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统计表
- 格式:docx
- 大小:26.62 KB
- 文档页数:3
附件: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配合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的实施,推进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加速我国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促进技术转移机构的健康发展,规范技术转移机构的管理,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的技术转移是指制造某种产品、应用某种工艺或提供某种服务的系统知识,通过各种途径从技术供给方向技术需求方转移的过程。
技术转移机构,是指为实现和加速上述过程提供各类服务的机构,包括技术经纪、技术集成与经营和技术投融资服务机构等,但单纯提供信息、法律、咨询、金融等服务的除外。
技术转移机构可以是独立的法人机构、法人的内设机构。
第三条技术转移机构是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的关键环节,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
第四条国家及地方各级科技行政部门负责对全国及所在地区的技术转移机构进行宏观管理和业务指导。
第二章主要功能与业务范围第五条技术转移机构的主要功能是促进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其业务范围是:(一)对技术信息的搜集、筛选、分析、加工;(二)技术转让与技术代理;(三)技术集成与二次开发;(四)提供中试、工程化等设计服务、技术标准、测试分析服务等;(五)技术咨询、技术评估、技术培训、技术产权交易、技术招标代理、技术投融资等服务;(六)提供技术交易信息服务平台、网络等;(七)其它有关促进技术转移的活动。
第六条大学和科研机构应建立技术转移机构或机制,整合大学和科研院所的内部资源,将其承担的国家重大科技计划、竞争前技术与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引导战略产业的原始创新和重点领域的集成创新所形成的成果,尽快转移和扩散到企业。
第七条现有的综合性技术交易服务机构应发挥区域技术交易枢纽的作用,利用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提供覆盖技术转移全程的一站式、网络化的技术转移公共服务。
科学技术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3868号建议的答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科学技术部•【公布日期】2019.07.18•【文号】•【施行日期】2019.07.1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正文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3868号建议的答复您提出的《关于促进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建议》收悉。
经认真研究,并商教育部、财政部,现答复如下。
一、完善科技成果的相关政策为落实科技成果转化“三部曲”和国务院关于《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国发〔2017〕44号)文件精神,科技部、教育部、财政部等部门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持续开展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工作,有效激发了科研人员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一是针对科技成果转化个人奖励所得税优惠问题,2018年,科技部配合财政部、税务总局印发了《关于科技人员取得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奖励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8〕58号),规定了国家设立的研究开发机构和高等学校,从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收入中给予科技人员的现金奖励,可减按50%缴纳个人所得税。
切实解决了科技人员长期反映的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奖励税负较重问题。
二是针对高校院所成果转化过程中涉及的国有资产处置、定价、评估、收益分配等问题,2017年,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国有资产评估项目备案管理办法>的补充通知》(财资〔2017〕70号),规定“国家设立的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资产评估备案工作,原由财政部负责,现调整为由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的主管部门负责。
”2019年,科技部配合财政部修订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取消了国家设立的高校等事业单位处置科技成果的审批备案程序,允许单位通过协议定价、在技术交易市场挂牌交易、拍卖等方式确定价格,并自主决定是否进行评估,同时科技成果所获得的收入全部留归本单位。
赋予了高校更大的自主权和决策权,进一步促进了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
附件第五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名单序号机构名称1 浙江大学苏州工业技术研究院2 天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3 南京农业大学技术转移中心4 中国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5 北京交通大学技术转移中心6 北京科技大学国际高技术中心7 哈尔滨工业大学科学与工业技术研究院8 齐鲁工业大学技术转移中心9 吉林大学工业技术研究总院10 中国海洋大学科学技术处11 江苏科技大学技术转移中心12 安徽农业大学技术转移中心13 中山大学技术转移中心14 云南大学技术转移中心15 长江大学科技处16 深圳大学技术转移中心17 江苏大学技术转移中心18 南京工业大学技术转移中心19 电子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20 南京师范大学技术转移中心21 福建农林大学海峡创业育成中心22 南通大学技术转移中心23 石家庄铁道大学技术转移中心24 三峡大学技术转移中心25 四川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26 青岛科大都市科技园集团有限公司27 青岛海大新星计算机工程中心28 哈尔滨理工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29 中山北京理工大学研究院30 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31 中国科学院青岛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32 广州现代产业技术研究院33 中国科技开发院广西分院34 山东省药学科学院35 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重庆技术评估与转移服务中心36 莱芜市泰钢工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37 云南省应用技术研究院38 北京中蔬园艺良种研究开发中心39 中国科学院长春技术转移中心40 上海电力学院技术转移中心41 中国科学院成都技术转移中心42 中国科学院海西育成中心43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44 桂林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45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46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光电技术研发中心47 国家荒漠-绿洲生态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8 中国科学院哈尔滨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49 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50 河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院51 新疆民族药关键技术及工艺工程研究中心52 中国科学院南京高新技术研发及产业化中心53 中山市装备制造业科技研究中心54 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中心55 深圳市对接平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56 四川西部医药技术转移中心57 湖南阿凡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58 蚌埠市科技情报所59 青岛市科技创业服务中心(青岛技术交易市场)60 青岛蓝色科技信息管理有限公司61 东营市大势石油装备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公司62 太原市开发区高新技术创业中心63 新兴能源科技有限公司64 上海市知识产权服务中心65 太原科创生物技术公共服务平台有限公司66 北京华清科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67 西南联合产权交易所有限责任公司68 重庆工业服务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69 金华市科学技术开发中心70 成都天河中西医科技保育有限公司71 宁波市鄞州德来特技术有限公司72 四川省科技交流中心73 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推广中心74 通辽市常设科学技术转移中心75 武汉信息技术外包服务与研究中心76 常熟紫金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77 杭州绿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78 国家(杨凌)农业技术转移中心79 鲁南技术产权交易中心80 杭州科畅科技咨询有限公司81 南通市通州区家纺产业发展服务中心82 杭州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服务有限公司83 石河子科学技术开发交流中心84 扬州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有限公司85 长沙技术产权交易所有限公司86 温州市科技合作交流中心87 兰州西北技术交易市场有限公司88 宁波高新区浙达技术转移咨询有限公司(浙江大学宁波技术转移中心)89 宝鸡市科学技术交流中心90 新医药北京市技术转移中心91 合肥三祥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92 株洲市技术转移促进中心93 天津泰普医药知识产权流转储备中心有限公司94 北京恒冠国际科技服务中心95 成都技术转移(集团)有限公司。
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申报工作
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申报工作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确定申报条件:首先需要明确申报机构需要满足的条件,包括但不限于机构成立年限、营业收入或促成技术交易额、服务业绩、行业认知度和知名度等。
2. 准备申报材料:根据申报条件,准备相应的申报材料,包括申报书和附件。
申报书是申报机构的基本情况介绍,附件则是各种证明材料的复印件或原件。
3. 提交申报材料:申报材料准备好后,需要按照规定的要求将申报材料提交给相应的科技厅(委、局)或技术市场管理部门。
4. 审核与评审:提交申报材料后,相关机构将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和评审,评估申报机构是否符合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的条件。
5. 公示与认定:经过审核和评审后,符合条件的申报机构将被公示并最终被认定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申报流程和要求可能会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年份有所不同,因此建议在申报前仔细阅读相关通知和文件,并按照要求进行准备和申请。
辽宁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开展2023年度辽宁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申报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辽宁省科学技术厅•【公布日期】2023.04.04•【字号】•【施行日期】2023.04.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辽宁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开展2023年度辽宁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申报工作的通知各市及沈抚示范区科技局,各有关单位:为加强我省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发挥技术转移机构示范作用,根据《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管理办法》和《辽宁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认定管理实施细则》有关规定,现组织开展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申报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申报范围以促进技术转移服务为主营业务的独立法人机构或法人内设机构。
二、申报条件1.符合我省产业政策,发展方向明确,有符合本机构实际情况和发展要求的经营理念。
2.有适合机构本身发展要求的独特商业模式、特色经营项目和核心竞争力。
3.有两年以上从事技术转移业务的经历及开展技术转移业务的成功案例。
4.有符合条件的经营场所;有满足经营要求的办公设备和条件;有稳定的客户群及长期合作伙伴。
5.有高效、专业的管理团队,管理规范,规章制度健全,有明确的从事技术转移服务的章程、客户管理服务规范和程序、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
三、申报材料1.辽宁省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申报表(附件1);2.辽宁省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申请报告(附件2);3.辽宁省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申报相关证明材料(附件3)。
四、其他事项1.申报单位安装并使用最新版谷歌浏览器,在“辽宁省科技创新综合信息平台”(http://218.60.151.64/framework/)登录申报单位二级用户(机构申报人)账号(如无账号需先注册,注册直通网址http://218.60.151.64/web/account.html,申报单位注册一级用户,省科技厅审核通过后,申报单位在一级用户下注册二级用户),选择“平台载体”—“平台载体认定”—“平台载体认定申报”—A类(依托高校、科研院所设立的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或B类(依托企业、社会组织设立的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进行数据填报,并提交申报报告和相关证明材料,申报单位二级用户填报完成后需提交到单位一级用户,一级用户审核通过后提交至初审单位(所在市科技局或各相关单位),由各初审单位统一向省科技厅推荐。
关于印发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科发火字〔2007〕56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厅(委、局):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配合“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的实施,开展技术转移示范工作,加强技术转移机构建设,科技部研究制订了《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管理办法》。
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做好落实工作。
附件: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管理办法科学技术部二OO七年九月十日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推进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加速我国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促进技术转移机构的健康发展,规范技术转移机构的管理,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的技术转移是指制造某种产品、应用某种工艺或提供某种服务的系统知识,通过各种途径从技术供给方向技术需求方转移的过程。
技术转移机构,是指为实现和加速上述过程提供各类服务的机构,包括技术经纪、技术集成与经营和技术投融资服务机构等,但单纯提供信息、法律、咨询、金融等服务的除外。
技术转移机构可以是独立的法人机构、法人的内设机构。
第三条技术转移机构是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的关键环节,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
第四条国家及地方各级科技行政部门负责对全国及所在地区的技术转移机构进行宏观管理和业务指导。
第二章主要功能与业务范围第五条技术转移机构的主要功能是促进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其业务范围是:(一)对技术信息的搜集、筛选、分析、加工;(二)技术转让与技术代理;(三)技术集成与二次开发;(四)提供中试、工程化等设计服务、技术标准、测试分析服务等;(五)技术咨询、技术评估、技术培训、技术产权交易、技术招标代理、技术投融资等服务;(六)提供技术交易信息服务平台、网络等;(七)其它有关促进技术转移的活动。
宁波市科技局关于印发《宁波市技术转移机构认定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宁波市科学技术局•【公布日期】2010.12.31•【字号】甬科合[2010]156号、甬财政教[2010]1703号•【施行日期】2011.0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其他规定正文宁波市科技局关于印发《宁波市技术转移机构认定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甬科合[2010]156号、甬财政教[2010]1703号)各县(市)区科技局、财政局,“五区二岛”管委会科技管理部门、财政局,市各有关单位:为了贯彻落实《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实施方案》(国科发火字〔2007〕609号)和《中共宁波市委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甬党〔2010〕6号)等文件精神,完善我市技术转移机构建设的政策环境,引导、支持我市技术转移机构发展,促进技术转移有序开展,市科技局和市财政局共同制定了《宁波市技术转移机构认定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宁波市技术转移机构认定管理暂行办法第一条为加速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引导鼓励技术转移机构发展,规范技术转移机构管理,根据《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实施方案》(国科发火字〔2007〕609号),《中共宁波市委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甬党〔2010〕6号)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从事技术转移活动的服务机构。
第三条本办法所指的技术转移是指知识、技术通过各种途径,从技术供给方向技术需求方转移的过程。
技术转移机构是指为实现和加速上述过程提供各类服务的机构,包括技术经纪、技术集成与经营和技术投融资服务机构等,但单纯提供信息、法律、咨询、金融等服务的除外。
其主要功能是促进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主要业务包括技术转移、技术扩散、技术贸易等。
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统计表
201 年
表 号:JSZY -01 制定机关:科学技术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17)4号 有效期至:2019年1月
单位负责人: 统计负责人填报人: 联系电话:报出日期: 201 年月日
说明:1.统计范围:经科技部认定的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2.报送日期及方式:报告期次年3月1日前,网络平台上报,科技管理部门于3月20日前完成网上审核。
3.表中标注*的内容仅限独立法人机构填写。
4.平衡关系
(1)JZC10≥JZC11 (2)JZC10≥JZC12 (3)JZC10≥JZC13+JZC14 (4)JZC10≥JZC16+JZC17 (5)JZD10≥JZD11 (6)JZD10≥JZD12 (7)JZD10≥JZD13 (8)JZD10≥JZD14 (9)JZD15≥JZD16 (10)JZD15≥JZD17 (11)JZD15≥JZD18 (12)JZD15≥JZD19 (13)JZE10=JZE11+JZE12+JZE15+JZE16 (14)JZE12=JZE13+JZE114
(15)JZF10=JZF11+JZF12+JZF13+JZF14
表JSZY-01 指标解释
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指经国务院科技行政部门评定的为加速和实现技术转移提供各类服务的机构,包括独立的法人机构和法人的内设机构。
组织机构代码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GB11714-1997),由组织机构代码登记主管部门给每个企业、事业单位、机关、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等单位颁发的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始终不变的法定代码。
组织机构代码共9位,由八位无属性的数字和一位校验码组成。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指按照《国务院关于批转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33号)规定,由赋码主管部门给每一个法人单位和其他组织颁发的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终身不变的法定身份识别码,由十八位的阿拉伯数字或大写英文字母(不使用I、O、Z、S、V)组成。
已经领取了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法人单位必须填写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在填写时,要按照《营业执照》(证书)上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填写。
非法人单位填报依托单位的组织机构代码或者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法人内设机构指依托于大学、研究院所或企业的内设机构,通常是该法人单位的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部门。
院所技术转移机构指依托科研院所及转制院所设立的技术转移机构,如中科院、农科院等。
大学技术转移机构指依托大学设立的技术转移中心(公司)、成果转化中心、研究院、技术中心等。
独立第三方技术转移机构指独立开展技术转移业务的机构,均为企业法人机构。
政府所属技术转移机构指以技术交易市场、科技开发交流中心、生产力中心、成果转化中心、咨询中心、检测中心等为代表,具有部分政府职能的机构。
技术(产权)交易所指以技术交易、专利成果拍卖、招投标代理以及产权交易、股权代办、科技金融为主营业务的机构。
促成技术转移项目成交数量和成交金额指技术转移机构参与并促成的科技项目或科技成果。
承担技术合同认定登记业务的示范机构不得将其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包含在内。
产权交易所为企业提供技术转移、投融资等深度个性化服务的项目可列入促成技术转移项目,仅在产权交易所挂牌交易的项目不列入促成技术转移项目数内。
公共财政投入计划项目成果指由国家或地方公共财政投入支持的各级科技计划项目所形成的项目成果。
重大技术转移项目指成交金额为1000万元及以上的技术项目。
全年收入总计指机构在一年内完成的,以货币表现的全部经营活动的总额。
技术性收入指当年机构开展技术转移及服务的收入,以及中试产品的收入,单纯的商业经营收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