产烧碱,所以,氯、碱实际上存在共生关系,氯碱平衡也是整个行业发展过程中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
2.成本分析从生产成本角度分析,两种工艺在不同经济发展周期,成本差别较大。
通常情况下,在国际宏观经济高速发展阶段,由于油价较高,乙烯法生产成本较高,电石法成本优势明显;而一旦国际经济进入衰退,油价将在低位运行,电石法由于能耗较高,煤电油运等价格有支撑,成本优势消失。
自2003年以来,国际油价大幅攀升,使乙烯法PVC成本增加,而电石法生产则受此影响较小,从而导致国内电石法PVC生产装置建设的新一轮热潮,使电石法PVC产能急剧扩大,对乙烯法PVC生产形成了极大挑战,许多乙烯法企业处于亏损边缘。
但随着2008年5月之后原油价格的持续下调,乙烯法的成本优势明显,电石法生产厂家微利运行,甚或难以为继。
电石法成本构成主要由电石费用、氯化氢费用和水电费构成。
国家标准规定:生产1吨PVC消耗电石1.45~1.5吨,(一般以1.45计算,但一般实际生产过程中消耗会高于这个比例,只有少数能达到标准),消耗氯化氢气体0.75~0.85吨(一般以0.76计),每吨耗电量约450~500kw?h,另有其它项目开支,如包装费、引发剂、分散剂、水费、管理人员费用等因生产厂家和生产规模的不同而不尽相同。
总体来讲,电石法的成本构成分配比例约为:电石占65~70%,氯化氢占15%,电力占6%,其他制造费用占6%。
电石法的一个显著特点为耗电较高,不但在生产PVC时要耗费电力,由焦炭制备电石也要消耗大量的电,如生产1吨电石约需消耗3450 kw?h的电、0.6吨的焦炭和0.9吨的石灰石。
pvc生产工艺流程PVC(聚氯乙烯)是一种常见的塑料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子、医疗、汽车和包装等领域。
在PVC生产过程中,主要的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准备、聚合、塑化、挤出和成型等阶段。
原料准备是PVC生产的第一步。
聚氯乙烯的主要原料是氯气(Cl2)和乙烯(C2H4)。
氯气通过电解法与水反应制取氢氧化钠(NaOH),乙烯则通过石油炼制过程中的蒸馏分离获得。
随后,氢氧化钠与乙烯反应形成乙烯氯化物。
通过升温和高压条件下的聚合,乙烯氯化物分子发生聚合反应,形成聚氯乙烯。
这个过程中还可以添加不同的添加剂,如稳定剂、润滑剂和填充剂等,以改善PVC的性能。
接下来,聚合得到的PVC颗粒需要通过塑化过程。
这一步是将聚合得到的PVC颗粒加热到熔融状态,使其变得柔软易塑。
通常采用高速搅拌法和高温(150-200℃)的机械设备实现颗粒塑化。
同时,需要加入塑化剂,用来调整PVC的硬度和韧性。
常见的塑化剂有邻苯二甲酸酯类、环氧油酸甘油酯类和磷酸类等。
在挤出工艺中,熔融的PVC塑料将被压入模具中,在模具的作用下形成所需的形状。
该过程通常通过将PVC融料送入挤出机的加热筒中,通过旋转的螺杆将其向前推进,并加热到熔融状态。
在挤出机前端的模具区域,通过调整挤出头和模具间的距离,可以控制挤出成型的产物尺寸。
最后,成型过程将PVC挤出获得的形状进一步加工成所需的成品。
常见的成型方法有注塑成型、吹塑成型和压延成型等。
注塑成型是将熔融的PVC通过喷嘴注入模具中,经过冷却后得到成型品。
吹塑成型是通过将熔融的PVC通过吹塑机吹入模具中,在模具的作用下形成中空的产品。
压延成型是将熔融的PVC通过压延机将其压制成所需的厚度和形状。
综上所述,PVC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准备、聚合、塑化、挤出和成型等阶段。
通过这些工艺步骤,我们可以制造出各种PVC制品,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艺的改进,PVC的生产工艺也在不断优化,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化工PVC各工段工艺流程一、概述聚氯乙烯(PVC)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包装、医疗等领域。
PVC的生产工艺通常包括原料制备、聚合、塑化、挤出、成型等多个工段,每个工段的工艺流程和操作步骤都至关重要。
二、原料制备工艺流程PVC的原料主要包括乙烯、氯气等,原料制备工艺流程如下:1.乙烯制备:乙烯是PVC的主要原料之一,通过乙烯裂解或乙烯蒸馏等工艺获得。
2.氯气制备:氯气是PVC的另一重要原料,通常通过盐水电解等方式获得。
3.氯乙烯合成:将乙烯和氯气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氯化反应,生成氯乙烯。
三、聚合工艺流程聚合是PVC生产的核心工艺之一,通过聚合可以将氯乙烯聚合成PVC树脂,常见的聚合工艺流程如下:1.聚合反应:将氯乙烯溶于溶剂中,加入引发剂和稳定剂,控制温度和压力进行聚合反应。
2.精滤:将聚合得到的PVC树脂溶液进行过滤,去除杂质。
3.干燥:将精滤后的PVC树脂溶液进行干燥,得到PVC树脂粉末。
四、塑化工艺流程PVC树脂需要进行塑化处理,以增加其适应性和加工性,常见的塑化工艺流程如下:1.加热混合:将PVC树脂和增塑剂等混合物加热至一定温度,使其软化。
2.冷却混合:冷却加热混合物,使其形成均匀的PVC塑料熟料。
3.颗粒化:将塑化好的PVC熟料经过颗粒机或挤出机进行颗粒化。
五、挤出成型工艺流程挤出是PVC制品生产的重要工艺环节,通过挤出机将PVC颗粒挤出成型,常见的挤出成型工艺流程如下:1.挤出:将PVC颗粒加热至熔化状态,通过螺杆挤出机挤出成型。
2.卷取:将挤出好的PVC制品通过卷取机卷取成卷状,便于后续加工和使用。
3.冷却:对挤出成型后的PVC制品进行冷却处理,使其达到设计要求的硬度和形状。
六、总结PVC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制备、聚合、塑化、挤出、成型等多个工段,每个工段都有其独特的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
只有严格按照工艺流程进行操作,控制温度、压力和时间等关键参数,才能生产出优质的PVC制品。
烧碱及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的工艺改进发布时间:2021-06-02T06:21:26.066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9期作者:张增利[导读] 聚氯乙烯是一种热塑性树脂,它在实际的生产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在通过改性和加工之后,可以将聚氯乙烯制作成食品的包装材料或者常见的泡沫塑料制品。
当聚氯乙烯生产工艺越来越复杂,对其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安全生产聚氯乙烯成为了制约企业快速发展最主要的因素。
陕西北元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陕西省榆林市 719319摘要:我国在各个行业和领域中对聚氯乙烯材料的运用非常普遍,而且由于聚氯乙烯材料的特性,其能够用于很多物品的制造。
聚氯乙烯是热塑性非常好的应用材料,而且在对其进行冷却处理后,聚氯乙烯材料还具有高强度和韧度,并有着良好的绝缘性能。
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促使各个领域对聚氯乙烯的需求量大幅增加,这就要求对聚氯乙烯的生产技术进行创新和改变,提高其生产效率,并建立良好的制造工艺,以满足我国各个领域的需求。
关键词:烧碱及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的工艺改进前言:聚氯乙烯是一种热塑性树脂,它在实际的生产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在通过改性和加工之后,可以将聚氯乙烯制作成食品的包装材料或者常见的泡沫塑料制品。
当聚氯乙烯生产工艺越来越复杂,对其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安全生产聚氯乙烯成为了制约企业快速发展最主要的因素。
现阶段聚氯乙烯的生产工艺主要就是电石法,本文主要对聚氯乙烯生产工艺的改进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创造出更安全的生产环境,提高聚氯乙烯的质量。
1 烧碱系统的生产工艺改进1.1 采用煤气发生炉来进行固碱浓缩。
在生产固碱的过程中采用直接用煤燃烧来实现的话,熬制时间会很长,每吨碱的煤消耗量也很高,而且单位每台的产量也不高。
但是如果采用煤气发生炉的方式来生产固碱,就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同时固碱的质量也能得到有效提高。
1.2 固碱生产的改进。
固碱在实际生产中量比较大,就需要对固碱锅进行及时清洗,如果直接让洗锅水流入下水道的话,会对下水管道造成腐蚀和堵塞。
氯碱公司烧碱、PVC生产工艺摘要
一、烧碱生产工艺
包括一次盐水、二次盐水及电解、氯氢处理、氯化氢合成及盐酸、液氯及包装、蒸发及固碱等工段。
生产32%烧碱、50%烧碱、99%片碱、液氯、高纯盐酸、副产次氯酸钠、稀硫酸、为氯乙烯生产提供合格的氯化氢气体。
1.一次盐水工段
本工段任务是经过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去除原盐中Ca、Mg等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有机物,为二次盐水及电解工序输送合格的一次盐水。
2.二次盐水及电解
二次盐水及电解是烧碱工序的核心,任务是在电解槽中生产出32%烧碱产品,氢气、氯气送氯氢处理工段,淡盐水返回一次盐水工序化盐。
其中电解工序岗位环境被办公室人员所熟知,氯碱公司的电解槽(两期)现已成为集团标准参观路线的重要部分。
3.氯氢处理工段
该工段包括氯气处理、氢气处理、事故氯气吸收。
目的是分别将电解工段生产的氯气和氢气进行冷却、干燥并压缩输送到下游工段,同时吸收处理事故状态下产生的氯气,副产次氯酸钠。
4.液氯及包装工段
液氯工段的任务是将平衡生产的部分富余氯气进行压缩、
液化并装瓶。
通常根据氯气压缩机压力的不同,将氯气液化方式分为高压法、中压法和低压法三种。
5.氯化氢合成及盐酸
本工段任务是将氯氢处理工段来的氯气和氢气,在二合一石墨合成炉内进行燃烧,合成氯化氢气体,经冷却后送至氯乙烯工序。
从液氯来的液化尾氯气与氢气进入二合一石墨合成炉,生成氯化氢气体。
经石墨冷却器冷却,再经两级降膜吸收器和尾气塔,用纯水吸收,生成31%的高纯盐酸供电解工段使用或对外销售。
6.蒸发及固碱工段
本工段任务是将电解工段生产的部分32%烧碱浓缩为50%烧碱和99%片碱。
采用世界先进的瑞士博特公司降膜工艺及设备,降膜法生产片碱的能耗低于国内传统的大锅法,而且生产环境好、连续稳定便于控制。
二、PVC生产工艺
主要分为制备乙炔、合成氯乙烯、氯乙烯聚合三个主要工序。
1.乙炔发生
主要分为电石破碎、乙炔发生、乙炔清净和渣浆处理三部分。
电石破碎:将合格的原料电石,通过粗破机和细破机进行破碎处理。
乙炔发生:破碎合格的原料电石,经准确计量后,投入到乙炔发生器内进行水解反应,制成粗乙炔气体,供清净工序生
产使用。
CaC2 + 2H2O →Ca(OH)2+ C2H2
乙炔清净和渣浆处理:这里有一个涉及循环经济的重点,氯碱公司的电石渣浆输送到股份公司,用作化灰使用。
2.氯乙烯合成
主要分为混合气脱水、氯乙烯合成和粗氯乙烯的净化三部分。
本工序是将合格的氯化氢气体、乙炔气体按比例充分混合、进一步脱水后,在氯化汞触媒的催化下合成为VC气体。
经脱汞、组合塔回收酸、碱洗后,送至氯乙烯压缩岗位生产用。
混合气脱水:冷冻方法混合脱水是利用盐酸冰点低,盐酸上水蒸气分压低的原理,将混合气体冷冻脱酸,以降低混合气体中水蒸气分压来降低气相中水含量达到进一步降低混合气中的水分至所必需的工艺指标。
氯乙烯合成:乙炔气体和氯化氢气体按照1:1.05~1.07的比例混合后,在氯化汞的作用下,在100~180℃温度下反应生成氯乙烯。
粗氯乙烯的净化:转化后经脱汞器除汞、冷却后的粗氯乙烯气体中,除氯乙烯外,还有过量配比的氯化氢、未反应完的乙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和微量的汞蒸气,以及副反应产生的乙醛、二氯乙烷、二氯乙烯等气体。
为了生产出高纯度的单体,应彻底将这些杂质除去。
3.聚合
聚氯乙烯是由氯乙烯单体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结构式为:[CH2CHCl]n
氯乙烯悬浮聚合过程中,聚合配方体系或为改善树脂性能而添加各种各样的助剂,其中用得比较广泛的有以下几种:缓冲剂、分散剂、引发剂、终止剂、消泡剂、阻聚剂、紧急终止剂、热稳定剂、链调节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