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数字黑洞
- 格式:ppt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10
奇妙的数字“黑洞”
最近,爸爸给我买了一本书,叫《马小跳玩数字》。
这本书中一共有80个关于数字的趣味故事,刚看了几篇,我就爱不释手了。
其中有一篇故事名叫《数字“黑洞”》,尤其让我记忆深刻。
这个数字故事主要介绍了每个位数的数字都会有一两个固定的数字“黑洞”。
故事中举了三位数为例,三位数的数字黑洞是495。
假设把随便一个三位数的数字从大到小排列,组成一个新数,再把这个三位的数字从小到大排列,可得到另一个新数,用最大的数减最小的数,可得到一个得数。
再重复上面的步骤,你会发现最终都会得到495这个数字。
比方三位数103,用310-13=297,972-279=693,963-369=594,954-459=495。
我看后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
于是,拿来草稿纸亲自验证。
第一次定为824,用842-248=594,954-459=495;第二次选了213,321-123=198,981-189=792,972-279=693,963-369=594,954-459=495;第三次我选了一个特殊数字333,不对,出问题了,333没办法减了。
我通过举例发现不是所有三位数都符合上面的“黑洞”规则,假如三个位数上的数字相等就是例外,这不过书上没有写的,我顿时有了一种自豪感。
合上书后,我突然有了一个新问题。
四位数、五位数以及更多位数的数字也有它们的数字“黑洞”,那它们是什么呢?我决定靠自己的力量求证几位数。
经过计算,我发现四位数的“黑洞”是6714,五位数的“黑洞”是83952……
数字没有人们想像中那么高深莫测,只要你用心,学起来就会感觉到其乐无穷。
六(2)班
章睿凡。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1 神奇的数字黑洞丨苏教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数字黑洞的概念和特征;
2.能够使用数字黑洞加减法求解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数字黑洞的概念和特征;
2.数字黑洞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教学难点
1.认识数字黑洞,理解数字黑洞的特征;
2.熟练掌握数字黑洞加减法的求解方法。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数字黑洞示意图;
2.学生准备笔、纸。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
教师出示数字黑洞示意图,问学生是否知道数字黑洞是什么,如何识别数字黑洞。
2. 概念解释
教师简单解释数字黑洞是一个由四个数字组成的算式,这四个数字中有两个数字相加等于第三个数字,再将结果减去另外一个数字,最终的结果始终是一个相同的数字。
例如,数字黑洞“6 8 2 4”可以组成算式“6 + 2 = 8,8 - 4 = 4”;同样,“3 6 9 0”也可以组成数字黑洞,“3 + 6 = 9,9 + 0 = 9”。
3. 识别数字黑洞
教师让学生自己尝试找出一些数字黑洞,并询问学生如何识别数字黑洞,并对学生给出的回答做一些简单的讲解。
4. 数字黑洞加减法
针对数字黑洞加减法的求解方法,教师首先使用示意图演示,并讲解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再让学生通过练习加深理解。
5. 练习
让学生分组并练习数字黑洞加减法的运算方法,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予指导和帮助,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五、教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数字黑洞的概念和特征,及数字黑洞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后续的学习中,继续加深对数字黑洞的理解,掌握数字黑洞加减法的运用方法。
生命数字中黑洞数字解读
生命数字中的黑洞数字是指一个数字,经过特定计算后,得到的结果再次经过相同的计算,最终会回到这个数字本身。
这个数字在数字学和数学中具有特殊的意义。
举例来说,我们以数字69为例。
首先将这个数字的各个位上的数字相乘,6 9 = 54,然后将得到的结果的各个位上的数字相乘,5 4 = 20,最后将得到的结果的各个位上的数字相乘,2 0 = 0。
这时候得到的结果是0,再进行下一次计算的话,还是会得到0,因此69就是一个黑洞数字。
黑洞数字在数学上被称为循环不变数,它们在数字学游戏和谜题中经常被用到。
除了单一数字的黑洞之外,还有一些数字组合也可以形成黑洞,比如两位数的黑洞数字37,三位数的黑洞数字495等等。
在数学研究中,黑洞数字也被用于探讨数学规律和性质。
研究人员会分析黑洞数字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从而揭示数字之间隐藏的规律和奥秘。
总的来说,黑洞数字在数字学和数学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质,它们不仅可以用于娱乐和游戏,还可以作为数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希望这个回答能够从多个角度全面地解读生命数字中的黑洞数字。
黑洞数495的证明黑洞数495是一个有趣而神秘的数字,它引发了许多数学家和科学家的兴趣和探索。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介绍495这个黑洞数的证明。
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黑洞数。
黑洞数是指一个有限的自然数,在每一次迭代操作下,将其各个位上的数字按升序排列得到一个新的数字,然后再将其各个位上的数字按降序排列得到另一个新的数字,将这两个数字相减,得到一个新的数字,重复这个过程,最终将会得到一个稳定的数字,这个数字就被称为黑洞数。
在495这个数字上,我们将通过数学推理来证明它是一个黑洞数。
我们将495分解为其各个位上的数字,即4、9和5。
按照黑洞数的定义,我们将这些数字按升序排列得到一个新的数字,即459。
然后,将这些数字按降序排列得到954。
接下来,我们将954减去459,得到495。
正如我们所预期的一样,495是一个稳定的数字,没有进一步的变化。
接下来,我们将对495这个黑洞数进行数学推理,来证明它是一个黑洞数。
我们可以将495表示为:495 = 4 * 100 + 9 * 10 + 5。
根据黑洞数的定义,我们将459和954表示为:459 = 4 * 100 + 5 * 10 + 9,954 = 9 * 100 + 5 * 10 + 4。
将459和954相减得到495,即 (4 * 100 + 5 * 10 + 9) - (9 * 100 + 5 * 10 + 4) = 495。
从这个推理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495是由4、9和5这三个数字构成的,通过按升序排列、降序排列和相减这样的操作,最终得到495。
进一步地,我们可以推广这个证明过程。
对于任何一个三位数abc,其中a、b和c分别代表百位、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我们可以通过按升序排列得到abc1,再按降序排列得到1cba,然后将1cba减去abc1,得到一个新的数字,继续进行这样的操作,最终得到一个稳定的数字。
通过这个推广,我们可以证明495不仅仅是一个黑洞数,而是一个通用的规律。
数字黑洞6174原理
数字黑洞6174是一个运用卡特兰数原理的神奇的数字,又称为Kaprekar常数或Kaprekar问题。
卡特兰数(Kaprekar number)又被称为卡普雷卡数字(Kaprekar numbers),是经过印度数学家D.R.卡普雷卡(D.R.Kaprekar)推理出来的。
它拥有独特的几何行为,即将4位以内的半全形数字的任何“正方形”数字进行拆分,然后将拆分的数字按字典序的排序重新排列依次相减,反复循环得出6174或者叫做“黑洞”,是这样一个数字。
由于4位数字被拆分,可以得到八个组合数字,比如一个全数字可以拆分成一个“最小数字”和一个“最大数字”,先把这些拆分后的数字按照字典序再排列一次,再把最大数字减去最小数字,即可得到中间数字。
进行上述操作几次后,最终所得的结果都会得到“黑洞”——6174。
以4位数字6174为例,将其拆分成最小数字0147和最大数字7641,依次相减得到6174,依次类推,任何4位数字在相减后,结果都为6174,其最后的结果都是“黑洞”,这就是数字黑洞的原理。
可以看出,数字黑洞6174拓展开来就是卡特兰数,同样都拥有神奇的数学性质,不管给定什么复杂数字,只要将其拆分成4位数字,依次相减,最终总会收拾出6174,这就是神奇的数字黑洞6174,也是传说中的卡特兰数,不仅吸引着大量的数学爱好者,更令人神奇的解开其中的奥秘。
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9.1 神奇的数字黑洞丨苏教版一、引入大家好,今天我们要来讲解五年级上册数学第9章第1节的内容——神奇的数字黑洞。
希望通过我的讲解,能够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个知识点。
二、知识点概述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字是非常重要的。
而“数字黑洞”是一个非常神奇的概念,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
具体来说,数字黑洞是指经过一系列计算后,得到的最终结果的各位数字重新排列后形成一个新的数字,再重复进行计算,最终得到的都是同一个数字的过程。
例如,对数字36进行计算,我们可以得到63-36=27,然后对27进行计算,得到72-27=45,再对45进行计算,得到54-45=9,最后又回到了数字9。
这就是一个数字黑洞的过程。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说明数字黑洞的计算过程。
三、例题演示请大家看下面的例题:将一个数字的十位数与个位数交换位置后,用原数字减去交换后的数字,得到一个二位数,再用该二位数减去十位数与个位数的和,最终得到的结果是什么?首先,我们要将这个题目中的过程进行分解,得到如下的计算过程:1.将一个数字的十位数与个位数交换位置后得到的新数字2.用原数字减去交换后的数字,得到一个二位数3.用该二位数减去十位数与个位数的和,得到最终结果现在,我们假设这个数字是75,那么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计算:1.将数字75的十位数7和个位数5交换位置,得到数字57。
2.将原数字75减去交换后的数字57,得到数字18。
3.将数字18减去7和5的和12,得到最终结果6。
通过这个例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字黑洞的计算过程。
接下来,我将与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数字黑洞的有趣的知识点。
四、数字黑洞的奇妙性质数字黑洞有一些很有趣的性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
首先,一个数字的黑洞一定是唯一的。
这是因为,经过一系列计算后得到的数字,其各位数字排列的顺序是唯一确定的,所以最终得到的数字也是唯一的。
其次,某些数字也可能会存在无限循环的黑洞。
五加与减《练习四——神奇的数字黑洞》 (教案) 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内容本节课为数学二年级下册的《加与减》章节,教学内容围绕“神奇的数字黑洞”展开。
学生将通过对数字游戏和计算练习,探索加法与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理解数字间的关系和变化规律。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规则,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猜想和验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其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难点1. 数字黑洞概念的理解:帮助学生理解数字黑洞的概念,即某些数字经过特定运算后会陷入重复循环。
2. 加减法运算的灵活应用:指导学生在不同的数字组合中,灵活运用加减法运算,寻找数字黑洞。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课件- 计算器- 数字卡片- 小组活动记录表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数字游戏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出数字黑洞的概念。
2. 探究活动:-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通过计算找出100以内数字的黑洞。
- 全班分享:每组分享找到的数字黑洞,并讨论其规律。
3. 理论讲解:教师讲解加减法运算规则,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应用。
4. 练习巩固: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个别辅导,及时解答学生疑问。
5. 总结提升:全班一起总结数字黑洞的特点,强调加减法运算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 五加与减《练习四——神奇的数字黑洞》- 重点:加减法运算规则、数字黑洞概念- 示例:通过具体例子展示数字黑洞的形成过程- 练习题: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作业设计- 必做题:完成练习册上关于数字黑洞的题目。
- 选做题:发现并记录生活中的数字黑洞现象,下节课分享。
课后反思- 教师需关注学生对数字黑洞概念的理解程度,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
- 通过课后作业和学生的反馈,评估教学效果,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的乐趣。
数学黑洞例子
1. 嘿,你知道不,卡布列克常数就是个超有趣的数学黑洞例子呀!就像495 这个数,把它随意拆分,比如拆成 4 和 95,或者 49 和 5,然后大数
减小数,再反复这样操作,最后总会得到 495 呢!神奇吧!
2. 哇塞,还有 123 数字黑洞啊!比如随便一个三位数,像 321,把它的数
字按从大到小排是 321,从小到大排是 123,用大的减小的,一直这样下去,最后就会陷进去,总是得到 495 这个结果呢,你说奇妙不奇妙!
3. 嘿呀,153 也是个特别的数学黑洞例子哟!像它不管怎么折腾,最后都能回到它本身呢,这多有意思呀,就像一个怎么也逃不出去的小圈圈!
4. 哎呀,回文数也是呢!比如 121,正反都一样,这就像一个调皮的小精灵,在数学世界里蹦来蹦去的,真好玩!
5. 你想想,6174 这个数呀,也是个数学黑洞!把它弄来弄去,最后还是会
被它吸进去,这难道不比魔术还神奇吗?
6. 还有还有,3 这个数字,在很多地方都很特别哦,就好像一个小小的主角在数学舞台上表演呢,这算不算一种特殊的数学黑洞例子呢?
7. 哇哦,圆周率也是相当神奇的呀!那无穷无尽的数字,就像一个巨大的宝藏库,里面说不定也藏着数学黑洞呢,是不是很让人期待呀!
8. 嘿嘿,其实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黑洞的影子呢,只要我们细心去发现!它们就像一个个神秘的小盒子,等待我们去打开,去探索其中的奇妙!我觉得数学黑洞真的是太神奇啦,让人忍不住一直去研究呢!。
数学黑洞:神秘数字6174
有一个神秘的数学黑洞,叫做“6174”。
只要任选4个不完全相同的数字,将“最大排列”减去“最小排列”(例如4321-1234),其差也是一组四个不同的数字。
重复这个运算,最后一定会得到相同的结果:6174。
无论怎样换那4个数字,最后的结果都是“6174”。
而这个“最大减最小”的运算,最多不会超过7次!这又加深了“6174”的神秘性。
以6321为例:
6321-1236=5085一次
8550-0558=7992二次
9972-2799=7173三次
7731-1377=6354四次
6543-3456=3087五次
8730-0378=8352六次
8532-2358=6174七次
这个数字“6174”称为“卡普耶卡常数”(或翻卡布列克常数)。
在追寻“6174”的卡普耶卡变换中,有可能第一次就碰到黑洞(当距组是3,2,1,和中组是6,2的时候),也可能要连做7次变换才走得到终点。
如果改用十二、十六进制,乃至其他计数制,有没有相应的“黑洞”呢?
让我用8384试一试:
8843-3488=5355
5553-3555=1998
9981-1899=8082
8820-0288=8532
8532-2358=6174
还真有!。
数字黑洞6174原理
数字黑洞6174是一个经典的数学游戏,通过一系列数字计算
最终将一个四位数变化为6174。
它的原理基于四位数的排序
和减法。
首先,任意选择一个不完全相同的四位数(四个数字不完全相同),然后按照数字的降序排列,再按照数字的升序排列。
然后将降序排列减去升序排列,得到一个新的数。
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得到的新数等于6174为止。
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经历几个循环,也可能在某个步骤中无法继续得到新数。
这个数字黑洞的奇妙之处在于,无论选择哪个初始四位数,最终都会得到6174。
这是因为每一次计算都会使得数字接近6174,直到最后达到相等。
然而,有一些特殊的四位数可能需要多次循环才能到达6174,而另一些四位数可能只需要一次循环就能到达。
这种差异源于减法操作中数字的排列顺序,不同的排列顺序会导致计算过程的差异。
总的来说,数字黑洞6174是一个有趣又神奇的数学游戏,通
过数位排序和减法操作,最终将一个四位数变为6174。
无论
初始数字是什么,最终都会达到相同的结果。
数字黑洞123原理
数字黑洞123是一个数学研究中的概念,它涉及到对一个三位数的操作,展示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数字黑洞123原理。
假设我们有一个任意的三位数,例如345。
首先,我们将这个数字按照降序排列得到最大数和最小数。
在这种情况下,得到543和345。
接下来,将最大数减去最小数,即543减去345,得到198。
然后,再次将结果按照降序排列得到最大数和最小数。
在这种情况下,得到981和189。
接着,将最大数减去最小数,即981减去189,得到792。
再次按照降序排列,得到972和279。
重复以上步骤,直到得到一个数字循环。
最终,我们得到的数字循环是495。
由此可见,不论最初选择哪个三位数,经过一系列的操作,最终都会收敛到495这个循环。
数字黑洞123原理的惊人之处在于,看似复杂的操作最终都会以相同的循环结果结束。
这种现象引发了人们对数学领域的探索和研究。
通过研究数字黑洞123原理,我们可以了解到数学中的奇妙之处。
它展示了数字之间的关系和规律,让我们对数学的深度有了更多的理解。
总之,数字黑洞123原理是一个引人入胜的数学概念,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最终会收敛到一个循环数字。
它揭示了数学中的规律和奇妙之处,激发了人们对数学领域的兴趣。
神奇的数字黑洞神奇的数字黑洞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1页的“你知道吗?”谈到了数字黑洞6174。
这个数字黑洞是印度数学家卡普耶卡于1949年发现的。
类似的数字黑洞还有许多。
黑洞原本是天文学中的概念,表示这样一种天体:它的引力场非常强,任何物质甚至是光,一旦被它吸入就再也休想逃脱出来。
数学中借用这个词,正像文中所说的那样,“数学黑洞是指自然数经过某种数学运算之后陷入一种循环的境况。
”下面再介绍几个有趣的数字黑洞。
1、数字黑洞153任意取一个是3的倍数的数。
求出这个数各个数位上数字的立方和,得到一个新数,然后再求出这个新数各个数位上数字的立方和,又得到一个新数,如此重复运算下去,最后一定落入数字黑洞“153”。
如,取63。
63+33=216+27=243, 23+43+33=8+64+27=99,93+93=729+729=1458, 13+43+53+83=1+64+125+512=702,73+03+23=243+0+8=351, 33+53+13=153, 13+53+33=153,……再如,取219。
23+13+93=8+1+729=738,73+33+83=343+27+512=882,83+83+23=512+512+8=1032,13+03+33+23=1+0+27+8=36,33+63=27+216=243,23+43+33=8+64+27=99,93+93=729+729=1458,13+43+53+83=1+64+125+512=702,73+03+23=343+0+8=351,33+53+13=27+125+1=153,13+53+33=153,……数字黑洞153又叫“圣经数”,这个奇妙的数“153”是一位叫科恩的以色列人发现的。
科恩是一位基督徒。
一次,他在读圣经《新约全书》的“约翰福音”第21章时,当他读到:耶稣对他们说:“把刚才打的鱼拿几条来。
”西门·彼得就去把网拉到岸上。
《神奇的数字黑洞》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数学中数字“黑洞”等有趣的现象,探索数学奥秘。
2、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协作能力与合作的意识。
3、拓展数学课外知识,宣传数学文化魅力,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四位数黑洞6174,探究三位数黑洞教学难点:自觉探究三位数黑洞495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新课。
同学们,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魅力所在。
比如说你看的书籍越多,你的学识就越广博,你就越有魅力,对别人来说就会有强大的吸引力,进而成为同学们学习的榜样!在宇宙中也有一种吸引力很强的天体,你们知道是什么吗?(黑洞)在数学这个神秘的王国里,其实也存在着类似天文学上的黑洞——数字黑洞。
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和探究一下这些有趣的数字黑洞,感受一下数学的神奇和不可思议吧!(板书课题)二、学习新知:1、阅读导入,自主尝试。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数字黑洞”吗?前几天,老师布置了大家回去完成课前的阅读学习单,现在请拿出你们的学习单,谁来先跟大家汇报一下你们通过阅读后完成的第一个问题:什么是数字黑洞?(请生汇报)师:你是从哪里得到这些信息的?(课件出示:书本38页的内容)请大家打开数学书38页,利用一分钟时间阅读这段“你知道吗”中关于数字黑洞的知识介绍。
师:那么刚才在书本中除了简单地说明了什么是数字黑洞以外,还提到了其中一种数字黑洞是?数字黑洞6174有一个什么样的规则?课前你们在学习单上都做了记录,谁来汇报一下?预设:生:只要你输入一个不完全相同的四位数,不允许输入1111,2222等。
那么你把这个四位数的四个数字按大小重新排列,得出最大数和最小数,两者相减得到一个新数,再按照上述方式重新排列,再相减,最后总会得到6174这个数字。
师:怎样能证明经过这些运算后会陷入一种循环的境界?(再次重排后求差得出的还是6174)。
师:那么在形成黑洞时应注意什么?生:形成黑洞的条件是:这四个数字不完全相同,排列出最大数和最小数再相减。
神奇的数字黑洞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38页——什么是数字黑洞?教学目标:1、了解数学中数字“黑洞”等神奇的现象,探索数学奥秘。
2、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协作能力与合作的意识。
3、拓展数学课外知识,宣传数学文化魅力,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
4、提高发现规律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初步感悟猜想、验证、尝试等探究的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四位数黑洞6174,探究三位数黑洞教学难点:提高发现规律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初步感悟猜想、验证、尝试等探究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课前交流,互动环节1、视频律动操2、交流互动师:(1)同学们,你们知道王俊凯吗?会唱他的歌吗?来唱两句。
(2)知道钟南山吗?(3)知道袁隆平吗?(4)知道莫秋香吗?来描述一下。
(5)知道“黑洞”吗?二、视频导入1、播放视频2、介绍“宇宙黑洞”:黑洞是天文学中的一个概念,它是宇宙中一种非常神秘的天体,体积很小,密度却大得惊人,不论什么东西,只要被它吸进去,就再也别想爬出来,就连最强的X光线也妄想逃脱黑洞的引力。
2、在数学这个神秘的王国里,在某种特定的规则之下,也会出现这种黑洞现象。
请看规则。
三、新知探究、初步感受数字黑洞(一)理解游戏规则并独立探索1、出示游戏规则:(1)任选三个不同的数字(2)用三个数字组成最大三位数和最小三位数,求出两数之差(3)对差不断重复上面的运算2、理解游戏规则师:你是怎么理解游戏规则?3、举例理解对差不断重复上面的运算。
师:如果这样一直这样计算下去,你就会有一个有趣而重大的发现,到底是什么发现呢?下面大家接着玩这个游戏。
(二)汇报交流,发现规律1、三个不同的数字的数字黑洞师:谁有了发现?2、发现问题并总结规律(ppt)师:通过刚才大家的发现,我们知道了,无论你选的是123、318、746还是945,按照游戏规则进行计算,最终我们都会得到一个数,这个数就是495,再重复还是495。
就好像被495吸进去了一样。
四、巩固练习1、师:刚刚我们研究的是三个数的数字,那你还有什么问题或者有其他想研究的问题?(1)四个数字会不会有数字黑洞?现在大家4个人为一个小组合作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