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燃烧学复习卷子
- 格式:doc
- 大小:2.72 MB
- 文档页数:15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常用测定闪点的方法有两种方法。
2.燃烧是可燃物质与助燃物质(氧或其他助燃物质)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反应。
3.火灾和爆炸之间的主要区别是。
4.链式反应理论的创始人是前苏联科学家。
5.火焰在管道中蔓延的速度,随着管子直径的减小而,直径减小到某一程度时,火焰就不能蔓延,阻火器就是利用这个原理而制成的。
6. 粉尘的爆炸下限越低,发生爆炸的危险性越。
7.我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将易燃液体划分为甲、乙、丙三类。
其中,乙类是指。
8.煤遇潮后更加容易发生自燃,主要是因为煤内含有,能够氧化放热,加速煤的自燃。
9.有些固体可燃物的蒸气压非常小或难于发生热分解,当氧气包围物质的表层时,呈炽热状态发生无火焰燃烧,它属于燃烧形式。
10. 在火灾中,由于中毒造成人员死亡的罪魁祸首化学物质是,火灾中约有一半的造成的。
二、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可燃气体、蒸气和粉尘与空气(或助燃气体)的混合物,必须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遇到足以起爆的火源才能发生爆炸。
这个可爆炸的浓度范围,叫做该爆炸物的()。
A.爆炸界限B.爆炸极限C.爆炸上限D.爆炸下限2.金属燃烧属于( )。
A.扩散燃烧B.蒸发燃烧C.分解燃烧D.表面燃烧3.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杆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
A.火柴杆温度达不到着火点B.火柴杆着火点高C.火柴杆潮湿,不易继续燃烧D.火柴杆接触的氧气4.下列物质中哪一种属于爆炸物品?()A.硫酸B.硝酸C.苦味酸D.木材5.据统计,在火灾事故死亡的人中,大多数是由于()。
A.被火直接烧死B.烟气窒息致死C.跳楼或惊吓致死D.人员拥挤致死6.泡沫灭火器不能用于扑救()火灾。
A.塑料B.汽油C.金属钠D.木材7.我国现行规范选择()作为确定建筑物耐火等级的标准。
A.墙B.梁C.楼板D.柱8.以下有关危险化学品爆炸的说法有误的是()。
A.粉尘爆炸一般会产生一氧化碳B.堆积的可燃性粉尘比粉尘雾更容易爆炸且爆炸危害更大C.粉尘爆炸的燃烧速度、爆炸压力都比混合气体爆炸小D.蒸汽云爆炸要求泄漏物在点燃前形成一个足够大的云团9.以电磁波形式传递热量的现象,叫做()A.热传播B.热对流C.热传导D.热辐射10.规定电石库距离锻工、铸工等产生火花的车间需30m以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为了()。
燃烧学复习题燃烧学复习题燃烧学是化学工程中的重要学科,涉及到燃烧反应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燃烧学的掌握对于理解和优化燃烧过程以及防止燃烧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通过一些复习题来回顾和巩固燃烧学的知识。
1. 什么是燃烧?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气(或氧化剂)在适当条件下发生的化学反应,产生热、光和气体产物的过程。
它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
2. 燃烧反应的基本要素是什么?燃料、氧气(或氧化剂)和适当的点火源是燃烧反应的基本要素。
燃料是指可燃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氧气是燃烧的氧化剂,点火源则提供了启动和维持燃烧反应所需的能量。
3. 燃烧反应的三个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燃料和氧气之间的摩尔比称为燃料与氧化剂的化学计量比。
当燃料与氧化剂的化学计量比不满足时,燃烧反应无法进行或进行不完全。
当燃料与氧化剂的化学计量比满足时,燃烧反应可以进行,并且反应完全。
4. 燃烧反应的热效应是什么?燃烧反应释放的能量称为热效应。
热效应可以是放热反应(放出能量)或吸热反应(吸收能量)。
燃料的热值是指单位质量燃料完全燃烧所释放的热量。
5. 燃烧反应的速率受哪些因素影响?燃烧反应的速率受燃料与氧化剂的接触面积、温度、压力和反应物浓度的影响。
较大的接触面积可以提高反应速率,较高的温度和压力也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反应物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6. 燃烧反应的产物有哪些?燃烧反应的产物主要包括热、光和气体产物。
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可以用来进行加热、发电等。
光产物则是燃烧反应中的明亮火焰。
气体产物包括二氧化碳、水蒸气、氮气等。
7. 什么是火焰?火焰是燃烧反应中可见的明亮气体体积。
火焰的颜色和形状取决于燃料的性质和燃烧条件。
火焰的内部温度较高,外部温度较低。
8. 燃烧反应的分类有哪些?燃烧反应可以分为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
完全燃烧是指燃料与氧化剂按照化学计量比进行反应,产生的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
不完全燃烧是指燃料与氧化剂的化学计量比不满足,产生的产物中可能还有一些碳氢化合物和一氧化碳。
工程燃烧学第二章选择题精选
1、在碳氢化合物燃烧过程中,1kg空气参与燃烧后,大约能放出:
(A)
(A)3200 kJ热量(B)32000 kJ热量(C)320 kJ热量
2、. 煤的可燃元素包括(D )
(A)C、H、O、N、S (B)C、H、O、S
(C)C、H、S、M、A (D)C、H、S
3、下面对有关煤说法错误的是( A )
(A)进行元素分析时,煤的可燃质指的是由碳、氢、氧、氮、硫。
(B)煤的工业分析内容是测定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的百分含量。
(C)煤中挥发分析出后剩余的固体残留物叫做焦炭。
(D)氮、硫、灰分是煤中的有害物质,而氧不是。
4、可燃液体的沸点越高,闪点( A )
(A)越高(B)越低(C)不变(D)不一定
5、用以判别煤种类的元素分析为以下哪一种?( C )
(A)应用基(B)分析基(C)可燃基(D)收到基
6、( A )是燃料油流动性指标。
(A)粘度(B)重度(C)浓度(D)密度
7、标准煤的发热量为( A )。
(A)29300kJ/kg (B)29300kJ/m3(C)7000kJ/kg (D)
不定
8、煤中最主要的可燃元素是______A____。
(A) C (B)H (C)O (D)N。
工程燃烧学试卷第 1 页共 2 页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5分,共10分)1、着火热2、绝热火焰温度3、层流燃烧4、反应焓焓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燃烧过程的特点:1) ;2)2、盖斯定律指的是3、化学反应速率指的是4、活化能E指的是、煤的可磨性系数指的是: 5三、单项选择题(3分/每小题,共30分)1、“一定体积的气体的摩尔数与其压力成正比”,气体压力,,,时该结论成立。
A:小于1MPa; B,5MPa; C:大于15MPa2、可以用质量作用定律来描述反应速率的化学反应是:,,,,, A:基元反应; B:分支反应; C:燃烧反应3、对总体反应而言,当反应物浓度增加而反应速度却降低时,则反应的级数是:,第 2 页共 2 页 A:分数; B:负数; C:小数;4、阿累尼乌斯公式不适用的化学反应是:,,,,,,A:催化反应; B:多相反应; C:链式反应;5、根据谢苗诺夫热自燃理论,装有可燃气体的容器越大,可燃气体,,,, A:越不容易着火; B:越容易着火; C:温度越高;6、根据链式自燃理论,使反应自动加速直至着火的主要原因是:,,,,, A:活化中心的不断积累; B:热量的不断积累;C:反应物浓度的不断积累;7、民用燃气灶具不能混用燃气的原因是:,,,,,,,A:不同燃气具有不同的输送方式; B:不同燃气具有不同的物性参数; C:不同燃气具有不同的火焰传播速度;8、混合气体层流火焰传播速度的最大值出现在:,,,,,, A:过剩空气系数略大于1(贫燃料);B:过剩空气系数略小于1(富燃料); C:过剩空气系数等于1; 9、湍流火焰传播速度高于层流火焰传播速度的主要原因是:,,,,, A:湍流的速度分布比层流的速度分布更均匀。
B:湍流火焰的流动速度更快; C:湍流火焰的峰面的面积更大; 10、在碳氢化合物燃烧过程中,1kg空气参与燃烧后,大约能放出:,,, A:3200 kJ热量; B:32000 kJ热量; C:320 kJ热量; 四、、问答题(共40分)1、简要分析热力着火及链式分支链锁着火机理的区别,(10分) 答:2、试述回流区稳焰的基本原理(10分)3、在煤粉锅炉燃烧过程中,为什么必须采用热风输送煤粉才能保证煤粉的着火,而其它燃煤锅炉(如层燃锅炉或流化床锅炉)则没有这一要求,试从燃料着火理论分析它们着火的差异。
科技大学考试标准答案A及评分标准课程名称:工程燃烧学考试班级:安全2004考试时间:20 年月日时分至时分标准制订人:伟鹏一、填空题(共7题,每空1分,共20分)1.根据母体物质炭化程度的不同,可将煤分为四类,分别为泥煤、褐煤、烟煤、无烟煤。
2.根据时间而言,燃烧过程需要总时间应包括混合时间、化学反应时间、加热时间三个阶段。
3.静止气体中的自由射流,沿射流的前进方向,可将射流分为初始段、过渡段、自模段。
4.按火焰的几何形状分,火焰有直流锥形火焰、旋流火焰及平火焰三种。
5.为了使可燃混合物开始燃烧,实际采用着火、点火两种方式。
6.根据元素分析值,煤的主要可燃物是,碳、氢。
7.按气体流动性质,把燃烧过程分为层流燃烧、紊流燃烧、过渡燃烧。
二、简答题(共3题,每题8分,共24分)1. 简述动力学燃烧、扩散燃烧和中间燃烧。
答:燃烧过程的速度受加热和化学反应速度的限制,叫动力学燃烧。
3分燃烧过程的速度受混合速度的限制,叫动力学燃烧。
3分介于上述二者之间的燃烧过程属于中间燃烧。
2分2. 简述漩流数的概念。
答:无因次数群,s=Gφ/(G x.R)可以用来反映旋转射流的旋流强度,叫做旋流数。
4分Gφ为角动量,G x轴向动量。
4分3. 简述点火的定义。
答:先是一小部分可燃混合物着火4分,然后靠燃烧的传播,使可燃混合物的其余部分达到着火燃烧。
4分三、计算题(共3题,每题12分,共36分)1.某厂使用高炉和焦炉混合煤气,煤气温度为28℃,由化验室分析的煤气成分为:CO2 C2H4O2H2CH4CO N2焦炉煤气 3.1 2.9 0.4 57.9 25.4 9.0 1.3高炉煤气13.9 0.3 3.0 0.6 26.4 56.0求:两种煤气的发热量和当焦炉煤气与高炉煤气按3:7混合时,混合煤气的成分和发热量。
(1m3干煤气吸收的水分重g=31.1)答:(1)查表5得1m3干煤气吸收水分得重量为g=31.1干煤气成分换算成湿成分:CO2湿=0.00124g CO2干/(1+0.00124 g CO2干)=2.79% 2分成分焦炉煤气(%) 高炉煤气(%)CO2湿 2.98 13.38C2H4湿 2.79O2湿0.38 0.29H2湿55.75 2.89CH4湿24.45 0.38CO湿8.66 25.39N2湿 1.25 53.92W 3.72 3.72Σ100 100焦炉煤气:Q低=30.2CO湿+25.8 H2湿+85.5CH4湿+ 141C2H4湿=4212千卡/m3 2分高炉煤气:Q低=30.2CO湿+25.8 H2湿+85.5CH4湿+ 141C2H4湿=874千卡/m3 2分湿=(0.3X2.79%+0.7X13.38%)=10.23%按焦煤气比3:7混合时,CO2成分焦煤煤气(%)CO2湿10.23C2H4湿 1.78O2湿0.32H2湿18.75CH4湿7.6CO湿20.39N2湿38.12W 3.723分焦高炉煤气:Q低=0.3X4212+0.7X874=1875千卡/m3 3分2.某厂使用高炉和焦炉混合煤气,煤气温度为28℃,由化验室分析的煤气成分如题1。
工程燃烧学1.要使具有评价能力的普通分子变为具有能量超出一定值的活化分子所需的最小能量称为活化能,其量级在42000~420000kJ/kmol。
2.由反应物经一步反应直接生成产物的反应是简单反应。
3.煤气在空气中燃烧时的反应级数约等于2。
4. 悬浮燃烧与层状燃烧相比,煤粉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大大增加,两者的混合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加快着火,燃烧非常剧烈。
5. 天然气的“干气”主要成分是CH4和C2H6。
6.电厂炉渣不属于城市生活垃圾。
7.拉瓦尔管高压油喷嘴是高压燃油燃烧器。
8.过渡燃烧区(扩散-动力燃烧区)的传质速度相当于化学反应速度。
9. 悬浮燃烧容易实现大型化。
10. 按燃烧过程中控制因素可将火焰分为:预混火焰和扩散火焰。
11. 确保良好雾化质量包括:燃油温度,雾化介质参数,油喷嘴的结构,燃油压力。
12. 煤的主要化学组成中包括碳(C)、氢(H)、氧(O)、氮(N)、硫(S) 。
13. 一般喷嘴的均匀性指数n为2~4,转杯喷嘴为8.14. 离子间进行化学反应,由于不需要破坏旧的连续,活化能趋近于015. H2的氧化反应机理,包括频率因子、温度指数、基元反应的活化能。
16. 湍流火焰的稳定性,主要是脱火问题17. 常用脉动燃烧器包括:四分之一波形脉动燃烧器,也叫施密特型脉动燃烧器,亥尔姆霍茨脉动燃烧器。
18.内燃机运行性能指标包括:冷起动性能、噪声和排气品质。
19. 可逆过程的中∆G与∆S的对应关系为∆S<0,∆G>0。
20. 用氧气或富氧空气助燃,大大减少了产物生成量,因而可以有效提高燃烧温度。
21. 煤的化学组成主要由碳、氢、氧、氮、硫等元素组成。
22. 为了更好地了解垃圾焚烧过程,将其依次分为干燥、热分解和燃烧三个阶段。
23.燃烧过程的三个步骤是:蒸发、混合、燃烧.24. 链式反应的基本过程:链的激发反应、链的传递、链的断裂。
25. 影响汽油机性能的关键性指标主要是辛烷值和馏程。
内容摘要:1、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将于(A)正式实施。
A、2009年5月1日B、2009年8月1日C、2009年9月1日2、下列(AE)火灾可以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A、含碳固体可燃物B、易燃液体C、可燃气体D、可燃金属E、带电物体燃烧3、下列(ABCD)情况容易导致电气线路火灾?...1、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将于(A)正式实施。
A、2009年5月1日B、2009年8月1日C、2009年9月1日2、下列(AE)火灾可以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A、含碳固体可燃物B、易燃液体C、可燃气体D、可燃金属E、带电物体燃烧3、下列(ABCD)情况容易导致电气线路火灾?A、用金属线捆扎绝缘导线或把绝缘导线挂在钉子上。
B、电源过电压。
C、带电作业。
D、在线路上接入过多或功率过大的电气设备,超过了电气线路的负载能力。
E、连接点由于热作用或长期震动使接头松动。
F、用铜丝、铁丝代替熔断器的熔丝。
3、在设有车间或仓库的建筑内(B)宿舍。
A、不得设置员工B、严禁设置C、不得设置员工集体D、经当地公安消防机构批准后,可以设置4、发生火灾被火围困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CDE)。
A、采用毛巾、口罩蒙鼻,匍匐撤离。
B、进入电梯,乘电梯到底层。
C、利用身边的绳索或床单、窗帘、衣服等自制简易救生绳。
D、关紧迎火的门窗,打开背火的门窗,用湿毛巾或湿布塞堵门缝或用水浸湿棉被蒙上门窗。
E、白天,向窗外晃动鲜艳衣物,或外抛轻型晃眼的东西;晚上,用手电筒不停地在窗口闪动或敲击东西,吸引救援者的注意。
5、下列对新《消防法》的理解,你认为正确的是(C)。
A、在没有发生火灾的时候,消防设施可以作为它用。
B、因特殊情况需要使用明火作业的,可以先动火再补办审批手续。
C、任何单位、个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
D、因发展经济的需要,建设单位可以边设计、边施工、边办理相关的消防手续。
6、根据刑法规定,失火罪处以(C)年有期徒刑。
工程燃烧学复习思考题1、自然界有哪几种能量形式?说明自然界的太阳能转变为其他能量形式的过程和热力发电厂中能量的转化过程?机械能(位能、动能)、电能、化学能、热能(温度)、风能(速度)、光能(强度)、声能、核能、生物质能核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光合作用); 矿物质的(煤、油、天然气)的化学能; 空气密度变化→空气流动→风能; 水蒸气升高→空气运动→雨落下→高位水流动→水力能; 加热各种物质(水)→热能; 半导体光电效应→电能(光电效应)燃烧传热发电厂中,煤、油、天然气的化学能-------→烟气的热能-------→工质的内能--- 流动冲击空气炉内电磁感应在炉内------→工质的动能-------→叶片的动能-------→电能喷管叶轮发电机2、热能利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常用热能利用设备的种类和特点?通常对一个燃烧器和燃烧室各有哪些具体要求?热能的利用——燃料得化学能(煤、石油、天然气)--------------→高温烟气的热能------→蒸汽 ------→能—机械能---电能------→生产(蒸煮、加热、干燥、漂洗、反应、保温)采暖通风、制冷、生活用气。
燃烧室的基本要求:①燃烧效率高——完全燃烧程度、取决于燃料、燃烧方式、燃烧过程组织管理。
②燃烧强度大——单位时间、空间、面积上的燃烧量,结构空间小、耗材少。
③燃烧稳定性好——火焰正常着火、传播、稳定燃烧、不产生脱火、回火、超温、冲墙等。
④燃烧污染少——不产生SO2、NOx粉尘和碳黑,与燃料种类、燃烧方式、末部烟气处理有关。
燃烧器基本要求:1)能够实现良好的混合(速差、相交、旋转)对重油、油渣、煤灰、水煤浆尤为重要。
2)点火容易,火焰稳定(点火环多头交叉,稳焰罩)3)结构紧凑,重量轻,安装操作方便3、何谓燃料的燃烧?完全燃烧所需要条件?气、液、固三种燃料的燃烧过程燃烧和特点?工程燃烧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途径?工程燃烧重点研究课题有哪些?燃烧——是一种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其本质是燃料与氧化剂发生剧烈发光发热反应。
《工程燃烧学》试卷B 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 选择题(22小题共44分)评分标准:每小题2分,答对得分,答错不得分二、 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答:W :在110°C 加热前后测量煤样质量,减少量即为水分量。
除以煤初始质量即得水分百分含量 …2分 V :在850°C 干馏前后测量干燥煤样质量,减少量即为挥发分质量。
除以煤初始质量即得挥发分百分含量 …2分 F :测量燃烧前后焦块质量,减少量即为固定碳质量,除以煤初始质量即得固定碳百分含量 …1分 A :燃烧后剩下的即为灰分,测量其质量,除以煤初始质量即得灰分的百分含量。
…2分2、答:1)辛烷值是衡量汽油在汽缸内抗爆震燃烧能力的一种数字指标,其值高表示抗爆性好。
…2分 2)不对。
…1分 90#汽油指该汽油的抗爆震性能与含异辛烷体积百分数为90%的标准燃料相同。
该标准燃料由异辛烷和正庚烷混合而成 ………2分3、定义:射流在离开喷嘴前先强迫流体作旋转运动,它从喷嘴喷出后便会边旋转边向前运动,这就是旋转射流,简称旋流。
………2分 用旋流数S 来表示旋流强度。
………3分4、答:碳是固体,它的燃烧是固体和气体之间进行的异相化学反应,包括扩散、吸附和化学反应,进行五个连续的步骤: (1)氧气扩散到碳表面;(2)扩散到固体表面的气体(或氧气)须被碳表面所吸附;(3)吸附的气体和碳表面进行化学反应,形成吸附后的生成物;(4)吸附后的生成物从碳表面上解吸;(5)解吸后的气体生成物扩散离开碳表面。
………3分影响因素:碳的燃烧反应速度主要取决于反应温度和焦炭的活性;而碳粒的大小、表面特性以及与气流的相对运动等决定了扩散吸附等物理过程的快慢。
………2分 三、 计算题(2小题共16分)评分标准:每小题8分,按正确的计算步骤给分 1、解:(1)理论空气需要量 ………..1分20,301115( 6.85756.1)2210020.940.210.21O L L m ⨯⨯+⨯+⨯===x G s G RΦ=⋅(2)燃烧产物量 ………..3分(3)百分组成 ………..2分(4)燃烧产物密度………..2分 2、解:计算出燃烧产物中各气体成分的量V CO2=0.84×22.4/12=1.568(m 3)V H2O =0.06×22.4/2+0.03×22.4/18=0.709(m 3)V N2=(0.84×22.4/12+0.06×22.4/4)×0.79/0.21=7.163 (m 3)…………..3分假定发热温度为1500 o C ,查得比热 c CO2=2.3636 c H2O =1.8389 c N2=1.4470 ….……(可以是其他的假定温度)….1分 计算)(2.19514470.1163.78389.1709.03636.2568.130000O H O H N N CO CO 0222222C c V c V c V Q c V Q t o =⨯+⨯+⨯=⋅⋅⋅=⋅=’’‘‘‘‘++低产低热….1分再假定发热温度为1900 o C ,查得比热 c CO2=2.4393 c H2O =1.9252 c N2=1.4780 ….……………………………………..….1分 计算-=⨯+++⨯⨯=223CO V 5(6.8 2.322.52 3.7)10 1.95(m )-=⨯++⨯+⨯⨯=223H O V 5(573222.52 3.7)10 5.62(m )-=⨯⨯+⨯⨯=223N V 5 4.710 1.20.7920.9420.09(m )=-⨯⨯=23O V (1.21)0.2120.940.88(m )n =+++2222CO H O N O V V V V V =+++=31.95 5.6220.090.8828.54(m )'=⨯=2 1.95CO 100% 6.83%28.54=⨯=2 5.62H O'100%19.69%28.54'=⨯=220.09N 100%70.39%28.54'=⨯=20.88O 100% 3.08%28.54)(5.19014780.1163.79252.1709.04393.2568.130000O H O H N NCO CO0222222C c V c V c V Q c V Q t o =⨯+⨯+⨯=⋅⋅⋅=⋅=’’‘‘‘‘++低产低热….2分计算得的发热温度与假定温度相吻合,因此这就是实际发热温度。
《燃烧学基础》复习题1. 为什么说能源与环境问题和燃烧学密切相关?2. 试写出两个以上国际知名燃烧学者的名字。
3. 煤油和氢气的理论空气量各为多少?煤油理论空气量为14.78kg/kg, 氢气理论空气量为34.3kg/kg4. 某燃料由C 、H 两种元素组成,则其含H 量越高,理论空气量 越大 。
5. 一般燃料的理论燃烧温度(空气)大约为多少?答:一般燃料的理论燃烧温度在大约2000K 以上6. 何为油/气比?何为当量比?何为余气系数?相互之间关系如何?若以RP-3燃料为例,当燃料与空气按化学恰当混合时,各自的值是多少?答:油/气比:混合物中燃油和空气的质量比,当量比:实际油气比与化学恰当比之比余气系数:实际供应的空气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所需的理论空气需要量之比相互关系:αφ1=,10=G f α RP-3(航空煤油),f=0.0687. 影响燃料的理论燃烧温度的因素有哪些?答:初始温度、环境压力、以及反应物的成分8. 不考虑离解时所计算的燃烧温度比理论燃烧温度高还是低?二者相差大约多少?答:以甲烷为例,不考虑解离过程,将导致甲烷-空气定压燃烧的绝热火焰温度被高估约100K9. 定压燃烧与定容燃烧的理论燃烧温度谁高?大约相差多少? 答:由于定容燃烧中系统没有对外做容积功,因此定容燃烧的理论燃烧温度高,就甲烷而言两者相差570K 。
10. 一般碳氢燃料化学恰当比下定容燃烧所造成的压力上升大约为多少?答:以甲烷为例,由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T R P g ρ=,69.9298288900===T T P P 定容定容 所以压力上升大约为10倍。
11. 用空气作助燃剂和用纯氧作助燃剂的理论燃烧温度谁高?大约相差多少?答:纯氧作助燃剂的理论燃烧温度高,由于在空气中燃烧,计算式中由于不用再计算氮气的生成焓,使得298-ad T 前的系数减小,因此得到的ad T 增大。
以甲烷为例,在纯氧中计算得K T ad 5872=,在空气中燃烧K T ad 2318=,两者相差K 3554。
消防燃烧学燃烧学基础知识复习重点题库在消防工作中,燃烧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
消防员必须掌握燃烧学的基本知识和常识,才能更好地处理各种火灾事故。
下面是燃烧学基础知识复习重点题库,每个题目都有详细的答案解释。
一、基本概念与定义1. 什么是燃烧?答:燃烧是一种物质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剧烈氧化反应,释放出大量热和光,同时产生气体、水和固体产物。
2. 烈性物质和常温物质的区别是什么?答:烈性物质指在常压、常温下易于挥发、易于燃烧的物质,如酒精、汽油、天然气等;常温物质指在常压、常温下不易挥发、不易燃烧的物质,如水、石墨、金属等。
3. 火焰是什么?答:火焰是一种可见的燃烧现象,是由燃料在氧气中的氧化反应所产生的,火焰是由燃烧产生的高温气体发光而成。
二、燃烧的主要条件4. 燃烧的主要条件有哪些?答:燃烧的主要条件有:燃料、氧气和热源三个因素。
缺一不可。
其中,燃料和氧气是燃烧的基本条件,热源是促进燃烧的必要条件。
5. 什么是自燃?答:自燃是指物质在无外界能量及外部热源影响下发生的自身燃烧现象,如油棕榈、纸张、木材等。
6. 什么是闪点?答:闪点是指液体燃料在一定条件下,达到一定温度时,会产生可燃性蒸汽,这些蒸汽与空气中的氧气混合可以燃烧,这个温度就是闪点。
三、燃烧的种类7. 根据燃料状态,燃烧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答:根据燃料状态,燃烧可以分为固体燃烧、液体燃烧和气体燃烧。
8. 什么是气体燃烧?答:气体燃烧是指气体在氧气或氧气和其他气体的作用下发生氧化反应,耗散能量,释放光线和热能的过程。
9. 火焰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答:火焰可以分为大火焰、小火焰和蓝焰、黄焰、红焰等不同颜色的火焰。
四、火灾与灭火10. 什么是火灾?答:火灾是指物质在热源、氧气和可燃物质的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和光,并持续蔓延的事件。
11. 灭火的原则是什么?答:灭火的原则是战略性灭火优先,战术性灭火实施。
12. 灭火剂的种类有哪些?答:灭火剂可以分为干粉灭火剂、二氧化碳灭火剂、泡沫灭火剂、水喷雾灭火剂、滤沙灭火剂等多种类型。
燃烧学复习题及答案第一章1、燃烧的本质及燃烧的条件(充分条件及必要条件)、燃烧三角形;答:燃烧的本质:所谓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或发烟的现象。
燃烧的条件:充分条件:可燃物和助燃物要有一定的数量和浓度,点火源要有一定的温度和足够的能量。
必要条件: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
燃烧三角形:可燃物、氧气、点火源。
2、理论空气量、理论烟气量、过量空气系数;答:理论空气量:是指单位量的燃料完全燃烧所需要的最少的空气量,通常也称为理论空气需要量。
固体:2-20O C H S O V =++-22.4101243232⎛⎫⨯⨯ ⎪⎝⎭, 20O 0air V V =0.21,,气体:220O 222113V =CO+H +H S+n 102224n m m C H O -⎡⎤⎛⎫+-⨯ ⎪⎢⎥⎝⎭⎣⎦∑, 20O 0air V V =0.21,,理论烟气量:固体:20,22.412100co C V =⨯ 20,22.432100SO S V =⨯ 20,0,22.40.7928100N air N V V =⨯+ 20,22.422.4181002100N W H V =⨯+⨯ 气体:()220,210CO n m V CO CO nC H -=++⨯∑220,S 2H S 10O V -=⨯220222V 102O n m m H H O H S C H -⎛⎫=+++⨯ ⎪⎝⎭∑,H 22020,V 100.79air N V -=⨯+,N过量空气系数:实际空气需要量通常大于理论空气需要量。
,0,V air air V αα=α——过量空气系数α=1时,燃料与空气量比称为化学当(计)量比α<1 时,实际供给的空气量少于理论空气量。
燃烧不完全α>1时,实际空气量多于理论空气量,才能保证完全燃烧气态可燃物α=1.02-1.2;液态可燃物α=1.1-1.3;固态可燃物α=1.3-1.7。
1.说明煤的化学组成、挥发份及灰分、水分、碳分等对煤质特性的影响?煤的化学组成主要由碳(C)、氢(H)、氧(O)、氮(N)、硫(S)等元素组成:碳是煤中主要的可燃元素,在燃烧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煤的炭化程度越高,含碳量就越大;含碳量高的煤难以着火与燃烬,但是发热量很高。
氢也是煤中主要的可燃元素,有效氢的发热量很高,是碳发热量的3~4倍,煤中氢含量先随着炭化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当煤中含碳量为85%时达到最大值,然后随着炭化程度的增加而下降。
氧是煤中有害的不可燃元素,煤中含氧量随着炭化程度的增加而下降,煤中氧含量的存在会使煤发热量降低。
氮是煤中的有害不可燃元素,其存在不但降低煤的发热量,而且会生成NOx 等污染物;硫是煤中的有害元素,在煤燃烧过程中会生成SOx等有害污染物。
挥发分是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到850℃时析出的气体。
挥发分含量多的煤,着火容易,着火温度低,燃烬容易;挥发分含量少的煤,着火温度高,着火困难,燃烬非常困难。
灰分是指煤中所含的矿物质在燃烧过程中经过高温分解和氧化作用后生成的一些固体残留物。
灰分含量高的煤不仅使煤的发热量减小,而且影响煤的着火与燃烧。
由于燃烧烟气中飞灰浓度大,使受热面易受污染影响传热、降低效率,并使受热面易磨损而减少寿命。
同时,对排烟中的含尘量必须采用高效除尘措施,使排烟中含尘降低到合格的排放指标。
在煤的使用过程中,一定要重视煤的灰熔点,否则容易造成结渣,不利于燃烧过程中空气的流通和气流均匀分布,破坏燃烧过程的稳定运行。
水分是煤中的不可燃成分,其存在不仅降低了燃料的可燃质含量,含水量大的燃料发热量低,不易着火、燃烧,而且在燃烧时还要消耗热量使其蒸发和将蒸发的水蒸气加热,降低燃烧室温度,使锅炉效率降低,并使排烟损失加大,还易在低温处腐蚀设备。
含水量大的煤使得制粉设备制粉困难,需要高温空气或烟气干燥。
同时,水分大的煤也不利于运输,并使成本增加。
但是,在高温火焰中水蒸气对燃烧具有催化、媒介作用,可以加速煤粉焦碳的燃烧,可以提高火焰黑度,增加火焰及烟气的辐射放热强度,加强燃烧室炉壁的辐射换热。
燃烧学课程作业(期末考试复习题)一、请解释下面的基本概念1.燃烧2.轰然3.回燃4.显光火焰的热损失机理5.引燃6.热释放速率7.燃烧速度8.完全燃烧9.空气消耗系数10.燃烧热11.热值12.烟囱效应13.自燃14.斯蒂芬流15.火焰传播机理16.粉尘爆炸17.阴燃18.闪点19.可燃液体爆炸温度极限20.反应速率21.临界环境温度22.爆炸极限23.异相燃烧24.理论火焰温度25.分解爆炸二、简答题1. 燃烧的本质是什么?有什么特征?其发生有什么条件?2. 为什么说阿累尼乌斯定律的结论与分子碰撞理论对化学反应速度的解释是一致的?3. 什么叫链反应?它是怎样分类的?链反应一般可以分为几个阶段?4. 重质油品的沸溢过程?5. 高热值和低热值的区别和转换方法?6. 不同状态物质的燃烧过程如何?7. Stefen流问题的概念?产生Stefen流的条件是什么?8. 试分析堆积固体自燃火灾起火的原因?9. 试给出液体引燃着火的条件,并加以解释?10. 试给出固体引燃着火条件,并加以解释?11. 电火花点火机理?12. 给出两种不同的热自燃理论,并说明其应用范围?13. 何谓闪燃?可燃液体为什么会发生闪燃现象?研究闪燃在消防工作有什么重要意义?14.何谓液体的爆炸温度极限?分析说明可燃液体存在爆炸温度极限的原因。
15. 如何用爆炸温度极限判断可燃液体的蒸汽在室温条件下爆炸的危险性?16. 燃烧产物的危害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17. 形成爆轰要具备哪些条件?爆轰对设备的破环有什么特点?18. 什么叫火焰前沿?火焰前沿有什么特点?19. 总结可燃液体火灾有什么特点,在消防灭火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并说明在扑救油罐火灾时,为什么要对着火油罐进行冷却?20. 有机液体的自燃点遵循什么规律?它和闪点的变化规律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三、论述题1.谢苗诺夫自燃理论的基础是什么?该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 试用两种着火理论解释阻火器的阻火机理?3. 论述炸药的爆炸机理?4. 粉尘爆炸的条件是什么?满足这些条件的粉尘为什么会发生爆炸?5. 利用所学的燃烧学理论解释阻燃剂的阻燃机理?6.论述理论燃烧温度的近似计算过程,并给计算式?7. 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8. 矿井火灾的特点?9.利用所学知识分析我国煤矿瓦斯事故(瓦斯爆炸)频发的原因?10. 在热着火理论中,存在哪些自燃着火极限?这些自燃着火极限是如何得出的?(结合图示说明)11. 试用图示说明安全水封的工作原理?四、计算题题型1. 利用集总参数法估算薄片状固体(Bi=hL/K数较小),如窗帘、幕布之类的引燃时间。
第一章1、什么是燃烧?燃烧涉及哪些物理化学过程?燃烧是一种同时伴有放热和发光效应的激烈的氧化反应。
涉及物理过程:质量传递、气流运动、组分扩散、能量传递、相变、压力变化等涉及化学过程:反应机理、反应速度、反应程度、燃烧产物的生成与控制等2、燃烧哪些是有利的,哪些是不利的?(1)动力工程(2)材料生产、工业供热(3)家庭供热(4)安全与火灾(5)燃烧对环境的污染,有害气体、温室气体、烟尘等前三者是有利的,后两者是不利的3、工业燃烧工程师需要解决哪些问题?针对不同燃料的特性提出合理的燃烧方法根据生产工艺的具体要求研究和设计特殊性能的新型燃烧装置研究和设计高效节能型燃烧装置研究低噪声、低污染的燃烧技术为计算机控制的工业燃烧过程提供数学模型4、工业燃烧工程师需要解决哪些问题?针对不同燃料的特性提出合理的燃烧方法根据生产工艺的具体要求研究和设计特殊性能的新型燃烧装置研究和设计高效节能型燃烧装置研究低噪声、低污染的燃烧技术为计算机控制的工业燃烧过程提供数学模型5、烟煤可以分为哪些小类,分类的依据是什么?贫煤、(贫瘦煤)、瘦煤、焦煤、肥煤、(1/3焦煤、气肥煤)、气煤、(1/2中粘煤)、弱粘煤、不粘煤、长焰煤在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daf >=10的前提下以反映粘结性的几个指标(粘结指数GR.I. ,胶质层最大厚度Y和奥—阿膨胀度b)对烟煤进行细分当粘结指数GR.I. <=85时,用Vdaf和GR.I.来分类。
当粘结指数GR.I. >85时,用Vdaf和Y或用Vdaf和b值来分类。
如按b值和Y值划分类别有矛盾时,以Y值划分的类别为准6、煤的成分表示方法和转换关系应用基(也称收到基)表示方法,用下角标arCar%+Har%+Oar%+Nar%+Sar%+Aar%+War%=100%干燥基表示方法,用下角标dCd%+Hd%+Od%+Nd%+Sd%+Ad% =100%可燃基(也称干燥无灰基)表示方法,用下角标dafCdaf%+Hdaf%+Odaf%+Ndaf%+Sdaf% =100%7、煤中的水分有哪些?工业分析中的水分包括哪些?外部水分:不被燃料吸收而是机械地附在燃料表面上的水在大气中自然风干后即可去除内部水分:被煤粒内部毛细孔吸附的水分,在内部均匀分布自然风干不能去除,在105~110oC加热后去除化合水:矿物杂质的矿物结晶水,在200~500oC加热后去除热解水:有机质中的氢和氧在干馏或燃烧后形成的水工业分析的水分包括前两种,称为全水分8、什么叫干馏?干馏时如何实现对空气的隔绝?•在隔绝空气条件下进行加热,称为干馏•一般是往加热炉内通入N2等惰性气体来实现对空气的隔绝。
燃烧学复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H2的氧化反应机理,包括()、温度指数、基元反应的活化能。
2.分子输运基本定律包括()、傅里叶导热定律、牛顿黏性定律。
3.混合物质量守恒方程通用的表示形式为:()4.控制体内动量的变化率等于作用在控制体的()和体积力之和。
5.当考虑粘性力影响时,一维动量守恒方程可以写成:()6.描述一维预混火焰的方程组是:()。
7.煤的化学组成主要由()等元素组成二.名词解释 1.燃烧 2.烟囱效应 3.燃烧热 4.热值 5.自燃 6.闪点7.可燃液体爆炸温度极限三.简答题1.电火花点火机理?2.煤中硫分有几种存在方式?3.什么是简单反应、复杂反应?4.涡轮增压装置对汽车发动机的作用是什么?5.什么叫链式反应?它是怎样分类的?链反应一般可以分为几个阶段?6层流火焰传播的速度是怎么定义的?7.煤质分析主要包括哪些内容?8.什么叫粘度?重油粘度有几种表示方法?运动粘度的单位及其换算?9.何谓理论空气量?10.内燃机的工作指标有哪些,具体性能指标是什么?11.脉动燃烧器的热力循环有什么特点?12.吸气式脉冲爆震波主要有哪些部分组成?13.影响燃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14.内燃机的工作指标有哪些,具体性能指标是什么?15..测量流体速度的三代方法是什么?16.脉动燃烧:是一种在声振条件下发生的周期性的燃烧过程。
17.常用的脉动燃烧器有哪两种?18.脉动燃烧器的热力循环有什么特点?19.爆震波用于工程有哪三种方式?20.吸气式脉冲爆震波主要有哪些部分组成?21.超声速燃烧的基本原理是什么?22.影响燃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燃烧学复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频率因子2.费克扩散定律3.?????(??)?0?t4.表面力 5. ?????????????????p???v?????????????t?x?x??x??x?x??x?6.压力为常数的条件下的质量守恒,能量守恒,组分守恒以及理想气体状态方程7.碳(C)、氢(H)、氧(O)、氮(N)、硫(S)二.名词解释1.答:是指可燃物跟助燃物(氧化剂)发生的剧烈的一种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
一、单选题(2分/个)1、不属于常用防止脱火的措施的为:DA喉口加装收缩段,但喉口直径不变B加稳焰器C使用冷却装置D利用钝体2、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BA液体燃烧的过程包括雾化、受热蒸发、扩散混合、着火燃烧B油滴燃烧属于预混燃烧C提高燃烧室的温度水平有利于强化油雾燃烧 D异相燃烧是指不同相的物质之间发生的3、碳的()反应是自我促进的,而()反应是自我抑制。
AA氧化/气化 B气化/氧化 C还原/氧化D氧化/还原4、已知燃料成分,下列量可以确定的是:DA着火温度B理论发热温度C理论燃烧温度D实际燃烧温度5、影响碳球燃尽速度的主要因素是:DA碳球表面二氧化碳浓度B碳球燃尽时间C碳球直径D碳球表面氧气浓度分6、涡轮增压装置对汽车发动机的作用不包括:DA能提高汽车发动机内的燃料气体的化学反应速度B能减少汽车发动机内燃料气体的燃烧C提高汽车发动机的功率D能提高汽车发动机内燃料气体理论发热温度7、能用来描述动量、热量和质量相似的准则数是:CA普朗特数,雷诺数,努塞尔特数和舍伍德数B普朗特数,施密特数,努塞尔特数和C普朗特数,施密特数,努塞尔特数和舍伍德数D普朗特数,施密特数,努塞尔特数和雷诺数8、依靠传热与传质进行火焰传播的是:CA爆震B爆炸C正常传播D爆燃9、对于影响自燃着火温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DA散热系数减少有利于着火B燃料活性强易着火C系统初始温度升高容易着火D产热散热相等有利于着火10、静止空气中球形碳粒燃烧,当温度为900℃时:BA只存在二次反应B一次反应,二次反应并存C只存在一次反应D以上都不对二、辨析题(判断正误,错误的说明理由,5分/个)1、复杂反应所形成的最终产物由几步反应所完成,故可用质量作用定律直接按反应方程判断反应物浓度关系。
答:错。
复杂反应,所形成的最终产物是由几步反应所完成的,故化学反应方程式并非表示整个化学反应的真实过程,故无法用质量作用定律直接按反应方程判断反应速度与反应物浓度关系2、家用煤球炉在800多摄氏度能稳定燃烧,而大型煤粉炉要在1300℃以上才能稳定燃烧,因此,由细小煤粉反应活性好的理论可以得知:因此家用煤球炉比大型煤粉炉更实用。
工程燃烧学复习卷子-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第一章1、什么是燃烧燃烧涉及哪些物理化学过程燃烧是一种同时伴有放热和发光效应的激烈的氧化反应。
涉及物理过程:质量传递、气流运动、组分扩散、能量传递、相变、压力变化等涉及化学过程:反应机理、反应速度、反应程度、燃烧产物的生成与控制等2、燃烧哪些是有利的,哪些是不利的(1)动力工程(2)材料生产、工业供热(3)家庭供热(4)安全与火灾(5)燃烧对环境的污染,有害气体、温室气体、烟尘等前三者是有利的,后两者是不利的3、工业燃烧工程师需要解决哪些问题针对不同燃料的特性提出合理的燃烧方法根据生产工艺的具体要求研究和设计特殊性能的新型燃烧装置研究和设计高效节能型燃烧装置研究低噪声、低污染的燃烧技术为计算机控制的工业燃烧过程提供数学模型4、工业燃烧工程师需要解决哪些问题针对不同燃料的特性提出合理的燃烧方法根据生产工艺的具体要求研究和设计特殊性能的新型燃烧装置研究和设计高效节能型燃烧装置研究低噪声、低污染的燃烧技术为计算机控制的工业燃烧过程提供数学模型5、烟煤可以分为哪些小类,分类的依据是什么贫煤、(贫瘦煤)、瘦煤、焦煤、肥煤、(1/3焦煤、气肥煤)、气煤、(1/2中粘煤)、弱粘煤、不粘煤、长焰煤在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daf >=10的前提下以反映粘结性的几个指标(粘结指数. ,胶质层最大厚度Y和奥—阿膨胀度b)对烟煤进行细分当粘结指数. <=85时,用Vdaf和.来分类。
当粘结指数. >85时,用Vdaf和Y或用Vdaf和b值来分类。
如按b值和Y值划分类别有矛盾时,以Y值划分的类别为准6、煤的成分表示方法和转换关系应用基(也称收到基)表示方法,用下角标arCar%+Har%+Oar%+Nar%+Sar%+Aar%+War%=100%干燥基表示方法,用下角标dCd%+Hd%+Od%+Nd%+Sd%+Ad% =100%可燃基(也称干燥无灰基)表示方法,用下角标dafCdaf%+Hdaf%+Odaf%+Ndaf%+Sdaf% =100%7、煤中的水分有哪些工业分析中的水分包括哪些外部水分:不被燃料吸收而是机械地附在燃料表面上的水在大气中自然风干后即可去除内部水分:被煤粒内部毛细孔吸附的水分,在内部均匀分布自然风干不能去除,在105~110oC加热后去除化合水:矿物杂质的矿物结晶水,在200~500oC加热后去除热解水:有机质中的氢和氧在干馏或燃烧后形成的水工业分析的水分包括前两种,称为全水分8、什么叫干馏干馏时如何实现对空气的隔绝•在隔绝空气条件下进行加热,称为干馏•一般是往加热炉内通入N2等惰性气体来实现对空气的隔绝。
主要起着避免氧化的作用。
9、工业分析中是如何确定W、V、F、A的含量•W:在110oC加热前后测量煤样质量,减少量即为水分量。
除以煤初始质量即得水分百分含量•V:在850oC干馏前后测量干燥煤样质量,减少量即为挥发分质量。
除以煤初始质量即得挥发分百分含量•F:测量燃烧前后焦块质量,减少量即为固定碳质量,除以煤初始质量即得固定碳百分含量•A:燃烧后剩下的即为灰分,测量其质量,除以煤初始质量即得灰分的百分含量。
10、标准煤的发热量是多少具体煤如何确定其发热量•1kg标准煤的低位发热量是–7000大卡=7000kcal=•具体煤的发热量可用氧弹量热计直接测定•具体煤的发热量可应用工业分析值计算•具体煤的发热量还可应用元素分析值计算11、用坩埚法是如何确定粘结序数的•干馏后将焦炭外形分为七个等级,称为粘结序数,来表示煤的粘结性1—焦炭残留物均为粉末2—残留物粘着,手轻压成粉末3—残留物粘结,手轻压碎成小块4—不融化粘结,手指用力压裂成小块5—不膨胀融化粘结,成浅平饼状,表面有银白色金属光泽6—膨胀融化粘结,表面银白色金属光泽,高度不超15mm7—膨胀融化粘结,表面银白色金属光泽,高度大于15mm第二章1、为什么说石油是“工业的血液”•优质动力原料•汽车内燃机车飞机轮船导弹火箭润滑油•从石油中可提取几百种有用物质,是石油化工的基本原料塑料合成纤维橡胶洗涤剂染料医药农药炸药和化肥等等•石油化工产品几乎能用于所有的工业部门,现代化工业离不开石油,就像人体离不开血液一样。
2、什么是石油加工的蒸馏法•石油的蒸馏就是,将原油加热,按原油中各种组分沸点不同,将其分割为多个沸点范围(馏分)而提取出来的方法3、裂解法炼油过程所需压力是多少个大气压•裂解法温度多在400~600oC,压力为1~甚至4~7MPa•因此裂解法的压力大约是10~15个大气压,甚至40~70个大气压4、常温常压下烷烃的相态跟碳原子数的关系•烷烃:分子中含1~4个C呈气态;分子中含5~16个C呈液态;分子中含17个 C以上为固态5、90#汽油中辛烷的含量是90%,对吗为什么•不对。
•90#汽油指该汽油的抗爆震性能与含异辛烷体积百分数为90%的标准燃料相同•该标准燃料由异辛烷和正庚烷混合而成6、使用柴油是不是十六烷值越高越好,为什么•不是越高越好,十六烷值以40-55为宜•但当十六烷值高于65时,会由于滞燃期太短,燃料未及与空气均匀混合即着火自燃,以致燃烧不完全,部分烃类热分解而产生游离碳粒,随废气排出,造成发动机冒黑烟及油耗增大,功率下降。
7、汽油、柴油、重油的牌号分别代表什么含义•汽油的牌号有90#、93#、97#,其牌号数值就对应表示其辛烷值。
•柴油牌号有10#、0#、-10#、-20#、-35#、-50#,其牌号数值对应表示其凝结点温度值。
•重油牌号有20#、60#、100#、200#,牌号数值对应表示其在50oC 时恩式粘度值8、什么叫做油的闪点、燃点、着火点•油蒸汽遇到点火小火焰发生一闪即灭的现象时(闪燃),对应的油温称为闪点•温度继续升高,油蒸汽遇到小火源后能够持续燃烧而不熄灭,对应的油温称为燃点•温度进一步升高,在没有外火源的情况下,油蒸汽自发形成燃烧(称为自燃),此时对应的油温称为着火点(或自燃点)9、什么是粘度,恩式粘度如何降低重油粘度•粘度是表示流体质点间摩擦力大小的一个物理指标。
粘度越大流动性越差。
•采用加热的方法可降低重油的粘度10、煤转油涉及哪些环境资源因素•制成1吨油需要3~4吨优质煤,8~9吨水•以一种稀缺资源去替代另一种稀缺资源没有前途;另外我国产煤的地方往往水资源也不丰富•与直接燃烧相比,煤液化可以减少二氧化硫和粉尘的排放。
• 但煤液化生产过程中释放的二氧化碳,相当于传统油品制造过程释放量的7倍到10倍;煤炭制成的油品在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也相当于后者的两倍第三章1、气体燃料有什么优点• 气体燃料的燃烧过程最容易控制,也最容易实现自动调节• 气体燃料可以进行高温预热,因此可以用低热值燃料来获得较高的燃烧温度,有利于节约燃料,降低能耗• 气体燃料在冶金工业的燃料平衡中占有重要地位。
• 2、工业上生成和使用的人造气体燃料有哪些• 炼铁产生的高炉煤气• 炼焦产生的焦炉煤气• 转炉炼钢产生的转炉煤气• 煤气化产生的发生炉煤气• 重油大分子量碳氢化合物分解产生的重油裂化气• 3、具有毒性的煤气成分有哪些• 有:硫化氢(H2S)、氰化氢(氰氢酸HCN)、二氧化硫(SO2)、一氧化碳(CO)、氨气(NH3)、苯(C6H6)• 硫化氢(H2S)体积百分数达~可短时间内置人死亡,一氧化碳(CO)体积百分数达~可短时间内置人死亡4、煤气中的各气体其干成分数值大还是湿成分数值大湿成分如何换算成干成分 • 干成分的数值比湿成分的数值大 • 换算关系如下:5、已知50oC 时饱和蒸汽为1234Pa ,平衡状态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是多少 • 水蒸气体积百分数如下6、气体燃料的发热量如何确定 • (1)由容克式量热计直接测定• (2)按各成分气体发热量之和计算,查附表3获得各成分气体的发热量7、我国车间允许的最高CO 浓度为 30mg/m3,度是多少(空气在20oC 时密度m3)8、发生炉煤气有哪几种 • – 空气发生炉煤气,空气为气化剂(气化温度高、热量低)– 水煤气,水蒸气为气化剂(热量高,但制造工艺和设备要求复杂)– 混合发生炉煤气,空气中加入适量水蒸气为气化剂(避免上两种的缺点,最常用),也简称发生炉煤气9、高炉煤气、焦炉煤气、转炉煤气、发生炉煤气的发热量对比情况如何 • 高炉煤气的发热量最低(4000kJ/m3左右),发生炉煤气其次(6000kJ/m3左右) ,焦炉煤气发热量最大(16000kJ/m3左右)......%%%2424+⨯+⨯+⨯=H CH CO g Q H Q CH Q CO Q•常将焦炉煤气与高炉煤气或发生炉煤气配比成混合煤气(发热量约8000kJ/m3)•转炉煤气发热量比配比的混合煤气的略低(7000kJ/m3左右)第四章1、固体或液体用C、H、O、N、S、A、W表示时,1kg燃料燃烧的理论氧气需要量如何表示•G0,O2 = (8C/3 + 8H – O + S) /100(kg)•C+O2=CO2 C:O=12:32•4H +O2=2H2O H:O=4:32•S+O2=SO2 S:O=32:322、已知理论氧气质量需要量G0,O2,如何计算理论氧气体积需要量L0,O2•先计算氧气的密度,按标准状态计算•密度 = 32 / = (kg/m3),因此•L0,O2 = G0,O2 / (m3)3、已知可燃气体成分为CO%+H2 % +CH4 % +可燃气体的理论氧气需要量L0,O24、已知可燃气体成分为CO%+H2 % +CH4 % +可燃气体的理论氧气需要量L0,O25、1kg固体燃料燃烧,当n>1VN2、VH2O是多少•O要考虑过量空气,N要考虑燃料中N和空气中N,H2O要考虑燃料中、W6、n>11.等式右边中括号组成的第一项表示燃料中各成分燃烧后所形成的烟气量,燃料中O2已经和可燃成分反应不用再考虑2.右边第二项是所有空气减去反应的氧气(或所有氮气和剩余的氧气),仍在烟气中3.右边第三项是所有空气所带的水蒸气7、为什么说用体积Vn来表示燃烧产物生成量不够科学•因为体积是随温度变化的,在烟气中温度越高体积越大。
由于Vn表达式中用燃料的成分体积来表示,这就意味着 Vn代表的烟气必须是跟初始燃料处在相同温度压力下•但一般而言烟气和初始燃料的温度压力状态是不同的,另外如果在冷态条件下,烟气中的饱和水蒸气量将很少,不能将水都计为气体,只有在100oC以上才全部是气态•更科学的方法应该用mol数或质量8、n<1VCO ’、VCH4’ 、VH2’ 那么相对于完全燃烧,产物生成量的变化是多少• CO++=CO2+• H2 ++=H2O+• CH4+2O2+=CO2+2H2O+第七章1、燃烧过程的定义与分类定义:燃烧过程是一种复杂的物理过程和化学过程的综合,它既有流动、扩散、混合等物理现象,又有氧化还原反应,并放出光和热的化学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