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时器控制数码管动态显示
- 格式:doc
- 大小:266.00 KB
- 文档页数:2
//这是一个,四位数码管动态显示c语言程序,每隔一秒加一,直至加到9999为止#include <reg52.h>unsigned char code LED[]={0xc0, 0xf9, 0xa4, 0xb0, 0x99, 0x92, 0x82, 0xf8, 0x80, 0x90}; unsigned char LEDbuff[]={0xff,0xff,0xff,0xff};//定义数码管的位选段sbit SEG_bit_1 = P0^1;sbit SEG_bit_2 = P0^2;sbit SEG_bit_3 = P0^3;sbit SEG_bit_4 = P0^4;unsigned int cnt=0;unsigned int sec =0;unsigned char i=0;void main(){TMOD=0x01; /*设置定时器*/TH0=0xfc;TL0=0x18;TR0=1;EA=1; /*设置中断*/ET0=1;while(1){if(0==TF0){if(cnt>=1000){cnt=0;sec++;LEDbuff[0]=LED[sec%10]; /*设置数码管显示位*/LEDbuff[1]=LED[sec/10%10];LEDbuff[2]=LED[sec/100%10];LEDbuff[3]=LED[sec/1000%10];}}}}void interrupttimer0() interrupt 1 /*设置中断函数*/{TH0=0xfc;TL0=0x18;cnt++;P1=0xff;switch(i){case 0: SEG_bit_1 = 1;SEG_bit_4 = 0;P1=LEDbuff[0];i++;break;case 1: SEG_bit_4 = 1;SEG_bit_3 = 0;P1=LEDbuff[1];i++;break;case 2: SEG_bit_3 = 1;SEG_bit_2 = 0;P1=LEDbuff[2];i++;break;case 3: SEG_bit_2 = 1;SEG_bit_1 = 0;P1=LEDbuff[3];i=0;break;default:break;}}教你如何用WORD文档(2012-06-27 192246)转载▼标签:杂谈1. 问:WORD 里边怎样设置每页不同的页眉?如何使不同的章节显示的页眉不同?答:分节,每节可以设置不同的页眉。
一、实验目的1. 掌握数码管动态扫描显示的原理和编程实现方法;2. 熟悉单片机与数码管之间的接口连接;3. 学会使用定时器中断控制数码管的动态显示;4. 培养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实验原理数码管动态显示是通过单片机控制多个数码管同时显示不同的数字或字符,利用人眼的视觉暂留效应,实现快速切换显示内容,从而在有限的引脚数下显示更多的信息。
实验中,我们采用动态扫描的方式,依次点亮数码管,通过定时器中断控制扫描速度。
三、实验器材1. 单片机开发板(如51单片机、AVR单片机等);2. 数码管(共阳/共阴自选);3. 连接线;4. 电阻;5. 实验台;6. 编译器(如Keil、IAR等)。
四、实验步骤1. 设计电路图: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单片机与数码管的连接电路图,包括数码管的段码、位选信号、电源等。
2. 编写程序:使用C语言或汇编语言编写程序,实现数码管的动态显示功能。
(1)初始化:设置单片机的工作模式、定时器模式、端口方向等。
(2)显示函数:编写显示函数,实现数码管的点亮和熄灭。
(3)定时器中断服务程序:设置定时器中断,实现数码管的动态扫描。
3. 编译程序:将编写的程序编译成机器码。
4. 烧录程序:将编译后的程序烧录到单片机中。
5. 连接电路:将单片机与数码管连接好,包括数码管的段码、位选信号、电源等。
6. 运行实验:打开电源,观察数码管的显示效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数码管按照预期实现了动态显示功能,依次点亮每位数码管,并显示出不同的数字或字符。
2. 分析:(1)通过调整定时器中断的周期,可以改变数码管的扫描速度,从而控制显示效果。
(2)在编写显示函数时,要考虑到数码管的共阳/共阴特性,选择合适的点亮和熄灭方式。
(3)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其他功能,如显示时间、温度等。
六、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数码管动态显示的原理和编程实现方法。
2. 熟悉了单片机与数码管之间的接口连接,提高了动手能力。
数码管动态延时程序设计【原创版】目录一、引言二、数码管动态显示原理1.动态显示概念2.数码管显示原理三、延时程序设计1.延时程序作用2.延时时间长短对显示效果的影响四、51 单片机控制数码管动态实现 00 到 231.程序包含头文件2.定义符号和变量3.延时函数 t0isr()4.动态显示数码管函数5.主函数五、定时器控制数码管动态显示实例1.程序包含头文件2.定义符号和变量3.延时函数4.动态显示数码管函数5.主函数六、结论正文一、引言数码管动态显示程序设计是单片机应用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很多场合,我们需要对数码管进行动态显示,以实时反映数据的变化。
为了实现这一功能,我们需要编写相应的程序,并通过延时程序控制数码管的显示效果。
本文将详细介绍数码管动态显示的原理及程序设计方法。
二、数码管动态显示原理1.动态显示概念动态显示是指在数码管上逐个显示数字或字符,以形成视觉暂留效果。
与静态显示相比,动态显示能够实时反映数据的变化,更具有实用性。
2.数码管显示原理数码管是一种常用的显示器件,其工作原理是通过驱动管的导通与截止来显示数字或字符。
在动态显示中,我们需要逐个驱动数码管的各个段码,以形成视觉暂留效果。
三、延时程序设计1.延时程序作用在数码管动态显示中,延时程序的作用是保持当前显示数码管足够时间,同时稳定显示效果,以形成视觉暂留。
这样可以使得数码管上的数字或字符能够被清晰地看到。
2.延时时间长短对显示效果的影响延时时间的长短会影响数码管的显示效果。
一般来说,延时时间需要大于 2 毫秒,以保证视觉暂留效果。
同时,所有数码管一次扫描完成的总时间不能大于 40 毫秒,因为 40 毫秒基本上是人眼视觉暂留的极限。
定时器实现时钟送数码管显示+独立键盘设置时间前言 (2)任务书······················································································································3·1.方案选择1.1.键盘设计 (4)1.2.门电路设计 (5)1.3.显示电路 (5)2.硬件电路及参考程序2.1基于proteus仿真的硬件电路 (7)2.2参考程序 (8)3试验调试3.1 硬件电路的连接 (14)3.2.硬件电路的调试 (14)4试验结论 (14)5心得体会 (15)6参考文献及元器件引脚图6.1参考文献 (20)6.2 元器件引脚图 (21)6.3AT89C51的若干时序 (23)6.4硬件电路图 (24)6.5元器件清单 (26)前言随着时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微电子学和计算机等现代电子技术的成就给传统的电子测量与仪器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革命性的影响。
实验四数码管显示控制一、实验目的1、熟悉Keil uVision2软件的使用;2、掌握LED数码管显示接口技术;3、理解单片机定时器、中断技术。
二、实验设备及仪器Keil μVision2软件;单片机开发板;PC机一台三、实验原理及内容1、开发板上使用的LED 数码管是四位八段共阴数码管(将公共端COM接地GND),其内部结构原理图,如图4.1所示。
图4.1共阴四位八段LED数码管的原理图图4.1表明共阴四位八段数码管的“位选端”低电平有效,“段选端”高电平有效,即当数码管的位为低电平,且数码管的段为高电平时,相应的段才会被点亮。
实验开发板中LED数码管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如图4.2所示。
SP1a~hP0.4~P0.7SP2P0.0~P0.3图4.2 LED数码管模块电路原理图图中,当P1.0“段控制”有效时,P0.0~P0.7分别对应到数码管的a~h段。
当P1.1“位控制”有效时,P0.0~P0.7分别对应到DIG1~DIG8。
训练内容一:轮流点亮数码管来检测数码管是否正常。
参考程序:ORG 00HAJMP MAINMAIN:SETB P1.2;LED流水灯模块锁存器的控制位MOV P0,#0FFH;关闭LED灯CLR P1.2SETB P1.3 ;点阵模块的行控制锁存器MOV P0,#0 ;关闭点阵行CLR P1.3MOV A,#11111110B;数码管“位选信号”初值,低电平有效LOOP:SETB P1.1;数码管位控制锁存器有效MOV P0,ACLR P1.1RL A ;形成新的“位选信号”,为选择下一位数码管做准备SETB P1.0;数码管段控制锁存器有效MOV P0,#0FFH ;数码管的所有段点亮,显示“8”CLR P1.0CALL DELAYSJMP LOOPDELAY:MOV R5,#0;延时子程序D1: MOV R6,#0D2:NOPDJNZ R6,D2DJNZ R5,D1RETEND训练内容二:静态显示,0~9计数。
一、实验目的1.掌握Keil软件的基本使用2.学习和掌握C语言编写程序的一般格式3.了解数码管与单片机的接口方法;4.了解数码管性能及动态显示编程方法;5.了解并掌握单片机系统中定时器中断控制的基本方法;二、实验内容用定时器中断实现四位数码管动态显示从1234-9999。
三、实验原理3.1基础知识介绍A.数码管是LED的升级,每位数码管里面继承了8个LED,点亮数码管就是点亮数码管里面的LED。
要在数码管上面显示相应的值,就是点亮不同位置的LED。
数码管有共阴和共阳两种,共阴数码管公共端是所有LED的负极连接在一起,相反共阳数码管公共端是所有LED的正极连接在一起。
一般公共端称作“位选”,控制每一个LED的称为“段选”。
数码管主要是利用视觉暂留的效果,通过快速循环点亮数码管方式,将数据呈现出来。
数码管如图1.2所示1.2数码管1.3数码管实物图/B.定时器定时器也可看作是对计算机机器周期的计数器。
因为每个机器周期包含12个振荡周期,故每一个机器周期定时器加1,可以把输入的时钟脉冲看成机器周期信号。
故其频率为晶振频率的1/12。
如果晶振频率为12MHz,则定时器每接收一个输入脉冲的时间刚好为1μs。
定时器有两种工作模式,分别为计数模式和定时模式。
对Px,y 的输入脉冲进行计数为计数模式。
定时模式,则是对MCU的主时钟经过12分频后计数。
因为主时钟是相对稳定的,所以可以通过计数值推算出计数所经过的时间。
计数器的计数值存放于特殊功能寄存器中。
T0(TL0-0x8A, TH0-0x8C), T1(TL1-0x8B, TH1-0x8D)定时器工作原理如下图由上图可见与定时器相关的寄存器主要有下面这几个:TMOD、TCON、TL0、TH0、TL1、TH1。
下面介绍一下这几个寄存器16位加法计数器:是定时计数器的核心,其中TL0、TH0、是定时计数器0的底八位和高八位;TL1、TH1是定时计数器1的底八位和高八位;并且高八位和底八位可单独使用。
数码管动态延时程序设计
摘要:
1.延时程序的作用
2.延时时间的选择
3.数码管动态显示程序设计
4.51 单片机控制2 位一体数码管动态实现00 到23
5.定时器控制数码管动态显示年月日与时分秒
正文:
在数码管动态显示程序设计中,延时程序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的主要功能是保持当前显示数码管足够时间,同时稳定显示效果,以形成视觉暂留。
这样一来,人眼就能在一定时间内持续感知到显示的内容。
延时时间的长短是一个关键参数,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一般来说,延时时间应该大于2 毫秒。
这是因为人眼的视觉暂留极限大约为40 毫秒,所以所有数码管一次扫描完成的总时间不能超过40 毫秒。
如果延时时间过短,显示效果可能会出现闪烁或不稳定的情况。
在实际的数码管动态显示程序设计中,我们可以借助51 单片机来实现2 位一体数码管的动态显示。
例如,可以通过定义一个数组来存储所有可能的数码管显示组合,然后使用定时器中断来控制数码管的显示顺序。
这样,就可以实现从00 到23 的动态显示效果。
另外,我们还可以使用定时器来控制数码管动态显示年月日与时分秒。
在这个例子中,可以将8 个数码管分为两组,分别显示年月日和时分秒。
为了实现这个功能,我们需要编写一个延时程序来控制定时器的中断。
这样,在定时
器中断触发时,就可以将当前显示的数码管状态保存下来,并切换到下一个显示状态。
总之,数码管动态显示程序设计涉及到多个方面的技术,包括延时程序、定时器控制以及单片机的硬件操作。
电子综合设计实训题目数码管动态显示 _ 姓名专业学号指导教师郑州科技学院电气工程学院目录摘要 (I)1背景 (1)1.1介绍 (1)1.2设计步骤 (2)2 设计思路 (3)2.1方案对比 (3)3元件的选择 (6)3.1单片机 (6)3.2 显示元器件的选择 (6)4 设计原理及功能说明 (8)4.1 各部分功能说明 (8)5 装配与调试 (14)5.1装配 (14)5.2调试 (14)6 总结 (15)附录 (17)附录一:元件清单 (17)附录二:电路源程序 (17)数码管动态显示的设计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8个数码管滚动显示单个数字的设计,让八位数码管滚动显示0、1、2、3、4、5、6、7,我们以液晶显示技术的发展为背景,选择了比较常用的液晶数码管显示模块,利用了单片机控制数码管模块的显示机理。
研究学习AT89C51单片机其功能,对学习过的单片机,C语言课程进行巩固,设计一款在8只数码管上流动显示单个数字的程序,并用PROTEUS进行电路设计和实时仿真。
该电路有两部分组成:AT89C51单片机和显示模块组成。
AT89C51单片机具有超低功耗和CPU外围的高度整合性;显示模块数码管是由多个发光二极管封装在一起组成“8”字型的器件,引线已在内部连接完成,只需引出它们的各个笔划,公共电极,方便易用。
实际应用中不需要外部任何元器件即可实现,具有接口电路简单、可靠,易于编程的特点,抗干扰性好等特点。
单片机技术使我们可以利用软硬件实现数码管准确显示各种数码。
而且这种技术相对简单,性价比较高,在我们生活中应用很广泛,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AT89C51单片机;数码管;滚动显示1背景1.1介绍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新型集成电路、分立元件的不断投入市场,使得人们对电子技术应用的关注程度已大大超过了电子技术本身。
在计时,自动报时及自动控制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人们的日常生也愈加离不开数字化的各种生活用品,电子技术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
实验四数码管的动态显示实验班级通信1102 姓名谢剑辉学号20110803223 指导老师袁文澹一、实验目的熟悉掌握数码管动态显示的基本方法;根据已知电路和设计要求在实验板上实现数码管动态显示。
根据已知电路和设计要求在PROTEUS平台仿真实现控制系统。
二、实验内容1、在STC89C52实验平台的4位数码管上实现动态显示0123→1234→2345→3456→4567→5678→6789→7890→8901→9012→0123→不断反复,每隔2s切换显示内容。
2、思考:如何实现当4位数码管显示的内容中有“1”时,蜂鸣器蜂鸣。
三、实验原理实验要求“4位数码管上实现动态显示0123→1234→2345→3456→4567→5678→6789→7890→8901→9012→0123→不断反复,每隔2s切换显示内容”。
动态扫描可以实现要求。
简单地说,动态扫描就是选通一位,送一位数据。
原理图中的P10~P13是位选信号,即选择哪个数码管显示数字;P00~P07是段码,即要显示的数字。
可以通过依次选通一位7段数码管并通过P0端口送出显示数据。
由于人眼的视觉残留原理,如果这种依次唯一选通每一位7段数码管的动作在0.1s内完成,就会造成多位数码管同时点亮显示各自数字的假象。
本实验使用中断,实现每2s更新一次数字。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设计思路和方法:1、根据电路图,分析数码管动态显示的设计思路,使用中断实现每2秒更新一次数字的设计思路,以及实现当4位数码管显示的内容中有“1”时,蜂鸣器蜂鸣的设计思路。
(1)数码管动态显示的原理如“实验原理”里所述,不赘述;(2)使用中断实现每2s更新一次数字的设计思路:本次实验使用Timer0中断,由于其定时时间最大为65536us,不能实现2s的长延时,那么可以使用多次中断来实现,并且在中断到来时,不断地死循环显示数字,即根据动态显示原理“选通一位,来一位数据”。
由于最大的数字为9,则(x%10),(x+1)%10,(x+2)%10,(x+3)%10分别是千位,百位,十位,个位上的数字。
实验三定时器和中断实验一、实验目的1、学习51单片机内部定时器的使用方法。
2、掌握中断处理程序的方法。
3、掌握数码管与单片机的连接方法和简单显示编程方法。
4、学习和理解数码管动态扫描的工作原理。
二、实验内容1、使用定时器T0,定时1秒,控制P1口发光管循环点亮。
2、使用定时器T0,定时1秒,控制1个数码管循环显示数字0~9,每秒钟数字加一。
3、使用软件定时1秒,控制2个数码管循环显示秒数0~59,每秒钟数字加一。
4、使用定时器T0,定时1秒,控制2个数码管循环显示秒数0~59,每秒钟数字加一。
三、实验电路图四、实验说明1、数码管的基本概念(1)段码数码管中的每一段相当于一个发光二极管,8段数码管则具有8个发光二极管。
本次实验使用的是共阴数码管,公共端是1、6,公共端置0,则某段选线置1相应的段就亮。
公共端1控制左面的数码管;公共端6控制右面的数码管。
正面看数码管的引脚、段选线和数据线的对应关系为:图1 数码管封装图图2 数据线与数码管管脚连接关系段码是指在数码管显示某一数字或字符时,在数码管各段所对应的引脚上所加的高低电平按顺序排列所组成的一个数字,它与数码管的类型(共阴、共阳)(2)位码位码也叫位选,用于选中某一位数码管。
在实验图中要使第一个数码管显示数据,应在公共端1上加低电平,即使P2.7口为0,而公共端6上加高电平,即使P2.6口为1。
位码与段码一样和硬件连接有关。
(3)拉电流与灌电流单片机的I/O 口与其他电路连接时,I/O 电流的流向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当该I/O 口为高电平时,电流从单片机往外流,称作拉电流;另一种是该I/O 口为低电平时,电流往单片机内流,称为灌电流。
一般I/O 的灌电流负载能力远大于拉电流负载能力,对于一般的51 单片机而言,拉电流最大4mA,灌电流为20mA。
一般在数码管显示电路中采用灌电流方式(用共阳数码管),可以得到更高的亮度。
本实验电路中采用拉电流方式(用共阴数码管)。
数码管时分秒动态显示1、目的:数码管显示时、分、秒,实现计时功能。
2、原理:定时器产生中断,一秒钟计数一次,计数值转换成时、分、秒后,数码管动态显示。
3、原理图4、函数思路。
单片机工作频率是12MHZ,定时器12分频后累加计数,也就是1us计数一次。
定时一秒,定时器装入初值50000,则需进入中断20次,才能实现(50000*20=100000=1s)!数码管动态显示,要求控制显示延时时间和消隐。
累计计数转换成时、分、秒,转换思路是计数分割。
一分等于60,秒,一小时等于60分。
计数累加,计数一次,秒加1,;计数60次,分加1,;计数3600次,时加1.计数86400次,24小时满,而后计数清零。
5、程序#include<reg52.H>#include<intrins.H> // 加载头文件#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 宏定义无符号字符型#define uint unsigned long int // 宏定义无符号长整型uint num ; // 定义num和cunt为全局变量,全局更改有效uchar cunt ;uchar tab1[] = {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0x40}; // 数码管段选编码高电平有效uchar code tab2[]={0xfe,0xfd,0xfb,0xf7,0xef,0xdF,0xbF,0x7F}; //数码管位选编码,低电平有效void display(uint num ); // 显示函数函数声明void delay (); // 延时函数声明void init () // 中断初始化{TMOD=0x01; // 设置定时器T0为16位定时模式TH0=(65535-50000)/256; // T0装入初值50000TL0=(65535-50000)%256; // / 取整,%取余。
35 定时器控制数码管动态显示
/* 名称:定时器控制数码管动态
显示
说明:8 个数码管上分两组动
态显示年月日与时分秒,本例的
位显示延时用定时器实现。
*/
#include<reg51.h>
#include<intrins.h>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段码,最后一位是“-”的段码
uchar code
DSY_CODE[]={0xc0,0xf9,0xa4,0xb0,0x99,0x92,0x82,0xf8,0x80,0x90,0xbf}; //待显示的数据:09-12-25 与23-59-58(分两组显示)
uchar code Table_of_Digits[][8]={{0,9,10,1,2,10,2,5},{2,3,10,5,9,10,5,8}}; uchar i,j=0;
uint t=0;
//主程序
void main()
{
P3=0x80; //位码初值
TMOD=0x00; //计数器T0 方式0
TH0=(8192-4000)/32; //4ms 定时
TL0=(8192-4000)%32;
IE=0x82;
TR0=1; //启动T0
while(1);
}
//T0 中断函数控制数码管刷新显示
void DSY_Show() interrupt 1
{
TH0=(8192-4000)/32; //恢复初值
TL0=(8192-4000)%32;
P0=0xff; //输出位码和段码
P0=DSY_CODE[Table_of_Digits[i][j]];
P3=_crol_(P3,1);
j=(j+1)%8; //数组第i 行的下一字节索引
if(++t!=350) return; //保持刷新一段时间
t=0;
i=(i+1)%2; //数组行i=0 时显示年月日,i=1 时显示时分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