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场地污染调查
- 格式:pdf
- 大小:545.86 KB
- 文档页数:6
广州某地块污染场地土壤调查评价及修复方案探析
廖兴良
【期刊名称】《城市地质》
【年(卷),期】2017(012)002
【摘要】城市土壤是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影响到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和人体健康.随着城市快速发展,造成城市土壤污染、侵蚀、酸化和硬化以及土壤生物和植被退化等一系列较为严重的城市环境问题.本文通过对广州某商业地块污染场地土壤、地下水的调查和采样分析测试,查明污染场地主要污染物类型和特性及起火原因,对其进行综合环境质量评价,为污染场地适宜性风险评估及污染场地治理修复提供科学依据.调查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和水中的部分指标含量较高,环境质量受到影响.针对主要污染物磷的特性,建议采用化学修复方案措施与对策,使污染场地达到无害化处理目的,为政府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总页数】5页(P30-34)
【作者】廖兴良
【作者单位】广东省水文地质大队,广州 51051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53
【相关文献】
1.某疑似污染农用地地块土壤调查布点及评价方法 [J], 张启;吴明洲
2.污染场地土壤调查布点及采样研究 [J], 辜汉华; 赵若尘
3.重金属污染场地土壤调查采样方法的研究进展 [J], 郭祈萱;刘强;唐玉兰;魏建宇
4.异位土壤淋洗技术修复污染场地的分析--某重金属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方案设计[J], 徐浩天
5.污染场地土壤调查布点及采样 [J], 李结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污染场地修复、调查与评估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卿工--189-3394-6343在工业化进程中,主要的工业产业如采掘业、冶炼、石油、化工、皮革、金属加工等都会造成污染问题。
另外,化学品(如杀虫剂)的不当使用、化学品的储存和运输、居民的生活垃圾等都带来不同类型和程度的污染。
污染场地带来一系列问题,如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土地价值的降低,农业用地或城市用地的减少,污染场地引发的严重的责任纠纷问题,巨额的处理经费支出,等等。
这些都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场地污染有很大隐蔽性、滞后性和持久性,污染通常存在于土壤并通过土壤转移,变化和移动非常缓慢(几年甚至几十年),污染只有触及受体时才可能会被发现。
发达国家对污染场地管理始于上世纪80 年代,形成各自的污染场地的管理模式,模式的共同之处都是经过这样一个管理流程:疑似污染场地的发现,场地的初步调查、初步筛选确定优先管理名单,场地详细调查和风险评估,确定管理措施——修复或其他措施。
各国支持这样一个管理流程的法律体系、技术文件体系等有所不同,但风险评估方面的技术文件是必不可少的。
污染场地风险评估分为人体健康风险评估和生态风险评估。
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估是指针对特定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场地条件,评价场地上一种或多种污染物质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可能性的技术方法;染场地生态风险评估是评价场地污染物对植物、动物和特定区域的生态系统影响的可能性及影响大小。
场地受到污染后,通常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以削减土地利用过程中的人群健康风险和生态风险。
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估考虑到多种污染物可能同时存在于场地不同的介质之中,如土壤、空气、水、食物和尘埃等,通过分析与受体相关的多种暴露途径,实现对多介质的健康风险评估;以可接受健康风险水平为出发点,提出保护人体健康的土壤修复目标值。
污染场地风险评估结果是进行污染修复和管理决策的科学依据,有助于分析和比较多种修复措施的有效性,为合理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和污染治理计划提供依据,有效地规避场地污染风险。
广州市环境保护局关于个别从业单位在场地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中涉嫌存在问题的通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广州市环境保护局
•【公布日期】2018.01.19
•【字号】穗环函〔2018〕57号
•【施行日期】2018.01.19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环境影响评价
正文
广州市环境保护局关于个别从业单位在场地环境调查和风险
评估中涉嫌存在问题的通报
穗环函〔2018〕57号各相关单位: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6〕31
号)《广东省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及《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42号)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状况调查、风险评估和污染地块治理与修复活动的环境监管,经抽取对由广州市慧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省生态环境技术研究所和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负责的广州市第三煤矿地块场地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项目开展监督性检查,发现该项目存在采样记录信息不全、未按照规定留样、原始记录和检测报告内容不一致、涉嫌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等问题(详见附件),现将有关情况予以通报。
针对有关从业单位在场地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中存在的不规范行为,我局已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和环境监察建议书,对涉嫌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问题,后续将进一步组织调查。
附件:监督性检查发现问题汇总表
广州市环境保护局
2018年1月19日。
广州市南沙区梅山工业区梅糖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工业的快速发展,土壤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解广州市南沙区梅山工业区梅糖地块的土壤污染状况,受广州市政府委托,我们对该区域进行了详细的初步调查。
本报告旨在阐述调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其对环境和公众健康的可能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调查方法与范围本次调查范围涵盖了广州市南沙区梅山工业区梅糖地块的全部区域。
调查方法包括现场勘查、样品采集与测试、数据收集与分析等。
我们采集了土壤样本,并对其中的重金属、有机物和其他有害物质的含量进行了检测。
三、调查结果1、重金属污染:部分土壤样品的重金属含量高于正常值,特别是铬、铅和汞等有害元素。
这表明该区域的土壤可能受到了工业排放、车辆尾气或农业活动的影响。
2、有机物污染:土壤中挥发性有机物和半挥发性有机物的含量也较高,可能源于石油泄漏、化工废水排放等。
3、其他污染物:部分土壤样品中还检测出了多环芳烃、二噁英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四、对环境和公众健康的可能影响土壤污染可能会对环境和公众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污染的土壤可能影响植物的生长,导致生态系统受损。
污染的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可能被雨水冲刷到地下水或河流中,从而污染水源。
这些有害物质可能被农作物吸收,进而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和其他生物。
五、建议措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开展深入的土壤污染调查,确定污染源和污染物种类。
2、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如植物修复、化学修复或物理修复等,对污染的土壤进行修复。
3、强化环境监管,防止新的污染源进入该区域。
4、提高公众对土壤保护的意识,鼓励公众参与土壤保护工作。
5、对可能受到影响的农作物进行监测,以确保食品安全。
6、建立长期的土壤质量监测体系,定期评估土壤质量状况。
7、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对新开发项目进行严格审查,以防止对土壤造成新的污染。
8、加大对环保科技研究的投入,为土壤污染治理提供科技支持。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对定点基地外重污染建设项目环境违
法行为查处及监管问题的复函
【法规类别】环保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粤环函[2010]294号
【发布部门】广东省环境保护厅
【发布日期】2010.03.23
【实施日期】2010.03.23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对定点基地外重污染建设项目环境违法行为查处及监管问题的复
函
(粤环函〔2010〕294号)
汕头市环保局:
你局《关于重污染行业统一定点基地外重污染建设项目环境违法行为查处及监管问题的报告》收悉。
经研究,函复如下:
一、根据《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管理规定》第六条和《广东省内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项目名录(2009年本)》的规定,化学制浆、电镀、印染、鞣革、危险废物处置等五类重污染行业统一定点基地和化学制浆、鞣革、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以及定点基地外建设的配套电镀、线路板项目等重污染行业建设项目,由省环境保
护主管部门负责审批其环评文件(按规定须报国务院环保主管部门审批的除外);进入经审查通过的重污染行业统一定点基地建设的印染、电镀(含配套电镀、线路板)等项目,由地级以上市环保主管部门负责审批其环评文件。
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七条第二款及有关环境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保主管部门对本辖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根据《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管理规定》第四条第二款的规定,建设项目所在地环保主管部门应配合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上级环保主管部门对该项目实施监督管理。
因此,对于辖区内的建设项目,县级。
广州市工业企业场地环境调查、修复、效果评估文件技术要点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和《广州市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防治广州市工业企业场地再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改善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特制定本技术要点。
本技术要点,是对工业企业场地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报告、污染场地环境修复项目实施方案、污染场地环境修复项目环境监理方案、污染场地环境修复项目效果评估报告等开展技术审查的工作指引。
相关工作内容还应按国家和地方对建设用地环境管理要求开展。
本技术要点由广州市环境保护局组织编制及负责解释,并适时修订公布。
本技术要点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本技术要点起草单位:广州市环境技术中心、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第1章工业企业场地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报告技术要点对从业单位的要求:从业单位在本市开展疑似污染地块、污染地块相关从业活动前需到我局登记,且近年无环境保护、质量监督、认证认可等部门不良信息记录。
对监测单位的要求:监测单位应在本地设有获CMA资质的实验室,水质和土壤类能力范围涵盖应包括且不限于重金属(Pb、As、Cd、Cr、Hg、Ni等)、总石油烃(地下水中为石油类)、半挥发性有机物(SVOC)、挥发性有机物(VOC)、pH值等,其检测能力应达到场地需检测因子的75%以上。
[s1]一、场地的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报告技术要点场地的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报告包括在场地初步调查、详细调查和风险评估阶段形成的各类报告。
场地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工作,应在原有工业企业所在场地完全停产,且可能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储罐(槽)拆除后进行。
技术要点包括但不限于:(一)形式要求1.送审报告应加盖场地责任单位和场地调查单位的公章。
2.应附具从业人员责任页,明确项目负责人,各分项工作承担者,从业单位应建立内部审核制度,明确报告的审核、审定人员,上述人员均需亲笔签字确认。
4.污染识别分析及结论在对资料收集、现场踏勘、人员访谈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列出需要重点关注的特征污染物和监测指标,以及重点区域和关键污染点位。
场地环境调查、采样与评估技术方案、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卿工--189—3394--6343一、场地环境评价的内容、程序场地环境评价包含三个不同但又逐级递进的阶段。
场地环境评价是否需要从一个阶段进入到下一个阶段,主要取决于场地污染状况和以及相关方的要求。
场地环境评价的三个阶段为:−第一阶段——场地环境的污染识别;−第二阶段——场地环境是否污染的确认--采样与分析;−第三阶段——场地环境污染风险评估与治理措施。
场地环境评价第一阶段的目的主要是识别场地环境污染的潜在可能。
第一阶段场地环境评价主要通过会谈、场地访问,对过去和现在场地使用情况、特别是污染活动的有关信息进行收集与分析,来识别和判断场地环境污染的可能性。
如果第一阶段评价结果显示该场地可能已受污染,那么在第二阶段评价中将在疑似污染的地块进行采样分析,以确认场地是否存在污染。
一旦确定场地已经受到污染,则将在第三阶段全面、详细评价污染程度及污染范围,并提出治理目标和推荐治理方案,场地环境评价编制程序见图1-1。
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图1-1 场地环境评价编制流程二、 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年) ➢《江苏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2009年) ➢ 《关于切实做好企业搬迁过程中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环办〔2004〕47号)➢ 《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2005〕27号)➢《关于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环发〔2008〕48号)➢《关于加强工业企业关停、搬迁及原址场地再开发利用过程中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关于保障工业企业场地再开发利用环境安全的通知》➢《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2.2相关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T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T15618-2009)(修订)(征求意见稿第四版)➢《场地污染源调查与评价别标准》(GB5085-2007)➢《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1993)➢《地表水质量标准》(GB3838-2002)➢《场地污染源调查与评价别标准》(GB5085-2007)2.3相关技术导则➢《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HJ 25.1—2014)➢《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HJ 25.2-2014)➢《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 25.3-2014)➢《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HJ 25.4-2014)➢《污染场地术语》(HJ 682-2014)➢《场地环境评价导则》(京环发〔2007〕8号)2.4相关技术规范➢《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4-2004)➢《地下水污染地质调查评价规范》(DD2008-01)➢挥发性与有机物➢《水文地质钻探规程》(DZ-T0148-1994)➢《场地污染源调查与评价别技术规范》(HJ/T 298)➢《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ASTM E1903-97: Guide for Environmental Site Assessments:Phase ⅡEnvironmental Site Assessment Process.➢ASTM D1452-00: Practice for Soil Investigation and Sampling by Auger Borings.ASTM E1527-00: Practice for Environmental Site Assessments: Phase三、场地调查与风险评估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广州化工行业土壤调查资料近年来,广州化工行业快速发展,为城市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化工行业的发展也不可避免地会对土壤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为了确保土壤环境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广州政府积极进行了土壤调查工作,研究和监测了广州化工行业土壤的现状和问题。
一、土壤污染现状广州化工行业土壤污染主要集中在郊区和工业集中区,这些地区的土壤受到了化工企业废物排放、运输车辆尾气和工业废水的严重污染。
其中,重金属是化工废物中最常见的污染物之一,铅、汞、铬等重金属超标情况严重。
此外,有机污染物和氮、磷等营养元素的过度积累也是常见问题。
二、土壤调查方法广州政府采用了多种方法进行土壤调查,主要包括野外调查和实验室分析。
野外调查主要通过实地取样和问题调查的方式,收集土壤样本和相关信息,如土壤类型、pH值、有机质含量等。
实验室分析则通过化学分析方法,对土壤样本中的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和营养元素等进行定量分析。
三、调查结果分析根据广州化工行业土壤调查资料显示,部分化工企业周边土壤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但整体污染程度还在可控范围内。
其中,郊区土壤污染程度相对较轻,主要污染物为有机污染物和营养元素。
而工业集中区土壤污染程度较重,主要污染物为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
四、影响因素分析造成广州化工行业土壤污染的主要因素包括工业废物的排放和不当处理、运输车辆尾气排放、工业废水的直排以及土壤的持久性污染物累积。
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土壤环境质量下降,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威胁。
五、解决方案为了解决广州化工行业土壤污染问题,政府和相关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监管:加大对化工企业的监督力度,确保其废物排放和处理符合环保标准。
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对违规企业进行严厉处罚。
2.改善治理:利用先进的治理技术和方法,对受污染的土壤进行修复和治理。
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手段,减少土壤污染物的含量,恢复土壤的生态功能。
3.推进绿色发展:鼓励化工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和绿色工艺,降低废物排放量和污染物的危害性。
82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工程与工业技术DOI:10.16661/ki.1672-3791.2104-5042-2400污染场地土壤调查评价及修复方案探析①陈旭波(广东生活环境无害化处理中心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405)摘 要:污染场地是指因堆积、储存、处置等方式,承载了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具有潜在风险的空间区域。
该文针对广州一块土地,其原是一家公司生产厂,在“三旧”改造计划中莫名发生火灾,为明确场地内主要污染物及类型,查明起火原因,该文对广州某地块土壤及地下水开展了调查和采样工作。
土壤检测结果表明,该场地土壤质量符合标准要求,土壤及地下水检测结果表明,部分指标含量已超过背景值或限定值,并建议对场地中磷含量过高的区块采用化学修复法进行修复,达到无害化处理的目的。
该研究为场地风险评估及土壤污染治理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污染场地 土壤调查 评价 修复中图分类号:X5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1)03(c)-0082-03Investigation, Evaluation and remediation of ContaminatedSoilCHEN Xubo(Guangdong Living Environment Harmless Treatment Center Co., Ltd.,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510405 China)Abstract : Contaminated site is a kind of space area which has potential risks to human health and environment because of the accumulation, storage and disposal of harmful substances. This article is aimed at a piece of land in Guangzhou, which was originally a company's production plant, and a f ire broke out inexplicably during the "Three Olds" renovation plan. In order to identify the main pollutants and types in the site and f ind out the cause of the f ire, the soil and groundwater in a plot of Guangzhou were investigated and sampled. The soil test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oil quality of the site m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tandard. The soil and groundwater test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tent of some indicators had exceeded the background value or limit value. It was suggested that the area with high phosphorus content should be mined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al of harmless treatment, chemical repair method was used. The study provides a scientif ic basis for site risk assessment and soil pollution remediation.Key Words : Contaminated site; Soil investigation; Evaluation; Remediation①作者简介:陈旭波(1983—),男,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土壤、固废、地表水等生态环境监测。
广东环境调研报告广东位于中国华南地区,属于东亚季风气候区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自然环境特点。
本次调研主要关注广东的环境现状及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首先,广东的空气质量问题较为突出。
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广东成为了中国最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
然而,与此同时,大量的工业废气、车辆尾气和农业燃烧排放使得广东的空气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根据环保部门的数据,广东多个城市空气质量指数常年超过国家标准,严重影响居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因此,广东应加大对工业企业的环保监管力度,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以改善空气质量。
其次,广东的水资源状况也值得关注。
广东地区水资源短缺,水污染问题严重。
由于农业、工业和城市用水的需求增加,广东的水资源供应压力加大。
同时,污水排放和工业废水处理不达标,导致水质恶化。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广东应加强水资源管理,推广节水措施,加大水质监管力度,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此外,广东的生态环境也受到了严重破坏。
城市化进程和快速农村工业化导致了大量土地的开发和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
同时,乱砍乱伐、过度放牧和过度捕捞等不合理的自然资源利用方式也给广东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影响。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广东应建立更加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同时恢复退耕还林、限制捕捞等措施也应得到更好的执行。
最后,广东地区的垃圾处理问题亟待解决。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废弃物的数量急剧增加。
广东的垃圾处理问题日益突出,垃圾填埋场已接近饱和,垃圾焚烧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广东应加大垃圾分类推广力度,推动资源回收利用,同时加大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投入,提高垃圾处理的能力和效率。
综上所述,广东的环境问题包括空气质量、水资源、生态环境和垃圾处理等方面,这些问题对广东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广东应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制定更加严格的法规和政策,加强监管力度,推动可持续发展。
广州市工业企业场地环境调查、修复、效果评估文件技
术要点
1.调查要点:
-场地历史及地理情况。
-场地土质、土壤类型、颜色、结构等情况。
-场地前期使用情况及工业活动类型。
-场地周边环境及影响因素,如地形地貌、气候、植被等情况。
-场地污染物种类、分布情况及浓度等。
2.修复技术要点:
-污染源控制。
-污染物处理及土壤修复技术选择,如化学修复、物理修复、生物修复等。
-修复方案制定及实施方案,包括土壤改良、污染源处理、机械挖掘等具体方案。
-施工过程控制及现场监测管理。
3.效果评估要点:
-修复后污染物浓度变化及分布情况。
-土壤质地、颜色、结构等变化情况。
-植被恢复情况及生态环境变化。
-按照国家及行业标准进行污染区域分级评估,评估修复效果是否符合法定标准。
注:以上技术要点仅为参考,具体情况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
广东省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防治第1部分:污染状况调查技术规范目次前言................................................................................. I II 引言.. (V)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基本原则和工作程序 (2)4.1 基本原则 (2)4.2 工作程序 (3)5 第一阶段调查工作 (4)5.1 第一阶段工作内容 (4)5.2 资料收集与分析 (4)5.3 现场踏勘 (5)5.4 人员访谈 (6)5.5 结论与分析 (7)6 第二阶段调查工作——初步采样分析 (7)6.1 初步采样分析工作计划 (7)6.2 采样点的布设 (8)6.3 监测项目 (10)6.4 样品采集与分析 (10)6.5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11)6.6 结果评价与分析 (11)7 第二阶段调查工作——详细采样分析 (12)7.1 基本要求 (12)7.2 详细采样分析工作计划 (12)7.3 采样点的布设 (12)7.4 监测项目 (13)7.5 样品采集与分析 (13)7.6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13)7.7 结果评价与分析 (13)8 第三阶段调查工作 (13)8.1 主要工作内容 (13)8.2 调查方法 (13)IDB4401/T 102.1—20208.3 调查结果 (14)9 报告编制 (14)9.1 报告内容和格式 (14)9.2 报告结论与建议 (14)9.3 报告形式要求 (14)9.4 图件 (14)9.5 附件 (15)附录A(资料性)人员访谈表内容与格式 (16)附录B(资料性)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编制内容大纲 (17)IIDB4401/T 102.1—2020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防治第1部分:污染状况调查技术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和工作程序、第一至第三阶段调查工作要求和报告编制等内容。
⼴东省场地污染修复、调查、与评估场地污染修复、调查、与评估中国科学院⼴州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卿⼯--189-3394-63431.调查评估要点(⼀)调查范围调查范围原则上为疑似污染地块的边界范围内。
可根据实际情况扩⼤到地块边界以外:如地块边界附近⼟壤可能受到本地块污染的,需确定地块地下⽔污染范围的,地块周边存在环境敏感⽬标的(如学校、居民区等)等情形。
(⼆)布点要求布点是⼟壤环境调查的关键环节。
布点不当可能发现不了污染,造成误判。
布点数量应当综合考虑代表性和经济可⾏性原则。
鉴于具体地块的差异性,布点的位置和数量应当主要基于专业的判断。
原则上:初步调查阶段,地块⾯积≤5000m2,⼟壤采样点位数不少于3个;地块⾯积>5000m2,⼟壤采样点位数不少于6个,并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增加。
详细调查阶段,对于根据污染识别和初步调查筛选的涉嫌污染的区域,⼟壤采样点位数每400m2不少于1个,其他区域每1600m2不少于1个。
地下⽔采样点位数每6400m2不少于1个。
有以下情形的,可根据实际情况加密布点,如污染历史复杂或信息缺失严重的,⽔⽂地质条件复杂的等。
(三)⼟壤污染物的检测项⽬漏检污染项⽬可能发现不了污染,造成误判。
⼟壤中污染物的检测项⽬原则上应当根据保守原则确定。
疑似污染地块内可能存在的污染物及其在环境中转化或降解产物均应当考虑纳⼊检测范畴。
(四)⽔⽂地质和⼟壤理化性质调查⽔⽂地质条件关系污染物在⼟壤和地下⽔中的迁移、转化和分布。
需要调查:地块⼟层结构及分布、地下⽔位、地下⽔垂向⽔⼒梯度、地下⽔⽔平流速及流向等。
⼟壤的具体理化性质是风险评估的重要参数。
需要调查:⼟壤有机质含量、容重、含⽔率、⼟壤孔隙率、渗透系数等。
(五)实验室检测原始数据管理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是调查评估的基础。
参与⼟壤环境调查评估的实验室,应当保存所有样品检测的原始数据(包括电⼦数据)以备检查,原则上⾄少保存20年。
(六)风险评估要点1.建⽴污染地块概念模型概念模型的内容包括污染来源、潜在受体以及暴露途径(即污染到达受体的途径)。
场地环境调查和土壤环境质量调查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卿工 189—3394--6343中科检测作为中国科学院独立的第三方检测技术服务机构,从事“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从业单位登记名单”,充分发挥技术领先与服务专业的优势,可为政府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提供场地环境调查及风险评估及污染场地治理与修复效果评估全流程技术服务,出具符合相关规范及政策要求的评估报告,公司资质齐全、成功案例众多、大中型项目经验丰富,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好评。
◆服务范围环境检测、固体废物鉴定、固体废物产品化鉴别、危险废物鉴定、环境影响评价、竣工环保验收、清洁生产审核咨询;环境工程(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物处置)设计与咨询;土壤污染评估与修复、生态环境恢复与治理、突发环境风险应急预案、环境风险评估、企业排污许可的咨询服务;环境损害评估、环境监理、环境监测、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工程技术咨询;节能评估、社会风险稳定评估、安全评价、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合同能源管理咨询服务、能源审计咨询服务、PPP项目咨询服务、污染物设施第三方管理咨询服务、企业碳资源管理的第三方咨询服务、地质环境恢复与治理方案咨询服务、固体废物鉴定、安全隐患排查、土壤场地调查评估、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评价与鉴定、生产企业土壤与地下水监测、垃圾检测、风险评估应急预案、VOCs减排及监测、电磁辐射环境监测、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生态环境损害评估与鉴定、风险评估应急预案、污染场地修复评估与验收、场地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场地环境风险评估报告、在线监测设备比对验收、环保咨询、水土保持、海洋环境检测、厨余垃圾检测、环境监测与检测、有机污染物及重金属监测、有毒有害物质检测、企业日常环境监测与检测、固体废物鉴定与检测、危险废物鉴定与检测、废弃物成分分析鉴定、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建设项目环评检测、环境风险评估与控制、环境健康安全与评价、碳排放评估与核算、企业碳排放核算与评估、环境风险评估应急预案、排污许可证办理及年审、政府部门委托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可行性方案、环境影响评价、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清洁生产与评价、污染场地管理、疑似污染地块调查与排查服务内容:●编制污染场地治理与修复效果评估实施方案;●开展污染场地治理与修复效果评估监测;●编制污染场地治理与修复效果评估报告;●协助场地责任单位完成其他相关备案程序。
区域污染调查与风险评估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谢小姐 136—6236 51041主要技术要点说明1.1第一阶段场地环境调查基本要点说明场地环境污染通常是因化工、电镀、冶金等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有毒有害物质泄漏及排放造成的,因此通过第一阶段调查,判断场地是否曾经存在上述污染源,是初步识别场地污染的重要依据。
1.1.1第一阶段场地环境调查的工作程序编制组在研究国内外相关资料,总结多年场地环境调查经验的基础上确定了第一阶段的主要工作程序为资料收集和分析、现场踏勘、人员访谈和报告编制。
我国北京、上海、江苏等地区近年也采用该程序对场地环境进行初步识别,结果表明改程序能有效用于场地环境识别。
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场地环境调查也采用了类似的程序,大量的实践也证明了其有效性。
1.1.2资料收集与分析在收集与场地相关的信息资料时,应尽量调查场地内及邻近地区的相关记录和资料。
由于污染物具有迁移特性,所以场地邻近区域的污染物可能会迁移到待评价的场地内,为了尽可能准确的识别和全面评价场地中所有潜在污染,应查阅场地及邻近地区的相关资料。
一般情况下,初始收集到的场地资料信息量会比较大,而且其中可能会有一些误导性的信息。
例如场地所在区域地下水总体流向和场地实际流向可能不一致,会导致评价人员做出误判。
因此,资料分析时,应由专业人士根据其所具有的专业知识、经验及其它信息,对资料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判断,核实其中的错误或不完整之处。
1.1.3现场踏勘现场踏勘不进行采样分析工作。
现场踏勘的任务主要对评价场地内和邻近场地的使用现状和历史,对场地的污染痕迹和污染迁移进行观察和记录。
踏勘时应及时记录所观察到的信息,可以采用笔录、摄像等方式记录。
踏勘重点是可能引起场地污染的重要污染源,如地下储罐、加油站等。
现场踏勘过程中,注意核查资料的真实、有效性。
1.1.4人员访谈在所收集资料不足以真实反映场地环境特征的情况下,必须进行人员访谈。
访谈对象的选择尤为重要;应选择对场地利用变迁及现状较为熟悉的人员。
场地污染源调查
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
卿工--189-3394-6343
一、污染场地调查流程
项目场地调查及风险评估方案技术流程图 样品保存/管理程序 暴露评估 风险识别
毒性评估
确定暴露场景和途径
选定模型和参数值 估算暴露剂量
致癌斜率因子和非
致癌参考剂量查询 理化性质参数和污
染物控制标准查询 污染物的致癌非致癌风险 致癌、非致癌风险计算值 估算修复值 不确定性分析
确定修复值 风险表征 场地环境调查及风险评估报告
场地环境调查
场地采样与分析
资料审阅 访 谈 场地勘查 原企业场地环境资料 场地使用历史背景资料
用于风险评估的参数资料
场地原建(构)筑物的调查
生产产品及原辅材料调查
地质、水文地质资料调查
其它勘查重点区域的调查 场地所有人 场地管理人 场地使用人 熟悉场地相关事务的人 建立场地概念模型
重点调查区域
一般调查区域 背景点(对照点)获取 风险评估所需实测参数获取 安全卫生预防守则 检测分析程序与检测委托机构 监测井设置及土壤、地下水采样 完善 疑似污染物清单 污染物种类、浓度、深度和范围 提出管理建议 场地土地利用与规划资料
拟定污染鉴别方法 土壤、地下水调查及风险评估方案
2.1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年)
➢《江苏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2009年)
➢《关于切实做好企业搬迁过程中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环办〔2004〕47号)
➢《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
➢《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2005〕27号)
➢《关于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环发〔2008〕48号)
➢《关于加强工业企业关停、搬迁及原址场地再开发利用过程中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
➢《关于保障工业企业场地再开发利用环境安全的通知》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2.2相关标准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T15618-199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T15618-2009)(修订)(征求意见稿第四版)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5085-2007)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1993)
➢《地表水质量标准》(GB3838-2002)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5085-2007)
2.3相关技术导则
➢《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HJ 25.1—2014)
➢《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HJ 25.2-2014)
➢《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 25.3-2014)
➢《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HJ 25.4-2014)
➢《污染场地术语》(HJ 682-2014)
➢《场地环境评价导则》(京环发〔2007〕8号)
2.4相关技术规范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4-2004)
➢《地下水污染地质调查评价规范》(DD2008-01)
➢挥发性与有机物
➢《水文地质钻探规程》(DZ-T0148-1994)
➢《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HJ/T 298)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
➢ASTM E1903-97: Guide for Environmental Site Assessments:Phase ⅡEnvironmental Site Assessment Process.
➢ASTM D1452-00: Practice for Soil Investigation and Sampling by Auger Borings.
➢ASTM E1527-00: Practice for Environmental Site Assessments: Phase Environmental Site Assessment Process.
三、典型污染场地类型
我国污染场地类型多且复杂,不同的矿业活动和行业生产过程会产生不同的毒害污染物,包括无机类、有机类或无机-有机类污染物,并且常常出现与化学品生产或使用、产业过程相关的特征污染物。
我国污染场地中主要污染物有重金属(如铬、镉、汞、砷、铅、铜、锌、镍等)、农药(如滴滴涕、六六六、三氯杀螨醇等)、石油烃、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如多氯联苯、灭蚁灵、多环芳烃等)、挥发性或溶剂类有机物(如三氯乙烯、二氯乙烷、四氯化碳、苯系物等)及有机-金属类污染物(如有机砷、有机锡、代森锰锌等)等。
有的场地还存在酸污染或碱污染,大部分场地处于复、混合污染状态。
除了化学性污染外,有的场地还存在病原性的生物污染和建筑垃圾类的物理性污染,这给污染场地的治理和修复增加了难度。
根据我国主要的污染场地分类方法将我国主要的污染场地类型及其污染物类型列于下表。
表我国主要的污染场地类型及其污染物类型
涉及地区:广东省污染场地监测与调查污染场地监测与调查、浙江省污染场地监测与调查、福建省污染场地监测与调查、海南省污染场地监测与调查、云南省污染场地监测与调查、广西省污染场地监测与调查、贵州省污染场地监测与调查、新疆省污染场地监测与调查、四川省污染场地监测与调查、重庆市危险废物鉴、西藏省污染场地监测与调查、湖南省污染场地监测与调查、江西省污染场地监测与调查、湖北省污染场地监测与调查、上海市危险废物鉴、北京市危险废物鉴、天津市危险废物鉴、安徽省污染场地监测与调查、江苏省污染场地监测与调查、甘肃省污染场地监测与调查、宁夏省污染场地监测与调查、内蒙古省污染场地监测与调查、黑龙江省污染场地监测与调查、吉林省污染场地监测与调查、辽宁省污染场地监测
与调查、山东省污染场地监测与调查、陕西省污染场地监测与调查、山西省污染场地监测与调查、河南省污染场地监测与调查、河北省污染场地监测与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