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开挖敷设管道施工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4
非开挖拉管施工方案1. 引言非开挖拉管施工技术是一种无需进行传统的挖掘作业的管道敷设方法。
相比传统的开挖施工,非开挖拉管施工技术具有减少环境污染、减少施工时间和成本、提高工程质量等优势。
本文将介绍非开挖拉管施工方案,包括方案的基本原理、施工过程、施工注意事项等内容。
2. 方案原理非开挖拉管施工通过使用橡胶密封管和拉线的组合,将管道从地下推入地下,完成管道敷设的过程。
具体原理如下: - 首先,在地面上确定管道的敷设路径,并将路径清理干净。
- 然后,通过挖掘坑洞或利用地下管道入口,将拉线和橡胶密封管引入地下。
- 接下来,将橡胶密封管与已有的管道或施工井口相连接,确保连接处密封。
- 最后,利用机械设备或人力的力量,沿着拉线的方向推动橡胶密封管,完成管道的敷设。
非开挖拉管施工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3.1 现场准备在施工前需要进行现场勘测和设计,确定管道的敷设路径和施工井口的位置。
同时,需要清理施工路径上的沉淀物等障碍物,确保施工路径畅通。
3.2 拉线引入通过挖坑或利用地下管道入口,将拉线引入地下。
拉线需要经过管道敷设路径,并保持一定的张力,以便后续操作。
3.3 橡胶密封管连接将橡胶密封管与已有的管道或施工井口进行连接,确保连接处的严密性。
连接方式可以选择橡胶密封或者机械连接,具体取决于施工需求和材料选择。
利用机械设备或人力的力量,沿着拉线的方向推动橡胶密封管,完成管道的敷设。
在推动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推动速度,避免过快或过慢造成施工质量问题。
3.5 施工结束当橡胶密封管完成推动后,需要将拉线从地下取出,并进行管道连接的测试和检验。
同时,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确保施工安全和环境整洁。
4. 施工注意事项在进行非开挖拉管施工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4.1 安全管理施工人员必须具备相关证件和操作技能,遵循安全操作规程。
同时,施工现场应设置警示标识,确保施工区域的安全。
4.2 管道设计在进行非开挖拉管施工前,需要进行管道的设计和勘测工作。
非开挖铺管施工方案(顶管施工方案)本工程采用顶管施工方式进行电缆敷设。
电缆走线沿现有市政道路侧,地基土承载力及变形能满足上部电缆沟要求,采用天然地基。
施工围栏需按照施工图要求进行设置。
三、施工部署3.1 追求高质量我们公司深刻意识到,对于施工精品工程来说,仅有创优的思想是不够的,还必须在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细节体现出来,使施工完成的工程处处展示精品内涵,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3.2 工程施工区域复杂,管理难度大本工程管道拉管最长为208米,拉管距离适中,沿线地面标高起伏较小,管道穿越施工前对现况地面标高标定出高度,施工时加大测量控制的力度。
本工程施工要求“精、准、快”:1)工程管理人员精力充沛、年富力强,施工人员素质高。
2)施工要求高,追求一流质量。
3)遇有突发事情或有现况不符情况迅速反馈,及时与设计、监理、建设单位联系,能迅速作出合理的应对措施。
3.3 牵引施工本工程采用顶管机进行电缆敷设。
施工时需注意安全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发生意外情况。
本工程采用水平导向钻进法进行施工,该方法能够根据预先设计好的铺管线路驱动装有契形钻头的钻杆从地面钻入,控制钻头按照预定的方向绕过地下障碍物直达目的地,然后卸下钻头换装适当尺寸和特殊类型的回程扩大器,将钻孔扩大至所需直径,并将需要铺装的管线同时返程牵回钻孔入口处。
在整个工作中,混合机组提供的钻孔混合液不断地从钻头的钻口嘴喷出,用以润滑钻头、钻杆和加固钻道,提高工作效率。
本工程施工区域地处宝安区,施工范围从西乡主所向西沿宝安大道、向南沿银田路走线,接至地铁碧海站周围为机动车车道,车辆密集。
为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必须制定周密的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并设专人进行环保管理,在施工中严格贯彻文明施工措施。
根据业主对工程施工的要求,并结合本工程的环境特点,为合理地组织施工,本工程进行施工时,应注意以下几个关键问题:(1)在有计划、有秩序地进行施工的同时,与交通运输委员会及其他管理部门配合;(2)保证施工期间区内的商业区正常营业;(3)严格保证周边环境与建筑物的安全,首先要对地下管线情况进行坑探,查明地下管线的数量、所属单位及平面位置和高程,从而保证其它交叉管线和相邻建筑物的正常使用;(4)采取有效措施,重点解决好施工现场的一系列环保问题,切实做到文明施工,达到XX市环保标准。
管道非开挖式整改施工方案一、背景介绍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管道贯穿始终是不可避免的任务。
然而,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修复、更换或维护已有的管道,传统的开挖式施工方式可能会对周围环境和道路交通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可能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因此,管道非开挖式整改施工方案应运而生。
二、非开挖式整改施工方式的定义非开挖式整改施工方式是指在不开挖地面的情况下进行管道修复、更换或维护的一种施工方式。
相比传统的开挖式施工,非开挖式整改施工方式具有以下优势:- 减少对道路交通的影响,保持交通畅通; - 降低对周围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 缩短施工周期,提高施工效率; - 降低施工成本。
三、常见的非开挖式整改施工技术1. 托曼斯挖掘机技术托曼斯挖掘机技术是一种先进的非开挖式整改施工技术,通过借助地面上井口进行作业,将整改工具通过井口送入地下进行作业。
这种技术适用于小口径管道的更换或修复工作。
2. 地下水平钻孔技术地下水平钻孔技术是一种通过地下水平钻孔的方式进行施工的非开挖式整改技术。
这种技术适用于大口径管道的修复或更换,可以减少对地面交通和周围环境的影响。
3. 管道局部修复技术管道局部修复技术是一种在不开挖地面的情况下对管道进行局部修复的技术。
这种技术适用于小口径管道的局部破损修复,可以通过特殊的材料或修复工具在管道内部进行修复。
四、非开挖式整改施工方案的实施步骤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完成相关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方案的制定;–落实人员和设备的配置计划;–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完备。
2.实施施工计划:–根据具体施工需求选择合适的非开挖整改技术;–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确保施工流程的顺利进行;–在施工过程中,随时关注工程质量和安全问题。
3.施工完成后的整理工作:–清理施工现场,恢复原貌;–检查施工成果,并进行验收;–归档施工记录和相关资料。
五、非开挖式整改施工方案的应用案例案例一:城市给水管道修复根据城市给水管道的破损情况和施工要求,选择地下水平钻孔技术进行修复工作。
十项新技术非开挖埋管施工技术
1. 水平定向钻技术,利用水平定向钻机进行管道铺设,可以避
免地表破坏,适用于需要穿越障碍物或者地下交通干道的情况。
2. 液压冲击钻孔技术,通过高压水流进行地下管道的穿孔,避
免了传统开挖方式对地表和周围环境的破坏。
3. 管道拆除与更换技术,利用管道拆除机械和无开挖更换技术,可以在不破坏地表的情况下对老旧管道进行更换。
4. 水下管道铺设技术,适用于河流、湖泊等水下环境的管道铺设,通过专业设备在水下进行施工,避免了对水体的污染和破坏。
5. 管道横穿技术,利用微型隧道掘进机进行管道横穿,可以避
免对地表交通和建筑物的干扰。
6. 管道定位与检测技术,利用先进的地下管道定位和检测设备,可以精准地确定管道位置和状况,为非开挖施工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7. 管道修复与加固技术,采用新型的管道修复材料和加固工艺,可以在不挖掘地表的情况下对老化或损坏的管道进行修复和加固。
8. 管道水平定向钻孔技术,通过水平定向钻孔设备进行管道铺设,可以在不破坏地表的情况下实现长距离管道的铺设。
9. 管道无损检测技术,利用超声波、磁粉探伤等无损检测技术,可以对地下管道进行全面的检测,及时发现隐患并进行修复。
10. 管道翻新技术,采用新型的管道内衬材料和翻新工艺,可
以在不破坏原有管道的情况下对老化管道进行翻新,延长使用寿命。
总的来说,非开挖埋管施工技术在管道工程领域具有重要的应
用前景,它不仅可以减少对地表和周围环境的破坏,还能提高施工
效率,降低施工成本,保障地下管道的安全运行。
随着科技的不断
进步和创新,相信非开挖埋管施工技术会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和发展。
某工程非开挖电缆管道施工方案一、引言顶管是一种非开挖电缆管道施工技术,可以用于敷设地下电缆管线。
本文将详细介绍顶管施工方案的内容,以及注意事项和施工流程。
二、工程概况该工程为敷设一条地下电缆管道,全长1000米,管道直径为500毫米。
1.设计和选择工艺根据工程情况,选择适当的顶管工艺。
通常情况下,可采用沉管式顶管工艺。
根据管道直径和长度,确定管道制造和顶管机械设备的类型和规格。
2.施工准备确定管道线路,并进行地质勘察,了解地下水位、土层稳定性等情况。
制定施工图纸和技术方案,并准备所需的施工材料和设备。
3.管道制造根据工艺要求,制造管道。
根据施工图纸和工艺要求,进行钢筋处理和混凝土浇筑,确保管道的强度和稳定性。
4.顶管施工(1)准备工作:清理管道线路并进行标记,确定出入口位置。
评估地形地貌和地下障碍物情况,安排机械设备和工人。
(2)设置顶管机械设备:根据工程需要,安装起重设备和顶管机械。
确保设备的运转正常和安全。
(3)顶管过程:进行压力测试,确保顶管机械的工作稳定。
将管道顶进地下,同时进行管道位置的调整和校正,确保管道线路的准确性。
(4)验收和回填:完成顶管施工后,对管道进行检查和验收。
符合要求的管道,进行回填,确保地表恢复平整。
5.施工质量控制严格按照顶管施工工艺和技术规范执行。
定期进行工程质量检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四、施工注意事项1.注意工程安全,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范,确保施工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2.地下水位和土质稳定性是影响顶管施工的重要因素,需要充分考虑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3.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技术规范进行施工,特别是管道位置的准确性和施工质量的控制。
4.协调相关部门和施工单位,确保施工计划的顺利进行。
5.施工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问题扩大。
五、施工流程1.施工准备:地质勘察、设备准备、材料准备等。
2.管道制造:制造管道,包括钢筋处理和混凝土浇筑。
3.顶管施工:设置机械设备,进行顶管过程以及验收和回填。
非开挖管材工程施工方案一、项目概述非开挖管材工程是一种新兴的管道施工技术,其施工过程中不需要进行地面开挖,通过利用水平定向钻孔技术和无顶管道铺设技术,在地下完成管道的敷设和安装。
这种工程方法不仅可以避免地面破坏和交通干扰,还可以节省人力和物力成本,因此在城市中越来越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非开挖管材工程的施工方案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二、工程准备在进行非开挖管材工程之前,首先需要进行相关的工程准备工作。
这包括对施工现场的调查和勘察、施工方案的制定、施工人员的培训等。
在调查勘察阶段,需要对地下管道、电缆、地质条件等进行详细的调查,以确定管线敷设的具体位置和施工条件。
在制定施工方案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和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施工和质量管理措施。
此外,还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以确保他们对施工细节和安全注意事项有清晰的理解和掌握。
三、施工流程根据工程准备的情况,我们可以制定一套详细的施工流程。
一般情况下,非开挖管材工程的施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1. 现场布置:在确定好敷设管道的位置之后,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布置。
这包括搭建施工平台、安装相关设备、设置安全警示标识等。
2. 钻孔定向:利用水平定向钻孔技术,对管道进行定向钻孔。
这一步骤需要根据地下管线和地质条件的不同进行合理的方案设计,确保定向钻孔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 管道敷设:在进行了钻孔定向之后,需要利用无顶管道铺设技术,将管材从钻孔处推入并沉积到预定位置。
在这一步骤中,需要特别注意管线的连接和完整性,以确保管道的稳固和安全。
4. 管道连接:完成管道敷设后,需要对管道进行连接和固定。
这一步骤需要根据实际的管道情况进行合理的连接设计和施工操作,确保管道的通畅和牢固。
5. 施工完工:在管道连接完成之后,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和整理,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和整洁。
四、施工设备为了完成非开挖管材工程,需要使用一系列专门的施工设备。
其中,最主要的设备包括水平定向钻孔设备、无顶管道推进设备、管道连接设备、管道固定设备等。
管道非开挖拉管敷设施工工法管道非开挖拉管敷设施工工法一、前言管道的敷设一直是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环节。
传统的管道敷设工法一般需要进行开挖和回填,对地面和周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和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行业逐渐引入了管道非开挖拉管敷设施工工法。
该工法通过利用现代化的施工技术和工艺措施,能够在不开挖地面的情况下,将管道拉入地下,减少对地面和周边环境的影响,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二、工法特点1. 非开挖:该工法主要依靠拉力将管道从起始点推进至目标点,无需进行大面积的开挖工作,减少了对地面的破坏和修复工作。
2. 效率高:相比传统的开挖敷设工法,非开挖拉管敷设工法省去了大量的开挖和回填工作,提高了工程施工速度和效率。
3. 资源节约:由于不需要进行大面积开挖和回填,工法节约了大量的土方资源和施工材料,减少了对环境的破坏。
4. 施工质量高:非开挖拉管敷设工法在管道敷设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的技术措施和监测手段,保证了管道敷设的准确性和质量。
三、适应范围非开挖拉管敷设工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管道敷设,包括供水管道、排水管道、电力管道、通信管道等。
同时,该工法在狭窄空间和复杂地质条件下也能够有效施工,适用性较广。
四、工艺原理非开挖拉管敷设工法的实际工程与施工工法之间的联系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1. 前期设计:在进行施工前,需要进行现场勘察和设计,确认敷设线路、支撑措施、施工方案等。
2. 材料准备: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准备好所需要的管道、连接件、润滑剂等材料。
3. 现场布置:根据设计方案,在施工起始点和目标点进行相应的现场布置工作,包括设立起重机械、固定支撑设施等。
4. 拉管施工:利用拉力将管道从起始点拉入地下,需要根据具体工程情况确定拉力大小、施加方式等。
5. 监测和控制:在拉管过程中,需要进行随时监测和控制,保证管道敷设的准确性和质量。
6.后期处理:完成拉管后,需要进行管道连接、测试和修复工作,使管道可以正常运行。
管道非开挖施工方案有哪些管道非开挖施工是一种无需进行传统开挖方式的管道施工方法。
它可以避免对道路、地下管网等现有基础设施造成破坏,减少了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非开挖施工还能够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管道非开挖施工方案。
1. 水平定向钻穿法(HDD)水平定向钻穿法(HDD)是一种将管道钻穿地下进行推进的方法。
它以一个起点和一个终点为基准,通过控制钻头上下左右移动,使得钻头能够穿过地下障碍物,如道路、河流等。
HDD施工过程中,先进行定位及测量,确定起点和终点的位置,然后利用钢管连接钻头和管道,并利用拖拉机或其他推进设备推动管道的钻进。
最后,进行后续的管道连接和安装。
水平定向钻穿法适用于需要跨越道路、铁路、河流等障碍物的管道施工。
它具有施工速度快、对地面破坏小、施工过程对现有管道的干扰小等优点。
2. 挖孔推进法(PIPA)挖孔推进法(PIPA)是一种利用推进控制技术在地下进行管道施工的方法。
它采用推进机械设备在地下挖掘一条与管道相同直径的管沟,并通过推进机械设备的推进作用将管道引入地下管沟。
PIPA施工过程中,先进行测量和定位,确定管道的位置和长度,然后使用推进机械设备进行挖孔和管道推进。
最后进行管道连接和安装。
挖孔推进法适用于地下水位较高、土壤条件较差等需要进行地下开挖的情况。
它具有减少对周边环境影响、减少对地下管网的干扰等优点。
3. 冲击钻孔法(IMPACT)冲击钻孔法(IMPACT)是一种利用冲击钻孔机械进行管道施工的方法。
它利用冲击钻孔机械在地下进行冲击挖孔,然后通过管道推进机械将管道引入挖孔孔道。
IMPACT施工过程中,需要先进行孔道定位和测量,然后使用冲击钻孔机械进行挖孔,最后使用管道推进机械进行管道推进。
冲击钻孔法适用于岩石地层等较为坚硬的地下情况。
它具有施工速度快、对地下环境影响小等优点。
4. 壁挂式管道施工法(SPM)壁挂式管道施工法(SPM)是一种利用壁挂设备进行管道施工的方法。
非开挖敷设管道施工技术
摘要:非开挖技术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铺管精度高,尤其是在城市地下管网极其复杂的地区可准确控制要铺管的位置,可避免损坏其它地下设施,且不会造成路面的塌陷。
本文首先阐述了非开挖施工技术的优点,其次,就非开挖敷设管道施工技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非开挖技术;敷设管道;施工技术
1. 前言
随着城市建设速度不断加快,敷设管道需大量穿越公路、街道及江、河等,管道敷设施工通常采用大开挖方式作业。
大开挖方式作业带来诸多弊端:如破坏路面、交通堵塞、施工恢复周期长等。
近年来,非开挖技术在敷设管道施工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非开挖铺设地下管线施工技术包括导向钻进铺管技术、夯管法铺管技术、气动铺管技术等多种方式,尤其是导向钻进铺管技术,经过几年的实践,技术已比较成熟,广泛应用于给水、电力、燃气、电信等领域。
它由三个阶段完成,即先导孔施工阶段、扩孔阶段和回拖拉管阶段。
该技术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铺管精度高,尤其是在城市地下管网极其复杂的地区可准确控制要铺管的位置,可避免损坏其它地下设施,且不会造成路面的塌陷。
2. 非开挖施工技术的优点
非开挖施工是指在不开挖地表的条件下探测、检查、修复、更换和铺设各种地下公用设施(管道和电缆)的任何一种技术和方法。
与开挖施工法相比,非开挖施工技术具有不影响地质、不破坏坏境、施工周期短、综合施工成本低、社会效益显著等优点,可广泛用于穿越公路、铁路、建筑物、河流,以及古迹保护区,进行供水、煤气、电力、电信、石油、天然气等管线的铺设、更新和修复。
此外,非开挖施工技术还可用于水平给排水工程、隧道工程(管棚)、基础工程(钢板/管桩、微型桩、土钉)、环境治理等领域。
与开挖施工相比.非开挖施工的主要优点是:
第一,可以避免开挖施工对居民正常生活的干扰,以及对交通、环境、周边建筑基础的破坏和不良影响。
非开挖施工不会阻断交通,不破坏绿地、植被,不影响商店、医院、学校和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秩序。
第二,对周围物景的损坏减少,对周围的商业环境影响小。
施工过程中不会产生噪音、粉尘等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城市环境的保护和稳定。
第三,全年可施工,施工速度快,工程周期短,能加快整体设计工程的施工速度,提高工作效率。
第四,社会效益高,工程造价低,节约整体工程造价费用,且综合成本低,工时少。
第五,有利于城市建设的整体规划和工程建设的最佳设计,有利于提高城市现代化规划设计和建设水平。
3. 非开挖敷设管道施工技术
3.1 顶管法
顶管施工法是最早用在排水工程施工中的一种非开挖施工方法,起源于美国。
它是继盾构法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地下管道施工方法,最初,顶管施工法主要用于跨越孔施工时顶进钢套管,随着技术的改进,顶管法也可用于无套管情况下顶进永久性的公用管道,主要是重力管道。
顶管施工从地面开挖两个基坑井,然后管节从工作井安放,通过主顶千斤顶或中继间的顶推机械的顶进,推动管节从工作井预留口穿出,穿越土层到达接收井的预留口边,然后通过接收井的预留口穿出,形成管道的施工。
顶管施工时,是从一口预先施工好的工作井为出发点,采用液压千斤顶提供水平推力,将预制好的钢筋混凝土管一节一节随工具管从工作井前壁预留的洞口中向土层中顶进,同时将挤入工具管内的泥土运走,如此往复直到工具管到达前方的预先施工好的接收井。
顶管作业时,管内的出渣又分干出渣和湿出渣。
在长距离复杂地段顶管施工中还要采用一系列的辅助措施,比如泥浆套润滑、气压顶进、中继站设置、激光纠偏等。
顶管法工作井的设置应根据管道沿线地质条件,在满足顶管顶长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工作井数量。
工作井尽量设置在顶管中部,使工作井向左、向右两个方向顶管。
工作井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以逆作法或沉井法施工。
接收井应尽量设置在顶管端部,井的大小满足接收顶管机头的要求。
接受井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以逆作法或沉井法施工。
施工方法如下:
(1)开挖工作坑
顶管工作坑一般选定在地面较平缓,出土、排水方便,并且有可利用的原土后背施工的一侧。
由测量准确放样出工作井的中心位置。
(2)设备安装
①导轨安装。
枕木的高程应严格控制,其高程宜低于管外底高程 1. 00~2. 00cm,其埋设间距可根据管重、顶力和土质选定,一般以40~80cm为宜;②千斤顶安装。
千斤顶要固定在轨道上,并与套管中心的垂线对称,其合力的作用点应在管道的垂直线上;③顶铁安装。
顶铁是均匀传递千斤顶推力至混凝土套管上的重要部件,应无歪斜扭曲现象,安装必须直顺,在顶进过程中,随时注意观察顶铁有无扭曲迹象,及时采取措施。
(3)顶管施工
第1节顶管顶进方向的准确,是保证整段顶管质量的关键。
在顶管施工之前,应测量顶管的中线及前后端的管底高程,确认合格后,方可顶进。
对顶进方位应勤测量、勤检查,并细致操作,防止出现偏差。
顶管方向控制:在顶第一节顶管时,及时校正偏差过程,应每顶进20~30cm,即对中心线及高程测量一次;在正常顶进中,应每顶进50~100cm测量一次。
发现管位中轴线偏差达1cm时,一般应考虑校正。
纠偏校正应缓缓进行,使顶管逐渐复位。
偏差为1~2cm时,可在顶管偏向设计中心的一侧适当超挖,而在相对的一侧不超挖或留坎,使顶管在继续顶进中,逐渐回到设计位置;偏差大于2cm或采用挖土法校正无效时,可用圆木一端顶在顶管偏向设计中心的一侧内管壁上,另一端安在垫有钢板或木板的管前土壤上,支架牢固后,开动千斤顶,利用顶进时顶木斜支顶管所产生的分力,使顶管得到校正。
挖土:顶管前挖土是保证顶管质量及管上构筑物安全的关键。
管前挖土不得超越管端以外10cm,并边挖边顶,在道轨以外最大不得超过30cm。
顶管周围一般不得超挖,因施工需要不得不超挖时,要在穿越完成后及时通过灌浆处理将超挖部分填实,防止土体坍陷。
(4)注意事项
在构筑物下面,严禁带水顶管;一次顶进长度要根据顶管需要的顶力以及后背、管口可能承受的顶力,并结合地面开挖工作坑的条件及管道井室间距等,合理确定;顶管一般采用工作坑壁的原土作后背,并根据需要的顶力对后背的安全进行核算,必要时应采取加固措施。
3.2 水平导向钻机施工法(牵引管施工)
水平定向钻穿越是对环境影响最小的施工方法,这项技术同时还可以为管道提供保护层,并相应减少了维护费用,同时不会影响河流运输并缩短施工期,证明是目前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穿越施工方法。
使用水平定向钻机进行管线穿越施工,一般分为二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按照设计曲线尽可能准确的钻一个导向孔;第二阶段是将导向孔进行扩孔,并将产品管线(一般为PE管道,光缆套管,钢管)沿着扩大了的导向孔回拖到导向孔中,完成管线穿越工作。
(1)导向孔
钻机施工前要对穿越路径进行查勘,查明障碍和其他管线,以在施工中注意避让和避免损坏其他管线设施。
根据穿越的地质情况,选择合适的钻头和导向板或地下泥浆马达,开动泥浆泵对准入土点进行钻进,钻头在钻机的推力作用下由钻机驱动旋转(或使用泥浆马达带动钻头旋转)切削地层,不断前进,每钻完一根钻杆要测量一次钻头的实际位置,以便及时调整钻头的钻进方向,保证所完成的导向孔曲线符合设计要求,如此反复,直到钻头在预定位置出土,完成整个导向孔的钻孔作业。
钻机施工中的导向,一般采用无线电传感仪器测控,发射单元位于钻头内,连续的发出电磁波,接收单元位于导向员或机械操作者处,接收机能检测到钻头深度、水平位置、倾角、钻头板角度、温度等数据,通过这些数据指导操作手操作钻机。