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大学《汉语国际汉语推广专题》教学大纲
- 格式:docx
- 大小:15.64 KB
- 文档页数:2
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1. 目的《大纲》是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课程目标与内容的梳理和描述,旨在为汉语教学机构和教师在教学计划制订、学习者语言能力评测和教材编写等方面提供参考依据和参考标准。
2. 原则2.1 科学性原则《大纲》以语言交际能力理论为指导,参考和借鉴了多种外语和第二语言教学大纲的经验和成果,吸收了国际汉语教学的经验,并在较大范围内进行了调研。
在制定方法上力求既凭借经验,又注重实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典型性。
2.2 实用性原则《大纲》从指导国际汉语教学实践的角度出发,对课程目标及学习者所应具备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进行了分级分类描述。
同时还提供了《汉语教学话题及内容建议表》、《汉语教学话题及内容举例表》、《中国文化题材及文化任务举例表》、《汉语教学任务活动示范列表》、《常用汉语语法项目分级表》、《汉语拼音声母、韵母与声调》、《常用汉语800 字表》、《常用汉语1500 高频词语表》等大量具有实用参考价值的附录。
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参考、选择并增加所需要的相关内容,制订出个性化的教学大纲或教材编写纲目。
2.3 针对性原则针对国际汉语教学从专业化日益走向大众化、普及型、应用型的发展趋势,《大纲》在别写过程中,最大可能地兼顾到小学、中学及社会人士等不同使用对象的特点,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汉语学习的难度,对目标等级也做了适当调整,突出汉语交际能力在培养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中的地位,以适应国际汉语教学的实际情况。
2.4 通用性原则《大纲》参照《国际汉语能力标准》以及《欧洲语言教学与评估框架性共同标准》等国际认可的语言能力标准,从跨文化语言教学的角度,吸收了现阶段国际汉语教学的成果与经验,对典型的汉语语言知识、文化知识等教学内容进行了梳理,并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示例建议,以便于更多的国际汉语教学工作者在教学、师资培训、教材编写等方面参考使用。
3. 内容3.1 总目标国际汉语教学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习者在学习汉语语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学习目的,培养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最终具备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国际汉语教学大纲国际汉语教学大纲是为了规范和统一国际汉语教学内容和水平而制定的教学指导文件。
本文对国际汉语教学大纲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该大纲。
一、国际汉语教学大纲的背景国际汉语教学大纲是中国国际教育学会倡导的一项重要工作,旨在为全球各国汉语教师提供统一的教学指导标准。
根据汉语国际推广协会的统一要求,各国的中文教学机构应当参照该大纲进行教学内容的编排和水平的评估。
二、国际汉语教学大纲的目的国际汉语教学大纲的主要目的是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教学方案,明确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通过遵循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和标准,可以保证学生在不同国家不同学校学习汉语时,所获得的教育质量和水平是一致的。
三、国际汉语教学大纲的内容国际汉语教学大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对象、教学任务、学习要求等;2.教学内容:包括各个语言技能(听、说、读、写)的要求、词汇、语法等;3.教学方法:指导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如何组织教学活动等;4.教学评估:明确学生的考核标准和评估方式,以及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方法。
四、国际汉语教学大纲的应用国际汉语教学大纲不仅适用于海外的中文教学机构,也适用于国内的汉语教学。
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和应用大纲,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效果。
同时,也有助于提高考试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五、国际汉语教学大纲的意义国际汉语教学大纲的出台标志着世界各国对汉语教学的认可和重视。
它不仅是对汉语教学的规范和引导,更是中华文化的传播和推广。
通过国际汉语教学大纲,全球各国的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习和了解中国的语言和文化,促进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交融。
六、结语国际汉语教学大纲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指导文件,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希望各国的汉语教师和学生能够认真学习和应用该大纲,不断提升汉语教学的水平和质量,为促进汉语国际推广和文化交流做出更大的贡献。
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
一、课程目标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习者掌握基础的汉语语言知识,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逐步实现汉语交际的基本要求。
二、课程内容
1. 语音
- 汉语拼音系统及基本读音规则
- 声母、韵母、声调的认读与模仿
2. 词汇
- 常用词汇的学习与积累
- 基础词汇的运用与拓展
3. 语法
- 基本句型结构及语序
- 肯定句、否定句、疑问句等语法规则
4. 对话
-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对话场景
- 听力训练和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
5. 阅读
- 简单的阅读理解练习
- 对话、短文等实际应用材料的阅读
6. 写作
- 基础书写规范及笔画顺序
- 简单书面表达练习
三、课程安排
1. 课时安排:共计60个课时
2.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互动讨论、小组合作等
3. 学习要求:课上认真听讲,课下勤加练习
四、考核方式
1. 日常表现: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末考核:口语、听力、阅读、写作等方面的综合考查
五、教材推荐
1. 《HSK标准教程》
2. 《中文》教材系列
六、教学评估
1. 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包括学生自评、同学互评、老师评价等
2.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七、注意事项
1. 课程设有学习反馈机制,鼓励学生提出建议和意见
2. 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沟通解决,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相信学生们能够打下扎实的汉语基础,进一步开拓汉语学习的视野,为将来的学习和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础。
祝愿学生们在学习中取得好成绩!。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1.目的《大纲》是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课程目标与内容的梳理和描述,旨在为汉语教学机构和教师在教学计划制订、学习者语言能力评测和教材编写等方面提供参考依据和参考标准。
2.原则2.1科学性原则《大纲》以语言交际能力理论为指导,参考和借鉴了多种外语和第二语言教学大纲的经验和成果,吸收了国际汉语教学的经验,并在较大范围内进行了调研。
在制定方法上力求既凭借经验,又注重实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典型性。
2.2实用性原则《大纲》从指导国际汉语教学实践的角度出发,对课程目标及学习者所应具备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进行了分级分类描述。
同时还提供了《汉语教学话题及内容建议表》、《汉语教学话题及内容举例表》、《中国文化题材及文化任务举例表》、《汉语教学任务活动示范列表》、《常用汉语语法项目分级表》、《汉语拼音声母、韵母与声调》、《常用汉语800字表》、《常用汉语1500高频词语表》等大量具有实用参考价值的附录。
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参考、选择并增加所需要的相关内容,制订出个性化的教学大纲或教材编写纲目。
2.3针对性原则针对国际汉语教学从专业化日益走向大众化、普及型、应用型的发展趋势,《大纲》在别写过程中,最大可能地兼顾到小学、中学及社会人士等不同使用对象的特点,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汉语学习的难度,对目标等级也做了适当调整,突出汉语交际能力在培养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中的地位,以适应国际汉语教学的实际情况。
2.4通用性原则《大纲》参照《国际汉语能力标准》以及《欧洲语言教学与评估框架性共同标准》等国际认可的语言能力标准,从跨文化语言教学的角度,吸收了现阶段国际汉语教学的成果与经验,对典型的汉语语言知识、文化知识等教学内容进行了梳理,并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示例建议,以便于更多的国际汉语教学工作者在教学、师资培训、教材编写等方面参考使用。
3.内容3.1总目标国际汉语教学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习者在学习汉语语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学习目的,培养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最终具备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1.目的《大纲》是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课程目标与内容的梳理和描述,旨在为汉语教学机构和教师在教学计划制订、学习者语言能力评测和教材编写等方面提供参考依据和参考标准。
2.原则2.1科学性原则《大纲》以语言交际能力理论为指导,参考和借鉴了多种外语和第二语言教学大纲的经验和成果,吸收了国际汉语教学的经验,并在较大范围内进行了调研。
在制定方法上力求既凭借经验,又注重实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典型性。
2.2实用性原则《大纲》从指导国际汉语教学实践的角度出发,对课程目标及学习者所应具备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进行了分级分类描述。
同时还提供了《汉语教学话题及内容建议表》、《汉语教学话题及内容举例表》、《中国文化题材及文化任务举例表》、《汉语教学任务活动示范列表》、《常用汉语语法项目分级表》、《汉语拼音声母、韵母与声调》、《常用汉语800字表》、《常用汉语1500高频词语表》等大量具有实用参考价值的附录。
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参考、选择并增加所需要的相关内容,制订出个性化的教学大纲或教材编写纲目。
2.3针对性原则针对国际汉语教学从专业化日益走向大众化、普及型、应用型的发展趋势,《大纲》在别写过程中,最大可能地兼顾到小学、中学及社会人士等不同使用对象的特点,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汉语学习的难度,对目标等级也做了适当调整,突出汉语交际能力在培养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中的地位,以适应国际汉语教学的实际情况。
2.4通用性原则《大纲》参照《国际汉语能力标准》以及《欧洲语言教学与评估框架性共同标准》等国际认可的语言能力标准,从跨文化语言教学的角度,吸收了现阶段国际汉语教学的成果与经验,对典型的汉语语言知识、文化知识等教学内容进行了梳理,并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示例建议,以便于更多的国际汉语教学工作者在教学、师资培训、教材编写等方面参考使用。
3.内容3.1总目标国际汉语教学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习者在学习汉语语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学习目的,培养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最终具备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最新汉语国际教育概论课程授课计划教案《汉语国际教学概论》课程标准教案⼀、课程概述(⼀)课程性质汉语国际教学概论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必修课、专业核⼼课。
本课程主要讲授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知识、基础理论知识、教学过程、教学课型和教学阶段等。
通过教学使学⽣系统了解对外汉语教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掌握对外汉语教学学科所涉及的相关理论知识,以提⾼学⽣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修养,把所学知识应⽤于教学实践,为将来从事对外汉语教学⼯作和语⾔应⽤研究打好理论基础。
要求学⽣熟悉外语教学的理论发展及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和基本理论,掌握基本概念,具备进⾏对外汉语教学的能⼒,培养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并付诸研究的能⼒。
(⼆)课程定位该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奠定基础、提供⽅法的作⽤,主要对接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语⽂教育、对外交流、语⾔⽂字应⽤以及其他相关⾏业的职业岗位,是提⾼相关职业素质与职业能⼒的核⼼课程。
该课程提供进⾏汉语国际教育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教学能⼒,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前提条件。
与学⽣未来从事基础语⽂教育、对外汉语教学、语⾔⽂字应⽤的职业岗位有着密切的关系,对学⽣专业素质养成与职业能⼒培养有⼀定作⽤,可以跟前导课程相配合,为对外汉语教学法、⼆语习得、对外汉语教学技能、跨⽂化交际、语⾳教学专题、词汇教学专题、语法教学专题等后续的专业选修课和技能课奠定坚实的基础。
前导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学概论后续课程:对外汉语教学法、⼆语习得、对外汉语教学技能、跨⽂化交际、、语⾳教学专题、词汇教学专题、语法教学专题(三)课程设计思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从创建延续到今天,已经形成了⼀套成熟规范、⾏之有效的教学思路和⽅法,我们既要坚持固有的优良传统,⼜要根据现在的形势和要求,做出适当的调整和变化。
⾸先必须承认,汉语国际教育概论就是⼀门基础理论课,它为本专业的学⽣提供汉语国际教育的⼊门知识,包括⼀些基础的概念、基本的⽅法。
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1.目的《大纲》是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课程目标与内容的梳理和描述,旨在为汉语教学机构和教师在教学计划制订、学习者语言能力评测和教材编写等方面提供参考依据和参考标准。
2原则2.1科学性原则《大纲》以语言交际能力理论为指导,参考和借鉴了多种外语和第二语言教学大纲的经验和成果,吸收了国际汉语教学的经验,并在较大范围内进行了调研。
在制定方法上力求既凭借经验,又注重实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典型性。
2.2实用性原则《大纲》从指导国际汉语教学实践的角度出发,对课程目标及学习者所应具备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进行了分级分类描述。
同时还提供了《汉语教学话题及内容建议表》、《汉语教学话题及内容举例表》、《中国文化题材及文化任务举例表》、《汉语教学任务活动示范列表》、《常用汉语语法项目分级表》、《汉语拼音声母、韵母与声调》、《常用汉语800字表》、《常用汉语1500高频词语表》等大量具有实用参考价值的附录。
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参考、选择并增加所需要的相关内容,制订出个性化的教学大纲或教材编写纲目。
2.3针对性原则针对国际汉语教学从专业化日益走向大众化、普及型、应用型的发展趋势,《大纲》在别写过程中,最大可能地兼顾到小学、中学及社会人士等不同使用对象的特点,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汉语学习的难度,对目标等级也做了适当调整,突出汉语交际能力在培养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中的地位,以适应国际汉语教学的实际情况。
2.4通用性原则《大纲》参照《国际汉语能力标准》以及《欧洲语言教学与评估框架性共同标准》等国际认可的语言能力标准,从跨文化语言教学的角度,吸收了现阶段国际汉语教学的成果与经验,对典型的汉语语言知识、文化知识等教学内容进行了梳理,并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示例建议,以便于更多的国际汉语教学工作者在教学、师资培训、教材编写等方面参考使用。
3.内容3.1总目标国际汉语教学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习者在学习汉语语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学习目的,培养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最终具备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国际汉语教学通用大纲中国际汉语教学通用大纲一、宗旨和目标1.宗旨:坚持以楞严实效的思想指导,积极推进中国际汉语教学。
2.目标:以华文为基础,培养在任何语境中都能流畅表达运用中文的能力。
二、教学原则1.讲求实效贯穿始终:以实际应用为核心,贯穿语言学习的每一步,注重提高学习者的语用能力。
2.突出创造性思维:要求学习者从碎片直接获取知识,善于从中获取、构建和应用语言,促进跨文化交流。
3.注重综合能力培养:坚持由浅入深,全面提升学习者的语言知识与交际技能,兼顾口语、听力、阅读、写作和语法等全面技能。
三、教学内容1.词汇:学习常用词汇、归纳词类,掌握正确的书写及正确的读音,了解词汇的层次,分清相似词汇和同义词汇等。
2.句法:训练学习者利用所学句法,运用语言表达思想,注重句型及应用语境,提高学习者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3.语法:学习者要掌握自由组合词语来表达思想,学习者要掌握不同的语法形式,掌握语音的拼读规则,熟练的使用语法结构和语法功能,学习句法知识等。
4.文学:加强文字意识及文化知识,学习者要学习中国传统文学,通过语言学习来认知不同文化,构建跨文化交流的技巧,让学习者充分感受文学之美。
四、教学方法1.综合活动:以师生活动为中心,强调学习者主体性,让学习者在参与中体验,激发学习者主动学习的热情。
2.领悟方法:利用多种表达文字、语言、图片、音乐等,让学习者感受语言的多样性,加深学习者的理解,运用有效的思维方式来获取知识。
3.探究方法:指导学习者探究语言的形成、变化及演变,让学习者通过主动参与来学习,培养学习者的汉语科学思维。
五、考核方式1.语言考核:以考查学习者具体语言运用能力为中心,学习者要掌握发音、语法、句法以及情景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2.交际考核:以口头交流和写作能力来考查学习者,根据语言任务和情景要求,验证学习者储备语言知识的能力。
3.文学考核:以考查学习者对文字意识及文化知识的考查中心,检测学习者接受文字语言的历史、文字意义及文字文化背景的能力。
《对外汉语教学系列专题》教学大纲课程英文名称: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Series课程编号:学时:36 学分:2.0一、课程教学对象对外汉语教学系列专题是文学院对外汉语专业重要的专业选修课。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为五邑大学文学院对外汉语专业的三年级本科学生。
二、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对外汉语专业本科学生重要的专业选修课程之一。
该课程有36学时的理论教学。
本课程主要以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本体教学为研究对象,着重讨论语音、汉字、词汇、语法和文化等方面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及灵活多变的针对外国人的教学能力。
通过具体理论的学习学生应该理解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学科特点和学科理论研究的内容、范围;了解对外汉语各个教学阶段的教学对象、教学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原则;掌握课堂教学中语音、词汇、语法、文字、文化教学以及听、说、读、写技能教学的方法和技巧。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
学生应通过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掌握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理论、教学理论及相关学科的理论基础知识,熟悉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原则和特点,为能胜任对外汉语教学工作打好必备的理论知识和不断提高技能的基础。
三、对先修课的要求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应先修课程: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只有先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语言教学理论和语言习得理论,才能更好地学习各门专项技能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
四、课程的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建议(总学时数:36)第1章绪论(2学时)1. 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特点(C)2. 对外汉语教学的任务和内容(C)第2章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6学时)1.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探讨(B)2. 对外汉语教学原则和教学法研究(A)3.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及评估(A)第3章对外汉语语音及语音教学研究(6学时)1. 汉语语音本体研究(A)2. 语音教学概论(B)3. 语音要素教学研究(A)4. 国别语音教学(A)第4章对外汉语汉字及汉字教学研究(6学时)1. 汉字本体研究(B)2. 汉字教学理论(A)3. 汉字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A)第5章对外汉语词汇及词汇教学研究(6学时)1. 词汇本体研究(A)2. 词汇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A)3. 分阶段词汇教学(A)第6章对外汉语语法及语法教学研究(6学时)1. 汉语语法本体研究(A)2. 教学语法与语法教学(B)3. 语法教学的原则和方法(A)4. 语法项目的分级与排序(A)第7章对外汉语文化教学(4学时)1.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基础理论研究(B)2. 跨文化交际(A)3. 语言与文化(A)4. 文化教学实践(B)五、教材及参考书1.教材商务馆对外汉语教学专题研究书系[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2.主要参考文献[1] 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2] 盛炎.语言教学原理[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六、考核方式以考查方式为主,结合平时作业及论文写作综合评定成绩。
《推广汉语》(第二版)听力课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研究,学生将能够:1. 听懂并理解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基本汉语词汇和句子;2. 提高听力技巧,包括辨别语音音调、掌握简单的听写技巧等;3. 培养对中国文化的兴趣,通过听力材料了解中国的风俗和惯。
二、教学内容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课文:《中秋节》2. 相关词汇和句型:中秋节、团圆、月亮、吃月饼等3. 听力材料:有关中秋节的对话和短文。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来引入本课话题,例如:- 问学生是否知道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 讲述中秋节的由来和主要俗,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听力训练(15分钟)通过播放对话和短文,让学生进行听力训练,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听力技能和理解能力。
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教师播放对话和短文,并在播放完后提问相关细节。
- 让学生进行听写练,以提高学生对词汇和句子的记忆和辨识能力。
3. 集体讨论(1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整体讨论,让学生表达对中秋节的认识和感受。
教师可以提供以下问题引导学生的讨论:- 你们对中秋节有什么了解?- 在你们国家是否有类似的传统节日?4. 练与巩固(15分钟)让学生进行相关练和巩固,旨在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评估通过以下方式来评估学生的研究情况:- 教师观察和记录学生在听力训练和讨论环节的表现。
- 组织小测验,测试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反思通过对本课的教学过程和学生表现进行反思,以便对以后的课堂教学进行改进和提升。
六、教学资源教师需要准备以下教学资源:- 播放设备和音频材料(包括对话和短文)。
- 白板或黑板,用于写下新词汇和句子。
以上为《推广汉语》(第二版)听力课教案的大致内容。
具体的教学细节和内容可以根据教师的实际需求进行灵活调整和修改。
汉语国际教育教学大纲汉语国际教育教学大纲是为了规范汉语国际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而制定的一项重要文件。
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汉语国际教育的质量,推动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发展。
下面将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四个方面来详细介绍汉语国际教育教学大纲的相关内容。
首先,教学内容是汉语国际教育教学大纲的核心部分。
教学内容应包括语音、词汇、语法、阅读、写作、听力、口语等方面的内容。
其中,语音教学要注重声调、音节、语音连读等基本技能的训练;词汇教学要注重常用词汇和实用词汇的学习;语法教学要注重基本语法规则和句型结构的掌握;阅读教学要注重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写作教学要注重写作结构和写作表达能力的培养;听力教学要注重听力理解和听力技巧的训练;口语教学要注重口语表达和口语交流能力的提升。
其次,教学目标是汉语国际教育教学大纲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学目标应包括听、说、读、写四项能力的培养目标。
其中,听力能力的目标是提高学生听力理解能力和听力技巧;口语能力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口语表达和口语交流能力;阅读能力的目标是提高学生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写作结构和写作表达能力。
同时,教学目标还应包括学生汉语水平的等级分类和达到不同等级所需的能力要求。
第三,教学方法是汉语国际教育教学大纲的另一项重要内容。
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包括听力训练、口语训练、阅读训练、写作训练等多种教学方法。
同时,教学方法要注重师生互动、学生参与和实践操作,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最后,评价标准是汉语国际教育教学大纲的重要组成部分。
评价标准应包括考试方式、考试内容和考试评分标准。
其中,考试方式可以包括笔试、口试、听力测试等多种方式;考试内容可以包括听、说、读、写四项能力的测试内容;考试评分标准应包括及格线、优秀线和各个等级的评价标准。
此外,评价标准还应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能力,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自主发展。
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1. 目的《大纲》是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课程目标与内容的梳理和描述,旨在为汉语教学机构和教师在教学计划制订、学习者语言能力评测和教材编写等方面提供参考依据和参考标准。
2. 原则2.1科学性原则《大纲》以语言交际能力理论为指导,参考和借鉴了多种外语和第二语言教学大纲的经验和成果,吸收了国际汉语教学的经验,并在较大范围内进行了调研。
在制定方法上力求既凭借经验,又注重实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典型性。
2.2实用性原则《大纲》从指导国际汉语教学实践的角度出发,对课程目标及学习者所应具备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进行了分级分类描述。
同时还提供了《汉语教学话题及内容建议表》、《汉语教学话题及内容举例表》、《中国文化题材及文化任务举例表》、《汉语教学任务活动示范列表》、《常用汉语语法项目分级表》、《汉语拼音声母、韵母与声调》、《常用汉语800字表》、《常用汉语1500高频词语表》等大量具有实用参考价值的附录。
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参考、选择并增加所需要的相关内容,制订出个性化的教学大纲或教材编写纲目。
2.3针对性原则针对国际汉语教学从专业化日益走向大众化、普及型、应用型的发展趋势,《大纲》在别写过程中,最大可能地兼顾到小学、中学及社会人士等不同使用对象的特点,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汉语学习的难度,对目标等级也做了适当调整,突出汉语交际能力在培养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中的地位,以适应国际汉语教学的实际情况。
2.4通用性原则《大纲》参照《国际汉语能力标准》以及《欧洲语言教学与评估框架性共同标准》等国际认可的语言能力标准,从跨文化语言教学的角度,吸收了现阶段国际汉语教学的成果与经验,对典型的汉语语言知识、文化知识等教学内容进行了梳理,并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示例建议,以便于更多的国际汉语教学工作者在教学、师资培训、教材编写等方面参考使用。
3. 内容3.1总目标国际汉语教学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习者在学习汉语语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学习目的,培养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最终具备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汉语国际汉语推广专题》教学大纲
发布日期:2018年06月10日12:45 关键词:《汉语国际汉语推广专题》教学大纲《汉语国际汉语推广专题》教学大纲
Project of International Promo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课程编码:31A07001 学分:2.0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计划学时:32 其中讲课:32 实验或实践:0 上机:0
适用专业:汉语国际教育
推荐教材:教师自编讲义
参考书目:程裕祯编著,《新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发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吕必松著,《对外汉语教学发展概要》,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6年。
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国际汉语教育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主要介绍汉语国际推广的历史发展、当前汉语国际推广的形势和面临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包括北美、亚洲、欧洲、非洲等地的汉语教学、孔子学院、孔子课堂等发展情况,使学生深入了解汉语国际推广的形势,为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汉语国际教师奠定基础。
课程的基本要求
课程主要在深入了解汉语国际推广的历史发展和现状问题的基础上,分析探讨汉语国际推广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并尝试提出解决的途径。
锻炼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含课内实验)
第一章对外汉语教育的发展概述建议学时:6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肇始于汉代的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历程,熟悉新时期国际汉语推广的现实形势、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与难点]汉语国际推广的现状、面临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授课方法]多媒体课件讲授,辅以学生讨论。
[授课内容]
第一节汉语国际推广的历史脉络
第二节新时期汉语国际推广的目的和意义
第三节当前汉语国际推广的形势和面临的问题
第二章孔子学院发展概述建议学时:6
[教学目的与要求]帮助学生了解孔子学院的发展概况,了解孔子学院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未来的趋势,了解孔子学院在汉语国际推广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孔子学院在汉语国际推广中的地位和作用。
[授课方法]多媒体课件讲授,辅以学生讨论。
[授课内容]
第一节:孔子学院的发展现状、问题和趋势
第二节:孔子学院与汉语国际推广
第三节:新时期孔子学院发展战略
{C}第三章{C}亚洲汉语推广概述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主要帮助学生了解以韩国、泰国、印尼等为代表的亚洲地区的汉语教学和汉语推广情况,并分析探讨此地区汉语推广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
[教学重点与难点]亚洲汉语推广的现状、问题和趋势
[授课方法]多媒体课件讲授,辅以学生讨论。
[授课内容]
第一节:韩国汉语推广概述
第二节:泰国汉语推广概述
第三节:印尼等其他地区汉语推广概述
第四章美国汉语推广现状概述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美国汉语教学和汉语推广情况,了解在师资、教材和资源等方面面临的一系列挑战,并分析、探讨解决途径。
[教学重点与难点]美国汉语推广的现状、问题和趋势
[授课方法]多媒体课件讲授,辅以学生讨论。
[授课内容]
第一节:美国汉语教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第二节:美国中小学课堂的汉语教学
第三节:美国大学课堂的汉语教学
第四节:美国社区汉语课程的体验式教学设计及实践
第五章欧洲汉语推广现状概述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欧洲汉语教学和汉语推广情况,了解在师资、教材和资源等方面面临一系列挑战,并分析、探讨解决途径。
[教学重点与难点]欧洲汉语推广的现状、问题和趋势
[授课方法]多媒体课件讲授,辅以学生讨论。
[授课内容]
第一节:英国汉语教学和汉语推广概述
第二节:法国汉语教学和汉语推广概述
第三节:德国汉语教学和汉语推广概述
第四节:其他国家的汉语教学和汉语推广概述
{C}第六章{C}非洲汉语推广现状概述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非洲国家的汉语教学和汉语推广情况,了解在师资、教材和资源等方面面临一系列挑战,并分析、探讨解决途径。
[教学重点与难点]非洲语推广的现状、问题和趋势
[授课方法]多媒体课件讲授,辅以学生讨论。
[授课内容]
第一节:中非汉语推广发展现状及趋势
第二节:北非汉语教学和汉语推广概述
第三节:南非汉语教学和汉语推广概述
第七章拉美汉语推广现状概述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近年来国际汉语教育大发展背景下拉美西语国家的汉语教学和汉语推广情况,结合当前汉语教学实际,指出了其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分析、探讨解决途径。
[教学重点与难点]拉美汉语推广的现状、问题和趋势
[授课方法]多媒体课件讲授,辅以学生讨论。
[授课内容]
第一节:墨西哥的汉语教学和汉语推广概述
第二节:智利汉语教学和汉语推广概述
第三节:秘鲁汉语教学和汉语推广概述
第四节:阿根廷等其他国家的汉语教学和汉语推广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