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压铸工艺基础知识培训
- 格式:pptx
- 大小:3.71 MB
- 文档页数:49
压铸操作工艺培训讲义(连载四)五、国内外压铸铝合金1、国标牌号标注方法在国标中压铸铝合金的代号是用字母“YL”和其后的数字表示,“Y”及“L”分别为“压”、“铝”两字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
2、国内外主要压铸铝合金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如下表:压铸铝合金国家标准:压铸铝合金日本标准:压铸铝合金欧盟标准:压铸铝合金美国标准:3、合金中各元素的主要作用4、各元素对合金的影响①铝合金中硅的作用有两点,第一是增加流动性,但这点主要是对重力铸造等很低压强下的充填而言。
检测与实践都表明,不加硅的铝合金和加了硅的合金在超过1MPa的充型压强下,充型性能差异不大,而现在压铸生产中压射充型压强均达到30MPa以上,即使流动性最差的合金、如变形铝合金及变形镁合金,都不存在充型不足的困难。
第二点,也是铝合金中硅作用的最重要的一点,也是大家最容易忽略的一点。
硅的作用是减少“液-固”相的相变体积收缩率。
特别是高硅铝合金,当硅含量达到20%左右时如B390,ADC14铝合金,相变体积可以保持不变。
由于铝合金压铸属于单方向的高压强充型铸造,不具备有反向补缩作用。
正是这个原因压铸行业才特意配制相变收缩率比较低,含硅量高的铝合金牌号。
②硅含量的降低,压铸件毛坯在同样的压铸条件下,缩孔、疏松现象严重,合格率明显降低。
主要原因是硅含量的降低导致铝合金体积收缩率较大。
③硅及铜含量的降低,产品的机械强度降低,热裂倾向增加。
合金的延伸率增强,变得更软。
顶出时易变形甚至开裂。
一方面通过Mg和Mn 含量的配比提高机械强度,并在压铸工艺参数设定时,调整冷却时间、顶出速度及顶出力及脱模剂的喷涂,解决产品顶出时的变形及开裂的缺陷。
④元素Mn的作用,锰能阻止铝合金的再结晶过程,提高再结晶温度并能显著细化结晶晶粒。
再结晶的细化,主要是通过MnAl6化合物弥散质点对再结晶粒长大起阻碍作用。
过多的MnAl6能溶解杂质铁形成(Fe,Mn)Al6减少铁的有害影响。
故锰的含量也不能太高,控制在0.30-0.40%范围内。
压铸知识培训完整版doc标题:压铸知识培训完整版一、引言压铸作为一种重要的金属成型工艺,被广泛应用于汽车、摩托车、家电、通讯、航空航天等行业。
为了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使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我们特举办本次压铸知识培训。
本文档将详细阐述压铸工艺的基本原理、设备、模具、原材料、工艺参数以及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等内容,旨在帮助员工全面了解压铸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二、压铸工艺基本原理1. 压铸定义:压铸是一种利用高压将熔融金属迅速注入模具型腔,并在压力作用下凝固成型的金属成型方法。
3. 压铸特点:压铸具有生产效率高、成型精度高、力学性能好、表面质量好、材料利用率高等优点。
三、压铸设备1. 压铸机:压铸机是压铸生产中的关键设备,主要由合模机构、注射机构、液压系统、电气控制系统等组成。
2. 辅助设备:辅助设备包括熔化炉、保温炉、输送系统、模具冷却系统、喷涂料装置等。
四、压铸模具1. 模具结构:压铸模具主要由动模、定模、型腔、浇注系统、冷却系统、顶出系统等组成。
2. 模具材料:模具材料应具备良好的导热性、耐磨性、抗热疲劳性、抗腐蚀性等性能。
3. 模具设计要点:模具设计应考虑产品结构、分型面、浇注系统、冷却系统、顶出系统等因素。
五、压铸原材料1. 常用压铸材料:压铸材料主要包括铝合金、锌合金、镁合金、铜合金等。
2. 材料选择原则:根据产品性能要求、生产成本、工艺特点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压铸材料。
六、压铸工艺参数1. 压力:压力是压铸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包括合模力、注射力、保压力等。
2. 温度:温度控制对压铸产品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包括熔融金属温度、模具温度等。
3. 时间:时间参数包括填充时间、保压时间、冷却时间等。
七、压铸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缩孔:增加浇注系统截面积、提高模具温度、降低注射速度等方法。
2. 气孔:优化模具设计、提高熔融金属温度、增加注射压力等方法。
3. 疲劳裂纹:选用高强度模具材料、提高模具表面质量、控制模具温度等方法。
压铸培训资料xx年xx月xx日•压铸基础•压铸材料•压铸模具目录•压铸工艺•压铸缺陷及排除•压铸生产安全01压铸基础压铸是一种精密金属铸造方法,主要利用金属模具在高压下将熔融合金液倒入模具中,快速凝固成型。
压铸适用于大批量生产各种形状复杂、精密的金属零件,广泛应用于汽车、机械、电器、航空、仪器等领域。
压铸过程中,高压注射入金属模具内的熔融合金液在高压作用下快速充型并凝固,形成所需形状和尺寸的金属零件。
高压注射能够使熔融合金液在很短的时间内填满模具的各个角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废品率,生产出质量更好的产品。
压铸机的基本结构压铸机主要分为合模装置、注射装置、模具安装装置和液压系统等部分。
合模装置用于锁紧和开启模具,注射装置用于将熔融合金液注入模具,模具安装装置用于安装和固定模具,液压系统则提供动力。
各部分相互配合,协同工作,实现压铸过程的自动化和连续化。
02压铸材料铝合金流动性好,收缩率小,易于形成完整的铸件。
铸造性能优良强度和硬度较高广泛应用环保节能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可满足各类压铸需求。
在汽车、航空航天、电子产品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可回收再利用,符合绿色制造发展趋势。
易于进行熔炼、浇注、压铸等工艺操作。
良好的加工性能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可满足各类压铸需求。
高强度和硬度成本较低,可降低生产成本。
经济实用在建筑、装饰、家具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广泛应用强度和硬度较高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可满足各类压铸需求。
重量轻密度较低,是铝合金的一半。
良好的铸造性能流动性好,易于形成完整的铸件。
广泛应用在汽车、航空航天、电子产品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经济实用成本较低,可降低生产成本。
03压铸模具浇道是连接压铸机喷嘴和模具型腔之间的通道,其结构直接影响金属液的填充和成型效果。
模具结构浇道型腔是模具中直接成型工件的部分,通常由多块镶件组合而成,需要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性。
型腔成型零件包括型芯、型腔和镶件等,直接影响工件的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
压铸过程原理及压铸工艺技术培训压铸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工艺,广泛用于制造各种金属制品,如汽车零部件、电子设备外壳等。
本文将介绍压铸的原理及压铸工艺技术培训。
压铸的原理是通过将熔化的金属注入到金属模具中,然后在高压下快速冷却凝固,最后开模取出成品。
它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步骤:1. 选择合适的金属材料:压铸常用的材料包括铝合金、镁合金、锌合金等。
不同材料的选择要考虑产品的用途、性能需求等因素。
2. 设计和制造模具:模具是压铸的关键。
它需要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要求进行设计和制造。
模具通常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注射系统和冷却系统。
3. 预处理金属材料:在熔化之前,金属材料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包括去除杂质、调整成分等。
这些步骤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4. 熔炼金属材料:选择合适的炉子将固态的金属材料加热到熔点以上,使其变为流动的液态金属。
5. 铸造金属材料:将熔化的金属材料注入到预先准备好的金属模具中,然后通过高压使其充满整个模具腔体。
高压保证了产品的密实度和准确度。
6. 冷却和取出成品:在模具中的金属材料迅速冷却凝固,形成成品。
然后打开模具,取出成品,进行后续的处理和加工。
为了保证压铸的质量和效率,需要掌握一些压铸工艺技术:1. 模具设计和制造:模具的设计和制造应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进行调整,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效率。
2. 温度控制:金属材料的熔炼和冷却过程都需要进行温度控制,以保证产品的性能和尺寸。
3. 压力控制:压力的大小会影响产品的密实度和形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控制。
4. 金属处理:金属材料的预处理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需要注意去除杂质和调整成分。
5. 质量控制:通过对成品进行检测和测试,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提高产品的质量。
通过对压铸过程原理及压铸工艺技术的培训,可以提高职工的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压铸工艺技术的培训可以通过理论学习、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进行,以帮助职工全面了解和掌握压铸的工艺要点和技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