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代数第8章入-矩阵习题课[1]
- 格式:ppt
- 大小:277.00 KB
- 文档页数:35
第八章 —矩阵1. 化下列矩阵成标准形1) 2)3) 4)5)6)解 1)对矩阵作初等变换,有A= B,B即为所求。
2)对矩阵作初等变换,有A= B,B即为所求。
3)因为的行列式因子为1=1, 2 =, 3 = ,所以1 = 1,2 = = ,3 = = ,从而A= B,B即为所求。
4)因为的行列式因子为1=1, 2 =, 3 = , 4 = ,所以1 = 1,2 = = ,3 = = ,4 = = ,从而A= B,B即为所求。
5)对矩阵作初等变换,有A= B,B即为所求。
6)对矩阵作初等变换,有A,在最后一个行列式中3=1, 4 =, 5 = ,所以1 =2 =3 =1,4 = =,5 = =。
故所求标准形为B= 。
2.求下列矩阵的不变因子:1) 2)3) 4)5)解 1)所给矩阵的右上角的二阶子式为1,所以其行列式因子为1=1, 2 =1, 3 = ,故该矩阵的不变因子为1 =2 =1,3 =。
2)因为所给矩阵的右上角的三阶子式为-1,所以其行列式因子为3 =2 =1=1,4 =,故矩阵的不变因子为1 =2 =3 =1,4 =。
3)当时,有4 = = ,且在矩阵中有一个三阶子式= ,于是由,3 = 1,可得3 = 1,故该矩阵的不变因子为1 =2 =3 =1,4 = 。
当时,由1=1, 2 =1, 3 = , 4 = ,从而1 =2 =1,3 = ,4 = = 。
4)因为所给矩阵的左上角三阶子式为1,所以其行列式因子为1=1, 2 =1, 3 =1, 4 = ,从而所求不变因子为1 =2 =3 =1,4 = 。
5)因为所给矩阵的四个三阶行列式无公共非零因式,所以其行列式因子为3 =1,4 = ,故所求不变因子为1 =2 =3 =1,4 = 。
3.证明:的不变因子是,其中= 。
证因为n = ,按最后一列展开此行列式,得n == ,= ,因为矩阵左下角的阶子式= ,所以= 1,从而1=2 = … = = 1,故所给矩阵的不变因子为1 =2 = … = = 1,= = ,即证。
八.线性变换1.(中国科学院2006)若α为一实数,试计算11lim nn n nαα→+∞⎛⎫⎪ ⎪ ⎪- ⎪⎝⎭。
解令11n A nαα⎛⎫⎪= ⎪ ⎪- ⎪⎝⎭,容易求得A 的两个特征值为1,1i i n n αα+-,相应的特征向量为1,1i i ⎛⎫⎛⎫ ⎪ ⎪⎝⎭⎝⎭。
令11i P i ⎛⎫= ⎪⎝⎭,则1111112i i P i i --⎛⎫⎛⎫== ⎪ ⎪-⎝⎭⎝⎭,使得11001i n A P P i n αα-⎛⎫+ ⎪= ⎪ ⎪-⎪⎝⎭,1(1)00(1)n nn i n A P P i n αα-⎛⎫+ ⎪=⎪ ⎪- ⎪⎝⎭。
注意1(1)1lim lim in in in n n i i e n ααααα→∞→∞⎡⎤⎛⎫⎢⎥+=+= ⎪⎢⎥⎝⎭⎢⎥⎣⎦,(1)lim n i n i e nαα-→∞-=,所以11011120lim ini n i i e A i i e αα-→∞-⎛⎫⎛⎫⎛⎫= ⎪ ⎪ ⎪-⎝⎭⎝⎭⎝⎭cos sin 1sin cos 2i ii i iii i e e ie ie ie ie e e αααααααααααα----⎛⎫+-+⎛⎫== ⎪ ⎪--+⎝⎭⎝⎭。
2.(华南理工大学2006)设()n V M F =表示数域F 上n 阶全体矩阵的向量空间。
定义:(),()T n A A A M F σ=∀∈。
(1)证明:σ是线性变换;(2)求σ的全部特征子空间;(3)证明:σ可对角化。
证明(1),(),n A B M F k F ∀∈∀∈,有()()()()T T T A B A B A B A B σσσ+=+=+=+,()()()T T kA kA kA k A σσ===,所以σ是线性变换;(2)设λ是σ的特征值,A 为对应于λ的特征向量(某个非零矩阵),则()A A σλ=,22()()T T A A A A σλ===,于是21λ=,得1λ=±。
《高等代数课后答案》(邱著)高等代数之后的答案(秋微写的)《高等代数》的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符合当前两位学生的教学实践。
可作为高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的教师、学生和自学者的参考。
以下是阳光网编著的《高等代数》答案(邱著)阅读地址。
希望你喜欢!点击进入:高等代数课后答案地址(邱执笔)高等代数(秋微著)目录前言(一)第一章决定因素(1)1.1一些预备知识(1)1.2二阶和三阶行列式(3)1.3n n阶行列式(7)1.4行列式的计算(18)1.5克莱姆法则(28)1.6行列式的一些应用(31)练习1(A)(35)练习1(B)(38)第二章矩阵(41)2.1矩阵的概念(41)2.2矩阵运算(44)2.3初等变换和初等矩阵(54)2.4可逆矩阵(67)2.5矩阵的秩(76)2.6分块矩阵及其应用(79)练习2(A)(90)练习2(B)(93)第三章线性空间(95)3.1矢量(96)3.2向量的线性相关性(98)3.3向量组的秩(103)3.4矩阵的行秩和列秩(106)3.5线性空间(111)3.6基础、尺寸和坐标(114)3.7基变换和转移矩阵(118)3.8子空间(122)3.9同构(131)3.10线性方程(135)练习3(A)(147)练习3(B)(150)第四章线性变换(152)4.1线性变换及其运算(152)4.2线性变换矩阵(156)4.3线性变换的范围和核心(165)4.4不变子空间(169)练习4(A)(173)练习4(B)(175)第五章多项式(176)5.1一元多项式(176)5.2多项式可整除(178)5.3倍大公因数(181)5.4因式分解定理(186)5.5重因子(189)5.6多项式函数(191)5.7复系数和实系数多项式的因式分解(195) 5.8有理系数多项式(198)5.9多元多项式(202)5.10对称多项式(206)练习5(A)(211)练习5(B)(213)第六章特征值(216)6.1特征值和特征向量(216)6.2特征多项式(221)6.3对角化(225)练习6(A)(231)练习6(B)(232)第七章-矩阵(234)7.1-矩阵及其初等变换(234)7.2-矩阵的标准型(238)7.3不变因子(242)7.4矩阵相似性的确定(245)7.5基本因素(247)7.6乔丹范式(251)7.7x小多项式(256)练习7(A)(259)第八章二次型(261)8.1二次型及其矩阵表示(261)8.2将二次型转化为标准型(264)8.3惯性定理(271)8.4正定二次型(274)练习8(A)(279)练习8(B)(280)第九章欧几里得空间(282)9.1欧氏空间的定义和基本性质(282) 9.2标准正交基(285)9.3正交子空间(291)9.4正交变换和对称变换(293)9.5实对称方阵的正交相似性(297)练习9(A)(303)练习9(B)(306)练习答案(308)参考文献312。
高等代数习题课指导高等代数习题课是在各章小单元授课基础上,帮助学生疏理相应小单元基础知识而设立的以练为主、讲练结合的教学形式,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已授知识的重点,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难点,因而是整个课程教学的基本环节之一。
教学中应明确目的,把握全局,突出练习,以提高习题课的教学质量。
习题课1 矩阵的运算与可逆矩阵〔2学时〕教学目的 通过2学时的习题课教学实践,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矩阵运算及其可逆矩阵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把握矩阵证题的基本技巧。
基础提要 略述〔结合课堂练习题的解释,点述主要概念、相关定理及其基本方法〕。
课堂练习:1 计算AB ,BA ,AB -BA ,其中⎪⎪⎭⎫ ⎝⎛=⎪⎪⎭⎫ ⎝⎛=a c b b c a B a b c c b a A 111,111. 2 设A ,B ,C ∈)(F M n .证明,假设AB =BA ,AC =CA ,则A (B + C ) = (B + C ) A ;A (BC ) = (BC ) A .3 设A = )()(F M a n nn ij ∈,A 的主对角元素nn a a a ,,,2211 的和∑=ni ii a 1叫做A 的迹,记作A Tr .设A ,B )(F M n ∈,证明:1);Tr Tr )(Tr B A B A +=+ 2);,Tr )(Tr F k A k kA ∈=3));(Tr )(Tr BA AB = 4)AB -BA n I ≠.4 设A n M ∈(R ),且A '= A .证明,假设2A = 0,则A = 0.5 设A = B +C 机遇)(F M n ∈,其中C C B B -='=',.证明以下命题彼此等价:1) A A A A '='; 2)BC = CB ; 3)CB 是反对称矩阵.6 设)(F M A n ∈,且A 2+A +I n =0.证明,A 可逆;并求A -17 设)(F M A n ∈是对合矩阵, 即n I A =2,且n I A ±≠.证明:1)A 是可逆矩阵, 并求1-A . 2)A I n +与A I n -都是奇异矩阵.8 设A ,B ,C )(F M n ∈.证明:1)假设A 非奇异,则AB = AC ⇒B = C ;2)假设A 奇异,则1)的结论未必成立(举例说明).9 设)(F M A n ∈可逆,且1-A =nn ij b )(,求,)(1-A P ij ,))((1-A k D i )((k T ij 1)-A .10 设n M A ∈(R ).证明假设以下三命题有两个成立,则其第三个也成立:1) A 是对称矩阵; 2) A 是对合矩阵; 3) A 是正交矩阵.课外建议 结合练习讲评提出相应补缺、复习建议。
《高等代数》课程习题第1章行列式习 题 1.11. 计算下列二阶行列式:(1)2345 (2)2163- (3)x x x x cos sin sin cos - (4)11123++-x x x x (5)2232ab b a a (6)ββααcos sin cos sin (7)3log log 1a b b a2. 计算下列三阶行列式:(1)341123312-- (2)00000d c b a (3)d c e ba 0000 (4)zy y x x 00002121(5)369528741 (6)01110111-- 3. 用定义计算行列式:(1)4106705330200100 (2)114300211321221---(3)500000000400030020001000 (4) dc b a 100110011001---. 4.用方程组求解公式解下列方程组:(1) ⎪⎩⎪⎨⎧=-+=--=--0520322321321321x x x x x x x x x (2)⎪⎩⎪⎨⎧=+-=-+=++232120321321321x x x x x x x x x习 题 1.21. 计算下列行列式:(1)123112101 (2)15810644372---- (3)3610285140 (4)655565556 2.计算行列式(1)2341341241231234(2)12114351212734201----- (3)524222425-----a a a(4)322131399298203123- (5)0532004140013202527102135---- 3.用行列式的性质证明:(1)322)(11122b a b b a ab aba -=+(2)3332221113333332222221111112c b a c b a c b a a c c b b a a c c b b a a c c b b a =+++++++++ 4.试求下列方程的根:(1)022223356=-+--λλλ(2)0913251323221321122=--x x5.计算下列行列式(1)8364213131524273------ (2)efcfbfde cd bdae ac ab---(3)2123548677595133634424355---------- (4)111110000000002211n n a a a a a a ---谢谢观赏(5)xaaa x a a a x(6)abb a b a b a 000000000000习 题 1.31. 解下列方程组(1)⎪⎩⎪⎨⎧-=++=+--=++1024305222325321321321x x x x x x x x x (2)⎪⎪⎩⎪⎪⎨⎧=+++-=----=+-+=+++01123253224254321432143214321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2. k 取何值时,下列齐次线性方程组可能有非零:(1) ⎪⎩⎪⎨⎧=+-=++-=++0200321321321x x x x kx x kx x x (2)⎪⎩⎪⎨⎧=+-=++=++0300321321321x x x x kx x x x kx 习 题 五1.41.计算下列行列式(1)3010002113005004, (2)113352063410201-- (3)222111c b a c b a(4)3351110243152113------, (5)nn n n n b a a a a a b a a a a D ++=+212112111112.用克莱姆法则解线性方程(1)⎪⎩⎪⎨⎧=+-=-+=--114231124342321321321x x x x x x x x x (2)⎪⎪⎩⎪⎪⎨⎧=++=+-+=+-+=++3322212543143214321321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3.当λ为何值时,方程组⎪⎩⎪⎨⎧=+-=+-=++0020321321321x x x x x x x x x λλ可能存在非零解?4.证明下列各等式(1) 222)(11122b a b b a a b ab a -=+(2) ))()((4)2()1()2()1()2()1(222222222c b a c a b c c c b b ba a a ---=++++++ (3) ))()()()()()((111144442222d c b a d c d b c b d a c a b a d c b a d c b a d c b a+++------=5.试求一个2次多项式)(x f ,满足1)2(,1)1(,0)1(-==-=f f f .第2章矩阵 习 题 2.21.设 ⎥⎦⎤⎢⎣⎡=530142A , ⎥⎦⎤⎢⎣⎡-=502131B , ⎥⎦⎤⎢⎣⎡--=313210C , 求3A -2B +C 。
第8章 λ-矩阵一、分析计算题1.设n 维线性空间V 上的线性变换A 一的最小多项式与特征多项式相同.求证:,使得为v的一个基.[北京大学2007研]解:据题设,设的最小多项式与特征多项式同为则的前个不变因子为l ,1,…,1,第n 个不变因子为,容易知道,矩阵的不变因子也为,所以存在V 的一个基,使得A 在这个基下的矩阵为A ,即现在令,则,因此a 为V 的一个基.2.证明:矩阵不能用相似变换对角化.[中国科技大学研]证明:由于有一个一阶子式为非零常数,因此有即A 的最小多项式为,它有重根,所以A 不能对角化.3.设有一个6阶矩阵其中a ,b 都是实数,且6≠o,试求AE A的不变因子与初等因子,以及A 的若当标准形.[武汉大学研]解:因为特征矩阵①在①的右上角有一个5阶子式等于,而所以从而λE-A 的不变因子为A 的初等因子为A 的若当标准形为4.设A 是n 级幂等阵,且秩为r ,试求(1)矩阵A 的相似标准形,并说明理由;(2)计算[清华大学研]解:(1)因为A2=A,从而A有无重根的零化多项式由于无重根,所以A相似于对角阵,且特征值只能是l或0.再由秩A=r,所以存在可逆阵T,并有A的相似标准形为:其中Er,为r级单位阵.5.已知是6阶方阵A的极小多项式,且tr(A)=6,试求(1)A的特征多项式f(λ)及若当标准形.(2)A的伴随矩阵A*的若当标准形.[华东师范大学研]解:(1)设A的不变因子为(A),i=1,2, (6)由于A的极小多项式是A的最后一个不变因子,所以又A的特征多项式为6次多项式,且tr(A)=6,所以从而A的特征多项式A 有初等因子λ-1,λ-1,(λ-1+i )2,(λ-1+i )2,(λ-1-i )2.A 的若当标准形为(2)由(1)知,存在可逆阵P ,使又显见| A |=4,所以有由于所以A*的若当标准形为6.设A为n阶复方阵.证明:存在一个n维向量α,使α,线性无关的充要条件是A的每一个特征根恰有一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南京大学研]证明::由于α,使n维向量组α.线性无关,所以可令取,则P是可逆矩阵,且由可得由此可得A的不变因子为.所以令则A的初等因子为,从而有A的若当标准形可见所以A的每个特征子空间的维数均为1,即A的每个特征根恰有一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如果A的每个特征根恰有一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则对A的任一特征根右,从而A的若当标准形中不同若当块的对角线元素互不相同,因此A的特征多项式与最小多项式相等.设A的最小多项式为则A与有相同的不变因子,因而A与B相似.令,且则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