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站课程设计-污水泵站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4.44 MB
- 文档页数:37
泵与泵站污水厂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泵与泵站污水厂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工作原理;2. 学生能掌握流体力学基础知识,了解泵的性能参数及其影响;3. 学生能掌握污水厂处理工艺流程,了解泵站在其中的作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流体力学知识分析泵的性能,选择合适的泵设备;2. 学生能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泵站在污水厂中的运行状况,提出优化方案;3. 学生具备一定的工程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能参与泵站污水厂的设计和运行管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责任感,关注污水处理和泵站运行对环境的影响;2. 学生培养科学精神,严谨对待工程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和能力;3. 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泵与泵站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激发为我国环保事业作贡献的意愿。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应用性较强的工程技术课程,结合实际案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流体力学基础,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工程实践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泵与泵站基本概念:泵的分类、工作原理及性能参数;泵站的作用、分类及布局。
教材章节:第二章 泵与泵站概述2. 流体力学基础知识:流体性质、流体力学基本方程、泵内流动分析。
教材章节:第三章 流体力学基础3. 泵的性能分析:泵的性能曲线、泵的选型与匹配。
教材章节:第四章 泵的性能分析4. 污水厂处理工艺流程:污水厂的工艺流程、主要处理单元及设备。
教材章节:第五章 污水处理技术5. 泵站在污水厂中的应用:泵站的运行管理、优化与维护。
教材章节:第六章 泵站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泵与泵站基本概念、流体力学基础知识第二周:泵的性能分析、泵的选型与匹配第三周:污水厂处理工艺流程、主要处理单元及设备第四周:泵站在污水厂中的应用、运行管理与优化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系统的讲解,使学生掌握泵与泵站污水厂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性能参数。
泵与泵站课程设计---某污水提升泵站工艺设计【完整版】(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可编辑放心下载)四川理工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名称 ?泵站工艺设计?姓名系别建筑工程系专业给水与排水工程2班学号指导教师完成任务日期 2021 年 02 月 26 日四川理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 ?某污水提升泵站工艺设计?3 专业:给排水工程班级: 2021 学号:学生:指导教师:接受任务时间 2021.11.23教研室主任〔签名〕1.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及根本要求一.课程设计内容:〔A〕工程简介根据有关部门批准的建设任务书,拟在某镇修建污水管网工程,由于地势原因,污水需在进入污水厂之前设置污水提升泵站一座,根据本集镇可行性研究报告,泵站提升高度为20米,规模3万吨/日,试进行污水泵房工艺设计。
〔B〕设计资料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建筑防火设计标准水泵及水泵站设计标准自动喷水灭火设计标准电气设计标准〔C〕设计内容要求完成课程设计指导教师提供的课程设计任务书中污水泵站涉及给排水专业的施工图设计所需的全部内容,并提供其它相关专业相应的条件图等。
二.设计要求设计结束时,要求提交如下设计成果:〔一〕所有图纸均采用A3工程图,且不少于4张,并采用计算机出图;并对所需设备等参数进行相关计算,形成计算书,并装订成册。
要求说明书内容完整、条理清楚、计算参数选择合理、计算正确。
要求图纸内容能完整、正确地表达设计的内容,制图符合给水排水工程制图标准,给水排水管线与建筑线清楚,图面整洁。
〔二〕提供纸质成果一式两份〔按四川理工学院课程设计〔论文〕标准编撰〕;同时,提供电子文件一份〔通过电子邮件发给课程设计指导教师〕。
三.其他要求1、未注明事项,严格按四川理工学院课程设计〔论文〕管理要求完成,并注意图纸、论文题目名称要与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的设计〔论文〕题目一致。
2、课程设计任务书纸质文件最迟在提交课程设计成果前到指导教师处领取,并按要求装入课程设计论文中。
我的污水泵站课程设计NANCHANG UNIVERSITY水泵与水泵站课程设计说明书姓名:贾培星学号:5802111076班级:环境工程112班一、 设计课题某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一期设计规模为1×104m3/d ,二期设计规模为1×104m3/d ,污水提升泵房处地面标高为26米,进水管管底标高为20米,管径为DN800,假设进水管最大充满度为1。
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为:进水管→中格栅→集水井→提升泵站1→调节池→提升泵站2→循环厌氧池→A/O 池→二沉池→消毒池→排水堰→受纳水体。
调节池最高水位标高为30米,提升泵站至调节池的水平距离为15米,污水的时变化系数取2.0,中格栅水头损失0.2米,试设计提升泵站1。
如还要请你设计提升泵站2,那么还需要哪些条件?二、设计内容1. 水泵的选择该污水泵站选用集水井与机器间合建的矩形泵站。
(1)流量的确定因为污水的时变化系数取2.0,所以在考虑提升泵站1的流量应该按2×104m 3/d 选泵。
该泵站提升的设计流量为Q max =2×104m 3/d =834m 3/h 设计拟用3台泵(2用1备),则每台泵的设计流量为Q =Q max /2=834÷2=417m 3/h选泵前扬程的估算 水泵提升的静扬程为调节池最高水位(30m )与水泵集水井的最低水位2H 之差,集水井有效水深取2.0m ,在集水井最低水位m H H 0.212-=。
集水井最高水位1H 取进水管水位,进水管充满度为1,则1H ⨯1-0.2)m=20.6m,2H =(20.6-2)m=18.6m 。
静扬程静H水泵吸水管和压水管水头损失估算为1.5m,自由水头取1.0m,则水泵扬程为m m H H 9.130.1.5m 1=++=静(2)选泵 由Q=417m 33/s ,H=13.9m 可知,选用200WL Ⅰ594-15.2型水泵三台,型 号 流量Q/(L/s) 扬程H/m 转速n/(r/min) 轴功率W/KW 效率 %吸入口径 排出口径200WL Ⅰ 594 735 75 250 200 型号 功率(kw ) 电压(V ) 电流(A) 转速(r/min) 净重(kg ) YDT225M 34 380 1475 3352.吸、压水管路实际水头损失的计算及水泵扬程的核算(1)3/s ,吸水管选用DN=350mm 的铸铁管,压水管DN=250mm 的铸铁管,则压水管内流速为:v 压=4×Q π×D 2=(4×0.12π×0.252)=2.44m/s ,查《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一册知:1000i=;吸水管内流速为:v 吸=4×Qπ×D2=(4×0.12π×0.352)=1.25m/s,查《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一册知:1000i=;水泵的进出口直径分别为250mm,200mm,则水泵进出口流速为:v进口=2.44m/s v出口=3.82m/s(2)吸入管路水头损失计算吸水管上附件有:×350mm=525mm,1ξ=0.1;D350的90º弯头二个,2ξ=;D350的闸阀一个,3ξ=0.07;D350×250的偏心渐缩管一个,4ξ=0.18;吸水管局部水头损失为:h局部=∑ζv i22×g=(0.1+0.59×2+0.07)×1.252+0.18×2.4422×9.8m=0.16m设吸水管直线段管长3m,则吸水管沿程损失为:h沿程=il=6.521000×3m=0.02m吸水管总损失h1=(0.16+0.02)m=0.18m (3)压水管路损失压水管上附件有:D200×250的渐缩管一个,1ξ;D250的截止阀一个,2ξD250的闸阀一个,3ξ;D250的90º弯头两个,4ξ;则压水管路局部水头损失为:h局部=∑ζv i22×g=(0.17+4.5+0.08+0.58×2)×2.4422×9.8m=1.80m已知压水管长为12m,则h沿程=il=38.11000×15m=0.57m,则压水管总水头损失h2=(1.8+0.57)m=2.37m泵站内总水头损失Σh=h1+h2=(+2.37)m(4)水泵扬程校正H=H静+∑h+1.0=(11.4+2.55+1.0)m=14.95m<15.2m能够满足要求,故选泵合适。
大学污水泵站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污水泵站的基本原理与构成,包括泵站的分类、工作原理及主要组成部分。
2. 学生能够掌握污水泵站设计的基本流程和关键参数,如流量、扬程、泵的选型等。
3. 学生能够了解污水泵站在城市排水系统中的作用及其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相关理论知识,独立进行污水泵站的初步设计和计算。
2. 学生能够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等方式,分析并解决污水泵站在运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3. 学生能够运用专业软件或工具进行污水泵站设计和性能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污水泵站在环境保护和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2.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协调能力。
3. 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关注工程实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针对大学环境工程及相关专业高年级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课程旨在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运用所学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并培养其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污水泵站概述:介绍污水泵站的定义、分类、作用及其在城市排水系统中的重要性。
教材章节:第一章 绪论2. 污水泵站工作原理及主要组成部分:讲解污水泵站的工作原理,分析其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教材章节:第二章 污水泵站原理与构成3. 污水泵站设计原则与流程:阐述污水泵站设计的基本原则,介绍设计流程及各阶段的主要任务。
教材章节:第三章 污水泵站设计4. 污水泵站关键参数计算:讲解污水泵站设计中的关键参数(如流量、扬程、泵的选型等)的计算方法。
教材章节:第四章 污水泵站关键参数计算5. 污水泵站设备选型与应用:介绍污水泵站设备选型的原则,分析各类设备的优缺点及适用场景。
教材章节:第五章 污水泵站设备选型与应用6. 污水泵站运行与维护:讲解污水泵站的运行管理、维护保养及故障处理方法。
一、实训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成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泵站作为污水处理厂的关键组成部分,其设计直接影响到污水处理效率和环境效益。
为了提高学生对泵站设计理论的理解和实践能力,本次实训以某城市污水处理厂泵站设计为主题,通过对泵站的设计计算、设备选型、施工图绘制等内容的学习和实践,使学生深入了解泵站设计的基本流程和关键要点。
二、实训目的1. 掌握泵站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 学会进行泵站的水力计算和设备选型。
3. 熟悉泵站施工图的绘制和设计文件的编写。
4.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三、实训内容1. 设计基础资料及任务(1)城镇概况:A城镇位于东南沿海,北临B江,规划服务人口为19万人,远期规划发展到25万人。
(2)污水处理厂概况:该污水处理厂规划服务人口为19万人,出水进入B江。
(3)泵站设计任务:设计一座污水处理厂泵站,包括污水提升泵、雨水提升泵、污水输送泵等。
2. 设计资料的分析(1)水文资料:包括年降雨量、最大日降雨量、重现期等。
(2)地形资料:包括泵站所在地的地形地貌、高程等。
(3)水质资料:包括污水流量、污染物浓度等。
3. 泵站的设计计算(1)泵站水量计算:根据污水处理厂的规模和设计标准,计算泵站的设计流量。
(2)泵站扬程计算:根据泵站设计流量、地形高差、管道损失等因素,计算泵站的扬程。
(3)泵站设备选型:根据计算结果,选择合适的泵型、电机功率等。
4. 泵站各构筑物的设计(1)污水提升泵房设计:包括泵房结构设计、设备布置、管道布置等。
(2)雨水提升泵房设计:与污水提升泵房设计类似。
(3)污水输送泵房设计:包括泵房结构设计、设备布置、管道布置等。
5. 泵站施工图绘制(1)平面布置图:绘制泵站各构筑物的平面布置。
(2)立面图:绘制泵站各构筑物的立面图。
(3)剖面图:绘制泵站各构筑物的剖面图。
6. 设计文件编写(1)设计说明书:包括设计依据、设计参数、设计计算、设备选型等。
污水泵房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污水泵房的基本构成、工作原理及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2. 学生能掌握污水处理的基本流程,了解不同设备的功能和适用场景;3. 学生能描述污水泵房在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循环利用方面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污水泵房运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2. 学生能够运用图表、数据等工具对污水泵房的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并优化污水泵房运行方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和水资源节约的重要性,树立绿色环保意识;2. 学生通过学习污水泵房相关知识,激发对污水处理和环境保护的兴趣,增强社会责任感;3.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提高学生对污水泵房的认识。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的特点,课程内容以形象、直观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教学要求:教师需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实践操作等方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均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污水泵房概述:介绍污水泵房的定义、作用及其在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地位;- 教材章节:第一章 污水处理概述2. 污水泵房结构与工作原理:讲解污水泵房的基本结构、各部件功能及工作原理;- 教材章节:第二章 污水处理设施与设备3. 污水泵房设备选型与运行:分析不同类型污水泵的特点、选型依据及运行维护方法;- 教材章节:第三章 污水泵与水泵站4. 污水泵房在污水处理流程中的应用:探讨污水泵房在污水处理各阶段的作用及运行要求;- 教材章节:第四章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5. 污水泵房优化设计与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污水泵房优化设计的方法和措施;- 教材章节:第五章 污水处理工程实例6. 环保意识与污水资源化:强调污水泵房在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循环利用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材章节:第六章 污水处理与环境保护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1-2课时:污水泵房概述、结构与工作原理;第3-4课时:污水泵房设备选型与运行;第5-6课时:污水泵房在污水处理流程中的应用;第7-8课时:污水泵房优化设计与案例分析;第9课时:环保意识与污水资源化。
南昌污水泵站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南昌污水泵站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掌握污水泵站的设计和运行维护方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1.了解污水泵站的作用和分类。
2.掌握污水泵站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3.学习污水泵站的设计原则和运行维护方法。
4.了解我国污水泵站建设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5.能够分析污水泵站的运行状况,提出改进措施。
6.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水泵选型和参数计算。
7.具备污水泵站施工现场的操作能力和安全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增强学生对环保事业的关注,提高环保意识。
2.培养学生对污水泵站建设和运行维护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责任感,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污水泵站概述:介绍污水泵站的作用、分类和应用场景。
2.污水泵站组成:讲解污水泵站的主要组成部分,如水泵、管道、阀门、控制系统等。
3.污水泵站设计:学习污水泵站的设计原则、水泵选型、参数计算等。
4.污水泵站运行维护:介绍污水泵站的运行维护方法、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5.我国污水泵站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我国污水泵站建设的现状,探讨未来发展趋势。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1.讲授法:通过讲解污水泵站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污水泵站的运行维护情况和实际应用。
3.实验法:学生参观污水泵站,亲身体验污水泵站的运行和维护过程。
4.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污水泵站相关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专业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生动展示污水泵站的相关内容。
徐州皇家帝国工程学院环境工程学院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泵与泵站》课程设计题目:某污水提升泵站设计指导老师:顾晓斌学生:史小新专业:给水排水工程学号:8134班级: 09水-1班水泵与水泵站课程设计任务书福建工程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系给水排水教研室2009年11月《泵与泵站》课程设计任务书一、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泵和泵站课程设计,是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重要的集中性实践性环节之一。
该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在掌握水泵及水泵站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给、排水泵站的工艺设计步骤和设计方法,使学生所获得的专业理论知识加以系统化,整体化,以便于巩固和扩大所学的专业知识。
通过本课程设计还可以训练学生工程设计的基本技能,提高其设计计算能力、编写说明书的能力和工程图纸的表达能力。
基本要求: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严肃认真的学习和工作作风,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形成科学的研究方法。
2.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包括收集设计资料、综合分析问题、理论计算、数据处理、工程制图、文字表达等能力。
3.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得到较为全面的工程设计的初步训练。
4.掌握给、排水泵站设计的一般程序,学会灵活地处理复杂的工程问题。
5.学会编写“设计说明书”和“设计计算书”,按规范和标准绘制有关图纸。
6.本设计原则上是由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
二、设计内容1.确定泵站的设计流量和扬程,拟定选泵方案。
2.选择水泵和电动机(包括水泵型号、电动机型号、工作和备用泵台数等);3.确定水泵机组的基础尺寸;4.吸水管路和压水管路的设计计算(包括进出水管内的流速、管径、阀门等,压水管长度计算至泵房外1m);5.确定泵站内的附属设备,引水设备(如真空泵)、起重设备、排水泵等;6.泵站的平面布置;7.泵站的高程布置(包括水泵的基础、进出水管、泵轴、泵站地面等的标高);8.根据起重设备的型号,确定泵房的建筑高度;9.绘制泵站的平面图1张,剖面图1张,并列出主要设备表及材料表。
污水泵站课程设计说明书专业:给水排水工程班级:0803姓名:***学号:10指导老师:***1目录一.水泵的选择...............................................二.工艺设计.......................................................三.泵站内部平面布置及泵房平面尺寸...................................................四.扬程校核...................................................五.污水泵站的其它辅助设备...................................................六.参考资料...................................................2污水泵站工艺设计1.污水泵站设计资料污水泵站纳污区服务人口(任选一种)5(10、15)万人,生活污水量定额为150 L/(人·d)。
进水管管底高程为393.00米,管径(任选一种)600(800、1000、1200)毫米。
泵站设格栅、集水池、吸水管、泵机组、出水管。
出水管提升后的水面高程为408.00米,经(任选一种)300(320、380、400、450)米管长至处理构筑物。
泵站选定位置不受附近河道洪水的淹没和冲刷,泵站地坪高程为400.00米。
地质条件为粘砂土,地下水位最高高程为397.50米,最低为396.20米,地下水无侵蚀性,土壤冰冻深度为0.7米。
2.设计内容估算扬程、选择水泵、设计格栅间、设计集水池、设计吸水管和压水管、扬程校核;泵站平面布置和剖面布置(包括机组布置及辅助设施布置)。
33.成果要求成果包括:设计说明书、计算书一份;泵站平面草图(含构筑物尺寸)一张,泵站剖面草图(含构筑物高程)一张。
污水泵站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污水泵站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在城市排水系统中的作用;2. 学生能够掌握污水泵站关键设备的使用方法、运行维护及安全操作规程;3. 学生能够了解污水处理的基本过程及其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污水泵站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2.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污水泵站模型,展示其工作原理;3. 学生通过实地考察或案例分析,能够对污水泵站的运行效率进行初步评估。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识到污水泵站在保护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作用;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在实践活动中主动探究、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3.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的精神风貌。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属于工程技术类课程,结合实际污水泵站工程案例,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特点分析: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已具备一定的物理、化学基础知识,具备初步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课程内容要贴近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技能,同时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的方向。
二、教学内容1. 污水泵站概述:介绍污水泵站的概念、分类、作用以及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
教材章节:第一章 污水泵站概述2. 污水泵站结构与工作原理:讲解污水泵站的组成结构、工作流程及关键设备。
教材章节:第二章 污水泵站结构与工作原理3. 污水泵站设备及其运行维护:详细介绍泵站主要设备的功能、选型、运行维护及安全操作规程。
教材章节:第三章 污水泵站设备与运行维护4. 污水处理技术:概述污水处理的基本过程、技术方法及其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四章 污水处理技术5. 案例分析与实践:通过污水泵站实际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实地考察或模型设计。
教材章节:第五章 案例分析与实践6. 污水泵站运行评估:教授学生如何对污水泵站的运行效率进行评估,并提出改进措施。
污水提升泵站设计-课程设计一、污水提升泵站设计课程简介污水提升泵站设计课程是一门基于技术的课程,主要讲授关于污水提升泵站设计的方法和技术,重点在于污水提升泵站的设计理念、设计规范、设计步骤及工程实施等相关内容。
课程包括污水提升泵站的设计原理、结构设计、性能评价、运行特性及运行调整等。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污水提升泵站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能够利用计算机模拟污水提升泵站的设计及运行,从而提高污水提升泵站的设计水平。
二、污水提升泵站设计课程内容1. 污水提升泵站设计原理:污水提升泵站设计的基本原理,对污水提升泵站设计及运行有重要影响的因素,污水提升泵站设计的基本流程;2. 结构设计:污水提升泵站的结构类型,结构布置形式,污水提升泵站的功能区划,污水提升泵站构成部件的材料及尺寸选择;3. 性能评价:污水提升泵站的抗腐蚀性能、耐磨性能、耐热性能、抗冲击性能、抗压性能评价;4. 运行特性及运行调整:污水提升泵站的水力学特性、流量和压力特性、泵性能特性、运行特性及运行调整;5. 污水提升泵站的计算机模拟:利用计算机模拟污水提升泵站的运行特性,从而提高污水提升泵站的设计水平。
三、污水提升泵站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1. 教师教学:教师通过讲解、演示、讨论等方式,向学生传授污水提升泵站设计的知识及技能;2. 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况,在实验室中模拟污水提升泵站的设计及运行,增强学生认识污水提升泵站设计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3. 计算机模拟:利用计算机模拟污水提升泵站的设计及运行,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4. 现场实习:学生到污水提升泵站实习,熟悉污水提升泵站的设计及运行,从而巩固所学知识,增强对污水提升泵站设计的认识;5. 论文写作:学生可以利用所学知识,完成有关污水提升泵站设计的论文,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
四、污水提升泵站设计课程的教学任务1. 培养学生熟悉污水提升泵站设计的基本原理,掌握污水提升泵站设计的基本方法;2. 培养学生熟悉污水提升泵站的结构设计、性能评价、运行特性及运行调整等内容;3. 培养学生能够利用计算机模拟污水提升泵站的设计及运行;4. 培养学生能够结合实际情况,完成污水提升泵站的设计及运行;5. 培养学生具有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和写作能力;6. 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污水泵站课程设计过程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污水泵站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掌握泵站的主要组成部分和运行机制,培养学生对污水泵站工程设计的兴趣和责任感。
1.了解污水泵站的概念和作用;2.掌握泵站的主要组成部分,如泵、管道、阀门等;3.理解泵站的工作原理和运行机制;4.了解污水泵站在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场景。
5.能够分析污水泵站的设计要求和参数;6.能够绘制简单的污水泵站流程图;7.能够计算泵站的主要设备参数。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污水泵站工程设计的兴趣;2.培养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污水泵站的概念、工作原理、主要组成部分和应用场景。
1.污水泵站的概念:介绍污水泵站的定义、功能和重要性。
2.工作原理:讲解泵站的工作原理,包括泵的选型、管道布置、阀门控制等。
3.主要组成部分:介绍泵、管道、阀门等主要设备的作用和选型要求。
4.应用场景:阐述污水泵站在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场景,如污水处理、雨水排放等。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解污水泵站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案例,让学生了解污水泵站的实际运行情况。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资源本节课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1.教材:选用正规出版的污水泵站相关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2.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图片、视频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实验设备:安排实验室参观或实验操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污水泵站的运行情况。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个部分,以确保评估的客观性和全面性。
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
2.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题目,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包括污水泵站的设计计算、流程图绘制等。
污水泵泵站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污水泵泵站的基本构成、工作原理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2. 学生能掌握污水泵泵站设计的相关参数,如流量、扬程、泵的选型等;3. 学生能了解污水泵泵站运行过程中涉及的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知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污水泵泵站工程案例,提出优化设计方案;2. 学生能通过小组合作,设计简单的污水泵泵站,并运用技术图纸进行表达;3. 学生能运用污水泵泵站相关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污水处理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增强环保意识,认识到污水处理的重要性,树立绿色生活观念;2.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增强沟通与交流能力;3.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动手能力,激发对工程技术的兴趣和热情。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污水泵泵站工程实际,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污水泵泵站相关知识,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污水泵泵站概述:介绍污水泵泵站的概念、分类、作用及其在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地位;- 教材章节:第一章 污水泵泵站概述2. 污水泵泵站工作原理与构成:讲解污水泵泵站的工作原理、主要设备及其功能;- 教材章节:第二章 污水泵泵站工作原理与构成3. 污水泵泵站设计参数:阐述污水泵泵站设计中的关键参数,如流量、扬程、泵的选型等;- 教材章节:第三章 污水泵泵站设计参数4. 污水泵泵站设计与优化:分析污水泵泵站设计方法,探讨优化设计方案;- 教材章节:第四章 污水泵泵站设计与优化5. 污水泵泵站环保与节能减排:介绍污水泵泵站在运行过程中的环保措施,探讨节能减排技术;- 教材章节:第五章 污水泵泵站环保与节能减排6. 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分析典型污水泵泵站工程案例,开展实践操作,设计简单的污水泵泵站;- 教材章节:第六章 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教学内容按照课程目标进行科学性和系统性的组织,明确教学大纲和进度安排,确保学生能够逐步掌握污水泵泵站相关知识,培养其实践操作能力。
生活污水提升泵站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生活污水的来源、分类及处理方式,掌握污水处理的基本流程;2. 理解提升泵站的作用、结构及其工作原理,了解不同类型泵站的特点;3. 掌握泵站设计与施工的基本要求,了解泵站运行与维护的相关知识。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生活污水的处理需求,选择合适的泵站设计参数;2. 能够运用图纸和模型展示提升泵站的结构及工作原理;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提升泵站的设计、施工、运行与维护提出改进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责任感,提高环保意识;2. 增强学生工程建设的职业认同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工程技术类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生活污水处理及提升泵站设计与施工的基本知识。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八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化学基础知识,对工程实践有浓厚兴趣,动手能力强。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案例,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生活污水概述- 污水来源、分类及处理意义- 污水处理基本流程与工艺2. 提升泵站基本知识- 提升泵站作用、结构与工作原理- 不同类型泵站特点及应用场景3. 泵站设计与施工- 泵站设计参数选择与计算- 泵站施工技术要求与质量控制4. 泵站运行与维护- 泵站运行管理要点- 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方法- 泵站维护保养措施5. 实践教学环节- 污水处理流程实验操作- 提升泵站模型制作与演示- 泵站设计与施工方案编写教材章节关联:- 生活污水概述:第二章“水污染与污水处理”- 提升泵站基本知识:第三章“给排水工程”- 泵站设计与施工:第四章“泵站设计与施工技术”- 泵站运行与维护:第五章“泵站运行与维护”教学进度安排:- 生活污水概述:2课时- 提升泵站基本知识:3课时- 泵站设计与施工:4课时- 泵站运行与维护:3课时- 实践教学环节:4课时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实践环节,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泵与泵站污水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泵与泵站在污水处理中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理解不同类型泵的工作机制及其适用范围。
2.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泵站系统的设计要点,包括泵的选择、布置及运行维护等。
3. 帮助学生了解污水处理过程中泵站的作用,以及与之相关的流体力学和水质工程知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泵与泵站知识解决实际污水处理问题的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泵站设计和运行优化。
2. 提高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实验操作等方式,分析泵站系统故障并提出改进措施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利用的责任感,增强其在日常生活中的节能环保意识。
2. 激发学生对泵与泵站工程领域的兴趣,引导其树立投身于环保事业的职业理想。
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其在面对工程问题时勇于探索、积极创新的精神风貌。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结合理论教学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流体力学和水质工程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操作,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达到上述具体、可衡量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泵的基础知识:泵的分类、工作原理、性能参数及泵的选用原则,重点讲解离心泵、轴流泵和混流泵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二章《泵与泵站概述》2. 泵站系统设计:泵站工艺流程、泵的选择与布置、泵站的运行维护与管理,结合实例分析泵站系统设计要点。
教材章节:第三章《泵站设计与布置》3. 污水处理中泵站的作用:泵站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关键地位,涉及流体力学、水质工程等相关知识。
教材章节:第四章《泵站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4. 泵站系统优化与运行管理:介绍泵站系统优化方法、运行管理策略,以及故障分析与处理。
教材章节:第五章《泵站运行管理与优化》5.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进行泵站现场参观、实验操作,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烟台大学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泵与泵站》课程设计计算书题目:某污水中途泵站设计指导老师:牟晓蕾学生:马镇专业:给水排水工程学号:201159503128班级:土113-1已知题目 某污水管网中途泵站设计资料:(1)某城镇污水干管由于埋深过大需设置中途泵站,污水干管平均日污水量见参数表; (2)泵站地面标高、泵站前污水管道末端检查井内底标高、下游出水检查井内底标高均见参数表:(3)泵站至出水检查井管长(即压力管段)见参数表;表1 污水管网参数表 (一:计算流量、初算扬程,设计流量采用最高日最高时污水量。
已知平均日流量Q =2.6万吨=300.93L/s 用内插法求污水总量变化系数Kz :1000-500300.93-500=1.3-1.4-1.4Kz 得Kz=1.4 得出最高日最高时污水量mQ =Kz ⨯Q =1.4⨯300.93=421.30L/s=1516.683m /h一般大型泵站(污水量>5000立方米)应设3~4套机组,压水管的流速一般不小于1.5m/s ,每台水泵的压水管上应装置阀门。
由给水排水设计手册可查的,选择DN500-V2.16-1000i12.3铸铁管。
污水泵站的管道易受腐蚀,一般避免使用钢管,钢管的抗腐蚀能力较差,所以不选钢管。
扬程计算:H=Hs+h根据设计手册,取2m 的安全水头,且局部损失按沿程损失的30%来计算----《建筑给排水规范》 泵站外压水管线水头损失:fm=h h h+=(1+0.3)⨯12.3⨯10^(-3)⨯551.00=8.81m静水扬程Hst=H(出口)-H(入口)=17.32-10.20m=7.12m所以设计扬程H=7.12+8.81+2m=17.93m二、选泵选泵的要求是在满足最大排水量的条件下,减少投资,节约电耗,运行安全可靠,维护管理方便,最好选同型号的泵,这样对设备的购置,设备与配件的备用,安装施工,维护检修都有利。
一般大型泵站(污水量>5000立方米)设3~4套机组,压水管的流速一般不小于1.5m/s ,每台水泵的压水管设止回阀、闸阀。
污水厂课程设计泵房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泵房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以及其在污水厂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学习,学生应能理解泵房的设计和运行原理,掌握不同类型泵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了解泵房在污水厂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1.了解泵房的基本概念和结构。
2.掌握泵的工作原理和分类。
3.了解泵房在污水厂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技能目标包括:1.能够分析泵的工作性能和参数。
2.能够评估泵房的设计和运行效果。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对污水厂和泵房工作的兴趣和尊重。
2.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泵房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不同类型泵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泵房的基本概念和结构:介绍泵房的定义、功能和常见结构组成。
2.泵的工作原理和分类:讲解泵的工作原理,包括离心泵、轴流泵、混流泵等常见类型的泵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
3.泵房在污水厂中的作用和重要性:介绍泵房在污水厂中的作用,包括污水提升、水质保持和污泥处理等方面。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泵房的基本概念、结构和泵的工作原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泵房在污水厂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3.实验法:通过实验室的实验操作,使学生亲自体验泵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适合污水厂课程设计的泵房相关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体验。
4.实验设备:准备实验所需的泵房模型和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