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漫的发展史
- 格式:doc
- 大小:13.00 KB
- 文档页数:2
二、1950年-1965年的中国动画建国后,中国的动画事业得到了非常快速的发展,直到文革前都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尽管当时动画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不高,但是在这十多年里其数量和质量都是相当高的。
最初一两年里只能制作出一两部动画片,到了60年代每年可以生产十多部动画片。
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是1961~1964年制作的《大闹天宫》,可说是当时国内动画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无论从人物、动作、画面、声效等都达到了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
这段时期,除了出品美国技术的动画片外,中国动画人开始尝试使用不同的动画制作方法,大胆使用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如剪纸艺术、水墨画、折纸艺术、木偶等等,把动画片的先进制作技术与中国引以为荣的的民族艺术相结合,使得中国动画达到了一个巅峰。
万氏兄弟倾力投入,一大批技术和艺术方面的人才踊跃参与,中国动画前景可谓一片辉煌。
1947年我国第一部木偶动画《皇帝梦》诞生,1953年制作我国第一部彩色木偶片《小小英雄》,1954年制作了真人和木偶同时出现在片子里的木偶片《小梅的梦》,1955年,第一部彩色动画片《乌鸦为什么是黑的》问世, 1956年的拍摄了木偶片《神笔》,1958年,制作了第一部剪纸动画《猪八戒吃西瓜》,1960年,令全世界惊叹的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牧笛》横空出世,在国内外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获得了极高的评价,而且取得了多个国内外的奖项。
1962年,第一部折纸动画《一棵白菜》完成,这个时期还有许多有名的动画影片,如《小鲤鱼跳龙门》,《骄傲的将军》,《渔童》、《孔雀公主》等,都是中国动画史上一个个的辉煌成就。
新的动画形式的加入,使得中国的动画事业达到了一个顶峰。
不过,使用传统艺术制作动画需要很多的时间与精力,而且但是中国条件比较落后,动画只能在电影院看,以至于那个时候的动画还没有长篇的连续剧制作出来。
我国动漫的发展历程我国动漫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时期。
当时,我国的动画艺术刚刚起步,受到国际影响较大。
在这个时期,我国的动画电影《大闹天宫》和《小蝌蚪找妈妈》等影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为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以及社会环境的限制,我国的动漫事业在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进入了低谷期。
这一时期,国内的动画创作受到了严重的限制,制作数量较少,且内容单一。
在这个时期,动漫创作者和观众都面临着较大的困扰。
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动漫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中国政府开始重视动漫产业的发展,以及培养动漫人才。
同时,进口动漫作品的引进也为国内动漫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灵感。
上世纪90年代,我国动漫产业进一步发展,并且开始产生了一批备受欢迎的角色,如《黑猫警长》、《喜羊羊与灰太狼》等。
这些作品的成功不仅仅在国内,还有一些作品在国际上也有了一定的影响力。
进入21世纪,我国动漫产业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
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视频分享平台的出现,动漫作品的传播渠道变得多元化。
尤其是国产动漫《猫和老鼠之阳春父子档》的热播,进一步激发了国内动漫创作者的创作热情。
此外,《大圣归来》《熊出没》等作品的票房和口碑的成功,更加推动了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
如今,我国的动漫产业已经成为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链,涵盖了动画电影、动画电视剧、网络动漫、游戏等多个领域。
我国的动漫作品在国内外市场均受到了欢迎,并且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同时,我国动漫创作者也在不断提高自身的创作水平,不断推出具有国际水准的作品。
动漫作品的成功离不开国内动漫人才的培养和政府的支持。
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大了对动漫产业的扶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促进动漫产业的发展。
同时,国内的动漫院校也在加强对动漫人才的培养,提高了培养质量。
总的来说,我国的动漫产业发展历程可以用“起步-低谷-兴起-爆发”来概括。
随着对动漫产业的重视和培养力度的加大,我相信我国的动漫产业在未来会继续迎来发展机遇,进一步走向国际舞台。
中国动漫行业发展历程
中国动漫行业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
当时,
中国开始引进日本动漫作品,如《蜡笔小新》、《美少女战士》等,这些作品在中国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2000年以后,中国动漫行业经历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随着电视、互联网等媒体的普及,动漫产业的市场需求逐渐增加。
许多中国的电视台开始制作和播放国产动漫作品,如《西游记》、《大闹天宫》等,这些作品受到了年轻观众的追捧。
在2000年代中后期,中国动漫行业逐渐形成了一定的产业体系。
成立了很多动漫制作公司,如欢乐传媒、光线传媒等。
同时,中国的动漫产业链也逐渐完善,从原创IP的创作、动画
制作、商品开发到影片的发行等各个环节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近年来,中国动漫行业进一步迈向了国际市场。
许多国产动漫作品开始走出国门,取得了不错的口碑和商业成绩。
如《猫和老鼠》、《哆啦A梦》等在国际市场上都取得了成功。
中国
的动漫文化也逐渐影响了世界各地的观众,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外投资者。
与此同时,中国动漫行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是原创内容的不足。
相比于日本、美国等国家,中国的动漫作品的原创性还有待提高。
其次是市场竞争激烈。
在中国,动漫市场竞争激烈,大量的作品涌现出来,但同时也存在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
此外,著作权保护、市场监管等方面的问题也亟待解决。
总体来说,中国动漫行业在不断发展壮大,取得了显著成绩。
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拓展,以及相关政策的支持和改革的推进,相信中国的动漫行业会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我国动漫的发展历程
中国动漫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
早在1922年,中国的第一部动画电影《大闹轰烈山》诞生,这标志着中国动漫的开端。
然而,在此后的几十年里,中国动漫的发展一直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发展较为缓慢。
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动漫产业逐渐崛起。
1984年,《小蝌蚪找妈妈》作为中国第一部动画片,打开了中国本土动漫制作的先河。
此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动漫产业逐渐增强。
1990年代中期,一些优秀的作品如《葫芦娃》、《喜洋洋与灰太狼》等开始出现,取得了广泛的影响。
进入21世纪,中国动漫的发展逐渐迈入新的阶段。
2001年,中国推出了首部全3D动画电影《七十二层奇楼》,这是中国动漫产业迈向国际舞台的重要标志。
随后,一批原创动画如《西游记》、《魁拔》等获得了成功,为中国动漫产业树立了标杆。
在技术上,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中国的动漫技术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电子游戏和动漫的结合,也使中国的动漫产业更具活力和创造力。
如今,中国动漫已经成为一个庞大而多元化的产业。
随着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国际影响力的增强,中国动漫作品开始进入国际市场,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同时,中国动漫产业链的完善和专业人才的培养也为动漫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总的来说,中国动漫的发展历程经历了起步阶段、崛起阶段和跨越阶段,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未来,中国动漫产业将继续面临挑战和机遇,相信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中国动漫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
中国动画片的发展经历了5个时期:1、1922-1945年—萌芽时期;2、1946-1965年—发展时期;3、1966-1976年—枯萎时期;4、1976-1989年—恢复时期;5、1990至今—动漫产业链完善期。
1922-1945年—萌芽时期1941年,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拍摄的动画影片《铁扇公主》,这是公认的中国第一部长动画片。
万氏三兄弟因而成为中国动画片的开山鼻祖。
在此之前,1924年中华影片公司摄制了动画片《狗请客》、上海烟草公司撰制了动画片《过年》。
这两部动画片虽然早于《铁扇公主》,但它们没有产生影响。
1946-1965年—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国家政局相对稳定,政策相对宽松,艺术家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中国动画片进入快速的发展时期。
不少影片在国际电影节获奖,在艺术和技术上达到空前的高度,形成了被世界公认的中国动画学派。
建国初期,中国动画片的创作和生产呈现以下特点:在题材上,采用适合儿童的故事脚本,拍摄了《小猫钓鱼》(1952)等;在技术上,由黑白片向彩色片转化,摄制了中国第一部彩色木偶片《小小英雄》(1953)、第一部彩色传统动画片《乌鸦为ff一么是黑的》(1955);在风格上,踏上民族化的道路,制作了木偶片《神笔》(1955)、动画片《骄傲的将军》(1956)。
1956—1966年,中国动画在国际上掀起了一股强劲的中国流。
题材多样,技术创新,民族特色明显,乃这一时期中国动画片的一大特点。
另外,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于1957年成立.这是中国第一家具备独立摄制美术片的专业厂。
震惊世界的经典大片《大闹天宫》(上集1961年、下集1964年)诞生在这一时期,《大闹天宫》在中国动画史上具有里程碑的作用,其艺术水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另外,这一时期的中国动画人,对新材料进行了不懈地探索。
1958年,第一部中国风格的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摄制成功;1960年,创作出第一部折纸片《聪明的鸭子》;1961年,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问世,1963年,随即推出水墨动画片《牧笛》。
中国动漫发展史动漫是当今世界方兴未艾的朝阳产业,从世界范围看,动漫早已成为发达国家的重要支柱产业,例如日本。
而反观中国动漫产业虽然在60年代开始一直到80年代中期曾一度超越美国和日本,但从90年代起,我国的动画开始走向衰落,现在充斥在中国动漫市场上的几乎全是日本和美国的动画。
我希望中国青少年能了解中国动漫发展的历史,并投身其中,重新使我们中国动漫业凌驾于世界前列。
早期探索期(20年代—1949)1926年万氏兄弟制作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动画影片《大闹画室》,1936年,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骆驼献舞》问世。
1941年,受到美国动画的影响,制作了中国第一部大型动画《铁扇公主》,在世界电影史上,它是名列美国《白雪公主》、《小人国》和《木偶奇遇记》之后的第四部动画艺术片,标志着中国当时的动画水平接近世界的领先水平。
这个时期的中国动画在亚洲地区拥有当之无愧的先驱地位,日本动画的先驱人物就受到中国早期动画的影响,如日本动漫之父手冢治虫即坦言他是看到了《铁扇公主》才决定投身动画的。
蓬勃发展时期(1950~1965)建国后,中国的动画事业可以说是得到了非常快速的发展,不但作品多,而且精品也多。
从1950年的一部动画,发展到60年代已经每年都能制作十多部动画,特别是由万氏兄弟制作的《大闹天宫》。
《大闹天宫》可说是当时国内动画的颠峰之作,从人物、动作、画面、声效等达到了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
并且曾多次获得国内外电影节的奖项。
1947年,我国制作了第一部木偶动画《皇帝梦》;1958年,我过拍摄第一部剪纸动画《猪八戒吃西瓜》;1960年,完成了第一部水墨画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1962年,第一部折纸动画《一棵白菜》完成。
新的动画形式的加入,中国的动画事业也达到了一个顶峰。
文革停滞时期(1966-1976)中国动画遭到错误思潮的严重影伤害,神话、童话、民间故事题材遭封杀,动画片几乎被全盘“打到”,中国美术陷入绝境。
白银时代(1976~1990)经历了文革后,动画行业自然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而且上美影1972~1976年间拍摄的17部动画如《小号手》、《小八路》、《东海小哨兵》等给后来的动画创作历年投下了一个严重的阴影!写实主义和教育目的,这使动画片被定位给小朋友看的充满教育意义的课外教材,这种思想不仅延续下来而且还在大部分人心里深深地扎根,也就是这个观念才造成了后来的动画片的尴尬地位。
中国动漫的发展史嘿,小伙伴们,今儿咱们来聊聊中国动漫那些年的风风雨雨,看看它是咋从稚嫩的小苗长成参天大树的。
这故事啊,比那动画里的冒险还精彩几分呢!话说回到几十年前,那时候的动漫界,还是“外来和尚会念经”的年代。
咱们小时候,一打开电视,不是《猫和老鼠》的追逐战,就是《哆啦A梦》的神奇口袋,国产动漫嘛,感觉就像邻家的小弟弟,还在学步阶段,但那份纯真和梦想,已经开始悄悄萌芽了。
一、萌芽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1 记得那会儿,《黑猫警长》横空出世,那黑猫警长,简直就是正义的化身,每一集都让人紧张又兴奋,简直就是国产动漫的“开山之作”,告诉咱们:咱们自己的故事,也能这么精彩!1.2 紧接着,《葫芦娃》也火了,七个颜色各异的小葫芦,各有各的本事,团结一心对抗蛇精,那时候咱们都梦想着能有一个葫芦娃的兄弟,一起闯荡江湖呢!二、成长期:百花齐放,争奇斗艳2.1 进了新世纪,中国动漫就像开了挂一样,嗖嗖嗖地往前冲。
《喜羊羊与灰太狼》成了孩子们的新宠,狼和羊的故事,简单却充满智慧,教会了我们不少道理,比如友情、勇气和智慧。
2.2 这时候,还有一部不能不提的,《秦时明月》。
哎呀,这可是国产动漫的里程碑啊!它把历史、武侠和动漫完美结合,画面精美,剧情扣人心弦,让咱们看到了国产动漫也能有如此高的艺术水准。
2.3 更别说后来的《熊出没》了,光头强和熊大熊二的故事,虽然简单,但笑料不断,成了家家户户饭后的欢乐源泉。
它告诉我们,快乐和温馨,是动漫永恒的主题。
三、飞跃期:走向世界,闪耀全球3.1 最近几年,中国动漫更是火力全开,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一席之地,还开始走向世界舞台。
《哪吒之魔童降世》那票房,噌噌往上涨,哪吒那叛逆又正义的形象,深深打动了国内外观众的心。
3.2 还有《白蛇:缘起》,那画风,那剧情,简直是视觉和心灵的双重盛宴。
它让咱们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动漫的崛起。
总之啊,中国动漫这一路走来,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过程。
中国动画发展史中国动画发展史一、发端时代(二十世纪30年代)中国美术电影始于二十年代初,"万氏兄弟"在上海拍摄了中国最早一批动画片《大闹画室》、《铁扇公主》等,其中《铁扇公主》,在世界电影史上是名列《白雪公主》、《小人国》和《木偶奇遇记》之后的第四部动画艺术片,标志着中国当时的动画水平接近世界的领先水平。
由于战争和无人投资,美术电影于1942年后中断了。
二、蓬勃发展时代(建国到1965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的动画片迎来了第一个高潮,除了万氏兄弟投入了新中国的动画制作,一大批技术和艺术方面的人才也在这个时候涌现出来。
到60年代已经每年都能制作十多部动画,其中1961~1964年制作的《大闹天宫》可说是当时国内动画的颠峰之作,从人物、动作、画面、声效等达到了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
随着剪纸动画《猪八戒吃西瓜》、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折纸动画《一棵白菜》等影片的新动画形式的加入,中国的动画事业也达到了一个顶峰。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到1977年)中国动画业受到了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这段时期,中国的动画业几乎是在原地停滞了十多年~期间具有写实主义和教育目的动画如《小号手》、《小八路》等使动画片被定位给小朋友看的充满教育意义和政治色彩的课外教材,这种思想不仅延续下来还在大部分人心里深深地扎根。
四、缓慢发展期(1978年至1998年)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动画制作进入繁荣时代,在1978年到1989年间,就制作了两百多部动画片,如《哪咤闹海》、《天书奇谭》等优秀作品。
电视动画在这个时候有了《葫芦兄弟》、《黑猫警长》等作品,从整体上看,这是个比较平均的时代,既有少量全年龄的艺术片,又有大量纯粹给儿童看的主流求教育的动画片,制作手法基本沿袭万氏兄弟的流派。
没有太多创新,也没有吸取外部世界的先进经验,而这一段的多产量恰恰造成了作品的制作不够精细。
90年代初,中国开始引进一些国外精品动画,中国动画界开始了反思,这直接导致了之后的探索与尝试。
中国动漫的发展历程
中国动漫的发展源远流长,起源可追溯到上世纪初。
初期,受外国动画片的影响,中国开始制作了一些简单的手绘动画片,如《大闹天宫》等。
然而,由于当时技术和资金的限制,中国动漫的发展一度受到阻碍。
1950年代末到1960年代初,中国政府推动了大规模的宣传动画制作。
这一时期产生了一系列经典的动画片,如《新白娘子传奇》等。
这些动画片在国内外都取得了很高的反响,为中国动漫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到了1980年代,中国动漫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的政策使得外国的动漫片进入中国市场,为中国动漫创作者带来了新的启示和思路。
中国动漫开始逐渐融入更多的科技元素,尝试运用电脑制图等新技术手段。
进入21世纪后,中国动漫进一步迈上了新台阶。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为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持。
同时,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动漫的传播和制作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一些优秀的中国动漫作品开始在国内外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如《大鱼海棠》等。
如今,中国动漫正朝着更加多元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越来越多的中国动漫作品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认可。
中国也举办了一系列的动漫展览和国际动漫节,加强了国际交流与合作。
总的来说,中国动漫经历了起步缓慢、发展阻滞以及逐步崛起
的历程。
在技术、市场、政策等多方面的支持下,中国动漫正逐渐崭露头角,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中国动漫发展崛起历程中国动漫的发展崛起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上海,那时中国已经开始接触外来的动画片,并受其启发创作了第一部国产动画片《大闹银河》。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社会环境的限制,中国动漫发展的步伐一度非常缓慢。
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动漫发展受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1956年,中国首个大规模组织的动画片制作机构——中国电影制片厂成立,其下属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成为当时中国动漫的中心。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了一系列优秀的动画作品,如《小蝌蚪找妈妈》等,为中国动漫奠定了基础。
然而,文化大革命的爆发使得中国动漫一度遭受重创。
在那个时期,艺术和文化被压抑,动画行业几乎停滞不前。
直到1978年改革开放,中国动漫才得以重新崛起。
改革开放的政策为中国动漫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首先,中国人民开始接触到更多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动画片,这对中国动漫的技术和艺术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次,中国政府鼓励私人企业投资动漫产业,促使中国动漫产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逐渐壮大。
1984年至1986年间,中国推出了一批标志性的动画作品,如《舒克和贝塔》、《大闹天宫》等。
这些动画片在国内外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并为中国动漫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此后,中国动漫开始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动漫作品和创作者。
其中,1990年代的《西游记》、2000年代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等作品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成为了中国动漫的经典之作。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的普及以及国内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中国动漫行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近年来,中国动漫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创意产业,并取得了显著成绩。
例如,2015年上映的《大圣归来》成为中国影史票房纪录保持者,证明了中国动漫在国内市场的巨大潜力。
尽管中国动漫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一些挑战,如原创力不足、版权保护等问题,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政策的不断优化,中国动漫有望继续崛起,并在国际舞台上展现更加出色的表现。
中国动漫发展史
中国动漫发展史可以追溯到早期的中国影像艺术,下面是中国动漫发展的主要里程碑和阶段:
1.20世纪初至50年代:中国动漫的起步阶段。
在这个时期,
中国主要受到西方动画的影响,以手绘和剪纸动画为主要
形式。
最著名的早期作品包括《刘老根》和《狼和七个小
羊》等。
2.1950年代至1970年代:社会主义时期的中国动漫。
在这
个时期,动画制作逐渐与社会主义思想相结合,表现社会
主义建设和革命英雄等主题。
代表作品包括《小葱包和馒
头头》和《大闹天宫》等。
3.1980年代至1990年代:中国动漫的复兴与创新。
在这个
时期,中国开始引入日本和美国等地的动画作品,同时也
有一些原创作品涌现,如《黑猫警长》和《三毛流浪记》
等。
4.2000年代至今:中国动漫的新发展阶段。
进入21世纪,
中国动漫产业迎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包括制作技术的提
升、市场规模的扩大、内容的丰富多样等。
一些国内制作
的优秀动画片赢得了国际影响力,如《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和《喜羊羊与灰太狼》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观众需求的多样化,中国动漫正朝着更加多元化和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支
持措施,以促进动漫产业的发展,提高中国动漫的国际竞争力。
对中国动漫发展的历程简述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动漫产业逐渐走进了广大观众的视野,也开始从最初的摸索探索到如今的逐渐成熟。
下面,我们将对中国动漫发展的历程进行简述。
1. 1984年——中国第一部动画电影诞生1984年,中国第一部动画电影《大闹天宫》上映,这标志着中国动漫开始迈出其发展的第一步。
该电影采用传统二维手绘技术,讲述了《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
2. 1990年代——国产动漫步入快速发展期1990年代初,随着影视行业逐渐兴起,国产动漫也开始进入到了一个爆发期。
一系列经典作品如《葫芦兄弟》、《喜羊羊与灰太狼》、《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等相继推出,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和追捧。
同时,国内动漫制作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技术手段更趋于成熟。
3. 2000年代——中国动漫迎来了新的挑战进入21世纪,中国动漫面临了新的挑战。
一个是来自国外的竞争压力,特别是日本动漫在中国市场上大获成功,逐渐形成了庞大的影响力。
另一个是公共文化事业的缺陷,国内动漫产业的受众群体相对较小,推广难度加大。
4. 2010年代——中国动漫的技术和视角不断提升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文化的不断丰富,中国动漫逐渐走出了自己的道路,发展成了一个更加开放、自由而多元化的产业。
技术上,国产动漫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其中3D技术更是得到了广泛运用。
内容上,从最初的生活剧、历史剧、神话剧等基础题材,到现在各种涉及到科幻、玄幻、悬疑等多元化题材的动漫作品都相继推出。
5. 未来展望——中国动漫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全球动漫产业的不断扩大,中国动漫也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而如何在未来中站稳脚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我们需要不断拓宽视野,开阔思路,尝试更多的新技术、新模式去带动产业的发展和推广,同时也需要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扶持,让他们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二次元文化在中国的发展历程第一阶段:引入与传播(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二次元文化最早在中国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当时日本动漫和漫画开始进入中国市场。
由于日本动漫的独特魅力和精美制作,它很快在中国年轻人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日本动漫作品如《哆啦A梦》、《龙珠》、《圣斗士星矢》等成为中国的热门动画片,而《火影忍者》、《海贼王》等漫画作品也受到了青少年的喜爱。
第二阶段:兴起与发展(21世纪初-中期)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中国的二次元文化迅速蓬勃发展。
网络上涌现出大量的二次元相关论坛、社区和网站,人们可以自由地交流和分享自己对二次元文化的喜爱。
此外,二次元文化也开始渗透到其他领域,如音乐、游戏、cosplay等。
二次元歌曲、游戏角色和cosplay活动成为中国年轻人追逐的潮流。
第三阶段:产业化与商业化(21世纪中期至今)二次元文化的兴起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二次元相关企业开始涌现,如动画制作公司、游戏开发公司、漫画出版社等。
这些企业不仅为二次元爱好者提供了更多的优质内容,还推动了二次元文化的商业化。
二次元衍生品市场也迅速发展起来,包括动漫周边商品、角色扮演服装、游戏道具等。
第四阶段:国产二次元崛起(2010年至今)近年来,中国的二次元文化逐渐崭露头角,国产二次元作品开始受到更多关注。
中国动画产业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和成熟,不少优秀的国产动画作品如《猫和老鼠传奇》、《大圣归来》等在国内外取得了巨大成功。
此外,中国也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二次元漫画家、声优、coser等,他们的作品和表演在国内外赢得了广泛赞誉。
第五阶段:社会影响与文化输出(2010年至今)随着二次元文化的不断发展,它在中国社会中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许多二次元元素已经渗透到了各个领域,如广告、电影、电视剧等。
二次元文化也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代表着年轻一代的审美和价值观。
同时,中国的二次元文化也开始向世界输出,吸引了许多外国人的关注和喜爱。
中国动画片的发展经历了6个时期。
(1922〜至今)87年了1922〜1945年是萌芽和探索时期。
1918 年《从墨水瓶里跳出来》等美国动画片陆续在上海登陆,使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人对神奇的动画片着迷。
抱着创造中国人自己的动画片的信念,以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动画人应运而生,成为中国动画片的开山祖。
经过他们艰苦的探索与研制,1922 年摄制了中国第一部广告动画片《舒振东华文打字机》。
之后,1924年中华影片公司摄制了动画片《狗请客》、上海烟草公司摄制了动画片《过年》。
这两部影片是中国最早的动画片。
但它们都没有产生影响,产生影响的是万氏兄弟于1926年绘制的《大闹画室》1935 年,万氏兄弟推出了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片《骆驼献舞》,1941 年又推出中国第一部长动画片《铁扇公主》。
1946-1956 年是中国动画片的稳定发展时期。
在毛泽东的领导下,1949 年10月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
之前,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电影制片厂生产力木偶片《皇帝梦》(1947)、动画片《瓮中捉鳖》(1948),为建国后的生产奠定了基础。
1950至1956年这一时期,中国动画片的创作和生产呈现以下特点:在题材上,用童话的故事服务于少年儿童,拍摄了《小猫钓鱼》(1 952 )等;风格上,踏上民族化的道路,制作了木偶片《神笔》(1955)、动画片《骄傲的将军》(1956);技术上,由黑白片向彩色片转化,摄制了中国第一部彩色木偶片《小小英雄》(1953)、第一部彩色传统动画片《乌鸦为什么是黑的》(1955)。
1957-1965 年是中国动画片第一个繁荣时期。
1957 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建立,使中国有了第一家独立摄制美术片的专业厂。
在毛泽东关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指引下,艺术家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使中国动画片生产进入繁荣昌盛的发展时期。
产量上升,在艺术上和技术质量上都达到了空前的平,不少影片在国际电影节获奖,形成了被世界公认的中国动画学派。
中国动漫的发展史
1. 中国动画建国前--早期探索期
中国的动画事业发展很早,20年代中国的动画先驱万氏兄弟(万嘉综(万籁鸣)、万嘉淇(万古蟾)、万嘉结(万超尘)和万嘉坤(万涤寰))就开始研究动画制作,第一部中国自制的人画合演的《大闹画室》就是他们制作,1935年,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骆驼献舞》问世。
1941年,受到美国动画《白雪公主》影响,制作了中国第一部大型动画《铁扇公主》,在世界电影史上,这是继美国《白雪公主》、《小人国》和《木偶奇遇记》后的第四部大型动画,标志中国当时的动画水平接近世界的领先水平。
2. 中国建国初期--蓬勃发展期(建国到1965年)
建国后,中国的动画事业可以说是得到了非常快速的发展,不但作品多,而且精品也非常多。
从1950年的一部动画,发展到60年代已经每年都能制作出十多部动画,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是1961--1964年制作的《大闹天宫》,《大闹天宫》可说是当时国内动画的颠峰之作,从人物、动作、画面、声效等等都达到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
这段时期,我国还开始尝试使用不同的动画制作方法,大胆使用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
1947年,我国制作了第一部木偶动画《皇帝梦》;1958年,拍摄了第一部剪纸动画《猪八戒吃西瓜》;1960年,完成了第一部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1962年,第一部折纸动画《一棵大白菜》。
新的动画形式加入,中国动画事业也到达了一个高峰。
这个时期内,我国的动画发展还是领先于日本的,虽然日本1963就有了《铁臂阿童木》这样的长篇动画,但我国有大型动画《大闹天宫》,并不输于日本。
而且中国的传统艺术应用到动画中来,是日本完全无法比的。
不过,使用传统艺术制作动画的代价之一就是需要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这个可能也是当时为什么不制作长篇动画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就是,当时电视在中国还没有普及,所以动画主要还是在电影院播放,所以这个时候的动画还没有长篇的连续剧。
3. 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到1977年)
说到中国历史,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就是文革时期,中国动画业明显的受到了影响。
1966--1971这六年中,竟然没有一部动画片制作出来!之后的几年,形势似乎有了一点好转,但是1972-1977年间也只有每年2-4部动画出炉。
这一段时期,中国的动画事业几乎是在原地停滞了十多年!
4. 中国改革开放后--缓慢发展期(1978年至1998年)
改革开放,中国动画终于又迈开了沉重的步伐,但是,文革带来的滞后却是无法改变。
这一段时期,中国动画的发展不再有了建国初的强劲气魄,虽然动画产量又开始回复,每年还是有许多动画制作出来,但是,当年的开创精神已经不复。
这个表现在很多方面:其一,不再探索新的动画形式,现在见到的,也就是建国时候的那几种传统艺术动画了;其二,可能是因为成本太高,水墨动画几乎不再做了,20年中只做出来一部;其三,由于根深蒂固的思想“动画片就是小孩子看的东西”,没有在动画的取材方面做出突破;其四,文革时期,中国许多动画人才流失了,而改革开放初期,又不能马上找到这方面的人才等等。
当然,这段时期的精品还是有的,1983年的《天书奇谭》、1986-1987年制作的《葫芦兄弟》、1984--1987年的《黑猫警长》、1979--1988年的《阿凡提的故事》、1989--1992年的《舒克和贝塔》1990--1994年的《魔方大厦》等,都是非常精彩的动画。
但是这个时期的中国动画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太过幼稚化了。
中国人心中“动画片就是小孩子看的东西”的观念始终没有抛开,造成这些动画即使是初中生来看,都会觉得不太适合。
90年代初,中国引进了一些国外动画片,其中特别要提到的就是日本动画片《圣斗士星矢》。
《圣斗士星矢》在国内播放后,引起了一阵斗士热,给中国人看到了日本动画的一点点轮廓。
其后,又有世界上的各种精品动画引进,中国动画界开始了反思,这直接导致了之后的探索与尝试。
5. 中国动画业目前--探索尝试期(1999年至今)
国外动画的不断引进,中国动画界终于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于是开始了各种探索与尝试。
1999年中国制作的大型动画《宝莲灯》,就是尝试之一,吸收国外的制作方法与经验,结合中国的传统神话传说;1999年中国制作的大型长篇动画《西游记》也可以算是尝试之一;1999年开始制作的52集长篇动画《我为歌狂》、52集长篇动画《白鸽岛》与100集长篇动画《封神榜传奇》,也是中国动画业的尝试。
其中《我为歌狂》开始播出,仿照日本动画《篮球飞人》制作中国自己的动画作品,虽然作品本身似乎不太受好评,但是尝试的形式还是非常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