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郑州市小升初真题卷(2018年郑州市民办初中学校招生综合素质阶段性评价)
- 格式:pdf
- 大小:1.09 MB
- 文档页数:19
2018年河南省郑州市小升初语文试卷答案与解析一、积累与运用(第1题4分,第2题5分,共计9分。
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1.(9分)为了欢迎外国小伙伴们的到来,你拟了这样一段文字:欢迎你们来到郑州!郑州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翔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深厚。
我特意准备了许多精彩的郑州故事与你们分享,并会陪伴你们参观各处名盛古迹与自然风光。
郑州的夏天燥热而且无风,有时走在路上,树上的叶子一动也不动,请你们做好防署准备!当然,此行还要品尝郑州美食,比如胡辣汤、烩面。
班主任嘱咐我:“小伙伴们来了,你要认真做好接待工作,不要辜负我和同学们的一片期望。
”请相信我一定会井井有条地安排好你们的行程,让你们感到宾至如归,渡过一个难忘的假期!(1)你在检查的时候,发现文中有四个错别字。
请把你找到的错别字和正确的汉字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
①错别字:翔,改为:祥。
②错别字:盛,改为:胜。
③错别字:署,改为:暑。
④错别字:渡,改为:度。
班主任读了这段文字,她建议你把文中的句子改的更有文采一些。
(2)请你按照要求改写下面的两句话。
①树上的叶子一动也不动。
(改写成拟人句)树上的叶子专心致志地在树上观望。
②班主任嘱咐我:“小伙伴们来了,你要认真做好接待工作,不要辜负我和同学们的一片期望。
”(改写成间接引语)班主任嘱咐我说,小伙伴们来了,让我做好接待工作,不要辜负她和同学们的一片期望。
【分析】考查了学生的语文阅读综合运用能力,所给语段是为了欢迎外国小伙伴们到郑州来,所拟的一段文字,认真读文,根据问题作答。
【解答】(1)考查了汉字的正确书写。
根据自己平时的积累认真读题,在文中找出错别字。
①“发翔地”的正确写法为“发翔地”;②“名盛古迹”的正确写法为“名胜古迹”;③“防署”的正确写法为“防署”;④“渡过”的正确写法为“度过”。
(2)考查了句子改写。
①用形容人的情态词赋予植物,使其具有人的特性。
如:树上的叶子专心致志地在树上观望。
②直接引语变为间接引语,把“你”改成“我”,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双引号去掉。
2018年河南省郑州101中小升初数学试卷一、解答题(共14小题,满分120分)1.(5分)除数和商都是29,则被除数是.2.(5分)根据下列数的规律,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5,12,,26,33,40,,54,61.3.(5分)将下列各数由小到大排列,并且用“<”连接.1.37,138%,1.37,4111,1.373.4.(12分)计算下列各题(1)1111 (1)(1)(1)(1)2008200710011000−⨯−⨯⋯⨯−⨯−(2)32381[(1.52)30.4]8 25349 ++÷−÷.5.(12分)请将下面等边三角形按要求分割成若干个形状和大小都一样的三角形(1)分成2个(2)分成3个(3)分成4个(4)分成6个6.(9分)四川地震,抢险队员步行去深山村寨救援.第一小时走了全程的30%,第二小时比第一小时多走了3千米,又走了15千米才到达村寨.抢险队员从出发到村寨共走了多少千米?(写出解答过程)7.(9分)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π取3.14)8.(9分)四川地震形成的一个堰塞湖经过测量20天后水位将达到坝的顶端,为了延长时间转移下游群众,开辟了一个泄洪渠道向外排水,这样可使水位到达坝顶推迟到30天,那么每天泄出水量是流入湖中水量的几分之几?(写出解答过程)9.(9分)如图,梯形ABCD中,2BC AD=,E、F分别为BC、AB的中点.连接EF、FC.若三角形EFC的面积为a,则梯形ABCD的面积是.10.(9分)如图是一个箭靶,二人比赛射箭.甲射了5箭,一箭落入A圈,三箭落入B圈,一箭落入C圈,共得30环;乙也射了5箭,两箭落入A圈,一箭落入B圈,两箭落入C 圈,也得30环.则B圈是环.11.(9分)有一堆棋子,排列成n n的正方形方阵,多余出3只棋子;如果在这个正方形方阵横纵两个方向各增加一行,则缺少8只棋子.则这堆棋子有只.12.(9分)如图,A圈内是42的约数,B圈内是56的约数,C圈内是63的约数,请在图中适当的位置上填上符合要求的数.13.(9分)一个圆柱体的容器的底部放着一块正方体铅块,现在打开水龙头向容器内注水.15秒钟时水恰好没过铅块的上表面,又过了1分半钟,水注满了容器.若容器的高度是24厘米,铅块高度是6厘米,则容器底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写出解答过程)14.(9分)现在父母年龄的和是他们几个子女年龄和的6倍,两年前父母年龄的和是他们几个子女年龄和的10倍,六年后父母年龄的和是他们几个子女年龄和的3倍.那么这两位父母应该有几个子女?现在父母年龄的和是多少岁?(写出解答过程)。
2018年郑州市民办初中综合素质阶段性评价试卷(全)附权威解读!“欢迎来到河南博物院!”6月30日,郑州市区民办初中综合素质阶段性评价举行。
新颖的是,今天的评价任务将学生们“带进了”河南博物院,学生们需要综合运用他们在小学所学的语文、数学、外语、科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知识,在博物馆的各个场馆里进行一次情景化、探究式的学习。
今年,郑州市区民办初中招生仍然沿袭前两年的做法,“联合评价、成果共享、自主录取”,由民办初中联合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组织专家设计评价工具。
据悉,今年阶段性评价的总体篇幅与前两年持平、题量略有下降,依然聚焦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
据第三方机构负责人介绍,评价内容的设计将所有的知识与能力考察都融入在了情境中,不是孤立考察对知识的识记,也没有出现超过课程标准的知识点。
整个评价关注的是学生的阅读能力,高阶思维能力,科学探究能力与综合实践能力。
形式上,今年评价工具的设计更进一步,对各个学科的内容进行融合。
整个评价任务与河南博物院的展区对应,分成了“前言”、“文明曙光”、“定鼎中原”、“有容乃大”、“盛世荣华”、“展望未来”等六大板块。
学生在完成评价的过程中好似参观了一次河南博物院,又好似领略了一次中原文化的悠久历史。
在评价材料中,河南博物院的几大“镇院之宝”:贾湖骨笛,杜岭方鼎,云纹铜禁等纷纷登场。
第三方机构负责人介绍说:“希望通过这样的评价材料,让学生能够感受中原文化之博大,科技历史之悠久,充分树立对河南本土文化的自信与自豪。
”【真题】在博物院网站的青少年专栏中,你看到了以下页面。
请根据网页内容,回答1-6题。
6.请设计一张邀请函,邀请美国小伙伴Amy于下周二参观河南博物院并在当晚参加“博物院之夜”活动。
(邀请函文字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其余元素用铅笔设计,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等身份信息,请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作答。
)要求:1.邀请函语言为英语,不少于50个单词;2.请对邀请函作简单的美化。
【分析】融合了英语和数学的相关知识,强调应用能力。
2018年郑州名校小升初[1月18号]数学试卷测评试卷简介:2018年郑州名校小升初[1月18号]数学试卷的测评,是2018年的试卷真题的部分内容学习建议:临近小升初考试,一定要系统学习,查漏补缺,哪里薄弱就优先补哪里,争取把知识都学会,另外学习时候多注重学习思想方法。
一、单选题(共5道,每道20分)1.一个农村少年,提了一筐鸡蛋到市场上去卖。
他把所有鸡蛋的一半加半个,卖给了第一个顾客;又把剩下的一半加半个,卖给了第二个顾客;再把剩下的一半加半个,卖给了第三个顾客……当他把最后剩下的一半加半个,卖给了第六个顾客的时候,所有的鸡蛋全部卖完了,并且所有顾客买到的都是整个的鸡蛋。
请问:这个少年一共拿()鸡蛋到市场上去卖。
A.63B.65C.67D.612.如图①,在第一个天平上,砝码A的质量等于砝码B加上砝码C的质量;如图②,在第二个天平上,砝码A加上砝码B的质量等于3个砝码C的质量。
请你判断:1个砝码A与()个砝码C的质量相等.A.1B.2C.3D.半3.一个裁缝,有一块16米长的呢料,她每天从上面剪下来2米,()天后,她剪下最后一段呢料。
A.5B.6C.7D.84.在数的原有运算法则中我们补充定义新运算“#”如下:当a≥b时,a#b=b+2;当a<b时,a#b=a。
则当x=2时,(1#x)#(3#x)的值为_______.A.1B.2C.3D.45.三辆摩托车A,B,C同时都从甲地到乙地,按原定速度A车比B车早9分钟,在他们从甲地出发10分钟后,遇上下雨道路泥泞,A车速度下降2/5,B车速度下降1/4,C车速度下降1/3,结果三车同时到达乙地,问C车原定行驶完全程要用()分钟。
A.49B.50C.59D.60视频课程之六年级数学思维训练计算题专题;六年级数学思维训练图形题专题;六年级数学思维训练应用题专题。
2018郑州市小升初语文测评试卷·语文(一)+解析+范文一、积累与运用(共计39分。
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1.下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A.老奶奶告诫我说:“摘(zai)桃容易栽(zhāi)桃难啊!”B.他似(sì)乎没有听见,仍像个木偶似(shì)的站在那儿。
C.音乐(lè)给人带来了无限的快乐(yuè)。
D2.下列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2分)()A.①《火把花》这篇文章很深.,不好理解。
②这口井很深.,人们打水十分吃力。
B.①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②中国的万里长城举.世闻名。
C.①他爷爷与地主老财有着深.仇大恨。
②我们对老张的遭遇深.表同情。
D.①花言巧语迷惑不了头脑清醒的人。
②这个百花齐放的季节是21世纪的第一个春天。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之一。
B.安徒生的作者是《卖火柴的小女孩》。
C.在音乐的伴奏声中姑娘们跳起了动听的舞蹈。
D.大地把太阳照得一片通红。
4.下列句子的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有的同学正奋笔疾书;有的同学正掩卷沉思;而老师则平静地站在讲台前默默地注视着他们。
B.“怎么了?”一个关切的声音传来:“有什么困难需要我帮助吗?”C.郑板桥是清代一位有名的书画家。
他一生最杰出的成就,是在诗书画方面独树一帜,堪称“诗书画”三绝。
D.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5例句:天亮时才发现,我们俩已经成了泥人。
A.敌人夹着尾巴逃跑了。
B.红安养育了223位将军,两任国家主席。
C.旧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
D.昨天我遇见那个小光头了。
6.数量从“1”增加到“9”和从“9”减少到“1”,下列对二者的表述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增加了8倍,减少其9分之8 B.增加了9倍,减少了8倍C.增加了9倍,减少了9分之8 D.增加到9倍,减少了8倍7.在下面的括号里分别填进一个“叫”的同义词。
2018年河南省郑州三中小升初数学试卷一、填空题(每题5分,共60分)1.(5分)(++)÷×=.2.(5分)设a、b为自然数,定义a※b如下:如果a≥b,定义a※b=a﹣b,如果a<b,则定义a※b=b﹣a.计算:(3※4)※9=.3.(5分)在所有的三位数中,能够被3整除的数共有个.4.(5分)三个连续自然数的积是2730,这三个数的和是.5.(5分)四个连续奇数,第一个数是第四个数的,那么四个数的和是.6.(5分)从A地到B地,甲车每5分钟行驶全程的10%,乙车每6分行驶全程的8%,乙车先出发,甲车后出发,但两车恰好同时到达B地.乙车比甲车早出发分.7.(5分)一段方钢,长2分米,横截面是正方形,把它锯成相等的两段后,表面积比原来增加8平方厘米,原来这个长方体方钢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8.(5分)一个等腰梯形中三条边的长分别是55厘米、25厘米、15厘米,并且它的下底是最长的一条边.那么,这个等腰梯形的一个腰长是厘米.9.(5分)a、b两数的和是11.5,如果把a的给b,那么b比a少2.9,原来b比a少.10.(5分)长方形的长和宽的比是5:3,如果将长减少9厘米,宽增加7厘米,就变成一个正方形,原来长方形面积是平方厘米.11.(5分)去年光明小学的学生是红旗小学的,今年光明小学转入60名学生,红旗小学转出20名学生,现在光明小学的学生是红旗小学的,去年光明小学有学生人.二、应用题(写出主要的解答过程或推理过程,每题10分,共60分)12.(10分)果园里有苹果树、梨树一共800棵,其中苹果树占60%,后来又栽了一些苹果树,这样苹果树占总数的68%,后来又栽了多少棵苹果树?13.(10分)六年级学生120人在考试中语文、数学、外语三科及格百分比平均为85%,语文及格114人,外语及格100人,数学及格多少人?14.(10分)甲、乙共带86元钱,甲花去自己所带钱数的,乙花去16元,这时两人所剩钱数相等,求甲、乙原来各带了多少元钱?15.(10分)一辆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如果把车速减少10%,那么要比原定时间迟1小时到达,如果以原速行驶180千米,再把车速提高20%,那么可比原定时间早1小时到达.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16.(10分)小明看一本故事书,小芳看一本科技书,故事书的页数是科技书的75%,小明每天看15页,小芳每天看18页.二人同时开始阅读,当小明看完故事书时,小芳还有24页没看.这两本书各有多少页?17.(10分)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乙的速度是甲的,两人相遇后继续前进,甲到达B地,乙到达A地立即返回,已知两人第二次相遇的地点距离第一次相遇的地点是3000米,求A、B两地的距离?2018年河南省郑州三中小升初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每题5分,共60分)1.(5分)(++)÷×=.【分析】根据数字特点,原式变为(++)××,进一步计算即可.【解答】解:(++)÷×,=(++)××,=(++)××,=×3××,=.故答案为:.2.(5分)设a、b为自然数,定义a※b如下:如果a≥b,定义a※b=a﹣b,如果a<b,则定义a※b=b﹣a.计算:(3※4)※9=8.【分析】根据“如果a≥b,定义a※b=a﹣b,如果a<b,则定义a※b=b﹣a,”得出新的运算方法,再利用新的运算方法计算(3※4)※9的值即可.【解答】解:(3※4)※9,=(4﹣3)※9,=1※9,=9﹣1,=8;故答案为:8.3.(5分)在所有的三位数中,能够被3整除的数共有300个.【分析】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共有(999﹣100+1)=900个三位数,求所有的三位数中,能够被3整除的数共有多少个,即求900中能被3整除的数共有多少个,也就是求900里面有几个3即可.【解答】解: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共有(999﹣100+1)=900个三位数,900÷3=300(个);答:在所有的三位数中,能够被3整除的数共有300个.故答案为:300.4.(5分)三个连续自然数的积是2730,这三个数的和是42.【分析】把2730分解质因数,从因数中找出3个连续的自然数,再把它们加起来即可.【解答】解:2730=2×3×5×7×13;2×7=14,3×5=15,所以这三个连续的自然数是13、14、15.13+14+15=42.答:这三个数的和是42.故答案为:42.5.(5分)四个连续奇数,第一个数是第四个数的,那么四个数的和是240.【分析】四个连续奇数第四个数比第一个要大6;把第四个数看成单位“1”,它的(1﹣)对应的数量是6,由此用除法求出这个数,进而求出其它的数,以及它们的和.【解答】解:6÷(1﹣),=6÷,=63;其它的三个数是:61,59,57;它们的和是:63+61+59+57,=(63+57)+(59+61),=120+120,=240;答:四个数的和是240.6.(5分)从A地到B地,甲车每5分钟行驶全程的10%,乙车每6分行驶全程的8%,乙车先出发,甲车后出发,但两车恰好同时到达B地.乙车比甲车早出发25分.【分析】已知甲每小时走全程的10%÷5=,乙每分钟走全程的8%÷6=.也就是说,甲走完全程要1÷=50(分),乙要1÷=75(分钟),乙想要与甲同时到达,要先走75﹣50=25(分钟).【解答】解:甲走完全程要:1÷(10%÷5),=1÷,=50(分);乙走完全程要:1÷(8%÷6),=1÷,=75(分钟);乙车比甲车早出发:75﹣50=25(分钟).答:乙车比甲车早出发25分钟.故答案为:25.7.(5分)一段方钢,长2分米,横截面是正方形,把它锯成相等的两段后,表面积比原来增加8平方厘米,原来这个长方体方钢的表面积是168平方厘米.【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平均分成两段后表面积增加了两个底面积,那么每个底面积为(8÷2)平方厘米,再用分解因数的方法得到长方体方钢的底面正方形的边长,依此可求长方体方钢的侧面积,再用侧面积+2个底面积,即可得到这个长方体方钢的表面积.【解答】解:底面积为:8÷2=4(平方厘米),因为4=2×2,所以底面正方形的边长为2厘米,2分米=20厘米,这个长方体方钢的表面积为:2×4×20+4×2,=160+8,=168(平方厘米).答:原来这个长方体方钢的表面积是168平方厘米.故答案为:168.8.(5分)一个等腰梯形中三条边的长分别是55厘米、25厘米、15厘米,并且它的下底是最长的一条边.那么,这个等腰梯形的一个腰长是25厘米.【分析】首先确定下底是55厘米,再分腰长为25厘米或15厘米两种情况讨论即可求解.【解答】解:①腰长为25厘米时:55+25×2+15=55+50+15=120厘米;②腰长为15厘米时,两底是55厘米、25厘米,无法构成等腰梯形,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25.9.(5分)a、b两数的和是11.5,如果把a的给b,那么b比a少2.9,原来b比a少 4.5.【分析】把a看成单位“1”,它的就是a;把a的给b后,a还剩下(1﹣)a,b就是b+a,那么根据题意可以得出如下两个方程:a+b=11.5;(1﹣)a﹣(a+b)=2.9;根据代换的方法求出原来的a和b,进而求出它们的差.【解答】解:根据题意可以得出如下两个方程:a+b=11.5①;(1﹣)a﹣(a+b)=2.9②;由①可得:b=11.5﹣a③;由②可得:a﹣a﹣b=2.9,a﹣b=2.9④;把③带入④得:a﹣(11.5﹣a)=2.9,0.8a﹣11.5+a=2.9,1.8a=14.4,a=8;b=11.5﹣a=11.5﹣8=3.5;8﹣3.5=4.5;答:原来b比a少4.5.故答案为:4.5.10.(5分)长方形的长和宽的比是5:3,如果将长减少9厘米,宽增加7厘米,就变成一个正方形,原来长方形面积是960平方厘米.【分析】如果长减少9厘米,宽增加7厘米,正好变成一个正方形,说明长与宽的差是16厘米,又因为长和宽的比是5:3,也就是说如果长占5份,宽占3份,它们的差占2份,则一份长度为16÷2=8厘米,那么长方形的长为:8×5=40厘米,宽为:8×3=24厘米.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即可.【解答】解:先求出一份的长:(9+7)÷(5﹣3),=16÷2,=8(厘米),长是:8×5=40(厘米),宽是:8×3=24(厘米),原来的面积是:40×24=960(平方厘米);答:原来长方形的面积是960平方厘米.故答案为:960.11.(5分)去年光明小学的学生是红旗小学的,今年光明小学转入60名学生,红旗小学转出20名学生,现在光明小学的学生是红旗小学的,去年光明小学有学生300人.【分析】我们运用方程进行解答,首先设去年光明小学有学生x人.由“今年光明小学转入60名学生,红旗小学转出20名学生,现在光明小学的学生是红旗小学的,”为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即可.【解答】解:设去年光明小学有学生x人.x+60=(x﹣20)×,x+60=x﹣15,x+60+15=x﹣15+15,x+75=x,x﹣x+75=x﹣x,x=75,x×4=75×4,x=300;答:去年光明小学有学生300人.故答案为:300.二、应用题(写出主要的解答过程或推理过程,每题10分,共60分)12.(10分)果园里有苹果树、梨树一共800棵,其中苹果树占60%,后来又栽了一些苹果树,这样苹果树占总数的68%,后来又栽了多少棵苹果树?【分析】苹果树、梨树一共800棵,其中苹果树占60%,则梨树占总数的1﹣60%,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可知,梨树有800×(1﹣60%),又后来又栽了一些苹果树,这样苹果树占总数的68%,则此时梨树占总数的1﹣68%,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此时共有果树800×(1﹣60%)÷(1﹣68%)棵,所以苹果树增加了800×(1﹣60%)÷(1﹣68%)﹣800棵.【解答】解:800×(1﹣60%)÷(1﹣68%)﹣800=800×40%÷32%﹣800,=1000﹣800,=200(棵).答:后来又栽了200棵苹果树.13.(10分)六年级学生120人在考试中语文、数学、外语三科及格百分比平均为85%,语文及格114人,外语及格100人,数学及格多少人?【分析】因为语文、数学、外语三科及格百分比平均为85%,所以85%×3等于三科及格率的和,和减去语文减去外语的及格率得出数学及格率,再用六年级学生120人乘数学及格率得出数学及格人数.【解答】解:数学及格人数:120×(85%×3﹣114÷120﹣100÷120),=120×(2.55﹣0.95﹣),=120×(1.6﹣),=120×1.6﹣120×,=192﹣100,=92(人).答:数学及格人92人.14.(10分)甲、乙共带86元钱,甲花去自己所带钱数的,乙花去16元,这时两人所剩钱数相等,求甲、乙原来各带了多少元钱?【分析】本题可列方程解答,设甲带了x元,则乙带了86﹣x元,甲花去自己所带钱数的,则还剩下(1﹣)x元,乙花去16元,则还剩下86﹣x﹣16元,此时这时两人所剩钱数相等,由此可是方程:(1﹣)x=86﹣x﹣16.【解答】解:设甲带了x元,则乙带了(86﹣x)元,可得方程:(1﹣)x=86﹣x﹣16.x=70﹣x,1x=70,x=45.86﹣45=41(元).答:甲带了45元,乙带了41元.15.(10分)一辆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如果把车速减少10%,那么要比原定时间迟1小时到达,如果以原速行驶180千米,再把车速提高20%,那么可比原定时间早1小时到达.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分析】由题意知,原定时间是1÷10%×(1﹣10%)=9小时;如果速度提高20%行完全程,时间就会提前9﹣9÷(1+20%)=;因为只比原定时间早1小时,所以,提高速度的路程是1÷=;所以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180÷(1﹣)=540千米.【解答】解:①原定时间:1÷10%×(1﹣10%)=9(小时);②提高速度的路程:1÷[9﹣9÷(1+20%)]=;③180÷(1﹣)=540千米.答: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540千米.16.(10分)小明看一本故事书,小芳看一本科技书,故事书的页数是科技书的75%,小明每天看15页,小芳每天看18页.二人同时开始阅读,当小明看完故事书时,小芳还有24页没看.这两本书各有多少页?【分析】本题可列方程解答,设科技书有x页,则故事书有75%x页,小明每天看15页,小芳每天看18页,又当小明看完故事书时,小芳还有24页没看,由此可得方程=,解此方程后,即能求出两本书各有多少页.【解答】解:设科技书有x页,则故事书有75%x页,可得方程:=,(x﹣24)×5=6×75%x,5x﹣120=4.5x,0.5=120,x=240.240×75%=180(页)答:故事书有180页,科技书有240页.17.(10分)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乙的速度是甲的,两人相遇后继续前进,甲到达B地,乙到达A地立即返回,已知两人第二次相遇的地点距离第一次相遇的地点是3000米,求A、B两地的距离?【分析】把两地间的路程看作单位“1”,当两人第二次相遇时,两人一共行驶了3个A、B两地间的距离,根据时间一定路程和速度成正比,乙的速度是甲的,先求出两人行驶1个全程,甲和乙分别行驶的路程,进而求出行驶了3个A、B两地间的距离时,甲行驶的路程,再减去两地间的路程,也就是甲距B地的地点,最后求出3000米占总路程的分率,依据分数除法意义即可解答.【解答】解:2+3=5,3000÷[3﹣1﹣(1﹣)],=3000÷[﹣1﹣],=3000÷[],=3000,=7500(米),答:A、B两地的距离7500米.。
2018年河南省郑州市外国语中学(东区)小升初数学试卷一、认真思考,对号入座(20分,每空1分)1.(4分)3:==24÷=%=六折.2.(2分)目前,我国香港地区的总面积是十亿五千二百万平方米,横线上的这个数写作平方米,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亿平方米.3.(2分)a与b是相邻的两个非零自然数,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最小公倍数是.4.(2分)如果=y,那么x与y成比例,如果=y,那么x和y成比例.5.(1分)甲数是150,乙数比甲数多15%,丙数比乙数少20%,丙数是.6.(1分)一张精密零件图纸的比例尺是5:1.在图纸上量得某个零件的长度是25毫米,这个零件的实际长度是.7.(1分)某药店经营的抗病毒药品,在市场紧缺的情况下私自提价100%,物价部门查处后,要求提价的幅度只能是原价的10%,则该药品现在需降价%.8.(1分)一个圆扩大后,面积比原来多8倍,周长比原来多50.24厘米,这个圆原来的面积是平方厘米.9.(1分)一根木料,锯成4段要付费1.2元,每锯一次所需的费用相同,如果要锯成12段要付费元.10.(1分)两个高相等,底面半径之比是1:2的圆柱与圆锥,它们的体积之比是.11.(2分)6千克减少千克后是千克,6千克减少它的后是千克.12.(1分)如图,在平行四边形中,甲的面积是36平方厘米,乙的面积是63平方厘米,则丙的面积是平方厘米.13.(1分)用8个棱长1厘米的立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其中表面积最大的与最小的相差平方厘米.二、反复比较,择优录取.(10%)14.(1分)一根绳子分成两段,第一段长米,第二段占全长的,比较两段绳子的长度是()A.第一段长B.第二段长C.一样长D.无法比较15.(1分)一个真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加上同一个非零自然数,得到的分数值一定()A.与原分数相等B.比原分数大C.比原分数小D.无法确定16.(1分)a,b和c是三个非零自然数,在a=b×c中,能够成立的说法是()A.b和c是互质数B.b和c都是a的质因数C.b和c都是a的约数 D.b一定是c的倍数17.(1分)把一段圆柱形的木材,削成一个体积最大的圆锥,削去部分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A.3倍 B.C.D.2倍18.(1分)31÷7=4…3,如果被除数、除数都扩大10倍,那么它的结果是()A.商4余3 B.商40余3 C.商40余30 D.商4余3019.(1分)四个同样大小的圆柱拼成一个高为40厘米的大圆柱时,表面积减少了72平方厘米,原来小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厘米.A.120 B.360 C.480 D.72020.(1分)用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木块,摆成底面积是12平方厘米,高2厘米的长方体,可以摆成()种不同的形状.A.1 B.2 C.3 D.421.(1分)当x为()时,3x+1的值一定是奇数.A.质数B.合数C.奇数D.偶数22.(1分)只看三角形的一个角,()判断出它是什么三角形.A.能B.不能C.不一定能D.肯定不能23.(1分)随着通讯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某通讯公司的手机市话收费按原标准每分钟降低了a元后,再次下调了25%,现在的收费标准是每分钟b元,则原收费标准每分钟为()元.A.b﹣a B.b+a C.b+a D.b+a三、看清题目,巧思妙算24.(8分)直接写数对又2﹣+=(+)×0.32﹣0.22=快5.7+11.8+4.3=24=33×98+66=10.1×99﹣9.9=4﹣(+0.5)=:=.25.(12分)神机妙算(写出简算过程)2005×(+)×5×7999+99+9+.26.(9分)解方程,我没问题X:25=5X﹣5×=0.8﹣4.5+5.5=10.四、动画世界,探索创新(11%)27.(6分)如图用小正方形组成的L形图,请你用三种不同的方法分别在下图中添画一个正方形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28.(5分)有一个电动玩具,它有一个8.28×5.14的长方形盘(单位:厘米)和一个半径为1厘米的小圆盘(盘中画有娃娃脸)它们的连接点为A、B(如图)如果小圆盘沿着长方形内壁,从A点出发,不停的滚动(无滑动),最后回到原来位置,请你计算一下,小圆盘(娃娃脸)在B、C、D位置是怎样的,并请画出示意图?小圆盘共自转了几圈?五、走进生活,解决问题29.(6分)列综合算式或方程计算(1)1.2加上1.8与4的积,去除0.4,商是多少?(2)一个数减少它的15%后是5.1,这个数是多少?30.(5分)小明用8天的时间看完一本书,每天看了这本书的还多2页,这本书共有多少页?31.(6分)李叔叔从家骑车去横溪办事.他从家里骑车出发,用30分钟时间行完了一半路程,这时,他加快了速度,每分钟比原来多行50米.又骑了20分钟后,他从路旁的里程标志牌上知道,必须再骑2千米才能赶到横溪,求李叔叔家到横溪之间的总路程.32.(6分)单独完成一项工程,甲队要24天,乙队要30天.现在甲、乙两队合作4天后,丙队参加进来又经过7天完成全工程.如果一开始三队就一起工作,多少天可以完成全工程?33.(6分)一个底面周长是3.14分米的圆柱形玻璃杯内盛有一些水,恰好占杯子容量的.将两个同样大小的鸡蛋放入杯子中,浸没在水中.这时水面上升8厘米,刚好与杯子口相平,求玻璃杯的容积.34.(7分)有大、小两筐苹果,大苹果与小苹果单价的比是5:4,其重量比是2:3.把两筐苹果混合在一起成100千克的混合苹果,单价为每千克4.4元.大、小两筐苹果原来的单价各是多少元?35.(7分)一个长方体的宽和高相等,并且都等于长的一半(如图).将这个长方体切成12个小长方体,这些小长方体的表面积之和为600平方分米.求这个大长方体的体积.36.(7分)某厂甲车间有工人180人,乙车间有工人120人,现从两车间共调出50名工人支援新厂,余下工人因工作量增加,每人每天增加工资20%,因工种不同,甲车间工人每人每天工资60元,乙车间工人每人每天工资48元,已知工厂每天所发工资总额与以前相同,甲车间现有工人人.2018年河南省郑州市外国语中学(东区)小升初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认真思考,对号入座(20分,每空1分)1.(4分)3:5==24÷40=60%=六折.【分析】解决此题关键在于已知条件“六折”,六折表示60%,60%可改写成分数,进一步化简成,再化成最简分数,可改写成比3:5,还可改写成除法算式3÷5,进一步改写成24÷40.【解答】解:六折=60%====3:5=3÷5=24÷40故答案为:5,12,40,60.2.(2分)目前,我国香港地区的总面积是十亿五千二百万平方米,横线上的这个数写作1052000000平方米,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11亿平方米.【分析】利用数位顺序表从高位向低位依次写出即可;先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把数的小数点向左数出8位点上小数点,并在后面加“亿”字,再运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得近似数即可.【解答】解;十亿五千二百万平方米,写作1052000000平方米,1052000000=10.52亿≈11亿.故答案为:1052000000,11亿.3.(2分)a与b是相邻的两个非零自然数,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ab.【分析】由a与b是相邻的两个非零自然数,可知a和b是互质数,根据互质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据此解答.【解答】解:a与b是相邻的两个非零自然数,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ab;故答案为:1,ab.4.(2分)如果=y,那么x与y成正比例,如果=y,那么x和y成反比例.【分析】判断x与y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种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就成反比例.【解答】解:(1)因为=y,那么=8(一定),是x与y对应的比值一定,所以x与y成正比例关系;(2)因为=y,那么xy=8(一定),是x与y对应的乘积一定,所以x与y成反比例关系;故答案为:正,反.5.(1分)甲数是150,乙数比甲数多15%,丙数比乙数少20%,丙数是138.【分析】要求丙数是多少,就要先求出乙数是多少;因甲数是150,乙数比甲数多15%,乙数就是150的(1+15%),丙数比乙数少20%,,丙数就是乙数的(1﹣20%),据此可列式解答.【解答】解:150×(1+15%)×(1﹣20%),=150×1.15×0.8,=138;答:丙数是138.故答案为:138.6.(1分)一张精密零件图纸的比例尺是5:1.在图纸上量得某个零件的长度是25毫米,这个零件的实际长度是5毫米.【分析】要求这个零件的实际距离是多少,根据“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代入数值,计算即可.【解答】解:25÷=5(毫米);答:这个零件的实际长度是5毫米;故答案为:5毫米.7.(1分)某药店经营的抗病毒药品,在市场紧缺的情况下私自提价100%,物价部门查处后,要求提价的幅度只能是原价的10%,则该药品现在需降价45%.【分析】用提价后的价格减去规定的提价价格,得出现在的差距价格,再除以提价后的价格,就是需要降价的百分比.【解答】解:[(1+100%)﹣(1+10%)]÷(1+100%),=[2﹣1.1]÷2,=0.9÷2,=45%.答:该药品现在需降价45%.故答案为:45.8.(1分)一个圆扩大后,面积比原来多8倍,周长比原来多50.24厘米,这个圆原来的面积是50.24平方厘米.【分析】由“周长比原来多50.24厘米”,可求出现在圆的半径比原来多多少厘米,由“一个圆扩大后,面积比原来多8倍”,可知面积是原来的9倍,则半径就是原来的3倍,那么半径比原来多2倍,用半径比原来多的厘米数除以多的倍数,即求出原来的半径,然后即可求出原来的面积.【解答】解:50.24÷3.14÷2=8(厘米);8+1=9,9=3×3,3﹣1=2,8÷2=4(厘米);3.14×42,=3.14×16,=50.24(平方厘米);答:这个圆原来的面积是50.24平方厘米.故答案为50.24.9.(1分)一根木料,锯成4段要付费1.2元,每锯一次所需的费用相同,如果要锯成12段要付费 4.4元.【分析】锯成4段,需要锯4﹣1=3次,那么锯一次需要付费1.2÷3=0.4元,锯成12段需要锯12﹣1=11次,由此即可解答.【解答】解:1.2÷(4﹣1)×(12﹣1),=1.2÷3×11,=4.4(元);答:锯12段需要4.4元.故答案为:4.4.10.(1分)两个高相等,底面半径之比是1:2的圆柱与圆锥,它们的体积之比是3:4.【分析】由“底面半径之比是1:2”可知,圆柱的底面半径是1、圆锥的底面半径是2;可用体积的字母公式列成比来解答.【解答】解:=(π×12h):(π×22h),=1:,=3:4;答:它们的体积之比是3:4.故答案为:3:4.11.(2分)6千克减少千克后是5千克,6千克减少它的后是4千克.【分析】(1)第一个千克是一个具体的数量,直接列减法算式即可求出;(2)第一个是把6千克看做单位“1”,减少的是6千克的,由此列式解决问题.【解答】解:(1)6﹣=5(千克);(2)6﹣6×=6﹣2=4(千克).故答案为:5,4.12.(1分)如图,在平行四边形中,甲的面积是36平方厘米,乙的面积是63平方厘米,则丙的面积是27平方厘米.【分析】连接EF,因为三角形ABF面积=三角形BFE面积(等底等高),三角形EFC面积=三角形DFC的面积,因为三角形EFC的面积=三角形BEC的面积﹣三角形BEF的面积=63﹣36=27(平方厘米);继而得出结论.【解答】解:连接EF,因为三角形ABF面积=三角形BFE面积(等底等高),三角形EFC面积=三角形DFC的面积,因为丙的面积=三角形EFC的面积=三角形BEC的面积﹣三角形BEF的面积=63﹣36=27(平方厘米);答:丙的面积是27平方厘米;故答案为:27.13.(1分)用8个棱长1厘米的立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其中表面积最大的与最小的相差10平方厘米.【分析】用8个棱长1厘米的立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有3种不同的拼组方法:(1)1×8排列;(2)2×4排列;(3)2×2×2排列,由此利用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分别求出它们的表面积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1)1×8排列,表面积为:(1×8+1×8+1×1)×2,=17×2,=34(平方厘米);(2)2×4排列,表面积为:(2×4+2×1+4×1)×2,=14×2,=28(平方厘米);(3)2×2×2排列,表面积是:2×2×6=24(平方厘米),34﹣24=10(平方厘米);答:表面积最大的与最小的相差10平方厘米.故答案为:10.二、反复比较,择优录取.(10%)14.(1分)一根绳子分成两段,第一段长米,第二段占全长的,比较两段绳子的长度是()A.第一段长B.第二段长C.一样长D.无法比较【分析】理解分数的基本意义,以及分数大小的比较.【解答】第一段的长度米占全长的1﹣=,<,所以第二段长;故选:B.15.(1分)一个真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加上同一个非零自然数,得到的分数值一定()A.与原分数相等B.比原分数大C.比原分数小D.无法确定【分析】举例证明,的分子加上1,分母加上1得到,>,的分子加上1,分母加上1得到,>,…据此解答.【解答】解:一个真分数,它的分子、分母同时加上一个相同的非零自然数后,所得到的新分数一定比原数大;故选:B.16.(1分)a,b和c是三个非零自然数,在a=b×c中,能够成立的说法是()A.b和c是互质数B.b和c都是a的质因数C.b和c都是a的约数 D.b一定是c的倍数【分析】根据因数和倍数的关系:如果数a能被数b整除(b≠0),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根据因数和倍数的关系,因为a=b×c,所以a是b、c的倍数,b、c是a的约数(因数);故选:C.17.(1分)把一段圆柱形的木材,削成一个体积最大的圆锥,削去部分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A.3倍 B.C.D.2倍【分析】由题意知,削成的最大圆锥的体积应是圆柱体积的,也就是说,把圆柱的体积看作单位“1”,是3份,圆锥体积是1份,那么削去的部分应是2份;要求最后的问题,可用除法解答.【解答】解:2÷1=2;故选:D.18.(1分)31÷7=4…3,如果被除数、除数都扩大10倍,那么它的结果是()A.商4余3 B.商40余3 C.商40余30 D.商4余30【分析】根据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但是在有余数的除数算式中,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余数也会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解答】解:31÷7=4…3,310÷70=4…30,所以当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10倍,商不变,余数也会扩大10倍.故选:D.19.(1分)四个同样大小的圆柱拼成一个高为40厘米的大圆柱时,表面积减少了72平方厘米,原来小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厘米.A.120 B.360 C.480 D.720【分析】根据题干可得,原来小圆柱的高是:40÷4=10厘米,拼成大圆柱后,表面积比原来减少了6个圆柱的底面的面积,由此可得圆柱的底面积是:72÷6=12平方厘米,再利用圆柱的体积公式即可解答.【解答】解:原来小圆柱的高是:40÷4=10(厘米),圆柱的底面积是:72÷6=12(平方厘米),小圆柱的体积是:12×10=120(立方厘米),故选:A.20.(1分)用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木块,摆成底面积是12平方厘米,高2厘米的长方体,可以摆成()种不同的形状.A.1 B.2 C.3 D.4【分析】高是2厘米不变,只要看底面积有几种不同的拼组方法即可,把12分解质因数后,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把12写成两个数的乘积的形式,这两个因数就是底面的长和宽,有几种写法,就有几种不同的形状.【解答】解:12=2×2×3,所以12=1×12=2×6=3×4,所以可以摆成3种不同的形状,故选:C.21.(1分)当x为()时,3x+1的值一定是奇数.A.质数B.合数C.奇数D.偶数【分析】因为3x+1的值一定是奇数,根据奇数和偶数的性质“奇数+偶数=奇数”可知:3x一定是偶数,因为3是奇数,根据“偶数×奇数=偶数”可知:x一定是偶数;据此选择即可.【解答】解:当x为偶数时,3x+1的值一定是奇数;故选:D.22.(1分)只看三角形的一个角,()判断出它是什么三角形.A.能B.不能C.不一定能D.肯定不能【分析】如果这个角大于或等于90°,就可以判定是钝角或者直角三角形;如果小于90°,则不能;进而得出结论.【解答】解:由分析知:只看三角形的一个角,不一定能判断出它是什么三角形;故选:C.23.(1分)随着通讯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某通讯公司的手机市话收费按原标准每分钟降低了a元后,再次下调了25%,现在的收费标准是每分钟b元,则原收费标准每分钟为()元.A.b﹣a B.b+a C.b+a D.b+a【分析】设原收费标准每分钟为x元,则根据题意,以现在的收费标准为等量关系,列出等式,表示出原收费标准即可.【解答】解:设原收费标准每分钟为x元,由题意得,(x﹣a)(1﹣25%)=b,(x﹣a)×75%=b,x﹣a=b,x=b+a.故选:C.三、看清题目,巧思妙算24.(8分)直接写数对又快5.7+11.8+4.3=2﹣+=(+)×24=0.32﹣0.22=33×98+66=10.1×99﹣9.9=4﹣(+0.5)=:=.【分析】5.7+11.8+4.3,意义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算;2﹣+,应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算;(+)×24,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0.32﹣0.22,先算平方,再算减法;33×98+66,将原式转化为:33×98+33×2,再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10.1×99﹣9.9,转化为:10.1×99﹣99×0.1,再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4﹣(+0.5),根据减法的运算性质进行简算;():=,根据前项等于后项乘比值解答.【解答】解:直接写数对又快5.7+11.8+4.3=21. 8;2﹣+=2;(+)×24=7;0.32﹣0.22=0.05;33×98+66=3300;10.1×99﹣9.9=990;4﹣(+0.5)=3.5;:=.故答案为:21.8;2;7;0.05;3300;990; 3.5;.25.(12分)神机妙算(写出简算过程)2005×(+)×5×7999+99+9+.【分析】(1)把2005看作(2004+1),运用乘法分配律简算;(2)运用乘法分配律简算;(3)把带分数写成“整数+真分数”的形式,原式变为(999+99+9)+×3+,再把999看作1000﹣1,把99看作100﹣1,把9看作10﹣1,简算即可.【解答】解:(1)2005×,=(2004+1)×,=2004×+1×,=2003+,=2003;(2)(+)×5×7,=×5×7+×5×7,=7+10,=17;(3)999+99+9+,=(999+99+9)+×3+,=[(1000﹣1)+(100﹣1)+(10﹣1)]+(+),=1110﹣3+3,=1110.26.(9分)解方程,我没问题X:25=5X﹣5×=0.8﹣4.5+5.5=10.【分析】(1)先依据比例基本性质,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化简等式,再依据等式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5求解;(2)先化简等式,再依据等式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加,最后同时除以5求解;(2)依据等式性质,方程两边同时+4.5﹣5.5,最后同时乘8求解.【解答】解:(1)X:25=,5x=25×2,5x÷5=50÷5,x=10;(2)5X﹣5×=0.8,5x﹣+=0.8+,5x÷5=÷5,x=;(3)﹣4.5+5.5=10,﹣4.5+5.5+4.5﹣5.5=10+4.5﹣5.5,×8=9×8,X=72.四、动画世界,探索创新(11%)27.(6分)如图用小正方形组成的L形图,请你用三种不同的方法分别在下图中添画一个正方形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分析】依据轴对称图形的含义,即在平面内,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据此即可完成作图.【解答】解:如图所示,即为所要求的画图:.28.(5分)有一个电动玩具,它有一个8.28×5.14的长方形盘(单位:厘米)和一个半径为1厘米的小圆盘(盘中画有娃娃脸)它们的连接点为A、B(如图)如果小圆盘沿着长方形内壁,从A点出发,不停的滚动(无滑动),最后回到原来位置,请你计算一下,小圆盘(娃娃脸)在B、C、D位置是怎样的,并请画出示意图?小圆盘共自转了几圈?【分析】A到B转了(8.28﹣1﹣1)÷(2×3.14)=1(圈),娃娃脸在B位置同A位置;B到C转了(5.14﹣1﹣1)÷(2×3.14)=0.5(圈),娃娃脸在C位置与A位置相反(眼睛在下,嘴在上);C到D转了(8.28﹣1﹣1)÷(2×3.14)=1(圈),娃娃脸在D位置同C位置;D 到A转了(5.14﹣1﹣1)÷(2×3.14)=0.5(圈),娃娃脸回到A位置时同原A位置(眼睛在上,嘴在下);小圆盘共自转了1+0.5+1+0.5=3(圈).【解答】解:A到B转了(8.28﹣1﹣1)÷(2×3.14)=1(圈),娃娃脸同A;B到C转了(5.14﹣1﹣1)÷(2×3.14)=0.5(圈),娃娃与A上下相反;C到D转了(8.28﹣1﹣1)÷(2×3.14)=1(圈),娃娃脸同C;D到A转了(5.14﹣1﹣1)÷(2×3.14)=0.5(圈),娃娃脸回到A位置;小圆盘共自转了1+0.5+1+0.5=3(圈);画图如下:,3圈.五、走进生活,解决问题29.(6分)列综合算式或方程计算(1)1.2加上1.8与4的积,去除0.4,商是多少?(2)一个数减少它的15%后是5.1,这个数是多少?【分析】(1)由题意知:要先算“1.8与4的积”,再加上1.2求“和”,最后是用“和”去“除”0.4,也就是用0.4“除以”“和”,所以本题列综合算式时不仅要对求“和”的部分加括号,还要注意“除”和“除以”的不同;(2)本题中有这样一个数量关系:一个数﹣一个数×15%=5.1,可据此列方程解答.【解答】(1)解:0.4÷(1.2+1.8×4)=0.4÷(1.2+7.2)=0.4÷8.4=;答:商是.(2)解:设这个数为X,X﹣15%X=5.10.85X=5.1X=6;答:这个数是6.30.(5分)小明用8天的时间看完一本书,每天看了这本书的还多2页,这本书共有多少页?【分析】要求这本书共有多少页,把这本书的总页数看作单位“1”,8天看完,即每天看了这本书;又知每天看了这本书的还多2页,即全书的多2页是全书的,即全书的(﹣)是2页;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得出.【解答】解:2÷(﹣),=144(页);答:这本书共有144页.31.(6分)李叔叔从家骑车去横溪办事.他从家里骑车出发,用30分钟时间行完了一半路程,这时,他加快了速度,每分钟比原来多行50米.又骑了20分钟后,他从路旁的里程标志牌上知道,必须再骑2千米才能赶到横溪,求李叔叔家到横溪之间的总路程.【分析】我们设原来的速度为x米/分.30x是全程的一半,(x+50)×20+2000,表示路程的一半,列方程求出原来的速度,再乘以30分钟就是路程的一半,乘以2就是全程的路程.【解答】解:设原来的速度为x米/分.30x=(x+50)×20+2000,30x=20x+1000+2000,30x﹣20x=20x﹣20x+3000,10x=3000,10x÷10=3000÷10,x=300;李叔叔家到横溪之间的总路程为:30×300×2=18000(米)=18(千米);答:李叔叔家到横溪之间的总路程是18千米.32.(6分)单独完成一项工程,甲队要24天,乙队要30天.现在甲、乙两队合作4天后,丙队参加进来又经过7天完成全工程.如果一开始三队就一起工作,多少天可以完成全工程?【分析】由题意可知,甲乙的工作效率分别为、,则甲乙合作4天可完成全部工程的(+)×4=,丙队参加进来又经过7天完成全工程,则三人的效率和为(1﹣)÷7=,所以如果一开始三队就一起工作,需要1÷=10天完成.【解答】解:甲乙合作4天可完成全部工程的:(+)×4=×4,=;如果一开始三队就一起工作,需要:1÷[(1﹣)÷7]=1÷[÷7],=1÷,=10(天).答:如果一开始三队就一起工作,10天可以完成全工程.33.(6分)一个底面周长是3.14分米的圆柱形玻璃杯内盛有一些水,恰好占杯子容量的.将两个同样大小的鸡蛋放入杯子中,浸没在水中.这时水面上升8厘米,刚好与杯子口相平,求玻璃杯的容积.【分析】根据题意,可以先求出圆柱形杯子的高,已知原来杯子里面的水占杯子容量的,即杯中水的高也占杯子高的,将两个同样大小的鸡蛋放入杯子中,浸没在水中.这时水面上升8厘米,刚好与杯子口相平.把被子的高看作单位“1”,8厘米占杯子高的(1),由此可以求出杯子的高;再根据圆柱体的体积(容积)公式,v=sh,列式解答.【解答】解:杯子高是:8÷(1﹣)=8=8×3=24(厘米);3.14分米=31.4厘米,3.14×(31.4÷3.14÷2)2×24=3.14×52×24=3.14×25×24=1884(立方厘米);答:玻璃杯子的容积是1884立方厘米.34.(7分)有大、小两筐苹果,大苹果与小苹果单价的比是5:4,其重量比是2:3.把两筐苹果混合在一起成100千克的混合苹果,单价为每千克4.4元.大、小两筐苹果原来的单价各是多少元?【分析】根据“大、小两筐苹果的重量比是2:3,”知道大小两筐苹果的重量各占总重量的几分之几,再由两筐苹果混合在一起是100千克,可以求出混合后的大、小苹果的重量;再由“大苹果与小苹果单价的比是5:4,”及混合后的单价是每千克4.4元,即可求出大、小两筐苹果原来的单价.【解答】解:大苹果的重量是:100×=40(千克),小苹果的重量是:100﹣40=60(千克),混合苹果的总价是:4.4×100=440(元),1千克大苹果的售价相当于几千克小苹果的售价1×=(千克),小苹果的单价是:440÷(×40+60)=4(元),大苹果的单价是:4×=5(元),答:大苹果的单价是5元,小苹果的单价是4元.35.(7分)一个长方体的宽和高相等,并且都等于长的一半(如图).将这个长方体切成12个小长方体,这些小长方体的表面积之和为600平方分米.求这个大长方体的体积.【分析】设这个大长方体左(右)面面积为x平方分米,则大长方体前面面积是2x平方分米;同样道理,后面、上面和下面的面积都是2x平方分米;切成12个小长方体后,新增加的表面积是2x×4+x×6=14x平方分米,由题意得:2x×4+2x+14x=600,解这个方程得出大长方体左(右)面面积,进而得出长方体的宽和高,从而得出长,根据“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代入数值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设这个大长方体左(右)面面积为x平方分米,则大长方体前面面积是2x平方分米;同样道理,后面、上面和下面的面积都是2x平方分米,新增加的表面积是2x×4+x×6=14x平方分米;由题意得:2x×4+2x+14x=600,x=25;由此可知长方体的宽是5dm,高是5dm,长是5×2=10(dm),这个大长方体的体积是:5×5×10=250(立方分米);答:这个大长方体的体积是250立方分米.36.(7分)某厂甲车间有工人180人,乙车间有工人120人,现从两车间共调出50名工人支援新厂,余下工人因工作量增加,每人每天增加工资20%,因工种不同,甲车间工人每人每天工资60元,乙车间工人每人每天工资48元,已知工厂每天所发工资总额与以前相同,甲车间现有工人150人.【分析】把原来的甲车间每人每天的工资看成单位“1”,现在每人每天的工资是原来的1+20%,它对应的数量是60元,由此用除法求出原来甲车间每人每天的工资;再用甲车间每人每天的工资乘原来的人数就是需要发的总工资;工厂每天所发工资总额与以前相同,也就是说各自车间走的人的工资就是增加的工资;所以再用总工资除以后来甲车间每人每天的工资数就是甲车间现在有的人数.【解答】解:60÷(1+20%),=60÷120%,=50(元).180×50÷60,=9000÷60,=150(人);答:甲车间现有工人150人.故答案为:150.。
2018年河南省郑州中学小升初数学试卷
一、初次探秘(每空2分,共36分)
1.(2分)2小时15分=小时.
2.(2分)如果52x:1.2=3:4,那么x=.
3.(2分)在照片上刘翔的身高是5厘米,实际上刘翔的身高是1.88米.这张照片的比例尺是.
4.(2分)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cm,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cm2.
5.(2分)统计图既能表示数量的多少,又能表示数量之间的增减变化.
6.(2分)六(1)班统计数学考试成绩,平均成绩为87.26分,复查试卷时,发现小明的成绩98分误登为89分计算,经重新计算后,该班平均成绩是87.44分,该班有名学生.7.(2分)把的分子加上8,要使这个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该加上.
8.(2分)已知x=5是方程3x﹣2a=7的解,则a的值为.
9.(2分)有一段钢可做一个底面直径8厘米,高9厘米的圆柱形零件.如果把它改制成高是12厘米的圆锥形零件,圆锥形零件的底面半径是厘米.
10.(2分)某种产品,现在每件成本37.4元,比原来降低了15%,原来每件成本是元.11.(2分)897×﹣37.5%+104×0.375=.
12.(2分)1÷(+2.5×)=.
13.(2分)(2.8+3.85÷3.5)×4.6=.
14.(2分)(5﹣1.8)÷[(1.15+)×1]=.
15.(2分)体育场的环形跑道长400米,小刚和小华在跑道的同一起跑线上,同时向相反方向起跑,小刚每分钟跑152米,小华每分钟跑148米.分钟后他们第3次相遇.
16.(2分)某加工厂2台磨粉机3小时能磨面粉14.4吨.照这样计算,6台磨粉机8小时一共能磨面粉多少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