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48+32)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施工阶段及运营阶段的常规设计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93.90 KB
- 文档页数:25
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编制原则、编制范围 (1)第一节编制依据 (1)第二节编制原则 (1)第三节编制范围 (2)第二章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数量 (2)第一节工程概况 (2)第二节主要工程数量 (3)第三章组织机构及人员、设备配备 (4)第四章施工方案 (6)第一节总体施工方案 (6)第二节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6)一、连续梁施工方案 (6)二、总体施工工艺流程 (8)三、各分项工程进度安排 (8)四、支座安装 (11)五、混凝土泵送设备及管道的选择、布置 (13)六、0#块施工 (14)七、悬臂浇注梁段施工 (21)八、箱梁边跨现浇段施工 (26)九、挂篮拆除 (30)十、箱梁合龙段施工 (30)十一、箱梁悬臂施工线型控制 (33)第四章总体施工计划 (36)第一节主跨桥墩施工 (36)第二节边跨桥墩施工 (37)×××××××××× - 1 -第三节挂篮施工 (37)第四节合龙段施工 (38)第五章施工工艺及措施 (39)第一节挂篮拼装施工工艺及措施 (39)第二节普通钢筋及预埋件施工工艺及措施 (43)第三节混凝土泵送施工工艺及措施 (44)第四节预应力工程施工工艺及措施 (45)第五节混凝土施工工艺及措施 (57)第六节合龙段施工工艺及措施 (58)第六章安全质量保证措施 (60)第一节安全保证措施 (60)第二节质量保证措施 (68)第三节冬季、雨季施工安排及措施 (73)第七章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保证措施 (75)第一节施工环保、水保目标 (76)第二节施工环保、水土保持体系 (76)第三节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 (76)第四节施工环保、水保组织措施 (77)第五节施工环保、水保综合措施 (78)第八章计算资料 (80)第一节 0号块托架检算资料 (80)第二节墩梁临时固结计算资料 (97)第三节菱形挂篮支架计算资料 (103)第四节边跨现浇段支架计算资料 (118)第五节临时锁定工字钢检算 (121)第九章附件 (127)×××××××××× - 2 -第一章编制依据、编制原则、编制范围第一节编制依据一、施工图纸1、《无砟轨道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双线) 跨度:(32+48+32)m(悬灌)》二设桥参(土一)(2010)-L42-48W-1;2、《铁路常用跨度连续梁TJGZ-LX支座安装图》图号:×××××;3、《铁路综合接地系统》图号:通号(2009)9301;4、×××××特大桥桥梁施工图;二、施工指南以及验收标准1、《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2、《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2-2010);3、《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4、《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5、《铁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刚构)悬臂浇筑施工技术指南》TZ324-2010;6、《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 ;三、相关资料文件第二节编制原则1、切实遵守落实招、投标文件,承包合同,设计图纸中的内容。
CONTENTS概要1桥梁概况及一般截面2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分析顺序3使用的材料及其容许应力4荷载5设置操作环境6定义材料和截面7定义截面8定义材料的时间依存性并连接9建立结构模型12定义结构组、边界条件组和荷载组13输入边界条件16输入荷载17输入恒荷载18输入钢束特性值19输入钢束形状20输入钢束预应力荷载23定义施工阶段25输入移动荷载数据30运行分析34查看分析结果35通过图形查看应力35定义荷载组合39利用荷载组合查看应力40查看钢束的分析结果44查看荷载组合条件下的内力471概要本例题使用一个简单的两跨连续梁模型(图1)来重点介绍MIDAS/Civil 的施工阶段分析功能、钢束预应力荷载的输入方法以及查看分析结果的方法等。
主要包括分析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时定义钢束特性、钢束形状、输入预应力荷载、定义施工阶段等的方法,以及在分析结果中查看徐变和收缩、钢束预应力等引起的结构的应力和内力变化特性的步骤和方法。
图1. 分析模型桥梁概况及一般截面分析模型为一个两跨连续梁,其钢束的布置如图2所示,分为两个阶段来施工。
桥梁形式:两跨连续的预应力混凝土梁桥梁长度:L = 2@30 = 60.0 m图2. 立面图和剖面图2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分析步骤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分析步骤如下。
1.定义材料和截面2.建立结构模型3.输入荷载恒荷载钢束特性和形状钢束预应力荷载4.定义施工阶段5.输入移动荷载数据6.运行结构分析7.查看结果34使用的材料及其容许应力❑ 混凝土设计强度:2ck cm /k gf 400=f 初期抗压强度:2ci cm /k gf 270=f弹性模量:Ec=3,000Wc1.5 √fck+ 70,000 = 3.07×105kgf/cm 2 容许应力:❑预应力钢束 (KSD 7002 SWPC 7B-Φ15.2mm (0.6˝strand)屈服强度: 2py mm /k gf 160=f →strand /tonf 6.22=P y 抗拉强度: 2pu mm /k gf 190=f →strand /tonf 6.26=P u 截面面积: 2387.1cm A p = 弹性模量: 26p cm /k gf 10×0.2=E 张拉 力: fpi=0.7fpu=133kgf/mm 2 锚固装置滑动: mm 6=s Δ 磨擦系数: rad /30.0=μ m /006.0=k5荷载❑ 恒荷载自重在程序中按自重输入❑预应力钢束(φ15.2 mm ×31 (φ0.6˝- 31))截面面积 : Au = 1.387 × 31 = 42.997 cm 2 孔道直径 : 133 mm 张拉力 : 抗拉强度的70%fpj = 0.7 fpu = 13,300 kgf/cm 2 Pi = Au × fpj = 405.8 tonf 张拉后的瞬间损失(程序自动计算)摩擦损失 :)(0)(kL X e P P +⋅=μα30.0=μ, 006.0=k 锚固装置滑动引起的损失 : mm 6=I Δc 弹性收缩引起的损失 : 损失量 SP P E A f P ⋅∆=∆ 最终损失(程序自动计算)钢束的松弛(Relaxation ) 徐变和收缩引起的损失❑徐变和收缩条件水泥 : 普通硅酸盐水泥长期荷载作用时混凝土的材龄 : =o t 5天 混凝土与大气接触时的材龄 : =s t 3天 相对湿度 : %70=RH 大气或养护温度 : C °20=T 适用规范 : CEB-FIP 徐变系数 : 程序计算 混凝土收缩变形率 : 程序计算❑活荷载适用规范:城市桥梁设计荷载规范 荷载种类:C-ALC-AD(20)6设置操作环境打开新文件(新项目),以 ‘PSC beam ’ 为名保存(保存)。
32+48+32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桥梁施工控制要点分析发布时间:2021-06-10T12:06:26.857Z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1年2期作者:庄岩[导读] 我国大型桥梁工程发展紧随经济建设发展需求,桥梁工程在公路、铁路运输事业建设中的占比较大且为我国经济繁荣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庄岩中铁九局七公司机场路二通道一期工程二分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50000摘要我国大型桥梁工程发展紧随经济建设发展需求,桥梁工程在公路、铁路运输事业建设中的占比较大且为我国经济繁荣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本文将以(32+48+32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桥梁现场施工为研究要点深入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及对目前国内外预应力连续桥梁发展现状,积极探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桥梁施工控制要点。
关键词:预应力;连续桥梁;施工;控制要点;0 前言我国经济腾飞式的发展为桥梁工程的创新性应用与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契机,大型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桥梁设计及施工技术手段越来越完善,新型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桥梁的建设里程及建设质量都在为我国公共交通运输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 工程概况新建通辽至京沈高铁新民北站铁路通辽特大桥跨市政道路(32+48+32)m应力混凝土连续梁位于里程DK192+573.76~DK192+687.06处,全长113.3m。
三跨连续梁桥墩为184#~187#,其中第184~187孔梁上跨市政道路,为48m主跨,与市政道路夹角为94度24分,相交处对应公路里程为DK192+631.22。
本联连续梁梁部为后张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单箱单室变截面连续梁。
梁部全长113.3m,计算跨度32+48+32m,中支点处梁高3.49m,边跨9.55m直线段梁高为2.89m,梁底下缘按曲线变化,边支座中心线至梁端0.55m。
箱梁顶宽12.2m,箱梁底宽5.98m,顶板厚度除梁端附近外均为43cm,底板厚度30至800cm,按直线线性变化,腹板厚40—90cm,按直线线性变化。
32m+48m+32m连续箱梁施工方案编制:审核:批准:32m+48m+32m连续箱梁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本连续梁位于xxx特大桥的14#~17#墩之间,梁全长113.2m,一联三孔(32+48+32) m预应力混凝土单线连续箱梁。
采用桩基承台式基础,主墩15#和16#基础采用单墩10根深为44m 的φ1.25m钻孔灌注桩,承台尺寸8.1m×12.5m×2.5m ,加台尺寸4.4m ×7.6m×1.0m,墩身为圆端形实体墩,高为8.5m。
边墩14#基础采用单墩6根深为41mφ1.0m钻孔灌注桩,承台尺寸5m×7.6m×2.0m,17#基础采用单墩6根深为43m的φ1.0m钻孔灌注桩,承台尺寸5m ×7.6m×2.0m,为单层承台,墩身为圆端形实体墩,高度分别为8.5m 和8.4m(含2m和1.9m高顶帽)。
1.1.箱梁结构形式梁体为单箱单室、直腹板形式,箱梁顶宽7.2m,箱梁底宽5m~5.5m。
顶板厚度除梁端附近外均为32cm,底板由跨中的40cm按二次抛物线变化至根部的60cm,腹板厚45~60~70cm,底板宽度3.8m。
全联在端支点、中跨跨中及中支点处共设5道横隔板,横隔板厚度:边支座处1.0m,中支座处1.5m,中跨跨中0.5m,横隔板设有孔洞,供检查人员通过。
梁全长113.2m,计算跨度为(32+48+32)m,边支座中心线至梁端0.6m,梁高沿纵向按二次抛物线变化,中支点梁高3.5m,边支座及跨中梁高2.5m,中跨跨中直线段长8.4m,边跨直线段长12.8m。
1.2.主要技术参数(见附图1.1)1.3.主要工程数量表1.1 主要工程数量表2、施工计划本连续梁悬臂浇筑施工技术标准高、难度大、要求严。
而该连续梁所处的尹曹庄跨311省道特大桥是邯黄铁路的重点和控制工程。
能不能保证架梁、铺轨按时顺利进行,本连续梁施工至关重要。
府河跨南堤(32+48+32)m连续梁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案1 概述府河特大桥中心里程为DK6+385.28,南堤1-(32+48+32)m无砟轨道预应力混凝土双线连续梁起讫点桩号为DK7+233.965~DK7+347.165。
32+48+32m箱梁为三向预应力连续梁,其横断面为单箱单室,梁高2.70~3.60m。
端支座处及边跨直线段和跨中截面中心处为2.53m,中支点处梁高3.43m,梁高按圆曲线变化,圆曲线半径R=257.256m;桥面组成为防护墙内侧宽度8.4m,防护墙外翼缘板宽度各1.35m。
全桥箱梁顶宽11.6m;边支点处箱梁底宽6.5m,中支点处箱梁底宽5.986m。
箱梁横截面为单箱单室斜腹板;腹板斜率为1:3.5。
顶板厚40cm,腹板厚分别为50cm、70cm、90cm,底板厚由跨中30cm按圆曲线变化至中支点梁根部的70cm,中支点处加厚到100cm;全桥共设5道横隔梁,分别设于中支点、端支点和中间跨跨中截面。
中支点处设置1.5m的横隔梁,边支点处设置厚1.1m的端隔梁,跨中合拢段设置厚0.6m 的中隔梁。
隔板设有孔洞,供检查人员通过。
梁的截面形式如图2.1-1图2.1-1 梁的截面图连续箱梁浇筑使用C50高性能砼,一联总方量为1313m3,其中底板混凝土为372.88m3,腹板部分混凝土为374.6m3,顶板及翼缘板部分混凝土为590.68m3,全桥混凝土一次性浇筑完成。
2 混凝土浇筑前准备及检查2.1 各类材料准备及检查⑴砼原材料准备料场内配备充足的骨料,混凝土原材料进场后,应对原材料的品种、规格、数量以及质量证明书等进行验收核查,并按有关标准的规定取样和复验。
经检验合格的原材料方可进场。
对于检验不合格的原材料,应按有关规定清除出场。
混凝土用水泥、粉煤灰、外加剂等采用散料仓分别存储。
储存散装水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降低水泥的温度或防止水泥升温。
碎石使用之前必须进行水洗,首先可以降低含泥量及粉尘含量,确保混凝土质量。
挂篮拼装、走行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盘锦至营口铁路客运专线盘锦特大桥,35#~38#墩挂篮悬浇连续箱梁位于盘锦市境内,中心里程为DK30+563.3全长113.5m,该段线路位于直线段,中跨36#~37 #长48m 跨越双台子河主河道。
基础为钻孔桩基础35#桩长47m共10根、36#桩长55m共16根、37#桩长53m共16根、38#桩长48m共10根。
二层矩形承台,35#、38#第一层台尺寸12.5×8.1×2.5m,二层台尺寸8.2×4.1×1.5m;36#、37#第一层台尺寸12.5×12.5×3m,二层台尺寸6.6×9.4×2m;35#~38#墩身高度分别在11.5 m、17 m、17 m、8.5m。
梁体为单箱单室、斜腹板、变高度、变截面结构,箱梁顶宽12.0m,箱梁底宽5.0~5.5m,顶板厚度除梁端为60cm外均为40cm,底板厚度40~80cm,按折线变化,其中端支点底板厚度为60cm;腹板厚48~60~80cm,厚度按折线变化,中支点处腹板局部加厚到145cm,端支点处腹板厚为60cm,全联在端支点,中跨跨中及中支点处共设5道横隔板,横隔板设有孔洞,供检查人员通过。
桥面宽度:防护墙内侧净宽8m,桥上人行道栏杆内侧净宽11.9m,桥面板宽12.0m,桥梁建筑总宽12.28m。
梁全长113.5m,计算跨度为(32+48+32)m,中支点处梁高4.05m,跨中8.4m直线段,边跨12.95m 直线段,梁高为3.05m,梁底下缘按二次抛物线变化,边支座中心线至梁端0.75m.1.1分部分项工程概况盘锦特大桥跨双台子河道(32+48+32)m连续梁采用菱形挂篮悬臂施工,0#块长6m不满足挂篮的施工需求,故根据总体施组安排采取0#块和1#块在托架上浇筑的浇筑形式,2~6#块采用挂篮悬臂现浇混凝土。
2、编制依据1、现场实际勘察资料。
毕业设计(论文) 纸N0:1摘要本毕业设计主要是关于大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上部结构的设计。
与同等跨径的简支梁桥相比,连续梁桥的截面控制弯距得以减小,同时由于采用了平衡悬臂施工方法,使桥梁单跨跨径得以增大,从而在近二十余年来连续梁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受时间和个人能力的限制,本次毕业设计没有具体涉及到下部结构、横向预应力及竖向预应力的设计。
设计桥梁跨度为76+133+76m,单箱单室,分为2车道,桥面宽12m。
主梁施工采用悬臂挂篮施工,对称平衡浇筑混凝土。
施工分为17个阶段:第一阶段:施工下部结构并浇筑墩顶18#、19#、49#、50#段及边跨满堂支架现浇靠近边支座梁段;第二至第十五阶段:悬臂对称平衡浇筑混凝土;第十六阶段:边跨合龙及中跨合龙;第十七阶段:拆除挂篮设施,加载二期恒载,运营阶段。
本桥设4个支座,其中第2个支座为固定铰接支座,其余均为活动铰接支座。
设计过程如下:首先,要确定主梁主要构造及细部尺寸,它必须与桥梁的规定和施工保持一致,考虑到抗弯刚度及抗扭刚度的影响,设计采用箱形梁。
主梁的高度呈二次抛物线变化,因为二次抛物线近似于连续梁桥弯距的变化曲线。
墩顶截面通过腹板、底板的加厚以及设置横隔梁强度得以加强,底板厚度呈二次抛物线变化,腹板厚度呈线性变化,腹板厚度为0.5m~0.7m,底板厚度为0.3~0.9m,顶板厚度沿全桥保持不变,均为0.25m。
其次,利用BSAS电算软件分析内力结构总的内力(包括恒载和活载的内力计算)。
用于计算的内力组合结果也由BSAS电算软件计算而得,从而估算出纵向预应力筋的数目,然后再布置预应力钢丝束。
再次,计算预应力损失及次内力,次内力包括先期预应力徐变次内力、毕业设计(论文) 纸N0:2后期合拢预应力索产生的弹性次内力、先期恒载徐变次内力、局部温度变化次内力、支座不均匀沉降次内力。
同时还需要进行截面强度计算,包括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最后,完成图纸的绘制及计算报告书。
新建铁路鲁南高速铁路临沂至曲阜段LQTJ-3标段鹿鸣庄特大桥(32+48+32)m连续梁专项施工方案编制: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批准:___________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鲁南高铁LQTJ-3标项目经理部二○一七年三月目录鹿鸣庄大桥(32+48+32) m连续梁专项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与编制原则1.1编制依据1)指挥部下发的有关梁部设计图纸及资料。
①《鹿鸣庄特大桥》施工图,图号:鲁南临曲施桥-35;②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双线)(跨度(32+48+32)m,图号:通桥(2015)2368A-Ⅰ-1);《铁路综合接地系统》,图号:通号(2009)9301。
2)标段总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3)鲁南高速铁路本段现场调查资料及以往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4)现行铁道部有关技术指南、规程、验标和技术条件等。
表1 标准规范明细表序号标准规范名称标准号发布文号1 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 铁建设[2010]255号2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 铁建设[2009]196号3 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TB10106-2010 铁建设[2010]126号4 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3-2009 铁建设[2009]181号5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6 铁路混凝土梁支架法现浇施工技术规程TB10110-2011 铁建设[2011]156号铁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刚构)悬臂浇筑7TZ324-2010施工技术指南Q/CR9603-铁总建设[2015]80号8 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规程20159 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2-2010 铁建设[2010]240号序号标准规范名称标准号发布文号10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铁建设[2010]240号1.2编制原则1.2.1 坚持“质量第一、信誉至上”的原则,严格遵守并落实执行设计文件、技术规范及验收标准,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1.2.2 狠抓施工计划,坚持节点工期不动摇的原则,采用流水施工方法,组织有节奏、均衡、连续的施工;确保架梁工期不受影响,实现铁路总公司,鲁南公司的工期目标。
东阳江特大桥跨东阳江(32+48+48+32)m 连续梁施工方案项目总工:项目经理: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金温扩能改造工程第二项目经理部二〇一一年四月东阳江特大桥跨东阳江(32+48+48+32)m 连续梁施工方案文件编号::JWSG1-ZTSJ2-SGFA-4版号:受控编号:修改状态:编制:复核:审核:批准:有效状态: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金温扩能改造工程第二项目经理部二〇一一年四月目录1、编制依据、编制范围: (1)1.1、编制依据 (1)1.2、编制范围 (1)2、工程概况: (1)2.1、地理位臵 (1)2.2、工程地质 (1)2.3、气象、水文 (2)2.4、设计技术标准 (3)2.5、设计概况 (3)2.6、主要工程数量 (4)3、管理目标 (4)3.1、质量目标 (4)3.2、安全生产目标 (4)3.3、工期目标 (4)3.4、环境保护目标 (5)3.5、职业健康目标 (5)4、总体施工部署 (5)4.1、总体施工方案 (5)4.2、施工任务划分 (5)4.3、工期安排 (7)4.4、临时工程布臵 (8)5、项目组织机构 (8)5.1、施工组织: (8)5.2、组织机构: (8)6、施工准备 (9)6.1、物资供应 (9)6.2、工程试验 (10)6.3、施工测量 (10)6.4、技术准备 (10)7、主要工序施工方案 (10)7.1、0号段施工 (10)7.2、悬臂梁段施工 (26)7.3、边跨现浇段施工 (43)7.4、合龙段施工及体系转换 (45)8、资源配臵 (49)8.1、劳动力配臵 (49)8.2、机械、设备配臵 (50)8.3、主要材料配臵 (51)9、质量保证措施 (52)9.1试验工作的质量保证措施 (52)9.2测量工作的质量保证措施 (52)9.3模板及支架质量保证措施 (52)9.4钢筋加工及安装质量保证措施 (53)9.5混凝土质量保证措施 (53)9.6挂篮行走质量保证措施 (54)9.7连续梁节段质量保证措施 (54)10、安全保证措施 (54)10.1安全保证体系 (54)10.2安全保证措施 (55)11、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60)12、环境保护措施 (61)13、应急预案 (62)13.1、应急指挥机构 (62)13.2、触电应急预案 (63)13.3、高处坠落应急预案 (63)13.4、火灾应急预案 (63)13.5、防汛应急预案 (64)13.6、防台风应急预案 (64)14、附件、附图 (65)附件1:0#段、边跨现浇段支架及临时支墩检算书 (65)附件2:连续梁挂篮受力检算书 (65)附件3: 梁底理论立模标高计算表。
32+48+32m悬臂连续梁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跨青银高速公路特大桥京石客专石枢石桥-02-Ⅲ》(2)《有碴轨道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设计图(通桥(2008)2261A-Ⅴ)》(3)《客运专线铁路常用跨度梁桥面附属设施(通桥(2006)8388)》(4)《跨青银高速公路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5)《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3-2005)。
(6)《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
(7)《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8)《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
(9)《铁路桥梁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10)《铁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道压浆技术条件》(TB/T3192-2008)(11)《铁路预应力筋用夹片式锚具、夹具和连接器技术条》(TB/T3193-2008)2、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数量2.1工程概况2.1.1跨青银高速公路特大桥在DK10+970处跨越232省道,设计跨越232省道采用32+48+32m预应力混凝土变高度连续箱梁,连续梁的桥墩为92#、93#、94#、95#墩,92#墩高5.5米(不含墩帽)、93#墩高10.5米、94#墩高7.5米、95#墩高6.0米(不含墩帽)。
2.1.2梁体为单箱单室、变高度、变截面结构。
箱梁顶宽12.2m,箱梁底宽5.56m 至5.74m。
顶板厚度除梁端附近外均为43cm,底板厚度30cm至60cm,按直线线形变化,腹板厚40cm至70cm,按折线变化。
全梁在端支点、中跨及中支点处共设5个横隔板,横隔板设有空洞,供检查人员通过。
2.1.3桥面宽度:挡碴墙内侧净宽9.0m,桥上人行道栏杆内侧净宽12.2m,桥面板宽12.2m。
2.1.4梁全长为113.1m,计算跨度为32+48+32m,中支点处梁高3.49m,跨中16m直线段及边跨9.55m直线段梁高为2.89m,边支座中心线至梁段0.55m。
新建铁路京沪高铁JHTJ5标麒麟新城特大桥32+48+32连续梁预应力施工方案编制:复核:审批:中铁三局京沪高速铁路土建工程五标段项目经理部2009—7-10一、概述麒麟新城特大桥全长618。
05m,共设19个墩台。
桥跨形式为15×32m简支箱梁+(32+48+32)m连续梁。
其中无碴轨道后张法预应力砼连续梁采用膺架法施工。
连续梁预应力筋采用1×7-15.2—1860—GB/T5224-2003预应力钢绞线,锚固体系为自锚式拉丝体系。
(32+48+32)m连续梁在底、腹、顶板处布置钢绞线。
(32+48+32)m连续梁使用12-7φ5钢绞线61.91吨。
预应力管道采用金属波纹管成孔,张拉程序采用预、终两阶段张拉。
二、施工组织机构施工管理组织机构见施工管理组织机构图。
三、机械配备见“预应力施工主要机械设备配备表”四、劳动组织施工初期计划安排20人,正式生产后计划安排30人左右。
五、施工方案与方法(一)方案概述预应力施工是连续梁施工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工序,其施工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箱梁的有效预应力值及最终质量.张拉程序采用预张拉、终张拉两阶段张拉.连续梁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50%后进行预张拉,预张拉时内模板应松开,不应对梁体压缩造成阻碍。
终张拉应在梁体混凝土强度及弹性模量达到设计值的90%后、龄期不少于10d时进行。
预应力左右对称进行,最大不平衡束不超过1束,两端张拉的预应力钢束在预应力过程中应保持两端的伸长量基本一致,预应力的张拉以油表读数为主,以预应力筋伸长值进行校核。
分阶段张拉情况见下表:(二)施工方案与方法1、制孔预应力成孔采用波纹管成孔的方法与工艺.金属波纹管的接长采用大一号同型波纹管作接头管,接头管长不少于300mm.接头装置避开孔道弯曲处,管两端用密封胶带缠封接头,避免混凝土浇筑时水泥浆渗入管内。
钢绞线应预先穿在波纹管内,绑扎钢筋和浇筑混凝土时不得踩压波纹管,焊接作业时采取防护措施,防止高温灼烧波纹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