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斜测量与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72.55 KB
- 文档页数:9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7种测量隐斜的方法进行比较分析,隐斜是在缺乏足够融像刺激的情况下,一眼与另外一眼的相对方向不一致时的双眼位置。
通过对比各种隐斜测量方法的优缺点,从而进行比较分析。
关键词:隐斜;测量方法;比较分析1 隐斜的基础知识斜视是指视轴偏斜,两眼不能同时注视目标的眼疾[1]。
在融合机能的控制下,注视目标恰在双眼视轴的交点上,当融合机能受到干扰时,双眼或者单眼视轴偏离原注视目标,称为隐性斜视[2]。
隐性斜视为潜在的眼位异常,人眼患病率高达90%以上[3]。
隐斜在日常生活中,带给我们的危害非常大。
隐斜可以分为内隐斜(ESO)、外隐斜(EXO)、隐性上斜视(hyperphorial)、隐性旋转斜视。
2 隐斜的病因分析隐斜是能够被融合机制控制的潜在眼位偏斜,其中解剖因素、调节因素、眼镜因素、神经支配这4个因素会使双眼产生一定的隐斜。
隐斜的主要原因在于双眼解剖上的眶轴均稍向外侧展开约25°,双眼为了视物需要一定的集合,从而来抵消解剖上的外展,这一集合量值的多少常是隐性斜视的主要成因[4]。
其次由于调节引起产生的隐斜也比较常见。
继而是眼镜因素,患者因为配戴的眼镜不合格,从而发生隐斜,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是近视眼或者远视眼发生过矫或者欠矫现象引起的,还有初次配镜的患者等。
最后还有一个因素就是神经支配因素导致的隐斜现象。
7种主观测量隐性斜视方法的比较分析井云3 隐斜的7种测量方法当患者存在融像需求时,隐斜和聚散需求之和称为运动融像,即聚散的刺激,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隐斜的测量方法。
隐斜的测量方法主要有7种,且均为眼位的主观测量方法。
3.1 马氏杆透镜检测(Maddox rod test)该检查是通过将人眼的物像改变成线状,为了让双眼看到的物像不同,从而达到消除融合的目的,继而暴露眼位。
马氏杆视标是由5m距离或40cm距离白色圆形点状视标组成,我们可以通过马氏杆透镜观察白色点视标的位置。
以测量远水平眼位为例进行分析,首先要核实眼位是内隐斜还是外隐斜。
军检隐斜检查方法(一)军检隐斜检查介绍军检隐斜检查是一种常见的检查方法,用于评估人体的筋骨情况。
它可以准确地检测到人体可能存在的隐性斜颈问题,帮助医生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和康复计划。
检查步骤•1.患者就位:患者坐在一把舒适的椅子上,保持身体正直。
•2.头部定位:医生将患者的头部放在一个固定的头架上,确保头部保持静止。
•3.头部转动:医生会让患者按指示将头部向左或向右转动,以检测患者是否存在隐斜情况。
•4.视觉检查:医生会通过观察患者的眼睛和面部表情来评估其斜颈情况。
•5.报告结果: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给出评估报告,并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检查方法触诊法触诊法是一种常见的检查方法,医生通过手部触摸患者的颈部,检测颈椎的灵活性和肌肉的紧张程度。
触诊法可以准确地评估斜颈情况,同时也可以检测到其他可能的颈部问题。
X光检查X光检查是一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清晰地显示骨骼结构和颈椎的位置。
医生可以通过X光片来评估患者的斜颈情况,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治疗。
CT扫描CT扫描是一种高级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显示出更详细的骨骼结构和软组织情况。
CT扫描可以帮助医生精确地评估患者的斜颈情况,制定更加有效的治疗计划。
磁共振成像(MRI)MRI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提供更加清晰的骨骼和软组织图像。
医生可以通过MRI来评估患者的斜颈情况,同时也可以检测到其他可能存在的问题。
注意事项•患者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军检隐斜检查。
•在检查前,患者应告知医生过去的病史和医疗情况,以便医生能够更好地评估患者的斜颈情况。
•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应保持放松,遵守医生的指示,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结论军检隐斜检查是一种重要的评估人体筋骨情况的方法,可以准确地检测到斜颈问题。
通过不同的检查方法,医生可以更好地评估患者的斜颈情况,并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康复。
因此,军检隐斜检查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检查结果的解读军检隐斜检查的结果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斜颈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V on Grafe和马氏杆检查隐斜的结果分析论文题目:V on Graefe和马氏杆检查隐斜的结果分析年级:08级仪器班院系:眼视光工程学院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11年6 月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引言 (1)1.隐斜的概念及隐斜测量方法 (2)1.1隐斜的概念 (2)1.1.1 隐斜的分类 (2)1.1.2 隐斜的危害 (3)1.1.3 隐斜的治疗 (3)1.2 隐斜测量方法 (4)1.2.1 遮盖法(Cover test) (4)1.2.2 马氏杆法(Maddox杆法) (5)1.2.3 Von Graefe法(格雷夫法) (6)2.隐斜测量的主要方法——马氏杆测量法和Von Graefe法 (6)2.1 马氏杆法的检测原理 (6)2.2 Von Graefe法的检测原理 (8)3.马氏杆测量法和Von Grafe法检查隐斜的结果 (9)3.1 引用实验得出两种方法检测隐斜的结果 (9)3.2 分析马氏杆与Von Graefe检测隐斜的结果 (11)4.结论 (12)参考文献 (13)致谢 (14)摘要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正眼位的人占10%左右,有隐斜视的人占90%左右。
因此,隐斜测量是验光师在临床屈光检查中的必不可少的一项。
随着综合验光仪在国内的普及,Von Graefe法和马氏杆法成为最常用的两种临床主观隐斜测量方法。
本文从比较这两种方法的准确性、适用范围出发,深入分析各自的检测原理,为临床医生和视光师在使用综合验光仪检查隐斜时选用适当方法提供参考。
关键词:Von Graefe 马氏杆隐斜AbstractAccordance with the relevant statistics, the eye position accounted for 10% of the people, who had heterophoria about 90%. Therefore, the phoria measurement is an optometrist in clinical refraction in the essential one. With the popularity of integrated refractometer in the country, Von Graefe method and the method has become the most commonly used Markov shot the two methods of clinical measurement of the subjective phoria. This paper compared the accuracy of the two methods, scope of departure, in-depth analysis of t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for clinical doctors and optometrists in the use of integrated refractometer check phoria use the appropriate method when the reference.Key words: Von Graefe Maddox Phoria measurements引言在通常情况下,90%的人都有隐斜视,而98%的隐斜视者没有不良反应。
vongraefe法测隐斜步骤一、准备工作。
咱得先把仪器啥的都准备好。
要有综合验光仪,这个就像是我们检测眼睛的魔法盒子。
还要确保环境光线合适呢,不能太亮也不能太暗,就像做菜的时候火候要刚刚好一样。
被检测的小伙伴呢,要舒舒服服地坐在那儿,高度啥的都调整好,这样才能准确地检测呀。
二、初始设置。
把综合验光仪调整到合适的状态哦。
先把瞳距调整好,这就好比给眼睛量体裁衣,得让两个镜片正好对着眼睛中心。
然后呢,在验光仪里放上合适的镜片,度数大概是被检测者的远用屈光度,这样就像是给眼睛穿上了合适的鞋子,让它能在最自然的状态下接受检测。
三、测量水平隐斜。
1. 让被检测者注视远处的视标,这个视标就像是一个小目标,眼睛要紧紧盯着它哦。
然后呢,在一只眼前慢慢加入三棱镜,从低度数开始加起。
一边加一边问被检测者,看这个视标有没有移动呀。
如果视标往三棱镜的尖端方向移动,那就说明三棱镜的度数还不够呢;要是往底部方向移动,那就是度数加多啦。
2. 就这么一点一点地调整三棱镜的度数,直到被检测者说这个视标看起来是静止的,不往上也不往下跑了。
这个时候,三棱镜上显示的度数就是水平隐斜的度数啦。
如果三棱镜的尖端是朝内的,那就是内隐斜;要是朝外呢,就是外隐斜。
四、测量垂直隐斜。
1. 接下来测垂直隐斜。
还是让被检测者看着远处视标,不过这时候要在一只眼前加垂直方向的三棱镜啦。
同样是从低度数开始加起哦。
2. 一边加一边观察被检测者的反应,问他有没有觉得视标在上下移动。
要是往上移,就增加三棱镜的度数;要是往下移,就减少度数。
直到视标看起来稳稳当当的,垂直方向不跑啦。
这时候三棱镜的度数就是垂直隐斜的度数,要是三棱镜的底朝上,那就是下隐斜;底朝下呢,就是上隐斜。
五、记录结果。
最后呀,把测量出来的水平隐斜和垂直隐斜的度数都好好地记录下来。
就像记录宝藏的位置一样,这个结果对了解眼睛的状态可是很重要的呢。
这样整个Vongraefe 法测隐斜就完成啦,是不是还挺有趣的一个过程呀。
远近水平隐斜的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确定患者的远用屈光不正是否已被完全矫正。
2. 让患者离开综合验光仪或闭上双眼,将右眼前加入6△BU(6个棱镜度,基底向上)内臵辅镜或旋转棱镜均可,左眼前加入10△BI(10个棱镜度,基底向内)的旋转棱镜。
3. 视标为单眼最佳视力上一行的单个或单行远视标。
4. 让患者睁开双眼,询问其是否看到两个视标,一个在右下一个在左上。
让患者注视右下方视标,用余光注视左上方视标。
5. 逐渐减小左眼棱镜度,直到患者报告上下两个视标垂直对齐,记录此时左眼前的棱镜的底向的度数。
继续以同样的方法转动棱镜直到患者又见两个视标一个在右上一个在左下,然后以反方向转动棱镜直到两个棱镜再次对齐记录此时的棱镜底向和度数。
以上步骤仅供参考,隐斜视的检查需要专业人员操作,如果在操作上存在疑问,建议咨询专业医生。
马氏杆检查隐斜视的操作流程
内容:
一、准备工作
1. 准备马氏杆、记录表、红蓝笔、遮盖器等检查用具。
2.让患者坐在椅子上,调节椅子高度使患者眼睛与检查者眼睛平行。
3.检查者坐在患者对面约50厘米远的位置。
二、检查方法
1. 用红色马氏杆在患者眼前约33厘米处作水平移动,让患者注视杆的中点。
观察两眼是否可同时注视。
2. 用蓝色马氏杆做垂直移动,观察两眼是否可同时注视。
3. 分别遮盖左右眼,用马氏杆做水平和垂直移动,观察被检查眼是否出现运动。
4. 交替遮盖左右眼重复上述步骤,比较两眼的情况。
三、记录情况
将左右眼在水平和垂直方向注视马氏杆时的情况记录在表格中。
标注左右眼是否出现隐斜视及其方向、角度大小等。
四、结果判断
如果两眼注视马氏杆时不等或不协调,则可诊断为隐斜视。
根据记录结果判断隐斜视的类型、程度和可能的病因。
视功能检查之von grafe检查隐斜操作及注意事项利用综合验光仪,在右眼前放置基底向内12棱镜度的棱镜,左眼前放置基底向上6棱镜度的棱镜来分离相同的视标以消除融合进行隐斜视定量检查,是常见的隐斜测试方法之一,被称为von grafe (或格雷夫)隐斜检查法。
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完全矫正屈光不正(2)、在右眼前放置12△基底向内的棱镜,在左眼前放置6△基底向上的棱镜。
(3)、令患者注视单个/行视标(6米或40厘米)。
此视标应为患者屈光度较大的一眼所能达到的最好视力的上一行视标。
(4)、确保患者双眼能同时看到两个物像,且一视标位于右上方(右眼图象),另一视标位于左下方(左眼图象),令患者注视并读出视标。
(5)、测量水平隐斜时,以每秒2△的速度逐渐减少右眼的基底向内的棱镜,直到患者报告两个视标在垂直位上对成一直线,上下对齐。
记录此时的棱镜基底方向和度数,然后继续在相同方向改变棱镜的度数,直至视标变成左上和右下,然后反方向旋转棱镜直至视标重新在垂直方向排列成线,记录此时的棱镜基底方向和度数,两次的结果如在3棱镜度以内,则二者求均值,此即为隐斜度数,其基底方向表示隐斜视的类型。
基底向内(bi):外隐/显斜;基底向外(bo):内隐/显斜;0:正位视。
例如在右眼前棱镜为6棱镜,基底向内时,两行视标垂直排列,患者即为6棱镜度的外隐斜;当棱镜的度数为零时,则患者无隐斜;当棱镜的度数为3基底向外时则患者为3棱镜度的内隐斜。
(6)、测量垂直隐斜时,测量水平隐斜时,以每秒2△的速度逐渐减少左眼的基底向上的棱镜,直到患者报告两个视标在水平线上排成一直线,根据测量棱镜的显示确定隐斜的性质和大小如图:左眼基底向上(bu)-右眼上斜;左眼(基底向下bd)-左眼上斜。
左眼测量棱镜示3^bu表示右眼6△上隐斜,左眼测量棱镜示3^bd表示左眼3△上隐斜。
注意事项:检查的起点一定为双眼能同时看到视标且排列为右上左下,若患者只看见一个视标,检查者应检查患者是否有一眼被遮盖或通过交替遮盖患者双眼的方法来帮助患者明确两眼物像的空间位置,另外有时患者存在较大度数的外隐斜时,看到的视标可能为左上右下,此时应该加大右眼所放置的棱镜度数。
隐斜视测试和AC/A比值的分析l 隐斜视介绍与测量在我们平时的验光过程中,除了普通的屈光检查,还有很多必要做的视觉方面的测试,这样才能算是一个比较完善的验光过程。
但目前广大眼镜企业验光只是停留在单独的屈光检查,就是只是查近视、远视、散光、老视的度数,并没有对眼睛的视觉方面进行检查,如AC/A 比值、不等像、立体视觉等,这样会导致很多视觉问题是根本没法检查原因与处理,对众多的视觉患者得不到良好的帮助,应是广大验光的负责。
在大家学会对眼睛的屈光检查后,想进一步学习就是视觉方面的内容。
在视觉方面的内容最开始就是学习什么是双眼视觉与斜视,在了解双眼视觉的基本概念后,就要学习如何对隐斜视测量与AC/A比值的测量,它也是视觉学习的入门与基础。
下面我们开始说测试隐斜视的测量。
一、隐斜视的定义每一人都有隐斜视存在。
只是每人的隐斜视程度、情况不一样而已。
隐斜视,顾名思义,就是隐性的斜视,我们用眼看上去,是看不出有斜视,它是用眼睛的聚散功能(融合力)做为一种补偿,而不表现出来的一种看不出的、潜在性的眼位偏斜。
隐斜视的融合力代偿不足时,就会引起症状(视疲劳等),如不得到处理或是治疗的话,就会造成双眼视觉系统的状态恶化。
二、隐斜视引起视觉问题的诊断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隐斜视,但不是每一个人都会有视觉问题的出现,当出现融合力代偿不足或混乱时,才会出现视觉问题,我们一般要进行以下的方法来诊断是否有问题:1. 遮盖法:遮盖一只眼睛,打破双眼融像后,再次双眼融像时,测试眼球的运动状态2. 屈光检查:由于屈光问题,调节集合失平衡3. 眼位测试(斜视度数的测量):眼位处于不正常范畴内,引起视觉问题4. 聚散功能测试(融合贮备):眼肌控制能力不足,引起视觉问题上面的第2、3点正是我们本文的主点,与AC/A比值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后面有的解说。
三、隐斜视引起代偿不足的情况当我们对隐斜视引起视觉问题诊断后,隐斜视影响融合力代偿不足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方面:为视觉系统自身问题:1. 用眼不卫生,即不良环境下使用眼睛,或眼镜使用过度或使用不当2. 调节异常,即眼睛调节过度或是调节不足,使眼睛调节不协调3. 屈光不正(矫正不全),即度数矫正不正确,没有矫正到适合的度数4. 辐辏异常,即辐辏不足或辐辏过度,使眼肌功能不协调5. 聚散功能问题,融合力问题,立体视功能的能力问题第二方面:为身体健康问题。
隐斜测量与分析l 隐斜视介绍与测量在我们平时的验光过程中,除了普通的屈光检查,还有很多必要做的视觉方面的测试,这样才能算是一个比较完善的验光过程。
但目前广大眼镜企业验光只是停留在单独的屈光检查,就是只是查近视、远视、散光、老视的度数,并没有对眼睛的视觉方面进行检查,如AC/A比值、不等像、立体视觉等,这样会导致很多视觉问题是根本没法检查原因与处理,对众多的视觉患者得不到良好的帮助,应是广大验光的负责。
在大家学会对眼睛的屈光检查后,想进一步学习就是视觉方面的内容。
在视觉方面的内容最开始就是学习什么是双眼视觉与斜视,在了解双眼视觉的基本概念后,就要学习如何对隐斜视测量与AC/A比值的测量,它也是视觉学习的入门与基础。
下面我们开始说测试隐斜视的测量。
一、隐斜视的定义每一人都有隐斜视存在。
只是每人的隐斜视程度、情况不一样而已。
隐斜视,顾名思义,就是隐性的斜视,我们用眼看上去,是看不出有斜视,它是用眼睛的聚散功能(融合力)做为一种补偿,而不表现出来的一种看不出的、潜在性的眼位偏斜。
隐斜视的融合力代偿不足时,就会引起症状(视疲劳等),如不得到处理或是治疗的话,就会造成双眼视觉系统的状态恶化。
二、隐斜视引起视觉问题的诊断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隐斜视,但不是每一个人都会有视觉问题的出现,当出现融合力代偿不足或混乱时,才会出现视觉问题,我们一般要进行以下的方法来诊断是否有问题:1. 遮盖法:遮盖一只眼睛,打破双眼融像后,再次双眼融像时,测试眼球的运动状态2. 屈光检查:由于屈光问题,调节集合失平衡3. 眼位测试(斜视度数的测量):眼位处于不正常范畴内,引起视觉问题4. 聚散功能测试(融合贮备):眼肌控制能力不足,引起视觉问题上面的第2、3点正是我们本文的主点,与AC/A比值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后面有的解说。
三、隐斜视引起代偿不足的情况当我们对隐斜视引起视觉问题诊断后,隐斜视影响融合力代偿不足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方面:为视觉系统自身问题:1. 用眼不卫生,即不良环境下使用眼睛,或眼镜使用过度或使用不当2. 调节异常,即眼睛调节过度或是调节不足,使眼睛调节不协调3. 屈光不正(矫正不全),即度数矫正不正确,没有矫正到适合的度数4. 辐辏异常,即辐辏不足或辐辏过度,使眼肌功能不协调5. 聚散功能问题,融合力问题,立体视功能的能力问题第二方面:为身体健康问题。
1. 全身健康不良,如头痛症、牙疾、耳疾、肝病等等都会影响到眼睛视觉功能2. 焦虑与忧郁,精神问题3. 年老,最为常成的问题之一,就是老花眼4. 情绪或情感问题,5. 药物的副作用6. 维生素缺欠症7. 眼疾以上的各种原因都可以影响到融合力代偿不足,由于产生了融合力代偿不足,隐斜视就有可能引发出以下一些症状。
1) 头疼:大脑努力的控制融合力代偿隐斜视,出现大脑严重疲劳2) 眼痛、流泪:视疲劳的主要表现3) 复视、头晕:看物体双影,融像困难,无法定神看4) 视物模糊:严重的视疲劳所致5) 调节视近困难:由于三联运动关系,看近时,调节与辐辏失去平衡6) 立体视觉出问题:双眼可同时感知,但融像困难等问题7) 单眼视物反而认为舒适:在融像发现困难时,单眼视物,大脑不必去抑制一只眼,反而感觉良好8) 全身不适:引起其它全身的不舒适,如颈椎痛等现在大家可以看到,出现隐斜视后,引起的问题很广泛,各种各样都有,这些都是日常很见的一些视觉问题,此时,就应该作隐斜视的测量。
四、隐斜视的测量种类与方法隐斜视会引起聚散功能问题,主要是融合力代偿不足所致,通过诊断后,我们就要进行隐斜视测量,但怎样才能更好的测试出隐斜视是否会引起视觉问题,下面介绍几种觉的隐斜视测量方法。
(一)遮盖测试法(Cover test)遮盖试验用于检查患者按指定方向注视试验距离以外视靶时两眼是否存在显性偏斜(显斜)和潜在偏斜(隐斜),显斜与隐斜的不同在于隐斜患者具有融合功能,试验所需要的设备仅仅是一个视靶和一个遮盖物。
遮盖法有五种形式:普通遮盖法、交替遮盖法、遮盖-去遮盖法、三棱镜交替遮盖法和三棱镜遮盖去遮盖法。
但我们现在主要是针对隐斜视的测试,所以主要介绍交替遮盖法。
此法也主要用于隐斜视方面的测试,只是对眼睛隐斜视进行定性,对于定量,我建议用马氏杆片或是格雷夫法。
Ø操作方法:用遮盖物遮盖一眼到遮盖另一眼没有间隔时间,很快。
若遮盖一只眼,对侧眼仍然注视前方视标没有发生运动,则把遮眼板移到对侧眼上,观察原来被盖眼的运动方向。
Ø隐斜的方向(判断何种隐斜视):如果由外到内,说明受检查可能存在外隐斜视或外斜视,如果由内向外运动,说明受检者可能存在内隐斜视或内斜视。
这样反复交替遮盖几次,观察移去遮盖后的一只眼的运动方向,进一步证实初次的检查结果。
如果观察到眼球出现垂直方向的运动,则说明受检者可能存在垂直斜视或垂直隐斜视。
Ø隐斜的幅度(隐斜视的程度):有些显斜视在检查的时候,开始表现为隐斜视,经反复交替遮盖双眼,才表现出来显斜视,例如间歇性外斜视,在开始检查时为外隐斜视,交替遮盖以后,才表现出外斜视。
如果反复交替遮盖双眼,能充分显示出来最大斜视角。
检查距离应该是0.4米和6米两种。
Ø复位的质量(眼睛对隐斜视的控制能力):看眼球的复位速度,速度越快,对隐斜视的控制能力越好,融合功能好些,如眼球复位很慢,极有可能发现显斜视,并对隐斜视的控制能力差,融合力不好,代偿不足表现显现。
(二) Maddox 杆法(马氏杆法)Maddox法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也是只需要插片箱就可以完全的方法,所以大家一定要学好此方法,准备测量出隐斜视的斜度。
隐斜的度数与症状的存在明显的关系,通过测试可发现与代偿不足的有明显关系。
远眼位Maddox测试可在6 米距离进行,近眼位Maddox测试是在0.4米距离进行。
马氏杆点测试(Maddox Rod):主要是双眼测试,只是一边眼(非斜视眼)放上Maddox杆片(综合验光仪上辅助功能钮的右边RMV、RMH,左边WMV、WMH),分离双眼视觉,所验出的斜视量包括隐斜视与显斜视两部分之和。
它分别有“单Maddox杆法、双Maddox杆法”。
单Maddox杆法用于定量水平或垂直性斜视量,双Maddox杆法用于定性与定量旋转性斜视。
由于是定性或定量斜视,有些投影的测试点是不够亮时,请用手电筒或蜡烛代替。
放Maddox杆片的眼镜是看到一条光条,不是一个点。
单Maddox杆法:在非斜视(如果不知是否有斜视,放在哪边都可以,建议把Maddox片放在主视眼上。
)眼上放Maddox杆片,例如右眼前放水平(垂直)Maddox杆片,使患者把点光看成光条,左眼看到是点。
如果垂直(水平)光条与点叠合在一起,那么双眼正位;如果点在垂直(水平)光条左边(同侧复视),证明患者有内斜视。
如果点在垂直(水平)光条的右边(交叉复视),证明有外斜视。
在眼前放上棱镜,使点与光条叠合,当叠合时所用的棱镜度就是该患者的斜视度。
注意问题:在水平斜视检查时,不能很好控制调节性辐辏,检查结果与日常生活中的斜视不一定完全吻合。
最好用于隐斜视、微小斜视及小度数内斜视。
测试外斜视就差些了。
(三) Moddox双马氏杆测试,用于测试旋转性斜视双Maddox杆法:测试旋转性斜视。
同时有双眼前放置Maddox片,综合验光仪上由于是用红白Maddox杆片,放上水平Maddox时,患者看到两垂直的光条,正常是平行的。
当不平行时,有旋转性斜视存在。
那就应分别测试水平与垂直时的眼位所需的棱镜,用公式算出旋转度数。
如果是用试镜架来处理,可以让患者自己旋转Maddox片,让两光条平行,此时试镜架轴位刻度的变化量即是旋转度数。
如是一条线向鼻侧倾斜,是外旋转性斜视。
注意事项:在做本测试时,一定要让患者头位端正,试镜架也要端正,本人较喜欢用试镜架来测试旋转性斜视。
实际上还有许多方法来测定旋转性斜视,例如有“Bagolini眼镜片、同视机、双棱镜片测试等”。
(四) von Graefe 法(格雷夫法)Von Graefe是一种主观测斜视的方法,属于分开性(dissociation)斜视检测法,要在综合验光仪上的旋转棱镜上进行,用棱镜将单个视标分离成两个,打破双眼融合(fusion)功能,要先测视远眼位后再测视近眼位,能明确定眼位分开双眼偏离(deviation)的方向和量。
von Graefe 法不能区分是隐斜视或是显斜视,从严格上来说,Von Graefe斜视测量法不能说是隐斜视测量法,只能说测量眼位的方法,在记录时也只能记下眼位的方向与量,而不能记录是否有隐斜视。
所以我们要用上前所说的一些方法来鉴别隐斜视。
von Graefe 法测试一般分为远眼位测试与近眼位测试。
下面分别介绍这两种测试方法:Ø von Graefe法检测远距水平隐斜视A. 主要测量视远(6米)注视时,双眼融像破坏后双眼视轴的水平相对位置量。
B. 综合验光仪水平、瞳距调节,屈光矫正后,我们来做von Graefe 法测试时,一般用投影仪内的单个0.8的视标(或是最佳视力的大一行),再用综合验光仪上的旋转棱镜,将旋转棱镜摆到顾客的注视孔前,调整棱镜时请顾客将双眼闭上,至于那只眼睛加什么棱镜,本人建议,以主视眼为分离镜,另一只眼为测量镜,下面就以左眼为主视眼为例:右眼前放置[基底向内]12△,左眼前放置[基底向上]6△,此时右眼[基底向内]12△作为左右测量镜,左眼[基底向上]6△作为上下分离镜。
C. 请顾客将双眼睁开,问他看到多少个视标,它们的相互位置关系,此时应该看到两个视标,一个在右上方,一个在左下方:(如图)图1(a)如果顾客报告只看到一个视标,检查一下是否一眼有遮盖或有什么遮挡了顾客一眼的视线;(b)如没有遮盖物挡视线,还是只看到一个视标,疑是有眼被抑制,可加个红片滤光片增加对比度,防止大脑抑制一只眼睛。
(c)如果顾客报告看到两个视标,但是一个在左上,一个在右下,这时请增加右眼前的棱镜度数至一个视标在右上,一个在左下;D. 以2△/秒的速度减少右眼[基底向内]12△棱镜度,直至顾客报告两个视标在垂直线对直。
记录此时的棱镜底方向和度数。
(如图2)图2E. 继续以同样方向转动棱镜直至顾客又看到两个视标:一个在左上一个在右下。
(与图1相反)F. 然后以反方向转动棱镜直至又将两个视标对直,记录此时的棱镜底方向和度数,两次所测量出的棱镜的平均值为远眼位值。
G. 记录方法为:正视:就是没有小于1个棱镜的眼位的眼睛,写为远正视外斜视:就是[基底向内]棱镜的眼睛,一般写成为远EXO 3△内斜视:就是[基底向外]棱镜的眼睛,一般写成为远ESO 3△Ø von Graefe法检测近距水平隐斜视A. 主要测量视近(0.4米)注视时,双眼融像破坏后双眼视轴的水平相对位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