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海湾战争战例分析.pdf
- 格式:pdf
- 大小:1.71 MB
- 文档页数:6
海湾战争概况分析海湾战争是指1990年8月2日至2月28日期间,以美国为首的由34个国家组成的多国部队和伊拉克之间发生的一场局部战争。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军队入侵科威特,推翻科威特政府并宣布吞并科威特。
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在取得联合国授权后,于1991年1月16日开始对科威特和伊拉克境内的伊拉克军队发动军事进攻,主要战斗包括历时42天的空袭、在伊拉克、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边境地带展开的历时100小时的陆战。
多国部队以较小的代价取得决定性胜利,重创伊拉克军队。
伊拉克最终接受联合国660号决议,并从科威特撤军。
1980~1988年,伊拉克和邻国伊朗打了8年战争,欠下约一千亿美元的巨额债务,同时,这场战争还使它的生产和运输受到严重损失。
战后,它欠海湾国家的债务就达几百亿美元。
伊拉克总统萨拉姆急于摆脱伊拉克面临的经济恶化现状,他认为伊拉克同伊朗的战争是为全体阿拉伯人打的,其他阿拉伯国家应该报答伊拉克。
同时,由于科威特的油田同邻国的一些油田是相通的,而科威特及其周边地区的油田构造呈锅状,科威特正好处于锅底。
因此,科威特油田不但产量大,而且油质好,加上伊科之间有一段没有划清的边界,萨达姆认为科威特人输了伊拉克的石油,理应赔偿,因此伊拉克多次要求科威特捐助伊拉克一百亿美元,但遭到科威特的拒绝。
此外,伊拉克只有50千米的海岸线,希望科威特能割让一处靠海地区,这也遭到科威特的拒绝。
双方关系日益紧张,8月1日深夜,伊拉克谈判代表团从科威特返回伊拉克首都巴格达。
2日凌晨2时,伊拉克十万大军侵入科威特,科威特军队措手不及,不到一天就结束了战斗。
科威特埃米尔(国王)和王室乘美军飞机撤往沙特阿拉伯,埃米尔胞弟法赫德亲王和六百多位科威特人战死。
伊拉克的行为立即遭到全世界人民的反对,华盛顿时间2日清晨,联合国通过660号决议,要求伊拉克立即无条件撤军,恢复科威特遭侵略前的状况。
伊拉克先是在科威特成立了傀儡政府,28日干脆宣布把科威特的北部部分地区划归伊的巴士拉省,其余地区成为伊拉克的科威特省。
第7课海湾战争问题导学海湾战争的特点活动与探究材料一美国首先发射“战斧”式巡航导弹,揭开了海湾战争的序幕。
在大规模的空中打击中,美军飞机投掷了大量的高精确度“灵巧炸弹”。
双方地面部队尚未接触,伊军前线部队已被摧毁50%以上。
依托高技术优势,美军使伊拉克的指挥和控制系统瘫痪后,地面部队发动进攻,仅经过100个小时后,美军就将科威特境内和伊科边境的伊拉克军队歼灭。
材料二海湾战争中参战各方伤亡情况表——以上材料均摘自《南方周末》(1)据材料一,分析海湾战争有哪些新特点。
(2)导致材料二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海湾战争与以往局部战争的不同1.海湾战争是高科技战争,与以往局部战争仍属传统意义上的战争不同,空中力量在战争中具有决定作用,空袭和反空袭既是主要的作战方式,也是战争最重要的阶段。
2.信息战显示出举足轻重的作用,争夺信息优势成为双方作战行动的先导。
3.战场向大纵深、立体化方向发展,前方与后方的区别趋于消失。
战争的人力、物力、财力消耗巨大,需要有更雄厚的经济力量支持。
4.海湾战争改变了人们的战争观念,它向传统的战争观念提出了挑战,在各国军事界引起了震动。
当堂检测1.海湾战争的爆发有着复杂的背景,其中伊拉克和科威特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主要有()①边界纠纷②石油问题③债务问题④宗教派别之争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2.1990年8月,美国实施“沙漠盾牌”计划,组织多国部队进驻海湾,其直接刺激因素是()A.控制石油资源B.伊拉克侵占科威特C.萨达姆的专制D.维护世界和平3.在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实施了“沙漠风暴”和“沙漠军刀”行动。
关于上述行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同时进行B.“沙漠风暴”行动侧重于地面攻击,“沙漠军刀”行动侧重于空中打击C.“沙漠风暴”行动侧重于空中打击,“沙漠军刀”行动侧重于地面攻击D.战争的第一阶段实施的是“沙漠军刀”行动,战争的第二阶段实施的是“沙漠风暴”行动4.美国组成联合国多国部队进驻海湾实施“沙漠盾牌”行动的根本目的是()A.解放科威特B.维护地区的和平与安全C.在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中扩充势力范围D.保证美国在此地区的经济利益5.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1)图1发生于什么时间?发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2)针对伊拉克发动的进攻,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采取了哪些行动?(3)图2所述现象主要是针对哪一国家而言?(4)图3是美国在海湾战争中使用的“战斧”式巡航导弹。
海湾战争战场环境分析作者:赵杨 3011020033单位:学员二旅五营四连摘要:本文介绍了海湾战争的过程,美军起到的作用,着重分析了战场环境。
在分析战场环境时,首先,说明了海湾战争的信息化战场,美军建立了5个层次的电子传感器网;又讲了海湾战争是一体化作战的典范,作战空间被大大的扩大,七维一体的作战模式和大量先进武器的使用是美军站在场控位置的关键;最后讲述了复杂的电磁环境成为海湾战争的主导。
关键词:海湾战争;战场环境;美军;电磁环境;信息化战争;战场空间;一体化作战正文在讲海湾战争的战场环境之前,先将一下海湾战争。
海湾战争,1991年1月17日~2月28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盟在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下,为恢复科威特领土完整而对伊拉克进行的局部战争。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军队入侵科威特,推翻科威特政府并宣布吞并科威特。
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在取得联合国授权后,于1991年1月16日开始对科威特和伊拉克境内的伊拉克军队发动军事进攻,主要战斗包括历时42天的空袭、在伊拉克、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边境地带展开的历时100小时的陆战。
多国部队以较小的代价取得决定性胜利,重创伊拉克军队。
伊拉克最终接受联合国660号决议,并从科威特撤军。
在此战争中,美军起到关键性作用。
1月17日凌晨,美军的空袭行动开始实施。
整个空袭包括“沙漠风暴”计划四个作战阶段的前三个,美军称之为空中战局。
按计划三个阶段同时开始,齐头推进,逐一达到既定目标。
通常的空袭模式是,由EF—111、EA—6B和EC—130H 等电子战飞机先开辟通路,担负攻击任务的F—117、F—111DAEAF、A—6、A—10、A V—8B、F—15E、B—52等型飞机攻击各指定目标,F—14、F—15C、F—16和F/A—18等飞机则担负掩护任务。
日出动量达2000至3000架次。
据美军统计,至地面进攻开始时,科威特战区伊军部队54万人中伤亡达25%以上,重装备损失达30—45%。
海湾战争战场环境分析作者:赵杨 3011020033单位:学员二旅五营四连摘要:本文介绍了海湾战争的过程,美军起到的作用,着重分析了战场环境。
在分析战场环境时,首先,说明了海湾战争的信息化战场,美军建立了5个层次的电子传感器网;又讲了海湾战争是一体化作战的典范,作战空间被大大的扩大,七维一体的作战模式和大量先进武器的使用是美军站在场控位置的关键;最后讲述了复杂的电磁环境成为海湾战争的主导。
关键词:海湾战争;战场环境;美军;电磁环境;信息化战争;战场空间;一体化作战正文在讲海湾战争的战场环境之前,先将一下海湾战争。
海湾战争,1991年1月17日~2月28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盟在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下,为恢复科威特领土完整而对伊拉克进行的局部战争.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军队入侵科威特,推翻科威特政府并宣布吞并科威特.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在取得联合国授权后,于1991年1月16日开始对科威特和伊拉克境内的伊拉克军队发动军事进攻,主要战斗包括历时42天的空袭、在伊拉克、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边境地带展开的历时100小时的陆战。
多国部队以较小的代价取得决定性胜利,重创伊拉克军队。
伊拉克最终接受联合国660号决议,并从科威特撤军。
在此战争中,美军起到关键性作用。
1月17日凌晨,美军的空袭行动开始实施。
整个空袭包括“沙漠风暴”计划四个作战阶段的前三个,美军称之为空中战局.按计划三个阶段同时开始,齐头推进,逐一达到既定目标。
通常的空袭模式是,由EF—111、EA—6B和EC—130H等电子战飞机先开辟通路,担负攻击任务的F—117、F-111DAEAF、A—6、A—10、AV—8B、F—15E、B—52等型飞机攻击各指定目标,F-14、F—15C、F—16和F/A-18等飞机则担负掩护任务。
日出动量达2000至3000架次。
据美军统计,至地面进攻开始时,科威特战区伊军部队54万人中伤亡达25%以上,重装备损失达30-45%。
经典战例海湾战争地面战海湾战争,这场发生于上世纪 90 年代初的军事冲突,以其现代化的作战理念、高科技的武器装备和高效的作战方式,成为了军事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而其中的地面战,更是展现了诸多令人瞩目的特点和战略决策。
海湾战争的背景源于伊拉克对科威特的入侵。
伊拉克的行动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和经济制裁,但萨达姆政权并未因此退缩。
在这种情况下,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决定采取军事行动,以恢复科威特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在地面战开始之前,多国部队进行了长时间的空中打击。
这一阶段对伊拉克的军事力量造成了巨大的削弱,包括摧毁了大量的坦克、装甲车、火炮以及防空设施等。
伊拉克的指挥控制系统也遭到了严重破坏,使得其军队在后续的地面作战中陷入了混乱。
地面战正式打响后,多国部队展现出了高度的协同作战能力。
其装甲部队、机械化步兵、炮兵和航空兵密切配合,形成了强大的战斗合力。
在作战过程中,美军的 M1A1 主战坦克表现出色。
这种坦克装备了先进的火控系统和强大的装甲防护,在与伊拉克的 T-72 坦克的对抗中占据了明显优势。
M1A1 坦克能够在更远的距离上准确命中目标,而自身则能够抵御伊拉克坦克炮弹的攻击。
同时,多国部队还充分利用了信息化作战手段。
通过卫星通信、战场侦察和情报分析等手段,指挥官能够实时掌握战场态势,做出准确的决策。
这种信息化优势使得多国部队能够迅速发现伊拉克军队的防御弱点,并实施有效的打击。
在战术运用方面,多国部队采取了迂回包抄、分割包围等策略。
例如,在进攻过程中,部分部队佯装正面进攻,吸引伊拉克军队的注意力,而主力部队则从侧翼或后方进行迂回,迅速突破伊拉克军队的防线,并对其进行分割包围。
这种战术的成功运用,使得伊拉克军队在短时间内陷入了被动局面。
此外,多国部队的后勤保障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充足的燃料、弹药和物资供应,确保了部队能够持续作战。
高效的医疗救援体系,也最大程度地减少了人员伤亡。
相比之下,伊拉克军队在地面战中暴露出了诸多问题。
经典战例海湾战争地面战“军刀”出鞘1990年8月2日凌晨1时,伊拉克10万大军越过伊科边界向科威特发起突然进攻,仅用10小时就占领了科威特,由此引爆了震惊世界的海湾危机。
在持续的5个半月里,国际社会的和平努力终成泡影。
1991年1月17凌晨2时30分,从海湾的美国战舰上发射出的第一颗”战斧“巡航导弹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爆炸,终于拉开了海湾战争的战幕。
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实施了长达38天的战略轰炸和战术空袭,出动飞机112000架次,发射巡航导弹288枚,投弹量达20万吨以上,造成伊拉克的军事机器严重瘫痪,并摧毁了伊军前线部队50%以上的力量。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决心发起地面决战来彻底打垮毁萨达姆的军队,将伊军赶出科威特,以解美国心头之恨。
至2月中旬,多国部队共集结了地面部队约60万人,坦克3700辆(其中美军2000辆)、装甲车3000辆(美军2000辆),大中口径火炮、火箭炮1600门(美军1200门)。
直接参加地面作战的攻击部队约45万人,他们来自于美、英、法、埃及、叙利亚、沙特、科威特、阿曼、阿联酋、卡塔尔和巴林等国家。
主力自然是美国,其他国家除英、法各派了一个多师外,阿拉伯国家的军队主要是作为象征性力量来参战的。
多国部队总指挥为美国中央总部司令诺曼.施瓦茨科普夫四星上将。
代号为“沙漠军刀”的地面作战计划是施瓦茨科普夫将军根据他多年研究的“空地一体战”构想和亲自指挥巴拿马登陆作战的经验拟定的。
其主要内容是:以大规模的登陆佯动和部分兵力从沙科边界正面突破,牵制伊军主力,并向科威特城及其以北地区推进;集中装甲部队主力,与快速突击部队配合,从伊军防御的侧翼向巴士拉方向实施大纵深迂回,与正面推进的部队呈两面夹击之势,包围并歼灭伊军主力。
为实施“沙漠军刀”计划,多国部队沿沙伊、沙科边界从左至右(由西向东)部署了3个进攻集团。
左翼为西攻击集团,部署在沙伊边界中段。
编成内有勒克中将指挥的美第18空降军的第101空降师、第82空降师、第24机械化步兵师、第3装甲骑兵团及法国第6轻型装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