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达实验ppt
- 格式:ppt
- 大小:1.67 MB
- 文档页数:11
肥达试验的原理
肥达试验是一种用于测定某物质中可溶性固体物质含量的方法。
其原理基于物质的溶解特性,通过将待测样品与某一溶剂进行反应,并通过重量差来计算出溶解的固体物质含量。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取一定质量的待测样品,并称取其质量。
2. 将样品加入预先称好的溶剂中,搅拌使其充分溶解。
3. 将溶解后的溶液过滤,将滤液收集。
4. 将滤液置于加热板上用温度适宜的程度加热,使其水分蒸发,直到溶液完全干燥。
5. 将干燥后的残渣置于恒温烘箱中加热一段时间,直到质量不再发生变化。
6. 计算可溶性固体物质的含量,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可溶性固体物质含量(%)=(残渣质量 - 初样质量)/ 初样
质量 × 100%
肥达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对于确定某物质中的可溶性固体物质含量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肥达试验Widal test一种试管凝集反应,用于检测沙门杆菌感染。
用已知的伤寒杆菌O抗原、H抗原和甲、乙型副伤寒杆菌H抗原,与病人血清做定量凝集试验,以测定患者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存在,作为伤寒、副伤寒诊断的参考肥达试验是一种试管凝集反应,最早由肥达(Widal)用于临床,故名。
用已知的伤寒杆菌O、H 抗原和甲、乙型副伤寒杆菌H抗原,与待测血清作试管或微孔板凝集实验,以测定血清中无相应抗体存在,作为伤寒、副伤寒诊断的参考。
原理伤寒杆菌有三种抗原:分别为菌体抗原(O抗原)、鞭毛抗原(H抗原)、体表抗原(Vi抗原)。
其中以O抗原及H抗原的抗原性较强,而Vi抗原的抗原性不强,且相应抗体效价低且为时短暂,随细菌的消除而消失,故不列为肥达试验的检测项目。
(但其检查有助于发现伤寒带菌者。
)当抗原遇到特异性抗体(抗O及抗H)时,便会发生凝集反应,通过对凝集物量多少来推算病人体内抗体的多少,以协助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检查抗体的肥达试验是一种间接诊断试验,故对结果的判断要综合分析。
肥达试验阴性,亦不能排除患伤寒的可能。
如有些伤寒患者,肥达试验始终阴性。
应用肥达反应是诊断伤寒副伤寒的辅助诊断。
其结果的解释必须结合临床变现和病程,病史,以及地区流行病学情况。
机体患伤寒、副伤寒,一般于发病后1—2周内血液中出现特异性抗体并且随着病程延长而效价渐升,此时即可为阳性,第4周可达峰值,以后又逐渐降低。
一般以“O”凝集效价在1/80或以上和“H”在1/160或以上为阳性。
O抗体主要是IgM,出现较早;H抗体主要是IgG,出现较晚。
根据此特点,肥达试验结果有如下诊断价值:二者均超过正常值,患伤寒的可能性大。
二者均在正常值内,患伤寒的可能性小。
H抗体效价超过正常值,O抗体效价正常,可能是接种了伤寒菌苗或者是接种的回忆反应。
O抗体效价超过正常值,H抗体效价正常,可能是伤寒早期或者其他沙门氏菌感染。
一般间隔1—2周复查,若抗体效价比前次结果增高2—4倍,则具有诊断价值。
肥达反应操作步骤
①取一支10 ml试管:4.75ml生理盐水
0.25ml 血清 5 ml(1:20倍)
②取口径一致的小试管5×5排列,第一横排每管加0.5 ml稀释好的血清①,5管共用去2.5 ml,剩余2.5 ml 稀释血清再补加2.5 ml生理盐水做倍比稀释(1:40)后加入第二横排;用同样方法稀释第三排、第四排。
③菌液稀释:在第五排试管中分别依次取
生理盐水2.25 ml
H、O、甲、乙、丙菌液0.25 ml 2.5 ml(1:10稀释菌液)
④取稀释10倍的菌液③0.5 ml加入第一(H)、第二(O)、第三(甲)、第四(乙)、第五(丙)竖排。
⑤第五排每管补加0.5 ml生理盐水作为空白对照。
⑥化验单上写上完成试验的时间,准确到分钟,混匀置37℃水箱24h看结果。
备注:最终浓度第一排(1:40)、第二排(1:80)、第三排(1:160)、第四排(1:320);竖排分别为H、O、甲、乙、丙。
肥达氏反应肥达试验是一种试管凝集反应。
用已知的伤寒杆菌O、H抗原和甲、乙型副伤寒杆菌H抗原,与病人血清作定量凝集试验,以测定患者血清中无相应抗体存在,作为伤寒、副伤寒诊断的参考。
[项目名称]肥达氏反应
这项化验是检查患者是否被伤寒或副伤寒杆菌感染。
正常范围:0<1:80 H<1:160
A、B、C均<1:80
检查介绍:本试验(又称肥达Widal试验)可协助诊断伤寒、副伤寒。
一般病人抗体多在发病后1周出现,以后逐渐上升。
临床意义:O、H凝集价均有增高者可诊断伤寒;O及A、B、C(其中之一项)凝集价增高时,可诊断甲、乙、丙的某一种。
最有意义者系其凝集价逐渐上升并超过参考值。
三、肥达反应
【原理】
肥达试验是一种试管凝集反应。
用已知的伤寒杆菌O、H抗原和甲、乙型副伤寒杆菌H抗原,与病人血清作定量凝集试验,以测定患者血清中无相应抗体存在,作为伤寒、副伤寒诊断的参考。
寒杆菌H菌液0.5ml;
5.加完菌液后,振荡试管架,混匀,置于56℃水浴箱2~4小时,放冰箱过夜,或放置37℃水浴箱18小时后观察结果
肥达氏反应操作表单位:ml
【结果与分析】
先观察对照管,正确结果应无凝集现象,再观察各试验管的凝集现象,凝集程度以“ ”多少表示之。
()最强,上液澄清,细菌全部凝集沉淀于管底。
()强,上液轻度混浊,细菌大部分凝集沉淀于管底。
()弱,上液混浊,细菌少部分凝集。
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